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外科讲诉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肛肠外科(讲述)课件

肛肠外科(讲述)课件
生建议来选择。
手术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术后需要按时复查和换药,以确
保手术效果和康复。
其他治疗方法
01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中 医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02
物理疗法如激光治疗、电刺激等 ,中医治疗如针灸、中药灌肠等 ,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 需要专业医生操作和指导。
肛肠疾病的护理与
04
THANKS.
康复
肛肠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肛周清洁
每日清洗肛门,勤换内裤,避 免感染。
坐浴与热敷
适当进行温水或高锰酸钾坐浴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避免久坐久站
适时起身活动,减轻肛门部位 压力。
规律排便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 秘或腹泻。
肛肠疾病患者的饮食调理
多饮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软化粪便。
肛肠疾病的病因与预防
总结词
肛肠疾病的病因多样,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和定期检查。
详细描述
肛肠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肠道菌群失调等。预防肛肠疾病,需注意保持饮食均 衡,多摄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长时间久坐,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同时定期进行 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
控制刺激性食物
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避免刺激肛门 。
增加膳食纤维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 食物。
适量摄入脂肪酸
适当食用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 食物。
肛肠疾病患者的康复锻炼
提肛运动
通过收缩和放松肛门括约肌,增强盆 底肌肉力量。
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促进肠道 蠕动。

肛肠外科(讲述)ppt课件

肛肠外科(讲述)ppt课件

直肠内面观
直肠内面观
▪ 上段较窄,下段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内环外 纵。
▪ 粘膜较厚,在壶腹部有上、中、下三个横的半 月形皱襞,叫直肠瓣(横皱襞)。
▪ 直肠下段因括约肌收缩,粘膜成纵行皱襞,叫 直肠柱也叫肛柱,相邻两个直肠柱基底之间有 半月形皱襞,叫做肛瓣,肛瓣与直肠柱之间的 粘膜形成口向上,底在下的袋状小窝,叫做肛 窝(隐窝),深约3~5毫米,底部有肛腺开口, 常积存粪便,容易感染,发生肛窦炎,肛管与 直肠柱连接的部位,常有三角形乳头状隆起,
▪ 疼痛 单纯内痔无疼痛。当感染、糜烂、血栓 形成,尤其嵌顿时疼痛剧烈。
▪ 瘙痒 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瘙痒,甚至湿疹 。
▪ 检查:最好蹲位、排便后观察,可见痔块大小 、数目、部位。内痔肛镜检查。
外痔
▪ 单纯性外痔 异物感 ▪ 血栓性外痔 多因静脉栓塞或破裂,血液凝
结成块。剧烈疼痛是特点,肿块短期长大 。 ▪ 结缔组织外痔 是肛缘皮肤皱折变大,内有 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少,无曲张静脉。偶 有瘙痒感,炎症时可疼痛。
肛门直肠检查体位
检查步骤
▪ 肛门视诊 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 、瘘口、脓肿、肛裂等。
▪ 直肠指诊 又称肛指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 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 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 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无血液、粘液。
▪ 肛镜检查 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 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 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 无病变,如痔等。
治疗
▪ 肛瘘内口切除或切开内口是治愈肛瘘的关键 。
▪ 瘘管切开术:适用低位肛瘘。底小口大“V”伤 口。
▪ 肛瘘切除术:适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创面内小 外大,一般不缝合,术后坐浴、换药、直至 愈合。高位或复杂性肛瘘在手术中要注意保 护肛管直肠环,免术后大便失禁。

肛肠外科ppt医学课件

肛肠外科ppt医学课件

肛管直肠环 • 由外括约肌深部,直
肠纵肌、内括约肌以 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 起括约功能。肛门手 术切断,可造成肛门 失禁。
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 骨盆直肠间隙 • 坐骨肛管间隙 • 直肠后间隙 • 肛门周围间隙 • 间隙内充满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
容易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检查方法
• 体位: • 膝胸位 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头
直肠内面观
肛管直肠血液供应
• 动脉有四支,即直肠
上动脉、直肠下动脉, 肛管动脉和骶中动脉。 • 两个静脉丛:①直肠 上静脉丛,位于齿线 以上的直肠粘膜下层 内,扩张形成内痔。 经肠系膜下静脉注入 门静脉;②直肠下静 脉丛位于齿线以下的 肛管皮肤下层,是外 痔的发生部位。直接 或经阴部内静脉流入
齿状线
肛门镜
纤维或电子结肠镜 检
直肠癌
克 隆 病
结肠癌
肛 瘘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perianorectal
•病因和分类
abscess
•病因:肛隐窝炎。少数:外伤、肛周皮肤感
染。 •三阶段:肛隐窝炎→肛管直肠周围炎→脓肿 •分类:
– 在肛门周围皮下的为肛旁皮下脓肿; – 在肛提肌以下肛旁间隙的,为坐骨直肠窝脓肿; – 在肛提肌以上直肠两侧,腹膜返折以下的为骨盆直 肠脓肿; – 在骶骨前直肠后两侧韧带之间的为直肠后窝脓肿。
治疗 • 未形成脓肿,非手术:①抗菌药物②热水
坐浴③局部理疗④口服缓泻剂减轻排便 时疼痛。 • 脓肿确诊,手术切开引流。 • 手术方法:因脓肿部位不同而各异。 • 表浅者局麻下进行,作肛门周围放射形 切口。 • 坐骨直肠窝脓肿部位较深,切口应距肛 缘3~5厘米,呈弧形,术者手指进入脓 腔分开间隔。
临床表现

中医外科学精品PPT教学—肛肠疾病总论PPT教学课件

中医外科学精品PPT教学—肛肠疾病总论PPT教学课件

肛门瓣与直肠柱之间的肠壁黏膜形成向上开口的
袋状间隙,称为肛隐窝或肛窦。
2021/01/21
7
肛管直肠为消化道的末端,是通于体外的出口。 直肠起源于内胚层,肛管起源于外胚层。直肠 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了一条不整齐的界线,称为 齿线。由于齿线上下组织起源不同,因此在血 液供应、淋巴回流、神经支配、内衬上皮等方 面也各不相同,齿线作为其分界是解剖上的重 要标志。
2021/01/21
15
肛管与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排便、吸收水分 和部分药物。
2021/01/21
16
第一课件网
肛肠疾病常见的发病因素有风、湿、热、 燥、气虚、血虚、血瘀等。现将各种因素 致病特点及引起疾病的病机扼要分述如下。
风湿热燥 气虚 血虚 血瘀
2021/01/21
17
1.检查时注意事项
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致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 肠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相同,下端则扩大 为直肠壶腹,而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乎 成直角而形成会阴曲。
2021/01/21
6
直肠腔内有3个半月形的黏膜皱襞,内有环肌纤维, 称为直肠瓣。
直肠末端黏膜齿线处有6~10个纵行皱折,称为直 肠柱。
两个直肠柱下端之间有半月形黏膜皱襞,称为肛 门瓣。
2021/01/21
10
肛管直肠周围有五个间隙,其间充满脂肪组织。 肛提肌以上三个,即骨盆直肠间隙两个,位于 肛提肌以上,腹膜反折以下,直肠的两旁;直 肠后间隙一个,位于肛提肌以上,直肠后骶骨 前,两侧骨盆直肠间隙的后中间。肛提肌以下 两个,即坐骨直肠间隙两个,位于肛提肌以下, 肛管的两旁,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
2021/01/21
第一课件网
肛肠疾病

结直肠肛门外科讲解ppt课件

结直肠肛门外科讲解ppt课件
9
肛肠智能肛固熏洗机
对各种痔、肛裂、肛瘘、肛周脓 肿、肛乳头肥大、肛门湿疹等肛肠 疾病和妇科外阴等疾病具有明显的 疗效,特别是肛肠手术后的清创、 消炎、换药、止痛有显著效果。把 冲洗按摩、超声雾化、热力熏蒸等 功能综合起来,这一科学而合理的 治疗思路为国内首创。同时药液不 回流使用,始终保持冲出的药液是 干净卫生的,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 染。 其对水肿、疼痛疗效更为显著, 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熏洗疗法具 有消肿、止痛、抗炎、促进创面愈 合等作用。
结直肠肛门外科 胃肠营养中心 诊治范围及诊疗技术
1
诊治范围
1、结直肠疾病
• 肠梗阻、肠穿孔、肠扭转、肠外瘘 • 结直肠息肉 • 结直肠恶性肿瘤 • 放射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 •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 结肠冗长症、直肠脱垂 • 阑尾炎等等
2
2、盆底肛门部疾病
• 痔(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
5
5、疝
• 腹外疝: • 腹股沟疝、股疝 • 腹壁切口疝、脐疝 • 白线疝、腰疝 • 闭孔疝、半月线疝等
6
6、腹壁、腹膜、网膜及腹膜后间隙疾病
• 腹壁缺损、腹壁占位病变 • 原发性腹膜肿瘤 • 大网膜疾病、肠系膜疾病 • 腹膜后疾病 • 急性腹膜炎、腹腔脓肿 • 腹膜后占位病变等急腹症
7
诊疗技术
对于结直肠病变全面检 查、微创治疗达到很好效 果。 通过肠镜器械通道还可 对结肠一些疾病或病变如 息肉、出血、异物等进行 内镜下治疗。
12
10
PPH
PPH即吻合器痔环切术, 适用于各类痔疮,尤其 是重度内痔和部分直肠 粘膜脱垂的病人。其原 理是:保留肛垫,将部 分内痔及痔上黏膜、黏 膜下组织环行切除吻合 的同时,进行瞬间吻合。 既阻断了痔的血液供应, 又将滑脱组织悬吊固定, 将病理状态的肛管直肠 恢复到正常的解剖状态。

肛肠科科普知识宣讲ppt课件

肛肠科科普知识宣讲ppt课件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 质量。
正确观念:综合治疗,关注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01
针对痔疮的不同类型和程度,采用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

生活方式的调整
02
改善饮食、增加运动、避免久坐等,有助于预防痔疮的发生和
复发。
关注生活质量
03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疼痛、出血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

微创手术方式
如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TST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 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 点。
注意事项
术前需充分准备,术后注意创面护 理、饮食调节和按时复诊。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和炎症消退。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宣讲内容总结回顾
肛肠科常见疾病介绍
详细阐述了痔疮、肛裂、肛瘘等常见肛肠疾病的发病机理、症状 表现及治疗方法。
肛肠科检查与诊断方法
介绍了肛肠科常用的检查手段,如肛门指诊、肛门镜检等,以及诊 断流程和标准。
肛肠科治疗与预防措施
重点讲解了针对不同肛肠疾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手术、物理 治疗等,并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检查
直肠指检、肠镜检查等。
症状
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等。
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对于良 性肿瘤,可经肛门切除或内镜下摘除;对于恶性 肿瘤,需根据病情选择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手术 ,并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肛肠疾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肛肠疾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劳累、负重时痔脱出
IV度: 痔脱出不能还纳,痔嵌顿在肛门口从而导致粘膜 水肿、出血、疼痛甚至坏死。
.
38
.
39
.
40
内痔出血
.
41
内痔
.
42
痔脱垂
.
43
脱垂性内痔
.
44
内痔的合并症
• 1. 内痔嵌顿 • 2. 继发性贫血
.
45
2.外痔
位于齿状线下方,表面为肛管皮肤所覆 盖,实际上是齿状线下肛管的皮赘。
准确定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长度亦各书描述不一。
解剖学肛管:指齿状线至齿状线下方1.2~1.5cm处(肛缘)。这段管状结构长度 约1.5cm.
外科学肛管:指肛门直肠环至齿状线下方1.2~1.5cm处。这段管状结构实际上是
直肠柱区+解剖学肛管,直肠柱区长约1.5-2.0cm,故外科肛管长约3.0~3.5 cm.肛肠
.
55
四、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依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肛门 镜检及蹲位检,参照痔的临床表现和内痔分度做 出诊断。如稍有可疑应进一步检查,除外结、直 肠、肛管的良、恶性肿瘤及炎性疾病。
.
56
(一)痔的诊断:
1.根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结果(肛周视诊以及直肠指诊),了解肛肠疾病 的基本情况。 2.电子肠镜检查:(肛肠疾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内痔好发部位:3、7、11点位置。
内痔分度:主要是根据痔疮脱出的严重程度来划分
I度:无痔脱出,只是无痛性便血 。 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
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
Ⅱ度: 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常有便血 。
Ⅲ度:痔脱出不能自行还纳,需要用手才能还纳,此时 便血不多或者不出血,可有疼痛(酸痛)排便或久站、咳嗽、

肛肠科科普知识宣讲课件

肛肠科科普知识宣讲课件
肛肠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介绍肛肠疾病的预防方法、治疗原则、常 用药物及治疗方法等,帮助听众了解如何 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
肛肠疾病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讲解肛肠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康复措施 和生活习惯等,帮助听众了解如何照顾和 帮助肛肠疾病患者康复。
介绍肛肠疾病的常见误区、注意事项和就 医建议等,帮助听众避免陷入误区,正确 面对肛肠疾病。
通过肛门镜检查可以发现 肛门及直肠内部病变,如 痔疮、肛裂、肛瘘等。
直肠指诊
通过医生手指进行直肠检 查,可以发现直肠及肛门 内部病变,如直肠癌、肛 周脓肿等。
粪便检查
通过对粪便的化验检查, 可以了解肠道菌群情况, 判断肠道疾病。
其他检查
如结肠镜、CT等检查,可 以更全面地了解肠道及周 围器官病变。
肛肠疾病的治疗方法
肛肠疾病的病因与预防
01 肛肠疾病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饮食、生活习 惯、感染等因素。
02 预防肛肠疾病的关键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保持清淡饮食、避免久坐久站、定期排便等。
0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肛肠疾病,也是预防 肛肠疾病的重要措施。
02
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肛肠疾病的检查方法
肛门镜检查
对未来肛肠疾病防治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公众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肛肠疾病知识的 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肛肠疾病的
认知和重视程度。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肛肠疾病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提高医疗水平和专业素养,为肛肠
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健康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等 ,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
禁等。
问题解答与建议
肛肠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痔疮、肛裂等常见疾病可能与饮食不当、便秘、久坐等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要多样化,避免高脂 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谱,少食用刺激性 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
▪ 开展普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相 类疾病要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免误诊和 漏诊
43
2、下列哪项为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 A.腹部肿块 B.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低热等 C.肠梗阻症状 D.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中药治疗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姑、龙葵等。
41/75
八、术后如何进行随访
▪ 体格检查
术后2年内每3个月一次 第3-5年每6个月一次
▪ 血常规、血生化
同体格检查
▪ CEA、CA199
如确诊或术前异常升高,2年内每3个月复查 第3-5年每6个月复查
42
九、如何预防结直肠癌发生
▪ 积极治疗与癌症有关的疾病:如结、直肠息 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
23/75
分期(按Dukes法)
Dukes A 癌肿侵润肠壁内, 未超过浆肌层,无 淋巴结转移
A1 癌仅局限在粘膜层 或粘膜下层
A2 癌侵及肠壁浅层肌肉 A3 癌侵及肠壁深层肌肉
Dukes B 癌肿侵润超过浆肌 层,无淋巴结转移
Dukes C 癌肿侵犯肠壁全层, 有淋巴结转移
C1 期转移淋巴结仅限于 癌灶附近及肠系膜
46/75
分型
大体分型 1、溃疡型.2、肿块型.3、浸润型
组织分型 1、管状腺癌。 2、乳头状腺癌。 3、粘液腺癌。 4、印戒细胞癌。 5、未分化癌。 6、腺鳞癌。
溃疡型
肿块型 浸润型
三.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
Dukes分期见结肠癌。 Broder分级: Ⅰ级:2/3以上癌细胞分化良好,属高分化、低 恶性。 Ⅱ级:1/2~2/3癌细胞分化良好,中等分化、一 般恶性。 Ⅲ级:分化良好癌细胞不足1/4,低分化、高恶 性。 Ⅳ级:未分化癌。
一.病因: 饮食习惯: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直肠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病。 直肠腺瘤癌变:家族性腺瘤、绒毛腺瘤。 遗传因素:
45/75
二.病理分型
溃疡型:较多,占50%,分化低,转移早。 肿块型:髓样癌、菜花型癌,低度恶性。 浸润型:硬癌,易肠梗阻,分化低,转移早。
75%-85%为腺癌 粘液腺癌占10-20% 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其他: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
肛肠外科讲诉
1/75
高位小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应为 A.以腹痛和呕吐为著,无腹胀,可无排便、排气停止 B.以腹痛、呕吐和排便、排气停止为著,但腹胀不明显 C.以呕吐和排便、排气停止为著,腹痛轻微无腹胀 D.存在腹痛、呕吐、腹胀及排便、排气停止 E.以腹痛和腹胀为著,无呕吐,无排便、排气停止
2/75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
34/75
手术方法
根治性切除范围包括癌肿所在的肠段及其供 应动脉旁的区域淋巴结,适用于Dukes A、B、 C期。
右半结肠切除术
(1)A-A′示盲肠 和升结肠癌的切 除范围
(2)B-B′示肝 曲癌的切除范围
35/75
左半结肠切除术
(1)A-A′示脾曲癌的切除范围开发 (2)B-B′示降结肠癌的切除范围
C2 期肠系膜根部有淋巴 结转移
Dukes D 远处转移或局部广泛 侵润不能切除
四.扩散转移
1 淋巴转移:主要途径 2 血行转移:肝,肺,骨 3 直接浸润: 4 腹腔种植:
25/75
五、临床表现**
1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最早 2 腹痛 3 腹部肿快 4 肠梗阻症状 5 全身症状
*** 右侧结肠癌与左侧结肠癌临床 表现区别??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Hartmann术
39
术中注意事项
探查肿瘤时宜轻,勿挤压。先阻断肿瘤系膜根部血管,防止 挤压血行转移。并由系膜根向肠管游离。
在拟切断肠管处用纱布阻断肠管。在阻断肠管内注入抗癌药 物,常用5-FU,保留30分钟后分离肠管。
关腹前要充分的冲洗腹腔。
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可一期切除吻合。如肠道 充盈,可先作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厘 米,起自第三骶椎平面,沿骶骨凹向下向前, 到尾骨尖又转向后,形成两个弯曲。
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3~4厘米。 肛管为皮肤所复盖,齿线下方有一光滑区,称 痔环,其下界叫白线,位置相当于肛门内括约 肌的下端,活体呈浅兰色,触诊有一浅沟。
3/75
内括 约肌 不随 意肌: 协助 排便
20/75
分型
大体分型 1、溃疡型.2、肿块型.3、浸润型
组织分型 1、管状腺癌。 2、乳头状腺癌。 3、粘液腺癌。4、印戒细胞癌。 5、未分化癌。6、腺鳞癌。
肿块型
溃疡型
浸润型
病理 ---组织学分型
腺癌 占3/4,腺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 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 一边(印戒细胞癌),予后较腺癌差。 未分化癌 预后最差。
9/75
肛门直肠检查体位
体位
视诊
10/75
肛门镜
11/75
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
直肠癌
结肠癌

隆 病
肛 瘘
检查步骤
肛门视诊 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 脓肿、肛裂等。 直肠指诊 又称肛指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 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 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 无血液、粘液。 肛镜检查 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 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 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痔等。 顺时钟定位法记录。如检查时取截石位,则肛门后正 中6点,前方中点为12点。
36/75
横结肠切除术
A-A′示横结肠癌的 切除范围 B-B′示横结肠癌的 扩大切除范围
37/75
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
(1)A-A′示乙状结肠上段癌的切除范围 (2)B-B′示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癌肿的切除范围
38/75
结肠癌之造口术
▪ 临时性
经腹前切除超低位吻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
▪ 永久性
全肠道灌洗:术前一日中午进流质饮食,午餐后4小时开始灌洗, 每1000ml 37℃左右的温开水加氯化钠6g、碳酸氢钠2.5g、氯 化 钾 0.75g 。 灌 洗 液 经 鼻 饲 橡 胶 管 注 入 , 开 始 速 度 为 3000 ~ 4000ml/h,以后2000~3000ml/h,直至肛门排出的液体清净而 无粪质为止,全过程约需3小时左右,灌洗液量不应少于 6000ml。
慢性阑尾炎史、精神创伤史(5具2 以上) 检查:钡灌肠;结肠镜;B超;CT CEA: 意义在于判断预后和复发
28/75
29/75
Sigmoid ca(Borrmann Ⅰ)
30/75
Colohepatic flexure:“Apple core”
31/75
32/75
七、治疗
(一)根治性手术 手术切除范围**
姑息性手术:不能根治的肿瘤可局部切除、近远侧短路手术、 结肠造口术,有肝脏转移,可肝叶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 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40/75
药物治疗
化疗 常 用 5- 氟 脲 嘧 啶 (5-FU) , 也 可 联 合 应 用 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
免疫治疗 干扰素、IL、转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3、关于结肠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结肠癌淋巴转移首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 B.根据肿瘤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 C.左半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D.结肠癌的血行转移,多转移至肝
44/75
第三节:直肠癌carcinoma of rectum
发病率仅次于胃癌。 我国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45岁左右。 多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壶腹部。
▪ 癌前病变
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
17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 遗传因素
结直肠癌家族史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 环境因素
水源污染 空气污染
正常肠 粘膜
癌前病变
肠癌!
18
一.结肠癌病因: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40~50岁发病率最高。 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 肠炎、克隆氏病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有关。 与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有关。 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肝曲脾曲
22/75
三.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局限于粘膜 A1期: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侵及肠壁浅肌层 A3期:侵及肠壁深肌层
Ⅱ期(Dukes B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 Ⅲ期(Dukes C期):穿透肠壁且有淋巴结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结肠壁及结肠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及其根部)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处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
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线,称为齿状线, 成为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
5/75
肛管直肠血液供应
6/75
直肠的淋巴引流
7/75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部 位 表层 组织
齿线 粘膜 以上
动脉 供应
直肠 上下 动脉
静脉流 向
直肠上 静脉流 入门静 脉
பைடு நூலகம்
淋巴回流 内外痔 分界
腹主动脉周 内痔 围及髂内淋 巴结
48/75
四.转移扩散
直接浸润:多向肠管周围及肠壁深层浸润性生 长,沿纵扩散较少。1cm肿瘤浸润1周约需1.52年。穿透肠壁可侵润邻近器官。 淋巴转移:主要转移途径。上段向上、下段向 上和侧方转移。齿状线周围癌肿向上、侧、 下方转移。 血行转移:经门静脉入肝、髂静脉进入体循环。 种植播散:少见。
19/75
二.病理 ---大体分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