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管理心理学随堂练习复习课程
2021年《管理心理学》平时作业-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21年《管理心理学》平时作业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一、简答1. 什么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带来的负面效应有哪几种?答: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
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也通常指人们一种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认知。
心智模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删减效应、建构效应、曲解效应、一般化效应。
2. 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哪些?答:(1)企业发展战略;(2)企业规模与成长阶段;(3)企业技术水平;(4)企业人员条件;(5)企业外部条件。
3. 简述霍桑实验及其重要贡献。
答: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抄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袭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
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百。
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
在此基础上,梅奥度等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访谈,让职工自由抒发意见,也造成职工的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
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道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这一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
4. 心理契约对工作的影响。
答:心理契约对工作的影响:(1)工作本身:工作的多样化、工作方法与工作的自主权;(2)进修与提升;(3)工作群体:友好和具有合作精神的同时,是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一般因素;(4)工作条件;(5)企业文化。
5. 影响人际关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人际关系?答: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1)交流水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00163)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十五、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58
1、实验法
2、观察法
3、问卷法和测验法
第 2页 共 30页
4、个案研究法 5、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 6、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 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 一、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其阐述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
十、平衡与协调心理健康的原则:P50
1、认知改组
2、理顺关系
3、情绪调节
4、认知调节税
5、人际调节
十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P51
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结构系统。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社会心理系统。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工业心理学中的工程心理学相比较,是研究更纯粹的人的因素方面的问题。
第 3页 共 30页
五、管理心理学的发展:P72 1、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 2、同企业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麦格雷戈“X 理论与 Y 理论” 3、企业中的非正式团体与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 4、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的研究 5、领导方式的研究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它是和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行动。 七、人的心理特点:P47
1、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与发展的产物,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
2、有主观和能动的特点
3、不断变化发展与受社会制约性的特点
华工-管理心理学作业

《管理心理学》网上平时作业作业提交要求:只提交题目的答案, 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框 内。
请不要以附件形式提交答案。
一、单选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框内)题 号 答 案 13 D 1 D 14 C 2 B 15 C 3 D 16 B 4 A 17 D 5 B 18 D D 19 C 6 B 20 B 7 A 21 A 8 D 22 C 23 C 9 10 C 11 C 24 B 12 C 25 A1. ( 是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D.病理心理 2.( BD)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 。
)主持霍桑实验的人是。
A.亚当斯 B.梅奥和罗利斯伯格 C.艾宾浩斯 D.费斯汀格 3.( D )每个人特定人群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一致且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 为判断其人格的依据,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光环作用 B.假定相似作用 C.首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4.( A )由于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被称为 ,人们从事某 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被称为 ,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 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被称为 。
A.需要;动机;激励 B.需要;激励;动机 C.动机;需要;激励 D.动机;激励;需要 5. (B)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实属群众 6.( D )下列关于非正式组织缺陷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非正式组织往往是小道消息传播的渠道; B.非正式组织往往会抵制变革; C.非正式组织是造成员工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 D.非正式组织减少了员工间相互交流的渠道; 7.( B )群体的结构与任务完成的效率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当完成较复杂 的任务时, 的群体效率较高。
A.同质 B.异质 C.相同 D.合作 8.( A )许多研究发现, 工作取向且 导更能促使员工有高绩效和高工作满意感。
华南理工-管理心理学 随堂练习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第十二章 群体沟通 ·第一节 群体沟通的模式
本次练习有2题,你已做2题,已提交2题,其中答对1题。
当前页有2题,你已做2题,已提交2题,其中答对1题。
1. ( )勒温提出_____,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和他们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当前页有6题,你已做6题,已提交6题,其中答对3题。
1. ( )一般来说,一个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往往_____。
A、适中
B、越大
C、越小
D、两者没有关系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 ( )竞争与凝聚力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
A.成员间相互依赖
B.工作技能的提升
C.困惑与不安全感
D.特色逐渐形成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 ( )_____下面哪一个不是动荡期的工作重点。
A.安抚人心但不是粉饰太平
B. 尝试建立工作规范
C.调整领导决策过程
A. 群体舆论
B. 群体感受
C. 群体风气
D. 群体规范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第十二章 群体沟通 ·第二节 沟通网络
本次练习有2题,你已做2题,已提交2题,其中答对0题。
当前页有2题,你已做2题,已提交2题,其中答对0题。
C.相容性冲突
D.破坏性冲突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管理心理学·随堂练习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管理心理学,随堂练习第1章管理心理学概述1.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单选题)管理心理学研究()A.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规律与潜在心理机制B.个体心理现象C.财务和编制D.财务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2.(单选题)社会人假设认为()A.人的行为规律无法看透B.个体心理现象总是比群体心理现象重要C.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则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D.人都是为金钱而来工作的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1.2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逻辑1.(单选题)霍桑实验表明()A.只要薪酬高,工作绩效就高B.社会福利有保障,工人的积极性就高C.工作环境好,工人的积极性就高D.工人不是只受金钱刺激的“经济人” 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单选题)访谈法主要包括()A.结构化访谈B.结构化访谈、无结构化访谈和半结构化访谈C.无结构化访谈D.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测验法指()A.心理学专业工作者访谈被试B.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心理品质或行为口心理学的调查口.心理学工作者对个人的采访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2章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沿革与人性假设2.1管理心理学的产生1.(单选题)古典管理心理学阶段,主要强调()A.以人的管理为中心B.以人际关系为中心C.以工作效率为中心口.以心理管理为中心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1.(单选题)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的。
A.梅奥B.法约尔C.泰勒D.马斯洛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管理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性假设第3章激励理论分析3.1西方的激励理论A.公平性原则B.适应性原则C.优化组合原则口.公平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优化组合原则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3.2中国的激励理论1.(单选题)工作设计的原则包括()A.员工激励原则、能力开发原则B.动静结合原则、能力开发原则C.员工激励原则、动静结合原则D.员工激励原则、能力开发原则、静结合原则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3激励理论的比较及其文化相对性1.(单选题)古典管理心理学阶段,主要强调()A.以人的管理为中心B.以人际关系为中心C.以工作效率为中心口.以心理管理为中心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4章激励理论的应用4.1薪酬激励和工作设计1.(单选题)工作投入的特点是()A.时间长B.愿意加班C.活力、奉献和专注D.奉献和专注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A.公平性原则B.适应性原则C.优化组合原则0.公平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优化组合原则答题: A.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2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投入1.(单选题)组织公民行为是()A.员工自觉自愿的行为B.领导的行为C.组织要求的行为D.领导安排的行为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工作投入的特点是()A.时间长B.愿意加班C.活力、奉献和专注D.奉献和专注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5章组织中的知觉与归因5.1组织中的社会知觉1.(单选题)社会知觉指()A.个体对社会的知觉B.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C.个体对自然的知觉D.个体对自己的知觉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主要有()A.知觉者的特点B.知觉对象和知觉情景的特点C.知觉对象的特点D.知觉者、知觉对象和知觉情景的特点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5.2组织中的归因1.(单选题)凯利的归因理论包括()A.区别性B. 一致性、一贯性C. 一致性D.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5.3知觉和归因在管理中的应用1.(单选题)组织承诺是指()A.管理者对组织的承诺B.管理者对员工的承诺C.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承诺D.组织成员对自我的承诺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6章组织中的决策6.1决策过程1.(单选题)()属于个体决策A.“股份制”的决策B.“全民所有制”的决策C.“厂长负责制”的决策D.“集体负责制”的决策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6.2决策模型1.(单选题)群体决策中的群体盲思指()A.由于群体内压力而造成的心理效率、现实检验以及道德判断的退化B.由于群体内压力而造成的心理效率降低C.由于群体内压力而导致的对现实检验的忽视D.由于群体内压力而造成的胆小怕事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凯利的归因理论包括()A.区别性B. 一致性、一贯性C. 一致性D.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6.3个体决策6.4群体决策第7章情绪劳动与管理7.1情绪劳动1.(单选题)情绪劳动是指()A.由于工作压力而造成的延长劳动B.为了获得报酬而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以营造出公众可以观察并接收的面部和身体上的动作表现C.为了取悦领导的两面情绪口.为了多挣钱而情绪积极的劳动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7.2情绪劳动与员工心理健康1.(单选题)情绪劳动管理中的深层扮演指()A.情绪劳动者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B.情绪劳动者通过面部表情、声音等改变外部表现,而个体内部感受并不改变C.情绪劳动者只是听从领导的安排D.情绪劳动者尽力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7.3情绪劳动的管理1.(单选题)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是()A.统一B.独立C.对立D.适应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2.(单选题)工作设计的原则包括()A.员工激励原则、能力开发原则B.动静结合原则、能力开发原则C.员工激励原则、动静结合原则D.员工激励原则、能力开发原则、动静结合原则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8章员工卷入与管理8.1心理契约1.(单选题)心理契约对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可减少雇用双方的不安全感B.可提高员工的薪酬C.可减少管理者与员工间的冲突D.可增强员工的家庭和谐答题: A. B.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8.2组织承诺1.(单选题)人际关系理论是()提出的。
管理心理学选修课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选修课复习资料选修课《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及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以便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2、心理:人们在与环境、事物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称为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
3、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一系列动态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性的心理倾向稳固化和概括化的结果,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又称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
它是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向,主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6、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7、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第一印象对认识具有极重要的影响,它甚至使人形成一种偏见,干扰以后一系列有关的认识。
9、近因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认识对象留下的最近印象影响人们对他的认识的心理效应。
10、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认识者形成了一个人某个方面好或坏的印象后,据之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特征的心理效应。
11、定型作用: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以对某类人的固定印象为根据,评价和判断他人的心理效应。
12、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3、气质:是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管理心理学》网络课程复习题打印版.备课讲稿

第 1 页共 10 页整理:Zheng.RH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2011网络课程复习题网络课程复习题网络课程复习题网络课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 __观察_____ 法。
2..梅奥是____行为___ 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____智商=MA÷CAx100,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 ____人格______ ,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利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初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勇敢或怯懦、勤劳或懒惰是人的 _____意志_______ 特征。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 ___需要、自我实现 ___需要、遵重 ___需要。
13、双因素理论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发人的 ___动机_____ ,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请列举出四种智力测量的方法:___颅相学____ 、_大脑外观产形态法、__公式法_____ 、__量表法_____ 。
16、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二、判断题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关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对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
05秋期《管理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

教材6、适用范 05秋期《管理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1、 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认识和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 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 考核方式以重庆电人期末考试文件为准n3、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V 人纲、教材、实施意见。
4、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 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來要求。
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 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还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要求学生能综 合运川所学的内容,根据所给的条件,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5、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人致为填空题(20%);单项选择题(10%);名词解释(16%);论述题(24%);简 答题(30%)。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囤为开放教育专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必修课程,工商 管理专业物业管理方向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安应民主编,中共屮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管理心理学新编》教材。
第二部份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一、 重点名词:人际关系学说 法约尔的管理原则二、 重点掌握: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阶段三、 一般掌握:1、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一、 重点名词:经济人 复杂人 社会人 白我实现人二、 重点掌握:1、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假设三、 一般掌握: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内容第三章个体心理与管理一、 重点名词:能力 气质 性格二、 重点掌握:1、个体心理特征之 -------- 能力特征2、个体心理特征之 --------- 质特征3、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性格特征第四章 个体心理过程与管理一、 重点名词:知觉二、重点掌握:1、知觉2、第一•印彖三、一般掌握:1、归因理论第五章需要与管理一、重点名词:需要动机二、重点掌握:1、需要与动机的一•般概念和特性2、西方的需要理论三、-般掌握1、原苏联的社会需要理论第六章激励与管理一、重点名词:激励双因索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二、重点掌握:1、动机理论及其评价2、行为主义激励论及其评价3、双因素理论与激励管理4、期望理论与激励管理5、公平理论与激励管理三、一般掌握:1、激励的一般概念第七章态度和挫折及其管理一、重点名词:态度挫折二、重点掌握:1、态度与管理2、挫折与管理第八章群体与群体心理一、重点名词:群体二、重点掌握:1、群体心理现彖与效应2、群体的基本问题第九章群体的规范、压力、内聚力和决策一、重点名词: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内聚力群体决策二、重点掌握:1、群体的规范2、群体的压力3、群体的内聚力4、群体的决策三、一般掌握:1、温的“群体动力”理论第十章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一、重点名词:人际关系二、重点掌握:1、群体屮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三、一般掌握:1、群体屮人际关系的改善第十一章群体的沟通与冲突一、重点名词:群体沟通冲突二、重点掌握:1、群体的沟通2、群体的冲突第十二章组织心理的基本问题一、重点名词:组织价值观工作设计组织压力二、重点掌握:1、组织的结构2、组织的目标与价值观3、组织的有效性三、一般掌握:1、组织的压力2、组织的工作设计3、组织的一般概念和类型第十三章组织理论的发展一、重点掌握:1、传统的组织理论掌握2、现代系统观念和权变观念的组织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工管理心理学随堂
练习
第二章
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50-60年代
D.70-80年代参考答案:C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1.()由于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被称为_____,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被称为_____,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被称为_____。
A.需要;动机;激励
B.需要;激励;动机
C.动机;需要;激励
D.动机;激励;需要
参考答案:A
1.()下列属于内在激励因素的是_____。
A.晋升
B.福利
C.责任感
D.表扬
参考答案:C
2.下()列属于外在激励因素的是_____。
A.责任感
B.胜任感
C.表扬
D.荣誉感
参考答案:C
第九章
1.()人与人最根本的区别就是_____的区别。
A.自我意识
B.个性心理特征C.个性的动力结构D.个性倾向性
第十章
第十一章
1.( )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且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且群体凝聚力较强
C.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且群体凝聚力较强
D.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且群体凝聚力较弱
参考答案:B
2.()_____是群体和团队最根本的差异。
A.领导方面
B.目标方面
C.协作方面
D.责任方面
参考答案:C
3.()_____下面哪一个不是正规期的行为特征。
A.成员间相互依赖
B.工作技能的提升
C.困惑与不安全感
D.特色逐渐形成
参考答案:C
4.()_____下面哪一个不是动荡期的工作重点。
A.安抚人心但不是粉饰太平
B. 尝试建立工作规范
C.调整领导决策过程
D.形成团队文化
参考答案:D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1.()通过_____人们可以了解人的人际知觉方式、团体凝聚力等团体特征。
A.社会测量法
B.行为测量法
C.参照测量法
D.动机测量法
参考答案:A
2.()____的优点是隐去了真实的目的,被试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了自己的真实心理。
A.社会测量法
B.行为测量法
C.参照测量法
D.动机测量法
参考答案:C
3.()贝尔斯测量法的4类变量是_____ 。
A.肯定情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否定情感
B.肯定情感、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否定情感
C.肯定情感、解决问题、讨论问题、否定情感
D.肯定情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参考答案:A
4.()个人改善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_____。
A.诚信原则、平等原则、互补原则、宽容原则
B.诚信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宽容原则
C.诚信原则、公平原则、互补原则、宽容原则
D.诚信原则、公平原则、互利原则、宽容原则
参考答案:A
5.()遇到意见分歧时,能够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对方的处境,从而能更理解人、宽容人的做法,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_____原则。
A.诚信原则
B.平等原则
C.互补原则
D.宽容原则
参考答案:B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以下关于领导的类型中,不属于按照领导方式分类的一项是_____。
A.专制型领导
B.民主型领导
C.放任型领导
D.行政型领导
参考答案:D
1.()现代特性理论中,吉赛利认为对管理成功最不重要的个人特征是_____。
A.决断能力
B.处理事务的成熟程度
C.自信
D.性别
参考答案:D
1.()以下不属于领导作风的一般特征的一项是_____。
A.专制式
B.自由式
C.民主式
D.放任式
参考答案:B
2.()以下类型的领导对人和生产都高度关心?A.任务型领导
B.虚弱型领导
C.战斗集体型领导
D.人际关系型领导
参考答案:C
3.()领导者对生产极为关心,但忽视对人的关心的领导方式是_____。
A.9.1型的领导
B.1.1型领导
C.1.9型领导
D.5.5型领导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