《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设计方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高青二中初三语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交流第一部分前十章,再次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并运用阅读的方法,学习精彩的人物描写、情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一、前置研究
1、走近凡尔纳大家都知道《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他。
2、走入书中
1.感知全书:说说本书的主要内容,出示: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吗?
2、感知人物:说说书中的主要人物二、展示交流
1、.交流第一部分前十章积累的好词好句
2、人物评析: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请结合具体句子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3.感知精彩篇章:以“精险场面震慑我”或“精彩世界感动我”为主题谈一谈你的阅读感受,也可以把你的阅读感受通过读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拓展达标
1、儒勒•凡尔纳是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
部,第三部是。
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
来提供能源。
《海底两万里》阅读展示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3. 实验器材:根据教学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模型等,以便于学生亲自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4. 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讲解区、讨论区和实验区。讲解区用于教师授课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区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心得;实验区用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此外,布置一些与《海底两万里》相关的装饰,如海底世界海报、作者头像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八、板书设计
① 人物形象分析
- 尼摩船长:勇敢、智慧、独立、孤独、反抗殖民主义
- 阿龙纳斯教授:博学、勇敢、善良、热爱自然
- 康塞尔:忠诚、勤奋、乐观
② 故事情节梳理
- 珊瑚王国遇险
- 参观海底煤矿
- 冰下被困
- 与章鱼激战
- 挪威海岸登陆
③ 主题思想探讨
- 探索与发现:拓展科学知识,勇攀科学高峰
- 人与自然:尊重自然,和谐共处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基础,能够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展示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展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做批注、讲故事、举行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落实阅读任务。
2.通过深度解读文本内容和思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唤起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情怀。
教学准备1.寒假期间老师布置学生自由阅读《海底两万里》,推荐观看电影《海底两万里》(1997年罗德哈瑞德版),开学后老师制定阅读计划,带领学生开展整本书深度阅读,播放微课《如何做旁批》,指导学生做旁批、写“读书笔记”、画思维导图。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写“读书札记”、画“思维导图”、做旁批这三种形式记录阅读过程。
全班47人,每天课前三分钟,每人展示自己负责的一章旁批。
3.教学设备为电脑、实物投影,教具为电影《海底两万里》、微课《如何做旁批》,书籍《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及科幻经典绘本书籍,配套过关检测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猜乐猜猜这是谁?根据以下提示说出《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的名称。
学生自由抢答,计分入小组。
题目及答案如下:1.他身材高大,天庭饱满,鼻直口方,牙齿整齐,两手纤细,用看手相的说法,此人颇有灵性,与他那高傲而富有情感的心灵相得益彰,是我所见过的最完美的一个人。
(答案:尼摩船长——出自第八章《动中之动》)2.他是法国人,是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客座教授,曾出版过一部著作《海底的秘密》。
(答案:阿龙纳斯——出自第二章《赞成与反对》)3.他是一位仆人,是个忠心耿耿的小伙子,正直的人,性格稳重,规规矩矩,为人热情,心灵手巧。
他最喜欢的是说:“悉听尊便,先生”,他对博物学的分类非常精通。
(答案:孔塞伊——出自第三章《悉听尊便,先生》)4.他是加拿大人,体格健壮,神情严肃,不易交往,话不投机,立即变脸,凶巴巴的,谁若是惹了他,他便怒火中烧暴跳如雷。
(答案:内德·兰德——文段出自第四章《内德·兰德》)5.“安静!”他喝令道,“迎风,满舵!倒车!”“右满舵!前进!”他大声下达命令。
《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

《海底两万里》教案《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海底两万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海底两万里》知识点汇编《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二、了解作家作品: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三部曲: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海底两万里》第三部是《神秘岛》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答:故事发生在1866年,海洋中出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物,阿龙纳克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动物的专家,随远征队去剿灭怪物,不料却掉入海中,被怪物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所救。
于是,他和神奇的尼摩船长开始了一段惊险、神奇的海底旅行。
他们登上从未有人到达过的南极;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及凄惨的海底沉船;领略了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海底世界......三、经历险情说说诺第留斯号潜艇的人们在海底航行中遭遇了那几次危险,如何化险为夷的。
(至少说两次,要求说出具体位置和危险)①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兰德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同鲨鱼搏斗)②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血战,一名船员惨死(章鱼袭击)化解:勇敢下船与章鱼搏斗③鹦鹉螺号在珊瑚礁上搁浅,全船人员受到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搁浅、土人围攻)化解:几天后潮水上涨才托先离开:没有还击,在扶手上通电把土人逼离开了④在南极鹦鹉螺号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冰山封路)化解:尼摩船长决定用艇撞开冰墙⑤小说最后,鹦鹉螺号陷入迈尔海峡的漩涡,阿龙纳斯和捕鲸手、仆人乘坐小艇成功逃生,尼摩船长和他的成员生死未卜(陷入海峡漩涡)四、路线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五、一句话评价科学与幻想之旅六、这艘潜艇是如何建造出来的?由尼摩船长设计,从不同国家订购材料,然后在大洋中一个荒岛上装配好。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内容,体会作家丰富的想象力。
2.能结合小说相关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前准备:师生共读小说《海底两万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人物链接。
(出示文字)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有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你们知道吗?这个人就是“科学时代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
他还被人们称为“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
”2.揭示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他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去深切感受那未知的神秘海底,去了解那文学与科学编织的海底世界。
二、梳理小说内容。
出示小说的结尾,学生默读。
下面就是我们这次海底旅行的结论。
那天夜间的经过,小艇怎样逃出北冰洋大风暴的可怕漩涡,尼德·兰、康塞尔和我,我们怎样脱离这个无底深渊,我可不能说。
但当我醒过来的时候,我躺在罗夫丹群岛上一个渔人的木头房子里面。
我的两个同伴,安全无事,在我身边,双手紧紧按着我。
我们热情地互相拥抱。
这时候,我们不能打算立即回法国去。
挪威北部和南部的交通工具是很稀少的。
所以我没有办法,只能等待半个月开行一次,往来北角的汽船经过这边才能走。
因此,就是在这些收留我们的善良老实的人们中间,我把这次新奇惊险的纪事重新翻阅一下。
这些纪事是完全正确的。
没有漏记一件事实,也没有夸张一处细节。
它是那不可设想为真的、在人迹不能到的海底下作的这次新奇探险的忠实记录,当然,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引言《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
本文档为《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一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探讨的科学、社会和人性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 介绍《海底两万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生平;- 帮助学生了解19世纪科学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 理解和解读-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帮助学生理清主线和支线;- 指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科学概念和技术设备;-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涉及的社会和人性问题。
3. 文学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语言和描写技巧;-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并帮助学生理解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品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
四、教学方法1. 导读法:通过创设情境和提问,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世界;2. 讲授法:通过讲解小说的背景、分析情节和解读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4.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材料供学生进一步阅读扩展。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作业评估:布置与小说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海底两万里》原文和中文译本;2. 相关研究资料和解读文章;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等。
七、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的进度,安排相应的教学计划。
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八、总结《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极具科幻想象力和文学价值的小说,通过阅读和研究,学生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思考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4篇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4篇《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1指导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阅读体验1、畅言读后感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这部作品,你有没有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学生畅言读后感。
2、精彩片段赏析师:在你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用十分钟时间搜寻并做出自己的赏析。
(1)学生圈出吸引自己的片段或句子或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2)学生交流自己的赏析。
示例:“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氯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
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
3、幻想与现实的联系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学生各抒己见。
《海底两万里》阅读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阅读教学设计
1. 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阅读技巧,提供阅读材料和实践机会,并利用多媒体与学生互动交流。
2. 培养学生制作“读书笔记卡”的惯,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1. 老师引用高尔基和莎士比亚的名言,强调书籍的重要性,感谢学校开展“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2. 展示学生的优秀“采蜜本”和“读书笔记卡”,并对其进行
简要点评。
1. 老师介绍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开创者之一儒勒•凡尔
纳的《海底两万里》,并询问学生喜欢阅读这部科幻小说的原因。
2. 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原因。
3. 进行两分钟默读,要求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和质量,做到专注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设计方案
一、导
同学们,今天老师在读书时看到一段非常优美的文字,特别想拿来和大家分享,想看吗?
出示:文学
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
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
比星还闪亮的智慧
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
指读,师评价。
老师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好吗?用你们最美的声音接受我的礼物吧。
齐读!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心灵高尚的人物对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和他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喜欢读这本书吗?读了多少遍?说说你们在读书时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跟大家分享(生自由发言,师相机评价)。
二、考
过渡:方法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自己更好的阅读。
大家说这本书已经读了很多遍了,那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被称为()
2.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三部曲是。
3.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只有四个半,“林肯号”舰长法格拉特在书中昙花一现,暂做半个,你知道其他四个人物是谁?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
4.海洋中为什么有沸水?
A鹦鹉螺号自身释放热量使周围的海水沸腾
B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熔岩使海水沸腾
5.海洋中为什么有红色海水?
A 海水中的藻类分泌出的粘液
B 海洋的的动物受伤流血染红海水
6.鹦鹉螺号上人们使用的笔是用什么做成的?
7.海底有城市吗?叫什么名字?
8.鹦鹉螺号在海里航行经过了哪几个大洋?
9.尼摩船长为什么把他的船员安葬在珊瑚丛中?
A 珊瑚很美
B 珊瑚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
C 死者的遗嘱
10.鹦鹉螺号是尼摩船长和他的船员们在哪儿建造的?
真棒,大家果然是有备而来,每个组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不过根据分数我们还是比出了优胜小组,掌声送给他们。
其他同学不要失望,表现的机会还有的。
三、赏
过渡:下面让我们跟随鹦鹉螺号潜入海底,来一次海洋之旅。
出示:当我们打开书,无不被其中充满灵性的语言、独特的人物性格、扣人心弦的场面所打动,请选择自己最欣赏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读,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四、悟
过渡:“读到深处情自生”,请你拿出笔写一写自己读这本书最深的感受或者最大的启发。
1.学生写感悟
2.全班交流,师相机评价。
3.小结: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如此深厚的人生感悟可能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体
验到的,但是我们却能通过阅读感受到,一本有形的书却能给我们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这不能不说最是书香能致远。
五、问
过渡:同学们,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渐入佳境,而读书的最深境界是读出问题,读了这本书,你还有哪些想不明白的问题呢?
学生畅谈自己的问题。
六、拓展
过渡:同学们,那么多的问题我们怎么才能弄明白呢?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适时出示拓展作业:
1·请在世界地图上大概画出鹦鹉螺号的航向。
2·继续阅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神秘岛》。
七、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很多未解之谜还在等着我们在阅读中探索和研究,让我们乘着阅读之舟起航吧,带着老师的礼物,将我们的课外阅读进行到底!
出示:文学
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
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
比星还闪亮的智慧
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
齐读,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