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与经济

青岛作为我国一个发达的沿海城市,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优越地理位置使得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青岛成为全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十四城市之一,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工商、贸易、文教、旅游名城,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成为国际社会看好的投资热土,这一切都得益于独有的青岛式蓝色海洋经济与产业优势。
一、海洋经济的定义及内容依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海洋经济的定义,海洋经济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各种经济的总和。
一般意义上理解,海洋经济包括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所谓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形成的部门集合。
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有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部门,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海洋科技的进步,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海洋产业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逐步产生了海洋资源利用开发、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
二、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人类对海洋的利用最初仅限于人类的食物来源,随着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以生物技术、空间科学技术以及深海技术为代表的应用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深入,从起初的海洋渔业、运输业到现在的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等新兴工业,预示着人类正从大陆文明真正走向海洋文明。
青岛海洋资源优势青岛是我国东部沿海一个重要的沿海旅游城市和港口城市,良好的海洋资源环境是其发展的基础。
青岛市辖近岸海域北起丁字湾,南至黄家塘湾,其中分布着胶州湾、峡山湾、沙子口湾等49处海湾(港湾),有黄岛、灵山岛等52个岛屿和54处礁石、14处滩涂。
青岛海岸线长公里,海岛69个,近海海域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区滩涂面积为。
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定

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定青岛是一个拥有美丽海岸线和丰富海洋资源的城市,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对海洋的污染与破坏,海洋环境保护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青岛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定》,以保护青岛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规范渔业行为渔业是青岛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度开发和非法捕捞对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定》规定了禁止非法捕捞、禁止使用毒饵、禁止污染水域等行为,同时加强海区巡查和渔船安全检查等监管措施,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二、严格把控海洋环境污染源控制海洋环境污染源控制是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
《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定》规定了严格的海洋环境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物。
同时,规定了污染物排放者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为实现绿色发展打下基础。
三、全面整治海岸带环境海岸带是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青岛的海岸带环境,《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定》规定了严格的海岸带保护标准,包括加强对海岸带的检查和监管、禁止非法填海造地、禁止非法开发建设等。
此外,规定了违法建筑和活动的处罚措施,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海岸带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提高海洋环境意识提高广大市民的海洋环境意识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
《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定》规定了加强宣传教育、科普成果应用、市民参与监督等措施,促进全民海洋文明建设,推动沿海居民形成爱护海洋的良好习惯。
总之,青岛市通过《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定》的制定和实施,走出了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确有力地提高了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
未来,还需要不断加强监管和治理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海洋环境。
青岛市海洋保护现状调查

8 7
渔业资源减少:海洋污染导
6
致渔业资源减少,给青岛市
的渔民和沿海居民的生计带 来了困扰
5
海洋生态系统破坏:青岛市
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
坏,珊瑚礁受损,海洋生物
种群减少,甚至有些物种濒
临灭绝
1 2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最新的数据和调查结果,青岛 市沿海水域的水质状况逐渐恶化, 污染物浓度不断上升
3 4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 船舶油污和游客乱丢垃圾等 问题是导致海洋污染的主要 原因
6 让我们携手呵护青岛的海洋资源,为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 Slide 8: 感谢致辞:谢谢大家的聆听!
THANKS!
XX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感谢所有教导我的老师和陪 伴我一齐成长的同学,他们在我的大学生涯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本论 文能够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XXX老师,XXX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
目录
【青岛市海洋保护现状调查】 Slide 1: 标题:青岛市海洋保护现状调查 副标题:共同保护海洋,抵
1 制海洋污染
2 Slide 2: 引言
3
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海洋污染事件频发,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 带来了巨大威胁
4
通过结合近年来的世界新闻和实况,我们将深入了解青岛市海洋保护的现状,并呼吁大家共同行动,保 护海洋环境
Slide 5: 影响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的海洋污染治理长效机制 2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及时发现和应对海洋污染事件
3 提高公众海洋保护意识,呼吁大家减少塑料制品使用,垃圾分类处理,共同减少海洋污染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以青岛市为例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以青岛市为例引言:海洋生态承载力指的是海洋环境能够为人类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服务的能力。
随着人类的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剧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压力。
因此,了解和探索海洋生态承载力,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青岛市为例,探讨海洋生态承载力的研究现状和挑战。
一、青岛市的海洋生态现状青岛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其长达730多公里的海岸线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海洋城市。
同时,青岛市海域内的物种多样性也十分丰富。
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对青岛市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二、海洋生态承载力的研究现状海洋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目前,对于海洋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资源利用、海洋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海洋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指标体系法、模型法、GIS技术等多种途径。
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这些方法通常会有所调整和优化。
三、青岛市海洋生态承载力问题分析在青岛市海域,水质污染是主要问题之一。
尽管青岛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质,但依然面临着挑战。
水域中废水排放、河口农田养殖等都对水质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过度捕捞和滥捕滥杀现象也对青岛市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特别是对于珍稀物种的保护,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四、青岛市海洋生态承载力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和维护青岛市的海洋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举措。
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对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行为进行监管和打击。
其次,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海洋环境教育。
此外,鼓励海洋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在环保技术和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加大投入。
结论:青岛市的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实践中的难题。
海洋活力区,青岛“未来之城”

海洋活力区,青岛“未来之城”1. 引言1.1 青岛“未来之城”的背景青岛“未来之城”是指青岛市政府规划建设的一个新的城市发展区域,旨在通过整合城市资源,推动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岛市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通过规划和建设一个“未来之城”来引领城市的发展方向。
青岛“未来之城”将充分发挥城市的海洋资源优势,打造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
通过建设海洋活力区,青岛将引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青岛“未来之城”的建设将为青岛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激发城市的活力和创新力,助力青岛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
1.2 海洋活力区的概念海洋活力区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优势,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在海岸线或海洋周边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功能区域。
海洋活力区旨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海洋形象,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海洋活力区通常包括海洋产业园、海洋科技园、海洋旅游区、海洋文化展示区等功能区域,涵盖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技术的创新研发、海洋文化的传承弘扬等多方面内容。
通过构建海洋活力区,可以有效整合城市与海洋资源的关系,实现海洋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海洋活力区在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城市旅游文化发展、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城市蓝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海洋活力区的建设和发展将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为城市未来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与机遇。
2. 正文2.1 海洋活力区的重要性海洋活力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重要性:1. 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活力区的建设可以有效整合和利用海洋资源,提升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海洋活力区将吸引海洋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聚集,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第四章 容纳百川的青岛海洋文化

6、海洋气象 青岛地处典型的东亚季 风气候区,由于受海洋 的影响,其天气和气候 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之 间的过度型特征:市区 沿海气温日较差为7.6度, 近海岛屿只有4.6度(潮 连岛),均小于10度, 属海洋性气候特征;市 郊莱西市日较差达11.3 度,具有大陆性气候特 点;近海年平均风速为 7.4米/秒(千里岩岛), 为山东最大。海雾、大 风、寒潮、台风等是青 岛的海洋灾害性天气。
7、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 位于中山路1号,建筑 由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始建于1910年,外型 细腻,窗台和檐口处以花岗岩石料点缀,厅内壁
炉保存完好,总体形式为典型的德国青岛派风格。
8、胶澳帝国法院旧址 位于市南德县路2号, 建筑主体保存完好,为典型德式公共建筑形 式,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三段式花岗岩墙基, 红牛舌瓦折坡屋顶,长条剁斧石间隔装饰窗 户,北墙体成圆弧状高出屋面,其形式为厚
8、海洋药物
• 青岛对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70年代,从事海 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机构主要有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海洋药物研究所、青岛海洋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中国海洋大学已开发 出多种新型海洋药物,如藻酸双酯钠(PSS)、 甘糖酯、海力特、降糖宁等,其中部分产品居国 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青岛海洋旅游文化
1、青岛栈桥
“飞阁回澜”“长虹远引” 两者描绘的都是前海栈桥, 青岛的象征。
“烟水苍茫景色迷,渔舟晚泊 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 人倚栏杆水拍堤。”
2、琴屿飘灯
• 小青岛原是独立的 小岛,距海岸721 米,海拔17.2米。 面积0.12平方公里 (1.2公顷)。原名 为青岛,又因其山 如琴,水如弦,风 吹波音铮铮如琴声, 又被称作“琴岛”。
• 海洋民俗文化从属于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 个分支;是只有在沿海和海岛范围内才具有的民 俗文化;与海洋有关的习俗风尚,是海洋民俗文 化研究的对象。
青岛市简介

● 金朝势力南下后,域内各地被金所占,仍分属山东东路莱州和密州管辖。
●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设胶州,辖胶西、即墨(至元二年撤即墨并入掖县和胶水县)、高 密三县。元朝时,青岛地域主要属益都路胶州、莱州。
● 明朝时期,青岛地域主要属山东莱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撤销胶西县,改置胶州,辖即墨 等二县,属莱州府。自明朝初年,明廷先后在青岛地域设立即墨营、灵山卫(下辖胶州所、夏河 寨所等)、鳌山卫(下辖雄崖所、浮山所等)等卫所。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撤胶水县改置
● 风能资源
● 青岛市的风能资源据测定有效风能密度为240.3瓦/平方米,有效风能年平均时间达6485小时。光 能资源也较好,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0.7小时,日照百 分率达58%。
植物资源
● 青岛市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岛老鹳草、青岛薹草、胶州卫矛、青岛百合。 ● 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有植物
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原生木本植物区系共 有66科136属332种,分别占山东省木本植物区系科、属、种总数的93%、84%和80.2%。 [5]
动物资源
● 青岛市在脊椎动物地理分布区划上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由于受暖温带海洋季风影响, 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生长良好,适宜动物栖息繁衍,但大型野生兽类较少。现代野生脊椎动物以 小型动物为多见,已没有大型猛兽或大型草食兽。根据1999年的全市普查结果,陆生野生动物有 429种,其中哺乳类17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7种。哺乳类动物有松鼠科、仓鼠科、鼠科、兔 科、犬科、鼬科、蝙蝠科、猬科等;两栖类有蛙科、蟾蜍科、盘舌蟾科、姬蛙科等;爬行类有蜥 蜴科、游蛇科、蝰科、乌龟、鳖等。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66种,其中一类保护动 物52种。特殊动物有白沙河产的仙胎鱼。区内野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大致可归纳为森林昆虫 和农业昆虫。驯养动物主要有牛、马、羊、猪、狗等家畜和鸡、鸭、鹅等家禽。
青岛初一考试题目及答案

青岛初一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青岛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青岛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B. 青岛位于黄海沿岸C. 青岛是长江流域的城市D. 青岛是中国最北端的沿海城市答案:B2. 青岛市的市花是什么?A. 梅花B. 牡丹C. 樱花D. 月季答案:C3. 青岛市的市树是以下哪种?A. 松树B. 柳树C. 梧桐D. 银杏答案:A4. 青岛市的市鸟是什么?A. 鸽子B. 燕子C. 海鸥D. 麻雀答案:C5. 青岛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以下哪座?A. 东方明珠塔B. 栈桥C. 青岛电视塔D. 世博园答案:B6. 青岛市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A7. 青岛市的著名景点“八大关”是指什么?A. 八个重要的关口B. 八条重要的街道C. 八个重要的历史事件D. 八个重要的景区答案:B8. 青岛市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以下哪项不是青岛的海洋资源?A. 海藻B. 海参C. 石油D. 鱼类答案:C9. 青岛市的啤酒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举行?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10. 青岛市的著名大学是哪所?A. 北京大学B. 清华大学C. 中国海洋大学D. 复旦大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青岛市位于中国______(省份)的东南部。
答案:山东省2. 青岛市的市花是______,象征着城市的活力和希望。
答案:樱花3. 青岛市的市树是______,代表着坚韧和长寿。
答案:松树4. 青岛市的市鸟是______,象征着自由和勇敢。
答案:海鸥5. 青岛市的标志性建筑______,是游客必到的景点之一。
答案:栈桥6. 青岛市的气候类型为______,四季分明,适宜居住。
答案:温带季风气候7. 青岛市的著名景点“八大关”由______条街道组成,每条街道都有不同的植物景观。
答案:八8. 青岛市的海洋资源丰富,包括______、海参、鱼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2009年2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山东蓝色经济区,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大力推动海陆一体、区域创新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区。
”青岛作为山东省久负盛誉的中国海洋科技城,青岛具有发展蓝色经济的综合优势,理应承担起率先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崛起的重任,肩负起引领开发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
海洋空间资源相对于其他海洋资源,人们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是最直接也是最广泛的。
青岛市也不例外,作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可以说始终重视对海洋的空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以青岛港为代表的各个港口、码头,大大小小的海岸工程,形形色色的海景别墅,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多个海水浴场,各种形式的海上运输,海水养殖以及水上体育竞技中心奥帆基地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其中,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还要数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这两大工程项目。
青岛跨海大桥横跨青岛胶州湾,把青岛东、西两个主要城区连接起来。
东起主城区308国道,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路线全长约35.4公里,其中海上段长度26.75公里,总投资达到99.38亿元。
建成后的跨海大桥破解了胶州湾的天然瓶颈制约,联通了青岛东西海岸,给货运客运带来极大便利。
青岛海底隧道北起点在团岛路,南端在薛家岛于北庄村和后岔湾村之间出洞,工程全长6170米,其中隧道长5550米(海域段长3300米),预计2011年4月竣工,总投资约31.8亿元。
可以说这不仅极大的方便了岛城的交通运输,更是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象征。
岛城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一方面极大的带动了本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衍生出一些环境上的问题。
部分海岸工程单位只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节制地开发海岸带,如围海造地、人工养殖、兴建人工岛、码头、采掘建筑材料等等,导致了海域自净能力削弱.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和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破坏。
可以说,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的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到其他海洋资源(像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应该呼吁今后的海洋施工单位能够拥有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在海洋工程项目建设之前能够进行充分的科学的环境评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来施工,然后才是争取兼顾经济效益。
海洋生物资源青岛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动物资源中像带鱼、黄花鱼、鲅鱼等鱼类资源约占80%,虾、蟹、贝类及头足类资源约占20%。
底栖动物资源中还有菲律宾蛤仔、西施舌、刺参、皱纹盘鲍等珍贵海产品和藻类等。
海洋植物资源也很丰富,青岛近海海洋植物主要有底栖藻类和海草。
底栖藻类有石花菜、海带、紫菜、马尾藻、石莼等,适宜于养殖,并已形成规模生产。
如今水产资源开发已产业化,海洋捕捞产量产量不断增加,海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们也清楚的看到青岛市有关部门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视,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渔港、码头、养殖基地、病害防治中心、贝类净化中心、修造船等渔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与此同时,在海洋法规建设和依法管海、用海方面岛城有关部门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实现青岛市海域的开发利用步于有序、有度、有偿管理提供了保障,维护了青岛市渔业生产的秩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不过,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比如,海水污染问题,这无疑对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海洋水域污染来自于海洋污染与陆基活动的陆源污染两方面,其中,陆源污染是目前最主要的污染。
来自陆地的污染,如工厂排污、生活垃圾排放、农业用药以及海上船舶排污与海损事故等造成的污染,使传统的渔业产卵场、索饵场、育肥场生态环境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生物资源数量减少、种类减少。
还比如,像浒苔大爆发这类难以预料的海洋生物学问题,也值得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再比如,过度捕捞问题,我认为这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岛城海洋管理部门加大了海洋捕捞的管理力度,但是海鲜市场上仍然不乏没有长大的小鱼,甚至是在休渔期,不少鱼类在海鲜市场上仍有销售,如果海洋捕捞长期失控,必将破坏了海洋生物种群补充和资源再生,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许多优质生物种类受到严重破坏和消失,无法继续利用。
针对各中问题,我认为继续加强海洋监督管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提高人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应该是重中之重。
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再者,要全面贯彻“科技兴海”的战略,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和保护环境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支持,为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水资源在当今陆地淡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海水也开始成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水资源。
同我国其他沿海城市相似,青岛市直接利用海水资源主要是用海水代替淡水做工业冷却用水、农业用水、商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等,即把海水用于洗涤、净化、除尘用水,农业养殖,商业和城市生活的冲厕、消防、洗浴、游泳用水等。
直接利用海水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统计表明,像青岛此类沿海城市工业用水占城市总用水量的80%左右,而其中工业冷却用水又占城市全部工业用水的80%,因此将海水作为全部工业冷却用水可以节省城市淡水消耗总量的50%以上。
在这一点上,总的来说,青岛市的各大企业以及各项工程项目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可以说为青岛这个淡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城市节约了大量淡水。
另外,把海水用作城市冲厕用水是又一个重要的节约淡水方式。
统计表明,冲厕用水一般占城市生活用水的40%,城市生活用水一般占城市全部用水量的20%,因此差不多10%的城市用水是用于冲厕的,如果沿海城市充分推广使用淡水冲厕,节约的淡水资源量将十分可观。
不过,尽管如今青岛市的许多地方已经采取淡水冲厕,但是普及性还是比较低的,如何做好其推广将成为岛城今后利用海水节约淡水的重要课题。
至于农业用水,目前青岛市主要的方式是海水养殖,滩涂、海水养殖池养殖产出的虾、蟹、鱼类等大量水产品对提高人民食物的营养结构,缓解粮食问题有重大意义。
当然,除了海水的直接利用,高层次的海水水资源利用是淡化后使用,这也是海水水资源利用发展的最终目标。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使得淡化海水在一般市场条件下缺乏经济竞争力。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青岛市在海水淡化上的不懈努力,其中青岛市与西班牙合作建设的海水淡化项目已经动工,预计2010年项目整体竣工后,管网铺设有望覆盖李沧、市北、四方、崂山四区,届时,青岛市民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喝上淡化海水,青岛市海水淡化能力将达20万立方米/天,海水淡化产业年总产值可达到60亿元,带动机械制造、高分子材料、技术服务等行业产值增加200亿元。
这将无疑成为岛城海水淡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起点。
另外,青岛市在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同样走在前列。
首屈一指的便是青岛地区的海盐业,作为我国海盐生产技术发祥地,青岛市的海盐业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先进的技术以其海盐产量大、质量优、成本低而闻名全省以至全国。
此外,青岛市对海水中溴、钾、碘、镁、铀、锂、重水等医药、化工、农业、国防工业中的重要元素的提取和应用在近几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客观上讲,我认为虽然岛城在海水资源的利用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仍无法掩盖管理体制不完善、开发技术落后等问题。
一方面如军事设施、港口建设、市政建设争占岸线,渔业、盐业、农垦、苇田争占滩涂,渔业、盐业、海港和航道建设相互影响等,以致出现对海洋资源宏观管理的失控。
另一方面由于对海洋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抑制了海洋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进一步产业化发展。
可见,加大协调海洋资源管理的力度、加大对海水及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技术研究经费的投入是进一步提高岛城海水及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海洋能源资源青岛市的海洋能源利用上同样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比于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海洋能源作为可再生资源拥有着能量巨大、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无可比拟的优势。
现如今的风力发电、海浪发电、潮汐发电已经小具规模,可以满足少数居民的基本生活、生产及发展旅游产业的用电需要。
近年来,海水源热泵成为一种制冷供暖的新能源,这项在瑞士、瑞典等国家已被广泛应用20余年的技术于2004年开始应用于岛城,整个“海水空调”项目海水所流经过程全部封闭,不会对循环流出的海水污染,也不会产生烟尘和污水,是绿色能源。
使用海水源取暖和制冷不需要消耗煤炭和油料,而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不仅节能,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另外,使用海水源热泵供暖技术,除冬天取暖、夏天降温外,平时还可通过热泵空调技术随时获得热水。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海洋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洋能源不仅会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人民,而且会有更多的海洋新能源进入我们的生活,充分合理的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可以称得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
海洋旅游资源青岛拥有占山东海域1/3的海岸线、34个海湾和70个海岛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依照区位条件、自然岸线与水域特点、资源禀赋的地域差异及其资源共生性特征,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呈现出多种形式。
包括传统的以沿海地貌景观类型多样,沙滩、港湾、岬角交错分布,海蚀崖、海蚀柱等为代表的观光类海洋旅游资源;包括以区域性海洋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度假旅游资源沿海岸带垂向和纵向分布,呈现出良好的地域和功能的组合性为代表的度假类海洋旅游资源;包括以多个海岛为基础,以其社会生态环境的相对独立性,给旅游者以远离城市喧嚣和彻底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为代表的海岛旅游资源;更包括北京奥运会之后,以帆船、划水等海上运动项目为代表的水上运动休闲旅游资源。
总体来看,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理区位优越、奥运的潜在推动以及城市功能定位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倘若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加强旅游服务管理,必将进一步提高青岛市海洋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陆地上资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如何开发好、利用好海洋资源是青岛市今后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
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制定引导性的、统一的海洋开发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各种海洋开发活动的管理协调工作,实现对海洋资源的法制化、资产化管理,同时注重并加强对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开发技术的研究,提高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驾驭能力,制定有效措施加强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大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力度,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才是推动岛城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