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三) - 答案

合集下载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二) -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二) -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8分)1.按照蒸馏方式划分,蒸馏可以分为 简单蒸馏 、 平衡蒸馏 、 精馏 和 特殊精馏 。

2.相对挥发度等于1,说明 物系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加以分离。

3.蒸馏中常用的相图为常压下的 t-x-y 相图 和 x-y 相图 。

4.连续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 精馏段 ,加料板以下的塔段称为 提馏段 。

5.精馏塔常见的进料热状况包括 过冷液体 、 饱和液体 、 气液混合物 、 饱和蒸气 和 过热蒸气 。

6.间歇精馏的两种基本操作方式为 恒回流比 和 恒回馏液组成 。

7.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为y =0.75x +0.24,则回流比为 3 ,塔顶馏出液组成为 0.96 。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8.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增加回流比,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x D 增加,x W 降低B .x D 增加,x W 增加C .xD 降低,x W 降低D .x D 降低,x W 增加9.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 、x F 、q 、D 不变,增加R ,则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 A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10.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将进料由饱和液体改为过冷液体,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x D 增加,x W 降低B .x D 增加,x W 增加C .xD 降低,x W 降低D .x D 降低,x W 增加11.在蒸馏所用的温度-组成相图中,位于泡点线和露点线之间的点所代表的状态为( C )。

A .饱和液体 B .饱和蒸气 C .气液两相混合物 D .过冷液体 12.精馏塔灵敏板的位置( C )。

A .一般靠近塔顶B .一般靠近塔底C . 一般靠近进料板D .无确定的规律 13.饱和蒸气进料,进料热状况参数( D ) A .q ﹤0 B .0﹤q ﹤1 C . q =1 D . q =0 14.操作中的精馏塔,若x F 减小,则( C )A .x D 增加,x W 降低B .x D 增加,x W 增加C .xD 降低,x W 降低 D .x D 降低,x W 增加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化工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三)-答案

化工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三)-答案

化⼯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三)-答案化⼯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Ф3 mm×3 mm的圆柱形颗粒,体积当量直径为 3.72 mm,其球形度为0.805。

2. 评价旋风分离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临界粒径、分离效率和压强将。

3. 降尘室的⽣产能⼒与降尘室的底⾯积和颗粒的沉降速度有关,⽽与降尘室的⾼度⽆关;多层降尘室⽣产能⼒的计算公式为V s=(n+1)blu t;⽓体在通过降尘室时,其流动型态⼀般应保证为层流。

4. 常见的恒压过滤装置有板框压滤机、叶滤机和转筒真空过滤机;其中属于连续过滤装置的为转筒真空过滤机。

5. 采⽤横穿洗涤法的间歇过滤设备有板框压滤机;采⽤置换洗涤法的间歇过滤设备有叶滤机。

6. 离⼼分离因数是指颗粒所受离⼼⼒和重⼒之⽐。

7. 颗粒的沉降可以分为加速段和匀速段,终端速度是指加速段结束时颗粒的沉降速度。

8. ⽬前,⼯业上使⽤的过滤操作⽅式主要有深床过滤、饼层过滤和膜过滤。

9. 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是指理论上能够分离下来的最⼩颗粒直径。

10. ⾮球形颗粒的球形度越⼩,则床层的空隙率越⼤;颗粒分布越不均匀,床层的空隙率就越⼩。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本⼤题共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1. 在层流区中,颗粒重⼒沉降速度与其粒径的(C )成正⽐。

A. 0.5次⽅B. ⼀次⽅C. ⼆次⽅D. 三次⽅12. 在旋风分离器中,若操作温度升⾼,其他条件不变,则颗粒的临界粒径(A )A. 增⼤B. 减⼩C. 不变D. 不确定13. 恒压过滤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过滤速度(A )A. 减⼩B. 增加C. 不变D. 不确定14. 旋风分离器中主要的除尘区为(A )A. 外旋流的上部B. 外旋流的下部C. 内旋流的上部D. 内旋流的下部15. 较⾼的含尘浓度对于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和效率的影响是(C )A. 对压降有利,对效率不利B. 对效率有利,对压降不利C. 对压降和效率均有利D. 对压降和效率均不利三、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本⼤题共15分)16. 过滤速率和过滤速度单位时间获得的滤液体积成为过滤速率;单位时间单位过滤⾯积得到的滤液体积,称为过滤速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工业上乙烯氧化生成乙醛的过程容易发生爆炸,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通过控制循环气中乙烯和氧气的量来预防爆炸的发生,乙烯含量控制在65%左右,氧含量控制在()左右。

A.0.05B.0.08C.0.13D.0.2参考答案:B2.在制备合成气的各种工艺中,以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成本最低,天然气中根据CH4的含量又可以分为贫气和富气,它们是根据天然气中CH4的含量大于或小于()来划分的。

A.80%B.85%C.90%D.95%参考答案:C3.CO变换的操作条件为压力、温度和水碳比,对水碳比而言,它是适宜最好,现在常用的水碳比为()。

A.3B.4C.3.1D.3.2参考答案:B4.绿色化学工艺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个方面。

A.二B.三参考答案:B5.烃类氧化过程中,氧化剂可以在空气、纯氧、过氧化氢和其他过氧化物中选择,目前最常用的是()。

A.空气B.纯氧C.过氧化氢D.空气和纯氧参考答案:D6.甲醇作为化工原料的用途越来越广,它既可以直接合成汽油,也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优质添加剂,它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气,据统计,世界上()的甲醇来源于天然气。

A.75%B.80%C.85%D.90%参考答案:B7.关键反应物指的是反应物中价值最高的组分,为使其尽可能地转化,常使其他反应组分过量,对于不逆反应,关键组分的转化率最大为()。

A.100%B.99%C.95%D.90%参考答案:A8.目前合成气的原料有煤、天然气、石油馏分、农林废料和()。

A.农副产品B.粮食C.城市垃圾参考答案:C9.苯乙烯是高分子材料的一种重要单体,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苯乙烯的产量不断增加,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是乙苯脱氢法,主要原料是()。

A.乙苯B.乙烯、苯和氧气C.乙烯、苯和空气D.乙烯和苯参考答案:D10.原子经济性是指()。

A.反应中的原子有多少进入了产物B.含有该原子的物质的价格是否经济C.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11.裂解炉从早期使用的方箱炉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形式各异,由于管式裂解炉的炉型不断改进,目前,有()以上都采用管式裂解炉。

有机化工工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有机化工工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有机化工工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产量往往标志着的一个国家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单选题]。

A、甲烷B、乙烯√C、苯D、丁二烯2、天然气主要由(\乙烷、丙烷和丁烷组成[单选题]。

A、甲烷√B、乙烯C、苯D、丁二烯3、石油主要由()氢两元素组成的各种煌类组成[单选题]。

A、氧B、氮C、碳√D、硫4、石油中所含烧类主要有烷烧、()和芳香煌[单选题]。

A、烯煌B、环烷煌VD、二烯煌5、根据石油所含煌类主要成分的不同可以把石油分为烷基石油(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沥青基石油)和()三大类[单选题]。

A、芳香基石油B、中间基石油√C、直链基石油D、支链基石油6、原油在蒸储前,一般先经过()处理[单选题]。

A、脱盐、脱水√B、脱硫、脱盐C、脱蜡、脱水D、脱盐、脱硫7、原油经过初储塔,从初储塔塔顶蒸出的轻汽油,也称()[单选题]。

A、石脑油√B、柴油C、航空煤油D、煤油8、()是催化重整装置生产芳煌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乙烯的原料[单选题]。

A、石脑油√B、柴油C、航空煤油9、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油品()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轻汽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重油[单选题]。

A、沸程√B、密度C、黏度D特性因数10、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油品沸程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轻汽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和重油[单选题]。

A、减压渣油B、胶质C、润滑油√D、重柴油11、催化裂化目的是将()加工成辛烷值较高的汽油等轻质原料[单选题]。

A、减压渣油B、常压储分油VC、润滑油D、重柴油12、直链烷煌在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碳链的断裂和脱氢反应、(\环烷化和芳构化反应和叠合、脱氢缩合等反应[单选题]。

A x异构化反应VB、烷基化反应C、聚合反应D、脂化反应13、直链烷煌在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碳链的断裂和脱氢反应、异构化反应、环烷化和芳构化反应()等反应[单选题]。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四) -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四) -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四)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27分)1.降焓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湿度 增加 ,温度 降低 。

2.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可分为 恒速 干燥阶段和 降速 干燥阶段,干燥速率曲线上两个阶段的分界点称为 临界点 。

3.一般根据空气在干燥器内焓的变化,将干燥过程分为 等焓 过程与 非等焓 过程两大类。

4.按照加热方式的不同,干燥可以分为 导热 干燥、对流 干燥、 辐射 干燥和 介电加热 干燥。

5. 按照操作压强的不同,干燥可以分为 减压 干燥和 常压 干燥;对于热敏性物系应采 用 减压 干燥。

6. 对于饱和湿空气,t 、t w 、t as 和t d 之间的关系为 t = t w = t as = t d ;而对于未饱和湿空气,上述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 >t w = t as > t d 。

7.对流干燥中,向干燥系统中所补充的热量主要用来 加热空气、 蒸发水分 、 加热物料 和 损失于周围环境中 。

8.等焓干燥又称为 绝热干燥 、 理想干燥 。

9.恒速干燥阶段又称为 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降速干燥阶段又称为 物料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

10.化学工业中常用的主要除湿方法有: 机械除湿、 吸附除湿 和 加热除湿 。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1.下面湿空气的各对参数中,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参数的是( A ) A . t -t w B . t d -H C . t w -I D . p -H12.下列干燥设备中,属于导热干燥的设备为( D )A.转筒干燥器B.流化床干燥器C.喷雾干燥器D.滚筒干燥器13.将不饱和湿空气等湿降温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D )A.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C.绝热饱和温度D.露点14.等焓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出口温度t2(B )进口温度t1。

A.高于B.低于C.等于15.对于空气-水系统,若湿空气湿度不变,干球温度增加,则湿球温度(A )A.增加B.降低C.不变D.不确定16.湿空气H-I图中,(D )不是直线。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 - 答案 (1)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 - 答案 (1)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8分)1.按照蒸馏方式划分,蒸馏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和特殊精馏。

2.相对挥发度等于1,说明物系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加以分离。

3.蒸馏中常用的相图为常压下的t-x-y相图和x-y相图。

4.连续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精馏段,加料板以下的塔段称为提馏段。

5.精馏塔常见的进料热状况包括过冷液体、饱和液体、气液混合物、饱和蒸气和过热蒸气。

6.间歇精馏的两种基本操作方式为恒回流比和恒回馏液组成。

7.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为y=+,则回流比为3 ,塔顶馏出液组成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8.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增加回流比,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增加,x W降低增加,x W增加降低,x W降低降低,x W增加9.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x F、q、D不变,增加R,则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0.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将进料由饱和液体改为过冷液体,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增加,x W降低增加,x W增加降低,x W 降低 降低,x W 增加11.在蒸馏所用的温度-组成相图中,位于泡点线和露点线之间的点所代表的状态为( C )。

A .饱和液体 B .饱和蒸气 C .气液两相混合物 D .过冷液体 12.精馏塔灵敏板的位置( C )。

A .一般靠近塔顶B .一般靠近塔底C . 一般靠近进料板D .无确定的规律 13.饱和蒸气进料,进料热状况参数( D ) ﹤0 ﹤q ﹤1 C . q =1 D . q =0 14.操作中的精馏塔,若x F 减小,则( C ) 增加,x W 降低 增加,x W 增加降低,x W 降低 降低,x W 增加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一)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一)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一)一. 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27分)1.目前,对流传质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型是 双膜 模型、 表面更新 模型和 溶质渗透 模型。

2.在吸收过程中,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亨利系数E 增加 ,溶解度系数H 降低 ,相平衡常 数m 增加 。

3. 一般说来,温度 降低 ,压力 升高 ,有利于吸收,而反之则有利于 脱吸 。

4. 应用亨利定律时,除要求溶液为理想溶液或稀溶液外,还要求溶质 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分子状态必须 相同 。

5.难溶气体的溶解度系数较 较小 ,易溶气体的亨利系数较 较小 。

6.菲克定律的表达形式为 zc D Jd d AABA -=。

7.气相中的分子扩散包括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和 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 。

8.发生在流体中的扩散包括 分子扩散 和 涡流扩散 。

9.漂流因数的定义为Bmp p,它反映了 主体流动 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10.采用传质单元数法计算填料 层高度时,填料层高度计算的通式为填料层高度= 传质单元高度 × 传质单元数 。

11.吸收传质过程中常用的无量纲准数有 Sh 、 Sc 和 Re 。

12.传质单元数反映吸收过程进行的 难易程度 ,吸收过程的平均推动力越小,所需的传质单元数越 大 。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3.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液膜控制”的为( D )A .用水吸收氨B .用水吸收氯化氢C .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D .用水吸收氧14.在塔设备中进行吸收操作,若减少吸收剂的用量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溶液组成( A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 15.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为( B )A .用水吸收氮B .用水吸收氯化氢C .用水吸收硫化氢D .用水吸收氧16.在塔设备中进行吸收操作,若提高操作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溶液组成( B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17.在描述对流传质的表面更新模型中,对流传质系数与扩散系数的( B )成正比。

化工设备生产过程优化与控制考核试卷

化工设备生产过程优化与控制考核试卷
9.线性规划、仿真模拟
10. PLC控制、DCS系统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化工设备生产过程优化的意义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方法包括:流程再造、设备升级、参数优化。
2.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例如,温度控制不稳定可能导致反应失控,影响产品质量。
A.反应釜
B.蒸馏塔
C.冷却器
D.办公电脑
11.在化工设备生产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不是优化与控制的重点?()
A.物料配比
B.反应时间
C.设备维护
D.产品包装
12.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对化工设备生产过程的优化与控制产生影响?()
A.设备性能
B.操作人员技能
C.生产环境
D.市场需求
13.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化工设备生产过程的优化与控制?()
3.安全风险包括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等。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操作规程、定期安全培训、设备维护、应急演练。
4.通过实时监控和调整关键控制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通过PID控制优化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提高产品合格率。
A.物料混合
B.产品包装
C.设备清洗
D.物料输送
17.下列哪种方法在化工设备生产过程优化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A.经验法
B.理论分析法
C.实验法
D.投票法
18.在化工设备生产过程中,以下哪个参数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A.反应温度
B.物料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6分)
1.填料层的压降由 载 点和 泛 点分为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和液泛区。

2.液-
液萃取中,萃取相和萃余相脱除溶剂后,分别称为 萃取液 和 萃余液 。

3.正常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内,连续相为 气相 ,分散相为 液相 。

4.液-液萃取的三角形相图中,两相区内的混合物分成两个互相平衡的液相,称为
共轭 相;当加入A 的量使混合液恰好由两相变成一相时,其组成点称为 混溶点 。

5.正常操作的板式精馏塔内,连续相为 液相 ,分散相为 气相 。

6.适宜的溶剂用量应根据 操作 费用和 设备 费用之和最小的原则来确定。

7.填料的几何特性数据主要包括 比表面积 、 空隙率 和 填料因子 。

8.多级萃取主要包括多级 逆流 萃取和多级 错流 萃取。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9.板式精馏塔操作时,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通常控制在(C ) A .鼓泡接触状态 B .蜂窝状接触状态 C .泡沫接触状态 D .喷雾接触状态
10.三元液-液萃取中,若组分B 、S 完全不互溶,则萃取的选择性系数( C ) A .等于0 B .等于1 C .趋于无穷大 D .大于0而小于1
11.若增加塔板间距,而其他条件不变,则板式塔的液沫夹带现象将( A ) A .减小 B .增加
C.不受影响
D.不确定
12.液-液萃取的三角形相图中,联结两共轭组成坐标的直线称为(B )
A.溶解度曲线
B.联结线
C.辅助曲线
D.分配曲线
13.通常为了保证板式塔的正常操作,塔板的漏液量应不大于液体流量的(B )
A.1%
B.10%
C.20%
D.30%
14.在三元液-液萃取的三角形相图中,将相图分为两相区和均相区的曲线称为(A )
A.溶解度曲线
B.联结线
C.辅助曲线
D.分配曲线
15.三元液-液萃取中,若y A=0.4,y B=0.1,x B=0.8,x S=0.1,则选择性系数为(D )
A.4
B.8
C.16
D.32
16.下列因素,可增加填料塔泛点气速的为(B )
A.气体密度增大
B.液体密度增大
C.液体黏度增大
D.液气比增大
17.塔板的负荷性能图中,增大塔板间距,液泛线将(A )
A.上移
B.下移
C.不变
D.不确定
18.关于液-液萃取中萃取剂的选择原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C )
A.选择性要高
B.与原料液中组分的相对挥发度要大
C.界面张力要大
D.黏度要低
19.三元液-液萃取中,若y A=0.4,y B=0.1,x B=0.7,x S=0.1,则S的分配系数为(C )
A.2
B.4
C.5
D.7
20.与板式塔相比,填料塔(A )
A.生产能力大
B.分离效率低
C.压力降大
D.持液量大
21.塔板的负荷性能图中,减小塔板开孔率,漏液线将(B )
A.上移
B.下移
C.不变
D.不确定
22.下列萃取设备中,属于连续接触式的为(B )
A.混合澄清器
B.填料萃取塔
C.筛板萃取塔
D.脉冲筛板塔
23.辅助曲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称为( B ) A .混溶点 B .临界混溶点 C .差点 D .和点 24.下列装置中,不属于填料塔內件的为( A ) A .溢流堰 B .液体分布器
C .液体再分布器
D .支撑板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
小题1分,本大题共16分) 25.填料因子Φ值越大,液泛速度越大,也即越不易发生液泛现象。

( × ) 26.填料层的总持液量为动持液量和静持液量之和。

(√ )
27.三元液-液萃取中,三角形相图三条边上的任一点代表一个二元混合物。

( √ ) 28.通常物系的温度越高,分层区的面积越小,越有利于萃取。

( × ) 29.填料因子为填料空隙率的三次方与填料比表面积之比,即Φ=σ3/ε。

( × ) 30.填料层的静持液量只取决于气液负荷,而与填料和流体的物性无关。

( × ) 31.混合澄清器属于分级萃取设备。

( √ )
32.液-液萃取中,若适当增加萃取剂的用量,其他条件不变,则所得萃取液的组成降低。

( √ ) 33.筛板是工业上应用最早的塔板。

( × )
34.在填料层的压降曲线上,位于载点和泛点之间的区域称为恒持液量区。

( × )
35.多级错流萃取中,当各级溶剂用量相等时,达到一定的分离程度所需的总溶剂用量最少。

( √ ) 36.当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为1时,说明所选的萃取剂不能用来分离混合物。

(√ ) 37.最小润湿速率是指单位塔截面上最小液体体积流量。

( × )
38.理论板当量高度是指相当于一层理论板分离作用的填料层高度。

( √ ) 39.液-液萃取中,萃取剂和原溶剂的互溶度越大,越有利于萃取。

( × )
40.在单级萃取操作中,对应一定的原料液量,存在两个极限萃取剂用量,适宜的萃取剂用量应介于二者之间。

( √ )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21分)
41.塔板上的漏液现象
在正常操作的塔板上,液体横向流过塔板,然后经降液管流下。

当气体通过塔板的速度较小时,气体通过升气孔道的动压不足以阻止板上液体经孔道流下时,便会出现漏液现象。

42.微分接触逆流萃取
通常在塔设备中进行,重液(如原料液)自塔顶进入,从上向下流动,轻液(如溶剂)自塔底进入,从下行上流动,二者微分接触逆流接触,进行传质。

萃取结束后,两相分别在塔顶、塔底分离,最终的萃取相从塔顶流出,最终的萃余相从塔底流出。

43.塔板上的液沫夹带
上升气流穿过塔板上液层时,必然将部分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气体夹带着这些液滴在板间的空间上升,如液滴来不及沉降分离,则将随气体进入上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为液沫夹带。

44.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
液体喷淋密度是指在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喷淋的液体体积量,以U表示。

45.液面落差
当液体横向流过塔板时,为克服板上的摩擦阻力和板上部件的局部阻力,需要一定的液位差。

于是板上形成由液体进入板面到离开板面的液面落差,以Δ表示。

46.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又称超临界萃取。

它是以高压、高密度的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所需的组分,然后采用升温、降压或二者兼用和吸收(吸附)等手段将溶剂与所萃取的组分分离。

47.多级逆流萃取
在多级逆流萃取操作中,原料液从第1级进入系统,依次经过各级萃取,成为各级的萃余相,其溶质组成逐渐下降,最后从第n级流出;萃取剂则是从第n级进入系统,依次通过各级与萃取相逆向接触,进行多次萃取,其溶质组成逐级提高,最后从第1级流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
48.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由哪几条曲线组成?
(1)液沫夹带线(1分)
(2)漏液线(1分)
(3)液泛线(1分)
(4)液相负荷下限线(1分)
(5)液相负荷上限线(1分)
49.塔板压降对塔的操作有何影响,设计时应如何考虑?
塔板压降是影响板式塔操作性能的重要因素。

塔板压降增大,一方面,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时间随之延长,板效率增大,完成同样任务所需实际塔板数减少,设备费降低;(2分)另一方面,塔釜温度随之升高,能耗增加,操作费增大,若分离热敏性物系时易造成物料的分解或结焦。

(2分)因此进行塔板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在保证高效率的前提下,力求减小塔板压降,以降低能耗和改善塔的操作。

(1分)
50.何谓塔板压降,它包括哪几部分?
上升气体通过塔板时需克服一定的阻力,该阻力形成塔板的压降。

(2分)
它包括:(1)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1分)(2)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1分)(3)液体的表面张力。

(1分)
51.萃取物系的界面张力对萃取效果有何影响?
两液相间的界面张力对萃取操作有重要的影响。

萃取物系界面张力较大时,分散相液滴易聚结,有利于分层,(2分)但界面张力过大,则液体不宜分散,难以使两相充分混合,反而是萃取效果降低。

(1分)界面张力过小,虽然液体容易分散,但以产生乳化现象,使两相较难分离,因此界面张力要适中。

(2分)
52.选择萃取剂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1)萃取剂的选择性(1分)
(2)原溶剂与萃取剂的互溶度(1分)
(3)萃取剂回收的难易与经济性(1分)
(4)萃取剂的其他物性(1分)
(5)化学稳定性、价格等其他因素(1分)
53.什么是板式塔的液泛,其产生有哪两种情况?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液体充满塔板之间的空间,使塔的正常操作受到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液泛。

(1分)液泛的产生有以下两种情况:(1)塔板上液体流量很大,上升气速很快,导致液沫夹带量过大引起的液泛称为夹带液泛。

(2分)(2)当降液管内的液体不能顺利下流,导致降液管充满液体而引起的液泛称为降液管液泛。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