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学案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实验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二、实验内容
(三)设备及用品:略 (四)材料
1、100mL烧杯:装有50mL70%酒精,浸泡着玻璃刮刀
2、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 琼脂糖、水。 3、尿素固体培养基:葡萄糖、NaCl、K2HPO4、酚红、 琼脂糖、水、尿素。 4、5支有塞试管:盛有4.5mL蒸馏水 5、250mL三角瓶:盛有90mL蒸馏水
不一定,有些细菌能利用其它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思考与练习:
本实验的微生物分离与上一实验中大肠杆菌的分离实 质上一样吗? 实验名称
大肠杆菌 培养和分离 分离以尿素 为氮源的微 生物
分离方法
划线 分离法 涂布 分离法
分离内容
从同种菌种中分 离得到同种菌的 单菌落 从土壤浸出液里 所存在的各种细 菌中将含有脲酶 的细菌分离出来
这说明能利用尿素的细 菌在土壤菌群中只占少数。 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产生 的排泄物毕竟是少量的,且 尿素还可以在高温下自然分 解,因此,以尿素为氮源的 菌群较少。
2、有脲酶的细菌在生态稳态上起什么作用 • 土壤中的尿素在较高温度下会被水解成氨,氨 使土壤碱化,氨还与SO42-等离子形成化合物, 使土壤板结。而脲酶的细菌不仅使动植物尸体 降解,而且利用了所形成的氨,有利于自然界 中氮的循环。
6、土样:从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地方取(粪便中含尿素, 利于含脲酶的微生物生长)
配制培养基
实验组 选择培养基 • 尿素培养基 葡萄糖 0.025g NaCl 0.12g K2HPO4 0.12g 琼脂糖 0.5g 酚红 0.25g 尿素 10ml 对照组
• LB培养基 蛋白胨: 0.25g 酵母提取液: 0.12g NaCl: 0.25g 琼脂糖: 0.5g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讲义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讲义一、实验目的了解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特点,掌握分离此类微生物的方法和原理,培养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在自然界中,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相对较少。
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使培养基的 pH 升高。
基于这一特性,我们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酚红指示剂来指示 pH 的变化。
当培养基中产生氨时,pH 升高,酚红指示剂会由黄色变为红色,从而筛选出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培养基(1)制备尿素固体培养基:葡萄糖1g,NaCl 05g,KH₂PO₄01g,Na₂HPO₄ 02g,尿素 1g,琼脂 15g,水 100mL。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调节 pH 至 70,加入酚红指示剂 001g,灭菌备用。
(2)制备尿素液体培养基:除了不添加琼脂外,其余成分与尿素固体培养基相同。
2、实验用具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涂布器、酒精灯、超净工作台等。
3、样品土壤、污水等。
四、实验步骤1、土壤样品的采集在有植被覆盖的土壤中,选择距离表层 5 10cm 处的土壤,用无菌小铲采集适量土壤,装入无菌袋中。
2、制备土壤稀释液(1)称取 1g 土壤样品,放入装有 99mL 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摇匀,制成 10²倍稀释液。
(2)以此类推,进行梯度稀释,制成 10³、10⁴、10⁵等倍数的稀释液。
3、接种(1)平板涂布法:用无菌移液管吸取 01mL 不同稀释度的土壤稀释液,分别涂布在尿素固体培养基表面,每个稀释度做三个重复。
(2)平板划线法:用接种环蘸取少量土壤稀释液,在尿素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划线,每个稀释度做三个重复。
4、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放入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 3 天。
5、观察与筛选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挑选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即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五、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杂菌污染。
2、土壤稀释液的梯度要合适,过高或过低的稀释度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高中生物-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高中生物-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1.菌种特点含有脲酶,可以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2.培养基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以3.实验原理(1)筛选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可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选择。
(2)细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气3,致使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4.实验步骤5.反应的鉴定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指示剂酚红,培养时细菌将尿素分解并产生碱性的氨,使培养基上菌(1)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时,配制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作为酸碱指示剂,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2)选择培养基可以鉴定某种微生物的种类(错误)(3)从物理性状的角度看,选择培养基多属于固体培养基(正确)(4)对细菌进行计数只能采用涂布分离法,而不能用划线分离法(❌)精确——涂布(5)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所利用的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正确)(6)分解尿素的细菌在分解尿素时,可以将尿素转化为氨,使得培养基的酸碱度降低(错误)如图为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是使用含有尿素的培养基分离能产生脲酶的细菌,使用酚红指示剂作为指示剂。
(2)有脲酶的细菌菌落周围出现有色环带的原因是什么?细菌分泌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气改变酸碱度,使酚红指示剂变红(3)制备尿素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采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法、G6玻璃砂漏斗过滤法。
(4)从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可判断出细菌悬液C的稀释度为10^-4 。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
实验基本步骤如下: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X→培养→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___脲酶_____,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红___色环带。
(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_____D____灭菌。
实验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稀释度10-3
稀释度10-4
LB固体培 养基
氮 源
实施方案
3、用涂布分离法分离细菌
10-3、10-4、10-5、 10-6各做三个培养皿
的
4、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微
37 ℃恒温培养24-48h
生
5、观察。
物
1、说出涂布分离时的注意事项?
分
离
六 2、与LB全营养培养基菌落数相比,尿素培养基上为
以
什么只有少量菌落?
尿
能利用尿素的细菌在土壤菌群中只占极少数量。
离
四 2、要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基如何选择?
以
如何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实验还要遵循什么原则?
尿
实验组:尿素固体培养基
素
对照组: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
为 氮
设计方案
重复性原则。 3、尿素如何灭菌?为什么要用琼脂糖代替琼脂配制固
源
体培养基?酚红的作用?
的
G6玻璃漏斗过滤; 琼脂未被纯化,有含氮化合物。
微 生
作为指示剂,NH3使培养基的pH升高,遇酚红呈红色; 4、本实验中用什么方法分离细菌?
物基
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 尿素固体培养基
离 以
五
灭菌 (G6玻璃砂漏斗过滤尿素)
尿
倒平板 LB固体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分别倒平板
素 为
2、制备细菌悬液 注意:取样时,尽量只取悬液。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衢州二中 范苗
分
离
一
尿素(脲)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人和其他哺
以
乳动物的尿中都含有尿素,但它不能直接被农作物
尿
吸收,大量的尿素存在会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1部分微生物的利用第2课时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学案浙科版选修1

第2课时 分别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学习目标] 1.进行微生物分别。
运用含有尿素的培育基,采纳涂布分别法,分别有脲酶的细菌。
2.运用酚红指示剂检测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存在。
3.说明分别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试验原理。
4.举例说明本试验分别出来的细菌不肯定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一、试验原理1.脲和脲酶(1)脲:又称尿素,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尿中都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脲酶:降解尿素的酶。
(3)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特点:含有脲酶,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其利用尿素的反应式为:(NH 2)2C==O +H 2O ――→脲酶2NH 3+CO 2。
2.试验目的(1)运用专一的培育基(含有尿素)分别专一的细菌(有脲酶的细菌)。
(2)利用指示剂颜色的变更检知酶(脲酶)所催化的反应。
3.试验原理(1)不同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种类不同,有一些细菌含有脲酶,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2)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生NH 3,使培育基的pH 上升,培育基中的酚红指示剂变成红色。
4.两种培育基的比较 项目全养分LB 固体培育基 尿素固体培育基 培育基组成 0.25g 蛋白胨,0.12g 酵母提取物,0.25gNaCl ,0.5g 琼脂糖,25mL 水 0.025g 葡萄糖,0.12gNaCl ,0.12gK 2HPO 4,0.25mg 酚红,0.5g 琼脂糖,15mL 水,10mL 尿素溶液灭菌 方法高压蒸汽灭菌 10mL 尿素溶液采纳G6玻璃砂漏斗过滤灭菌,其余用高压蒸汽灭菌,60℃时两者混合 上述属于选择培育基的是尿素固体培育基。
用琼脂糖代替琼脂配制固体培育基的缘由是:琼脂中含有少量含氮化合物,用琼脂糖代替琼脂作为微生物培育基的固化剂,是为了尽可能使培育基中只含尿素一种含氮化合物,以防止琼脂中的含氮化合物被不能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利用,有利于对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筛选。
高一生物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实验步骤
• (1) 灭菌:将配制好的50mlLB液体培养基和50mlLB液 体培养基分别装入两个250ml
• 的三角瓶中,加上封口膜,用高压锅进行灭菌。
• (2) 制平板:在酒精灯火焰旁将固体培养基分别倒在4个 培养皿中,使培养基铺平皿底部,待凝,使之形成平面。
• (3)接种扩大培养:靠近酒精灯火焰将大肠杆菌接种到 三角烧瓶的液体培养基中,三角烧瓶在37℃摇床振荡培 养12h。
实验材料:
(1)25mlLB固体培养基:蛋白胨0.25g、酵母提取物0.12g、NaCl 0.25g、琼脂0.5g、加水25ml。
(2) 25ml尿素固体培养基:0.025g葡萄糖、NaCl 0.12g、 K2HPO40.12g、酚红0.25mg、琼脂0.5g、加水15ml。灭菌冷却 到60℃时加入经G6玻璃漏斗过滤(使其无菌)的尿素。
• 实验完成后,所有接触过细菌的器皿都必须 先高压灭菌后再洗涤,特别是培养基,有可 能被有害菌体污染,在培养繁殖后,大量有 害菌体影响人畜健康,也污染环境,因此必 须高压灭菌。使用后的废弃物也要高压灭菌 后再抛弃。对于取样器的取样头,通常是灭 菌后在超声波清洗器中加洗衣粉洗涤纶30 min ,再用清水洗净,仍可再用。封口膜也可 再用。
再见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实验目的:
• 1. 使用专一的培养基(含尿素)分离专一 的细菌(有脲酶的细菌)。
• 2.使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检知酶(脲酶)所 催化的反应。
实验原理:
脲即尿素,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有 一些细菌含有脲酶可以分解尿素,利用划线分离:将摇床上培养12h的菌液在固体培养基的 平板上连续划线,然后将盖好的培养皿倒置,放在37℃ 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讲义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讲义一、实验目的了解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特点,掌握分离这类微生物的方法和原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尿素是一种有机氮化合物,在土壤中,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生长繁殖。
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氨会使培养基的 pH 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和酚红指示剂,来筛选和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培养基尿素固体培养基:葡萄糖、NaCl、K₂HPO₄、琼脂、尿素(加热使其溶解)、酚红(在培养基灭菌并冷却到 60℃左右时加入)。
2、样品取自富含微生物的土壤或其他相关环境。
3、仪器和用具无菌培养皿、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1、制备培养基按照配方准确称取各成分,将除尿素和酚红之外的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并调节 pH 至 70 左右。
加热使培养基融化,然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待培养基冷却至 60℃左右时,加入经过过滤除菌的尿素和酚红溶液,摇匀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使其凝固形成平板。
2、采集样品从富含微生物的土壤中采集样品,放入无菌的容器中。
3、样品稀释将采集的样品放入装有 90mL 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制成10⁻¹的土壤稀释液。
然后依次进行 10 倍梯度稀释,得到 10⁻²、10⁻³、10⁻⁴等稀释度的土壤稀释液。
4、涂布平板选择合适的稀释度(通常为 10⁻⁴、10⁻⁵、10⁻⁶),吸取 01mL 稀释液,滴加到尿素固体培养基平板上。
用涂布器将稀释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5、培养将涂布好的平板倒置放入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 48 小时。
6、观察和挑选培养结束后,观察平板上菌落的生长情况。
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的环,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氨使 pH 升高,酚红指示剂变红所致。
2018-2019学年浙科版选修1 第一部分 第2课时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学案

第2课时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一、实验目的、原理1.实验目的(1)使用专一的培养基(含有尿素)分离专一的细菌(有脲酶的细菌)。
(2)利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检知酶(脲酶)所催化的反应。
2.实验原理 (1)不同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种类不同,有一些细菌含有脲酶,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2)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生NH 3,使培养基的pH 升高,于是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变成红色。
思考 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肯定是所筛选的细菌吗?答案 原则上选择培养基只能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但实际上,微生物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长和繁殖,因此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不一定都是所需的微生物,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探究1——注重方法1. 酚红指示剂的选择本实验中,酚红作为酸碱指示剂被添加到了培养基中,其变色的pH 范围是6.4~8.2,在酸性情况下呈黄色,碱性情况下呈红色。
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一段时间后,由于细菌产生的脲酶向周围扩散,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产生的NH 3使培养基的pH 升高变成碱性,于是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变成红色,圆形红色区域愈大,表明这种菌利用尿素的能力愈强。
2.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上述是选择培养基的是尿素固体培养基。
用琼脂糖代替琼脂配制固体培养基的原因是:琼脂中含有少量含氮化合物,用琼脂糖代替琼脂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固化剂,是为了尽可能使培养基中只含尿素一种含氮化合物,以防止琼脂中的含氮化合物被不能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利用,有利于对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筛选。
思维拓展 常见选择培养基的用途不同(1)加高浓度食盐:用于筛选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
(2)加青霉素:用于筛选获得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理是青霉素能破坏原核生物的细胞壁,杀死原核生物。
(3)缺少氮源的培养基:用于筛选得到自生固氮菌。
(4)缺少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自养型微生物。
3.分离原理尿素固体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所以,用尿素固体培养基能够筛选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实验原理 脲或称尿素,是 降解产物,有一些细菌含脲酶,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如有含脲酶的细菌存在,这些细菌会向外分泌脲酶,使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产生氨,导致培养基pH 升高,颜色变 。
可用______________固体培养基作为对照。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果
4.讨论分析
·题组训练
1.下列培养基中,能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是( )
A .葡萄糖、NaCl 、K 2HPO 4、酚红、琼脂糖、水
B .蛋白胨、酵母提取液、NaCl 、K 2HPO 4、酚红、琼脂糖、水
C .葡萄糖、NaCl 、K 2HPO 4、酚红、琼脂糖、水、尿素
D .蛋白胨、酵母提取液、NaCl 、K 2HPO 4、水、尿素
2.幽门螺杆菌(Hp )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
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NH 2)2C=O+H 2O 脲酶 2NH 3+CO 2
请回答:
(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色环带。
(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灭菌。
A.高压蒸汽 B.紫外灯照射 C.70%酒精浸泡 D.过滤
(3)步骤X表示。
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到培养基平面上。
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菌落。
(4)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中。
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
(5)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________分解为NH3和14CO2。
现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3.
(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将土壤用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个平板,通常以每个培养皿中有个以内的单菌落的那一组稀释倍数为最合适。
(2)接种后的培养皿于37 ℃的恒温箱中培养。
若培养基中存在含脲酶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氨,遇培养基中的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能以尿素为氮源。
(3)分离能利用尿素的细菌时所用的培养基成分上最主要的特点是。
(4)下列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的是(多选)()
A.称取葡萄糖、琼脂糖等培养基成分 B.倒平板 C.涂布平板 D.微生物的培养
(5)与LB全营养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相比,尿素培养基上只有少数菌落的原因
是。
4.各种微生物对氧的需求是不同的,研究组开展了氧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含有LB固体培养基(刚配好,尚未凝固)的锥形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若在121 ℃条件下灭
菌,则灭菌时间一般为________min,灭菌时间从_________________开始。
灭完菌后将锥形瓶取出,待
温度下降到60 ℃(不烫手的温度)时,用______________擦拭桌面和双手,在超净工作台的___________ 旁将锥形瓶中的LB培养基分装到一系列试管中,并做标记。
(2)当试管温度下降到40 ℃(培养基还是液态)时,用灭菌过的移液器吸取0.1 mL的各类微生物悬液加
到相应试管中并封口,双手快速搓动试管,使菌种_______ ___于培养基内后迅速将封口的试管放置
在______ __条件下使培养基凝固。
(3)将上述试管放置于常温条件下培养
48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图中表示果酒
制作菌种的图是________。
实验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蛋白质酚红红 LB全营养 2.99 玻璃刮刀 3.较多少量红
·题组训练
1.C
2.(1)脲酶红(2)D (3)接种涂布单(4)恒温培养箱无法形成单菌落(5)尿素3.(1)无菌水320(2)倒置红色环带酚红指示剂(3)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4)BC(5)土壤中能利用尿素的细菌在土壤菌群中只占极少数量
4.(1) 15 达到规定压力酒精棉酒精灯火焰 (2)均匀分布低温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