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冲破传统观点的科学家 霍金和他的时间简史

合集下载

培养创新思维:《时间简史》中的科学哲学思考

培养创新思维:《时间简史》中的科学哲学思考

培养创新思维:《时间简史》中的科学哲学思考介绍《时间简史》是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著的畅销科普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了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本原理。

同时,这本书也饱含着对于科学哲学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深层次思考。

本文将从《时间简史》中选取几个关键观点,探讨如何通过阅读这本书来培养创新思维。

科学哲学思考1.观察力与问题提出: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做出重要发现,关键在于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善于提出问题。

在《时间简史》中,霍金多次强调了问题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提问疑难问题来推动读者思考。

这种习惯可以培养创新思维,激发我们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跳脱传统框架:为了深入理解宇宙奥秘,科学家必须舍弃传统观念和思维框架。

在《时间简史》中,霍金列举了众多对于物理学颠覆性的发现,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

这些发现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认知,激励我们挑战常规思维模式,从新角度看待问题。

3.勇于犯错与接受失败:科学家在探索未知领域时,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和经历失败。

然而,在《时间简史》中,霍金指出这些错误和失败也是科学进步的必然过程。

通过面对失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重新尝试,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并开拓新的路径。

4.跨学科整合:为了解决复杂问题,科学家常常需要跨越不同学科边界进行整合。

《时间简史》涉及到物理学、数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阅读并理解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把握更广阔的知识体系,并将不同领域的观点融汇起来来找到创新解决方案。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1.广泛阅读:除了《时间简史》,还可以阅读其他科学、哲学和艺术作品,扩大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思辨与讨论:阅读后可以与他人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思考各种观点,挑战彼此的想法,并从中获得新的启发。

3.实践与实验:创新思维需要付诸于实际行动。

通过实践、尝试和实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应用。

4.保持好奇心:保持对于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提问,并探索更多可能性。

霍金的宇宙与时间探索

霍金的宇宙与时间探索

霍金的宇宙与时间探索霍金(Stephen Hawking)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作出了众多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宇宙学和时间理论方面。

本文将探索霍金对宇宙和时间的独特见解。

一、霍金宇宙学理论简介霍金提出的宇宙学理论是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结合,被称为“霍金宇宙学”。

他的最著名的工作是关于黑洞的性质和演化的研究,他提出了“霍金辐射”理论,即黑洞并非完全吞噬一切,而是通过放射出粒子来辐射能量。

这一理论突破了以往对黑洞的认知,对理解宇宙中的其他现象有了重要意义。

二、时间的起源和演化霍金对时间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宇宙诞生前的“奇点”和宇宙诞生后的演化过程。

他认为,在大爆炸前,时间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时间与宇宙起源同时诞生。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的时间观念,使我们对时间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

随着宇宙的演化,时间开始流动。

霍金进一步探索了宇宙的扩张和加速现象,并提出了“暗能量”的概念,这使我们对宇宙进一步认识。

三、多元宇宙和平行宇宙的可能性除了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进行研究,霍金还提出了多元宇宙和平行宇宙的概念。

他认为,宇宙是无限多元的,每个宇宙都有其独特的物理规律和性质。

而平行宇宙则是存在于我们宇宙之外的其他不可见领域,这些宇宙可能具有不同的维度和规则。

对于多元宇宙和平行宇宙的存在,虽然缺乏直接证据,但霍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并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一些支持。

这一概念为宇宙的起源和未来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在对时间的探索中,霍金也涉及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他认为,根据相对论的理论,时间旅行是可能的,尽管目前我们无法真正实现。

他提出了时空弯曲和穿越黑洞的概念,认为这可能是实现时间旅行的途径。

然而,霍金也指出了时间旅行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悖论,例如“祖父悖论”。

尽管如此,他对时间旅行的研究为未来科学家提供了启示,也拓宽了对时间的理解。

五、对人类的影响和启示霍金的宇宙与时间探索不仅对物理学领域有着重要意义,也对我们人类的思维和存在有深远影响。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的一部科普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全书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解释,引领读者走进宇宙和时间的奇妙世界。

霍金在书中全面探讨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发展,以及关于宇宙的一些最新研究和发现。

他详细阐述了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到现代量子物理学的历史发展,包括相对论、黑洞、宇宙大爆炸等深奥的物理概念。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霍金对黑洞的形成、演化及其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黑洞的神秘面纱。

同时,他也对时间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讨论,说明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宇宙末日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书中涉及了许多复杂的科学理论,但霍金却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领略到物理学的魅力。

这使得《时间简史》不仅适合物理学专业人士阅读,也吸引了广大对宇宙和时间感兴趣的读者。

总的来说,《时间简史》是一部极具启发性和思考性的科普著作,它不仅拓宽了读者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读者对宇宙和时间的无限好奇与探索欲望。

无论你是物理学爱好者,还是对宇宙和时间感兴趣的普通人,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史蒂芬霍金的科学传奇时间简史的生平与成就

史蒂芬霍金的科学传奇时间简史的生平与成就

史蒂芬霍金的科学传奇时间简史的生平与成就史蒂芬·霍金的科学传奇:时间简史的生平与成就史蒂芬·霍金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以其在理论物理和宇宙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而闻名于世。

他的著作《时间简史》更是成为一本科普经典,向人们普及了复杂的宇宙观念。

本文将介绍霍金的生平及他在科学界的卓越成就,展现他作为一位科学家与智者的非凡魅力。

一、早年生活与教育经历史蒂芬·威廉·霍金于1942年1月8日出生在英国牛津市。

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家庭环境相对富裕。

很早起,霍金便显示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并表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

霍金在剑桥大学学习物理学,最初的成绩非常出色。

然而,他在大学期间被诊断出罹患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这意味着他将逐渐丧失肌肉控制能力。

尽管面临这种残酷的疾病,但霍金的科学热情并没有被击倒。

二、学术成就与突破尽管日渐衰弱,霍金在理论物理领域不断发表重要论文。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黑洞、宇宙起源和时空的性质。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成就是他对黑洞辐射的提出,即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理论的宣告颠覆了人们对黑洞的传统认知,指出黑洞会发出微弱的辐射能量,最终会缓慢地蒸发。

这一理论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引起了轰动,而且对于我们对宇宙演化的理解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霍金还致力于寻找统一的物理理论,试图解释宇宙的一切现象。

他的努力使得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结合成为了研究的重点,被誉为“量子引力”理论。

三、科普大师与《时间简史》尽管霍金的研究成果非常深奥难懂,但他始终希望将科学传播给更广大的公众。

为此,他写下了《时间简史》这本科普经典。

《时间简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了宇宙的起源、发展和可能的未来。

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方式,霍金把复杂的科学知识娓娓道来,让无数人对宇宙的奥秘有了初步的理解。

这本书的巨大成功不仅让霍金成为了一位备受推崇的科普大师,而且也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简介1. 引言时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概念,我们用时间来衡量事件的先后顺序以及持续的时间长度。

然而,对于时间的本质以及其在宇宙中的作用,人类历来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所著的科学普及作品,通过简洁明了的文笔,为读者揭示了时间的起源、演化和未来。

本文将简要介绍《时间简史》,旨在帮助读者对这部经典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作者简介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是英国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于1942年出生在牛津,他以其对黑洞、宇宙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而闻名于世。

由于患有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霍金几乎完全瘫痪,但他的科学贡献却不受限制。

他的理论和洞察力不仅为物理学家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也为普通读者带来了对宇宙起源和本质的全新认识。

3. 书籍概述《时间简史》是霍金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于1988年首次出版。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宇宙的起源和发展,涉及了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等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霍金试图向读者解答几个基本问题:宇宙是如何开始的?时间的概念和起源是什么?宇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4. 内容概述4.1 宇宙的起源在《时间简史》的开篇,霍金讲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即宇宙诞生于一个起源于极小并极高密度的点。

他解释了物质从这个点散开,并逐渐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宇宙。

4.2 时间的概念和起源时间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概念,但我们对时间的了解却并不完整。

霍金在本书中揭示了时间的本质及其在宇宙中的作用。

他解释了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知是如何与相对性理论相联系的。

4.3 黑洞和时间旅行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和令人着迷的天体之一。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详细讲述了黑洞的形成和性质,并探讨了黑洞可能是如何实现时间旅行的。

4.4 宇宙的未来在书的最后,霍金提出了一些关于宇宙未来发展的理论。

他讨论了宇宙膨胀、宇宙收缩以及宇宙终结的可能性,并引出了“时间箭头”的概念。

霍金时间简史

霍金时间简史

霍金时间简史
霍金时间简史:
霍金时间(Stephen Hawking Time)是对英国知名理论物理学家
史蒂芬·霍金的一种敬意。

霍金是20世纪末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的贡献不仅仅被公认为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
且也为世界的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他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66年取得,1966年,霍金成为剑桥大学懂得牛顿定律的讲座讲师。

1967年,他成为剑桥大学哈勃物理学系的教授。

1971年,霍金在《当代物理》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单粒子与
贝加玛波尔定律”,表明贝加玛波尔定律更为精确。

由于其杰出的科学贡献,霍金于1975年获得了国际引力研究会颁
发的费贝尔奖。

1976年,霍金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宇宙起源》,
分析了太阳系的起源,揭示了宇宙物质的属性以及宇宙的历史。

这本
书大受欢迎,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反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霍金逐渐被誉为单个人中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科学理论也被广泛引用。

霍金曾多次被评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外,2000年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因病去世,享年76岁。

在他去
世后,许多国家和组织都表示了对他所作出贡献的哀悼之情。

他的作
品在很多国家有广泛的影响力,并且为世界的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霍金的时间简史

霍金的时间简史
激发了人们对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在书中,霍金教授不仅探讨了科学 问题,还表达了对人类未来的关切。 他强调了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带 来的挑战与机遇,呼吁读者思考人 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更好地
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4
结语
结语
《时间简史》是一部既 引人入胜又富有启发性
的科普著作
霍金教授以其独特的视 角和通俗易懂的语言, 成功地将复杂的科学原
xxxxxxxxxxxx
-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出版背景与影响
内容概览
霍金教授的贡献
结语
霍金的《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是斯蒂芬·威廉·霍金 (Stephen William Hawking)教授的经典 著作,自1988年首次出版以来,这部著
作已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1
在这本书中,霍金教授以深 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关于 宇宙本性的众多问题,如宇
示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是如何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第二部分是"空间和时间",详细解释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通过阐述时空 结构、黑洞和引力波等概念,霍金揭示了相对论如何重新定义我们对宇宙
2
的认知
3
第三部分是"膨胀的宇宙",讲述了哈勃关于宇宙膨胀的发现以及大爆炸理 论。霍金教授解释了如何通过观测遥远星系的红移现象推断出宇宙的膨胀,
的关注和热爱
该书对科学普及产生了巨大 影响。通过霍金的解释,复 杂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激 发了无数读者的好奇心。此 外,《时间简史》还引发了 公众对科学家角色的新认识, 使人们意识到科学家不仅在 实验室工作,还通过著作和 演讲与公众分享他们的知识 和见解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的一本关于宇宙和时间的科普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全书共十二章,内容涵盖了宇宙的历史和起源、黑洞、相对论、时间箭头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科学概念。

霍金在书中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

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复杂的科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领略到物理学的魅力。

《时间简史》不仅是一本关于宇宙和时间的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霍金在书中探讨了人类面对宇宙的无尽奥秘时应有的态度和行为,鼓励人们勇敢地探索未知世界,追求科学真理。

该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突破2500万册,成为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

此外,还有一部同名的纪录片《时间简史》,由埃罗尔莫里斯执导,史蒂芬霍金任编剧,于1991年上映。

该片介绍了霍金的“黑洞理论”的形成过程、论证方式,以及他的家庭生活、成长经历等。

总之,《时间简史》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科普著作,它不仅让读者了解宇宙和时间的奥秘,更启发人们对生命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研究Vol115,No15,1999・自然哲学・敢于冲破传统观点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时间简史》李 宴 耕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经历了千难万苦,终于在1988年写成并出版了《时间简史》(副标题为“从大爆炸到黑洞”)一书。

此书一出,立刻轰动西方,几个月内在美国就售出50万册;到1991年在英国则已被重印20次。

在中国大陆,《时间简史》自1997年出版以来,也曾引起了相当的轰动,至今畅销不衰,有求大于供之势。

1论及《时间简史》,不妨先谈谈在霍金之前,人们对时间的认识的“简史”。

《淮南子》云:“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老子》则把“先天地生”的“道”概括为空间和时间即宇宙的根源。

屈原在《天问》中问道:“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对时间空间的形成发出了疑问。

《太平御览》中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对宇宙的起源作了生动形象的“神话”式描述。

《旧约全书》的“创世纪”第一章说“神创造天地”,即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现在,一般人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是:时间表示一种过程的延续,可分别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间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所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时间是具体的,一分一秒地在消逝,时间具有一去不复返性,是一维的不可逆的,故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间是可以感觉到的,是可以度量的,通过事物的变化,如机械运动、原子振动、日影移动等可以测量出时间及其长短。

在哲学方面,对时间的认识分为两大派系。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及其运动所固有的;是永恒的客观实在,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着,不受人的主观感觉的影响;时间这一实在,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象几何学中的直线似的正负向都是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物质、运动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离的。

列宁说:“时间是客观实在的存在形式。

”“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恩格斯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指时间和空间———笔者注)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概念、抽象。

”唯心主义者认为:时间只是意识、观念的产物,不是客观实在,是人的意识强加到事物上面的主观形式。

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使自己“外化”为自然,这时才出现空间形式;时间则是在“绝对观念”发展的更后一个阶段上出现的。

康德认为,时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用此去感知事物,才给予事物以时间性。

马赫认为,时间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是用来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贝克莱把时间空间看作是主观体验的形式。

还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则把时间与运动的物质相割裂,认为在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另有一个时间空间的空框子,物质是被安放在这空框子中的。

例如牛顿,他承认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他认为时间是绝对均匀流逝的与物质运动毫不相干的纯粹的持续性。

一般人无意中都持有牛顿式的时间观,觉得很符合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是天经地义的。

实际上,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是在不断改变和深入的。

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能从平常处看出不平常来,能突破和敢于突破“世俗”之见。

非欧几何证明了空间在特大的范围内(在天文学范围内)将是“弯曲”的;相对论揭示出时间的相对性:当运动速度接近或等于光速时,时间的持续就明显地加长了,即所谓“运动的时钟变慢”了,甚至会出现“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中国最古老的神话奇迹。

相对论的这一结论已得到部分事实的印证。

持唯心主义观点的人,看到人们对时间观念的不断改变,则宣称时间确实只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客观上并不存在,更“有理由”认为根本没有时间这个东西。

辩证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时间有相对性,同时认为茫茫宇宙,无边无垠,无始无终;在时间上,宇宙的发展变化既无开端也无尽头,并断然地说,如果根据每一个别事物的时空有限性去判断整个宇宙也是有限的,则必将导致荒诞不经的幻想,就会认为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有一个超时间超现实的神的世界,从而陷入宗教迷信。

故而又认为,对整个宇宙来说,它只有内因而无外因。

牛顿等人无法解释宇宙被“启动”的“第一推动力”,只好归结为是上帝推动;无法解释微分学推理中二阶及以上的无穷小量被“镇压”而消逝,只好幽默地说它们去上帝那儿了,“化为灵魂”了。

宇宙究竟有没有起源?时间是否有起点和终点?是否有过“第一推动力”?这类根本性的问题,的确一直萦绕在人们的思想中,困扰着人类的智慧。

甚至有人认为,到目前为止,人类的智力(认识能力)尚远未发展到那个程度,对这些问题是根本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甚至连关于这些问题的想象力也没有。

在《时间简史》的一开头,霍金就十分明确地提出:“宇宙从何而来?它为什么,并怎么样开始的?它会有末日吗?如果有的话,会发生什么?”霍金对这些问题敢于正视,敢于并善于探索,并得出了一些有说服力的惊世骇俗的新结论。

这显然是此书能引人入胜,造成大“轰动”的原因所在。

2“好事多磨”,霍金因患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而全身瘫痪,被禁锢在轮椅上已有20多年。

但他身残志不残,脑不残,思维不残。

他精力充沛,变残废的劣势为优势,他干劲冲天,记忆力超常,能够完全在脑中进行大量方程式的“心算”。

他意志坚强,勇于与命运抗争。

不单如此,他更是一位敢于冲破传统观点陈旧观念的科学研究家。

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他的科学思想遨游于太空,终于在相对论、量子力学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创出了新理论,得出了崭新的结论,从而解答了人类一直难以解答的宇宙起源这一难题。

他从研究黑洞出发,较深入地探索了宇宙(即时空)的起源和归宿,逐渐在解开宇宙之谜。

于是,在物理学的天空中便升起了一颗光芒夺目的超新星,霍金成为当今继爱因斯坦之后的最杰出的物理学家,被誉为战士、轮椅上的爱因斯坦传人、当代的爱因斯坦。

《时间简史》一书所表明的霍金的新观点、新成就、新贡献是什么呢?笔者的看法是:第一,对多数人认为纯粹是宗教迷信的传说,霍金不但没有回避,相反却给予了相当的注意,并试图以真正的科学研究的态度来考察这些传说。

霍金写道:“根据一些早先的宇宙论和犹太人、基督教、穆斯林传统,宇宙开端于有限的、并且不是非常远的过去的某一时刻”。

(这与中国上古神话“盘古开天”之说何其相似。

)并引用奥古斯丁的观点说:“时间是上帝所创造的一个性质,在宇宙开端之前不存在。

”由此而引出了哈勃的“大爆炸”理论、牛顿理论、相对论、量子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以及“人择原理”。

这种叙述或说是带有推理性的叙述,堪称别具一格,不同凡响。

他由此而大胆地指出:“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可推断出,宇宙必须有个开端,并可能有个终结。

”在论述中,不乏辩证唯物论味道,并打破了宇宙既无开端也无终结的传统说法,肯定了宇宙有开端,也应有终结,否定了宇宙过去无限将来也无限的旧观点。

这应当算是霍金的新思维、新贡献。

第二,肯定了哈勃的大爆炸及宇宙膨胀理论。

霍金说:“宇宙膨胀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智慧革命之一。

”并说,空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但却没有边界。

内含辩证法“颗粒”。

第三,论证了时间是有开端的。

这也是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霍金写道:“在宇宙中存在一点,在该处理论自身失效。

这正是数学中称为奇点的一个例子。

”“就我们而言,发生于大爆炸之前的事件不能有后果,所以并不构成我们宇宙的科学模型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应将它从我们模型中割除掉,并宣称时间是从大爆炸开始的。

”到1970年,霍金与彭斯合作,最后证明了:“宇宙包含着我们观测到的这么多物质,则过去必有一个大爆炸的奇点。

”“它被包含在叫做黑洞的空间-时间的一个区域中。

”第四,霍金在统一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研究上,前进了重大的一步。

他说:“前面讨论的奇点定理指出,至少在两种情形下引力场会变得非常强———黑洞和大爆炸。

”“我们还没有一个完整、协调的统一广第15卷 第5期  自然辩证法研究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但我们已知道这理论所应有的一系列特征。

”第五,他独树一帜地研究了黑洞。

他证明了空间—时间—定存在奇点,在奇点处所有的定律及可预见性都将失效。

奇点可以看成是空间时间的边缘。

有两个最重要的奇点是黑洞的奇点及宇宙大爆炸处的奇点。

还证明了奇性定理和黑洞的面积定理。

他指出整个宇宙起始于大爆炸的奇点。

他从对黑洞的研究中,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论证了宇宙将会在大挤压奇点处或在黑洞中的一个奇点处结束。

第六,霍金相信科学,反对伪科学,他具有一定的反宗教迷信意识。

正如在《时间简史》开头卡尔・沙冈所写的《导言》里所说,这是一本关于上帝或许是上帝不存在的书。

霍金说:“宇宙完全是自足的,而不被任何外在于它的东西所影响。

它既不被创生,也不被消灭。

它就是存在。

”3霍金的理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兴奋———宇宙终于“有了”起源;但同时必然又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和沮丧———宇宙也会坍缩而有终结!人类苦经几百万年的进化和努力劳动创造,才达到的今天的智慧和文明,必将毁于一旦!如何看待霍金的理论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肯定,霍金的理论是大胆的,深刻的,是有观察根据,有前人的理论成果作基础,有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的,是具有开创性的。

他想人们所未想或不敢想,做(研究)人们所不敢做。

他的思维,他的工作,扩大了人们的眼界,拓宽了人类认识范围、理解范围,冲破了“人类理解的局限性”,具有革命性和划时代(科学上)的意义。

其次,他的理论还远未完善,还应说是初步的,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外,还带有或多或少的想象、幻想的色彩。

有的地方,给人以“硬凑”和人为的去“补足”的感觉、印象。

他的一些假设是大胆的,然其推理、求证似尚欠缺些,事实的证据更是欠缺(如关于反物质、负时间、黑洞是否真客观存在等等)。

虽然如此,它确实给了人们以极大启示,为揭开宇宙之谜大大前进了一步。

第三,受西方文化、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局限性的影响,在有意无意中,霍金明显地在肯定宗教和否定宗教之间,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徘徊。

其著作中不断出现对“造物主”、“上帝”存在的肯定性词语,又力图否定或“缩小”上帝存在的范围和作用。

时时处处,无不打有宗教的烙印。

第四,他尚未能揭示出时空产生、发展、演化的实质和根本原因。

当今之世有一种“怪现象”,即新的不见得就是对的,旧的不见得就是错的;“要找新思想请到旧书中(即旧知识)去找,要找旧思想请到新书中去找”———有人如是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哲理讲,最深刻的见解恐怕还得数中国。

中国毕竟已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与西方不同特色的灿烂文化。

第五,科学家们测试推断说,地球的寿命已只剩下了它的四分之一;霍金如今又论证说宇宙也终将毁于一旦。

若果真如此,也不必恐慌。

人,不是也一直在一代接一代地不断死亡吗?不过是因已司空见惯而不以为怪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