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实验课

合集下载

《实验讲义》课件

《实验讲义》课件

实验所涉及的公式和计算 方法
实验所涉及的仪器和试剂 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
包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的准备 ,实验场地的安排等
实验总结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分 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实验操作过程
按照实验步骤逐一进行实验操作 ,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添加 、数据的记录等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讲义》ppt课 件
• 实验概述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实验操作过程 • 实验数据分析 • 实验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目录
Part
0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
1
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
4
培养科学素养和实验精神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
数据处理能力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
实验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 出实验结果
Part
02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的选择
实验材料的储存
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 键,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纯度、来 源和稳定性等因素。
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储存条件,正确 储存材料可以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避免实验误差。
实验材料的准备
实验前需对实验材料进行充分的准备 ,包括材料的预处理、称量、配置等 步骤,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改进措施
针对实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展望
对未来实验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Part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20081219初一科学第5节公开课(王梧武)

20081219初一科学第5节公开课(王梧武)
结论
条件控制
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未溶解的蔗糖能继续溶解

实验表明: 实验表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不是固定 不变的,会随外界条件(温度) 不变的,会随外界条件(温度)的变化 而变化。 而变化。
不同物质在同一液体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不同物质在同一液体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器材: 器材: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蔗糖、食盐、 蔗糖、食盐、水 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 烧杯、药匙、玻璃棒、 烧杯、药匙、玻璃棒、天平 方案设计(请你完成) 方案设计(请你完成): 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 获取证据: 获取证据: 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 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 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4.假如你的尼龙衣物沾上油漆,你会利用以下哪 假如你的尼龙衣物沾上油漆, 假如你的尼龙衣物沾上油漆 B 种性质的物质来清洗衣物呢( 种性质的物质来清洗衣物呢( ) 物质 A B C D 对油漆 能溶解 能溶解 不能溶解 不能溶解 对尼龙衣物 能溶解 不能溶解 能溶解 不能溶解
爱迪生的问题: 爱迪生的问题
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液体里溶解能力相同吗? 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液体里溶解能力相同吗?
实验:把色拉油分别滴入水、 实验:把色拉油分别滴入水、香蕉水中 现象记录: 现象记录: 色拉油在水中不溶解, 色拉油在水中不溶解,在香蕉水中溶解 。 实验表明: 实验表明: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液体里 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物质的溶解可以发生在固体和液体 之间,液体和液体之间, 之间,液体和液体之间,也能发生 在气体和液体之间。 在气体和液体之间。气体的溶解能 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 把汽水倒在杯里, 实验:①把汽水倒在杯里,你看到了什么 现象? 现象? 把杯里的汽水加热, ②把杯里的汽水加热,你又看到了 什么现象? 什么现象? 实验表明:气压越低、液体温度越高, 实验表明:气压越低、液体温度越高, 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东方作文三年级 第五讲神奇的果实

东方作文三年级  第五讲神奇的果实

三年级第五讲《神奇的果实》胡世玲教学内容:二期课教材第五讲《神奇的果实》设计理念: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年级的孩子处于作文起步阶段,如果让他们想写、乐写,就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

课堂教学环节体现的充分,有层次。

本课的设计,力争让学生产生写作的灵感和欲望,同时,在谈话中,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做到了层层深入,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1、通过固定程序的阅读,来更好的提高速度成绩。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并善于观察。

3、以胖大海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让他们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写话。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1.胖大海的实物若干颗。

2.水杯热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开心辞海。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小朋友练习写作文的源泉。

因为我们身边许多事物都蕴藏着无穷的奥秘。

就像我们第一讲所学习的泡茶一样处处留心皆学问。

观察应该是多变的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心闯关吧!(引出开心辞海)1、考考你(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图中的人)2、古诗大王(速背后说说诗意)二、开心阅读,体验速读魅力。

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对提高写作能力,对写好文章很有关系。

那怎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呢?我们一块儿来进入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1、再次强调科学坐姿。

2、要求在两分钟时间内,读完教材速度训练中的《可乐爆炸之谜》全文3、快速解题老师计时,在三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教材中文后的训练题,计分数(注意:不准看前边的原文)4、讲解答案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一个物理现象引发的生活小常识,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速读已经进行了第五次了,大家的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希望大家在课下的生活中也能够多阅读书籍,丰富我们的知识。

三、实际操作,习作指导。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神奇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看?(板书:神奇)2、谁能说说神奇是什么意思?3、做个游戏欢迎它:背向老师拍手连说三遍“神奇的礼物快出来”。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4章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第5讲 实验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4章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第5讲 实验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第5讲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1.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来分析平抛运动。

(1)图甲中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C,球A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做平抛运动,与此同时,与球A相同的球B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实验装置离地面的高度,多次实验,两球总是(选填“同时”“A先B后”或“B先A后”)落地,这说明做平抛运动的球A在竖直方向上做(选填“自由落体运动”或“竖直下抛运动”)。

(2)图乙中,M、N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轨道,轨道末端都与水平方向相切,其中,轨道N的末端与光滑水平面相切,轨道M通过支架固定在轨道N的正上方。

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同时切断电源,使两球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通过轨道M、N的末端,发现两球(选填“同时”或“先后”)到达E处,发生碰撞。

改变轨道M在轨道N上方的高度,再进行实验,结果两球也总是发生碰撞,这说明做平抛运动的P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情况与Q球(选填“相同”或“不同”),为(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加速直线运动”)。

2.(浙江6月选考)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1)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B.需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多次重复实验C.能同时探究平抛运动水平、竖直分运动的特点(2)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槽轨道M必须光滑且其末端水平B.上下调节挡板N时必须每次等间距移动C.小钢球从斜槽M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3)用图丙装置进行实验,竖直挡板上附有复写纸和白纸,可以记下钢球撞击挡板时的点迹。

实验时竖直挡板初始位置紧靠斜槽末端,钢球从斜槽上P点由静止滚下,撞击挡板留下点迹0,将挡板依次水平向右移动x,重复实验,挡板上留下点迹1、2、3、4。

以点迹0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y,各点迹坐标值分别为y1、y2、y3、y4。

测得钢球直径为d,则钢球平抛初速度v0为。

A.(x+d2)√g2y1B.(x+d2)√gy2-y1C.(3x-d2)√g2y4D.(4x-d2)√g2y4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第5讲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第5讲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小车B静止,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两 小车连接成一个整体运动。
4.改变条件重复实验:①改变小车A的初速度;②改变两小车的质量。 [数据处理]
1.小车速度的测量: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 v=ΔΔxt 计算。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1+m2)v2。
[数据处理] 1.滑块速度的测量:v=ΔΔxt ,式中 Δx 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
也可直接测量),Δt 为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方案(二) 利用等长摆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实验器材] 带细线的摆球(两套,等大不等重)、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刻度尺、游标卡尺、 胶布等。 [实验步骤] 1.测质量和直径: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m1、m2,用游标卡尺测出小
[关键点拨] (1)螺旋测微器在读数时,注意半格线是否已经露出。 (2)表示系统动量守恒的关系式时,注意两遮光板的宽度相同。
二、创新考法不失分 创新角度(一) 实验目的的创新 1.如图甲所示,冲击摆是一个用细线悬挂着的摆块,弹丸击中摆块时陷入摆块 内,使摆块摆至某一高度,利用这种装置可以测出弹丸的发射速度。
球的直径d。 2.安装:把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并用刻度尺测量悬线长度l。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 4.测角度:用量角器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和碰撞后两小球摆起的角度。 5.改变条件重复实验:①改变小球被拉起的角度;②改变摆长。
[数据处理] 1.摆球速度的测量:v= 2gh,式中 h 为小球释放时(或碰撞后摆起)的高度,
步骤4:多次重复步骤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来,将 刻度尺紧靠照片放置,如图乙所示。

第五章 数学实验-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

第五章 数学实验-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

第五章数学实验-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文档概述本文档介绍了第五章数学实验-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的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堂优质的数学实验公开课,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理解数学实验的重要性和作用;- 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发展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实验的定义和分类;2.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3.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准备;4. 实验过程的记录和数据分析;5. 结果的呈现和实验总结。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激发兴趣- 利用有趣的数学实验案例,引入数学实验的概念和作用;-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步骤二:知识点讲解- 介绍数学实验的基本分类和常见方法;- 系统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步骤三:实验设计与准备-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数学实验主题;-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实验时间等;- 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并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步骤四:实验过程引导- 详细解释实验步骤,确保学生理解并能独立完成实验;-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数据。

步骤五: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 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提取有关的数学规律和结论;- 引导学生使用图表和其他形式呈现实验结果。

步骤六:实验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为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案。

教学评价与作业布置- 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完成度、数据记录和准确性等;-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实验心得和结果;- 布置有关数学实验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准备- 教科书:第五章数学实验-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材);- 实验材料:根据实验设计所需的具体材料进行准备;- PPT或展示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案例。

第五讲--正交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PPT课件

第五讲--正交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PPT课件
如L8(41×24)是由一个4水平的列,4个2水平的 列组成,表示用该表设计试验时最多可安排一 个4水平的因素,4个2水平的因素,需要试验 的总次数为8次
其它如L18(21×37),L32(81×46×26)等等,都有 类似的含义。
-
20
交互作用表
需要考虑因素的交互作用时,许多正交表都配有一张交 互作用表
常常用来解决二水平或三水平或二、三水混合 水平的多因素设计问题;
适用于需要考察的交互作用不多、也不太复杂 的多因素试验研究的场合;
通过方差分析鉴别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22
正交试验设计步骤
首先要根据试验目的,确定要观察的因素 确定每个因素的水平 然后选用适当的正交表安排试验。
-
23
安排试验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践中已得到 广泛的应用 正交试验设计是用一套规格化的表格来安排试 验,这种表格叫做正交表
-
12
正交表简介
是一种特制的表格,每个表都有一个记号,如L9(34), L8(27),就是两个最常用的正交表;
符号说明: L——正交表 L下角的9、8——正交表的行数
括号里的3、2——因素所取的水平数, 指数4、7——正交表的列数
表内的数字1、2、3——因素的水平
-
13
二水平的正交表还有L16(215)、L12(211), 三水平的正交表还有L18(37),L27(313), 四水平的正交表还有L16(45)等等。
-
14
正交表L9(34)
-
15
正交表记法
一般正交表记为Ln(mk), n——是表的行数,是要安排的试验次数; k——表中列数,表示因素的个数; m——是各因素的水平数。
SB——反映了因素B各水平效应引起的差异,它正好 等于正交表L9(34)中第二列各水平的偏差平方和S2;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学会使用常用的溶液浓度单位,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3. 掌握溶液的稀释方法和计算。

4. 学会使用滴定实验仪器,进行溶液浓度的测定。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 溶液的特点3.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4. 溶液的稀释5. 滴定实验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饮料、盐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概念及特点。

2. 新课:讲解溶液的定义、组成及特点,介绍溶液的浓度单位,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3. 实验:进行溶液的稀释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溶液稀释的方法。

4. 讲解:讲解滴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介绍滴定实验仪器及操作步骤。

5. 实验:进行滴定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滴定实验的基本技能。

6. 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总结溶液稀释和滴定实验的规律。

7. 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实验器材:1. 溶液稀释实验:烧杯、量筒、玻璃棒、水、溶质(如食盐、蔗糖等)。

2. 滴定实验:滴定管、烧杯、指示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

五、实验步骤:1. 溶液稀释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2)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将量取的溶液慢慢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观察溶液的变化。

(4)记录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2. 滴定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将滴定管、烧杯等清洗干净。

(2)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分别放入滴定管中。

(3)向烧杯中加入适量待测溶液,加入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4)慢慢滴加标准溶液,边滴边搅拌,直至颜色发生变化。

(5)记录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六、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出、腐蚀皮肤等。

2. 操作滴定管时要小心,防止溶液漏出。

3.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时要注意小数点后几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预测工具
前提:1)未来与过去有关;2)需求数据哪来? 基本预测模型:
1.
简单移动平均法:平均水平 指数平滑法:有权重的平均水平 Holt模型:增减趋势;类似于线性回归方程 Winter模型:增减趋势+季节性;季节指数
2.
3.
4.
Holt模型;回归模型
Ft +1 = Lt +1 + Tt +1;Ft +1是预测值,Lt +1是截距;Tt +1是斜率 Lt +1 = aDt + (1 − a )( Lt + Tt ) Tt +1 = b( Lt +1 − Lt ) + (1 − b)Tt 取a = 0.1,b = 0.2; L = Level ; T = Trend ; F = Forecast;D = Demand
2.
3.
海天 李锦记 原料最大供 应量(克)
实验1:区域选址&产能分配
各个区域应否建厂、工厂产能,以及产品 如何分配给目标市场的问题。如:
1.
联想笔记本要服务全球市场,应在哪些地 方建厂,并为哪些目标市场供多少货,以 满足全球各地需求。
2.
当当书店应在全国建多少个仓库,以满足 各个目标市场的订单。
实验2:重力法选址(模型)
当确定在某个区域建厂(仓库、分销点) 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工厂的具体地理位 针对运输成本比重大的情况。 置——针对运输成本比重大的情况。如: 针对运输成本比重大的情况
1.
广州的7-11在哪个位置建配送中心,才能 使运输成本最低? 黑莓准备在中国生产,只建一个厂,应该 设在哪里?
i i j
s.t.
∑x
i
ij
= Dj ≤ K ij yi
∑x
j
ij
yi ∈ {0,1};xij ≥ 0
生产地/ 市场 北美 南美 欧洲 亚洲 非洲
产地向市场各运多少产品(百万单位) 产地向市场各运多少产品(百万单位) 北美 南美 欧洲 亚洲 非洲 0 0 0 0 0 12 8 0 0 0 0 0 0 0 0 0 0 4 16 0 0 0 10 0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新厂建在哪?
算法
目标函数: min ∑ 厂址离各供应(销售)点距离d × 运输吨数D × 单位运输成本F
n
约束条件: 厂址离各供应(销售)点距离d
2 2 = (厂址坐标x-供应(零售)点坐标x) + (厂址坐标y-供应(零售)点坐标y)
MinTC= ∑ d n Dn Fn
n
s.t. d n = ( x − xn ) 2 + ( y − yn ) 2
第五讲 实验课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汽车学院 2011. 3. 21
Excel2010 加载宏
Excel2003 加载宏
运筹学基础
线性规划关键:
1.
目标函数:利润最大…… 决策变量:海天、李锦记各产多少瓶…… 约束条件:最大供应;不多于1500;大于0……
原料消耗(克) 黄豆 糖 盐 10 6 8 5 20 15 600 500 800 产品利润 产品需求(瓶) (元) 不多于1500瓶 5 7
或 F1+ n = L1 + nT1 初始值 L1、T1 : 根据Excel趋势线方程求出
Winter模型
静态方法求初始值: 1)剔除季节性因素(p为偶数),求 D t ; 2)根据 D t 序列,求回归方程的L与T,补全 D t 序列; 3) S t = Dt / D t;初始值L0与T0即回归方程n = 0的值; 4) S1 = ( S 1 + S 1+ p + S 1+ 2 p + S 1+ np ) / n;S2,S3,……,S p亦如是
Ft +1 = ( Lt + Tt ) St +1 和 Ft +l = ( Lt + lTt ) St +l L = Level ; T = Trend ; F = Forecast p = period;S = Season;D = Demand Lt = aDt / St + (1 − a )( Lt −1 + Tt −1 ) Tt = b( Lt − Lt −1 ) + (1 − b)Tt −1 St + p = rDt / Lt + (1 − r ) St 取a = 0.2,b = 0.1,r = 0.05,p = 4;
实验4:需求预测分析
先描点作图,分析适合用哪个预测模型
预测值=(需求水平L+需求趋势T)*季节因素S 四种基本预测模型各有适用范围
分析误差 案例分析:Tahoe Salt公司需求预测
误差分析
1)某时期t,误差Error,Et = Ft − Dt,有正负; 2)平均绝对偏差Mean Absolute Difference; MADn = ( E1 + E2 + …… + En ) / n,只有正; 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En E1 E2 ) / n,只有正; MAPEn = ( + + …… + D1 D2 Dn 4)某时期t,跟踪信号Tracking signal,处于 ± 6之间, TSt = ( E1 + E2 + …… + En ) / MADt;可判断低估还是高估。
工厂是否开, 工厂是否开,“开”=1 低产能工厂 高产能工厂 0 0 0 1 0 0 0 1 0 1
思考题
生产+运输成本(可变成本, SunOil公司 千美元每100万单位) 固定成本 产能可变成本 (千美元)(百万单位) 生产地/市 北美 南美 欧洲 亚洲 非洲 场 北美 81 92 101 130 115 9000 200 南美 117 77 108 98 100 4500 200 欧洲 102 105 95 119 111 6500 200 亚洲 115 125 90 59 74 4100 200 非洲 142 100 103 105 71 4000 200 年需求量 12 8 14 16 7 (百万单位)
SunOil石油公司
算法
目标函数: min ∑ 工厂i的固定成本f × 该厂是否开y+∑∑ 可变成本c × 工厂i运输到市场j的产品数量x
i i j
约束条件:
∑ 工厂i运输到市场j的产品数量x=市场j的需求量D
i j
j
∑ 工厂i运输到市场j的产品数量x ≤ 工厂i的产能K × 该厂是否开y
y=0,工厂不开;y=1,工厂开,即y ∈ {0,1} 工厂i运输到市场j的产品数量x都 ≥ 0 MinC= ∑ f i yi + ∑∑ cij xi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