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景观照明施工技术方案

景观照明施工技术方案

景观照明施工技术方案景观照明施工技术方案是指在景观照明工程中,针对具体的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制定出一系列的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以确保照明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景观照明施工的目的、流程、技术要点和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具体方案如下:一、施工目的二、施工流程1.方案设计:根据景观照明工程的设计要求和需求,制定技术方案和施工图纸。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照明设备、灯具、电缆等施工材料。

3.施工准备:确定施工队伍和人员安排,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准备所需的施工机械和工具。

4.现场施工: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灯具的安装和接线,进行电力接入和调试。

5.调试验收:对已安装的灯具和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达到设计要求。

6.完工保养:对已完工的景观照明工程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三、技术要点1.选用适合的灯具:根据景观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灯具,包括聚光灯、投光灯、壁灯等,确保照明效果和节能要求。

2.合理照明布局:根据景观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布置灯具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照明均匀和美观。

3.优化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照明的灵活调节和定时控制,提高照明效果和节能效果。

4.使用优质材料:选用具有防水、防尘和耐腐蚀等性能的材料,确保在户外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5.电力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电力安全规范进行操作,防止漏电和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安全1.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安全设施: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围挡,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用电安全: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电力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特别是对电缆的敷设和接线要注意绝缘和防水处理。

4.现场巡查: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及时排除施工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5.应急预案:制定景观照明施工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对应的应急措施。

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1 总则1.0.1为使城市景观照明工程建设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天津市城市建筑物外景、道路、水系、桥梁、立交桥、广场、名胜古迹、公园、商业街、生活居住区、迎宾区、文化休闲区、橱窗、广告及标志等景观照明。

1.0.3城市道路、体育场、栈场等功能性照明应符合相关专业性标准的规定。

1.0.4在执行过程中,尚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0.1 灯具luminair收集、分配或改变光能方向和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以外所有用于固定保护光源、调节光能的全部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

2.0.2 配光曲线luminous intensity distribution curve是描述灯具的发光强度在不同方向上变化的曲线,根据灯具的特点它可以是一根或是一组曲线。

通常配光曲线是以总光通量为1000 lm来绘制,因此当灯具的光通量不是1000 lm时,发光强度应根据光通量的比例加以修正。

2.0.3 照度(E)illuminace被照面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光通量,反映物体被照明程度,单位为勒克斯(lx)。

2.0.4 亮度(L)luminance发光面在观察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发出的光强,是反映人眼对物体明亮感的参数,单位为尼脱(nt)。

(1 nt = 1 cd/m2)。

2.0.5 泛光照明floodlighting用单个或成组的投光灯从外面照射照明对象物,使其亮度和色调区别于周围环境的照明方式。

2.0.6 轮廓照明outline lighting用白炽灯泡、串灯、霓虹灯管或其他线状、带状光源勾画建筑物轮廓的照明方式。

2.0.7 内透光照明illumination with inner lighting sources利用室内光源照明建筑物内体,通过门、窗、构孔透射光显示建筑艺术美的照明方式。

2.0.8 光污染1ight pollution以不适当的强度、方向、色调或跳动变化进入视野,引起不适或影响人们正常活动感觉的非受控光能量所造成的环境现象。

城市照明系统规范要求

城市照明系统规范要求

城市照明系统规范要求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城市照明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个良好的城市照明系统不仅仅能够提供安全、便利的照明环境,还能够营造出美丽、宜人的城市夜景。

为了确保城市照明系统的质量和效果,规范要求成为必不可少的指导原则。

一、照明设计规范要求1. 合理的照明设计布局:城市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照明需求,照明设计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安全要求和环境特点,进行合理的布局。

例如,道路照明应保证行车人员的安全与方便,而景观照明应注重夜间美化效果。

2. 舒适的照明亮度:照明亮度应符合人眼的舒适感受,不过分强烈也不可过低。

在道路照明中,应根据不同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设定相应的照明亮度标准,确保行车安全。

3. 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城市照明系统应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例如LED灯具,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还应合理利用天然光源,如充分利用自然光来照明室内空间。

二、照明设施规范要求1. 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性。

设备安装时,要满足相关安装规范和防护要求,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 防护和维护措施:照明设施应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被恶意破坏或盗窃。

同时,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保证正常的照明效果。

3. 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为了提高城市照明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效果,可以采用智能控制技术。

通过灯具的自动调光、亮灭控制和时间策略控制等手段,实现照明的智能化管理和能耗的降低。

三、夜景照明规范要求1. 照明设计与景观融合:城市夜景照明要能够与景观建筑物相融合,突出建筑的特点和美感。

要注重照明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意性,同时避免过度照亮,以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渲染效果。

2. 色彩搭配与效果呈现:夜景照明的色彩搭配要符合景观的主题和氛围,使得整个夜景更具魅力。

例如,在公园照明中,可以运用温暖的色彩如黄、橙来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

【国家标准】DB11T 388-2015 城市景观照明技术规范(1~8部分)

【国家标准】DB11T 388-2015 城市景观照明技术规范(1~8部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审查,ISO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国家标准在中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

中国标准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工具、模具、量具、夹具等)、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包括工艺要求、过程、要素、工艺说明等);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一份国标通常有封面、前言、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准号:标准号至少由标准的代号、编号、发布年代三部分组成。

标准状态: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

归口单位:实际上就是指按国家赋予该部门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责,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对标准实施管理。

替代情况:替代情况在标准文献里就是新的标准替代原来的旧标准。

即在新标准发布即日起,原替代的旧标准作废。

另外有种情况是某项标准废止了,而没有新的标准替代的。

实施日期:标准实施日期是有关行政部门对标准批准发布后生效的时间。

提出单位:指提出建议实行某条标准的部门。

起草单位:负责编写某项标准的部门。

夜景照明工程施工规范

夜景照明工程施工规范

夜景照明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夜景照明工程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城市夜景照明水平,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夜景照明工程。

1.3 夜景照明工程应遵循美观、节能、环保的原则,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相结合,突出城市特色,展现城市魅力。

二、术语和定义2.1 夜景照明工程:指利用照明设施对城市景观进行照明,以提高城市夜景质量的工程。

2.2 照明设施:指用于夜景照明的光源、灯具、控制系统等设备。

2.3 夜景照明设计:指根据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求,对夜景照明工程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照明方案、照明效果、照明设备选型、照明控制系统等。

三、施工准备3.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了解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

3.2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了解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3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合格的照明设施,并进行检验,确保照明设施质量。

3.4 施工前,应与相关部门沟通,办理施工手续,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要求4.1 照明设施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照明效果和安全使用。

4.2 照明设施的安装应牢固可靠,避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安全。

4.3 照明设施的线路应符合电气安装规范,保证电路安全可靠。

4.4 照明设施的控制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实现照明效果的智能化控制。

4.5 照明设施的安装应避免对建筑物、绿化带等造成损坏。

4.6 照明设施的安装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施工质量控制5.1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5.3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秩序井然。

5.4 施工过程中,应与设计、监理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工程质量。

六、竣工验收6.1 工程竣工后,应组织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等。

青亮指办字[2009]11号 关于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的有关意见

青亮指办字[2009]11号 关于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的有关意见

【标题】关于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的有关意见【发文部门】青岛市亮化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成文日期】二OO九年十二月九日【公文编号】青亮指办字〔2009〕11号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为推动我市亮化建设集中行动顺利开展,规范夜景照明设计、建设工作,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参照其他城市有关技术标准,现提出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的有关意见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定义夜景照明泛指除体育场场地、建筑工地和道路照明等功能性照明以外,所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景观的照明,亦称景观照明。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意见适用于建(构)筑物、商业街、广场、公园、立交(高架)桥、园林绿地、广告与标识等景物的夜景照明设计。

(一)鼓励设置夜景照明设施的场所1.大型商场、超市、文体娱乐、餐饮、宾馆、政府机关、金融商务等场所;2.景观雕塑、商业街(区);3.城市立交(高架)桥、港口、码头、机场、车站、电视塔、广场;4.主要道路两侧及视线所及的建(构)筑物;5.海、河沿岸及其景观地带;6.橱窗、牌匾、大型户外广告及各类标识系统;7.其他有条件进行夜景照明设计的场所。

(二)控制设置夜景照明设施的场所1.公园、景区(点)、园林绿地;2.居住区、学校;3.历史文化保护建(构)筑物。

(三)禁止设置夜景照明设施的场所1.军事禁区;2.医院病房区;3.重要航线、航道控制区。

第三条一般技术原则(一)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应符合城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二)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艺术效果,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把握明、暗适度原则,创造舒适和谐的夜间光环境。

(三)应合理选择照明光源、灯具和照明方式。

一般情况下,建筑照明不宜采用超过三种以上的光色,且应以一种为主。

照明方式应注重灵活多变的方法,根据景观特征组织适应环境要求的夜景设计。

(四)重点区域的夜景照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考虑动静结合的夜景设计。

市政工程中的景观照明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景观照明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景观照明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设与改造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景观照明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装饰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建筑物等。

为了确保市政工程中的景观照明达到预期效果,并满足市民对夜间环境的需求,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景观照明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原则在市政工程中进行景观照明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性、安全性、节能性和美观性。

合理性:景观照明设计应根据具体场所的功能需求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照明强度、色温和照度等参数。

同时,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绿化植物等场景元素的特点,使照明效果更加舒适和协调。

安全性:景观照明设计应保证使用场所的安全性。

例如,在公园、广场等场所,照明灯具的设置应合理分布,以避免夜间行人发生摔倒等意外事件。

节能性:景观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选择高效的灯具和节能控制系统。

在不影响使用场所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照明设施的运行成本。

美观性:景观照明应具备艺术性和观赏性,能够为城市夜间增添一抹美丽的风景。

照明设计师应通过合理的照明布光、灯光色彩等手法,将建筑物、景观塑造得更加出色。

二、照明布光设计在市政工程中,照明布光设计是景观照明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照明布光可以凸显建筑物的轮廓,突出重要景观元素,并创造出戏剧性的照明效果。

1. 主要景观照明主要景观照明是指对公共建筑、广场等重要场所的照明设计。

其中,建筑物的照明要突出其建筑特色,强调立面和轮廓造型。

而在广场等开放空间中,照明应充分考虑人流和活动密集区域的照明需求,确保人们在夜间有良好的照明环境。

2. 辅助景观照明辅助景观照明是指对道路、桥梁、绿化带等辅助设施进行照明设计。

其中,道路照明需满足交通安全和行车人员的照明需求。

桥梁和绿化带的照明要恰到好处,既能突出其特色,又不会造成太大的能源浪费。

三、灯具选择与使用在市政工程中,灯具的选择和使用是景观照明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城市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照明工程设计规范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照明工程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城市照明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制定合理的设计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二、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城市照明工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确保城市的安全和便利,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2. 原则:(1)节能环保原则:照明设计应当以节能和环保为前提,合理利用天然资源,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安全原则:照明设计要保证夜间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防止照明设施带来的反光和眩光。

(3)美观原则:照明设计要符合城市整体风貌,凸显建筑和景观的美感。

(4)经济原则:照明设计应合理控制成本,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财政预算和回报投资的要求。

三、照明设计规范的内容1. 设计参数规范:(1)照明等级: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照明等级,如公共区域和道路照明等级应符合相应标准。

(2)照明时间: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情况和夜间活动时间确定照明时间,保证照明设备在需要时正常工作。

(3)照明均匀度:照明设计要求照明均匀度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

2. 设备选型规范:(1)照明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功能需求和节能要求,选择高效率、低耗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照明灯具。

(2)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应合理,保证照明效果均匀和充分。

3. 照明控制规范:(1)照明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控制、调光调色等功能,以便根据不同时间和环境需求调整照明亮度和颜色。

(2)可以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通过联网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更加智能、省能的控制方式。

(3)照明控制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功能,方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照明设备故障。

4. 照明设计文件规范:(1)照明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设备选型、照明参数、照明布局图等内容,以明确设计方案和实施要求。

(2)照明设计文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编制和归档,以备后续的工程审查和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1.0.1为使城市景观照明工程建设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天津市城市建筑物外景、道路、水系、桥梁、立交桥、广场、名胜古迹、公园、商业街、生活居住区、迎宾区、文化休闲区、橱窗、广告及标志等景观照明。

1.0.3城市道路、体育场、栈场等功能性照明应符合相关专业性标准的规定。

1.0.4在执行过程中,尚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0.1 灯具luminair收集、分配或改变光能方向和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以外所有用于固定保护光源、调节光能的全部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

2.0.2 配光曲线luminous intensity distribution curve是描述灯具的发光强度在不同方向上变化的曲线,根据灯具的特点它可以是一根或是一组曲线。

通常配光曲线是以总光通量为1000 lm来绘制,因此当灯具的光通量不是1000 lm时,发光强度应根据光通量的比例加以修正。

2.0.3 照度(E)illuminace被照面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光通量,反映物体被照明程度,单位为勒克斯(lx)。

2.0.4 亮度(L)luminance发光面在观察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发出的光强,是反映人眼对物体明亮感的参数,单位为尼脱(nt)。

(1 nt = 1 cd/m2)。

2.0.5 泛光照明floodlighting用单个或成组的投光灯从外面照射照明对象物,使其亮度和色调区别于周围环境的照明方式。

2.0.6 轮廓照明outline lighting用白炽灯泡、串灯、霓虹灯管或其他线状、带状光源勾画建筑物轮廓的照明方式。

2.0.7 内透光照明illumination with inner lighting sources利用室内光源照明建筑物内体,通过门、窗、构孔透射光显示建筑艺术美的照明方式。

2.0.8 光污染1ight pollution以不适当的强度、方向、色调或跳动变化进入视野,引起不适或影响人们正常活动感觉的非受控光能量所造成的环境现象。

2.0.9 眩光glare直接进入视野的强光、视野内来自亮度或亮度对比过大物体反射的光称为眩光。

眩光不但影响正常照明效果,而且造成视觉不适甚至崭时性视觉失能。

2.0.10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是一种度量光色的尺度,它以黑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色为基准,用黑体所处的绝对温度K来度量,单位开氏度(K)。

2.0.11 显色指数colour rendering index在被测光源和标准光源照明下(在适当考虑色温状态下),物体呈现颜色的符合程度度量,通常以字母Ra表达。

2.0.12 灵敏度sensitivity通过保护装置的最小故障量与保护装置所设定的动作值的比值。

2.0.13 谐波harmonic周期量的傅立叶级数中的次数高于1的整数分量。

2.0.14 联合接地combined earthing各种不同用途的接地都连接到一组共同接地装置上的接地方式。

2.0.15 悬浮接地suspend earthing电路的全部或一部分只同接地部件发生一点等电位连接,不构成接地电流回路的接地方式。

3 城市景观照明规划3.1 一般规定3.1.1 城市景观照明规划是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统筹安排,综合组织实施。

3.1.2城市景观照明规划由整个城市的城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和单个景区或景点照明规划两个层次组成。

3.1.3 应在整个城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单个景区或景点的具体情况和景观特色,以及当地的技术、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出单个景区或景点的照明规划。

3.2 原则3.2.1城市景观照明规划应符合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和国际照明委员会有关城市夜景照明的标准、规范与技术文件的规定。

3.2.2 城市景观照明规划应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相适应,构成符合城市特征、有明显特色的夜间“光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3.2.3 城市景观照明规划应强调城市夜间视觉效果,要做到重点突出,有光有影,层次分明,既有变化,又统一协调、和谐美观。

3.2.4城市景观照明规划应体现出照明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使景观照明不但美观,而且具有文化品位。

3.2.5 城市景观照明规划应充分体现节约能源和节约资源的绿色照明要求。

3.2.6 城市景观照明规划应遵循“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

3.3 总体规划3.3.1 城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应使市容景观呈现点、线、面相结合,平面、立面、空中相结合,应使景观协调有序、层次错落丰富、光色适度、光影兼备、动静结合、主题突出、效果感人,形成整体景观效果,应具有现代气息、城市特色和高文化品位。

3.3.2 城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宜涉及城市轮廓线、道路景观、城市标志、水系景观、区域景观等专项规划。

3.3.3总体规划宜涉及城市轴线、肌理、天际线、边缘与入口、视野、道桥、中心景区、特色景区、滨水界面、夜景眺望点、标志性建筑、开放空间、节点、生态绿化、象征景观。

3.3.4 总体规划中宜涉及城市街道、公园绿地、建(构)筑物、历史古迹、公共艺术、导引系统、牌坊、广告、招牌等要素。

4 城市景观照明设计4.1 基本原则4.1.1必须在城市景观照明规划的指导下,完成细部规划及各类照明设计。

4.1.2 应遵循被照对象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地位、饰面材料及环境,合理设计景观照明和光环境。

4.1.3应确定景观照明的总体构思和景观照明设计创意。

4.1.4 应以人为本,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本,不破坏人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4.1.5应进行重点部位的特征研究。

应把握光与影的和谐效果。

4.1.6 被照对象的亮度和色彩应与周围环境既有差别,又和谐统一,不应为突出自己而破坏整体周围环境。

4.1.7应慎重使用彩色光。

4.1.8 选用的照明器材、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应技术成熟、安全可靠、便于维护。

4.1.9照明设计中应减少眩光,防止光污染。

4.1.10新建工程在设计时,应进行景观照明灯光设计。

4.1.11 应预设按平日或节日分级控制,在不同控制状态下都应有完整的艺术效果。

4.1.12应顾及白天的市容市貌,宜注意灯具的隐蔽和艺术造型。

4.2 设计内容4.2.1 城市景观照明工程设计程序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4.2.2 方案设计:1 应按其设计内容完成方案设计的文字材料。

方案中宜确定照明主题、艺术构思、照明重点、照明方式等。

2 对于重点照明部位的照明效果应绘制照明效果图和编写必要的说明。

3 应编制工程造价估算。

4.2.3 初步设计1 编制设计说明书:综合各项原始资料经过比较,确定电源、照度、布灯方案、配电方式等作为编制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 编制平面布置图:写出灯位、亮度分布、配电箱等布置原则。

3 编制计算书:进行照度或亮度的计算、负荷计算及导线截面与管径计算。

(可作为内部存档)4.2.4 施工图设计1 绘制施工图。

根据施工图编制预算、安排设备材料和非标准设备的定货加工、进行施工和安装。

2施工图包括:照明平面图、照明系统图、照明控制图、设备材料表。

3图纸的内容和深度等还应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所增减。

4.2.5 应设计防雷、安全接地措施。

4.3 建(构)筑物4.3.1 宜根据建筑物的主要视点所能观看到的部位、建筑造型、风格、功能及结构特征,确定各部位的色度和亮度水平,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各部分协调舒适。

4.3.2 当只存在远距离观望点时,可不必重点设计建筑物的细节照明。

4.3.3可采用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也可三种方式综合使用。

4.3.4 可有选择地运用光纤技术、导光管、激光、发光二极管、全息图技术、电脑技术等技术措施。

4.3.5 应用主光突出重点部位,用辅助光照明一般部位,主光和辅助光亮度比例以3:1为宜。

4.3.6 光束不宜垂直90°投向被照面,宜倾斜入射,应使不同面亮度有差别。

被照面是平面,入射角取60~85°;较大凹凸,入射角取0~60°;显现细部特征,入射角取80~85°。

4.3.7 建筑物表面施工欠精细时,不宜用强光自上而下投射。

4.3.8 不宜将光透入夜间有人居住或工作的室内场所。

4.3.9 建筑物主体景观照明亮度值,按表4.3.9取值4.3.10 照度值E=pL/r。

------------------(4.3.10)式中:r——被照物表面反射系数L——所需亮度值4.3.11可用单位容量法估算所需的光源功率P=mEav-------------------------(4.3.11)式中:P——单位面积功率(W/m2)Eav——整个被照面平均照度(lx)m——不同光源的修正系数高压钠灯m=0.038金卤灯m=0.048白炽灯m=0.224.3.12 根据被照面的总面积A(m2) 、投光灯的利用系数U(CIE 确定的典型数值为U 等于0.3 )、照明系统的维护系数K (场所较清洁、出光面向下和照明器1年擦洗1次维护较好,为0.6,否则为0.5以下)和选用光源的额定光通量f(lm) ,算出反光照明系统所需要的灯具数量。

N=EA/(U fK)4.3.13 当被照亮的目标物与视点的距离大于100m时,所需的光源功率应乘一修正系数n。

见表4.3.134.3.14 尺度较大的建筑物立面宜采用黄、白色,不宜滥用蓝、红、绿等彩色光。

4.3.15 在建筑物附近安装投光灯时,投光灯和建筑物立面距离与被照高度之比以不小于1:10为宜。

4.4 小区4.4.1商业街1 应以店头照明、商店立面照明和店名广告照明为重点,可按三层布光方法:上层设置大型灯饰广告,用大型霓虹灯、灯箱或投光灯照明形成主景;中层用各具特色的标牌灯光、灯箱广告、霓虹灯或串灯形成中层夜景;底层用明亮的小型灯饰及橱窗照明灯光形成灯的“基座”。

2可采用变光变色、动静结合的方法。

3 各商店应在整条街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不破坏整体和谐,突出自身特点及艺术个性。

4 商业街的道路路面平均亮度不宜过大。

店头照明的亮度以是环境亮度的3倍为宜。

5商业街内各种广告灯箱不应干扰城市中的公共设施的识别,如公共汽车站、电话亭、书报亭、时钟、导引指示牌、区街地图等。

6 各种广告灯箱设施的光和色设计,应保持视觉上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4.4.2 生活居住区1景观照明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创造安静、幽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意境。

2灯光不得射入室内或给居住者造成光污染。

3应以区内雕塑、小品、绿地、花坛等为照明设计重点。

4 灯具、光源、电气设备及控制设备应保证其安全可靠性。

4.4.3 迎宾区1景观照明设计应体现其功能作用,或创造其庄重、壮观的现代化城市文化品位,或反映其古朴、典雅的文化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