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读《时间简史》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名师资料汇编
我读时间简史阅读答案

我读时间简史阅读答案我读时间简史阅读答案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我读时间简史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①窗外,几只不知名的鸟雀在高大的木棉树上肆意地欢叫着。
屋内,我心无旁骛地品味着手头的书,一本让我陷入沉思的书。
这本书就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殴文斯通所写的《渴望生活梵高传》。
②在欧文的文字世界里,我可以倾听,倾听苦难无情地敲打脆弱肉体的声音,滞重、沉闷、摄人心魄。
③活着,随着时间的分秒逝去,死亡在远方日渐明朗。
正因为死亡如日出日落那般平常,所以苦堆才具备永恒的意义。
在我眼中,苦难与生命两者之间,是个大大的等号。
生命唯有经过苦难与痛楚的洗礼,才能彰显它的伟大!未有任何的生命可以不带有苦难沉重的底色,没有苦难的生命是不存在的,苦难的面目不同罢了。
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
④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说,全情地投身艺术势必造成物质生活的难以为继。
梵高的生活总是处于极为尴尬与困顿的景况之中,在他的世界里,生活的炊烟总也升腾不起,既没有爱情,亦没有面包。
这是一个怎样的冰冷世界啊!唯有提奥的帮助,让他可以偶尔地感受到世俗的暖意与温情。
⑤在困难面前,在面临如何抉择的关键时刻,对艺术的热爱是否能够强力地战胜对世俗的妥协,彰显了一个艺术家的纯粹性与崇高性。
在这个世间,这样的人从来是屈指可数的。
毋庸置疑的,梵高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之所以能够跨越苦难,只在于有一份独特的快乐在呼唤。
⑥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虽然可以漠视世俗,却不能与世俗完全隔绝。
因此,这份快乐并不复杂,像海子的诗歌一样,它根源于喂马、劈柴,起源于粮食和蔬菜。
于是,这份快乐对于梵高的意义,就像在电线杆上的鸣叫对于雀跃的鸟儿,就像拿到糖果对于单纯的小孩,就像收获秋之硕果对于憨笑的农民,就像得到远方儿女的问候对于年迈的老人。
高考语文复习《语段综合题》含答案24

高考语文复习《语段综合题》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11分)
长期以来,人们对月球是怎么来的,①,如俘获说、分裂说、大碰撞说等,目前最可靠的,能提供科学证据的学说是同源说。
2001年科学家在对阿波罗登月收集到的岩石发现,氧的同位素在地球和月球的岩石中几乎是完全一样的,②,我们目视到的比较亮、颜色发白的地方主要由斜长石构成;另一类是比较暗的地方就是月海中玄武岩。
美国和苏联采集的样品,主要偏向于覆盖月海中的玄武岩和斜长岩,年龄距今大约30多亿年,比较老。
嫦娥五号采集到的吕姆克火山口旁岩石,可能年龄较新,是距今13 亿年的样品。
通过未来的研究,对于地月同位素上的一致性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③。
9.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答案]①提出了很多假说(或者“有不同的说法”)
②月球的岩石大致为两类③进而挑战地月同源说
10.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每句不超过20个字。
(5分)
[答案]①在月球来源的众多说法中同源说最可靠;②美、苏联采集的样品
能验证同源说;③嫦娥五号采集到的样品可能挑战同源说。
我读《时间简史》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读《时间简史》[注]毕飞宇《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
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
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
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
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
我喜欢他。
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的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
因为火车越快,它自身的质量就越大,阻力也越大。
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就差抓耳挠腮了。
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
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
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
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
”毕加索说得多好啊,如果你喜欢读爱因斯坦,你会“明白别的东西”。
事实上,阅读最大的魅力就在这里——我是乞丐,我向你索取一碗米饭,你给了我一张笑脸或一张电影票,你是仁慈的,慷慨的。
我接受你的笑,接受你的票,并向你鞠躬致谢。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
他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时间—空间”其实就是一张阿拉伯飞毯,我们就生活在四只角都翘起来的那个飞毯里头。
我要说,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
我要住更大的房子,我要开更快的汽车,我要活更长的寿命。
是的,人们都渴望自己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顾拜旦是了不起的,是他建立了现代奥林匹克。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条:第一,争夺更多的空间;第二,用最短的时间去争夺最大的空间。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它不是灭绝贪婪,而是给贪婪以“出路”,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
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
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
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
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
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l033。
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材料二: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于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
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
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
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
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
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
”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时间简史》导读习题及答案

霍金其人1【单选题】《时间简史》首次出版于()。
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我的答案:B2【多选题】霍金的作品包括()。
A、《果壳中的宇宙》B、《统一场论》C、《大设计》D、《宇宙的结构》我的答案:A3【判断题】《时间简史》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畅销书。
()我的答案:×霍金的主要贡献1【多选题】霍金的主要贡献包括()。
A、提出黑洞辐射B、提出量子引力论C、提出量子宇宙论D、提出量子论的物理学基础我的答案:ABC2【多选题】根据黑洞辐射理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黑洞质量越小,辐射温度越高B、黑洞会因为辐射而渐渐变小C、黑洞会因为辐射而渐渐变冷D、因为辐射,黑洞最后会以爆炸告终我的答案:ABD3、【判断题】经典物理理论很好地解决了奇点问题。
()我的答案:×《时间简史》简介1【单选题】关于宇宙起源,霍金曾经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将不可避免地产生。
()B、虫洞C、引力波D、时空弯曲我的答案:A2【判断题】霍金提出,大爆炸的奇点会被量子效应抹平,整个宇宙空间正是起始于此。
()我的答案:√3【判断题】弦理论是未来我们研究宇宙问题的方向之一。
()我的答案:√万物理论与宇宙创生1【单选题】根据霍金的观点,对偶性强烈地暗示了()的存在。
A、奇点理论B、引力理论C、量子理论D、统一理论我的答案:D2【多选题】《时间简史》一书探讨的主题包括()。
A、宇宙如何诞生?B、如果宇宙存在开端,那在开端前又发生了什么?C、时间的本质是什么?D、宇宙将如何发展?我的答案:ABCD3【判断题】对偶二象的结构关系在大自然中是偶然而随机出现的。
()我的答案:×人类宇宙观的发展1【单选题】根据开普勒定律,以太阳为焦点、以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与时间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A、二次方B、三次方C、四次方D、五次方我的答案:B2【单选题】历史上最早的观测天文学是源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
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
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
”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
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
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
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
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
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
”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材料二:【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
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
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
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
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
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
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
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
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时间简史阅读测验题目及解答

时间简史阅读测验题目及解答《时间简史》阅读测验题目及解答一、选择题1. 关于宇宙诞生的理论,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大爆炸理论B. 平行宇宙理论C. 天使之手理论D. 地壳板块理论答案:A. 大爆炸理论2. 根据霍金的理论,以下哪种描述宇宙的演化过程是错误的?A. 宇宙从一个极点开始膨胀B. 宇宙膨胀速度会逐渐减缓C. 宇宙将会因重力作用而收缩D. 宇宙的膨胀会永远持续下去答案:C. 宇宙将会因重力作用而收缩3. 霍金对时间的理解是什么?A. 时间是绝对不可逆转的B. 时间是宇宙中最牢不可破的规律C. 时间可以在不同宇宙间相互转移D. 时间的概念取决于不同的观察者答案:D. 时间的概念取决于不同的观察者二、判断题1. 宇宙存在始于一个奇点,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错误。
宇宙的膨胀始于一个极点,而非奇点。
2. 霍金认为时间是绝对不可逆转的,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错误。
霍金认为时间的概念取决于不同的观察者,因此并非绝对不可逆转。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一下霍金的宇宙起源理论。
答案:霍金的宇宙起源理论是大爆炸理论,即宇宙起源于一个初始的高密度、高温的状态,随后膨胀扩散。
他认为宇宙的演化受到引力的影响,但膨胀速度会逐渐减缓,直至宇宙最终停止膨胀。
2. 请解释一下霍金对时间的观点。
答案:霍金认为时间并非绝对不可逆转,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取决于不同的观察者。
他指出时间可以被压缩或拉长,也可以在不同宇宙间相互转移,因此时间的流逝取决于观察者所处的环境和运动状态。
以上是《时间简史》阅读测验的题目及解答,希望对您的阅读理解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附解析一、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学的自尊陈占敏①21世纪的小说,招数迭出,花样翻新,小说家们施出了浑身解数,要夺回日益失去的小说读者,中外小说家莫不如此。
可是招数变来变去,花样翻来翻去,细看来不过还是那么几招,要么以新奇取胜,要么以刺激夺人,或者在情节内容上,或者在技术手法上。
像石黑一雄那样,从容平静地写来,不玩招数,不弄玄虚,只是笔笔落实,平实展开,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啊!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作家的才华和功力,还有作家的自信和自尊。
②是的,很少有作家像石黑一雄那样,着力于表现人的自尊了。
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又译《残日》),写一个管家的自尊。
从人物设置上,石黑一雄就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巨大的困难需要去克服。
管家的身份,决定了要写出那份自尊是多么困难。
父亲——管家,在司机刚好休假的时候,被招来开车,陪两位绅士外出。
闲极无聊,两位绅士对车外出现的风景感到了腻烦,开始对父亲的“错误”肆无忌惮地嘲弄,以此来取乐。
父亲恰如其分地既维护着个人尊严,又准备听任调遣地驾着车。
两位绅士在对父亲口出恶言、极尽凌辱之事感到疲倦时,又开始议论攻击他们的东道主,也就是父亲的雇主,言词愈来愈低贱阴险。
父亲忍无可忍,猛然刹住车,打开车后门,在离车门一两步远的地方站定,两眼紧紧地盯着车内。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一位绅士问,我们不再继续旅行了吗?父亲不予回答,只是继续静静地站在那里。
终于,一位绅士表示,他们刚才的谈话的确有点鲁莽,这再也不会发生了。
就是这样,没有剑拔弩张,没有急风暴雨,没有咆哮,一切都是静静地进行,静静地较劲,连空气都是静静的;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平静中,蕴蓄着极大的张力,像一张弓拉满了,紧紧地绷着,“引而不发,跃如也”。
③对人的自尊的关注,贯穿着石黑一雄的大部分作品。
这定然与石黑一雄的出身经历有关吧。
他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随父亲到英国定居。
他的出生地,那块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土地,在他稚幼的心灵中会不会留下伤痕?他需要怎样保持着一个外来人的自尊,才能够在异乡的土地上立足成长?石黑一雄的另一部长篇《远山淡影》里,要搬家随母亲远行的万里子,一定要带上她那些小猫,她一再申明自己的想法:“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可是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就这样一再重复,一再申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读《时间简史》[注]
毕飞宇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
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
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
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
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
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
我喜欢他。
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的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
因为火车越快,它自身的质量就越大,阻力也越大。
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就差抓耳挠腮了。
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
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
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
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
”毕加索说得多好啊,如果你喜欢读爱因斯坦,你会“明白别的东西”。
事实上,阅读最大的魅力就在这里——我是乞丐,我向你索取一碗米饭,你给了我一张笑脸或一张电影票,你是仁慈的,慷慨的。
我接受你的笑,接受你的票,并向你鞠躬致谢。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
他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时间—空间”其实就是一张阿拉伯飞毯,我们就生活在四只角都翘起来的那个飞毯里头。
我要说,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
我要住更大的房子,我要开更快的汽车,我要活更长的寿命。
是的,人们都渴望自己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顾拜旦是了不起的,是他建立了现代奥林匹克。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条:第一,争夺更多的空间;第二,用最短的时间去争夺最大的空间。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它不是灭绝贪婪,而是给贪婪以“出路”,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
于是,贪婪体面了,贪婪文明了,贪婪带上了观赏性。
最关键的是,现代奥林匹克有效地规避了贪婪所带来的流血、阴谋、禁锢和杀戮。
它甚至可以让争夺的双方变成永恒的朋友。
在我还是一个乡村儿童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
可是,我母亲却有一块瑞士手表,方圆几十里之内唯一的手表。
我崇拜我的母亲。
任何人,只要他想知道时间,得到的建议只能是这样的:“去找陈老师。
”那时我以为,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存在。
等我可以和母亲“对话”的时候,母亲却告诉我,手表的内部并没有意义,就是零件,最重要的是玻璃罩着的那个“表面”。
长针转一圈等于一分钟,短针走“一格”等于五分钟。
我母亲的“时间教育”是有效的,我知道了,时间其实不是时间,它是空间。
它被分成许多“格”。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所谓的时间,就是被一巴掌拍扁了的汤圆。
我人生的第一次误机是在香港机场。
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
香港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一块特殊的表,非常大。
那块透明的“大表”是由无数的齿轮构成的,每一个齿轮都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
我终于发现了,时间其实是一根绵软的面条,它在齿轮的切点上,由这一个齿轮交递给下一个齿轮。
它是有起点的,当然也有它的终点。
我像一个白痴,傻乎乎的,就这样站在透明的机芯面前。
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为此错过了我的航班。
这是多么吊诡的一件事:表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我一直在看,偏偏把时间忘了。
是的,我从头到尾都在“阅读”那块硕大的“手表”,最终得到的却是“别的”。
回到《时间简史》。
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阅读《时间简史》的,我读得极其慢,有时候,为了一页,我会耗费几十分钟。
我知道,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是,它依然是必需的。
难度会带来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
一个人所谓的精神历练,
也一定和难度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
[注]《时间简史》: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作品,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以雪山的美丽、圣洁来形容《时间简史》的魅力,以雪山的遥远、不可攀登来表明作者因无法理解此书而沮丧的心情。
B.相比霍金,作者更喜欢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既能像小说家一样通俗生动地讲述,又能像诗人一样借形象来传达深意。
C.文中引述他人观点、描写个人感悟与经历的大量文字,看似与题目无关,其实都属于对《时间简史》一书的阐释与补充。
D.结尾“回到《时间简史》”一句,点题并照应开头,还包含了言外之意:作者在“回到”之前已经历过遥远的精神漫游。
8.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5分)
9.既然“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为什么作者坚持认为“它依然是必需的”?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6分)
答案:
7. 【分析鉴赏】(3分)
D(解析:A项,考查“内容理解”,错在“沮丧的心情”,作者对于读不懂《时间简史》的并没有“沮丧”。
B项考查“把握人物情感,分析常用手法”,错在前面的“更喜欢”,文中并没有提到作者对霍金的态度,后面对比喻的理解没有问题。
C项,考查“把握文章写作思路”,错在“对《时间简史》一书内容的阐释与补充”。
作者说了自己读此书“不可能有所收获”,既然没有读懂,阐释与补充就无从谈起。
文章围绕着读《时间简史》而明白“别的东西”这一线索来展开,那些文字是由此书引发的别的思考与感悟。
D项,考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正确。
)
8.【理解分析】(5分)
答:(1)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客观)存在;
(2)时间是空间,被分成了许多“格”;
(3)时间意味着别的东西;
(4)时间有起点的,也有终点;
(5)时间与空间都是有弧度的;
(6)人的欲望与时间和空间有关,应为此制定规则。
解析:考查“提取文中重要信息”。
要注意原文使用了倒叙的写法,答案1、2、3点在时间上要早于4、5点。
题目只要求简要说明,不必答出时间、人物等多余的要素,只要答出变化就行(注意不能用比喻来代替说明)。
每点1分,顺序错乱,表达不清酌情扣分。
9.【文本内涵探究】(6分)
答:这样阅读是“必需”的,是因为:
(1)因为有意外的、别的收获。
(或“不懂得作者收获了对阅读魅力的领悟,对时空本质的理解,对童年往事的追忆等,体会到书本之外的‘别的快乐’”。
)
(2)获得了特殊的阅读快感。
(或“作者思维变得活跃(状态被调动起来),想到了爱因斯坦、毕加索,顾拜旦等,获得特殊的快感”。
)
(3)获得了阅读的精神磨砺。
(或“作者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读此书,明知难以读懂仍坚持不懈,获得精神的磨练,得到别的乐趣,这正是阅读的魅力。
”)
解析:考查“理解文章主旨,挖掘文本丰富内涵”。
虽然答案的要点都来自最后一段,但分析的具体内容必须在前面的文本中提取、概括。
每点2分,共6分。
未具体分析的、表达不清的,酌情扣分。
照抄原文,最多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