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二)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三、柱(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No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135°弯钩=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减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45度0.5d\60度1d\90度2d\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6D是3个90°的量度差)弯勾长度(直径)6加100\8加120\10加140 或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No2 预算中钢筋量的计算公式箍筋计算按照净跨算梁的支座不计算箍筋计算通长钢(贯通筋)的时候梁的一端有柱那还有一端是墙的话钢筋需要锚固锚固的长度与支座的宽度有关系,两端不一定长度相等箍筋计算按照净跨-50*2计算中间有柱时扣柱,计算方法同上一条结构各类构件的连接关系问题,也就是谁时谁的支座的问题基础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为支座。

纵向钢筋锚入支座;横向钢筋(箍筋)不进支座,进入支座也是构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

柱、墙进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稳定作用,只要一个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时需要隔一拉一。

梁进入支座时也是纵筋进入,但连梁到了顶层要求箍筋进入支座,因为顶层连梁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锚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约束住,不崩出去。

梁箍筋的计算长度是每跨的净跨长减去100MM,也就是说,梁的箍筋是从柱边50MM开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须布置且加密;这一点在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梁钢筋的锚固问题只与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有关,与支座究竟是柱还是墙或者是其他主梁无关;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问题与梁的类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类型(边支座\中支座)有关;框架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0.4倍LAE(LAE为一个锚固长度)+弯钩15D(D为钢筋直径);如果边支座的宽度本身不小于钢筋的一倍锚固长度+5d,框架梁的钢筋则可以不必弯钩进行直锚,但此时直锚长度必须不小于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锚固长度为一倍LAE,面部通长筋在跨中1/3区域内连接(冷接或焊接或机械连接),须满足连接长度规范;次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直段12D+弯钩15D,在中支座的锚固长度是12D;记住了,这就是框架梁与次梁的区别;关于梁中架立筋\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的连接长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错的一个问题:梁中架立筋和构造腰筋的连接长度不论什么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样,遵守受力主筋的连接规范;主梁箍筋的加密长度问题,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识有误.实际是,一级抗震结构,主梁箍筋加密长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级抗震结构,才是梁高的1.5倍柱1/6L.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s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广联达钢筋软件公式详解

广联达钢筋软件公式详解

广联达钢筋软件公式详解
软件开发必须按标准规范来作的,重于理论値的计算,哪怕一点点小的公式,有时手工计算是忽略不计的软件也要算,其实用软件计算应更准一些,但有时会与手工对不上,因为我们手式计算的难以那么精细的,这样软件计算更有利于清单算量要求!应该说软件计算比手工计算要精确。

1、总的表达形式原则为:
净长+节点构造(左锚固+右锚固),
2、若最终经过判断计算出的锚固不能符合钢筋直径的倍数时(按规范或用户的设置倍数),则公式表达式:
如:净跨数值+左锚固数值+右锚固数值
3、若最终经过判断计算出的锚固符合钢筋直径的倍数时(按规范或用户的设置倍数),则公式表达式:
如:净跨数值+2*锚固倍数数值*d
4、若弯折段为直径的倍数(按规范或用户的设置倍数),则表达式里弯折长度也为直径的倍数:
如:净跨数值+左支座数值+锚固倍数数值*d+右支座数值+锚固倍数数值*d
数量计算公式表达式
1、梁跨的箍筋计算公式为:
ceil(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2+(净跨-2*加密长度)/非加密间距+1
2、主次梁相交有附加箍筋时:
ceil(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2+(净跨-2*加密长度)/非加密间距+1+附加箍筋数量
3、柱箍筋数量计算:(采用焊接时)
Ceil(下加密长度-50)/加密间距+上加密长度/加密间距+节点高度/节点区箍筋间距+(层高-下加密-上加密-节点高)/非加密区间距+1
4、柱箍筋数量计算:(采用绑扎连接时)
Ceil(下加密长度-50)/加密间距+上加密长度/加密间距+节点高度/节点区箍筋间距+2*绑扎长度/绑扎区箍筋间距+(层高-下加密-上加密-节点高-2*绑扎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筑龙工程造价网。

广联达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广联达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广联达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在土木工程设计中,钢筋结构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钢筋计算是根据设计软件中的算法进行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手动计算钢筋数量。

广联达是中国建筑行业软件领域的知名品牌,其专业的技术团队为了方便广大工程设计师手动计算铁筋数量这一需求,总结了广联达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本文将依次介绍其中几个常用的公式。

矩形梁钢筋计算公式矩形梁一般按受力状态分单跨梁和连续梁,单跨梁即仅受一跨荷载,连续梁则受多跨荷载和分布荷载。

根据受力情况的不同,其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单跨梁的钢筋计算公式如下:$As = \\frac{M}{fyd \\cdot h} \\times 10^4$其中,As为所需钢筋面积,M为跨中的弯矩,fyd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h为矩形梁的截面高度。

对于连续梁,其钢筋计算公式需要分段计算,首先按照单跨梁计算每个支座处的钢筋数量,然后在跨中段按照分布荷载计算钢筋数量。

圆形柱钢筋计算公式圆形柱一般按受力状态分为竖向柱和斜向柱,竖向柱只受竖向力作用,斜向柱除竖向力外,还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和弯矩的作用。

其钢筋计算公式如下:$As = \\frac{fRb}{fyt \\cdot l} \\times 10^4$其中,As为所需钢筋面积,fRb为圆形柱截面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fyt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l为圆形柱的长度。

矩形板钢筋计算公式矩形板又称为扁平板,其钢筋计算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加强筋的矩形板,另一种是有加强筋的矩形板。

以无加强筋的矩形板为例,其钢筋计算公式如下:$As = \\frac{M}{fyt \\cdot d} \\times 10^4$其中,As为所需钢筋面积,M为板的弯矩,fyt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d为板的厚度。

圆形钢筋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中,圆形钢筋也是常用的满足设计需求的材料之一。

其钢筋计算公式如下:$As = \\frac{fRb \\cdot l}{fyd} \\times 10^{-4}$其中,As为所需钢筋面积,fRb为圆形钢筋截面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fyd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l为圆形钢筋的长度。

广联达计算核心公式

广联达计算核心公式

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广联达总结的钢筋计算方法

广联达总结的钢筋计算方法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1.钢筋截面面积计算:
钢筋截面面积=π*(直径/2)^2
2.钢筋长度计算:
钢筋长度=楼板或梁的长度-预留长度
3.钢筋质量计算:
钢筋质量=钢筋截面面积*钢筋长度*钢筋比重
4.钢筋间距计算:
钢筋间距=(楼板或梁的长度-2*预留长度)/(钢筋数量-1)
5.钢筋抗弯强度计算:
钢筋抗弯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抗拉强度)/距离轴心的距离6.钢筋抗剪强度计算:
钢筋抗剪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抗压强度)/距离轴心的距离7.钢筋承载力计算:
钢筋承载力=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抗拉强度
8.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性能计算:
-抗弯矩计算:
抗弯矩=钢筋设计抗拉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高度-钢筋纵距/2) -抗剪承载力计算:
抗剪承载力=0.5*钢筋抗剪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纵距
-混凝土压杆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压杆承载力=0.85*混凝土抗压强度*面积-钢筋截面面积*钢筋设计抗拉强度
9.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
挠度=(5*荷载*悬臂长度^4)/(384*弹性模量*截面转动惯量)
10.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性能计算:
-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承载力=混凝土截面面积*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设计抗拉强度
-侧向承载能力计算:
侧向承载能力=钢筋抗剪强度*钢筋截面面积
-钢筋混凝土柱的稳定性计算,涉及更多的参数和公式,请参考相关规范。

在进行以上计算时,需要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和规范提供相应的参数,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抗拉强度等,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此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用计算软件通常更为常见和方便,可以直接提供准确的计算结果。

钢筋换算公式表

钢筋换算公式表

钢筋换算公式表一、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1. 基本公式。

- 钢筋每米重量(kg/m)=0.00617×d²(d为钢筋直径,单位:mm)。

- 例如,计算直径为10mm的钢筋每米重量。

- 把d = 10代入公式,每米重量=0.00617×10² = 0.617kg/m。

2. 理论依据。

- 钢筋的密度为7850kg/m³。

我们把钢筋看成圆柱体,圆柱体体积公式为V = πr²h(r为半径,h为高,对于钢筋来说,h就是长度,这里取1m)。

- 因为r=d/2,所以V = π(d/2)²×1 = πd²/4(单位:m³)。

- 质量m=ρV(ρ为密度),则m = 7850×πd²/4。

- 化简后m = 0.00617d²(kg/m)。

二、钢筋代换公式。

1. 等强度代换。

- 当结构构件按强度控制时,可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公式为:- n_2=frac{n_1× d_1^2× f_y1}{d_2^2× f_y2}- 其中,n_1、n_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根数和代换后钢筋根数;d_1、d_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直径和代换后钢筋直径(单位:mm);f_y1、f_y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和代换后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单位:N/mm²)。

- 例如,原设计采用4根直径为20mm的HRB400钢筋(f_y1 = 360N/mm²),现拟用HRB335钢筋(f_y2=300N/mm²)代换,代换后钢筋直径为22mm,求代换后钢筋根数n_2。

- n_1 = 4,d_1 = 20,d_2 = 22,f_y1=360,f_y2=300。

- 代入公式n_2=frac{n_1× d_1^2× f_y1}{d_2^2×f_y2}=frac{4×20^2×360}{22^2×300}- 先计算分子:4×20^2×360 = 4×400×360 = 576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 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 且》0.5HC + 5d,为直锚,取Max{Lae, 0.5Hc +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w Lae或w0.5Hc + 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 Max{Lae , 0.5Hc + 5d }4、 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 2X 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 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X 保护层)+ 2X 11.9 d (抗震弯钩值)+ 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 /2 )X (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 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X 保护层+梁高-2X 保护层)+ 2X 11.9d + 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 )X 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 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 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 ,箍筋计算时增加了 8d 。

(如下图所示)届虫SS DM 啊fllL 4>^r-Sdted)X :般玮毘yi 戦 1: WhMfl£Ulf<ill7 ^KSrrflfcfilSC3$5彳林粘4討就卅帕H hu H MU^£-4酣门EIM 电绡:yv. Ji 叔我JM 瀝上.回了噸#£和柳戦,誕*界 昭百釧”誹辭$1聲匕応应 乂辭黑墾黑曲和■:nJ*叫*h i屮*1妙』皤昭 半;”专)血牛加>\E■f.r l川平;■[*谍和h 阳M 秋沁 甜幼卜i 釀髀腊戕匕 cr»u5iw^y<£ 航虽盘t 討目鬼晴曲 上》电罠必屮财一他迄」±空空丑空. >UL»SVW < Li.二gtttmsnu * w 邦*m 計严11di rKC10M方HI 护「,口和牢“FI idFHHttiKfffllJ MbI 1 ff 4% !日'工卜■i 抽釈朗轴■ ,!HHh_____ I )_iR^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 +中间支座值+ Ln/3 ;第二排为Ln/4 +中间支座值+ 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 +前中间支座值)+ (Ln/3 +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 +前中间支座值)+ (Ln/4 +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___ ~薛1至阴号t册佣于黑眸的通林蘭 > 或M于单悬臂臨伸幽路这里,我们以2井、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一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5井钢筋一上部下排钢筋= 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一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1) 、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 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 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 、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w >o : ci/b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 + 5d 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 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 Ln/3 ;2、 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1-汕了輕同年籍Ifet 「『点①旳S )盘“ +艸關型去2詐狀竹油1射班世普环註仏, 3订圖士 狂「匕阴1[而*歸和占射网%. J 畅植宿札削舸A I 牝服如淌MHtU 】氐E 沖岛乩弋d 比;吕叫”.-淀.:一&丄““ i冷边t H4t. 1 = f 利 j 斛枇,Aoh 肚」叫.理 1 T“耳斛气汕訂肺工时一 laHifiiI .帽支餉斟孑厦穆■川財衣 raicioi iII!■ (!,■ Ij't - t [ p J n :< ■ IH 辭叫爲昇汕汽;|玷曲",\ c/trM/6 >l t拜竽非匹2J?-9寸a1-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 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 >1.5hb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第一节剪力墙墙身1、墙端为暗柱时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 (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 (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fl■于=用貞点f#l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It nrrr-Im n:u:iDi-1ItHf mi'l(tf 丙■■竝l+Jt.iRM £-0 |j oil 阳!I制■如孰P£ fp山粉*\L ^*<XV33.34S, mo iI tng*i|i ■ill tfflIT力<1身*平■压号港.f wTM Kl^l t tt:-f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 (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基趣Wife 枸达边碟构件纵向钢筋连摟构造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X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贏札■力地锂席加扭席青皙枸适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 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 Lae 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 (洞口宽-50*2)/间距+1 (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 (中间层) 二、暗梁1、 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 箍筋•H T T ; tF* •MIT - tM ■ *PAI■划U|, IMl ■HcfiVt 加rc徐i 舱IM ,E 輯Mi^l' 1Vh/f *fl LtlJ «I lilH*<l I»i.u*. ■州 tuo**E ■切匸 hrMtiJitiil.1 dlMini+M^fi. mm , VOX It IK *9^4 ■ t in V? yy IM.VJWktt 』!!*■ Ml QNltllM■ ■ijft”西m 淖,'机#”・IK!*KZ钢筋的构造连接I fl4q■b._*«P|J*-严nJ二■|「*Ml Itll HIH 11411f-t*申HU- Itlt1 ^4 IMi t Jfl II HI M1 ^Um-FILAILIltA5車冃锻IKWU/M <111 MW LIlltlfM1HI f HD、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第一早基础层-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 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 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