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总论2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总论 ppt课件

PPT课件
18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4、胸腔积液检查 5、影像学检查
PPT课件
19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6、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PPT课件
20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7、放射线核素的临床应用
8、肺活体组织检查: 在B超和CT引导下经皮
肺活检 在X线或CT引导下经纤
支镜肺活检
9、超声检查: B超定位,指导穿刺
PPT课件
14
体格检查
气管、支气管病变以干、湿啰音为主 大片炎性病变呈实变体征 胸腔积液、气胸、或肺不张可出现相应体征
Velcro音→ 肺纤维化 胸膜摩擦音→胸膜炎 Horner综合征→肺上沟瘤
PPT课件
15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血清抗体和病原学检查
2、抗原皮肤试验
哮喘的变应原检测;结核菌素试验
PPT课件
9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诊查
非常重要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症状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PPT课件
10
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
咳咳
咯
呼 吸
嗽痰
血
困
难
机制:各种刺激因子→咳嗽感受器→咳嗽反射
作用:清除致病因子,保护性功能
发作性干咳----咳嗽变异型哮喘 长年咳嗽,冬季加重----慢支 高亢的咳嗽伴呼吸困难----肺癌累及气道
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呼吸内科
PPT课件
1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农村第一位; 城市死亡原因第三、四位
发病率:逐渐增加
肺癌及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 COPD居高不下 肺部弥漫性疾病、免疫低下疾病-肺部感染 肺结核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
呼吸系统课件ppt免费

症状
鼻塞、流涕、喉咙痛、咳 嗽、发热等。
治疗
休息、多饮水、解热镇痛 药、抗病毒药等。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定义
指支气管的炎症,可能是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 引起。
症状
咳嗽、咳痰、气喘等。
治疗
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等。
哮喘
哮喘定义
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 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通 常表现为喘息、气急、胸 闷或咳嗽等症状。
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鼓励吸烟者戒烟。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 生素的食物摄入。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定期进行体检,检查呼吸系统 健康状况。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 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 ,应该定期进行呼吸系统疾病 的筛查。
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
通过深呼吸、慢呼吸等练习,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运动康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提高身体免 疫力。
心理辅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增强康 复信心。
06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 展
新药研发
新药研发
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发新的药物,以改善治 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制气体的进出。
气管和支气管结构
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的传输通道 ,具有调节气流、清除异物等功 能。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平滑肌 、腺体和弹性组织等结构,可实
现气体的有效传输。
呼吸系统的生理作用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呼吸系统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 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为身体 提供必要的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PPT课件

内 呼 吸
呼吸的调节
• 中枢调节:脊髓与低位脑干 • 反射调节:肺牵张反射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防御性呼吸反射
鼻腔
• 鼻腔 :以鼻中隔分两侧, 每侧又分表面为皮肤的 鼻前庭和表面为粘膜的 固有鼻腔。
• 固有鼻腔 :侧壁上有上、 中、下三块鼻甲。上鼻 甲及其上部和对应的鼻 中隔,这些部位表面分 布的粘膜为嗅粘膜(约 2cm2)其余部位分布的 是呼吸性粘膜。
鼻道
• 上下鼻甲之间是上鼻道, 上、中鼻甲之间为中鼻 道,下鼻甲与鼻腔底壁 之间为下鼻道,鼻甲与 鼻中隔之间称总鼻道。
呼吸系统
组成: 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 肺
功能: 吸入氧气 排泄二氧化碳
呼吸过程
• 外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 • 气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
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 内呼吸:血液和组织、细
胞间的气体交换
鼻
• 分外鼻和鼻腔 • 鼻腔分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外鼻
• 外鼻:以鼻骨和软骨为 基础,软骨部富含皮脂 腺和汗腺。分鼻根、鼻 背、鼻尖和鼻翼。
细血管穿出,被巨噬细胞吞噬,胞质内含大 量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含铁血黄素颗粒, 称心力衰竭细胞 。
肺换气
肺毛细血管血量: 60~140ml
呼吸膜面积: 40m2(总面积70m2)
氧气运输
二氧化碳运输
• 组织代谢产生的CO2有7%溶解在血浆中,93%进入红细胞 内,其中有23%结合在血红蛋白上,70%的CO2被碳酸酐 酶合成为碳酸。后者被解离H+和HCO3-, HCO3-进入血浆。
肺泡与肺泡隔
肺泡电镜图
肺泡I型细胞
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红细胞
II型肺泡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II型细胞电镜图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PPT演示课件

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传染性疾病:肺结核 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淋巴肉瘤 肺间质性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职业病:尘肺
3
呼吸系统的功能:
主要功能 气体交换
次要功能 • 防御免疫
非特异防御 特异性防御
• 代谢功能(内分泌功能)
4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道解剖结构特点 功 能
上 鼻腔、鼻毛、鼻窦 气体通道、过滤、
35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进展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王蓓玲
36
定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肥大 细胞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 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的、反复发作性的喘 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症状。
37
[流行病学] • 哮喘是发达国家中发展最快、受累人
群最多的医护问题之一,其患病率和 死亡率均一直上升。 • 各国发病率1~13%不等。 • 亚洲国家>5%左右 • 全世界哮喘患者>1.6亿人。 • 我国发病率1~4%,40%有家属史。
45
三、教育方式和对象
1.方式 • 最常用和较好的方式是举办哮喘病人学习班的,
采用讲解、咨询、座谈会、看幻灯、看录像、 听录音的形式。家庭访视。 • 通过各种学会组织教育活动:变态反应学会、 哮喘学会和呼吸学会。 • 文学宣教如报刊、杂志、科普丛书、黑板报。 • 通过新闻媒介如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社 区健康教育机构等开展哮喘病人教育。 • 对儿童通过举办哮喘夏令营或野营等寓教于乐 的方式进行教育。
Kohn’s孔
换气功能 平衡气体压力
6
特点:
传
导
性
•呼吸道逐级分支
气 道
直径逐渐变小、
总截面积增大、
3
呼吸系统的功能:
主要功能 气体交换
次要功能 • 防御免疫
非特异防御 特异性防御
• 代谢功能(内分泌功能)
4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道解剖结构特点 功 能
上 鼻腔、鼻毛、鼻窦 气体通道、过滤、
35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进展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王蓓玲
36
定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肥大 细胞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 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的、反复发作性的喘 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症状。
37
[流行病学] • 哮喘是发达国家中发展最快、受累人
群最多的医护问题之一,其患病率和 死亡率均一直上升。 • 各国发病率1~13%不等。 • 亚洲国家>5%左右 • 全世界哮喘患者>1.6亿人。 • 我国发病率1~4%,40%有家属史。
45
三、教育方式和对象
1.方式 • 最常用和较好的方式是举办哮喘病人学习班的,
采用讲解、咨询、座谈会、看幻灯、看录像、 听录音的形式。家庭访视。 • 通过各种学会组织教育活动:变态反应学会、 哮喘学会和呼吸学会。 • 文学宣教如报刊、杂志、科普丛书、黑板报。 • 通过新闻媒介如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社 区健康教育机构等开展哮喘病人教育。 • 对儿童通过举办哮喘夏令营或野营等寓教于乐 的方式进行教育。
Kohn’s孔
换气功能 平衡气体压力
6
特点:
传
导
性
•呼吸道逐级分支
气 道
直径逐渐变小、
总截面积增大、
呼吸系统总论PPT课件

⑵ 肺换气功能:
当空气进入肺泡后,与肺毛细血管内血液 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 处弥散,氧从肺泡弥散到肺毛细血管,二 氧化碳从肺毛细血管弥散到肺泡。
弥散速率:二氧化碳比氧大20倍,故 CO2潴留比缺氧发生要晚。
7、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⑴ 粘液—纤毛运动:速度14mm/分,向喉部。 影响因素:吸烟,吸入有害气体,病毒感染。
4.影像学检查
(1)胸透 (2)平片 (3)体层摄影 (4)支气管镜和胸腔镜 (5)CT (6)MRI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5、肺功能检查
⑴ 肺总量TLC:男5000ml,女3500ml ⑵ 用力肺活量FVC:男3500ml,女2500ml ⑶ 残气量RV:男1500ml,女1000ml ⑷ 功能残气量FRC:约2300ml
(6)促进有效排痰 重点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指导病人掌握有效 咳嗽的正确方法 ① 深慢呼吸5~6次,再深吸气后屏气3~ 5s后缩唇缓慢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后屏 气3~5s ,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 次短促有力咳嗽 ② 经常变换体位 ③ 因胸痛不敢咳嗽者,避免加重疼痛
2)湿化和雾化疗法
湿化疗法是要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 目的。常用湿化剂有蒸馏水、生理盐水、 低渗盐水。
方法:病人侧卧或坐位,叩击者手指弯曲 并拢,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 由下而上、从外向内、迅速有力的叩击。
注意事项:
听诊明确病变部位; 避免直接叩击; 叩击力适中,餐前30min或餐后2h进行; 操作后口腔护理、病人休息
4)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通过体位的改变,使病变在上
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作用使肺、 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称体位引流。 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痰液 而排出不畅时。
呼吸系统-总论课件

第一节 检查技术
(一)胸部X线摄影: 是胸部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常用摄影体位包括:正位、
侧位、斜位、前弓位。从传统的X线片、CR、DR、体层摄影、 支气管造影。 (二)胸部透视
可多体位观察病变,并可观察膈肌的活动度及心脏的搏动 状态等。其不易发现细微病变,仅作为胸部摄片的补充检查。 (三)体层摄影 及支气管造影检查 主要评价支气管内病变, 目前很少应用。
PA View
Lateral View
Bronchography
二、 CT检查
(一)平扫 (1)不使用对比剂的常规扫描,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阅片时通常使用肺 窗观察肺、纵隔窗(软组织窗)观察纵隔、骨折评价选择骨窗。 (二)增强扫描 (1)从肘静脉经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后再进行的扫描,通常是在平扫 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用于鉴别肺门周围血管断面与肺内病灶;肺门纵 隔淋巴结与血管断面;胸部大学管受累情况。(2)动态增强扫描:对肺 内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有一定作用。(3)肺血管的CTA:显示肺动脉及 其大分支。(4)CT灌注成像:主要用于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处于临床研 究阶段。 (三)后处理技术
肺野分区(线图)
肺图表示影
LUNG MARKINGS
LUNG HILAR
LUNG MARKINGS
正常肺血管
肺少血
4. 肺叶与肺段 (1)横裂和斜裂将右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斜裂将左肺分为上叶、下叶,左肺上叶又分为上叶与舌部。 副叶是指额外的胸膜裂伸入肺段之间形成额外的肺叶。最常见的奇叶和下副叶。 (2)肺段:右肺10个肺段、左肺8个肺段,每个肺段有与其名称一致的肺段支气管。肺段呈尖端指向肺门, 底部位于肺周围的圆锥形。肺段之间无清楚的边界。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且种类繁多,包括X线、CT检查、 MR检查、血管造影及介入放射学检查、超声检查、核 素检查、PE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 要检查和诊断方法。恰当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十分重要, 胸部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X线检查和CT检查在胸部的 应用很普遍。MRI检查由于软组织分辨力高且具有流空 效应,常用于纵隔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呼吸系统总论-PPT课件(文库推荐)

3、左心衰竭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4、COPD 慢性进行性气促
5、支气管哮喘 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五)胸痛 壁层胸膜病变时,可出现胸痛。 1、肺炎 胸痛伴发热(高热) 2、肺癌 隐痛,持续加剧
胸痛
3、肺血栓栓塞(PTE) 突发胸痛伴咯血和(或)呼吸困难
4、胸膜炎 双侧下胸痛,与咳嗽、深吸气有关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
呼吸系统与体外环境相通,在呼吸过程中, 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 微生物、蛋白变应原、有害气体等,皆可 进入呼吸道及肺引起各种疾病,因而呼吸 系统的防御功能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
一、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包括
1、物理:鼻部加温过滤、喷嚏、咳嗽等 2、化学:溶菌酶、蛋白酶抑制剂、抗氧化 的谷胱甘肽等
3、全身免疫性疾病(结节病、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肾脏病(尿毒症)及血液病 (如白血病)均可累及肺。
呼吸系统疾病范畴
1、气流受限性疾病 2、通气功能障碍性肺疾病 肺实质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 胸壁/胸膜疾病 3、肺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详细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处转移进行鉴别诊断
(六)支气管镜和胸腔镜 1、纤维支气管镜 ①直接窥视支气管粘膜水肿、
充血、溃疡、新生物、异物, 做刷检或活检,进行组织学 诊断 ②肺泡灌洗,做病原学、细胞学、 免疫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③治疗:取异物、激光、微波、药物等
一、症状 (一)咳嗽
1、喉、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支气管急性炎症 急性发作的干咳伴发热、声嘶
2、COPD 常年咳嗽,秋冬季加重
咳嗽
3、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体位改变时咳嗽、咳痰加剧
呼吸系统概述PPT课件

系 统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疾 病
呼 吸 运
化学感受器
概 述
动 的 调
化学感受性 呼吸反射
节 呼吸的反
化学因素对呼吸
射性调节
的调节
肺牵张反射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 呼吸系统具有十分完备的防御机制。 • ①物理防御: • ②咳嗽反射: • ③喷嚏反射: • ④吞噬细胞防御: • ⑤免疫防御:
述
(2)痰的形状
2. 痰的特点
(3)痰的颜色
(4)痰的气味
常见症状与体征--咳嗽与咳痰
学习目标 结构与功能
常见症状与体征 常用诊疗技术 思考题
呼 吸
常见症状与体征--咳嗽与咳痰
系 护理措施
统 1.改善环境
疾 病
2.补充营养与水分
指导有效咳嗽 胸部叩击
概 3.心理支持 述 4.协助排痰
湿化呼吸道
5.遵医嘱用药 6.清洁口腔 7.病情观察
呼 吸
肺的导气部
系
统
疾
病
概
述
呼 吸
肺内各级支气管结构的变化
系 统 疾 上皮 病
小支气管
假复层纤毛 柱状
细支气管
假复层纤毛 柱状
终末细支 气管
单层纤毛 柱状
概 杯状细胞 少量
更少
无
述 软骨
少量碎片 大多已消失 无
腺体 平滑肌
少 有,成束
无 相对增加
无
形成完整 的环形肌 层
呼
肺的换气部与肺泡结构
吸
述 4)肺活量(vital volume, VC) 3500/2500
5)残气量(residual volume, RV)1000-15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一门综合学科,
至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
疾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治,因此也是临床医学其
他学科的基础,并与各临床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
联系。
.
4
内科学的范围
人体各系统疾病的病理与病理生理 疾病发生的机制和原因 疾病的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内科学所论述的内容在临床各科中具有普遍意义
⒈重视烟草危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⒉重视呼吸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⒊发展呼吸危重症医学。 ⒋重视呼吸康复。
.
22
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100平方米。
各种微生物、变应原、有害气及颗粒 (PM2.5)皆可损害肺及呼吸道
.
8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
物理防御功能:鼻部加温过滤、喷嚏、咳嗽、支 气管收缩、粘液-纤毛运输系统等的作用。
化学防御功能:溶菌酶、乳铁蛋白、蛋白酶抑制 剂、抗氧化的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
细胞吞噬:肺泡巨噬细胞、多形核粒细胞。 免疫防御功能:B淋巴细胞分泌IgA、IgM等,T淋
ACEI药物不耐受可导致咳嗽。
.
13
咳痰
大量黄脓痰——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肺部 感染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 红棕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 咖啡样痰——肺阿米巴病 果酱样痰——肺吸虫病
.
14
咯血
最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癌、肺结核、支气 管扩张
另外还可见于:肺血栓栓塞症、肺血管炎、 二尖瓣狭窄、肺炎。
夜间发作——左心衰、哮喘
反复发作伴哮鸣音——哮喘
伴严重低氧血症——肺血栓栓塞症
吸气性——喉头水肿,异物,大气道肿瘤
呼气性——哮喘、COPD
混合性——大量气胸、胸腔积液。
.
17
呼吸困难的诊断思路
1.器质性疾病
肺疾病 心力衰竭
肺通气功能障碍:COPD、大量胸腔积液 肺弥散功能障碍:肺间质疾病 肺通气(V)/血流灌注(Q)失调:肺栓塞
辅助检查(2)
⒍支气管镜和胸腔镜检查:同时有治疗的作用。 还
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⒎放射性核素扫描:主要用于肺血栓栓塞症检查。还有
PET检查。
⒏肺活检:可在胸透、B超或CT引导下进行,主要是鉴
别良恶性肿瘤并做病理诊断
⒐超声检查:主要是B超检查,可指导诊断性穿刺。
⒑肺功能检查:
.
21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进展
贫血 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等
2.功能障碍:焦虑状态
有时胃炎等导致的消化不良也可有胸闷的感觉
.
18
肺部体征
望诊:呼吸深度、节律或频率变化及胸廓外形 触诊:语音震颤增强、减弱或消失 叩诊:根据不同的病情可出现过清音、鼓音、浊
音或实音 听诊:根据不同的病情可出现干、 湿性罗音。
.
19
辅助检查(1)
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刘家昌 主任医师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
1
临 床 clinic
——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
原以诊治必临病床,故名。 [clinic]: 接触病人,诊治疾病
.
2
临床医学 Clinical Medicine
——研究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学科
.
3
内科学
临床医学被传统地分为内科学、外科学、妇 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 病学和口腔医学等。
.
5
呼吸系统疾病 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居我国总人口死亡病因的第一位(肺癌、慢阻肺、
哮喘发病率逐年增加,肺结核死灰复燃)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以及人口老年化等因素,使
肺部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如:肺癌、肺结核、
COPD、支气管哮喘、肺血栓栓塞症、肺弥漫性间
质纤维化、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等。
新病原体的出现:2003年暴发了冠状病毒导致的
SARS疫情,近年H7N9禽流感在国内局部地区流行。
.
6
呼吸内科的亚专业
慢性阻塞性肺病 哮喘 肺癌 肺部感染 肺间质病 呼吸与危重症 睡眠医学
.
7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疾病的关系
呼吸系统与外界直接沟通,每天有1万升空气进 出呼吸道,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子可直接进 入呼吸道与肺,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
15
胸痛
当肺部疾病累及壁层胸膜时则会发生胸痛
胸痛伴局部胸壁压痛——肋软骨炎等胸壁浅表部位
病变(最常见)。
最严重的胸痛——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肌梗塞、
肺栓塞。
突然胸痛——气胸
下侧胸痛、深吸气时加重——胸膜炎。
需注意与心绞痛、腹腔疾病相鉴别
.
16
呼吸困难
急性——气胸、肺炎、肺栓塞、心律失常
慢性——COPD,肺间质纤维化
⒈ 血液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相关生化检查
⒉ 抗原皮肤试验:主要用于哮喘检查
⒊ 痰液检查:查找致病微生物,并做药敏检查,指 导临床用
药。查找癌细胞
⒋ 胸水检查和胸膜活检:通过鉴别渗出液或漏出液,良性或
恶性等查找病因
⒌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X光胸片、胸部CT、胸部MR检查、支气
管动脉造影检查。
.
20
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迟发型变态反应等。
.
9
肺部血液循环的特点
肺部是个低压(肺循环血压仅为体循环的 1/10)、低阻、高容的器官。
容易发生肺水肿,胸腔积液。 肺部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与体循环相通,可
发生血栓、癌栓、细菌栓的相互转移、种植、 播散。
.
10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1. 病史:详细询问发病经过,个人史(吸烟 史),接触史,职业史,用药史及家族史等。
2. 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 胸痛、呼吸困难。
3. 体征:望、触、叩、听 4.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
11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诊断思路
.
12
咳嗽的诊断思路
急性咳嗽(病程<3周)——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亚急性咳嗽(病程3~8周)——感冒后咳嗽
慢性咳嗽(病程>8周)——后鼻滴流,胃食 管反流病,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细胞性支 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