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离子捕捉剂使用与理解误区[1]
重捕剂的使用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重捕剂的使用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镍为什么降到1mg/L就降不下去了?铜去除不掉怎么办啊?锌怎么还是这么高啊?重捕剂添加了为什么还不能达标呢?自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重金属指标越来越严格,污水负责人则是全身心的扑在了指标上面,茶不思饭不想只为降低重金属离子浓度,可是重捕剂往往达不到效果。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为了追求跟好的生产效果,像电镀、电子、阳极氧化等行业都在改善自己的生产工艺,更换原辅材料。
于是,像EDTA、有机酸等易于重金属离子络合的物质被加入,最终在进行废水处理时则举步维艰。
重捕剂一般以有机硫为主要成分,现在市面上分布的多是液态传统重捕剂和固态第三代重捕剂,那它们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能力如何呢?针对这两种重捕剂,这里进行下介绍。
●传统重捕剂
一般为红色、橙色液体,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70%左右,适用的pH范围在7-12,使用之前需要根据需求对重捕剂进行稀释,然后在进行投加,且投加量较大。
对于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可以去除,但是到相距指标还有一段,如果是多络合物废水,那效果就很小了。
●第三代重捕剂(HMC-M1,这里简称M1)
M1为白色粉末,溶于水呈无色透明,有效含量大于94%,适用的pH范围在2-14,可根据污水浓度直接投加或者配成溶液投加。
经过实验室和现场验证,对镍、铜、锌、镉、铅等离子有明显的效果,而且针对高浓低浓废水或者是多络合物废水也可以达到指标要求,可以达到降低重金属浓度的效果。
可见,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时应用合适的重捕剂尤为重要,可以有效率的完成对重金属离子的处理,还可以节约不断进行实验的时间。
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及其性能、合成技术分析论述

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及其性能、合成技术分析论述纳森化工技术部摘要: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药剂。
本文对重捕剂的合成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重捕剂合成要解决的几个关键点;并对考察重捕剂关键性能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最后分析了降低重金属捕捉剂合成成本的关键,列出了MCP TM的性能及技术特点。
1.前言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一般采用中和絮凝沉降法、硫化物沉淀法、铁酸盐法及鳌合树脂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中和絮凝沉淀法是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这些方法中,从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装置运转管理的难易程度及运行管理费用等方面看,还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实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势在必行。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了不溶性黄原酸酯类高分子螯合剂,并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能有效地脱除重金属离子且沉淀快、易过滤、PH范围宽,被称为“最佳金属捕集剂 ”并被评为1978年美国100项得奖新产品之一。
我国也于70年代末开始对黄原酸酯类高分子螯合剂进行了研究应用,并取得了良好地效果。
日本80年代末成功开发了另一种新型的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的处理技术,此法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又是重金属处理技术方面的一次突破。
重金属离子捕捉剂技术在我国已经有广泛应用,并拥有了一批专利技术和产品,例如:公开号为CN 1069008A 的《利用二硫胺基类螯合剂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申请号为86 1 08746 的《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胶除剂及其制备法》;公开号为CN 1382170A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构成的重金属离子除去剂》;公开号为CN 1495225A的《一种含有壳聚糖衍生物的重金属螯合剂组合物》;公开号为CN 1323747A的《高分子重金属捕集沉淀剂》;公开号为CN 1603249A的《一种重金属沉淀剂》;公开号为CN 1631940A的《用于危险废物稳定化的高分子重金属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 1831020A的《一种二硫代胺基甲酸盐二乙烯三胺乙基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污水处理用重金属离子捕捉剂技术开发计划书

污水处理用重金属离子捕捉剂技术开发计划书在污水处理行业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我们计划开发一种新型的重金属离子捕捉剂。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对这种新型捕捉剂进行探讨,并对其技术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我们来了解一下重金属离子捕捉剂的基本概念。
重金属离子是指那些具有较高毒性和环境危害的金属离子,如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离子在水中存在时,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成为了污水处理领域的关键课题。
重金属离子捕捉剂是一种能够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化学物质,从而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与传统的沉淀法、吸附法等处理方法相比,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环保等优点。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种新型捕捉剂的技术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进行详细阐述。
一、技术原理1.1 分子结构设计为了提高重金属离子捕捉剂的性能,我们需要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理想的捕捉剂分子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高效的捕捉能力和较低的环境污染风险。
因此,在分子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期获得理想的捕捉剂分子。
1.2 配位化学原理重金属离子捕捉剂主要通过与其作用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来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在这个过程中,捕捉剂分子会通过配位化学原理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特定的配位键。
这种配位键的形成不仅能提高捕捉剂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结合力,还能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二、制备方法2.1 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重金属离子捕捉剂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将目标化合物从原料溶液中提取出来,从而得到所需的捕捉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提取条件,以保证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2.2 合成反应法合成反应法是另一种制备重金属离子捕捉剂的方法。
ZJS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应用说明

ZJS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应用说明应用说明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本技术产品1.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受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废水主要含有铬、镍、铜、锌、汞、锰、镉、钒及锡等有毒重金属离子。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来源很广,金属矿山、有色冶炼、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垃圾焚烧和制革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将产生大量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不加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大量外排,将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据资料统计,仅中国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年排放量就超过50亿吨。
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和排放有严格的规定,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排放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企业,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确定在排放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电镀行业,率先按清洁生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生产。
1.1 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方法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和吸附法等。
对于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除满足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排放要求外,还要考虑经济性、适用性及处理过程简便。
化学沉淀法是经国内外应用证明并普遍使用的方法,根据废水中含重金属离子的种类、浓度,投加一定的碱剂提高pH值,使各种金属离子与氢氧根(O H-)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而共同沉淀。
此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投加碱剂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剩余浓度与pH值有关,当废水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不同的pH值。
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一定的pH值下,一种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而某种已经形成沉淀的重金属离子出现返溶。
处理后的废水仅能实现达标排放,但排放效果不尽人意,无法适应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难以实现水回用,沉淀物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1.2 关于ZJS重金属离子捕捉剂ZJS重金属离子捕捉剂是一种操作简便、液状的、含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迅速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完全去除的化学药剂。
重金属捕集剂的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应用

重金属捕集剂的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应用1. 什么是重金属捕集剂?重金属捕集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的废水或废气。
其主要作用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捕集下来,从而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 重金属捕集剂的特点重金属捕集剂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性重金属捕集剂在捕集过程中,能够快速、高效地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吸附下来。
(2)选择性重金属捕集剂能够选择性地吸附重金属物质,避免对其他杂质产生影响。
并且,捕集剂的选择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进行调整。
(3)可循环使用重金属捕集剂能够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使其能够循环使用。
(4)环保性重金属捕集剂可以通过低温热解等方法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 重金属捕集剂的使用方法重金属捕集剂的使用方法如下:(1)加入适量的重金属捕集剂根据废水的水质状况和重金属浓度,选择合适的重金属捕集剂以及添加剂等,按照比例加入废水处理设备中。
(2)搅拌、沉淀和过滤将废水处理设备进行搅拌,使重金属物质与重金属捕集剂彻底混合。
将混合后的废水放置一段时间,使重金属和捕集剂形成沉淀。
最后,通过过滤等方法将沉淀物和污水分离。
(3)废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为保证重金属捕集剂的高效工作,在废水处理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清洁和维护。
4. 重金属捕集剂的应用重金属捕集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1)工业生产应用重金属捕集剂可以用于电镀、化工、电子等行业,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起到很好的净化作用。
(2)环保治理应用在城市的排污口、水务处理中心等地,可以使用重金属捕集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减少重金属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3)生活饮用水净化应用重金属捕集剂可以用于市政自来水、工业纯水、饮用水及制药、化妆品等行业,达到水质达标。
5. 总结重金属捕集剂具有高效、选择性、可循环使用和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保治理和生活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在使用时应根据废水的水质状况和重金属浓度等多种因素,合理选用捕集剂和添加剂等,进行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
重金属捕捉剂是什么

重金属捕捉剂是什么,对于废水有什么用处?
在处理重金属超标的污水方法中,药剂的使用是比较广泛的,直接在污水中投加重金属捕捉剂,一步解决污水重金属离子超标的问题,且对其他指标不影响
重金属捕捉剂是什么:
重金属捕捉剂是什么,重金属捕捉剂是一种与重金属离子强力螯合的化工药剂。
采用接枝合成工艺,其枝链删的螯合基团能澳客重金属形成不溶物而沉淀,是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用“它”处理污水3大用处
1.成本:投加量可调整,节约成本;
2.时间:快速反应,10分钟即可达标;
3.工艺:操作简单,可直接投加
对于废水的用处:
用“它”解决3大难题:
1.多种重金属离子超标的难题:铬、镍、铜、锌、汞、锰、镉、钒及锡等;
2.多种行业重金属超标难题:针对煤矿、钢铁、市政废水、电子、电路板、电镀等工业废
水;
3.达标排放:根据以上重金属捕捉剂实验小试,我们可以测出经过实验之后,重金属离子
浓度降低到达标排放。
投加位置:一般常规处理工艺中投加,它易于水混合稀释,因此它可以与水稀释成任何需要的比例,满足进要泵的能力要求,只要保证其有足够的沉淀时间就可以了。
重金属捕集剂

重金属捕集剂
重金属捕集器有很多别称,包括重金属捕集器、重金属捕集器、重金属沉降器、重金属处理剂等。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使用合适的重金属捕集剂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选择重金属捕集剂呢?
对于企业来讲,需要了解下重金属捕集剂的反应原理,它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与水体分离的工具,水体包括H2O和其他污染物,不同行业中其他污染物的种类有很大差异,有些与重金属结合为化合物,有些则通过络合将重金属牢牢包裹吸附,两种情况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其他物质与重金属反应,使重金属离子难以从水中脱离。
1.重金属捕集剂的种类
重金属捕集剂可分为液体重捕剂与固体重捕剂,两者使用方法根据不同生产工艺各不相同,同质量情况下,由于有效成分的较大差异,处理同一废水液体重捕剂在用量上要远多于固体重捕剂,此外,目前第三代重捕剂已可以实现更大pH范围的直接投加,而大部分液体重捕剂仅限于碱性溶液使用。
2.重金属捕集剂的反应过程
重金属捕集剂的反应原理根据不同种类重捕剂在本质上有所差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是:第三代重捕剂VS其他重捕剂。
其他再捕获剂包括液体再捕获剂和老一代固体再捕获剂,其主要沉淀机理依赖于特定化合物的溶度积,而第三代再捕获剂则依靠非稳态螯合沉淀技术实现溶液中镍离子的螯合,最终水处理的絮凝产物凝聚成更大的团形成沉淀后被去除。
3.重金属捕集剂如何使用
反应机理决定反应过程,因此,第三代重捕剂与其他重捕剂的使用方式各不相同,前者适用于绝大多数重金属废水,浓度限制量范围与pH限制范围较广,对比之下,其他重捕剂局限于特定浓度之下以及特定pH之内的重金属废水,但相同的是,两者反应载体为任意规模的反应池,无需繁杂的基建过程。
重金属捕捉剂

一:重金属捕捉剂的概要重金属捕捉剂在无需经过任何破络合处理的情况下能够与镍铜强力螯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无害污泥重金属捕捉剂能够将铜降低到0.3mg/L,镍降低到0.1mg/L以下。
二:重金属捕捉剂特性及优势经过分子结构层面的系统设计,在性能方面有了更大的优势,分子极性增加,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力提高,因而具有更强的重金属螯合能力,电荷布局更科学,能够自组装成更复杂的架桥结构,因而絮凝效果显著提高。
以铜为例,重金属捕捉剂可将含铜废水的铜离子浓度降至0.1ppm以下,但是用量仅为市场同类产品的1/2-1/5(游离态铜),对于络合铜用量优势更明显。
而重金属捕捉剂自身无毒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也不会增加废水COD.重金属捕捉剂与重金属的螯合物在高温(不高于250℃)及强酸强碱条件下不分解,因此由重金属捕捉剂稳定化处理的重金属土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三:注意事项1.管道投加要注意防堵2. 人工投加要做好保护措施:戴口罩、手套3. 包装与储存4. 25KG/袋,牛皮纸包装5. 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不可与酸类物质一起存放四:重金属捕捉剂使用方法1.首先,根据重金属含量和络合剂种类计算重金属捕捉剂的用量。
根据重金属离子用量列表计算。
(对于铜,重金属捕捉剂的用量是铜的3-6倍左右(重量比);对于镍,重金属捕捉剂的用量是镍的7.5倍左右,实际用量依具体情况而定。
2.用自来水将重金属捕捉剂溶解成2%的溶液。
3.调整废水的PH值,重金属捕捉剂适应的PH为2-14,最佳PH=8-9。
具体的起始PH根据水质情况来定。
4.在快速搅拌下(>150转/分),加入计量的重金属捕集剂重金属捕捉剂溶液,反应时间2-5分钟。
若废水有强络合剂(如EDTA),反应时间适当延长到10-15分钟。
5.取反应后的少许废水过滤,A.定性检测滤液重金属的去除情况。
检测方法:在滤液中加入重金属捕捉剂溶液,如变色或有沉淀产生,说明重金属离子尚未除净,继续在废水加重金属捕捉剂溶液;如不变色或无沉淀产生,证明重金属已除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离子捕捉剂使用与理解方面的一些误区
纳森化工技术部
摘要:本文针对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市场状况和人们对重捕剂的认识误区,分析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关于破络和处理六价铬的问题、关于重捕剂使用PH值范围的问题、关于用药量的问题、关于与其他混凝剂絮凝剂配合使用的问题、关于使用高分子重捕剂与其他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的一些比较。
用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方法,但目前来说重捕剂市场还很不规范,蛇龙混杂,人们对重捕剂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
在《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及其性能、合成技术分析论述》一文中,已对高分子重捕剂的合成技术、性能理解、成本分析等问题作了相关的论述。
在此对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应用方面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1.关于破络和处理六价铬的问题;
破络指的是采用一定的方法破坏废水中的CN-、NH3、EDTA等络合剂,以利于重金属离子的进一步去除。
MCP因为有极性极强的鳌合基团,能够直接从其他络合剂中竞争鳌合沉淀出重金属。
因此可以不必先进行破络处理。
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虽然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捉剂能够从氰络合物中竞争出金属离子,但破氰还是必须的。
六价铬一般是经过先还原以后再处理。
黄原酸酯类和DTC类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捉剂都能够还原六价铬,但其前提条件还是要在酸性环境中,PH为4-5左右即可。
从成本方面来考虑,用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高分子重捕剂来还原六价铬是不经济的。
常规的六价铬废水处理方法是在较强的酸性条件下用还原剂将六价铬先还原为三价再调PH,使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形式。
操作过程比较麻烦。
用固体重金属捕捉粉(黄原酸酯类)产品处理六价铬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它能够在较高的PH 值(微酸性)条件下直接处理含六价铬废水,同时可以去除其他重金属。
2.关于使用的PH值范围问题;
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捉剂能够在很宽的PH范围(PH3-12)内应用,在此PH范围内确实可以使用重捕剂处理且都能取得较好效果。
但不调PH值而直接使用重捕剂处理在成本上来说是不经济的,一般应该先调PH值到一定范围,使一部分重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剩下的重金属不能形成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完全,再加重金属捕捉剂处理,从而减少重捕剂的使用量,降低处理成本。
3.关于用药量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种水处理药剂来说,用药量都是一个关键问题,用药量关系到水处理成本和处理效果。
并非用药量越大处理效果也就越好。
比如常规的絮凝剂聚铝、聚铁、聚丙烯酰胺等,如果用药量超过合适值后,处理效果会变差的。
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捉剂也一样,都应该确定一个合适的值。
因为重捕剂是高分子,一个分子内含有很多鳌合基团,当分子内的大部分鳌合基团都与重金属离子作用后就能够迅速地从水中沉析出来;若螯合剂用量太多,导致每个分子中只有极少的鳌合基团与重金属离子作用,其沉析性能也就降低了,最终的处理效果也会变差。
MCP TM合成工艺中特别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此特意增加了其疏水性从而提高了其性能。
但控制加药量仍然是关键的。
其用药量可参考“MCP TM说明书”。
4.关于与其他混凝剂、絮凝剂配合使用的问题
MCP TM重金属捕捉剂是一种有机高分子物质,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作用后能迅速产生不溶性的鳌合盐,并生成较大的絮体快速沉降分离,在一般情况下直接使用就可使废水中的重金属达到排放标准。
如果再配合降COD絮凝脱色剂(ECOD)或聚合双酸铝铁(PAFCS)及聚丙烯酰胺(PAM)使用,则可产生协同作用,取得非常优良的效果。
它们在这种工艺中所发挥的作用分别如下:重捕剂作为重金属离子的捕收剂,就如磁铁,把重金属离子都牢固地固定到高分子中;
ECOD作为混凝剂,极大地提高了螯合剂从水中析出速度和析出程度;
PAM发挥吸附、桥架、网捕作用,就如一张网,把析出来的重金属鳌合盐连成一块,迅速沉降。
5.关于使用高分子重金属捕捉剂与其他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的一些比较;
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方法通常有如下几种:中和絮凝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铁氧体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活性碳吸附法、鳌合树脂法、高分子重金属捕捉剂法(MCP TM法)。
下面分别就不同的方法与作一些简单的比较;
5.1中和絮凝沉淀法
中和絮凝沉淀法是在含有重金属废水中加入碱进行中和,使其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以沉淀形式分离。
例如,要使金属离子浓度达到处理的目标值所需的PH值,可由金属氢氧化物的浓度积(Ksp)按下式推定:
K sp =[ M n+] [OH-]n
[M n+]=Ksp/[OH-]n
lg[M n+]=lgKsp-nlg[OH-]
=lgKsp-nlgKw-nPH
实际水处理中,共存离子体系复杂,影响氢氧化物沉淀的因素很多,必须严格控制pH,使其保持在最优的沉淀区域内。
表1是某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的最佳pH范围。
表1 某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的最佳pH范围
金属离子Fe3+Al3+Cr3+Cu2+Zn2+Sn2+Ni2+Pb2+Cd2+Mn2+
沉淀的最佳
6-12 5.5-8 8-9 >8 9-10 5-8 >9.59-9.5 >10.5 10-14 PH值
加碱会重新
>8.5 >9 >10.5>9.5
溶解的PH值
氢氧化物沉淀法是最常规的处理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不足:
1)因为很多重金属离子都有一个最佳PH沉淀范围,PH太高或太低都会使其重新溶解,因此
必须严格控制PH值;
2)氢氧化物沉淀后很容易反溶,是处理过的废水超标;
3)当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时,因为各种重金属离子沉淀的最佳PH值都不同,必须调不同的PH
值处理不同的重金属离子,在实际应用中是很困难的;
4)有些重金属离子用单独氢氧化物沉淀法处理是很难达标的,比如Cd2+;
5)当废水中存在CN-、NH3、EDTA等配位体时,能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氢氧化物沉淀法很难将其沉淀分离,甚至不生成沉淀。
MCP重金属捕捉剂是一种很有效的破络鳌合沉淀剂,能在很宽的PH值范围(4-11)内与各种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鳌合物沉淀,且形成的沉淀稳定,不会出现反溶的现象,从而克服了上述氢氧化物沉淀法缺点。
5.2硫化物沉淀法
金属硫化物比氢氧化物的溶度积更小,所以也可以使用硫化物作为沉淀剂去除重金属离子。
通常采用的硫化物有硫化钾、硫化钠等。
采用硫化物沉淀法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时,去除率高,可避免大部分可溶性络合物的影响。
但存在下述缺点:
1)采用硫化物其一容易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严重影响操作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2)投药量难以控制,容易造成重金属离子不达标或者硫化物超标等问题;
3)由于硫化物沉淀法形成的沉淀细小,不利于沉淀处理,增加了后续加药量和处理难度;
4)形成的硫化物沉淀也很容易再次溶解析出,特别是PH值降低时,形成二次污染。
MCP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捉剂充分考虑了上述问题,其螯合基团具有更高的螯合效率和稳定性;形成的沉淀絮体粗大,利于沉淀的分离与污泥的处理;螯合沉淀物适应pH范围更广,在很宽的PH 范围内都不会溶解析出;每个MCP高分子只要鳌合少量的重金属就能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因此投加稍微过量后也不会产生硫化物和COD升高现象。
5.3铁氧体法
在废水中添加硫酸亚铁,用苛性钠调节PH=10,加热到60-70o C后通入空气,亚铁反应生成强磁性的磁铁矿,同时对铁以外的二价金属离子一次性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经过再溶解氧化生成铁氧体,可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
此法要增加额外的设备,且能量消耗大,生成的废渣量大。
5.4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碳吸附、鳌合树脂法
此三种方法是利用物理化学吸附原理,选择性地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方法,这些方法对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效果是较好的。
但其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使用成本高、需对废水进行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