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薄荷精油杀菌实验结果
东北野生薄荷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东北野生薄荷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东北野生薄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抑菌活性。
通过GC-MS分析,鉴定了挥发油中的化合物成分,并利用微生物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进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评价。
结果显示,东北野生薄荷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薄荷醇、薄荷脑和薄荷萜等化合物,且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引言薄荷(Mentha)是一种常见的芳香植物,又名为薄荷属,属脣形科薄荷属植物,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亚洲和北非地区。
薄荷具有清凉的味道和香气,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薄荷挥发油是薄荷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部分,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薄荷烯、薄荷醇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驱虫等功效。
东北地区是中国薄荷的重要产地之一,其野生薄荷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本研究采集了东北地区的野生薄荷植物,提取挥发油用于GC-MS分析和抑菌活性评价。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菌种来源于实验室常用菌种库。
所有试剂均为优级纯试剂。
2.实验方法2.1 薄荷挥发油提取采取野生薄荷叶片,经过干燥处理后,采用蒸馏提取法提取薄荷挥发油,并用氮气进行凝华浓缩得到薄荷挥发油。
2.2 挥发油成分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薄荷挥发油进行分析,采用DB-5毛细管柱进行分离,采集挥发油的质谱图,通过与质谱库比对,鉴定挥发油的成分。
2.3 抑菌活性评价采用微生物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
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薄荷挥发油溶液与细菌培养基及菌液混合,孵育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来评价挥发油对细菌的抑制效果。
3.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薄荷复合精油吸嗅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乙酰胆碱酯酶影响的研究

薄荷复合精油吸嗅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乙酰胆碱酯酶影响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薄荷复合精油吸嗅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接着探讨了薄荷复合精油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乙酰胆碱酯酶在认知功能中的作用。
随后阐述了对患者的影响以及实验设计和结果。
研究发现薄荷复合精油对乙酰胆碱酯酶有一定影响,并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了一定启示。
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探讨薄荷复合精油在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这些发现有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薄荷复合精油、乙酰胆碱酯酶、认知功能障碍、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启示、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多了、少了、格式等。
下面是根据您的要求整理的内容: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认知、记忆、学习和思维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认知功能。
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常常下降,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薄荷复合精油吸嗅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薄荷复合精油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程度。
2. 探讨薄荷复合精油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3. 分析薄荷复合精油在调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方面的机制。
4. 提出薄荷复合精油在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旨在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薄荷复合精油在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1.3 研究意义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医疗资源带来压力。
乙酰胆碱酯酶在认知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薄荷复合精油被认为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潜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薄荷复合精油吸嗅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为更好地理解认知功能改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薄荷精油微乳体系的构建及其抑菌性

Agilent 7890A GC/5975C MS 气相色谱-质谱 其增重并计算样品的密度[8],该实验重复三次。
(GC-MS)联用仪。JA2003 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
粒径测定:用 Nano-ZS 纳米粒度仪测量所选微乳
器厂;KQ-50DE 数控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 有限公司;Nano-ZS 纳米粒度仪,英国马尔文仪器公
本文通过拟三元相图研究乙醇、正丙醇和正丁醇 分的含量进行测定。
等短链醇助表面活性剂对薄荷精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 响,对密度和粒径等物理指标进行表征,并测定了薄
1.2.2 不同短链醇对薄荷精油微乳液相行为的 影响
荷精油 微乳液在青苹 果汁、红茶、和 牛奶饮料中 对
参考(Zhang 等 2008c)[8],利用拟三元相图描述
Construction of a Microemulsion System and the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of Peppermint Essential Oil
CHEN Shuo, XUMA Jun-kun, ZHANGYun-bin, YANG Xiao-bo, CHEN Lian-lian, WANGYi-fei (School of Perfume and Aroma Technolog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China)
收稿日期:2014-05-12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YZ165),上海市科学技术委 员会项目(13120503300) 作者简介:陈硕(1989-),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 通讯作者:王一非(1981-),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与 食品保藏技术研究
薄荷精油的提取实验报告

薄荷精油的提取实验报告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与试剂薄荷1.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
1.3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水蒸汽蒸馏法[1]提取薄荷挥发油,分别对不同蒸馏时间、不同加水量,分别对薄荷挥发油进行提取。
工艺流程:材料→阴干→粉碎→过筛→水蒸汽蒸馏→油水混合物→高速离心→移液器抽取→计算提取率→感官评价[2]。
1.4实验步骤1.4.1薄荷挥发油的提取称取50g薄荷,剪碎,研磨成泥状物,然后安装蒸馏装置,安装完毕后开始加热。
控制蒸馏的时间和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
当流出液无明显油珠时,澄清透明时,便可停止蒸馏。
收集锥形瓶中的乳白色的乳浊液,然后用移液枪小心将薄荷挥发油取出移至另外的三角瓶中,并向其加入无水硫酸钠,吸去油层中含有的水分,放置过夜。
计算出油率。
出油率按以下公式计算:精油含量(ml/g)=测得精油量(ml)/供试品量(g),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2.1水蒸气法提取精油出油率2.1.1不同蒸馏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结果的影响分别取经过阴干、粉碎、过40目筛后的样品50g,加水300ml,蒸馏时间分别是: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210min和240min。
观察其结果并记录,由实验结果可知,当蒸馏时间为210分钟时出油率达到最大。
2.1.2不同加水量对挥发油的提取结果分别取经过阴干、粉碎、过40目筛后的样品50g,加水量依次分别为200ml;250ml;300ml,蒸馏时间为210min,按提取工艺流程提取,进行重复试验。
观察结果并记录,由实验结果可知,当投料量为50克时,加水量为5倍左右时出油率最高。
薄荷精油的提取和应用

吸收法是利用油脂、活性炭或大孔吸附树脂等吸附性材料吸附植物的精油成分,再利用低沸点有机溶剂将被吸收的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热敏性的贵重挥发油,如玫瑰精油和茉莉花精油的提取。
吸收法通常分为冷吸收法和温浸吸收法两种。温浸吸收法是将原料浸泡于油脂中,于50~60℃低温加热,让植物挥发油成分溶于油脂中。吸收植物挥发油后得到的油脂可直接用于香料工业,也可加入无水乙醇,醇溶液经过减压蒸去乙醇得到精油。该法可持久吸收挥发油,但设备投资相对较大,操作技术要求高,提取时间长。
1.2.3
溶剂萃取法是根据植物各种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将植物中的有效成分从植物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对不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植物,可以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植物中的精油;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四氯化碳、石油醚、二硫化碳、苯等。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精油获得率高、脱色效果好,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杂质极性不同来选择适合的有机溶剂,其选择性好、渗透性强、浸出率比热水法高。缺点是有机溶剂有毒、萃取时间长、效率低;而且该法需消耗大量高纯度有机溶剂,工作量大;提取产物的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不高,提取物需要进一步浓缩,必然导致部分挥发油损失,此外溶剂杂质也可能会对色谱分析结果造成影响。
学校代码:10722学号:0808014123
分类号:O621.4密级:公开
薄荷精油的提取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s from
Peppermint And its Bactericidal Activity
张斌
化学
理学
张知侠
2012年5月
摘
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小分子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不同的成分组成有不同的功效。由于传统的化学农药有严重的残留问题,对人体和环境伤害较大;因此,近年来有许多人对精油的杀菌活性作了研究,用精油代替农药以减小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中的精油,再用GC-MS检测其化学组成成分,最后用速率测试法来研究薄荷精油的杀菌活性。薄荷精油中薄荷醇含量最高为44.3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7.84%,1,3-二氧六环-5-醇为7.59%,桉树醇为7.24%,5-甲基-2-异丙基环己酮为5.51%,α-萜品醇为4.92%,三甲基苯甲醇为4.47%。用薄荷精油对十二种真菌做杀菌活性实验,其对不同真菌的杀菌活性有所不同,其中在2500mg/L下对水稻纹枯,玉米大斑,黄瓜炭疽,苹果炭疽,小麦赤霉,番茄叶霉的杀菌活性都在93.02%以上。在1500mg/L对番茄早疫和在500mg/L对小麦纹枯的杀菌活性都为100%。
薄荷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薄荷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薄荷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草本植物,其具有许多药用特性,其中包括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本文将探讨薄荷的这些作用,并解释其如何在各种领域中发挥作用。
首先,薄荷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薄荷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其中一种研究发现,薄荷精油能够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的生长。
薄荷中的活性成分,例如薄荷醇和薄荷醛等,被认为是其抗菌效果的关键因素。
这些成分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和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此外,薄荷也显示出抗真菌作用。
研究表明,薄荷精油对多种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和肺曲霉菌等,具有抗菌活性。
这种抗真菌作用使得薄荷成为一种有效的天然药物,用于治疗相关感染,如念珠菌感染和真菌性皮肤病。
此外,薄荷还具有抗病毒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薄荷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薄荷精油对流感病毒的复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另一项研究还发现,薄荷精油对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等病毒也具有抗病毒效果。
这些病毒抑制作用是与薄荷中的活性成分,如薄荷酚,薄荷萜和薄荷醇等相关的。
由于其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薄荷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首先,薄荷在口腔卫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薄荷精油能够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生长,减少口腔感染的风险。
事实上,薄荷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护理产品,如牙膏和漱口水中,以促进口腔卫生。
其次,薄荷也被广泛用于皮肤护理产品中,以帮助治疗皮肤相关的感染和炎症。
薄荷精油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帮助减少痤疮和湿疹等皮肤问题的发生。
一项研究发现,薄荷精油可以抑制痤疮引起的炎症反应,减轻痤疮的严重程度。
此外,薄荷精油还可以帮助舒缓痒痛和炎症,对于湿疹等皮肤病有积极作用。
除了口腔和皮肤护理,薄荷还被广泛用于清凉消暑产品中。
其清爽的气味和凉爽的感觉使得薄荷成为制作皮肤和身体产品的理想选择。
例如,薄荷香氛和薄荷膏可以用于制作香氛蜡烛和润肤霜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清新和放松的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薄荷精油和其他薄荷制品的使用应遵循适当的指导和安全注意事项。
野生薄荷精油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野生薄荷精油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野生薄荷精油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植物精油作为一类天然提取物,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薄荷精油因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备受关注。
在野生环境中采集的薄荷,由于其生长条件的特殊性,其精油所含活性成分较为丰富,因此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薄荷精油的提取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有蒸馏法、挤压法和浸提法等。
其中,蒸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蒸馏法的主要原理是在水蒸气的作用下,将薄荷叶中的精油挥发出来,并通过冷凝收集。
这种方法提取得到的薄荷精油纯度较高,其香味和活性成分较为稳定。
提取出的薄荷精油主要由薄荷醇、薄荷蓝、薄荷酮等多种化合物组成。
其中,薄荷醇是薄荷精油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镇痛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薄荷蓝则是赋予薄荷精油独特香气的成分,同时也具有杀菌和保健作用。
薄荷酮则具有驱虫、止痉和降温等效果。
薄荷精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这主要归功于其主要活性成分薄荷酮和薄荷醇的抗氧化能力。
抗氧化活性指的是物质对于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是衡量精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人体内常见的抗氧化酶,可以降低有害物质对细胞的损伤。
研究表明,薄荷精油可以显著提高这些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为了进一步探究薄荷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他们通过蒸馏法提取得到野生薄荷精油,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薄荷精油中的薄荷醇和薄荷蓝含量较高,占总量的90%以上。
接着,研究人员将薄荷精油与过氧化氢反应,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薄荷精油能够显著降低过氧化氢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薄荷精油对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也有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将薄荷精油添加到体外培养的人体细胞中,发现其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内POD、CAT和SOD的活性。
薄荷油的提取实验报告

薄荷油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从薄荷中提取薄荷油的方法,了解薄荷油的性质和应用,并通过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薄荷油是薄荷中的挥发性成分,具有特殊的清凉香气。
其主要成分包括薄荷醇、薄荷酮等。
提取薄荷油的常用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水蒸气将薄荷中的挥发性成分携带出来,然后经过冷凝、分离得到薄荷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薄荷植株、氯化钠2、实验仪器圆底烧瓶、蒸馏头、直形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分液漏斗、电子天平、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四、实验步骤1、材料处理将新鲜的薄荷植株洗净,晾干水分,剪碎备用。
2、安装蒸馏装置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蒸馏装置。
将圆底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依次安装蒸馏头、直形冷凝管、接引管,接引管的末端连接锥形瓶。
3、加料称取一定量的剪碎的薄荷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水,使薄荷完全浸没在水中。
然后加入少量氯化钠,以增加水的密度,有利于油水分层。
4、加热蒸馏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圆底烧瓶。
保持温度在 90-100℃之间,进行水蒸气蒸馏。
观察冷凝管中流出的液体,当流出液中不再有油滴时,停止加热。
5、分离油层将蒸馏后的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
下层为水层,上层为薄荷油层。
6、收集薄荷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下层的水层,然后将上层的薄荷油收集到干燥的小锥形瓶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得到薄荷油_____mL,呈淡黄色,具有浓郁的薄荷香气。
2、结果分析(1)薄荷油的产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薄荷的新鲜程度、蒸馏时间、加热温度等。
如果薄荷不够新鲜,其中的挥发性成分可能已经有所损失,导致薄荷油产量降低。
(2)蒸馏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影响薄荷油的提取效果。
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一些非挥发性成分也被蒸出,影响薄荷油的纯度;时间过短则可能使薄荷中的挥发性成分没有完全被蒸出,导致产量降低。
(3)加热温度过高可能会使部分薄荷油成分分解或变质,影响其质量和产量;温度过低则蒸馏速度慢,效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斌薄荷精油杀菌实验结果
培养皿直径为8.6cm
2.1.4 供试菌种
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ora capsici)
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
水稻稻瘟病菌(Rice Blast Fungus)
水稻纹枯病菌(Rice Sheath Blight Pathogen)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
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小麦仗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苹果炭疽病菌(Apple Anthracnose)
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
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nerea)
以上病原菌均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提供,以上所有病菌都用PDA培养基培养。
2.2 试验方法
2.2.1 PDA培养基的制作
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10g;蒸馏水1000mL
制作方法:选择质量较好的马铃薯,削皮,去芽眼,切成薄片,称取200g,加蒸馏水1000mL,煮沸后改小火煮30min(直至马铃薯成半透明状)然后用4层沾湿纱布过滤,滤液用水补足至1000mL。
再加入琼脂粉1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可适当加热)后加入葡萄糖20g,搅匀,再补足水1000mL,最后分装于三角瓶(250mL三角瓶盛约150mL培养基),用无菌封口膜封好灭菌备用。
灭菌:采用湿热灭菌法,121o C,0.165MPa蒸汽压下灭菌30min。
2.2.2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用石油醚萃取肉豆蔻精油抑菌活性,选用黄瓜炭疽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番茄叶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纹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
配制,肉豆蔻精油的丙酮溶液,采用石油醚萃取的精油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的母液,然后将其进行稀释配成浓度分别为2000mg/L 、1500mg/L、1000mg/L 的系列溶液,把配制的不同浓度的肉豆蔻精油溶液分别加入PDA培
养基中。
制成带毒的培养基平面,在平面上接种供试的病原菌,于28.5℃下培养,96小时后通过卡尺用十字交叉法测量供试真菌菌落生长直径,取其平均值。
根据公式2-1和公式2-2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落生长直径(mm)=两次直径平均值–4.0(菌饼直径) 公式2-1
公式2-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石油醚萃取的肉豆蔻精油的杀菌实验结果如下表3-1:
表3-1 肉豆蔻挥发油对不同菌种的抑制率
菌种
*2500 mg/L
*1500mg/L *1000 mg/L
黄瓜炭疽病菌 89.5 85.0 80.0 水稻纹枯病菌 71.0 64.5 61.5 番茄灰霉病菌 99.0 96.5 95.0 番茄叶霉病菌 70.0 65.0 62.5 油菜菌核病菌 68.5 59.0 53.5 番茄早疫病菌 70.0 65.0 55.0 小麦赤霉病菌 30.0 22.5 15.0 黄瓜枯萎病菌 72.5 60.0 55.0 小麦纹枯病菌 80.0 72.5 66.5 棉花立枯病菌
78.5
72.0
60.0
代*的表示肉豆蔻精油的丙酮溶液的浓度
由表3-1可见: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用石油醚萃取的肉豆蔻精油对供试的十种真菌种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
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强,其次是黄瓜炭疽病菌,对小麦纹枯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都达到了80%;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稍低都为72.5%;其中五种病菌的抑制率较低在50%以下,尤其是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只有35%。
由此证明肉豆蔻挥发油中含有高活性抑菌成分。
%
100⨯-=
对照菌落生长直径
处理菌落生长直径
对照菌落生长直径菌丝生长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