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学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会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3. 掌握会计账户的设置、登记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对经济业务进行正确记录;2. 熟练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3. 培养较强的会计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2. 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遵循法律法规,诚信守信;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一会计专业新生,对会计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尚未系统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包括会计的定义、功能、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2.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的设置、分类及其与账户的关系;会计账户的结构、登记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3. 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及应用;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 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4. 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凭证、账簿的种类及其应用;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流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账务处理程序5.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其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财务报表6. 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会计核算模块的功能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 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64课时,按照以下进度进行教学:1.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8课时)2. 会计科目与账户(8课时)3. 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12课时)4. 账务处理程序(16课时)5. 财务报表(8课时)6. 会计电算化(12课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针对会计基本概念、原则、科目和账户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

4.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5. 了解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3.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4. 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5. 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以及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2. 讲义:详细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以及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方法。

3. 会计软件:用于实践操作。

4. 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

五、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 课堂练习: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讲解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2. 学生动手操作:编制试算平衡表。

3. 课堂练习:分析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关系。

第三课时:1. 讲解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2. 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凭证和账簿。

3. 课堂练习: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

第四课时:1. 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讲解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分析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3. 课堂讨论: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第五课时:2. 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编制的掌握程度。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帮助学生熟悉会计凭证、账簿的种类和用途。

4、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1)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2)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经营场景,如一家小型商店的日常收支,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1)讲解会计的定义,强调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旨在提供财务信息。

(2)阐述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

核算包括记录、计算和报告经济业务;监督则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3)明确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3、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1)详细介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举例说明每个要素的含义和特点,如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2)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恒等关系。

(3)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会计科目。

4、会计凭证(1)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展示各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如发票、收据、支票等,并讲解其填制要求。

(3)重点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审核要点。

5、账簿(1)介绍账簿的种类,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2)讲解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包括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如何进行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6、借贷记账法(1)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知识。

(2)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

(3)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

(2)具备初步的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2)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3)会计凭证、账簿的填制和登记。

2、教学难点(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和记账规则。

(2)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系统的了解。

2、案例教学法引入实际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训,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一些会计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内容全面、案例丰富的基础会计教材。

2、教学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实训资料准备会计模拟实训所需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

4、在线学习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学习网站和会计软件,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经济业务案例,如购物发票、工资条等,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掌握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和核算原则。

4.可以正确运用会计方法和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5.能够根据会计凭证和账户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决策。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会计的分录方法和核算原则。

4.会计的凭证处理和账务处理。

5.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三、教学过程:1.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30分钟)a.介绍会计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b.解释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c.讨论会计的目的和职责。

2.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30分钟)a.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b.讲解会计等式和资产负债表。

c.解释会计的核算原则和稽核原则。

3.会计的分录方法和核算原则(40分钟)a.讲解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b.介绍会计的核算原则和手账核算。

c.演示会计的日记账和分类账的编制方法。

4.会计的凭证处理和账务处理(40分钟)a.讲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b.解释会计凭证的填制规则和会计科目的概念。

c.示范会计的账簿管理和账务处理。

5.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40分钟)a.介绍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b.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解读。

c.详细解释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

四、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案例进行会计分录的练习。

2.作业检查:批改学生的练习题和作业。

3.考试评分:进行闭卷考试,评分并给出合理的反馈。

五、教学资源:1.教材:《基础会计教程》。

2.案例:根据实际生活中的财务数据制作一份练习题。

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并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通过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会计方法和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并能够根据会计凭证和账户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决策。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紧凑而有序,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案例的操作,使学生对会计的内容和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理解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2 教学内容
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会计软件的选型与实施
会计软件的日常账务处理操作
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5.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学生回答会计软件相关问题
实践报告:学生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成本核算
理解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2 教学内容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计算和核算实例
3.1 教学目标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2 教学内容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内容
利润表的编制和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内容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案例分析法: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实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
第六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
账户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及其在会计记录中的运用。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掌握会计科目按性质分类的方法,理解会计科目命名的一般原则。
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熟悉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理解其在会计记录中的应用。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课程按照工作系统化课程的设计思路,依据“会计职业认知与会计基本理论理解”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的职业认知基本规律形成教学内容,其中以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以小型制造业日常业务为载体,按照会计核算的工作过程“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借贷记账法运用---填制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记账凭证---建立并登记会计账簿---结账对账---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分设学习情境,并以务实操作过程为序有机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学习子情境并组织校内仿真实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第一,注重引导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认识会计职业的意义、目标和职能,树立会计职业感;第二,按照小企业资金循环的过程进行业务排序,使学生熟悉小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熟悉企业经营过程,更好的认知企业经济业务内容;第三,注重规范化教学,保证实务教学的规范性;第四,遵循由浅入深的职业认知规律,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

为切实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实训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

单项实训侧重每个具体工作内容,综合实训以一个模拟工业企业一个月的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以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采用真实的账证表资料,指导学生完成从建账到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期末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等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全部会计工作,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

基础会计学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学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等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会计工作的流程和规范。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会计公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能够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能够运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和报表生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等基本知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会计工作的流程和规范。

具体安排如下:1.会计基本概念:介绍会计的定义、目标、基本假设、基本原则等。

2.会计要素: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3.会计科目: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设置和运用。

4.会计分录: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5.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6.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如借贷记账法、权责发生制等。

7.会计工作流程和规范:介绍会计工作的流程,如凭证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知识。

3.实验法:通过操作会计软件和手工会计处理,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会计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基础会计题目名称:东银公司会计核算班级: 10级 (2 )班学生专业:会计电算化姓名(学号):胡诗莹(ZD10080201)、张馨丹(ZD10080247)王文星(ZD10080250)、吴莎莎(ZD10080204)张茜(ZD10080216)指导教师:欧阳秀兰技术职称:讲师1月 3 日制课程设计任务书1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2 课程性质专业课3 适用年级11级4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5 设计项目设计某企业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并对有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6 实训要求必开7 选题要求将所学会计知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8 指导老师欧阳秀兰职称讲师9 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与方法,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作素质。

(3)经过课程设计实践,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10 设计要求会计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11 课程设计的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 12月上旬,调查,资料收集。

(2)第二阶段: 12月下旬,资料分析、研究。

(3)第三阶段: 1月初,形成结论,完成设计。

12 参考书目(1)、<基础会计>, 朱天高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李平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13 任务书下达时间 12月8日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姓名:胡诗莹王文星吴莎莎张馨丹张茜年级:11级专业 :会计电算化班级:(2)班总分:评分教师: 欧阳秀兰评分时间: 1月10日课程设计报告年级11级专业:会计电算化班级电会(2)班同组人姓名胡诗莹、王文星、张馨丹、吴莎莎、张茜指导老师欧阳秀兰职称讲师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性质专业课设计项目设计某企业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并对有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实训要求必开1 设计目的1.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与方法,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1.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作素质。

1.3经过课程设计实践,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2 设计要求会计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3 课程设计的进度安排3.1第一阶段: 12月上旬,调查,资料收集。

3.2第二阶段: 12月下旬,资料分析、研究。

3.3第三阶段: 1月初,形成结论,完成设计。

4 设计内容:东银公司 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 、12月1日,仓库发出材料40 000元,用于生产A产品21 900元,B产品18 100元。

2 、12月4日,仓库发出辅助材料2 000元,供车间使用。

3 、12月5日,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30 000元。

4 、12月7日,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24 000元。

5 、12月9日,向光明厂购入甲材料14 000元,增值税税率17%,该厂垫付运杂费 1 000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材料已验收入库,按其实际采购成本转帐。

6 、12月10日,向八一厂购入乙材料40 000元,增值税税率17%,货款以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材料已到达并验收入库。

7 、12月11日,以现金支付上述购入材料的搬运费600元,并按其实际采购成本转账。

8 、12月12日,收到新华厂还来欠款3 000元,存入银行。

9 、12月13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上月应交税金1 000元。

10、12月15日,本月份职工工资分配,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0 000元,车间职工工资3 000元,管理部门职工工资1 000元,计24 000元。

11、12月16日,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3 160元,其中,车间使用固定资产折旧2 380元,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780元。

12、12月17日,将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摊入A、B产品成本。

13、12月20日,A产品已全部完成,共2 000件,按其实际成本转账。

14、12月21日,出售商品给新华厂,计A商品1 800件,每件售价28元;B商品4 400件,每件售价14元,共计售价112 000元,增值税税率17%,货款尚未收到。

15、12月22日,结转上述出售商品的生产成本,A商品每件20元,B商品每件10元,共计80 000元。

16、12月23日,用现金支付销售产品包装费、装卸费等销售费用1 100元。

17、12月24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临时借款利息2 000元。

18、12月26日,由于自然灾害使辅助材料损坏300千克,价值1120元。

经上级批准,作非常损坏处理。

19、没收包装逾期未还的押金300元。

20、12月27日,出售多余材料2 000元,增值税税率17%,价款存入银行。

21、12月28日,结转该材料的实际成本1 500元。

22、12月31日,计算本月应交的增值税;23、12月31日,分别按应交增值税的7%和3%计提本月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要求:<一>编制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二>计算12月份东银公司利润表中以下项目的金额(要求列出计算过程):(1)营业利润;(2)利润总额;(3)净利润。

会计核算:<一>、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1.借: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 21900-B产品-直接材料 18100贷:原材料-甲材料 400002. 借: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贷:原材料-甲材料3. 借:库存现金 30000贷: 银行存款 300004. 借:应付职工薪酬 24000贷:库存现金 240005. 借:原材料-甲材料 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380贷:银行存款 173806. 借:原材料-乙材料 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贷: 应付票据 468007. 借:原材料-乙材料 600贷:库存现金 6008. 借:银行存款 3000贷:应收账款 30009.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税费)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10. 借: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 10000 -B产品-直接人工 10000制造费用-工资费用 3000管理费用-工资费用 3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 24000 11.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2380管理费用-折旧费 780贷:累计折旧 316012. 借:生产成本-A产品-制造费用 3690 -B产品-制造费用 3690贷:制造费用 738013. 借: 库存商品-A产品 35590贷: 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 21900 -A产品-直接人工 10000-A产品-制造费用 369014. 借: 应收账款-新华厂 131040贷: 主营业务收入 1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040 15. 借: 主营业务成本 80000贷: 库存商品-A产品 36000-B产品 4400016. 借:销售费用-包装费 1100贷:库存现金 110017.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贷:银行存款18. 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资产损溢 1120贷:原材料 1120批准后:借:营业外支出 112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资产损溢 1120 19. 借:其它应付款 300贷:营业外收入 30020. 借:银行存款 2340贷:其它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 34021.借:其它业务成本 1500贷:原材料-甲材料 150022.12月31日,本月应交增值税额为:19380-9180=10200(元)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0200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020023.12月31日,计提本月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10200 *7%=714(元);计提本月应交的教育费附加:10200*3%=306(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20贷:应交税费一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714一应交的教育费附加 306<二>、 12月份东银公司利润计算;1.12月31日,利润的结转与分配;(1) 借:主营业务收入 11其它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300贷:本年利润 114300(2) 借: 本年利润 87500贷:主营业务成本 80000其它业务收入 1500营业外支出 1120销售费用 1100管理费用 1780财务费用2.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营业利润=11400-81500-1020-1100-1780- =26600(元);利润总额=22600+300-1120=25780(元);所得税费用=25780*25%=19335(元);净利润=25780-6445=19335(元)。

(1)计提结转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644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445借:本年利润 6445贷: 所得税费用 6445(2)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借:本年利润 19335贷:利润分配 193355 本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经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

我们这次实训是综合性训练,既是主管会计、审核、出纳,又是其它原始凭证的填制人,克服了分岗实习工作不到位的不完整、不系统现象。

加深理解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所有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运用,了解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熟练掌握了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此次设计时间紧张,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恳切希望老师指出,以便订正。

在本次设计中得到欧阳秀兰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6 参考书目6.1<基础会计>,朱天高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6.2<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李平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7 完成时间20 12 年1月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