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2)(原卷版)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过关测试 提高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1·河北张家口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社会进步有着巨大贡献。
《本草纲目》记载有轻粉(Hg 2Cl 2)的制备:“用水银一两,白矾(明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
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
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其白如雪,轻盈可爱。
一两汞,可升粉八钱。
”下列对文中所述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银和白矾均属于电解质 B .涉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 .存在升华的现象 D .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2.(2020·湖北武汉市·高一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质隔绝空气高温加热,通过热化学转换可产生可燃性气体B .光-电转换是太阳能的利用途径之一,该途径必然发生化学反应C .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可以减少雾霾的产生D .科学家正在研究使用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3.(2019·黑龙江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B .手机、电脑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C .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D .燃料电池工作时燃料在电池中燃烧,然后热能转化为电能4.(2020·天水市田家炳中学高一期末)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反应的限度B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停止了5.(2020·甘肃兰州市·兰州一中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则反应C(石墨,s)=C(金刚石,s)为吸热反应B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能量变化,则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C .对于反应:①S(g)+O 2(g)=SO 2(g);②S(s)+O 2(g)=SO 2(g),当等质量硫单质参与反应时,放出热量:①<②D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 氧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 1,1 mol 氧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 2,则2E 1=E 2 6.(2021·浙江高一月考)2N 和2H 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223N H NH 、、,已知:223N (g)3H (g)2NH (g)+,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氢气B.煤C.石油D.自然气2.干脆供应电能的反响一般是放热反响,下列反响中能供应电能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响B.酸碱中和反响C.灼热的炭与CO2反响D.H2与Cl2燃烧反响3.(2012·温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B.铜片、锌片、导线和高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4.在不同条件下进展合成氨的反响(N2+3H22NH3),依据下列在一样时间内测定的正反响速率推断,生成NH3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3 mol·L-1·min-1B.v(N2)=0.2 mol·L-1·min-1C.v(NH3)=0.3 mol·L-1·min-1D.v(H2)=0.005 mol·L-1·s-15.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响,对该反响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能量肯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肯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肯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响为放热反响,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2012·南阳高一检测)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响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试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形态、大小均一样的镁条和铝条与一样浓度的盐酸反响时,两者反响速率一样大B.在一样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末与一样浓度的盐酸反响,大理石粉末反响快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耀下,会发觉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参加一样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参加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7.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通入H2,发生复原反响B.负极通入H2,发生复原反响C.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D.总反响式为:2H2+O2====2H2O8.(2012·温州高一检测)已知可逆反响:N2(g)+3H2(g)2NH3(g)ΔH=-92 kJ·mol-1,下列关于此反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压可使该反响的反响速率加快B.上升温度,该反响的反响速率加快C.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进展反响,反响完成时放出的热量为92 kJ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N2,同时消耗3 mol H2,说明该反响到达平衡状态9.探讨物质变更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相识物质变更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更。
(完整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练习含答案

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补充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g) ΔH =-1 367.0 kJ/mol(燃烧热)B .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3 kJ/mol(中和热)C .S(s)+O 2(g)===SO 2(g) ΔH =-269.8 kJ/mol(反应热)D .2NO 2===O 2+2NO ΔH =+116.2 kJ/mol(反应热)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 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3.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用的燃料是H 2,氧化剂是O 2。
已知: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l) ΔH =-142.9 kJ·mol -1B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C .2H 2(g)+O 2(g)===2H 2O ΔH =-571.6 kJ·mol -1D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4.已知:H 2(g)+F 2(g)===2HF(g) ΔH =-270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 氢气和1 L 氟气吸收270 kJ 热量B .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 的热量5.在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H 3OH(l)+O 2(g)===CO 2(g)+2H 2O(l) ΔH =+725.8 kJ·mol -132B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2 kJ·mol -1C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725.8 kJ·mol -1D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2 kJ·mol -16.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 .白磷比红磷稳定C .S(g)+O 2(g)===SO 2(g) ΔH 1 S(s)+O 2(g)===SO 2(g) ΔH 2 则ΔH 1>ΔH 2D .CO(g)+H 2O(g)===CO 2(g)+H 2(g) ΔH 1>0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 2(g)=CO 2(g) ΔH 1 C(s)+O 2(g)=CO(g) ΔH 212②S(s)+O 2(g)=SO 2(g) ΔH 3 S(g)+O 2(g)=SO 2(g) ΔH 4③H 2(g)+O 2(g)===H 2O(l) ΔH 5 2H 2(g)+O 2(g)===2H 2O(l) ΔH 612④CaCO 3(s)===CaO(s)+CO 2(g) ΔH 7 CaO(s)+H 2O(l)===Ca(OH)2(s) ΔH 8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8.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现有H 2和CH 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5 kJ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和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B .1∶3C .1∶4D .2∶39.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ΔH = + 49.0kJ·mol -1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ΔH =-192.9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kJ·mol -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2CH 3OH(l)+O 2(g)===2CO 2(g)+4H 2(g)的 ΔH >-385.8kJ·mol -110.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右图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等式是( )A .ΔH 1=ΔH 2=ΔH 3=ΔH 4B .ΔH 1+ΔH 2=ΔH 3+ΔH 4C .ΔH 1+ΔH 2+ΔH 3=ΔH 4D .ΔH 1=ΔH 2+ΔH 3+ΔH 411.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 x )的污染。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B
不能,则其原因为
_
_________ m
ol 0
1
2
3/分
;2 分钟后 A、B、C 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
钟
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_________ 状态。
四、计算题(共 16 分)
26、A 和 B 反应生成 C,假定反应由 A、B 开始,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1mol/L。反应 进行 2min 后 A 的浓度为 0.8mol/L,B 的浓度为 0.6mol/L,C 的浓度为 0.6mol/L。 则 2min 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VA=__________,VB=_____________,VC=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y one th (第 24 题图)
thing and S 27、某温度时,在一个 2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e 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om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 (2)从开始至 2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g and S C、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加入 10mL H2O
in 14、已知反应 A + 3B = 2C + D 在某段时间内以 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th 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 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e A、0.5mol·L-1·min-1
A.c(O2)=0.2mol/L
B.c(SO2)=0.25mol/L
C.c(SO2)+c(SO3)=0.3mol/L D.c(SO2)=c(SO3)=0.15mol/L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的焓变习题(含答案)

物质贮藏的能量 化学反应的焓变班级 姓名 学号【A 组】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A .分子个数B .原子个数C .物质的质量D .物质的量2.下列过程中△H 小于零的是A.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 氯化铵加热制备氨气C. 氢气还原氧化铜D. 实验室制备氢气3.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B .反应物量的多少 C .反应物的性质 D. 反应热的单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够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5.分析右图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2A+B==2C ;△H<OB .2C==2A+B ;△H<0C .2A(g)+B(g)==2C(g);△H>0D .2A(g)+B(g)==2C(g);△H<06.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物质分别与H 2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H 2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A.氯气B.溴C.碘D.硫7.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 2(g)===CO 2(g);△H 1 C(s)+1/2O 2(g)===CO(g);△H 2②S(s)+O 2(g)===SO 2(g);△H 3 S(g)+O 2(g)===SO 2(g);△H 4③H 2(g)+1/2O 2(g)===H 2O(l);△H 5 2H 2(g)+O 2(g)===2H 2O(l);△H 6④CaCO 3(s)===CaO(s)+CO 2(g);△H 7 CaO(s)+H 2O(l)===Ca(OH)2(s);△H 8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9.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热量,△H 0;反之,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热量,△H 0。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检测题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和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均相同)A. 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B. 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能量C. 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 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 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3.在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v正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大CO浓度4.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A. A 2+3B 22AB 3B. 2AB 2+B 22AB 3C. 2A 2B+5B 2==4AB 3D. 2AB 2+B 2="=2" AB 35.甲:在试管中加入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乙:在试管中加入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下列CO2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A. AB. BC. CD. D6.如图所示,X为单质硅,Y为金属铁,a为NaOH溶液,组装成一个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i-4e-===Si4+B.X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H2O+4e-===4OH-+2H2↑C.X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i+6OH--4e-===SiO+3H2OD.Y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7.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B. 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8.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 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 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9.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B. 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C. 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D. 反应开始到10 s,Y的转化率为79.0%10.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 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C. A与C的能量差为E4D. A 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11.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
最新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A.天然气燃烧B.中和反应C.冰的熔化D.Ba(OH) 2·8H2O 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4.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C.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V 2O55.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 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t2 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c2-c1t1~t2 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t2-t17.在一定条件下,N2 和H2 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合成N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9.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A~D 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1A.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B.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镁条和铝条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双氧水,其中同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几滴氯化铁溶液,产生氧气的快慢不14.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 ,同时消耗n mol YB.X 的生成速率与Z 的生成速率相等C.X、Y、Z 的浓度相等D.X、Y、Z 的分子数之比为3∶1∶ 2题择二、非选19.(12 分)Ⅰ.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 和Y 的混合气体通化2 L 的密闭容器中,X 和Y 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入一容积为情况如下图。
2020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练习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g) 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4mol/L 、0.2mol/L 、0.4mol/L ,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 .SO 2为 0.8mol/L ,O 2为0.4mol/LB .SO 2为0.5mol/LC .SO 3为0.8mol/LD .SO 2、SO 3一定均为0.3mol/L2.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mol/L ,经过20s 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 ,在这20s 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 )A .0.04 mol/LB .0.04 mol/(L ·s )C .0.08 mol/(L ·s )D .0.043.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 ΔH <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 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 (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 (正)、v (逆)不变; ④增大B 的浓度,v (正)>v (逆);⑤加入催化剂,B 的转化率提高A .①②B .④C .③D .④⑤4.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X(g)3Y(g)+ƒ2Z(g),若起始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11c mol L -⋅、12c mol L -⋅、13c mol L -⋅(均不为零)。
达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10.1mol L -⋅、10.3mol L -⋅和1mo 008l .L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12: c =c 1: 3B .平衡时,Y 和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平衡时X 和Y 的转化率相等D .1c 的取值范围为10<<c 0.145.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 B (g)+C(s),且达到平衡,当升高温度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变大,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A 为非气态B .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A 为气态C .若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 ,则该平衡不移动D .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 .加入KHSO 4固体B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C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 .加入KNO 3固体7.为了探究3FeCl 溶液和KI 溶液的反应是否存在一定的限度,取15mL 0.1mol L KI-⋅溶液中滴加130.1mol L FeCl -⋅溶液5~6滴,充分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
班别姓名学号
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2.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C.锌片、铜片,稀盐酸
D.铜片、银片,FeCl3溶液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min)
4.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负极是PbO2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min 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 mol·L-1·min-1 B.0.3 mol·L-1·min-1
C.0.2 mol·L-1·min-1 D.0.6 mol·L-1·min-1
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C.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
8.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2+2NiO(OH) 2Ni(OH) 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
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NiO(OH) B.Ni(OH) 2 C.H2 D.H2和NiO(OH)
9.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B.催化剂
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反应物的浓度
10.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A>C>B
C.B>A>C D.B>C>A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那么这个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12.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
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
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13.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1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g氢气生成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完的电池可以随意地丢弃
B.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可以降低尾气中CO的含量
C.无论加入正催化剂还是加入负催化剂都能大大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把煤粉碎了再燃烧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请你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到下列答题框相应的位置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三.填空题(每个空2分,共10分)。
16.以锌、石墨棒为两极,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组成的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是
负极反应式是。
17.某反应是吸热反应,且所吸收的热能由外部热源(如酒精灯)提供,提供的热能主要起到的作用。
1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3X(g)+Y(g) Z (g)+2W(g)反应,现在控制下列三种不同的条件:
①在400°C时,9molX与3molY反应
②在400°C时,15 molX与5molY反应
③在300°C 时,9molX与3molY反应
那么,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填序号,下同),
正反应速率最小的是。
四.实验题(20分)。
19.利用下列反应:Fe + 2Fe3+ = 3 Fe2+ 制一个化学电池(给出若干导线和一个小灯泡,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自选),画出实验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五.综合题(10分)
20.把锌片投入到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如下图所示,试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解释之。
v
化学2第二章测试题答案
一.(每题4分,共40分)
1.C
2.A
3.B
4.D
5.C
6.C
7.B
8.C
9.A 10.C
二.(每题4分,共20分)
11.AB 12.AC 13.AD 14.B 15.BD
三.(每空2分,共10分)
16.Cu2+ + 2e-= Cu; Zn ―2e-= Zn2+
17.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
18.②;③
四.实验题(20分)
19.(参考答案)(装置图5分,两极材料和电解液正确5分,正负极判断2分,电子方向2
分,电流方向2分,电极反应式各2分)
Cu是正极,正极反应式:2Fe3++ 2e-= 2 Fe2+ Fe是负极,负极反应式:Fe ―2e-= Fe2+
e- I
Fe Cu
五.综合题(10分)
20.由于锌和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开始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逐渐上升,所以反应从t1
到t2,产生氢气的速率不断加快(虽然这个时间段中,硫酸的浓度在减小,但是浓度减小的
影响不及温度上升带来的影响大);但是t2以后,硫酸浓度减小的幅度较大,所以产生氢气
的速率就逐渐减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