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装置图
改型ABR反应器接种好氧污泥的启动研究

厌氧反 应器 能否成 功肩 动是 决定该 反应 嚣运行成败的先决条件 , 厌氧反应器其启动 时 间长 , 影响 因素 复杂 , 启动 最佳种 泥是处理 同类 废水的 厌氧颗粒 污泥【 采用 好氧污 泥启 l I 。 动 的不 多 。 要是 因为 好氧 污 泥生 长环 境 和 主 厌 氧颗 粒污 泥相 差很 大 。 细 垒研 究 了采 用 胡 好氧 活性 污 泥经过较 长时 间 的驯化 后来 启动
器的启动 。 图2 中进 水 为8 0 0 0 0 —1 0 的阶 段 为驯化 初 期 , 水 浓 度 较 低 , 留 时 间长 , 此 出 水 进 停 因 C 浓 度 低 , 除率 高 。 0D 去 驯化 完 成 后 , 续 连
进水 , 除率 开 始 下 降 , 去 这是 由于 污 泥 对 水 质还 处 于 适 应阶 段 造 成 的 , 随着 逐 渐 培 养 , C D的去 除 率 稳步 上 升 , 图2 0 由 中的 曲线 可 以发 现 在 整 个 启 动过 程 中 由于 是 低 负荷 启 动 , 污 泥 驯 化 后 , 同进 水 浓 度 的 出 水 在 不 C 基本 维持在 4 0 5 mg L OD 0 ~4 0 / 左右 , 因此 ,
如
本在此范围 , 即增 加 进 水 浓 度 ( 同进 水 浓 不 度 的 出水 C 及 去 除 率 变 化 曲线 见 图2 。 OD ) 当进 水浓 度 为 1 0 ~2 0 mg L, 行一 段 0 00 / 运 5 时 间后 , 得出水 C D 0 ~5 0 / 保 测 O 在4 0 0 mg L,
080 ) 2 0 0
摘 要: 实验采 用改 ̄A R 应器接种好氧污泥进行 启动研 究 , [B 反 以稀释 的屠宰度水 为进水 , 并逐渐增 加进 水浓度 , 室温2 ℃ ~2 ℃ ,H 在 0 5 p为 6 5 . 的条件下 。 . ~8 5 连续遗 仔5 天 。 6 成功实现 了改 型厌氧折 流板反 应器 的启 动, O 去除率达 到8 % CD 。 3 关螬馏 。 B 反虚 器 启动 好氧 污泥 厌氧 污泥 屠宰废水 AR 中图分 类 号 : H 1 T 1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9 (0 O1 () 0 1 - 1 1 - 7 12 l )2a一 07 0 7 2
用ABR处理中药废水的实践

Ab ta t Su yo h f c fABR e co n te t n fp ama e t a c tw trfo t ep o e so rdt n lChnee me iie sr c td n teef to e ra tro rame to h r c ui lv e ae rm h rc s ta io a i s dcn c s a f i po u to Sc n u td ters lss o ha h t rd ci nWa o d ce .h eut h wst tter eo COD lmiainb R e co su p rta 7 re tg n lbc n iin v n a f ei n t yAB ra trwa p e n 9 p c na ei a o dto ,ee o h e
K e wor s ABR o e s wa t wa e r m he pr c s f t a to a i e e m e cne p o c i n H i h c n e r t d o g n c y d pr c s s e t r f o t o e s o r di n l Ch n s dii r du t i o l o c nt e r a i g a wa t wa e a e o i r at e r c s se tr na r b c t e m ntp o e s
美 国的 Mc at 人 开 发研 制 的厌氧 折 流 板 Cr y等
反 应 器 ( R 中使用 一 系 列 垂 直 安 装 的折 流 板 , AB )
水 布水均 匀 , 进水 口处 设定 了溢流 堰板 。 B 在 A R反
应器 的示 意 图如 图 1 示 。 所
B
ABR反应器设计计算

精心整理ABR 反应器设计计算设计条件:废水量1200m 3/d ,PH=4.5,水温15℃,CODcr=8000mg/L ,水力停留时间48h 。
1、反应器体积计算 按有机负荷计算q QS V /0=按停留时间计算HRT Q V ⨯= 式中:VQ 0S q HRT :7.2=q 23、反应器上下流室设计进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功能,应满足设计原则:①确保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防止短路现象发生;②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③很容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④当堵塞被发现后,很容易被清除。
反应器上向反应隔室设计折流口设一450斜板,使得平稳下流的水流速在斜板断面骤然流速加大,对低部的污泥床形成冲击,使其浮动达到使水流均匀通过污泥层的目的[5]。
5、反应器各隔室落差设计[1]P208重力流布水,如果进水水位差仅比反应器的水位稍高(水位差小于100mm)将经常发生堵塞,因为进水的水头不足以消除阻塞,若水位差大于300mm则很少发生这种堵塞。
设计选择反应器各隔室水力落差250mm。
6、反应器有效容积核算选择32682134122m V i =⨯=∑则设计的反应器结构容积大于按容积负荷计算反应器实际所需容积2400m 3,满足处理负荷要求。
7、气体收集装置[2]P203沼气的产气量一般按0.4~0.5Nm 3/kg(COD)估算。
沼气产量h Nm Q zq /128241200108.0800040.033=⨯⨯⨯=⑤应考虑下部排泥的可能性,避免或减少在反应内积累的沙砾;⑥对一管多孔排泥管可兼作放空管或出水回流水力搅拌污泥床的布水管。
⑦排泥管一般不小于150mm 。
排泥量计算:产泥系数:r=0.15kg 干泥/(kgCOD .d ),见[1]P156设计流量:Q=1200m 3/d ,进水浓度S 0=8000mg/L=8kg/m 3,厌氧处理效率E=80% Δx=r ×Q ×S 0×E=1200×8×0.8×0.15=1152kg设污泥含水率为98%,因含水率P >95%,取污泥密度ρ=1000kg/m 3,则污泥产量为:每天排泥:d m X Q s /6.57%)981(110003=-⨯∆=每周排泥:57.6×7=403.2m 3 每组反应器每天排泥:d m Q /8.2826.573==3设计为105.222m =⨯⨯。
ABR反应器水力混合性能研究

ABR 反应器水力混合性能研究孙立柱1,沈耀良1,2,李媛1,杨光冠2(1.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11,2.苏州科技学院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11)摘要:在不同进水负荷及水力停留时间下,利用LiCL 作为示踪剂对六隔室的ABR 反应器进行水流流态的研究。
研究表明:ABR 反应器具有单个隔室完全混合流态而整体水流方向推流流态的复杂的混合流态;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负荷是影响ABR 反应器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含泥反应的反应器死区率(26.20%~58.56%)远远大于清水(5.79%~12.68%)。
关键词:ABR ;示踪剂;水流流态;反应器死区率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79(2010)03-0006-04厌氧反应器的发展体现了Lettinga 教授提出的SMPA 理论[1],而其中最典型的ABR 反应器具有简单的结构、良好的水流流态、多相分阶段微生物种群分布、运行管理简单及稳定的去除效果等优点,是近年来厌氧反应器研究的热点之一。
反应器内的流体流态影响着基质与微生物的混合程度,控制着反应器内的传质速率,而反应器的死区率则是反应器水流流态优劣的集中反映[2]。
本文通过对特定六隔室ABR 反应器进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 )下清水试验的水流流态的研究,探讨ABR 反应器在空载条件下的水力特性。
1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ABR 反应器由透明平板玻璃制成,以便于观察反应器内的状态。
其总尺寸为60cm ×60cm ×60cm ,有效容积为21.6L ,投加污泥层高度为20cm ,平均有效深度为45cm 。
整个ABR 反应器由6个隔室组成,上流隔室为8cm ×10cm ×50cm ,下流隔室为1cm ×10cm ×50cm 。
ABR 反应器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简介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简介1、什么是ABR反应器?ABR被称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其不仅生物固体截留能力强,而且水力混合条件好。
随着厌氧技术的发展,其工艺的水力设计已由简单的推流式或完全混合式发展到了混合型复杂水力流态。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所具有的特点包括: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水力流态,这些反应器通过构造上的改进,使其中的水流大多呈推流与完全混合流相结合的复合型流态,因而具有高的反应器容积利用率,可获得较强的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生物固体的截留能力,并使一个反应器内微生物在不同的区域内生长,与不同阶段的进水相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物相的分离,从而可稳定和提高设施的处理效果;通过构造上改进,延长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径,从而促进废水与污水的接触。
厌氧折流反应器是在UASB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厌氧折流反应器(ABR)的优点:2、ABR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工艺构造:ABR反应器中使用一系列垂直安装的折流板使被处理的废水在反应器内沿折流板作上下流动,借助于处理过程中反应器内产生的沼气应器内的微生物固体在折流板所形成的各个隔室内作上下膨胀和沉淀运动,而整个反应器内的水流则以较慢的速度作水平流动。
由于污水在折流板的作用下,水流绕折流板流动而使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径的总长度增加,再加之折流板的阻挡及污泥的沉降作用,生物固体被有效地截留在反应器内。
由此可见,虽然在构造上ABR可以看作是多个UASB的简单串联,但在工艺上与单个UASB有着显著的不同,UASB可近似看作是一种完全混合式反应器,ABR 则由于上下折流板的阻挡和分隔作用,使水流在不同隔室中的流态呈完全混合态(水流的上升及产气的搅拌作用),而在反应器的整个流程方向则表现为推流态。
在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这种完全混合与推流相结合的复合型流态十分利于保证反应器的容积利用率、提高处理效果及促进运行的稳定性,是一种极佳的流态形式。
同时,在一定处理能力下,这个复合型流态所需的反应器容积也比单个完全混合式的反应器容积低很多。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微生物种群演替特征

df rn h mb r fa R ( n eo i b f e eco ) h co ilmop ooy,e b cei b n a c ,p p lt n srcu e iee tc a es o f AB f t a a rbc a d ra tr .T emirba l rh lg u a tra a u d n e o uai t tr o u
2 S cin o b nWae n i n na e erh,C ie eReerh A a e fE vrn na S in e ,B in 1 0 1 ,C ia . e t fUra trE vr me tlR sac o o hn s sac c d myo n i me tl ce c s ej g 0 0 2 hn o i
刘 然 ,彭剑 峰 ,宋 永 会 ,王 毅 力 ,于 雷 ,袁 鹏 ,解 明 曙
1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环 境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京 1 0 8 . 北 00 3 2 中 国环 境科 学研 究 院城 市水 环 境 研 究 室 ,北 京 1 0 1 . 002
中 图分 类 号 :X 0 . 735 文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6 2 ( 0 0 0 0 4 0 0 1 9 9 2 1 ) 6— 7 1— 7
Su c s i n Ch r c e it s O c o ilCo c e so a a t r i f Mir ba mmu ie n a a r bc Ba ld sc nt s i n An e o i i fe
Absr c :SEM ,FI H n CR— ta t S adP DGGE e h q s wee u ed t n l z te tc niue r s o a a y e h mir bil u c s in o he a a r bc r n l l d e n c o a s c e so ft n e o i g a u e su g i
斜板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装置图

童话故事日记12篇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
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话故事日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话故事日记1从前,有一只啄木鸟,它天天待在家里,觉得很无聊,就突发奇想地准备开一家森林超市。
筹备了一段时间后,森林超市终于开业了,看着货架上摆满了它最爱吃的虫子,啄木鸟非常满意。
不一会儿,超市就迎来了第一位顾客——小猴子。
它来超市里买香蕉,可是,它在超市的角角落落都找遍了,就是没有香蕉,于是小猴子问啄木鸟:“你这里有香蕉吗?”“没有。
”啄木鸟回答道,“但是我这儿有美味的虫子,要不要来一点啊?”小猴子听了直摇头:“我不喜欢吃虫子,再见。
”于是,小猴子走了,啄木鸟把货架上的虫子换成了香蕉,想着这样生意就会红火了。
过了几天,小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走了进来,它问啄木鸟:“你这儿有肉骨头吗?我最爱吃肉骨头了。
”“没有。
”啄木鸟回答。
小狗皱着眉,看着满架子的香蕉,失望地走了。
于是,啄木鸟又把香蕉换成了肉骨头。
一只可爱的小猫来逛超市,一看超市里全是肉骨头,连话都没说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啄木鸟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小猫看了一下就走了呢?它连忙飞去问山羊爷爷,并把事情完完整整地说了一遍。
山羊爷爷说:“货架上的食物不能单一,应该各式各样,品种丰富,这样小动物们才能选到自己满意的东西。
”啄木鸟恍然大悟,谢过山羊爷爷后,马上飞回超市重新采购商品。
啄木鸟吸取了教训,超市的商品品种多样,生意格外红火,顾客络绎不绝。
它赚到了很多森林币,每天开心得合不拢嘴。
它还专程飞去山羊爷爷家里,送给山羊爷爷很多鲜嫩多汁的青草,并郑重地向它道谢。
童话故事日记2住在森林里的乌鸦常常受到鸟类的嘲弄。
八哥说它长得丑,一身羽毛太难看了;喜鹊说它的叫声难听,只会哇哇地叫个不停;苍鹰说它贪婪霸道,经常争抢别人的食物。
对于这些,乌鸦不想辩解什么,它知道,清者自清。
有一天,乌鸦与八哥、喜鹊、苍鹰在一棵大树上相遇了。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分区进水的实验研究

t eCOD s3 0  ̄ 5 0 / HRT一2 h,t er a t rwa u t t ra h a i f h wa 0 0 0 mg L, 4 h e co sp ti owa e t er t o n t o 6
3:1 a nd 5:3 :2 .Fi a l he s u ,pH ,COD,VFA r t d e n omp r d wih t n ly t l ge we e s u i d a d c a e t he
点分 区进水 。本研究 对 六格 室 的 AB 采用 多 点分 R
提出 的一种 新型 高效 厌 氧反 应 器 , 可看 成 是几 个 它 UAS B相互 串联而 成 的。它 的水 利流态 介于完 全混
区进水 方式 , 且分 别 采 用不 同的进 水 比例 以寻求 并
合 式和推 流式之 间 。但 AB 反应 器 的这 种 推 流式 R
( 陕西科技 大 学资源与环境 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2 ) 1 0 1
摘 要 : 六 格 室 厌 氧 折 流 板反 应 器 ( R)在 C D=3 0 ~ 30 / HR 用 AB , O 00 50mg L, T= 2 , l 3 5格 室 以不 同 比 4h 对 、 、 例 6: 1 5: 2进 水 , 察 每 个格 室 的 厌 氧 污 泥 、 H 值 、 OD、 A、 度 等 指 标 , 同 等 负 荷 的 单 侧 进 3: 、 3: 考 p C VF 碱 与 水 AB R处 理 结 果 作 比较 , 果 表 明 在 此 负荷 下 , 区进 水 处理 效 果 优 于 单 侧 进 水 , 且 进 水 比 为 5: 结 分 并 3: z优
ABR s be t rt n t e sng e i fu n nd rt e s m el a wh l hei l ntr di f5:3 wa t e ha h i l n l e tu e h a o d, iet nfue a o o :2 wa t e ha 6:3 :1 s be t r t n . Ke r s n r bi a fe e cor s i—e d i fue y wo d :a ae o c b f d r a t ; pl f e n l nt l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污水、污泥共处理减排工艺与系统一、 技术背景(1)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厌氧和好氧工艺),这类工艺(尤其是好氧工艺)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一般需要定期排放并进行处理。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约140 万吨,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污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环境压力和经济负担。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病原菌等有毒有害物质,没有得到安全、环保处理处置的污泥对环境的危害较大。
我国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技术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污水处理的污泥问题,污泥二次污染环境比较严重。
目前国内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有:浓缩、脱水、消化、发酵、干化等。
多数污水处理厂污泥主要的处置方法是土地填埋,其次是污泥土地利用。
污泥填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填埋场大多为露天,经过雨水淋滤后,没有稳定和无害化的污泥很快恢复原形,对填埋场地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
处理不到位的污泥还造成填埋场渗滤系统的严重堵塞,严重污染附近的地下水。
尤其是污泥和垃圾混合填埋时,使得不少垃圾填埋场的寿命大大缩短,给城市垃圾处置带来很大的麻烦。
目前常用的污泥稳定化方法有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发酵、碱法稳定等。
碱法稳定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稳定污泥,通常投加石灰。
碱法稳定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污泥的臭气问题和杀死病原菌,碱法稳定降低了污泥的肥料价值,但使污泥更容易脱水。
加石灰后实际上并没有直接降解有机物,且增加了污泥体积,所以本导则不推荐采用。
同其它污泥稳定方法相比,尽管污泥厌氧消化投资较大,但由于其能耗低,且能回收能量,故其投资能较快地得到回收,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根据联邦德国的经验,一般当污水处理厂规模超过5000m3/d 时,污泥厌氧消化无疑是最为经济的方法。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所达到的污泥稳定化程度是其它好氧稳定工艺所无法比拟的。
(2)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应用现状我国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都是采用浓缩脱水来处理污泥,而采用稳定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不到20%。
国内目前常用的污泥稳定方法主要是厌氧消化,占38.04%,好氧消化只占2.81%。
中温厌氧消化是国内常用的污泥稳定工艺,可以回收沼气,沼气发电作为污水处理厂的部分能源。
厌氧消化工艺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同时也是大型污水处理厂最为经济的污泥处理方法。
据欧盟统计,在污水厂排出的所有污泥中,约有76%的污泥在最终处置前得到稳定处理,其中经厌氧消化处理的占50%以上,经好氧稳定处理的约为18%左右。
美国有68%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厌氧消化的方法处理污泥,在德国,服务人口大于30000 人(约9000m3/d)的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厌氧消化方法处理污泥,法国和东欧国家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污泥的污水处理厂服务人口多大于100000 人(约30000m3/d)。
二、 污泥消化目的、定义、过程(1)污泥消化的目的:降解污泥中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进一步减少液体和固体数量,减少病原菌,消除臭味,并且经过消化稳定的污泥更容易脱水。
(2)厌氧消化定义:在无氧的条件下,由兼性菌和专性厌氧菌(甲烷菌)降解有机物,分解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的过程。
(3)厌氧消化的过程:污泥厌氧消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是当前较为公认的理论模式。
第一阶段,有机物在水解与发酵细菌的作用下,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经水解和发酵转化为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二氧化碳和氢等。
第二阶段,是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成氢、二氧化碳和乙酸。
第三阶段,通过两组生理物性上不同的产甲烷菌的作用,将氢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或对乙酸脱羧产生甲烷。
从污泥厌氧消化过程可以看出,该过程与污水厌氧处理过程完全相同,因此,本发明建议将好氧段产生的剩余污泥与原水共同进行厌氧消化处理,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
三、 专利说明基于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污泥处理原则以及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水处理原则,发明了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污泥共处理减排工艺,将生物处理阶段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与污水共同进入该系统,实现污泥减量和出水再生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工艺包括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池)和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等部分。
污水依次流经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和好氧膜生物反应器,通过微滤或超滤膜出水。
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混合液通过循环泵分别回流至厌氧反应器入口和缺氧反应器入口。
污水和污泥在厌氧条件下发生水解酸化、产酸和产甲烷化三个过程,产生沼气。
好氧硝化污泥混合液在缺氧反应器中发生反硝化,生成氮气达到脱氮效果。
本发明工艺中的厌氧反应器不限于厌氧消化池和其它厌氧处理工艺(包括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折流反应器(ABR)等)。
推荐采用流化状态好的厌氧处理工艺。
不同于传统处理工艺,需要在好氧阶段设置剩余污泥排放口,定期或不定期排出剩余活性污泥并进行污泥处理处置,本发明工艺将污泥排放口设置在厌氧段,由于厌氧工艺产生的污泥量很少,所以本工艺剩余污泥量极低。
而且,由于经过了厌氧消化处理,污泥稳定性高,后处理容易进行。
研究表明,对于某些污水类型,可以实现污泥零排放的良好效果。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可以达到较高的脱氮效果。
但是,如果不考虑脱氮,本发明工艺可以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同样能够实现污泥减量的目的。
采用超(微)滤膜生物反应器,可以获得较好水质的中水,能够直接用于生活杂用。
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
它将膜分离工程与生物工程结合起来,以膜分离装置取代普通生物反应器中的二沉池,从而取得高效的固液分离效果和较好的出水质量。
膜生物反应器中能够维持很高的污泥浓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回流污泥浓度稳定。
同时,本发明不限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还可以以曝气池+澄清池(沉淀池)替代,利用澄清池的沉淀污泥作为回流至厌氧段的污泥,澄清池上清液作为回流至缺氧段的硝化液。
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下部设有曝气管,采用鼓风曝气或射流曝气方式,进行供氧并对膜组件进行气液混合冲刷作用,保持膜通量。
出水为负压泵吸方式。
厌氧折流反应器产生的沼气由沼气管收集。
缺氧池设置搅拌机进行污泥搅拌。
整个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自动运行。
四、 工艺特点总体上,本发明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污水、污泥共处理减排工艺,减排效果显著。
该工艺能实现剩余活性污泥的稳定化和减量化,同时,无需外部能源消耗。
对于某些类型污水甚至可以实现完全的污泥零排放目标,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效益。
2、将污水与自身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合并处理,大大节省了污泥处理费用。
如前所述,目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投资和处理成本较高,因而污泥污泥处理率较低,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工艺将污水厂生物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与污水合并进行厌氧消化处理,能够显著减少污泥产量,节省污泥处理成本。
该工艺尤其适合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的污水厂。
3、污水、污泥共处理减排工艺能够有效利用废水以及废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使之转化成沼气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好氧工艺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中,一般有机物含量约占固体物质的60-70%甚至更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不同于其它污泥处理处置工艺(例如浓缩干燥、焚烧、制建材等),该工艺在达到污泥减量和资源化的同时,工艺简单,能源消耗低,投资和运行成本低,资源利用效率高,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最低。
4、污水、污泥共处理减排工艺能够补充某些类型废水中的碳源,提高厌氧处理效率。
剩余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提高废水中的C/N比例,使废水,尤其是某些C/N 较低的废水,更有利于进行厌氧处理。
5、采用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污水、污泥混合液,能够提高厌氧处理效率,减少反应时间和反应器容积。
传统的中温厌氧污泥消化时间约为20-30天(有资料亦认为最佳反应时间10-15天)。
采用高效厌氧反应器后,处理效率能够大大提高,缩短反应时间。
总体上,采用高效厌氧反应器的污水、污泥共处理减排工艺,其厌氧处理时间长于污水厌氧处理时间,但远远小于污泥厌氧消化时间,视实际污水水质和水量而定。
6、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污泥共处理减排工艺,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本发明工艺对于某些难生化处理的废水具有处理优势。
由于采用厌氧工艺,提高了难生化污水可生化性。
而回流污泥与污水合并进行厌氧处理,也提高了厌氧处理效果。
8、本发明工艺适应不同规模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
既可以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5000m3/d以上),也可以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解决了传统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更适合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的问题。
五、 实施方式1.污水、污泥共处理减排工艺主要由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和曝气膜生物反应器三部分组成,辅助设备包括缺氧区搅拌器、污泥回流泵、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泵和自控装置。
池体可采用砼、PVC和玻璃钢等材质,视具体要求而定;2.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有效容积大小由处理对象决定,水力停留时间与各部分有效容积对应。
对于可生化性较好的废水(COD在2000mg/L以下),可以参考下列设计方式: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12-48h,缺氧段6-12h,膜生物反应器6-12h;3.可以向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分别投加成熟厌氧、好氧污泥进行污泥驯化和系统启动;4.采用中温厌氧工艺,厌氧段运行温度维持在30-35℃,缺氧段和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温度在15-30℃可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5.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采用微滤或超滤中空纤维膜,底部设置鼓风或射流曝气器进行曝气,维持供氧和错流条件,膜出水通过泵吸方式;6.膜生物反应器溶解氧浓度一般控制在2mgL-1以上;7.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3000-10000 mgL-1);8.回流至厌氧段的污泥回流量原则上应该保持连续、恒定,流量等于好氧段污泥增殖量。
剩余污泥产生量可以参考有关手册推荐计算公式计算并根据实际进行校正。
回流至缺氧段的污泥回流量为出水流量的50-300%。
9.系统应密切监控进水水量、温度和厌氧段回流量,保持厌氧段的运行稳定;10.在上述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出水一般可以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CJ/T48-1999,可以满足灌溉、绿化和冲洗等用途。
六、 附图污泥回流图1 工艺流程图图2 系统原理图1-进水管;2-厌氧反应器;3-沼气管;4-缺氧池;5-搅拌机;6-膜生物反应器;7-膜组件;8-曝气管;9-出水泵;10-污泥泵;11-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