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与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设计思维与方法- 类比、隐喻和概念思考-PPT演示文稿

类比的创新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现未知属性,如果其中的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 性,那么就可以推测另外一个与之类似对象也具有 这种属性。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我 国东北宋辽平原的地质结构与盛产石油的中东很相 似,于是经过一番勘探,终于发现了大庆油田。
类比的创新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2.把一事物的某种属性应用在与之类似的另一事物 上,可以带来新的功能。众所周知,泡沫塑料的质 量很轻,而且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作用,这种特性 的原因是在合成树脂中加入了发泡剂。有人由此想 到在水泥中加入发泡剂,结果发明了质轻、隔热、 隔音的气泡混凝土。
c.有形与无形的结合——视觉和概念相互叠加作为创作出发点 的要素。视觉因素是用来检验视觉载体的优点、性质和基础。 如图所示的插座无论在形态还是材料运用与现有产品相去甚远 ,却唤醒了一种关于细胞分裂生殖的隐喻。设计师在材料专家 的帮助下,采用了修补人体的特殊材料,在视觉和触觉上给人 另类的感觉,其肉嘟嘟的手感就像丘比特娃娃那样的可爱。
设计概念: 一物多用 多功能
5.课题名称:提取产品概念
课题提示与要求:从网站或书刊杂志中挑选一件好产品,从功能、造型、 市场表现等因素分析其产品背后所隐含的概念。并用相关图片编辑在九 宫格式中。
6.课题名称:概念地图
课题提示与要求:从下列议题中任选一题作概念地图设计,可以适当用色
彩作区别。
1.设计 2.中国梦 3.一带一路战略 4.转基因食品 5.雾霾 6.公积金 7.财政悬崖 8.城市化 9.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 10.北斗导航
隐喻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1.抽象事物的具象化 2.具体事物的可视化
1.抽象事物的具象化
《周易》用阴阳的对立统一, 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 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 。 阴阳八卦图用阴阳两种符号的 排列组合来模拟各种事物的特 征及变化规律,用深刻的哲理 来启示天道,地道,人道的相 互关系。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第四章PPT课件

返回
.
30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 | 第 三 章 想象力----创意联想
.
27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 | 第 三 章 想象力----创意联想
2 同构整合的表现方法
.
28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 | 第 三 章 想象力----创意联想
2 同构整合的表现方法
(2)正负 正负同构就是利用正形的
边线与负形共用形成一 图两形,给予负形以积 极的视觉意义的同构方 式。
.
29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 | 第 三 章 想象力----创意联想
1 同构整合
(1)异质同构 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理论。
是艺术设计创作心理学对于视觉形 式动力在表达上的具体应用。
.
4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 | 第 四 章 想象力----创意整合
1 同构整合
(1)异质同构 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理论。
是艺术设计创作心理学对于视觉形 式动力在表达上的具体应用。
2 同构整合的表现方法
.
25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 | 第 三 章 想象力----创意联想
2 同构整合的表现方法
.
26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 | 第 三 章 想象力----创意联想
2 同构整合的表现方法
(2)拼置 拼置的方式是通过单元形的组
合,产生新的形态的同构方 式。 或者把一些意象模糊的图形概 念根据自己的意向进行组合, 强调某种形态特征。
.
10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 | 第 四 章 想象力----创意整合
1 同构整合
所以同构的构造原则就是创造熟悉 的陌生和陌生的熟悉。
.
11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 | 第 四 章 想象力----创意整合
设计思维PPT幻灯片课件

13
⑤ 头脑风暴 (5分钟/每人)
• 目的:被他人的想法启发而衍生出更多的想法 • 2分钟:复述故事,分享一个洞察,提出头脑风暴的问题 • 3分钟:带领一场头脑风暴
14
⑥ 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3分钟)
• 梳理头脑风暴的想法们,选择一个或几个最可行的,最出 人意料的想法
• 将这一个或几个想法提炼出一项产品或服务
的故事?
•(…独自旅行到一个新城市…)
•(…在一座新城市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探险…)
•你
时的哪些部分会让我感到新奇或惊喜呢?
•(…为长途旅行收拾行李…)
•(…探索一座新城市…)
• (写一个你自己的问题)
C. 追寻感情:追问以得到更多信息
• “为什么这么说?”“请告诉我更多~”
• “当你…的时候,你是怎么样的感觉/怎么想的?”
• 它是什么? • 人们如何使用它?
• 画,写都可以
15
⑦ 制作样品 (6分钟)
• 将解决方案的想法具体化 • 制作出可以被测试的样品(不用局限于二维的表现上)
16
⑧ 由拍档测试(5分钟/每人)
+哪里很好? 哪里可以改进? 新的问题 新的想法 ?!
17
讨论
• 夸夸你的设计师?
• 如此紧张的计时有什么样的感 觉?
五阶段模型 – 灵活,非线性
共情
以人为中心 的方式组织 和定义问题
形成解决 方案
迅速制作出 解决方案样 品以用于检 测使用体验
测试
理解所涉及 的人的需求
确定问题
发散思维
最终确定最 佳解决方案
设计打样
获得评估人 员或用户的
使用反馈
5
五阶段模型 – 思维图
设计思维与方法- 多向思考-PPT演示文稿

多向思维
我们对椅子的概念是:
一个凳面由四条落地的腿支起,可以支撑人体重量等等。 因此,凳子的概念已经被凝固在某种样式上。
如果“四脚朝天”,还是椅子吗?受固有的
“椅子”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可能很难认同。
运用非文字思考:“秋千”的概念——秋千椅
战争的对立面是什么?
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和平”。作为一个词汇, 和平只是一个抽象名词,或者说是一种概念。含义十分明 确:没有战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哪些行为可以毁灭地球?”的众多答 案:
1.使用一次性用具; 2.开长明灯;3.大量使用农药; 4.乱扔电池;5.大量排 放二氧化碳; 6.燃放烟花爆竹;7.核威胁;8.浪费水资源;9.围湖造田;10. 战争;11.开大排量车;12.捕杀野生动物;13.使用含P洗衣粉;14.践踏花草; 15.政府腐败;16.CPI直线上升;17.瘟疫;18.穿皮草服装;19.吸烟;20.生 活垃圾不分类;21.火烧森林;22.乱用抗生素;23.人口暴涨;24.发表伪学 术论文;25.乱出书; 26.抽烟;27.行星撞击;28.使用含氟冰箱;29.乱堆垃 圾;30.乱用抗生素;31.过度开采矿产;32.吃口香糖;33.过度包装商品; 34.大量使用纸巾;35.污染海洋;36.毁坏树木;37.浪费粮食;38.土葬;39. 乱砍乱伐;40.气象灾害;41.外星生命入侵;42.变异病毒;43.把野生动物 关进动物园……
4.状态的逆向思考——将使用状态和使用环境等进行逆向
设计而产生新奇感。如图所示的可加油的油灯是用剩余的手 榴弹重新镀金制成的。它具有了一种全新感觉:手榴弹从一 种对战争的阴暗象征转变成了一个明亮的桌面装饰。
5.因果关系的逆向思考——如图所示的纸杯上的图案是造
我们对椅子的概念是:
一个凳面由四条落地的腿支起,可以支撑人体重量等等。 因此,凳子的概念已经被凝固在某种样式上。
如果“四脚朝天”,还是椅子吗?受固有的
“椅子”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可能很难认同。
运用非文字思考:“秋千”的概念——秋千椅
战争的对立面是什么?
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和平”。作为一个词汇, 和平只是一个抽象名词,或者说是一种概念。含义十分明 确:没有战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哪些行为可以毁灭地球?”的众多答 案:
1.使用一次性用具; 2.开长明灯;3.大量使用农药; 4.乱扔电池;5.大量排 放二氧化碳; 6.燃放烟花爆竹;7.核威胁;8.浪费水资源;9.围湖造田;10. 战争;11.开大排量车;12.捕杀野生动物;13.使用含P洗衣粉;14.践踏花草; 15.政府腐败;16.CPI直线上升;17.瘟疫;18.穿皮草服装;19.吸烟;20.生 活垃圾不分类;21.火烧森林;22.乱用抗生素;23.人口暴涨;24.发表伪学 术论文;25.乱出书; 26.抽烟;27.行星撞击;28.使用含氟冰箱;29.乱堆垃 圾;30.乱用抗生素;31.过度开采矿产;32.吃口香糖;33.过度包装商品; 34.大量使用纸巾;35.污染海洋;36.毁坏树木;37.浪费粮食;38.土葬;39. 乱砍乱伐;40.气象灾害;41.外星生命入侵;42.变异病毒;43.把野生动物 关进动物园……
4.状态的逆向思考——将使用状态和使用环境等进行逆向
设计而产生新奇感。如图所示的可加油的油灯是用剩余的手 榴弹重新镀金制成的。它具有了一种全新感觉:手榴弹从一 种对战争的阴暗象征转变成了一个明亮的桌面装饰。
5.因果关系的逆向思考——如图所示的纸杯上的图案是造
设计思维ppt课件

设计师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己任的特殊劳动者。
“更”的意义根据特定工作的要求而不同——更新、更奇、 更自由、更舒适……。
3
什么是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的培养
序
Art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维,泛指在设计过程中建立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基
础之上的各种思维形式,包括立意、想法、灵感、创意等。每 一个成功的作品都是设计师“意”的外化。如果观念陈旧,意 念狭窄,其作品必将毫无生气。相反,立意明确,思路开阔, 则会事半功倍。
既包含了A,又包含了B, 同时,既包含了一个“1”,也包含了一个“3”, 也就是说,A+B得出的不仅仅是A和B的结合体, 还会得出C、D、E……得出更多的想象。
结论
世界万物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事物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而产生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7
A和B的有机结合
B
动物 人物 植物
事物
造型 点 线 平面
立体
结构 封闭式
开放式
垂直/水 平结构 置换式
材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肌理
17
A和B的有机结合
题目:同心结创意
方案四
18
A和B的有机结合
题目:同心结创意
A
同心结 同心结 同心结
同心结
B
动物 人物 植物
事物
造型 点 线 平面
立体
结构 封闭式
开放式
垂直/水 平结构 置换式
题目:同心结创意
A
同心结 同心结 同心结
同心结
B
动物 人物 植物
事物
造型 点 线 平面
立体
结构 封闭式
开放式
垂直/水 平结构 置换式
“更”的意义根据特定工作的要求而不同——更新、更奇、 更自由、更舒适……。
3
什么是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的培养
序
Art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维,泛指在设计过程中建立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基
础之上的各种思维形式,包括立意、想法、灵感、创意等。每 一个成功的作品都是设计师“意”的外化。如果观念陈旧,意 念狭窄,其作品必将毫无生气。相反,立意明确,思路开阔, 则会事半功倍。
既包含了A,又包含了B, 同时,既包含了一个“1”,也包含了一个“3”, 也就是说,A+B得出的不仅仅是A和B的结合体, 还会得出C、D、E……得出更多的想象。
结论
世界万物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事物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而产生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7
A和B的有机结合
B
动物 人物 植物
事物
造型 点 线 平面
立体
结构 封闭式
开放式
垂直/水 平结构 置换式
材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肌理
17
A和B的有机结合
题目:同心结创意
方案四
18
A和B的有机结合
题目:同心结创意
A
同心结 同心结 同心结
同心结
B
动物 人物 植物
事物
造型 点 线 平面
立体
结构 封闭式
开放式
垂直/水 平结构 置换式
题目:同心结创意
A
同心结 同心结 同心结
同心结
B
动物 人物 植物
事物
造型 点 线 平面
立体
结构 封闭式
开放式
垂直/水 平结构 置换式
设计思维与方法课件

原型设计法
迭代设计
通过制作原型,不断测试和改进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
沟通协作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用户反馈
邀请用户对原型进行评价和反馈,根据用户意见进行优化。
设计可视化
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可视化的原型,方便团队成员和用户理解。
设定场景
设定具体、生动的场景,帮助团队成员和用户更好地理解问题。
用户体验
车把、坐垫等部位的人性化设计,让用户骑行更加舒适,同时车辆外观简洁时尚,符合现代都市审美。
01
02
03
功能集成
将支付功能集成到手机APP中,用户只需通过几步操作即可完成支付,同时支持多种支付方式。
创新设计思维
手机支付产品的核心是方便、快捷和安全。
安全性
采用多层加密技术、人脸识别等安全措施,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让用户放心使用。
设计思维与方法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contents
引言设计思维框架体系设计思维常用方法创新设计思维案例设计思维训练营设计思维未来展望01引言1
课程背景
2
3
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需要运用设计思维来寻找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在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定义问题
对问题进行清晰明确的定义,明确设计目标和限制条件。
创意思维
运用设计思维方法,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原型制作等,产生创新的设计想法。
方案实施
将最终方案实施并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
方案设计
根据创意思维结果,制定多个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和筛选。
使用思维导图将设计想法进行可视化呈现,促进创意思维和团队协作。
设计思维平面构成骨骼及构成 ppt课件

• 作业一
1.以任意重复构成方式,做重复构成练习一张。 2.作品须准确提现重复的概念运用,具有良好的创 意,同时反映对审美形式法则的思考。 3.以黑白两色完成 4.作业尺寸:15*15cm 注意:先确定基本形再进行组合,基本型不可过于 简单。
二、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
近似指基本形之间的一种相似性,往往是 同类或同族的基本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 拥有共同的特征,并以重复或近似的骨骼来排列这 种构成主要体现在基本形的变化上。
基本形的渐变
方向的渐变
位置的渐变
形状的渐变
大小的渐变
色彩渐变
虚实的渐变
渐变的骨格
1、概念:
骨格单位的空间,其形状、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等 差逐渐的、规律性的循序变动,为渐变骨格。大部分 重复骨格可以变为渐变骨格。
⑴ ⑵ ⑶ ⑷
单元渐变 双元渐变 分条渐变 等级渐变
⑴ 单元渐变
⑵ 双元渐变
• 骨格作用
• 1. 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有秩 序地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与空间感。 • 2.骨格线通过与单位形之间关系的变化球的丰富的图形变 化,可以用来对单位形进行切割、取舍、联合等处理。
一、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在同一视觉空间,相同基本型(单元形)出现 二次或者两次以上的重复。
• 我们在设计中常借助骨格来构成某种图形。骨格有助于我们在画面中 排列基本形,使画面形成有规律、有秩序的构成。骨格支配着构成单
元的排列方法,可决定每个组成单位的距离和空间。
规律性骨格(重复,渐变,发射,近似性骨格)
重复骨格
渐变骨格
近似骨格
重复骨格
重叠骨格
重叠骨格
非规律性骨格
• 密集构成 • 特异构成
设计思维与方法ppt课件

30
设计思维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模式 设计思维是求新求异的原创思维模式 三个模块:观察 思考 创造
31
观察是解决看什么,如何看的问题。 观察力是从司空见惯中发现不寻常事物的能力。 也就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 时代意义的事物”的能力——王蒙 培养观察力,首先培养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包 括对美的形式感受力和对细节事物的感受力, 通过感受能力的培养,达到增强正确感受事物 特征的能力。然后培养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 培养生活素材的能力实际是培养对生活的判断 能力,是从细枝末节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时代 意义的事物的判断能力。
127
米拉公寓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古埃尔公园:
将大自然与建筑
有机地结合成 一个完美的整体。这里的
一切——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 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 构成诗一般的意境。
134
古埃尔公园
135
136
137
138
圣家族大教堂:
170米的高塔、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装饰、 螺旋形的楼梯、宛如从墙上生长出来的栩 栩如生的雕像……,庞大的建筑显得十分 轻巧,有如孩子们在海滩上造起来的沙雕 城堡。不过教堂显得有些令人恐怖,难怪 有的民众称之为“石头构筑的梦魇”
想象力的训练在于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维的漫游, 越不受约束越好。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能力的丰富与贫乏是艺术家 创造能力的标志。
41
想象力练习:云
42
想象力练习:云
43
细节观察——培养审美情感
一个审美感受力强的人,善于捕捉事物中美的 因素和形式,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感,从而激 发自己创造激情。 自然界的形态美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唤起 人对形式美的认知。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
设计思维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模式 设计思维是求新求异的原创思维模式 三个模块:观察 思考 创造
31
观察是解决看什么,如何看的问题。 观察力是从司空见惯中发现不寻常事物的能力。 也就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 时代意义的事物”的能力——王蒙 培养观察力,首先培养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包 括对美的形式感受力和对细节事物的感受力, 通过感受能力的培养,达到增强正确感受事物 特征的能力。然后培养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 培养生活素材的能力实际是培养对生活的判断 能力,是从细枝末节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时代 意义的事物的判断能力。
127
米拉公寓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古埃尔公园:
将大自然与建筑
有机地结合成 一个完美的整体。这里的
一切——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 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 构成诗一般的意境。
134
古埃尔公园
135
136
137
138
圣家族大教堂:
170米的高塔、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装饰、 螺旋形的楼梯、宛如从墙上生长出来的栩 栩如生的雕像……,庞大的建筑显得十分 轻巧,有如孩子们在海滩上造起来的沙雕 城堡。不过教堂显得有些令人恐怖,难怪 有的民众称之为“石头构筑的梦魇”
想象力的训练在于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维的漫游, 越不受约束越好。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能力的丰富与贫乏是艺术家 创造能力的标志。
41
想象力练习:云
42
想象力练习:云
43
细节观察——培养审美情感
一个审美感受力强的人,善于捕捉事物中美的 因素和形式,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感,从而激 发自己创造激情。 自然界的形态美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唤起 人对形式美的认知。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是解决看什么,如何看的问题。
观察力是从司空见惯中发现不寻常事物的能力。 也就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 时代意义的事物”的能力——王蒙
培养观察力,首先培养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包 括对美的形式感受力和对细节事物的感受力, 通过感受能力的培养,达到增强正确感受事物 特征的能力。然后培养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
圣教堂
文丘里
室内空间的个性化主题
明确的主题风格
主体与个性的载体
材质肌理
绚 色彩
家具个性
纺织品的设计
饰品陈设
灯光的设计
同构灵感
设计趋向——奢华的复古
中国美学元素的运用
禅的品位
传统民居的借鉴
是一句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广告语?
是一组趣味十足的游戏?
是一组动感十足的游戏?
是一款引领时尚的手机?
是一款引领时尚的手机?
还是一段让人难忘的电影海报?
设计是为民众服务的时尚
它永远是和趋势与潮流紧密相连
设计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设计思维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模式 设计思维是求新求异的原创思维模式 三个模块:观察 思考 创造
观察角度可以分为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两大类。
细节观察——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1.1.1 细节观察是激发想象力的基础 1.1.2 细节观察的过程是培养审美情感的过程 1.1.3 细节观察是扩展知识经验的来源 1.1.4 细节观察是为了捕捉会说话的形象
细 节
观察
想象力
想象力
细节观察——激发想象力的基础
米拉公寓
古埃尔公园:
将大自然与建筑
有机地结合成 一个完美的整体。这里的
一切——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
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
构成诗一般的意境。
古埃尔公园
圣家族大教堂:
170米的高塔、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装饰、 螺旋形的楼梯、宛如从墙上生长出来的栩 栩如生的雕像……,庞大的建筑显得十分 轻巧,有如孩子们在海滩上造起来的沙雕 城堡。不过教堂显得有些令人恐怖,难怪 有的民众称之为“石头构筑的梦魇”
图解思考过程可以看作是自我交谈,在交谈 中,作者与设计草图相互交流,交流过程涉及 纸面的速写形象眼、脑和手。
构思图解即是建筑构思成形的起点,又是分 析性框图的拓展。
THANKS
想象力的训练在于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维的漫游, 越不受约束越好。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能力的丰富与贫乏是艺术家 创造能力的标志。
想象力练习:云
想象力练习:云
细节观察——培养审美情感
一个审美感受力强的人,善于捕捉事物中美的 因素和形式,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感,从而激 发自己创造激情。 自然界的形态美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唤起 人对形式美的认知。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
中式家具与饰件
图解的方法
1 从构思到方案设计 2 从视觉思考到图解思考 3 构思图解 4 图解的意义 5 图解的形式与内容 6 图解的运用
视觉思考是一种应用视觉产物的思考方式, 这种思考方法在于观看、想象和作画。
设计思维与方法
Design thinking and method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QQLeabharlann 345273513何为设计?
What’s Design?
设计是一幅动人的招贴?
设计是一幅动人的招贴?
是一款吸引视觉的时装?
是一款吸引视觉的时装?
是一幢极富震撼力的建筑?
是一幢极富震撼力的建筑?
是一幢极富震撼力的建筑?
培养生活素材的能力实际是培养对生活的判断 能力,是从细枝末节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时代 意义的事物的判断能力。
观察方法分为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两大类。
静态观察是从静态中体会事物的变化,特别是 事物的细部变化,如山石的观察,观察山石受 不同环境影响产生的不同变化。
动态观察是从动态中体会事物变化的规律,发 现事物在运动中的细节变化形态。如对水的观 察,观察水的不同时段的变化,不同形态的水 纹。
现代艺术设计流派
2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放弃了任何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 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机形态。 代表人物作品:萨姆尔.宾 家具设计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 建筑师 高迪
米拉公寓
米拉公寓的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 不平,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整座大 楼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富于动感。高迪 还在米拉公寓房顶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状的 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军士,有 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 其实,这是特殊形式的烟囱和通风管道。 后来它们与古埃尔公园和圣家族大教堂一 样,也成了巴塞罗那的象征。
是一帧使人动情的影像?
是一件引人入胜的包装?
是一件引人入胜的包装?
是一张让人心动的椅子?
是一场视觉享受的时尚秀?
是一款个性极强的汽车?
是一款个性极强的汽车?
是一件童趣十足的玩具?
是一樽语言丰富的雕塑?
是一樽语言丰富的雕塑?
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室内空间?
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室内空间?
是一个色彩绚丽的室内空间?
1.4 .1环境观察要借助于想象
形态观察——感受形与形式美感
1.5.1 形、形式与形式美
1.5.2 自然形态的启示
1.5.3 人造形态的启示
1.5.4 艺术形态的启示
现代艺术设计流派
1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拉斯金的思想: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将现实 观察融入到设计中。即强调服务大众,又想从 自然形态和哥特风格中寻找出路。 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
绿荫里的红飘带
绿荫里的红飘带
自然生态之美
工业遗产之美
改变视角——打破常态观察的局限
1.2.1 突破惯性思维
改变思维的方向:物象倒置法 移步换景
改变视角——打破常态观察的局限
1.2.2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突破常规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发 现新的视角,获得新的形态。
一 亿 个 瓜 子
1.2.3 多角度的看问题
感觉时空——感受时间与空间
1.3 .1感知时空的存在
经过空间感训练的设计师感觉出空间中任 何一处微小的变化,形成对空间的敏感力和判 断力。 1.3 .2.感觉时空的变化
感知空间形状,在空间设计上体现正形和负 形的变化。
环境观察——体悟物象与环境的变化 1.4 .1环境是一个和谐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