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简便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一、加法计算方法:1.使用进位法:当两个数字相加时,如果有进位,可以将进位数写在加号上方,再将进位数与原数字相加。
例如,计算23+47,我们可以从个位开始相加,得到10,即进位数。
然后将这个10写在个位的上方,得到7+3+10=20,再将这个20写在十位的上方,得到2+4+2=8、最终答案为80。
2.利用分解法:这个方法适用于两个数相加时至少有一个数接近10的整数倍的情况。
首先将其中一个数拆分成靠近10的数和剩余的差值,然后与另一个数相加。
例如,计算48+7,我们可以将48分解为40+8,然后计算40+7=47,再加上剩下的8,得到47+8=55二、减法计算方法:1.借位法:当两个数字相减时,如果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被减数的对应位,需要向高位借位。
例如,计算78-36,我们可以从个位开始减,得到8-6=2、然后将个位上的6借位给十位,得到10-3=7、最终答案为422.利用补数法:这个方法适用于减法中被减数的其中一位比减数的对应位小很多的情况,可以通过对被减数的位数进行“加一减一”操作得到答案。
例如,计算86-39,我们可以将39变为40-1,得到86-40+1=46+1=47三、乘法计算方法:1.利用倍数法:当计算一个数的乘法时,可以利用这个数的特殊性质,找到一个和这个数有关的倍数,然后再进行乘法计算。
例如,计算12×6,我们知道6可以拆成2×3,所以12×6=12×2×3=24×3=722.利用交换律和相等法则:这个方法适用于计算含有大量重复数字的乘法。
首先,将乘法序列进行适当的变换,使相等的数靠在一起。
然后使用简单的乘法计算方法计算相等的数,并将得到的结果相加。
例如,计算34×5,先将乘法变换为4×5+30×5=20+150=170。
四、除法计算方法:1.利用倍数法:当计算一个数的除法时,可以利用这个数的特殊性质,找到一个和这个数有关的倍数,然后再进行除法计算。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
一、分组湊整法:
直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把算式中能奏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计算,使计算筒便。
例如: (1) 218+17+82=(218+82)+ 17=300+ 17=317
二、补数计算法:
対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可以补上一个数,使它成内整百、整千的数,使计算筒便
例如: 4616-998=4616- (1000-2) =4616-1000+2=3616+2=3618
三、转化计算法:
一个数乘(或除以5,25,125, 可以装化内乘(或除以)
10· 2,100+4, 1000, 8来代替,从而使计算筒便。
例如: 968X 125=968X (1000-8)=968- 8X 1000= 121 X 1000= 121000
四、分解计算法:
把已知数适当分解,然后,应用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例如: (1) 192+16=192- (4x4) =192+4+4=48+4=12
(2) 1836+18=1836+ (2x9) =1836+2+9=918+9=102
五、基准数计算法:
求一些大小不等而又比较接近的几个数之和,可以从中选定一个数作为基准数,然后把各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准数与项数之积。
例如: 38+41+37+43+45+39+44+42= (40-2) + (40+1) + (40-
3) + (40+3) + (40+5) + (40-1) + (40+4) + (40+2) =40X8+(1+3+5+4+2-2-3-
1 =320+9=329。
简便运算的方法

简便运算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运算,比如加减乘除、百分比计算、平方根求解等。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些运算很复杂,甚至让人望而却步。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简便的运算方法,就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数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加减乘除的简便计算。
1. 加法,对于两位数的加法,可以利用进位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47+68,可以先计算个位数相加得到15,然后计算十位数相加得到1,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115。
2. 减法,对于两位数的减法,可以利用借位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73-48,可以先计算个位数相减得到5,然后计算十位数相减得到2,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减得到25。
3. 乘法,对于两位数的乘法,可以利用竖式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23×47,可以先计算个位数相乘得到21,然后计算十位数相乘得到140,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1081。
4. 除法,对于两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长除法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136÷8,可以先计算百位数商数为1,然后将余数36带下来,计算十位数商数为4,最后将余数4带下来,计算个位数商数为5,得到商数为17,余数为0。
二、百分比的简便计算。
1. 百分数转换为小数,将百分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小数。
比如,75%转换为小数为0.75。
2. 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将小数乘以100即可得到百分数。
比如,0.6转换为百分数为60%。
3. 计算百分比,对于求解百分比的问题,可以利用百分数的性质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25%的50,可以直接将50乘以0.25得到12.5。
三、平方根的简便计算。
对于求解平方根的问题,可以利用近似值和估算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求解√130,可以先找到最接近130的完全平方数,如√121=11,然后根据130比121稍大一些,估算出结果在11和12之间,再逐步细化计算,得到结果约为11.4。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几种简便运算方法汇总

数学的几种简便运算:一、“凑整”先算,就是将能够凑成整数的先凑起来算,这种方式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了,也就是凑十法的拓展。
下面我们来看到例题:计算:28+54+4628+54+46=28+(54+46)=28+100=128这样想:因为54+4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练习题:(1)63+18+19 (2)28+28+28 (3)43+38+57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这个在后面就叫交换律。
现在只要让孩子理解可以互换就好。
这个学校老师也是应该有讲的,而且在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也是比较广泛。
计算:85-17+1885-17+18=85+(18-17)=85+1=86这样想:把+18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7的前面.然后先算18-17=1.练习题:(1)45+18-19 (2)55+29-28 (3)67+12-13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这种在奥数的运用比较广,这样在计算的时候会节省很多时间。
由于中间有除法,人教版的孩子可能不会理解第二种的一半,家长需要费心下。
其他版本的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套用。
这种方法推广到100,到1000一样可行,即对后面的三年级起同样受用。
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都是等差连续数.1.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和=中间数X 个数1+2+3+4+5+6+7+8+9=5×9 中间数是5=45 共9个数练习题:(1)1+3+5 (2)2+4+6(3)3+6+9 (4)4+8+122.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和=(首数+末数)X 总数的一半1+2+3+4+5+6=(1+6)×3=7×3=21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计算:2+4+6+8四、拆数法如:101×9可以把101拆成100+1,所以得到:101×9=(100+1)×9=100×9+1×9=900+9=909五、25×4 特殊数法25×4=100,125×4=500 ,125×8=1000……75=25×3,125=25×5……12=4×3,16=4×4……。
数学简便方法大全

数学简便方法大全以下是50条关于数学简便方法的大全,不包括真实姓名和引用:1. 乘法口诀表:通过背诵乘法口诀表可以快速计算乘法结果。
2. 四舍五入法:将小数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可以简化计算。
3. 合并同类项:在代数表达式中,将具有相同变量和指数的项合并,可以简化计算。
4. 负数乘法法则: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为正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的结果为负数。
5. 平方法则:计算一个数的平方可以简化为将该数的各个位上的数字平方后相加。
6. 比例法则:利用比例法则可以快速计算含有比例关系的数值。
7. 乘法的分配律:若a、b、c为任意数,则a*(b+c) = a*b + a*c。
8. 求解方程:利用等式两边对称性,可以将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进行求解。
9. 十进制化简:将分数化为最简形式时,可以将其转化为十进制表示进行化简计算。
10. 乘法交换律:交换乘法中两个数的位置不影响结果,即a*b = b*a。
11. 异常处理:当进行数学运算时,及时检测并处理异常情况能提高计算效率。
12. 指数法则:在进行指数计算时,利用指数法则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13. 比例尺计算:通过比例尺可以快速计算物体的实际长度。
14. 相对速度计算:利用相对速度的概念,可以简化追及问题的计算。
15. 基本排列组合:掌握基本的排列组合知识可以处理多种数学问题。
16. 减法的分配律:若a、b、c为任意数,则a-(b+c) = a-b-c。
17. 等差数列求和: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快速计算数列的和。
18. 投影计算:在三角形中,计算投影可以简化问题的求解。
19. 四则运算顺序:按照加减乘除的顺序进行计算,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20. 数列递推法:对于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可以快速求解后续项。
21. 字母代换法:将字母代换为具体数值进行计算,可以简化复杂的代数运算。
22. 常用三角函数:掌握常用三角函数的数值和性质,可以简化三角问题的计算。
23. 面积比较法:通过比较图形的面积可以判断大小关系而不需要具体计算数值。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小学数学中的简便运算方法是指通过一些技巧和规律来简化运算的过程,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便运算方法:1.快速加法:当两个数相加时,可以从十位开始逐位相加,然后再加上个位。
例如:36+48=(30+40)+(6+8)=70+14=842.快速减法:当两个数相减时,可以通过借位的方式来简化计算。
例如:74-58=(70-50)+(4-8)=20-4=163.快速乘法:对于两个两位数相乘,可以先分解成个位和十位相乘,再相加。
例如:23×45=(20×40)+(20×5)+(3×40)+(3×5)=920+100+120+15=11554.快速除法:对于两个两位数相除,可以先进行估算,再进行调整。
例如:187÷12≈200÷10=205.平方的快速计算:对于一个数的平方,可以利用乘法的快速方法,将平方数拆分成更小的乘法。
例如:22²=(20+2)²=400+80+4=4846.立方的快速计算:对于一个数的立方,可以利用乘法的快速方法,将立方数拆分成更小的乘法。
例如:4³=(40+4)²=1600+320+16=19367.近似计算:当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时,可以对数字进行近似,例如将小数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从而简化运算。
8.利用数的性质:例如对于分数的加减运算,可以找到公共分母后再进行计算,对于分数的乘除运算,可以先进行约分再进行计算,从而简化分数运算的过程。
9.利用倍数关系:当计算乘以或除以一些数的倍数时,可以先计算倍数部分,再调整。
例如:60×7=(10×6)×7=60×6=360以上是一些小学数学中常用的简便运算方法,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运算的挑战。
数学简便计算方法

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为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计算,让我们感到困惑和烦恼。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帮助您更轻松地解决数学难题。
一、乘法简便计算方法乘法是我们在数学中经常使用的运算之一,它可以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积。
然而,有时候乘法运算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头疼。
下面是一些乘法简便计算方法:1. 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改变乘法的顺序不会改变结果。
例如,2 × 3的结果和3 × 2的结果是相同的。
所以,当我们计算乘法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数的顺序,以便更方便计算。
2. 分配律:乘法满足分配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简化计算。
例如,对于算式2 ×(4 + 3),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运算得到7,然后再与2相乘,得到14。
3.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我们在学习乘法时经常使用的工具。
通过记住乘法口诀表,我们可以更快速地进行乘法计算。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6 × 7时,我们可以通过乘法口诀表得知结果为42。
二、除法简便计算方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用于求出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的结果。
下面是一些除法简便计算方法:1.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除法与乘法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24 ÷ 3时,我们可以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得到24 × (1/3) = 8。
这样就可以通过乘法来解决除法问题。
2. 估算法: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得到除法运算的精确结果,只需要一个近似值即可。
这时可以使用估算法来简化计算。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47 ÷ 7时,我们可以先估算7的倍数,找到离47最近的7的倍数是42。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47 - 42 = 5,再将5除以7得到0.7。
所以结果可以近似为6.7。
三、平方和平方根的简便计算方法平方和平方根是与乘法和除法密切相关的运算。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方法是指在计算时采用一些简单且快速的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下面将总结一些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方法。
一、加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集合法:将两个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进行分列,然后相同位置上的数进行相加。
2.交换单位:当计算时遇到多位数相加时,可以先进行个位数的相加,然后再相加十位数、百位数等。
3.近似法:将数以10的倍数进行近似,例如:47+24≈50+20=70二、减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集合法:将减数和被减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进行分列,然后相同位置上的数进行相减。
2.借位法: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可以向十位或更高的位借位。
例如:25-8可以变为15-8+10=173.自动借位法:当减法的结果小于0时,可以将被减数的个位数向十位数借位,并将减数的个位数加上10进行计算。
三、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分解法:将乘数分解成一个较大的数和一个较小的数,然后分别与被乘数相乘。
例如:7×8=7×5+7×3=35+21=562.乘数与倍数法:当乘数是5、10、100等的倍数时,可以直接将被乘数的数字后面加上相应的0。
例如:6×70=420。
3.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乘数的位置,使计算更方便。
例如:7×6=6×7四、除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试商法:对于小的除数,可以通过试除法的方式,逐位进行计算,从最高位开始试商,最后将商依次相加得到最终的商。
2.粗略法:对于较大的除数,可以先估算商的范围,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微调,以接近准确的商。
3.除数整除法:当被除数能整除除数时,可以直接得到商为整数的结果。
例如:18÷6=3五、数字进位的简便方法:1.进位法则:当个位数为9时,相应位置的数要进位,个位数变为0,十位数加1、例如:29+8=30+7=372.高位进位:当计算中的高位数相加后需要进位时,可以向更高的位数进行进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重点知识归纳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 b b a +=+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
(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
举一反三:
(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
3.减法的性质
注:这些都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 例2.简便计算:198-75-98
减法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
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
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
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
(1)89+106 (2)56+98 (3)658+997
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
(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
(4)89+997 (5)103-60 (6)458+996
(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 b b a ⨯=⨯
例如:85×18=18×85 23×88=88×23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4=100, 250×4=1000
125×8=1000, 125×80=10000
例5.简便计算:(1)25×9×4 (2)25×12 (3)125×56
举一反三:简便计算
(1)24×17×4 (2)125×33×8 (3)32×25×125
(4)24×25×125 (5)48×125×63 (6)25×15×16
3.乘法分配律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表示:c b a c b c a ⨯+=⨯+⨯)(,或者是c b c a c b a ⨯+⨯=⨯+)(
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算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一个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算。
例6.简便计算:(1)125×(8+16) (2)150×63+36×150+150 (3)12×99+12
(4)33×101-33 (5)98×99 (6)68×102
随堂练习:简便计算
(1)63+71+37+29 (2)85-17+15-33 (3)34+72-43-57+28(4)99×85 (5)103×26 (6)97×15+15×4
(7)25×32×125 (8)64×25×125 (9)26×(5+8)
(10)22×46+22×59-22×2 (11)175×463+175×547-175
课堂练习:简便计算
(1)36×84+36×15+36 (2)69×170+17×28+17×30
(3)71×15+15×22+15×12 (4)26×19+26×56+27×26
4.除法的性质(连除)
类似于加减法的运算定律,除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由乘法的运算定律率衍生出来的。
除法的性质①: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这两个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 例13.简便计算:1000÷25÷8
除法的性质②: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例14.简便计算:1000÷25÷4
举一反三:简便计算
(1)80÷5÷4 (2)1000÷125÷8 (3)1000÷4÷25
v1.0 可编辑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