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双十中学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
A 中 B 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
yùn
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sù sù 地落下来。北
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3.《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 在刘禹锡的 《秋词》 里,秋高气爽、 鹤冲云天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 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呜无疑 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 三)通过名著阅读,你一定收获不小,请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骆驼祥子》的是
A 、虎妞
B、小福子
(
)
C 、刘四爷
D 、范爱农
(2) 一些名著中的主人公,你一定很熟悉,请你从下列的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结合他
(她)
的命运 (或事迹 )分析一下他 (她 )的性格。
A 、骆驼祥子
B、藤野先生
6、《湖心亭看雪》写景运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却能达到形神 兼备的效果, 请默写出这些名句: “湖上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福建省厦门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下)厦门市初二年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语言积累(12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2分)要点与评分:填空每处1分,有错、漏、添、乱序者,该处不得分。
(1)蒹葭萋萋(2)海内存知己(3)禅房花木深(4)波撼岳阳城(5)浮云游子意(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8)芳草鲜美(9)教然后知困(10)祗辱于奴隶人之手(1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二)语言运用(8分)2.(2分)B3.(1)(2分)要点与评分:一处1分,答案:①A②B(2)(2分)要点与评分:一处1分,采改为彩;唱改为倡(3)(2分)甲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4-5题。
(5分)4.(3分)C5.(2分)要点与评分:写出两点即可。
一点1分。
意思相近亦可。
作用参考要点:①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②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③渲染气氛,突出主题;④一叹三咏,委婉深长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
(1)清凉(2)轻快迅疾的样子(3)沿着,顺着(4)尽7.(3分)C8.(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1)(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1分)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分)(2)(芳叔)在峡谷口坐着等我,(1分)没有再进来。
(1分)9.(5分)要点与评分:能够写出甲文句子得1分,写出乙文句子得1分(找出核心短语“颓波突浪,掩晕流辉”即可)。
答出甲文水“清澈”特点得1分,乙文水“湍急、五光十色”得2分。
示例:甲文侧面写水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分)写出了水的“清澈”(1分);乙文正面写水的句子是“双瀑从空夭矫,颓波突浪,掩晕流辉。
”(1分)写出了水的“湍急”“五光十色”的特点。
(意思相近即可)(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厦门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厦门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3题;共11分)1. (8分)古诗文默写。
①待到重阳日,________ 。
(孟浩然《过故人庄》)②《孟子》中的“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③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带给我们丰厚的精神滋养:王湾“________ , ________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春望》)抒发了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让我们感悟了亲情的可贵;李白的“________ , ________ ”(《行路难》)表达了作者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读来顿生豪情。
2. (2分) ________ ,芳草无情,________。
3. (1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补填句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二、书写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9七上·阜阳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史铁生在双腿瘫huàn后,脾气报怒无常而母亲憔悴的脸上经常现出央求的神色,那是一种痛爱;散步时,母亲的想法和儿子的意见有分qí,我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决定委屈儿子,那是一份孝顺;“我”变成一朵金色花,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那是一种依赖……(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瘫huàn ________憔悴________ 分qí________(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词,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3)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憔悴:________(4)文中运用的修辞有________三、选择题 (共2题;共4分)5. (2分)联系语境,对下列句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 . 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七下·徐州月考) 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殷(yīn)红迥乎不同校(jiào)对澎湃B . 踱(duó)步鲜(xiǎn)为人知婉转锋芒必露C . 深宵锲(qiè)而不舍屏障沥尽心血D . 谰语气冲斗(dǒu)牛高梁污秽(suì)2. (2分)(2019·太平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 .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 .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
D .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3. (2分) (2019八下·兴化期中)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获得荣誉”“雄伟壮丽”“一泓泉水”这三个短语的类型依次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B .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 . “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缺少主语。
去掉“看到”或“使”,句子就完整了。
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2题;共4分)1. (2分)给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脍炙人口________ 深ān________。
2. (2分)选词填空。
眼花缭乱扑朔迷离①望着天空中洒下的滴滴金雨,水面上开的朵朵银花,五颜六色,我们________、目不暇接。
②这件案情真是________,我们都不知道是谁干的。
二、默写 (共1题;共11分)3. (11分) (2017八下·临沭期末)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2)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
(3)________,终岁常端正。
(4)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
(5)_______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______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而或________,皓月千里,________,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8)________,________,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三、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0分)4. (9分)走进生活。
(1)【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名字:________节日名称:________(2)【习俗活动】找出下面诗句中不属于以上节日的习俗活动的一项。
A .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B .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C .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D .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吃喝喝”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但“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成了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警示语。
请看下面公益广告,选择其中一句分析它的语言特点。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了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有异曲同工之妙。
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那两匹马仿佛也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间接抒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D.《马说》中“执策而临之”的“执策者”就是那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统治者,面对千里马,却发出“天下无马!”的哀叹。
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与控诉。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巴尔千半岛有绵长的海岸线、神秘宁静的古城、鳞次栉比....的建筑,是一片风光旖旎的土地B.中国在塔吉克斯坦有不少援建的工程项目,“中国质量”和“中国速度”在当地有口皆碑....。
C.互联网改变留学勾通..方式,拉近留学生与家人的距离,给留学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与欢乐。
D.甘孜“山地旅游节”顺利开幕,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实地指导,助推四川旅游发展。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A.2017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选出下面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 . 卑微(bēi)芳馨(xīn)骄奢(shē)屏息(bǐnɡ)B . 云翳(yì)荫庇(yīn)丛莽(mǎnɡ)枭鸟(xiāo)C . 清吟(yín)怒吼(hǒu)巉岩(chán)渺小(miǎo)D . 挟卷(xié)惊骇(hài)羞怯(qiè)朔风(shuò)2. (2分)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 黄土高原啊,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博击!B .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枯干的心灵。
C . 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D . 不管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概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3. (2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多美的景色啊,一座座高山亭亭玉立在我们面前。
B . 考完试后,他总喜欢呼朋引伴地邀约一群同学去踢球。
C . 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D . 他今天早中晚三次反省了自己,真是三省吾身啊。
4. (2分)(2011·唐山) 能使下列语意顺畅、连贯的一组短语是()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者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播下①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②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③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④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
A . ①思想②性格③行为④习惯B . ①思想②行为③习惯④性格C . ①行为②习惯③性格④思想D . ①性格②行为③习惯④思想5.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2022-2023学年厦门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厦门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23.1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根据下列文段的前后语境补写诗文名句。
我国古代优秀的诗文是历代先贤情感和思想的“活化石”。
崔灏登临黄鹤楼见烟波浩淼之景抒发“(1)?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情;王维出使边塞于“(2),长河落日圆”所描绘的壮观绮丽景色中,寄寓悲壮情怀;曹操在(3)“,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表达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在(4)“悠然见南山”的不经意间,表达了自己悠然的心境;杜甫困居长安,见国破家亡,抒发了自己的忧愁一一“白头搔更短,(5)。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6)“,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清照颠沛流离,身处困顿,发出了(7)“,”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苏轼在被贬时漫步庭院,看到了空明澄澈的月下美景“(8),。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传统诗词中,“①浊()酒”是一个(甲)出现的意象。
农耕时代,随着生产力提高,粮食除了满足人们日常饮食,已经有了富余。
人们用黍和稻等糯性较高的原料酿造的谷物酒呈黄色,看上去较为②hún()浊,因此被称为“黄酒”或“浊酒”。
中国诗酒文化中的“浊酒”意象,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乙)。
(丙)。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①(A.zhú B.zhuó)②(A.混 B.浑)(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甲(A.长期 B.频繁)乙(A.相生相伴 B.相辅相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将下面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诗人在创作诗文之时,将“浊酒”意象融入其中。
②这些诗文既表达一种个人情绪,又呈现了一种家国情怀,逐渐成为经典。
③从而在文学史的长河中,使得带有“浊酒”气息的诗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双十中学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一、阅读(70分)(一)古诗文背诵1、名句默写(选填十处即可)(1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3)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4)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5)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
(6)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7)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赤壁》)(8)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们常说“近墨者黑”,但在实际生活中“近墨者”却“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岳飞的《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明年少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汉乐府《长歌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三峡》一文,回答2—5题(18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略无阙.处( ) (2)沿溯.阻绝( ) (3)或.王命急宣( ) (4)飞漱.其间(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理解填空。
(4分)“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_________,以“荣”字状___________,以“峻”字状____________,以“茂”字状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6---7题。
(10分)天真和经验好象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
我们常以为只有什么经验也没有的小孩子才拥有天真,他那位饱历沧桑的爸爸是得到经验,而失掉天真了。
可是,天真和经验实在并没有这样子不共戴天,它们俩倒经常是聚首一堂。
英国最伟大的神秘诗人布莱来克著有《天真与经验之歌》。
在“天真之歌”里,他无忧无虑地信口唱出晶莹甜蜜的诗句,他简直是天真的化身,好象不晓得世上是有龌龊的事情的。
然而在“经验之歌”里,他把人情事故用简单的辞句表现出来,真是找不出一个比他更世故的人了。
他将伦敦城里扫烟囱小孩子的穷苦、娼妓的厄运说得辛酸凄迷,可说是看尽人间世的烦恼。
可是他始终是那么天真,还常常亲眼看见天使。
也许有人会说,这班诗人们的天真是装出来的,最少总有点做作的痕迹,不能象小孩子的天真那么浑朴自然,毫无心机。
但是,我觉得小孩子的天真是靠不住的,好象是很脆的东西,经不起现实的接触。
并且当他们发现人情的险诈和世路的崎岖时,他们会非常震惊,因此神经过敏地以为世上除开计较得失利害外是没有别的东西,柔嫩的心或者就这么麻木下去,变成个所谓值得父兄赞美的少年老成的人了。
他们从前的天真是出于无知,不值得去赞美的,更值不得我们欣羡。
至于那班已坠世网的人们的天真就大不同了。
他们阅历尽人世间的纷扰,经过了许多得失哀乐,因为看穿了鸡虫得失的无谓,又知道在太阳底下是难逢笑口的,所以肯将一切利害的观念丢开,来任口说去,任性做去,任情去欣赏自然界的快乐。
他们以为这样子痛快地活着才是值得的。
他们把心机看做是无谓的虚耗,自然而然会走到忘我的境界了。
他们的天真可说是被经验锻炼过了,仿佛在八卦炉里蹲过,炼成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
人世的波涛再也不能将他们的天真卷去,他们真是“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这种悠然的心境既然成为习惯,习惯又成天然,所以他们的天真也是浑然一气,没有刀笔的痕迹的。
这个建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绝非无知的天真所可比拟的,从无知的天真走到这个超然物外的天真,这就全靠着个人的生活艺术了。
6.概括地说,作者所欣赏的是怎样的天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现实面前,小孩子的天真和已坠世网的人们的天真,有何不同表现?(各用一句话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
(22分)心泉张佐香①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
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②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
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冷冷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甘冽鲜洁的清泉,以及观泉、听泉者的身影。
这身影,杂夹着青石、鸟影、梅枝,掺和些月光、清风、松色。
③我曾许多次在旅途中邂逅泉,泉水像那些绿色透明的藤蔓,不时地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从头顶的峭壁上挂下来,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绺,或成瀑。
它在大地上漫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像磐。
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
立于澄澈的泉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我掬泉浣面,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④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
”人生的生存秩序——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等等淹没了它的身影。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好,失也好,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
清泉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历尽了脱胎换骨的磨砺,只剩下一身的清白。
它是尘世间最纯净的东西。
从古到今,它不间断地流淌着,阅尽世间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
它何曾因风霜雨雪而萎缩移易,又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适自得。
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应有泉。
心中有泉才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不变心性;也才能有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用心泉浇灌真善美之花。
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夹着热血带着体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的清泉,屈子字字珠玑的楚辞;李白气概奇伟的诗歌;东坡闳肆奔放的散文;司马迁的传记,黑格尔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钢琴曲,梵高的绘画……这些历尽磨难的艺术家以精神的清泉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高贵。
也有一些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一个民族的精神,譬如孔子,释加牟尼,还有圣雄甘地。
⑤这些源于高贵的心灵的精神清泉,汩汩流进我的心灵,源源不断地渗入我的肌肤与内脏,在我的血管里流淌。
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浑浊,还我以洁净;它冲刷我骨子里的怯懦,还我以刚健;它扑灭我脾脏里的躁火,还我以平和。
它疏通血脉,打通经络,以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大地与天宇的生命潮汐。
我呼吸天地的湛然清气与浩然正气。
清泉流入我的身体,我会从心灵深处听到絮絮低语的泉声。
每逢在人生的旷野上迷失,我会观照着流泉的走向,寻找前进的方向。
⑥奔波于万丈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心中都有一汪清泉。
只因尘世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遮掩了它的清碧透明。
生命不能承受无泉之痛,真正优秀的人生更是如此。
现代人的心灵缺少清泉。
这种清泉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就像爱。
我等凡俗之人,当用淡泊宁静的心怀澄清心泉,用心泉冲刷人欲物欲,用心泉涤尽如尘的烦扰。
⑦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
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
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8.作者读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后,对“泉”的感知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说说“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这句话中的“碎”子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那些“源于高贵的心灵的精神清泉”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和影响?(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这句话?(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精神的清泉”对于你的人生重要吗?请简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