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世界梦

中国梦与世界梦、亚太梦

考研帮原创刘天问撰稿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中国梦在2013年考过,但是它的重要性不会因为一次考过就过了,作为中国梦的延展,2014年11月9日,习总书记又提出了“亚太梦”,本篇原创文章由考研帮顾问刘天问老师为2015考生撰写如下精彩内容:

“中国梦”的概念的提出虽然仅仅2年,但是放在近代以来的历程看,却有着内在必然性。国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到近代落后了。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人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如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党的英明领导早已实现。建国后,我们一直面临着“国家富

强、人民富裕”的伟大历史任务,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包括普通民众、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梦想和共同追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2013年,习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回答“中国的‘世界梦’是什么”的问题时他说: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因为中国梦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我们希望,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都能够共享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各国人民的意愿都能够得到尊重,各国能够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在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不同发展层次的国家或同一发展层次的不同国家从中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出于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或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缓冲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融入全球化中来。

亚太地区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区域之一,11月5-11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在北京举行。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系列会议之一,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每年在APEC领导人会议周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在本次会议上,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亚太梦”: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亚太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

作为2015考生,刘天问老师认为,亚太梦不可不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