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共22张PPT)

它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细胞膜行使该功能时有何特点?
具有选择性
下图表示三种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
①图(1)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中,A细胞主要是_内__分_泌__细__胞,产生 的信息分子主要是___激__素______,需要通过____血__液__的运输才能 运至B细胞,信息分子要与B细胞膜上的______受__体结合才能完 成信息的传递。
• 磷脂分子以疏水的尾部相对,亲水的头部朝向两 侧,构成 磷脂双分子层,以此作为细胞膜的基本 支架。细胞膜中的脂质除磷脂外,还有一些糖脂 和 胆固醇 等。
•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以不同深度 覆盖 、 镶嵌 或 贯穿 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蛋白质分子与
糖结合成 糖蛋白 。它们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执 行者。 •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大多不是静止, 而是可以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 。
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改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条件在于勇气和 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而来。成功了自己笑一辈子,不成功被人笑一辈子。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从胜利学得少,从失败学得多。你生而有 前进,形如蝼蚁。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 活。知识玩转财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阻止你前行的,不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百块石头,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 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生活不可能像你想 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 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字就是“变”字。事实胜于雄辩,百闻不如一见。思路决定出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 所有过不去的都会过去,要对时间有耐心。人总会遇到挫折,总会有低潮,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 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 碍。拥有资源不能成功,善用资源才能成功。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 防而又不受害。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态度决定高度。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我不是富二代,不能拼爹,但为了成功,我可 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人一辈子不长不短,走着走着,就进了坟墓,你是要轰轰烈烈地风光下葬,还是一把骨灰撒向河流山川。严于自律: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 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生活对于智者永远是一首昂扬的歌,它的主旋律永远是奋斗。眼泪的存 伤不是一场幻觉。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
第三章 第一节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注意的概念 • 注意: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
的指向和集中。 • 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 游戏:乌鸦和乌龟的故事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显 著特征。 指向性: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 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 另外一些对象,能使人有选择地 反映事物,从而获得清晰印象。 集中性:指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 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对象的 基础上,或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 该对象的程度,即心理活动在一 定方向上的强度和紧张度。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与 动的意义
• (1)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注意是幼儿游戏开 展的保证
• (2)注意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保证
(三)注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 注意总是与其他心理活动相伴随,注意指向和集中于认 知的对象,使认知活动清晰、完全。
• (1)注意能使幼儿从环境中接受大量的信息,调整自 己的行为
• (2)注意对幼儿认识过程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 (3)注意对幼儿坚持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幼儿注意发展的注意特征
• 注意分类:
•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克服困难 • 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 牛刀小试: • 课堂上,同学们在认真听讲,小黄突然站起来,同学们
• 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 (1)幼儿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 (2)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 • (3)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 • (4)言语知道和言语提示 • (5)幼儿的性格与意志特点
第三章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向光性: 向光性: ________光的照射下 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 单侧 光的照射下, 物朝向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生长的 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 光源方向 现象。 现象。
生长素的发现
• 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② 实验② 实验① 实验①
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鞘_________ 胚芽鞘_________ 向光弯曲生长 胚芽鞘_________ 胚芽鞘_________
2、运输方向: 、运输方向: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上端: 正常生长状况 下向上的一端
横向运输 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植 主动运输方式从植 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 而不能倒转过来。 输,而不能倒转过来。即 极性运输。 极性运输。
形态学下端: 形态学下端: 正常生长状况 下向下的一端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在成熟组织中 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非极性运输。 非极性运输。 在单侧光、重力等的作用下进行的横向运输。 在单侧光、重力等的作用下进行的横向运输。
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胚芽鞘 顶尖 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思考: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 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 _______ ____。 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 不生长不弯曲 。
。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背光一侧
生长素多 细胞生长快
向光一侧 生长素少 细胞生长慢
1、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 B ) 、植物向光性的形成 是由于单侧光 是由于单侧光( A 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 B 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 C 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 D 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 发生改变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的通性

魔法背知识
思考与交流
2.分析下列图片中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①铝丝与硫酸铜 ②镁条燃烧 ③铜丝与硝酸银 ④镁条与稀盐酸
溶液
溶液
答疑全频道
1.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 所有金属能与酸反应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考查要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畅通高考站
金 属 通 性
➢物理通性:难除汞外,都是有金属
光泽的固体;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化学通性:金属单质一般都作为还
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考查要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答疑全频道
1.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 所有金属能与酸反应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考查要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答疑全频道
1.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 所有金属能与酸反应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考查要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答疑全频道
1.下列关于金属元素性和延展性 C. 所有金属能与酸反应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考查要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答疑全频道
1.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 所有金属能与酸反应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通性
高中物理必修三 第三章 第一节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3.(202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期末)某金属导体内,
若在2 s内有3.2 C的电子定向通过某横截面,则电流大小为
A.6.4 A
B.0.8 A
√C.1.6 A
D.3.2 A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可知,电流大小 I=qt =32.2 A=1.6 A,故选 C.
例4 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两端加上4 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10 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4_0_0__ Ω;如果给它两端加上10 V的 电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2_._5_×_1_0_-__2_ C;如果 要让导体的电流为15 mA,则需要在其两端加上__6___ V的电压.
二、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1.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推导 如图所示,AD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长为l的导体,两端 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平 均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 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大小为q.则: 导体AD内的自由电荷全部通过横截面D所用的时间t=vl .导体AD内的自由电荷总 数N=nlS 总电荷量Q=Nq=nlSq
5.如图所示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金属导体,在导体的左右两端加
一恒定的电压,使导体中产生一恒定电流,其电流的大小为I.已知导体左
侧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中单位长度的自由电子数为n,自由电子热运动
的速率为v0,自由电子的电荷量用e表示,真空中的光速用c表示.假设自 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
与导体的横截面积S有关.
(2)v表示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自由电荷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电流是自由电荷在热运动的基础上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第三章 第一节 日本(吴进发)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 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思考:
日本发展经 济有哪些有利和 不利的条件?
不利条件
国土狭小,矿产资源 贫乏,地质灾害频繁。 便利的海运,发达 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 力,高效率的管理
有利条件
群岛国家 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技术先进
有利 条件
扬 长 发达的加 工贸易经济
北部主要是: 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降水较多,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 为凉爽,气候的海洋性 特征明显。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
候—
海洋性季风气候
冬
日本海
太 平 洋
夏
冬
潺潺的流水
夏
读右图,说一说 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 变化规律。北海道樱
花开花的时间,比九
州要迟1个多月,你 了解其中的原因吗? 日本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推迟。原因:日本领 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南部春季升温早,北 部春季升温晚。
铁矿石99.8%、原油99.7%、 天然气94.3%、煤90.9%、 棉花100%、天然橡胶100%
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有: 美国、中国、欧洲
便利的海运
钢铁17.1%、船舶80.6%、 照相机81.8%、钟表79.8%、 电视机34%、汽车45.1%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中国是日本的重要出口国之一,你能说出我们 生活中的日本品牌吗?
4.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____为主,海、陆、 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A ) A.海运 B.空运 C.铁路 D.公路
5 .读右图,日本工业集中分 布在图中所示的阴影地区,主要 是因为该地区( D ) ① 劳动力素质较高 ② 便于排放污染物 ③ 多优良港湾 ④ 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三章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缤纷的七大洲1

同学们一起 来猜谜吧!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第1课时
缤纷的七大洲
探究总结
从人造 卫星拍摄的照 片上,你看到 地球表面以什 么颜色为主? 这种颜色表示 的地理事物是 什么?
学生自主探究(一) 大家一题第三题。
北美洲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 简称。它又分为北美洲和 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大洋洲是“大洋中的陆地”的意思。
南极洲
南极洲因位于南 极地区而得名。
试一试
“画世界”
南极洲
读图亚总洲结和:欧 洲的分界线是 以哪些山和河 为界的?而亚 洲和非洲是苏 伊士运河为界
的,看看世界 上还有哪两个 大洲是以运河 为界的呢?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例约为 39 %,海洋面积比例 约为 61 %; 南半球陆地面积比例约为 19 %,海洋面积比例 约为 81 %。 陆地主要分布在 北(南或北)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 南(南或北)半球。
大陆、岛屿、半岛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主探究(二)
你们知道大陆被分成了几大洲?它 们各自的名称是什么?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 洲、北美洲、南美洲、
做游戏: 请在地图上找出他们相应的位置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头脑风暴
七大洲
点击相应大洲,可了解更详细情况。
亚洲
亚洲是亚细亚洲 的简称。
欧洲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在古代地 中海人的语言中是“西方日落之地”。
非洲
非洲是阿非利 加洲的简称。
各大洲的分界线
(1)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第三章 第一节 力

二、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 2、大小:可由弹簧秤测定 地球不同地方 G = mg g = 9.8 m/s2 重力方向不同 3、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作用点在哪?
重心的定义:
定义:一个物体的各 部分都要受到重力 的作用,从效果上 看,我们可以认为 各部分受到的重力 集中作用于一点, 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重心。
课堂练习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 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 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 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 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 也是施力物体。
箭尾(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粗略) 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对线段的长 度没有精确的要求。
力的图示与示意图的区别
F=5N
F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说明: 力的图示:大小(线段长度),方向(箭头), 作用点,都有体现; 力的示意图:只体现方向,作用点。
例1:车受水平拉力:F=200N,画力的 图示的步骤:
课堂练习1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
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课堂练习2
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 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气温和降水
【基础知识回顾】
1、气温的变化: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气温
: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2、气温的分布: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温度气温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 米,下降℃3、降水与生活:形式:
降水等级划分:
4、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5、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为什么不出现在正午而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6、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原因是?
7、为什么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8、赤道附近是否都多雨?哪里降水较少?原因是什么?
第 40 页
9、南北回归线两侧地区是否都少雨?哪里多雨?为什么?
10、如何判读等温线?
11、大气降水需要哪些条件?
12、根据成因,可以把降水划分为哪些类型?
13、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有哪些?
14、如何分析降水的多少?
答案:
1、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2、高,低,高,低,低,高,0.6
3、雨、雪、冰雹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4、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而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辐射强度所决定的。
但是,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总共只有14%左右,而有43%左右被地面吸收了。
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第 41 页
第 42 页 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释放出去烘热空气,所以地面 受热以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气温升高。
在中午以后,地面放出的热量,仍 少于太阳供给的热量,直到下午二、三点钟,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气温也才是 最高。
6、日出前后。
原因:本来太阳高度决定温度的大小,但由于地面吸热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般午 后二点,才达到最高温。
太阳落山后,地面不在吸热,开始向太空放出白天储存的 热,温度逐渐降低,当日出前,热量放出最多,温度最低。
日出后地面吸热,温度 回升。
7、南半球大部分为海洋,下垫面单一,所以较平直。
8、不是。
东非高原降水较少,因为地势高,温度较低,对流弱,降水较少。
9、不是。
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降水较多,因为这里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降 水较多。
10、判断等温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等值线走向、排列疏密、弯 曲状况、闭合中心等所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变化规律;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 断出规律或结论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1
1
、充足
的水汽
、
空气上升
冷
却
促
使
水
汽
凝
结
、足
够
的
凝
结
核
(12、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气。
13、
水汽含量的多少、空气上升运动的强度和频度、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影响时间 之长短。
14、
低气压带控制→多上升气流→多雨;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一少雨;气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多雨;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如信风、极地东风) →少雨;气流从海洋吹来→多雨;气流从大陆吹来→少雨。
暖湿气流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暖流经过→多雨;寒流经过→少雨。
干旱地区高山相对多雨,形成 “湿岛”。
城市多形成“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