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生产作业指导书
C02焊接作业指导书

C02焊接作业指导书标题:C02焊接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C02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和质量,制定一份C02焊接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C02焊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安全操作指导1.1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1.2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确保安全使用。
1.3 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手套等。
二、焊接准备工作2.1 清洁焊接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保证焊接质量。
2.2 调节焊接设备的电流和气体流量,确保焊接效果良好。
2.3 准备好焊接材料和辅助工具,以便随时使用。
三、焊接操作步骤3.1 确定焊接位置和角度,保持焊接枪的稳定。
3.2 开始焊接前,先进行试焊,调整好焊接参数。
3.3 按照焊接顺序和速度进行操作,确保焊缝均匀牢固。
四、焊接质量控制4.1 定期检查焊接质量,确保焊缝无裂纹和气孔。
4.2 对焊接部位进行X光检测或超声波检测,确保焊接质量达标。
4.3 记录焊接参数和质量检测结果,以备日后查阅。
五、事故处理和应急措施5.1 发生焊接事故时,立即停止焊接操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2 疏散工作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5.3 及时报告事故情况,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结论:通过制定C02焊接作业指导书,可以规范焊接操作,提高焊接质量,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遵守指导书的要求,是每位从事C02焊接工作的人员应该做到的。
愿本文所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确保C02焊接作业的顺利进行。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焊接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焊接材料和设备: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设备。
b. 准备工作场所:确保焊接区域干净、通风良好,并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c. 检查焊接设备:确保焊接设备正常工作,如焊枪、电源、气体等。
d. 检查焊接材料:检查焊条、焊丝等焊接材料的质量和储存条件。
2. 焊接准备a. 清洁焊接材料:将焊接材料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清除干净。
b. 调整焊接设备: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要求,调整焊接设备的参数,如电流、电压、气体流量等。
c. 安装焊接材料:根据焊接工艺要求,安装焊条、焊丝等焊接材料。
3. 焊接操作a. 确保安全: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b. 控制焊接参数:根据焊接工艺要求,控制焊接设备的参数,保证焊接质量。
c. 进行焊接:根据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操作,保持焊接速度和角度的稳定。
d. 检查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4. 后续处理a. 清理焊接区域:清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焊剩等杂质。
b. 检查焊接质量:对焊接接头进行质量检查,如焊缝的强度、密封性等。
c. 记录焊接信息:记录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检查结果,作为后续分析和改进的依据。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佩戴焊接面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受到火花、烟尘等伤害。
2. 环境安全:焊接作业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避免因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3. 焊接设备安全:使用焊接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电源、电缆、气体等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焊接材料安全:焊接材料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受热等情况导致材料质量下降。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接头质量不合格:可能是焊接参数设置不正确或操作不规范,应重新调整焊接参数和操作技巧。
焊接车间作业指导书

焊接车间作业指导书一:进入岗位前的准备进入岗位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穿帆布工作服、劳保鞋、安全帽、佩戴好电焊工手套、防尘口罩、披肩帽、防护眼镜、鞋盖和选择合适护目镜片的面罩。
二:施工前的准备1:进入岗位后首先要检查工作区域内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油漆、稀料、纸卡子等)发现存在立即清走。
其次是对设备进行点检,检查焊机二次线,外壳接地线,配电箱外壳接地线是否松动;CO2气体是否漏气,是否畅通;焊枪配件是否完好齐全;配电箱各指示灯是否正常;焊机外壳螺栓是否齐全;焊机电缆线有无破损;并且要对焊机、配电箱的外壳卫生进行打扫,清理表面灰尘。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汇报班长处理,一切正常后开始施工。
2:施工前要先熟悉待焊工件图纸。
先看工艺要求,明确使用哪种型号的焊丝,再看各部位焊缝的具体尺寸要求,特别是主筋、耳子交界处等关键部位。
对不看图纸盲目施焊而造成焊丝错误的每次考核20元,造成焊缝尺寸不合格的考核5元。
3:对待焊工件进行检查,看是否合格。
具体检查:点焊焊缝、成型尺寸、盖面焊缝的坡口尺寸、拉筋的位置。
焊道及焊道边缘必须清理干净,看是否有油、锈、水、渣等污物,清理边缘单侧不小于20mm。
发现不合格处及时汇报班长或质检人员。
未检查而直接施工的,考核操作者10元。
4:所有外漏焊缝及柱帽、柱窝下面要刷防溅剂。
对未刷防溅剂施工的一次考核5元。
三:结构件的焊接操作规范:(1)工艺参数:电流:260-320A 电压:27-34V气体流量:15-20升/分焊接速度:250-350mm/min (2)引弧时焊丝伸出15mm为宜,引弧点要放在收弧点(或电固焊)前10mm 引弧,然后快速向后摆动运行与收弧点重合,并恢复正常焊接方向和速度,形成均匀的焊缝。
(3)收弧时必须采用回焊法或间断灭弧法,把弧坑填满,不允许有弧坑存在。
(4)按图纸要求需要预热的结构件,Q550材质的预热温度在300-150摄氏度之间。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制定本指导书,提供详细的焊接作业流程和操作要求,以指导焊工进行焊接作业。
二、作业环境和安全要求1. 作业环境:- 确保焊接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 保持作业区域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滑倒。
- 确保作业区域没有易燃物品,避免火灾发生。
2. 安全要求:- 所有焊工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 确保焊工具和设备正常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
- 确保焊工具和设备接地良好,避免电击事故发生。
- 禁止在焊接作业区域吸烟、使用明火或者其他火源。
三、设备和材料准备1. 设备准备:- 焊接机:根据焊接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机,确保其工作正常和安全。
- 气体供应系统:根据焊接作业需要,准备好气体供应系统,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 焊接工具:准备好各类焊接工具,如电焊钳、剪刀、刷子等。
2. 材料准备:- 焊接材料:根据焊接作业需要,准备好合适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等。
- 清洁剂:准备好适合于焊接材料的清洁剂,用于清洁焊接表面。
四、焊接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工作。
- 清洁焊接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
- 安装焊接夹具和定位装置,确保焊接位置准确。
2. 调试焊接设备:- 根据焊接材料和要求,调整焊接机的电流和电压。
- 检查气体供应系统,确保气体流量稳定。
3. 开始焊接:- 确保焊工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手套等。
- 将焊条或者焊丝插入焊接机,根据焊接位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 控制焊接电流和速度,保持焊接质量和外观。
- 焊接完成后,断开电源,清理焊接残渣和杂质。
五、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1. 质量控制:- 焊接过程中,焊工应注意焊接电流、速度和均匀性,确保焊缝质量。
- 焊接完成后,应检查焊缝的密实性、无裂纹温和孔等缺陷。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领域。
准确的焊接作业是确保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帮助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高效的焊接作业。
二、安全措施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护眼镜等。
2.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聚集。
3. 切勿将易燃物放置在焊接区域附近,以防止火灾发生。
4. 检查焊接设备和电源线路,确保其良好工作状态。
5. 确定焊接材料的正确选择,以及焊接工艺的合理设置。
三、焊接准备1.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没有油脂、灰尘等污染物。
2. 对于焊接材料,通过清洁、打磨等方法,确保焊接表面的光洁度。
3.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4. 预热焊接材料,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5. 配备必要的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如焊接夹具、万用表等。
四、焊接操作步骤1. 将焊接电源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
2. 将焊接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保证接触良好。
3. 打开焊接电源开关,进行设备预热操作。
4. 检查焊接电流和电压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5. 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极、焊丝,根据工作要求进行装配。
6. 通过进一步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确保焊接设备工作稳定。
7. 进行焊接前的试焊,检查焊接设备和工艺是否正常。
8. 开始正式焊接,保持焊接速度稳定,焊接接头均匀。
9. 焊接完成后,将焊接电源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
10. 对焊接接头进行检验,确保焊缝无裂纹、缺陷等问题。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接头出现裂纹:可能是焊接温度过高或焊接速度过快,应适当降低焊接温度或减慢焊接速度。
2. 焊接时产生过多的飞溅:可能是焊接电源设置不当或焊接电极质量差,应重新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并更换优质的焊接电极。
3. 焊接接头强度不符合要求:可能是焊接材料选择不当或焊接工艺设置错误,应重新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并合理设置焊接工艺。
2024年度焊接作业指导书

对于密闭空间或有限空 间的焊接作业,应采取 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使 用呼吸器、设置警戒区
域等。
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 器材和急救设备,确保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
应对。
2024/3/24
13
个人防护装备佩戴要求
2024/3/24
0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 飞溅物伤害眼睛或面部。
02 根据焊接工艺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护服、 手套、鞋靴等个人防护装备。
2024/3/24
19
焊缝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原因分析
焊接参数设置不当,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
焊枪角度或位置不正确,导致熔池形状不佳。
2024/3/24
20
焊缝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母材表面处理不良,存在油污、锈蚀等问 题。
2024/3/24
21
焊缝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钎焊
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 ,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 、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 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 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具有 变形小、接头光滑美观等特点。常见 的钎焊方法有火焰钎焊、感应钎焊和 炉中钎焊等。
2024/3/24
6
02
焊接材料选用与准备
2024/3/24
28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和新技术应用前景
智能化焊接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发展,智能化焊接技术将进一步 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 成本和失误率。
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 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焊接 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维护便捷性 。
2024/3/24
绿色环保焊接技术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绿色环保 焊接技术的发展,如无铅焊接、 低烟尘焊接等,以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焊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焊前准备规定1、检查焊接电流:在等速送丝下使用平硬特性直流电源,极性采用直流反接。
2、检查送丝系统:推丝式送丝机构要求送丝软管不宜过长(2~4m之间),确保送丝无阻。
3、检查焊枪:检查导电咀是否磨损,若超标则更换。
出气孔是否出气通畅。
4、检查供气系统:预热器、干燥器、减压器及流量计是否工作正常,电磁气阀是否灵活可靠。
5、检查焊材:检查焊丝,确保外表光洁,无锈迹、油污和磨损。
检查CO2气体纯度(应大于99.5%,含水量和含氮量均不超过0.1%),压力降至0.98Mpa时,禁止使用。
6、检查施焊环境:确保施焊周围风速小于 2.0m/s。
7、清理工件表面:焊前清除焊缝两侧100mm以内的油、污、水、锈等,重要部位要求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8、检查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是否与实际施条件相符,严格按工艺指导书调节施焊焊接规范。
二、施焊操作规定1、根据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根据焊枪不同依说明书操作。
2、引弧采用直接短路法接触引弧,引弧前使焊丝端头与焊件保持2~3mm的距离,若焊丝头呈球状则去掉。
3、施焊过程中灵活掌握焊接速度,防止未焊透、气孔、咬边等缺陷。
4、熄弧时禁止突然切断电源,在弧坑处必需稍作停留待填满弧坑后收弧以防止裂纹和气孔。
5、焊缝接头连接采用退焊法。
6、尺量采用左焊法施焊。
7、摆动与不摆动参照工艺指导书或根据焊件厚度及材质热输入要求定。
8、对T型接头平角焊,应使电弧偏向厚板一侧,正确调整焊枪角度以防止咬边、未焊透、焊缝下垂并保持焊角尺寸。
9、严格按工艺指导书要求正确选择焊接顺序,减小焊接变形和焊后残余应力。
10、焊后关闭设备电源,用钢丝刷清理焊缝表面,目测或用放大镜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气孔、裂纹、咬边等缺陷,用焊缝量尺测量焊缝外观成形尺寸。
三、焊接参数规范规定1、焊接工艺参数控制:在焊接工艺指导书下的重要焊缝必需严格按工艺卡所示参数施焊。
对未明确指定工艺参数的焊缝施焊时按如下要求施焊:2、焊丝直径: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及生产进度要求综合考虑。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为焊接作业的指导书,旨在详细介绍焊接作业的流程、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二、焊接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b. 准备焊接设备和工具;c.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
2. 准备焊接材料:a. 清洁焊接材料表面,确保无油污、尘埃等杂质;b. 对于金属材料,进行去氧化处理。
3. 设定焊接参数:a.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设定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
4. 进行焊接:a. 将焊接材料固定在合适的位置;b. 确保焊接区域干燥、无风,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c. 按照焊接参数进行焊接,保持稳定的焊接速度;d. 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5. 检查焊接质量:a. 检查焊接接头的外观,确保焊缝均匀、无裂纹、无气孔等缺陷;b. 进行必要的焊接强度测试。
6. 完成焊接作业:a.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无焊渣和焊接材料残留;b. 关闭焊接设备,归还工具。
三、操作要点1. 安全操作:a. 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防火服、焊接手套等;b.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c.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焊接操作技巧;d. 遵守焊接设备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指南。
2. 焊接参数设定:a. 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b. 控制焊接速度,保持稳定的焊接质量;c. 根据焊接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焊、气体保护焊等。
3. 焊接接头准备:a. 清洁焊接材料表面,确保无油污、尘埃等杂质;b. 对于金属材料,进行去氧化处理,以提高焊接质量。
4. 焊接操作:a. 确保焊接区域干燥、无风,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b. 按照设定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保持稳定的焊接速度;c. 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避免焊缝不均匀、裂纹、气孔等缺陷。
5. 焊接质量检查:a. 检查焊接接头的外观,确保焊缝均匀、无裂纹、无气孔等缺陷;b. 进行必要的焊接强度测试,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保证焊接结构的焊接质量,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2 适用范围
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及不锈钢制造的冷作结构件的生产。
3 技术要求
3.1 焊接生产是属于特殊生产作业,•参加焊接施工的电焊工,•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方可上岗操作。
3.2 焊接设备必须具备完整性和良好性(包括安全性、焊接规范调整装置等)。
3.3 焊接工装及附属工具设备配置及合理使用,保证结构的焊接要求,以尽量减少和防止产生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3.4 焊接材料按图纸技术要求选用,选用的焊接材料应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资料,并按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进行保存、•烘焙、使用。
过期、变质焊接材料一律不准发放生产使用。
3.5 接缝的装配质量(焊接坡口、装配间隙、对接缝错边尺寸、接缝边缘表面的清理)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3.6 对工业炉设备的主关件应重点进行质量监控,检验数据要进行记录并保存。
3.7 本作业工艺规程未涉及到的有关要求,按相关标准参照执行。
4 工作流程图
┌───────┐
│图纸、工艺│
┌────┐└───┬───┘
│预处理││
│(矫正)││
└──┬─┘↓
┌──────┐↓┌───────┐
│板材、型材├──────→│放样、划线│
└──────┘┌──┐└───┬───┘
│检├─────→↓
└──┘┌───────┐┌─────┐
│下料、去毛刺├──→│冷热成形│
└───┬───┘└──┬──┘
│←─────────┘
│
┌──┐│
│检├─────→│
└──┘┌───┴───┐
│部装│
┌────┐└───┬───┘┌──┐
│预处理││←───┤检│
│(烘焙)││└──┘
└─┬──┘││
│││
│↓│
┌──────┐↓┌───────┐↓┌───┐│焊接材料├──────→│焊接│←───┤其他件│└──────┘└───┬───┘└───┘
││
││
││
│┌──┐│
││检├─→↓
│└──┌─────┐
││总装│
│└──┬──┘
┌──┐│←────────┘
│检├────→↓
└──┘┌─────┐
│入库、交付│
└─────┘
5 工作步骤及具体要求
5.1 放样下料公差要求
┌───────────┬──────────┬───────────────┐
│放样及样板制造公差│划线或号料公差│制作样板或划线号料加工裕量│
├────────┬──┼──────┬───┼─────────┬─────┤
│名称│公差│名称│公差│加工方式│裕量数│
││(mm)││ (mm) ││ (mm) │
├────────┼──┼──────┼───┼─────────┼─────┤
│样板长度│-1.0│长度│±2 │半自动或自动气割│ 3.0 │
├────────┼──┼──────┼───┼─────────┼─────┤
│样板宽度│-1.0│宽度│±1.5 │仿形切割│ 3.0 │
├────────┼──┼──────┼───┼─────────┼─────┤
│二端孔中心距│-1.0│二端孔中心距│±1.0 │手工气割│ 4.0 │
├────────┼──┼──────┼───┼─────────┼─────┤
│相邻孔中心距│-0.5│孔心位移│±0.5 │气割后铣或刨削│ 4.0~5.0 │
├────────┼──┼──────┼───┼─────────┼─────┤
│上下最外孔中心距│-0.5│││机械剪切后铣或刨削│ 4.0~5.0 │
├────────┼──┼──────┼───┼─────────┼─────┤
│孔心位移│-0.5│││自动、半自动、仿形│ 4.0 │
│││││切割后回转加工││
├────────┼──┼──────┼───┼─────────┼─────┤
│矩形对角形│-1.0│││手工气割回转加工│ 5.0 │
└────────┴──┴──────┴───┴─────────┴─────┘5.2 一般焊缝基本规定
5.3 焊接材料选用要求
5.3.1 一般低碳结构钢条采用E4303焊条,•中碳钢采用E4316、E4315或E5016、E5015焊条,•中碳钢板厚度≥20mm时,需采用100℃~150℃预热后施焊,焊后进行消除应力退火。
5.3.2 普通低合金(合金元素低于5%)结构钢焊条选用见下表
┌──────┬─────────┬─────────┬─────────┐
│钢材屈服强度│选用焊条型号│施工条件│备注│
├──────┼─────────┼─────────┼─────────┤
│ 300MPa级│E4303 E4316 E4315 │一般不预热││
├──────┼─────────┼─────────┼─────────┤
││││板厚t≥20mm时,焊后│
│ 350MPa级│E5003 E5016 E5015 │同上│需进行600~650℃消│
││││除应力退火│
├──────┼─────────┼─────────┼─────────┤
│ 400MPa级│E5015 E5016 │预热150℃以上施焊│同上│
└──────┴─────────┴─────────┴─────────┘
5.3.3 不锈钢焊条选用见下表
┌──────┬─────────┬─────────┬─────────┐
│钢材牌号│选用焊条型号│施工条件│备注│
├──────┼─────────┼─────────┼─────────┤
│ SUS304S │ A 102 ││尽可能采用直流电源焊接│
├──────┼─────────┼─────────┼─────────┤
│SUS309S │ A 312││尽可能采用直流电源焊接│
├──────┼─────────┼─────────┼─────────┤
│ SUS310S │ A 402││尽可能采用直流电源焊接│
└──────┴─────────┴─────────┴─────────┘
5.3.4 焊条使用烘焙规定
焊条使用说明书无特殊规定时,酸性焊条(如受潮时)需进行75℃~150℃烘干1~2小时。
碱性焊条应在350℃~400℃烘干1~2小时,随取随用(或放在保温筒内);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超过4小时时应重新入炉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一般不应超过三次。
5.3.5 根据焊件厚度选择焊条直径及焊接电流见下表
┌──────┬────┬───┬────┬────┬────┬────┬────┐
│焊件厚度(mm)│ 2 │ 3 │ 3~4 │ 4~5 │ 6~12 │≥13 │≥13 │
├──────┼────┼───┼────┼────┼────┼────┼────┤
│焊条直径(mm)│Ф2.0 │Ф2.5 │Ф3.2 │Ф3.2 │Ф4.0 │Ф4.0 │Ф5.0 │
├──────┼────┼───┼────┼────┼────┼────┼────┤
│焊接电流(A) │40~65 │50~80│90~120 │100~130│140~180│160~200│180~240│
└─────┴────┴───┴────┴────┴────┴────┴───┘
5.3.6 焊工应严格按图纸、工艺文件规定的焊接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施焊。
5.3.7 焊接时应保证焊缝区域干燥,防止雨、雪等侵入焊缝,焊接普通低合金钢时,当焊接现场温度低于0℃时,•应对施焊区域进行局部预热(150~250℃),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温度,直至焊缝焊接完毕。
5.3.8 焊接不锈钢时应在焊缝两侧30mm范围处涂上防飞溅的白垩粉调制的糊浆。
5.3.9多层焊时,每层焊道之间的焊渣清除干净后再焊下层焊道。
6 焊缝质量检验
6.1 工件焊接完工后,操作者应清除焊渣及飞溅,进行外观自检,对焊接缺陷(气孔、咬口、弧坑、缺肉等)进行焊补或修磨。
6.2 对于要求水密性检验的焊件要进行水密或煤油试验,如发现非密性焊缝,必须按返修要求(
7.2条)进行焊补渗漏处,直至试验合格。
6.3 对于要求内部质量检验的焊缝,按照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7 焊件返修、变形矫正
7.1 焊接件的变形,•可采用机械矫正或热矫正,热矫正可采用氧-乙炔焰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600~800℃,•不得超过钢材的重结晶(正火)温度,普通低合金钢的矫正应缓冷,严禁采用水冷。
7.2 焊缝返修
7.2.1 对于重要的焊缝应先(用碳弧气刨、砂轮、或气割)挖除内部缺陷,挖补处磨光后,•进行焊补并保持焊缝的连续性和外观质量。
需要内质探伤焊缝按探伤要求进行检验。
7.2.2 对于低碳钢焊缝返修不超过三次,普通低合金钢的焊缝返修不超过两次,不锈钢不超过一次。
编制:审核: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