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m挡墙扩展基础计算书

12.5m挡墙扩展基础计算书
12.5m挡墙扩展基础计算书

衡重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通用]

计算项目:衡重式挡土墙 11

计算时间: 2011-12-28 16:40:03 星期三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总高: 12.500(m)

上墙高: 4.800(m)

墙顶宽: 0.800(m)

台宽: 2.300(m)

面坡倾斜坡度: 1:0.050

上墙背坡倾斜坡度: 1:0.450

下墙背坡倾斜坡度: 1:-0.20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1.700(m)

墙趾台阶h1: 1.000(m)

墙趾台阶与墙面坡坡度相同

墙底倾斜坡率: 0.100:1

墙踵台阶b3: 0.200(m)

墙踵台阶h3: 1.000(m)

下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力多边形法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400

墙身砌体容许压应力: 1430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剪应力: 17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拉应力: 7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弯曲拉应力: 110.000(kPa)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28.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4.0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250.000(kPa)

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0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0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3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12.000(度)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1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5.000 0.000 1

第1个: 距离0.000(m),宽度5.000(m),高度0.700(m)

地面横坡角度: 2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

第 1 种情况: 一般情况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3.093(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计算上墙土压力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27.800(度)

Ea=270.089(kN) Ex=88.390(kN) Ey=255.216(kN) 作用点高度 Zy=1.856(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存在:第2破裂角=33.237(度) 第1破裂角=26.000(度)

Ea=194.424(kN) Ex=93.555(kN) Ey=170.435(kN) 作用点高度 Zy=1.860(m) 计算下墙土压力

按力多边形法计算得到:

破裂角: 37.557(度)

Ea=350.354(kN) Ex=349.968(kN) Ey=16.443(kN) 作用点高度 Zy=3.571(m)

墙身截面积 = 51.580(m2) 重量 = 1186.344 kN

衡重台上填料重 = 182.308(kN) 重心坐标(2.765,-2.300)(相对于墙面坡上角点) (一)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 0.300

采用倾斜基底增强抗滑动稳定性,计算过程如下:

基底倾斜角度 = 5.711 (度)

Wn = 1361.859(kN) En = 230.083(kN) Wt = 136.186(kN) Et = 422.727(kN) 滑移力= 286.541(kN) 抗滑力= 477.583(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 1.667 > 1.3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 0.400

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力= 443.523(kN) 抗滑力= 637.166(kN)

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验算满足: Kc2 = 1.437 > 1.300

(二) 倾覆稳定性验算

相对于墙趾,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4.066 (m)

相对于墙趾,上墙Ey的力臂 Zx = 6.366 (m)

相对于墙趾,上墙Ex的力臂 Zy = 9.560 (m)

相对于墙趾,下墙Ey的力臂 Zx3 = 6.641 (m)

相对于墙趾,下墙Ex的力臂 Zy3 = 2.978 (m)

验算挡土墙绕墙趾的倾覆稳定性

倾覆力矩= 1936.702(kN-m) 抗倾覆力矩= 6945.832(kN-m)

倾覆验算满足: K0 = 3.586 > 1.500

(三) 地基应力及偏心距验算

基础为天然地基,验算墙底偏心距及压应力

取倾斜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验算地基承载力和偏心距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1555.530(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5009.130(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6.445 (m) 偏心距 e = 0.002(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基础趾点的距离 Zn = 3.220(m)

基底压应力: 趾部=241.870 踵部=240.839(kPa)

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 = 241.870 / 240.839 = 1.004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002 <= 0.250*6.445 = 1.611(m)

墙趾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241.870 <= 250.000(kPa)

墙踵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240.839 <= 250.000(kPa)

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241.355 <= 250.000(kPa)

(四) 基础强度验算

基础为天然地基,不作强度验算

(五) 上墙截面强度验算

上墙重力 Ws = 220.800 (kN)

上墙墙背处的 Ex = 93.555 (kN)

上墙墙背处的 Ey = 42.100 (kN)

相对于上墙墙趾,上墙重力的力臂 Zw = 1.216 (m)

相对于上墙墙趾,上墙Ex的力臂 Zy = 1.860 (m)

相对于上墙墙趾,上墙Ey的力臂 Zx = 2.363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相对于上墙墙趾,合力作用力臂 Zn = 0.738(m)

截面宽度 B = 3.200 (m) 偏心距 e1 = 0.862(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862 <= 0.300*3.200 = 0.960(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214.984 背坡=-50.671(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214.984 <= 14300.000(kPa)

拉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50.671 <= 110.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3.626 <= 170.000(kPa)

斜截面剪应力检算

斜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3.057 <= 170.000(kPa)

(六) 墙底截面强度验算

验算截面以上,墙身截面积 = 49.503(m2) 重量 = 1138.575 kN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4.056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作用于截面总竖向力 = 1507.761(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4857.379(kN-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合力作用力臂 Zn = 3.222(m)

截面宽度 B = 6.445 (m) 偏心距 e1 = 0.001(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001 <= 0.300*6.445 = 1.934(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234.142 背坡=233.743(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234.142 <= 14300.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24.760 <= 170.000(kPa)

(七) 台顶截面强度验算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1.500(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计算上墙土压力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27.800(度)

Ea=270.089(kN) Ex=88.390(kN) Ey=255.216(kN) 作用点高度 Zy=1.856(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存在:第2破裂角=33.237(度) 第1破裂角=26.000(度)

Ea=194.424(kN) Ex=93.555(kN) Ey=170.435(kN) 作用点高度 Zy=1.860(m) 计算下墙土压力

按力多边形法计算得到:

破裂角: 37.139(度)

Ea=256.111(kN) Ex=255.829(kN) Ey=12.020(kN) 作用点高度 Zy=2.953(m)

[强度验算]

验算截面以上,墙身截面积 = 43.083(m2) 重量 = 990.915 kN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4.179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作用于截面总竖向力 = 1355.678(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2324.421(kN-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合力作用力臂 Zn = 1.715(m)

截面宽度 B = 4.495 (m) 偏心距 e1 = 0.533(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533 <= 0.300*4.495 = 1.349(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516.138 背坡=87.056(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516.138 <= 14300.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2.911 <= 170.000(kPa)

(完整版)挡土墙模板计算书

挡土墙模板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2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750; 主楞(外龙骨)间距(mm):6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600; 对拉螺栓直径(mm):M18;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5;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2.19;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5.08; 主楞肢数:2; 3.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木楞;次楞肢数:2; 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5.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 E(N/mm2):95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 E(N/mm2):206000.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计算得 65.833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65.833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计算书教学版

挡土墙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挡土墙是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按照墙的形式,挡土墙可以分为重力式挡土墙,加筋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等形式。本设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2 挡土墙设计资料 1.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填土边坡1:,墙背仰斜,坡度1::。 2.公路等级二级,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II 级,挡土墙荷载效应组合采用荷载组合I 、II 。 3.墙背填土容重γ=/m 3,计算内摩擦角Φ=42°,填土与墙背间的内摩擦角δ =Φ/2=21°。 4.地基为砂类土,容许承载力[σ]=810kPa ,基底摩擦系数μ=。 5.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a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为 []600=a σkPa ,容许剪应力[τ]=100kPa ,容许拉应力[wl σ]=60 kPa 。 3 确定计算参数 挡墙高度H =4m 填土高度a =2m 墙面倾斜坡度:1: 墙背倾斜坡度:1: 墙底倾斜坡率:0 扩展墙趾台阶:1级台阶,宽b 1=,高h 1=。 填土边坡坡度为1:;填土内摩擦角:042=φ,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212/?δ;

墙背与竖直平面的夹角?-=-=036.1425.0arctan α 墙背填土容重m 3 地基土容重:m 3 挡土墙尺寸具体见图。 图 挡土墙尺寸 4 车辆荷载换算 试算不计车辆荷载作用时破裂棱体宽度 (1) 不计车辆荷载作用 0=h 假定破裂面交于荷载内侧,计算棱体参数 A 、 B : 18)42(21 )(21))(2(212200=+=+=+++= H a H a h H a A 7 )036.14tan()224(421 3221tan )2(21210=-?+??-??=+-=αa H H ab B 389.018 7 00=== A B A ?=?+?-?=++=964.4821036.1442δα?ψ; 715 .0)389.0964.48(tan )964.48tan 42(cot 964.48tan ) )(tan tan (cot tan tan =+???+?+?-=++±-=A ψψ?ψθ 则:?=++?>==?69.334 23 25.04arctan 57.35715.0arctan θ 计算车辆荷载作用时破裂棱体宽度值B :

扩大基础计算

飞天桥扩大基础计算 一、设计资料 1、上部构造:17m 装配式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计算跨径16.96m 。行车道10.5m ,人行道2m 。上部构造(梁与桥面铺装)恒重所产生的支座反力:3527kN; 2、支座:活动支座采用摆动支座,摩擦系数0.05; 3、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4.5kN/m 2; 4、桥墩形式:采用双柱式加悬挑盖梁墩帽(见图); 5、设计基准风压:0.6 kN/m 2; 6、其他:本桥跨越的河为季节性河流,不通航,不考虑漂浮物;地基土质:第一层:粉质粘土,3/2.19m kN sat =γ,8.0=L I ,8.00=e ,kpa f a 1800=;第二层:中密中砂,62.00=e ,3/20m kN sat =γ,kpa f a 3000=;第三层:粉质粘土, 3/5.19m kN sat =γ,9.0=L I ,8.00=e ,kpa f a 1600=。 (最大冲刷线) (设计洪水位)(最低水位) 148146150 (河床及一般冲刷线)139 143.5 144粉质粘土 中密中砂 软塑粉质粘土 地质水文情况210303015 37 8080 10 10 420 180 180 1060 顺桥向(单位:) 横桥向(单位:) 桥墩构造图145 图10-14 桥墩构造图 图10-15 地质水文情况 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从地质条件看,表层土在最大冲刷线以下只有0.5m ,而且是软塑状粉质粘土,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f ao 180][=,故选用第二层土(中密中砂)作为持力层,kpa f ao 350][=,初步拟定基础底面在最大冲刷线以下1.8 m 处,标高为142.2m ,基础埋深2.8m 。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基本条件的确定 (2) 2 确定基础埋深 (2) 2.1设计冻深 (2) 2.2选择基础埋深 (2) 3 确定基础类型及材料 (2) 4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2) 4.1确定B柱基底尺寸 (2) 4.2确定C柱基底尺寸 (3) 5 软弱下卧层验算 (3) 5.1 B柱软弱下卧层验算 (3) 5.2 C柱软弱下卧层验算 (4) 6 计算柱基础沉降 (4) 6.1计算B柱基础沉降 (4) 6.2计算C柱基础沉降 (6) 7 按允许沉降量调整基底尺寸 (7) 8 基础高度验算 (8) 8.1 B柱基础高度验算 (9) 8.2 C柱基础高度验算 (10) 9 配筋计算 (12) 9.1 B柱配筋计算 (12) 9.2 C柱配筋计算 (14)

1 基本条件确定 人工填土不能作为持力层,选用亚粘土作为持力层。 2 确定基础埋深 2.1设计冻深 ???Z =Z zw zs o d ψψze ψ=2.01.000.950.90???1.71=m 2.2选择基础埋深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数据,人工填土d 1.5m =,因持力层应选在亚粘土层处,故取0m .2d = 3 确定基础类型及材料 基础类型为: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材料:混凝土采用C25,钢筋采用HPB235。 4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根据亚粘土e=0.95,l I 0.65=,查表得0, 1.0b d ηη==。因d=2.0m 。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1[18.0 1.519.0(2.0 1.5)]/2.018.25o γ=?+?-=3/m KN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11(0.5)150 1.018.25(2.00.5)177.38a a d m f f d ηγ=+?-=+??-=a KP 4.1 确定B 柱基底尺寸 202400 17.47.177.3820 2.0 K a G F A m f d γ≥ ==--?由于偏心力矩不大,基础底面面积按 20%增大,即A=1.20A =20.962m 。一般l/b=1.2~2.0,初步选择基础底面尺寸: 25.4 3.921.06m 3.9A l b b m =?=?==,虽然>m 3,但b η=0不需要对a f 进行修正。 4.1.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基础和回填土重:20 2.021.06842.4G G dA KN γ==??= 偏心距:2100.0652400842.4k e m = =+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书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书 挡土墙设计初始条件: 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10m ,路基宽度,路肩宽度; 2)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m d 5.0=; 3)车辆荷载:计算荷载汽车——20级、验算荷载挂车——100。 4)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35.0=μ,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2500=σ; 5)其他参数具体见以下中所述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 挡土墙参数图 如图上图,挡土墙墙体高为H=10m ,基础埋置深度D=2m,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L=10m ;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仰斜坡度1:,?-=14α,墙底倾斜度

tan 0α=,倾斜角0α=°; 墙顶的填土高度为a=,填土边坡坡1:,()?-==69.335.1arctan 1β,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 墙后的填土为砂性土内摩擦角?=35°,填土与墙背外摩擦角 δ=?/2=°,填土容重γ=18KN/m 3; 墙身采用5号水泥砂浆砌片石,墙身砌体容重k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a σ]=600KPa,砌体容许剪应力[τ]=100KPa,砌体容许拉应力[wl σ]=60KPa ; 地基容许承载力[0σ]=250KPa 。 计算步骤: 一、车辆荷载换算 1、计算荷载 1)求不计车辆荷载作用时的破裂棱体宽0B 经查表可得q=10, h 0=γq = m KN KPa /1810= 经试算,按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进行计算: 33 .0) 82()556.0282(25 .0)556.02228(85.3556.0232H) )(a 2h H (a )tan 2h 2a H(H -d)(b 2ab 000=+??++??+?+?+??+?=+++++++= α h A =+-=++=???5.171435δα?ψ° tan θ=-tan ψ+))(tan tan (cot A ++ψψ? =+)7954.033.0)(7954.04281.1(++=

埋置式埋置式桥台刚性扩大基础设计计算书

河南理工大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题名称:“埋置式桥台刚性扩大基础设计”学生学号: 2 专业班级:道桥1204 学生姓名:连帅龙 指导教师:任连伟 课题时间:2015-7-1 至2015-7-10

埋置式桥台刚性扩大基础设计计算书 1.设计资料及基本数据 某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支T 形梁,标准跨径上20.00m ,计算跨径L=19.60m ,摆动支座,桥面宽度为净7m+2×1.0m ,双车道,按《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进行设计计算。 1) 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人群荷载为23kN m 。 材料:台帽、耳墙及截面a —a (设计洪水位)以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3125kN m γ=,台身(自截面a-a 以下) ,3223kN m γ=基础用C15的素混凝土浇筑,3324kN m γ=。台后及溜坡填土417γ=2kN m ,填土的内摩擦角35??=,粘聚力C=0。 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洪水位高程离基底的距离为6.5m (在a-a 截面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1 表1.1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2桥台与基础构造及拟定的尺寸 桥台与基础构造及拟定的尺寸如图1.1所示,基础分两层,每层厚度为0.5m ,

襟边和台阶等宽,取0.4m 。基础用C15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刚性角 max 40α=?。基础的扩散角为: 1 max 0.8 tan 38.66401.0 αα-==?<=? 满足要求。

图1.1桥台及基础构造和拟定的尺寸(高程单位m) 3荷载计算及组合 (1)上部构造恒载反力及桥台台身、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计算,其值列于表1.2。 表1.2 恒载计算表

扩大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 一、基本设计资料 (1) 二、设计内容: (1) (一)中墩及基础尺寸拟定 (1) 1.墩帽尺寸拟定 (1) 2.墩身尺寸确定 (2) 3基础尺寸确定.................................. - 4 - (二)墩帽局部受压验算. (4) 1.上部构造自重 (4) 2.墩身自重计算 (4) 3.浮力计算 (5) 4.活载计算 (5) 5.水平荷载计算 (7) 6.墩帽局部受压验算 (8) (三)墩身底截面验算 (9) 1.正截面强度验算 (9) 2.基底应力验算 (10) 3.稳定性验算.................................. - 10 - 4.沉降量验算.................................. - 10 - 5.墩顶水平位移验算............................ - 10 -

混凝土实体中墩与扩大基础设计 一、基本设计资料 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II级 2.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跨径40m,计算跨径38.80m,梁长39.96m,梁高230cm,支座尺寸25cm×35cm×4.9cm(支座为板式橡胶支座,尺寸为顺×横×高),主梁间距160cm,桥面净宽为7+2×0.75m,一孔上部结构荷载为5070kN。 3.水文资料: 设计水位182.7m 河床标高177.65m; 一般冲刷度 1.60m; 局部冲刷深度2.80m。 4.地质资料: 表层3米厚为软塑粘性土,其液性指数I L=0.8;孔隙比e=0.7;容重γ=18.0kN/m3,以下为砾砂,中密γ=19.7kN/m3。 二、设计内容: (一)中墩及基础尺寸拟定 1.墩帽尺寸拟定(采用20号混凝土) 顺桥向墩帽宽度:b≥f + a +2c1 + 2c2 f = 40m(跨径)-38.80m(计算跨径)=1.20m 支座顺桥向宽度a = 0.25m 查表2-1 c1=0.1m c2=0.2m b =1.20 + 0.25 + 2×0.1 + 2×0.2=2.05m 按抗震要求:b/2 ≥ 50+L(跨径) =50+40=90cm b =2.05m 则取满足上述要求的墩帽宽度b=2.05m 横桥向墩帽宽: 矩形:B = 两侧主梁间距 + a + 2c1 + 2c2 =1.6×4+ 0.35 + 2×0.1+ 2×0.2=7.35m 圆端形:B=7.35 + b =7.35+2.05=9.4m

挡土墙计算书

省道S206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零一七年六月 XXXXXXX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系道桥方向

目录 1、设计资料 (1) 1.1基础资料 (1) 1.2设计依据 (2) 2、初拟挡土墙结构形式和尺寸 (2) 3、确定车辆荷载 (3) 4、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4) 4.1破裂角 的计算 (4) 4.2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4) 5、土压力计算 (5) 5.1土压力计算 (5) 6、稳定性验算 (6) 6.1受力分析 (7) 6.2抗滑稳定性验算 (7) 6.2.1 抗滑稳定性验算 (7) 6.2.2抗滑动稳定性系数 (8) 6.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8) 6.3.1抗倾覆稳定性方程 (8) 6.3.2抗倾覆稳定性系数 (9) 6.4基底应力和合力偏心矩验算 (9) 6.4.1 合力偏心矩计算 (9) 6.4.2 基底应力计算 (10) 6.5墙身截面应力计算 (10) 7、改善措施 (12) 7.1改善措施 (12) 7.2工程数量表 (13) 8、附属设施的设计 (13) 8.1泄水孔设计 (13) 8.2沉降缝与伸缩缝 (14) 8.3墙厚排水层 (14) 8.4结构大样图 (15) 9、立面设计 (16) 9.1整体布局 (16) 9.2挡土墙总体方案布置图 (16) 10、参考文献 (17)

1、设计资料 1.1基础资料 省道S313,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两侧路肩宽各1.5米。在桩号K5+100-K5+200路段为填方路段,填方边坡坡度1:1.5。为了保证路堤边坡稳定,少占地拆迁,故设置路堤挡土墙,拟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最大墙高见表1。 表1 挡土墙相关设计参数 墙高、墙背仰斜坡度等初始拟定的尺寸详见表1所示,挡土墙顶宽1米,基底水平。挡土墙分段长度为12-20米不等,初始拟定的挡墙断面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初始拟定的路肩式挡土墙断面示意图

拌合站扩大基础计算书(改)

拌合站扩大基础计算书(改)

广宁高速路基工程第一合同段 混凝土拌合站基础计算书 一、拌和站罐基础设计概括 我标段计划投入两套HZS90拌合站,单套HZS90拌合站投入2个150t 型水泥罐(装满材料后),根据公司以往拌合站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地质条件以及基础受力验算,水泥罐采用砼扩大基础,基础顶预埋地脚钢板与水泥罐支腿满焊。 二、基本参数 1、风荷载参数:查询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得知:本工程相邻地区宁国市10年一遇基本风速:s m V /3.2010=; 2、仓体自重:150t 罐体自重约15t ,装满材料后总重为150t ; 3、扩大基础置于粉质黏土上,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Kpa f a 1800=,采用碎石换填进行地基压实处理后,碎石换填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Kpa f a 5000=; 4、当采用两个水泥罐基础共同放置在一个扩大基础上时,扩大基础尺寸为9m ×4m ×1.5m (长×宽×高);当采用单个水泥罐基础放置在一个扩大基础上,扩大基础尺寸为4m ×4m ×1.5m (长×宽×高); 三、空仓时整体抗倾覆稳定性稳定性计算 1、受力计算模型(按最不利150吨罐体计算),空仓时受十年一遇风荷载,得计算模型如下所示: F 1 F F 3 G R 图3-1

2、风荷载计算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可知,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g V W d k 22 γ=; 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得各参数取值如下: 空气重力密度:01199899.0012017.00001.0==-Z e γ; 地面风速统一偏安全按离地20m 取:s m V k k V /4.31105220==; 其中:12.12=k ,38.15=k ,s m V /3.2010=; 代入各分项数据得:22 2 /60.08.924.3101199899.02m KN g V W d k =??==γ 单个水泥罐所受风力计算: ①、迎风面积:218.12.15.1m A =?= 作用力:8KN 0.18.16.01=?=F 作用高度:m H 35.181= ②、迎风面积:223.36113.3m A =?= 作用力:KN 78.213.366.02=?=F 作用高度:m H 1.122= ③、迎风面积:23125.42/5.23.3m A =?= 作用力:KN 475.2125.46.03=?=F 作用高度:m H 475.53= 2、单个水泥罐倾覆力矩计算 m KN h F M i i ?=?+?+?=?=∑91.296475.5475.21.1278.2135.1808.13 1倾 3、稳定力矩及稳定系数计算 假定筒仓绕单边两支腿轴线倾覆,稳定力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仓体自重稳定力矩1稳M ,另一部分是扩大基础自重产生的稳定力矩2稳M 。 ①、但水泥罐扩大基础分开时,稳定力矩计算如下所示:

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多层办公楼的钢筋混凝土柱下条形基础,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均为b×h=500mm×600mm,柱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2、办公楼上部结构传至框架柱底面的荷载值标准值如下表所示: 注:表中轴力的单位为KN,弯矩的单位为KN.m;所有1、2、3轴号上的弯矩方向为逆时针、4、5、6轴号上的弯矩为顺时针,弯矩均作用在h方向上。 3、该建筑场地地表为一厚度为1.5m的杂填土层(容重为17kN/m3),其下为粘土层,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为F ak=110kPa,地下水位很深,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自定请设计此柱下条形基础并绘制施工图。 二、确定基础地面尺寸: 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设荷载合力到支座A的距离为x,如图1:则: x= ∑∑ ∑+ i i i i F M x F = 300 700 700 700 700 350 )5. 17 300 14 700 5. 10 700 7 700 5.3 700 0( + + + + + +? + ? + ? + ? + ? + =8.62m

图1 因为x=8.62m ? 2 1 a=0.5?17.5=8.75m , 所以,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3.1第2条规定条形基础端部应沿纵向从两端边柱外伸,外伸长度宜为边跨跨距的0.25:0.30倍取a 2=0.8m(与 4 1 l=0.25?3.5=0.875m 相近)。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使基底压力分布较为均匀,并使各柱下弯矩与跨中弯 矩趋于均衡以利配筋,得条形基础总长为: L=2(a+a 2-x)=2?(17.5+0.8-8.62)=19.36m ≈19.4m a 1=L-a-a 2=19.4-17.5-0.8=1.1m 2、确定基础底板宽度b : 竖向力合力标准值: ∑Ki F =350+700+700+700+700+300=3450kN 选择基础埋深为1.8m ,则 m γ=(17?1.5+0.3?19)÷1.8=17.33kN/m 3 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5.0-+=d f f m d ak a γη=110+1.0?17.33?(1.8-0.5)=132.529kN 由地基承载力得到条形基础b 为: b ≥ )20(d f L F a Ki -∑= ) 8.120529.132(4.193450 ?-?=1.842m 取b=2m ,由于b ?3m ,不需要修正承载力和基础宽度。 a2 a a1

挡土墙稳定分析计算书

饿挡土墙稳定分析 根据工程的需要假设墙的高度H 为,墙顶的宽度b 为,确定墙底的宽度B 为,基础埋深2m ,前趾延长1m,后趾延长1m,坡比为1:。选用墙身材料为浆砌石的重力式挡土墙,此类型的挡土墙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就地取材等优点,是工程中常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 为防止挡土墙堤防冻融变化,挡土墙后填筑1m 宽砂砾料,坡比为1:;挡土墙设两排排水孔,孔径φ110mm ,孔距为3m,上下排间距为2m ,错开布置,排水管外填筑粗细碎石,防止换填体渗出堵塞排水管。 为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身开裂,需按墙高和地基性质的变异,设置沉降缝,同时,为了减少圬工砌体因收缩硬化和温度化作用而产生裂缝,需设置伸缩缝。挡土墙的沉降缝和伸缩缝设置在一起,每隔10m 设置一道,缝宽3cm ,自墙顶做至基底,缝内宜用沥青麻絮、沥青竹绒或涂以沥青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 以2+000桩号挡土墙水流最不利断面进行计算,取2+000底高程作为设计挡土墙底高程;挡土墙顶高程为,从安全计,挡土设计计算高度为。其余尺寸见计算简图,分别对挡土墙断面结构的抗滑、抗倾覆、基底压力和结构内力进行复核 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逐渐调整确定其余断面尺寸。 左岸设计堤顶高程191.1

挡土墙断面简图 a) 第一种情况:墙前无水,墙后填土 稳定计算 1、主动土压力 按《SL379—2007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中按郎肯土压力公式: Ka h K qh P 2 1112 1a γ+= Ka h h P 212γ= Ka h P 2 232 1ωγ= 式中:P 1、P 2、P 3—主动土压力,KN/m; q — 作用在墙后填土面上的换算后的均部荷载,KN/m 2; γ—土的重度, KN/m 3 , 取 KN/m 3 ; γω—水的浮重度,KN/m 3;取10KN/m 3; K a —主动土压力系数, K a =; h 1—墙后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计算高度,m ; h 2—墙后地下水位以下土压力计算高度,m ; 经计算得P= KN/m 其中: 1) )φ 。245(tan 2-=Ka 式中: φ—填土的内摩擦角,取28。;计算得Ka=. 2) L B G q h 00 γγ∑== 式中:h —墙顶面以上的等待填土高度,m ; B 0 —不计车辆荷载作用时墙体的宽度,当墙后填土面为水平时, αθtan tan 0H H B += θ—稳定岩石坡面坡角,取50。; α—墙背摩擦角,取45。;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书.

重力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 计算项目:重力式挡土墙 1 计算时间:2012-08-18 09:02:46 星期六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高: 2.300(m) 墙顶宽: 0.850(m) 面坡倾斜坡度: 1:0.250 背坡倾斜坡度: 1:0.00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300(m) 墙趾台阶h1: 0.500(m) 墙趾台阶与墙面坡坡度相同 墙底倾斜坡率: 0.200:1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300 墙身砌体容许压应力: 210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弯曲拉应力: 28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剪应力: 110.000(kPa) 材料抗压极限强度: 1.600(MPa) 材料抗力分项系数: 2.310 系数αs: 0.002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5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3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1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5.000 0.000 1 第1个: 距离0.000(m),宽度5.000(m),高度1.033(m) 2004路基规范挡土墙车辆荷载 坡面起始距离: 0.000(m) 地面横坡角度: 20.000(度) 填土对横坡面的摩擦角: 35.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 第 1 种情况: 组合1 ============================================= 组合系数: 1.000 1. 挡土墙结构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2. 墙顶上的有效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 1.000 √ 3. 墙顶与第二破裂面间有效荷载分项系数 = 1.000 √ 4. 填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000 √ 5.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000 √ =============================================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2.645(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33.572(度) 按实际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33.586(度) Ea=35.395(kN) Ex=33.756(kN) Ey=10.643(kN) 作用点高度 Zy=1.075(m) 墙身截面积 = 3.064(m2) 重量 = 70.468 (kN) (一)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 0.300 采用倾斜基底增强抗滑动稳定性,计算过程如下: 基底倾斜角度 = 11.310 (度) Wn = 69.099(kN) En = 17.057(kN) Wt = 13.820(kN) Et = 31.014(kN) 滑移力= 17.194(kN) 抗滑力= 25.847(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 1.503 > 1.300

深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1)

深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学校:福建工程学院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____姓名:林飞____ 2016年09 月16 日

目录 一、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 二、单桩承载力确定 (1) 三、单桩受力验算 (4) 四、群桩承载力验算 (5) 五、承台设计 (6) 六桩的强度验算 (9)

一、 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F= 3000kN 、M = 600kN ·m 、H = 6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400mm ×4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c f =14.3 N/mm 2 、 4Φ16 y f =300 N/mm 2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 f =14.3 N/mm 2 、 t f =1.43 N/mm 2 二、单桩承载力确定 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配筋Φ16) ()() kN A f A f R S y p c 1.25298.8033004003.140.12=?+??=''+=?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①、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由书105页表4-4知,当h 在9和16之间时,当L I =0.75时,1500=pk q kPa,当L I =0.5时,2100=pa q ,由线性内插法: 75 .06.01500 75.05.015002100--=--pk q 1860=pk q k P a ②、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由表4-3,sik q =36~50kPa ,由线性内插法,取36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由表4-3,sik q =50~66kPa ,由线性内插法可知,

挡土墙设计计算书

六、挡土墙计算书 1、挡土墙计算参数选取 天然地基:地基土为粘性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100=,3/19m KN =γ,KPa C k 12=,o 22=K φ。路基填料:3/19m KN =γ,KPa C k 12=,o 12=K φ。混凝土挡土墙重度3/20m KN =γ,挡土墙基础埋深1米,基底摩擦系数取=μ0.35,假设墙背光滑,无地下水影响,现对3米高挡土墙进行验算。 挡土墙示意图 2、地基承载力验算 o 22=K φ,挡土墙顶宽0.6米,底宽1.8米,挡土墙截面面积4.8m 2,如图所示,根据《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查表:04.6,44.3,61.0===C d b M M M ,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7.1581204.611944.38.11961.0=?+??+??=++=γγ。 挡土墙每延米的荷载为:KPa f KPa G a k 7.1589618.420=≤=??=,满足承载力验算。 3、土压力计算 66.0)21245(tan 2=-=o o a K ,52.1)21245(tan 2=+=o o p K 主动土压力零界点深度:m K C Z a 55.1812 .01912220=??==γ

总主动土压力:m KN K Z H E a a /6.3766.0)55.14(195.0)(2 1220=?-??=-=γ 主动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土压力作用点在墙底往上m Z H 82.0)55.14(3 1)(310=-=-处。 被动土压力:m KN K Ch K h E P p p /4452.1112252.11195.022 122=???+???=+=γ 被动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被动土压力作用点在墙底往上m h 33.013 131=?=处。 土压力计算简图 4、抗滑稳定性验算 挡土墙自重m KN G /96204)8.16.0(2 1=??+?= 抗滑稳定性系数3.106.26 .374435.096≥=+?=+=a p S E E G F μ,满足抗滑稳定性验算要求。

拌合站扩大基础计算书(改)

附件: 广宁高速路基工程第一合同段混凝土拌合站基础计算书

广宁高速路基工程第一合同段 混凝土拌合站基础计算书 一、拌和站罐基础设计概括 我标段计划投入两套HZS90拌合站,单套HZS90拌合站投入2个150t 型水泥罐(装满材料后),根据公司以往拌合站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地质条件以及基础受力验算,水泥罐采用砼扩大基础,基础顶预埋地脚钢板与水泥罐支腿满焊。 二、基本参数 1、风荷载参数:查询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得知:本工程相邻地区宁国市10年一遇基本风速:s m V /3.2010=; 2、仓体自重:150t 罐体自重约15t ,装满材料后总重为150t ; 3、扩大基础置于粉质黏土上,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Kpa f a 1800=,采用碎石换填进行地基压实处理后,碎石换填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Kpa f a 5000=; 4、当采用两个水泥罐基础共同放置在一个扩大基础上时,扩大基础尺寸为9m ×4m ×1.5m (长×宽×高);当采用单个水泥罐基础放置在一个扩大基础上,扩大基础尺寸为4m ×4m ×1.5m (长×宽×高); 三、空仓时整体抗倾覆稳定性稳定性计算 1、受力计算模型(按最不利150吨罐体计算),空仓时受十年一遇风荷载,得计算模型如下所示: F1 F2 F3 G R 图3-1 空仓时整体抗倾覆稳定性稳定性计算模型

2、风荷载计算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可知,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g V W d k 22 γ=; 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得各参数取值如下: 空气重力密度:01199899.0012017.00001.0==-Z e γ; 地面风速统一偏安全按离地20m 取:s m V k k V /4.31105220==; 其中:12.12=k ,38.15=k ,s m V /3.2010=; 代入各分项数据得:22 2 /60.08.924.3101199899.02m KN g V W d k =??==γ 单个水泥罐所受风力计算: ①、迎风面积:218.12.15.1m A =?= 作用力:8KN 0.18.16.01=?=F 作用高度:m H 35.181= ②、迎风面积:223.36113.3m A =?= 作用力:KN 78.213.366.02=?=F 作用高度:m H 1.122= ③、迎风面积:23125.42/5.23.3m A =?= 作用力:KN 475.2125.46.03=?=F 作用高度:m H 475.53= 2、单个水泥罐倾覆力矩计算 m KN h F M i i ?=?+?+?=?=∑91.296475.5475.21.1278.2135.1808.13 1倾 3、稳定力矩及稳定系数计算 假定筒仓绕单边两支腿轴线倾覆,稳定力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仓体自重稳定力矩1稳M ,另一部分是扩大基础自重产生的稳定力矩2稳M 。 ①、但水泥罐扩大基础分开时,稳定力矩计算如下所示: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二零一三年六月 土木工程

某框架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威海近郊五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当于七层以上民用建筑),车间有三排柱,柱截面尺寸为400×600mm2,平面图如图1。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特征值如表1,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室内外高差0.30m。 图1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图 表1 荷载效应特征值 二、地质资料 1.综合地质柱状图如表2,地下水位在细砂层底,标准冻深为2m; 2.冻胀类别为冻胀。

表2 综合地质柱状图 三、设计要求 1.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绘制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剖面图,配筋图。 四、设计步骤 1.考虑冻胀因素影响确定基础埋深; 2.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3.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构造高度; 4.计算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5.按倒梁法计算梁纵向内力,并进行结构设计; 6.计算基础的横向配筋及翼缘高度; 7.绘制施工图。

五、工作量 1. 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 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 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 完成铅笔绘制2号施工图一张; 5. 配合教师安排进行答辩。 六、内力计算 (一) 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1.2m 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力特征值为147kPa ak f =,可知其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30cm 。又有考虑冻胀因素的影响,根据规范可知,其设计冻深d z 应按下式计算:0 2.0 1.00.90.95 1.71m ...zs zw ze d z z ψψψ=???==,基础 埋深应在设计冻深以下,据此可初步确定基础埋深为2.3m 。根据基础埋深 2.3m>0.5m d =需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持力层为黄褐色粘性土层。液性指数 2618 0.50.853418 p L L p w w I w w --= = =<--,又0.70.85 e =<,查表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 1.6b d ηη==,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γ= 317 1.2190.8 17.8kN/m 2.0 ?+?=, 条形基础的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底面算起,室内外高差为0.3m ,取 2.30.3 2.6m d =+=, 则可得修正值为:(0.5)147 1.617.8(2.60.5)206.81kPa a ak d m f f d ηγ=+-=+??-=。 (二) 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 根据规范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应该取为柱距的1/81/4倍 ,又有此处柱距取为6500mm ,故可得到基础梁的高度(1/81/4)6200(7751550)mm h =?=,取 1500mm h =,即为 1.5m h =。根据构造要求,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应为边跨跨距的1/41/3倍,故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可以得到基础端部左侧延伸 1(1/4 1/3)(1/41/3)6200(1550 2067)m m l l ==?=,取1 2.0m l =。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挡土墙计算书

挡土墙计算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目录 1. 设计资料 (3) 墙身构造 (3) 土质条件 (4) 墙身材料 (4) 2. 初拟墙身 (4) 3. 车辆荷载换算 (5) 4.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6) 破裂面()θ的计算 (6) 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7) 5. 土压力计算 (7) 土压力计算 (7) 作用点位置计算 (7) 土压力对墙趾力臂计算 (7) 6. 稳定性验算 (8) 受力分析 (8) 抗滑稳定性验算 (8)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9) 基底应力 (10) 合力偏心距计算 (10) 基底应力验算 (10) 墙身截面内力计算 (11) 7. 改善措施 (12) 改善措施的拟定 (12) 挡土墙工程数量表 (13) 8. 附属设施设计 (13) 沉降缝 (13)

泄水孔 (13) 墙后排水层设计 (13) 横断面布置图 (14) 9. 立面设计图 (14) 10. 参考文献 (15) 1. 设计资料 墙身构造 墙高,墙背垂直,前墙仰斜坡度1:,墙身分段长度20m,挡墙以上边坡高度a=6m,边坡坡度1:。

土质条件 墙背填土重度3m /18KN =γ,内摩擦角?=35?,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17.5δ,地基为岩石,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250=σ,基地摩擦系数3.0=f 。 墙身材料 砌体重度3m /20KN =γ,砌体容许压应力[]kPa 300=σ,容许剪应力[]kPa 80=τ。 2. 初拟墙身 初拟顶宽,基底水平,初拟挡土墙形式如图2-1所示。

3. 车辆荷载换算 墙高,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按照线形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2m ,则 m q h 868.01815.625 0== = γ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专业:道桥班级:道桥1001 学生姓名: 豹哥学号: 1000000000 指导教师:周老师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教务部制 2012年 12 月 9 日

目录 1 引言 (2) 1.1 基础课程设计目的 ....................................................................................................... 2 1.2 基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 (2) 1.2.1 说明书(计算书)的要求 ................................................................................. 3 1.2.2 基础施工图纸的要求 .. (3) 2、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3) 2.1 设计资料 ....................................................................................................................... 3 2. 2独立基础设计 (4) 2.2. 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f (4) 2.2.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5) 2.2.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 5 2.2.6.计算基底净反力 ................................................................................................... 6 2.2.7.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形基础) ............................................................................... 6 2.2.8.变阶处抗冲切验算 ............................................................................................... 7 2.2.9.配筋计算 ............................................................................................................... 8 2.2.11.确定B 、A 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 ................................................................... 9 2.2.12.B 、A 两轴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 10 2.2.13. 设计图纸 (10) 3. 主要参考文献 ........................................................................................................................... 12 附录 (13) 钢筋表..................................................................................................................................... 13 课程设计任务书 ..................................................................................................................... 14 致谢词 ..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