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_胡卫华

合集下载

户外露营基地户外露营基地发展趋势

户外露营基地户外露营基地发展趋势

户外露营基地户外露营基地发展趋势首先,户外露营基地的规模将逐渐扩大。

由于社会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逃离都市的喧嚣,亲近大自然,在户外空间中放松身心。

因此,为满足这一需求,户外露营基地将越来越多地建设起来,并不断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露营空间和更好的服务。

其次,户外露营基地的设施将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露营场地和帐篷,户外露营基地还将提供更多种类的住宿设施,如木屋、露天睡袋、豪华露营车等。

同时,基地还将配备更多的设施和服务,如洗漱设施、供应食物的餐厅、多功能活动场所等。

这将使露营者能够更好地享受户外生活,提升露营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第三,户外露营基地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户外露营基地将更加注重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

基地将采取更多的环保措施,如垃圾分类处理、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基地还将鼓励和提供教育活动,增强露营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四,户外露营基地将注重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和体验。

户外露营基地不再仅仅是提供露营场地的场所,而是以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和体验为特色。

基地将提供各种种类的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攀岩、划船等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基地还会邀请专业的导游和教练,提供更好的引导和指导,使露营者能够更好地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第五,户外露营基地将与旅游行业更紧密地结合。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户外露营基地将与旅游行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更完善的旅游产品链。

基地将与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合作,提供多种形式的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露营旅游体验。

同时,基地还将注重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主题露营活动、文化体验等,吸引更多的游客。

总之,户外露营基地的发展趋势显示出规模扩大、设施多样化、环保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户外活动体验和与旅游行业结合等重要特点。

浅议露营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措施

浅议露营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措施

活动等 ; 第三 , 与性 、 其参 自由度较 高。 由于 露营 旅游 活 动都 由旅游 者 自行安排 , 比较休 闲 自由, 因此 可以尽情参 与 到旅 游活动当中 ; 四, 第 其花费较少。露营旅 游没有 高 额 的景 区门票 , 且露营用具可重复使用 , 住宿 费用 也可大 大减少 ; 最后 , 没有 时间 限制 。露 营旅游 在 白天 、 晚 其 夜
均可进行 , 白天进行 自然 观光 、 如 寻找 野趣 野味 , 间进 夜 行篝火晚会等 。 二 露营旅游在我 国的发展现状及条件 1 发展现状及存 在 的问题 。 目前 , 国露 营旅 游 仍 . 我
游业的意见》 中强 调 ,00年 我 国旅游 业 的主要 任务 之 21 是大力培育发展具 有 自主知识 产权 的休 闲、 营等各 露 类 户外活动。旅游主管部 门 已经 把露 营地建设 列入 “ 十 二 五” 规划的重要位置 , 决定 加大投入等。露营旅游作为 专项旅 游已被提到产业 发展 的 1 上来 , 现 出蓬 勃发 3 程 呈 展 的新 面貌 , 将成为旅游产业新 的经济增长点 。
浅 议 露 营旅 游在 我 国 的发 展 现 状 及 措 施
刘 亚 洲
摘 要 : 营旅 游作 为一种 亲近 自然、 露 富有创 意、 时尚、 个性的旅 游方式 , 近年 来在 我 国逐 渐兴起 , 并呈现 出巨大的消费潜力。试对露营旅游在我 国的发展现 状及条 件进行 分析 , 并针 对我 国露 营旅 游发展 中存在 的 主要 1a 提 出相 应解决措施 , "g - 3 以期 为相 关政 府、 企业发展露 营旅 游提供 参考。 关键词 : 露营旅游 ; 发展 现状 ; 条件 ; 施 措 中图分类号 :5 0 3 F 9 . 文献标识码 : A

国内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内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内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国内的露营旅游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露营作为一种度假和休闲方式。

然而,国内的露营旅游行业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内露营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越来越多的露营地相继在全国各地开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露营体验,满足了人们对于亲近自然、远离尘嚣的需求。

许多露营地还提供了设施和服务,使得露营变得更加便利舒适。

此外,一些旅行社也开始开设露营旅游线路,为有兴趣体验的人们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机会。

然而,国内露营旅游行业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一些露营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露营地在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问题亟待解决。

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一些露营地的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影响了旅行者的体验和安全。

国内露营旅游行业在推广和宣传方面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许多人对于露营旅游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野外露营阶段,对于现代化露营地的了解较少。

同时,露营旅游在一些特定季节和地域仍受限制,缺乏全年和全国范围内的发展。

为了推动国内露营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必须确保露营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达到统一的标准,并加强对露营地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应当加强对于露营地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同时,国内露营旅游行业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现代化露营地的认知。

通过在媒体、网络等渠道上宣传成功的露营旅游案例和体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同时,可以通过合作推广活动、举办露营旅游展览等方式,增加露营旅游的曝光度和吸引力。

国内露营旅游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加强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提高露营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及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可以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人们对于露营旅游的体验和参与度。

我国露营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我国露营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Tourism Overview152Tourism Economy旅游经济我国露营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陈紫云(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摘 要:露营是指在一片未开发的、有一定自然风光的土地上,通过帐篷、房车、简易木屋等方式开展的短时户外居住休闲活动。

在近年来的变化趋势下,露营凭借其短途化、聚集性低、私密兼顾社交、消费便捷、体验性强等优点,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形成露营旅游产业,成为旅游市场的热门产业。

本文对我国露营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并根据目前露营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促进露营旅游更好发展。

关键词:露营旅游;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引言近几年,许多旅游消费者放弃了跨省旅游,转而选择本地游、周边游、近郊游等出游方式。

其中,露营旅游这一旅游形态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

露营是一种短时的户外生活方式,是为了工程、军事、测绘、旅游等而特设临时的户外驻扎区,包括营帐、草棚、车房等简易形式的短时户外居住营所。

当下流行的露营并非曾经徒步重装的硬核露营,而是讲究舒适、美观、享受生活的精致露营。

伴随许多“拎包入住”式的营地降低传统露营门槛,众多露营“小白”参与其中,使得露营旅游这一曾经小众的旅游方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成为当下旅游圈的新宠。

一、我国露营旅游发展的特点及现状(一)露营旅游发展的特点1.自由舒适,内容丰富露营旅游的自主性和旅游者的参与性都比传统旅游方式要高。

露营地通过为游客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如篝火晚会、野外探险、户外拓展、徒步、漂流、骑马等休闲娱乐项目,建设度假木屋、公共运动场、阅览室、影剧院、酒吧及购物场所等各类休闲娱乐设施[1],从而满足游客的各项需求。

现在的露营旅游市场以家庭度假客群为主,游客可以自驾游,也可以租车的方式前往目标园区。

在整个露营的活动过程中,游客是自己的主宰者,拥有极高的自主性,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活动内容,从而获得极强的满足感。

森林公园发展露营旅游研究

森林公园发展露营旅游研究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露营点 新疆吉木萨尔县大三台沟原始森林景区露营地
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鹿鸣湖露营地
待,露营地也可以为森林公园的过夜游客提供多样性的住宿选 择;依托森林公园的既有市场开辟新的客源市场,能有效地对森 林公园的整体经济效益进行提升。
2.森林公园丰富的资源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具备优良风景、科普 教育、科学研究和观光浏览价值。经过科学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开 发建设,可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运动和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定
(一)优势 1.“景区+露营”的互惠模式 有学者曾对森林公园发展露营旅游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 认为在森林公园中发展露营露营具备先天优势。“森林公园+露 营”可以有效分享森林公园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客源市场 和森林公园的品牌拉动效应,优势显著。如,可最大程度使用森 林公园现有的设施条件,避免基础设施的重新建立;依托于森林 公园的旅游资源和现有的活动,为露营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 产品;利用森林公园原有的接待服务设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接
场所。森林公园自然环境良好,天然气息醇厚,符合露营游客求 新、自立等的需求。其以面向相对于高端的房车休闲市场、露营 市场或户外旅游市场群体为主,这些类型的游客具有相对较高的 自主选择性,忠诚度较高,并且营销成本较低。
3.人流保证 森林公园旅游市场发展成熟,游客市场充足,比较容易推行 和宣扬露营旅游,对将来的发展空间及潜力提供保障。森林公园
台北皇后镇森林露营地 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露营点
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露营点 崇明县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露营点 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露营地 北京怀柔云蒙山森林公园露营点 北京怀柔喇嘛沟们原始森林公园露营点 江苏南京老山森林公园露营点 甘肃省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汽车露营地 甘肃宕昌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大河坝景区汽车露营地 重庆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汽车露营地 云南平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汽车露营地 长沙宁乡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凤国际房车露营基地 巢湖市东庵森林公园自驾游露营地 吉林长春净月潭森林露营地 河北石家庄市森林河露营地 广西柳州三门江森林公园露营地 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露营点

露营中的自然环保与可持续旅行观念

露营中的自然环保与可持续旅行观念

露营中的自然环保与可持续旅行观念露营不仅是一种享受大自然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旅行方式。

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旅行的观念。

本文将探讨露营中的自然环保和可持续旅行观念,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可持续露营旅行。

一、节约资源为了实现可持续旅行,我们应该在露营中采取节约资源的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

在露营时,我们可以尽量使用太阳能灯光和燃料-efficient炉灶,避免浪费电力和燃料资源。

其次,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水资源。

节约洗漱用水和洗涤水,避免浪费。

最后,我们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在露营地点,我们应该妥善处理垃圾,将可回收物和有害物质分开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保护自然环境在露营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首先,我们应该遵守露营地的规定,不随意采摘野花野果,不损坏植被和生物栖息地。

其次,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避免喂食和靠近动物的行为。

最后,我们需要遵守当地的环保法规和道德准则,不乱丢垃圾和污染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自然环境,使之与我们共存。

三、支持本地经济和文化可持续旅行不仅关注环境保护,还关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露营中,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支持本地经济和文化。

我们可以选择购买本地特产和手工艺品,尽量避免购买低质量的进口商品。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当地的食物和美食,体验当地的传统和文化活动。

通过支持本地经济和文化,我们可以促进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教育自己和他人促进可持续旅行的观念,除了自己实践外,还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来传播。

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客、文章等渠道分享我们的可持续旅行经验,鼓励他人加入进来。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相关的环保组织和活动,积极传播环保意识和行动。

另外,我们也应该自己不断学习和更新环保知识,提高自己的环保素养,以更好地实践可持续旅行的观念。

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露营旅游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消费升级。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露营旅游的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露营地不仅提供基础的野营设施,还会提供高品质的餐饮和娱乐设施,让人们能够在大自然中享受更多舒适和愉悦。

2. 多元化产品。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露营旅游的供应商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适合不同需求的产品,比如别墅式露营车、悬挂帐篷等。

3. 环保可持续。

由于露营旅游需要借助自然环境,对于环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露营地提供环保教育、垃圾分类等服务,既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能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

4. 科技应用。

科技的发展使得露营旅游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和勘测,使用智能设备控制露营车等等。

总体来说,露营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大型露营地的建设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将会是趋势,同时,环保和科技应用也将成为重点关注的领域。

露营休闲的发展趋势

露营休闲的发展趋势

露营休闲的发展趋势
1. 可持续性: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强,露营休闲活动也将以更环保、资源节约的方式进行。

2. 科技化: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露营体验,而且为露营休闲活动带来全新的玩法和趣味。

3. 个性化:人们对自身需求的诉求越来越高,因此,个性化露营休闲活动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4. 多样性:未来露营休闲活动将会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形态,既有传统的野外露营,也有基于文化、主题等方面的新型露营产品。

5. 社交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交化的露营休闲活动将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不仅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还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6. 行业专业化:随着露营休闲市场的不断扩大,职业露营人、露营用品制造商和商家等将逐渐形成专业化的行业链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第3期2010年6月资源与产业R E S O U R C E S &I N D U S T R I E SV o l .12N o .3J u n .2010收稿日期:2009-06-22;修订日期:2010-04-19;责任编辑:段丽萍。

基金项目:深圳市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15A 040);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度青年基金项目(2209S 3030008)。

第一作者简介:胡卫华(1978— ),男,博士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旅游研究。

E -m a i l :t o u r i s t h u @s i n a .c o m① 无论从《现代汉语词典》还是《现代汉英词典》的解释来看,“露营”与“野营”含义并无差异,故本文统一采用“野营”一词。

资源开发中国野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胡卫华1,2,吴楚材2(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广东深圳 518055;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野营运动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认识偏差、没有统一管理机构、缺乏技术标准、硬件设施不齐全、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

文章借鉴国外发展野营旅游的经验,提出了建设标准化、设施便利化、产品多元化、环境生态化、教育大众化5项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野营;旅游;可持续;生态;教育中图分类号:F 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464(2010)03-0118-05A P P R O A C H E ST O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E N TO FC H I N A S C A MP I N G T O U R I S MH UW e i -h u a 1,2,W UC h u -c a i2(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o u r i s m ,S h e n z h e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C o l l e g e ,S h e n z h e n 518055,C h i n a ;2.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F o r e s t T o u r i s m ,C e n t e r 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o r e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a n g s h a 41000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R e c e n t l y ,c a m p i n g s p o r t s d e v e l o ps p e e d y i nC h i n a ,b u t a r es t i l l f a c i n g m a n yp r o b l e m s ,s u c ha s r e c o g n i z a t i o n d e v i a t i o n ,n o u n i f i e d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o r g a n s ,l a c k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h o r t i nf a c i l i t i e s ,a n dl a g g a r dt h e o r e t i c a l s t u d y .B a s e do nt h ee x p e r i e n c eo f d e v e l o p i n gc a m p i n gt o u r i s m a b r o a d ,t h i sp a p e rp r e s e n t sf i v es u s t a i n a b l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i n c l u d i n g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c o n v e n i e n t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v a r i e d p r o d u c t s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p o p u l a r e d u c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c a m p i n g ;t o u r i s m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e c o l o g y ;e d u c a t i o n1 野营旅游的兴起近代野营于1860年由美国发起,是为了健全青少年的发展而组织的。

1932年,由英国发起的国际露营总会(F I C C )成立。

从1933年开始,除了二次大战期间外,这一世界性组织每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主办一次露营大会。

如今,野营①成为户外游憩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并参与其他保健、休憩、娱乐活动[1]。

由于野营在日程安排、生活起居等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可以不受旅行社和导游的局限,从而使人的野营活动与大自然的节拍充分协调、融合起来。

2 国内外野营旅游的发展情况野营运动自诞生以来,一直长久不息,被公认为世界上从未衰败过的四大旅游项目(休闲、野第3期胡卫华等:中国野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营、野餐、漂流)之一,同时也是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区的重要活动项目之一。

据悉,美国1/4的劳动力、1/3的时间、2/3的收入、1/3的土地面积都用于此领域。

目前,北美地区野营营地共有2万多处(表1),房车总数超过1000万辆。

2005年,美国野营人数更是达到2900万人,单是野营地的年收入就超过200亿美元。

在欧洲,每到夏季,公路上的野营房车络绎不绝,遍布欧洲各个国家的大小野营地住满野营者,各种文体活动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爱好者以野营方式参与[2]。

C a r a v a n C l u b是欧洲最大的旅行房车俱乐部,不但有3000个野营地分散在欧洲各地,还拥有85万会员,200个分支俱乐部。

在德国,有1300万人在房车里度假,房车和野营每年总收入为100亿欧元,其中39亿欧元为停靠地花费,31亿欧元为路途花费,30亿欧元为车辆和装备花费[3]。

表1 境外野营地数量及其分布年份美国加拿大欧洲2000年前160003500210002001年N/A N/A212002004年21000500022500 资料来源:F I C C,K a m p g r o u n d s o f A m e r i c a(以下简称K O A)。

国外对野营旅游的学术研究也较系统,并逐渐深入到微观层面的研究,如游客对野营旅游的满意度研究[4-5]、野营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6]、野营旅游者给野营地居民的付费问题研究[7]等。

野营运动自传入中国以来,得到了广大人群特别是年轻一族的青睐,发展势头迅猛。

2003年9月16日,经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政部批准,北京成立了国内首个与野营运动相关的协会组织———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汽车露营分会。

汽车露营分会成立后,着手围绕“三圈二线”建设野营营地———三圈即北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二线指北京至深圳、西安至乌鲁木齐的精品旅游线,力争在几年中使野营营地网络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景点,成为地方旅游产业新型利润增长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和居民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自驾车休闲旅游、家庭自助旅游、背包徒步旅游等新兴旅游市场正呈迅猛发展态势,野营旅游在全国方兴未艾,已逐步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并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

加快建设完善的特色化、规模化、网络化系列野营旅游营地,努力发展各类野营旅游,对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旅游市场的拓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中国野营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几年来,中国野营旅游虽然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人们认识上的偏差1)受传统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人们出游更愿选择宾馆。

如欧盟曾对度假者选择住宿类型的一次统计显示,在野营中心度假的人数比例最高,其次是租公寓的度假者,只有不到10%的人选择住饭店[8]。

2)户外活动中的意外安全事故降低了人们野营的动机。

野营旅游常常与徒步、攀岩等其他户外运动同时进行。

近几年,由于参与者自身准备不足和恶劣天气、突发自然灾害等其他客观原因,各类户外活动意外事故频繁发生。

一时间,户外运动成为旅游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

一些对野营活动抱有兴趣的人最终不得不放弃出行的念头。

3.2 没有组织管理机构,缺乏技术指导标准中国的野营运动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自发阶段。

参与者以各种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背包客(B a c k p a k c e r)(国内常称之为驴友)和探险者为主。

迄今为止,仅有《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发展规划》制定了省级的营地发展规划,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对野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在技术标准和规范方面,与很多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3.3 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野营在美国不仅仅是作为消遣娱乐活动,它已成为归属于旅游业的一种经济活动,形成了一个拥有生产、供应、服务业等具有相当规模的行业。

野营地建设,野营车的生产、销售和租赁及消费人群是构成发展汽车野营运动的要素。

目前,我国汽车野营地建设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还没有一处119资源与产业2010年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国际野营标准的野营地。

以至于很多国外游客开着自家的野营车一驶入中国就遇到无标准野营地、车辆无上下水及电源,只能将车辆停在宾馆院内、人员住宾馆的尴尬局面。

因此,野营地建设是制约我国汽车野营运动的瓶颈,也是我国汽车野营工作的重中之重[9]。

3.4 野营理论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野营地硬件建设严重滞后的同时,国内对野营及野营地建设的研究也捉襟见肘。

以“中国期刊网”为例,在其收录的中文全文论文库(1980—2009年)中,“野营”和“露营”的文章总共只有164篇,而当中绝大多数是介绍野营活动、野营装备和部队野营训练的情况,真正的学术理论研究只有《论中国野营区的开发建设》[1]、《森林公园野营区的规划探讨》[10]和《我国露营旅游发展与安全问题分析》[11]3篇文章,大大少于同期其他旅游领域的研究数量,且研究角度主要集中于国外野营地发展情况及经验的介绍、野营地的类型及选址条件分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