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文本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第一批试点城市

海绵城市第一批试点城市

建筑小区类项目
12 项 261 个,其中政府机构项目 44 个、学校医院项目 32 个、公共建筑项目 62 个、小区项目 123 个
湖北武汉
地方补助力度大丨滨江滨湖特色
项目门类
项目数量及内容
城市道路类
共 41 项,投资 21.7 亿元
小区公建类
共 260 项,投资 19.9 亿元
公园绿地类
共 12 项目,投资 6.4 亿元
项目门类及盘点
城市水系类 城市管渠类
共 5 项,投资 70 亿元 共 12 项,投资 13 亿元
城市道路类
共 38 项,投资 3.2 亿元
小区公建类
共 73 项目,投资 7.9 亿元
公园绿地类
共 6 项目,投资 2.1 亿元
城市水系类
共 8 项,投资 15.6 亿元
湖南常德
“5+2”模式
项目门类
项目内容
规划治理河道(含湖泊岸线)73.89 公里;新增调蓄 工程容量 9000 万立方米;新建雨洪利用输水管道 18 公里;海域清淤量 1.9 亿立方米
打造一批海绵社区,以马銮湾新区和翔安新区两片 区为先导,陆续推动全市 13450 公顷的海绵社区 建设
(1)厦门市 翔安新城海 绵城市建设 PPP 项目 (2)海沧区 乐活岛(一 期)海绵 PPP 工程
■ 西北地区(1 个) 陕西西咸新区
二、各试点城市详情 1、华东地区
项目门类
江苏镇江 最早引入 LID 的试点丨国际经验
项目内容
新建 LID 改造
雨水花园 354646 平方米、透水铺装 381624 平方米、屋顶花园 1315 平方米、雨水罐 1105 个、雨水回用设施 5000 立方米、植草沟 229690 平方米、普通绿化 312200 平方米、道路工程 36500 平方米、管道 工程 49600 米。

天水海绵城市申报方案0224

天水海绵城市申报方案0224

目录1天水市基本概况 (9)1.1城市概况 (9)1.1.1天水的区位特点 (9)1.1.2天水的历史文化特点 (10)1.1.3天水的市情特点 (11)1.2降水、径流及洪涝特点 (16)1.2.1降水量 (16)1.2.2洪涝特性 (20)1.3水资源状况 (21)1.3.1概述 (21)1.3.2水资源量 (22)1.3.3水资源利用情况 (25)1.4水环境质量状况 (29)1.4.1渭河干流水质现状 (29)1.4.2渭河主要支流及嘉陵江水系水质现状 (30)1.4.3城市水源地分布状况 (31)1.4.4排污口分布状况 (31)1.5现状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32)1.5.1供水及水利工程体系现状 (32)1.5.2排洪防涝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38)1.5.3排水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43)1.5.4雨水调蓄利用设施 (51)2问题及需求分析 (52)2.1存在的问题 (52)2.1.1水安全方面: (52)2.1.2水资源方面: (54)2.1.3水环境方面 (56)2.1.4周边区域影响方面 (58)2.2需求分析 (59)2.2.1拟重点解决的问题: (59)3天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指标 (62)3.1总体目标 (62)3.2具体指标 (65)3.2.1建成区内主要指标 (65)3.2.2建成区外主要指标 (74)4技术路线 (75)5建设任务 (79)5.1城市建成区内主要工程 (79)5.1.1城市水系保护 (79)5.1.2园林绿地广场系统改造 (84)5.1.3道路交通系统改造 (90)5.1.4住宅小区 (96)5.2城市建成区外主要工程 (103)5.2.1防洪工程 (103)5.2.2水源地建设与保护 (106)5.2.3水源涵养工程 (108)5.3建设项目和投资安排 (109)5.4时间进度安排 (123)6预期效益分析可行性论证报告 (126)6.1预期效益分析 (126)6.1.1社会效益 (126)6.1.2经济效益 (129)6.1.3生态环境效益 (131)6.2可行性论证 (134)6.2.1基于城市水循环模型的情景方案模拟 (134)6.2.2建设目标可达性分析 (144)6.2.3天水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可行性 (150)7主要示范内容 (153)7.1规划建设管控制度 (153)7.2制度机制 (154)7.3技术标准及方法 (155)7.4能力建设 (156)7.5规范的运作模式 (159)7.6费价与投融资机制 (160)7.7绩效考核制度 (162)8天水建设海绵城市的保障措施 (164)8.1组织保障 (164)8.2资金保障 (165)8.3融资机制保障 (171)8.4管理及制度保障 (171)9附件: (175)前言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天水海绵城市试点申报材料的审阅和指导。

海绵城市发言稿

海绵城市发言稿

海绵城市发言稿大家好!我是XX市市长,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首先,我想对大家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们的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城市面临着许多自然灾害的困扰。

暴雨、洪水等灾害事件频频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提醒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已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城市免受灾害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减少雨水径流,通过自然过程吸收、滞留、净化和利用水资源,以达到减轻城市水灾风险、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目的。

首先,在城市设计和规划方面,我们将重视建设各类海绵设施,包括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吸收雨水,减少雨水流入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此外,我们还将增加城市绿地和植被覆盖率,改善城市的气候状况,减少热岛效应的影响。

其次,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我们将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升级。

通过建设更加智能、具有容纳和净化能力的排水系统,实现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

我们将投资建设更多的蓄水池、雨水收集设施等,为城市提供更可靠的防洪措施。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城市的水资源充足和可持续。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开展海绵城市相关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我们鼓励创新企业和科技人员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只有不断创新和进取,我们才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灾害的挑战。

最后,我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积极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可以从最小的细节做起,例如减少用水、垃圾分类等。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萍乡、、、、常德、、、遂宁、和。

迁安迁安市隶属于河北省,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岸边。

资金来源有4个方面,一是地方财政投入,迁安市地方财政总计投入15.45亿元,二是中央财政补助,三是项目融资,四是相关企业投入。

白城市是所辖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东部。

按照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的评审标准,获得前六名的城市,在3年建设期内,国家每年给予地级试点城市专项补助资金4亿元,3年累计可达12亿元。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引入社会资本情况达到要求比例并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还可获20%的资金奖励,合计可达14.4亿元,并将拉动市场化资金40亿元以上。

镇江是中国江苏省所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中国东部沿海、江苏南部,古时称“”,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

在今年4月,国家财政部公示了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江苏省镇江市成为16个国家试点之一,未来3年该市将获得12亿专项补贴资金的扶持。

今后要把地块雨水吸纳率等指标作为开发建设项目规划条件的重要技术指标,通过规划来有效落实海绵城市的各项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公园都将成为重要的海绵体。

同时推进海绵型道路和广场建设,新建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广场、停车场推广使用透水铺装系统。

新建住宅小区要规划建设雨水系统,室外步行道、停车场应采取透水铺装,政府投资的保障房等项目要率先落实。

嘉兴,是省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的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

一旦获得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资格,意味着嘉兴市在未来3年将获得至少12亿元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这或将是嘉兴市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的国家城市建设单项补助。

基于嘉兴城市雨水系统建设需求、海绵城市与排水防涝系统控制要求以及示范展示性,嘉兴计划在市区18.44平方公里的规定示范区内,针对旧城改造示范区域、南湖重点保护示范区域、已建新城改造示范区域、未建新城建设示范区域等各个区域的特点全力推进低影响开发,“示范区78%的雨水量要实现渗、滞、蓄、净、用,只有22%排入河中,从而大大减少积水和水污染。

海绵城市申报指南

海绵城市申报指南

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指南一、试点选择流程(一)省级推荐。

2015年,有积极性的省份先推荐1个城市。

由省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于2015年2月26日前通过信息平台向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提交申请文件(扫描件)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电子版。

(二)资格审核。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对各省份推荐城市进行资格审核,并于2015年2月底公布通过资格审核的城市名单。

(三)竞争性评审。

对通过资格审核的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于2015年3月初组织城市公开答辩,由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二、评审内容(一)资格审核。

各省份推荐城市须满足以下条件:1.城市人民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2.编制或修编城市水系统(包括城市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排水防涝、防洪、城市水体等)、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专项规划,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建设要求,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3.城市发展对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调蓄雨洪和应急管理能力需求强烈。

试点区域总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不低于400毫米。

优先鼓励旧城改造项目。

包括城市水系统、城市园林绿地、市政道路、绿色建筑小区等。

(二)竞争性评审。

重点评审以下内容:1.总体思路是否清晰。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城市的特点,提出的思路是否清晰、准确。

2.地方政府重视程度。

省级、市级政府推进试点工作的意愿是否强烈,是否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将试点工作打造成可示范推广的样板工程;是否建立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等。

3.目标合理性。

是否以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为目标。

试点城市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是否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要求,排水防涝标准、防洪标准是否达到国家有关技术规范。

示范城市申报条件情况表【模板】

示范城市申报条件情况表【模板】
无立法权的城市,政府已出台海绵城市等相关领域建设的指导意见。
法规或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应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明确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资源)收费的对象、标准等。
4
有立法权的城市,制定完善污水处理、地下管廊使用、雨水利用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资源)有偿使用的法规。
无立法权的城市,已出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资源)绵城市设计方法、关键参数、植物选型指引等。
可通过设计导则、地方技术标准、设计手册等体现
12
制定本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材料、施工、运行维护定额标准等。
13
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建立GIS信息平台等。
14
保障措施
制定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等方面建设的运作模式方案,采用PPP模式的应包括绩效考核、按效付费的要求。
其中,尚未编制完成“十四五”建设规划的,可暂以“十三五”期间经政府批复的建设规划代替,且应在建设期内完成“十四五”建设规划的制(修)订并批复。
8
将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以及河湖管理范围划定等方面要求和关键指标纳入规划建设管控。
结合机构改革、规划职责调整和“放管服”等要求,结合本地管理体制确定。
15
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专项债等支持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等方面建设运营。
16
制定支持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等方面建设的用地、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17
建立专业化运营管理的队伍。
包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特许经营等方式确定的专业化队伍。
5
将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等方面建设要求纳入竣工验收要求。
有具体工作要求,且在全市范围内长期有效。
6
建立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城市绿地等设施运行维护的制度,明确运行维护主体。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城市水logging、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海绵城市建设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利用自然系统的力量,实现城市内外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减少城市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韧性,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是“保护、留存、渗透和利用”,即保护原有水体和湿地、留存雨水和地表径流、渗透雨水和地表径流、利用雨水和地表径流。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内外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减少城市水logging、改善城市热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1. 建立雨水利用系统。

通过建立雨水收集、储存、利用系统,将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满足城市绿化、景观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减少城市自来水的使用,降低城市用水压力。

2. 构建雨水渗透系统。

通过构建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雨水渗透设施,将雨水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水logging的风险。

3. 建设绿色屋顶和墙体。

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种植植被,形成绿色屋顶和墙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热环境,减少热岛效应。

4. 修复城市水体和湿地。

通过对城市内的水体和湿地进行修复,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的生态容量。

5. 推广海绵城市理念。

通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强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社会影响力。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1. 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各地应根据自身的城市发展特点和水资源管理需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2. 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

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

海绵城市申报材料

海绵城市申报材料

海绵城市申报材料篇一:某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申报材料(事务所资料内部审核通过版)某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申报材料目录1 某市基本概况 ................................................ . (9)1.1 城市概况 ................................................ . (9)1.1.1 某的区位特点 ................................................ (9)1.1.2 某的历史文化特点 ................................................ . (9)1.1.3 某的市情特点 ................................................ . (10)1.2 降水、径流及洪涝特点 ................................................141.2.1 降水量................................................. (14)1.2.2 洪涝特性 ................................................ (18)1.3 水资源状况 ................................................ . (19)1.3.1 概述 ................................................ . (19)1.3.2 水资源量 ................................................ (19)1.3.3 水资源利用情况 ................................................ (22)1.4 水环境质量状况 ................................................ .. (25)1.4.1 渭河干流水质现状 ................................................ .. 251.4.2 渭河主要支流及嘉陵江水系水质现状 (25)1.4.3 城市水源地分布状况 (26)1.4.4 排污口分布状况 ................................................ (27)1.5 现状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27)1.5.1 供水及水利工程体系现状 (27)1.5.2 排洪防涝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32)1.5.3 排水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36)1.5.4 雨水调蓄利用设施 ................................................ .. 422 问题及需求分析 ................................................ . (43)2.1 存在的问题 ................................................ . (43)2.1.1 水安全方面: .............................................. (43)2.1.2 水资源方面: .............................................. (44)2.1.3 水环境方面 ................................................ .. (46)2.1.4 周边区域影响方面 ................................................ .. 472.2 需求分析 ................................................ .. (48)2.2.1 拟重点解决的问题: ..............................................483 某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指标 (51)3.1 总体目标 ................................................ .. (51)45678 3.2 具体指标 ................................................ ....................... 53 3.2.1 建成区内主要指标 ................................................ .. 53 3.2.2 建成区外主要指标 ................................................ .. 60 技术路线 ................................................ .................................. 62 建设任务 ................................................ .................................. 66 5.1 城市建成区内主要工程 ................................................66 5.1.1 城市水系保护 ................................................ .......... 66 5.1.2 园林绿地广场系统改造 (70)5.1.3 道路交通系统改造 ................................................ .. 74 5.1.4 住宅小区 .................................................................. 79 5.2 城市建成区外主要工程 ................................................85 5.2.1 防洪工程 ................................................ .................. 85 5.2.2 水源地建设与保护 ................................................ .. 87 5.2.3 水源涵养工程 ................................................ .......... 88 5.3 建设项目和投资安排 ................................................ .... 89 5.4 时间进度安排 ................................................ ............. 100 预期效益分析可行性论证报告 (102)6.1 预期效益分析 ................................................ ............. 102 6.1.1 社会效益 ................................................ ................ 102 6.1.2 经济效益..................................(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海绵城市申报材料).............................. 104 6.1.3 生态环境效益 ................................................ ........ 106 6.2 可行性论证 ................................................ ................. 107 6.2.1 基于城市水循环模型的情景方案模拟 ................. 107 6.2.2 建设目标可达性分析............................................ 118 6.2.3 某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可行性 ................................ 122 主要示范内容 ................................................ ........................ 125 7.1 规划建设管控制度 ................................................ ..... 125 7.2 制度机制 ................................................ ..................... 125 7.3 技术标准及方法 ................................................ ......... 126 7.4 能力建设 ................................................ ..................... 127 7.5 规范的运作模式 ................................................ ......... 129 7.6 费价与投融资机制 ..................................................... 130 7.7 绩效考核制度 ................................................ ............. 131 某建设海绵城市的保障措施 . (133)8.1 组织保障 ................................................ (133)8.2 资金保障 ................................................ (134)8.3 融资机制保障 ................................................ . (139)8.4 管理及制度保障 ................................................ ......... 139 9 附件: .............................................. .. (142)前言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某海绵城市试点申报材料的审阅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文本
申报文本可依据实施方案,参考评审内容等拟定,由省级财政、住建城乡建设、水利部门正式上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作为监督审查的依据,要求简单明了、突出重点,2000字左右(不含图表)。

一、申报试点主要内容
1. 城市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截至2015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2.拟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例 %(附区域范围示意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对应毫米/日降雨。

3.试点项目及投资构成(按项目包汇总,列表)。

4.试点预期目标(总体目标、具体指标,列表)。

二、已开展的工作
1.城市人民政府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构成;
2.建立的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机制要点;
3.当地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批复文件(附图);
4.已建成的海绵城市片区(附区域范围示意图)、成效(简要说明,应有量化指标);
5.建设运营模式(从建设运营模式选择,技术+资本参与情况,PPP方案,合同管理、激励约束和按效付费机制等
方面简要阐述);
6.已出台的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标准图集和技术导则等(列出名称和出台日期);
7.其他已开展的工作(简要说明)。

三、承诺
我市所有提交材料属实。

同意按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推进试点工作。

___________市人民政府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