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预习学案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硫的转化(第2课时)学案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硫的转化(第2课时)学案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1【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浓硫酸的性质,能够运用氧化还原思想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2.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通过实验探究出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

3. 激情投入,认识硫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P87-90,划出重要知识,明确浓硫酸的用途及不同价态硫的转化的方法以、酸雨的形成及其防治。

所有同学都必须规范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独立思考,用红笔标记或写出自学过程没能解决的问题或新生的疑问,准备课上讨论或质疑。

3.C层规范完成预习案并掌握课本相关的基础知识,AB层在掌握预习案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探究案和针对训练。

标有★的训练题目C层不做。

预习案1. S的价态有哪些,请列举出对应价态的物质及类别。

2. 如何稀释浓硫酸?3. 稀硫酸有哪些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分类表示。

【预习自测】1. 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都能做气体干燥剂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我的疑问】对课本预习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探究点一: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育人立意:通过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方法导引】探究不同价态硫的转化实际上是探究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可供选用的实验试剂:(1)常见的氧化剂:新制氯水、酸性KMnO4溶液、硝酸、浓硫酸、氧气;(2)常见的还原剂:硫黄、亚硫酸钠、氢硫酸、Cu片、Fe粉、木炭、硫化钠溶液;(3)其它试剂:NaOH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其中含有硫元素的物质有:浓硫酸、硫黄、亚硫酸钠、氢硫酸、硫化钠。

【实验设计思路】根据氧化还原思想,要实现由低价态到高价态的转化,就要寻找合适的氧化剂;要实现由高价态到低价态的转化,就要寻找合适的还原剂;【小结】1. 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化学鲁科版1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学案

化学鲁科版1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学案

化学鲁科版1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学案第2课时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一、SO2的性质活动与探究1瓶壁上显现__________ SO2表现____性摸索与交流1.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气体?假如不能,应该如何鉴别这两种气体?2.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表达的是SO2的漂白性吗?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红色退去表达的是SO2的漂白性吗?3.如何验证一种气体是否为SO2气体?1.物质的漂白性漂白类型漂白原理常见代表物漂白特点化合型与有色物质结合,形成不稳固的无色物质(化学变化)SO2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复原原先的颜色强氧化型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化学变化)氯水、Ca(ClO)2、O3、H2O2、Na2O2等退色后不能复原原色物理吸附型吸附作用(物理变化) 活性炭通过一定的处理吸附剂能够重复使用2.SO2和CO2性质的异同与鉴别SO2CO2相同点物理性质差不多上无色气体,密度都比空气的大与水的反应SO2+H2O H2SO3CO2+H2O H2CO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CO2+CaO===CaCO3与碱的反应S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当气体过量时沉淀又溶解:Ca(OH)2+SO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当气体过量时沉淀又溶解:Ca(OH)2+CO2===CaCO3↓+H2OCaCO3+CO2+2O===Ca(HCO3)2二、浓硫酸的性质活动与探究2摸索与交流1.在蔗糖与浓硫酸的实验中,浓硫酸表现了哪些性质?2.1 mol Cu 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能否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22.4 L SO2气体?3.Fe 、Al 的金属活动性比Cu 强,实际生产中为何用铁罐或铝罐储运浓硫酸?1.硫元素间的转化关系图:2.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预期转化 典型反应S +4→S +6 2SO 2+O 22SO 3 SO 2+Cl 2+2H 2O===H 2SO 4+2HClSO 2+Br 2+2H 2O===H 2SO 4+2HBr2H 2SO 3+O 2===2H 2SO 42Na 2SO 3+O 2===2Na 2SO 4S +6→S +4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S 0→S +4S +O 2=====点燃SO 2 S +4→S 02H 2S +SO 2===3S ↓+2H 2O 3.SO2-4的检验(1)正确操作:被检液――→加足量盐酸酸化无现象――→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有SO2-4(2)杂质离子的干扰:①Ag +干扰:盐酸酸化能防止Ag +干扰,因为Ag ++Cl -===AgCl ↓。

鲁科版必修1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学案及练习题

鲁科版必修1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学案及练习题

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学案11月25日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第一课时1、硫硫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状态、硫单质常存在于。

⑴物理性质硫单质俗称。

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色或色的固体;很脆、易研成粉末;溶解性:于水,于酒精,于二硫化碳;硫的熔点、沸点都不高。

联想:(1)过氧化钠颜色(2)如何除去试管上残留的硫?硫的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和。

⑵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铁与硫:。

反应现象:结论:联想:a、铁与氯气的反应b、铁与氧气的反应总结:氯气、硫的氧化性强弱铜与硫:。

小结:硫与金属反应规律。

氯气与金属反应规律。

②与非金属反应H2 +S △H2S,该反应表现了硫的性。

S+O2△SO2,该反应表现了硫的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时;在纯氧中燃烧时。

总结: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的物质有哪些?练习1、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A、SO2B、CuS C、H2S D、HCl总结:从化合价角度分析硫的化学性质,硫单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处于中间价态,既有又有。

③与某些化合物的反应S +2KNO3 +3C==== K2S +3CO2↑+N2↑(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了解黑火药成分,一硫二硝三木炭(3)硫的用途硫黄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还用于制造火药、烟火爆竹等。

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C.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E.单斜硫和斜方硫都是硫单质练习3、某同学做完硫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内壁上的硫很难除去,请利用所学知识,帮他除去。

2021-2022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3节 硫的转化(第2课时) 学案

2021-2022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3节 硫的转化(第2课时) 学案

第2课时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酸雨及其防治————————————————————————————————————— [课标要求]1.把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2.把握浓硫酸的性质,特殊是其强氧化性。

3.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4.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削减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1.SO 2具有“四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鉴别CO 2和SO 2时可用品红溶液、氯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4.浓硫酸能干燥的常见气体:H 2、HCl 、CO 2、Cl 2、O 2、SO 2。

5.三个主要的反应SO 2+2H 2S===3S ↓+2H 2O 2H 2SO 4(浓)+Cu=====△CuSO 4+SO 2↑+2H 2O 2H 2SO 4(浓)+C=====△ 2H 2O +2SO 2↑+CO 2↑ 6.一个转化关系:二 氧 化 硫1.二氧化硫的概述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有毒,易溶于水。

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二氧化硫。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漂白性具体表现在可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后恢复红色。

缘由是SO 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2.SO 2和CO 2性质的比较SO 2CO 2化 学性与水的反应 SO 2+H 2OH 2SO 3CO 2+H 2OH 2CO 3与碱的反应Ca(OH)2+SO 2=== CaSO 3↓+H 2OCa(OH)2+CO 2=== CaCO 3↓+H 2O质 CaSO 3+SO 2+H 2O ===Ca(HSO 3)2CaCO 3+CO 2+H 2O ===Ca(HCO 3)2 弱氧化性SO 2+2H 2S===3S ↓+2H 2O CO 2+C=====高温2CO化学性 质弱氧还原性2SO 2+O 2催化剂△2SO 3,X 2+SO 2+2H 2O===H 2SO 4+2HX(X =Cl 、Br 、I)无漂白性 有,可逆 无 对环境的影响形成酸雨引起温室效应鉴别①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检验,看是否退色②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用品红溶液鉴别[特殊提示](1)SO 2中硫元素显+4价,为中间价态,故S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还原性为主,如能被酸性KMnO 4溶液、FeCl 3溶液、O 2、氯水、溴水、碘水、HNO 3、H 2O 2等氧化。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导学案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导学案1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导学案1【学习目标】1•熟知硫酸的性质和浓硫酸的特性,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知道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

【学习过程】一、一、浓硫酸的特性1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 ,浓度的变化是_________ 。

2. 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浓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12H22O11 ----------- > _________________ 。

二、【归纳总结】浓硫酸的特性(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水性:浓硫酸可以吸收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在固体中的______________结晶水合物中的_________ 。

常用浓硫酸作__________ 。

⑵脱水性:浓硫酸能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按________ 的比例“脱离”出来生成。

(3)强氧化性Fe AI—■>冷的浓硫酸使铁、铝________浓硫酸一一C U三、酸雨及其防治1. 酸雨的形成(1) 酸雨: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在氧气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酸雾,随雨水降落就成为酸雨。

(2) 硫的氧化物形成酸雨的主要过程:①02 ②H20>SO3 >H 2SO4S6—③ H20 ④ 02---- > H 2SO3 ----- > H 2SO4主要反应如下: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n: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化学3.3硫的转化(2)教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3.3硫的转化(2)教案鲁科版必修1

一.教材剖析(一)知识脉络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在于氧化性和复原性。

而不一样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变正好可以体现各样含硫物质的氧化性和复原性。

本节教材突出了“不一样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变”的看法,从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变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进而商讨硫的主要性质——氧化性和复原性。

而后以商讨硫的主要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为基础,借助方法导引,在实验室中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变,从中总结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最后经过介绍“硫酸的工业生产”和“酸雨及其防治”的相关知识,表现硫的转变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二)知识框架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以及在和转变认识硫单质认识硫磺的主要性质实验室研究不一样价态硫认识不一样价态硫元素的氧化元素间的转变性和复原性,概括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生产、生活中不一样价态硫酸的工业生产,酸雨及其防硫元素间的转变治(三)新教材的主要特色:1、适用性和教育性。

教材从实验室研究不一样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变到认识生产、生活中不一样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变,既表现了化学知识的实质应用,又激发了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热忱。

2、着重三维目标的培育。

教材经过活动研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在关注获得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

进而实现三维目标的培育。

二.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目标1、认识硫单质,认识硫磺的主要性质;2、应用氧化复原反响的知识,在实验室研究不一样价态硫元素之间的互相转变,进而认识不一样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复原性,概括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经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变实例,认识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领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认识酸雨的危害,可以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举措。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研究不一样价态硫元素之间的互相转变,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着手实验的能力;察看实验的能力;合作沟通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 教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 教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教案第2课时实验室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引导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①认识硫单质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能与铁和氧气等反应。

②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的通性,还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能与氧气、氯水、硫化氢等物质反应,另外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退色。

③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以及吸水性和脱水性。

(2)通过硫及其化合物的生产和生活中转化的实例,认识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防治酸雨的措施。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②让学生运用工具栏,提取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掌握不同价态硫的相互转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包含两部分知识: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的转换、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硫及其化合物是本节教材的核心知识,课标要求掌握硫元素的各种化合价及各种化合价对应的物质,了解自然界中不同化合价的含硫物质的转化,掌握实验室不同化合价的含硫物质的转化,了解工业上不同含硫物质的转化,掌握酸雨的形成原因,了解防治酸雨的措施。

不论是自然界中火山的喷发还是酸雨问题,以及实验室中对含硫元素物质的探讨,都以不同价态的硫元素的转化为核心,从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过渡到在实验室里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再到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体现和应用,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介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

2.学情分析第2课时是在第1课时的基础上学习的,同学们已经对硫的化合价、各种化合价对应的物质、氧化还原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对上节课的深化和升华,同时又引申出酸雨的形成和防治,使学生的认知过程经历了:自然界——实验室——自然界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通过自然界的现象观察到实验室研究再进一步解决自然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实现事实到理论再到运用的过程。

3.3硫的转化学案(鲁科版必修1)

3.3硫的转化学案(鲁科版必修1)

3.3 硫的转化 学案(鲁科版必修1)重点知识梳理1.本节知识结构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根据实际需要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实验室中、自然界中、工业生产中,无论哪一种转化,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要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方法对其进行学习。

2.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以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为依据,紧紧抓住硫元素价态变化这根主线,以元素价态变化为横行,以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为纵列,纵横归纳,结线联网,使零碎知识系统化、规律化,记忆起来容易,使用起来方便。

(1)从横行看,不同价态的硫及其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加以联系:(2)从纵列看,相同价态的硫的化合物通过酸碱反应规律加以联系:如:H 2SH 2S(溶液)NaHSNa 2S又如:SO 2H 2SO 3NaHSO 3Na 2SO 3(3)把以上两条知识链结合起来,即形成了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完整的知识网络。

典型例题剖析1.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典例1 A ~H 等8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

已知:A 是正盐,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G 是红棕色气体。

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的浓溶液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D 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三节硫的转化预习学案第2课时
设计人:莱芜四中吕荣海
20009.12.7
学习目标:
1.运用氧化还原反反应规律探究不同价态硫之间的转化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
还原性、漂白性)
3.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4.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
重点难点:
1.不同价态硫的转化
2.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
学习过程:
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一)、预测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性质
价态性质
-2价的S
0价的S
+4价的S
+6价的S
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相互转化。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色,味毒的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2)、氧化性:如与H2S气体反应。

化学方程式
(3)、还原性:如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
(4)、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该性质用来检验气体)
(三)、浓硫酸的性质
(1)、吸水性: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等气体。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反应。

化学方程式
在加热条件下与C反应。

化学方程式
在常温下,使、钝化。

可用或来存放浓硫酸。

三、酸雨及其防治
【阅读】:自读课90页,完成下列各题。

1.酸雨的形成原理与二氧化硫有何关系?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结合实际谈一下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在防治和减少酸雨形成方面我们应做些什么?
我国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是煤。

假如你是一位工程师,火力发电厂燃烧废气中有二氧化硫,氧气,一氧化碳等。

你将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
巩固练习:
1.区别二氧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根据有无毒性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用品红溶液
2.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森林受到了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燃烧了大量含硫的燃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汽车排放出大量尾气
3.已知SO2+Cl2+2H2O=H2SO4+2HCl,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即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4.下列反应中SO2被氧化的是()
A、SO2+2NaOH=Na2SO3+H2O
B、2H2S+SO2=3S↓+2H2O
C、SO2+H2O+Na2SO3=2NaHSO3
D、Cl2+SO2+2H2O=H2SO4+2HCl
5.下列气体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SO2B、SO3C、O2D、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