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乐山大佛导游词(2016年篇)

合集下载

乐山大佛导游词(15篇)

乐山大佛导游词(15篇)

乐山大佛导游词(15篇)乐山大佛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来到乐山景区游玩。

我姓付,大家可以叫我付导游,希望我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弥勒佛,从头到脚通高71米,肩宽24米,头的直径长10米,耳朵7米长,嘴巴和眼睛长3.3米,眉毛和鼻子长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宽8.5米,头上发髻有1021个。

是谁给我们带来的这笔财富呢?请和我一起来到海师堂看看。

乐山大佛是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建到唐贞元803年竣工。

请看中间一座雕像他是修乐山大佛的.第一代人。

为什么要修建大佛呢?因为乐山位于三条江交汇处,水势很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现象。

海通禅师看不下去就想修座大佛镇住水患。

可是却没有钱,便四处化缘,一个贪官看他化缘这么多钱,想敲诈勒索他,可海通禅师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贪官让他把眼睛挖下来看看,就不再要他的钱。

海通禅师一手拿刀一手拿盘子,真的把眼睛挖了下来。

这个贪官看了,吓得魂飞魄散,飞快的逃跑了,可是乐山大佛修到肩部时,海通禅师就圆寂了。

过了十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俸金20万,把乐山大佛修到膝盖处便调到京城任官了,工程又停了下来。

过了四十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俸金50万两继续修建大佛,到803年才把乐山大佛修完。

听了我的讲解大家对乐山大佛有了初步的认知,让我们通过九曲栈道去乐山大佛的脚下看看吧!九曲栈道有173个台阶,最宽的有1.45米,最窄的只有0.6米,沿着台阶可以看见各种崖壁上的佛龛,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佛龛是与大佛同时修建的。

上午的行程到此结束,祝大家旅游快乐!谢谢大家!乐山大佛导游词2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我姓徐,欢迎你们来到这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弥勒佛石刻坐像。

希望你们游玩的开心。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大佛脚下,请往上看,大佛通高71米,肩膀宽24米,头直经10米,耳朵有7米,劲高3米,手指长8。

关于乐山大佛的导游词3篇

关于乐山大佛的导游词3篇

关于乐山大佛的导游词3篇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下面是学识网带来的关于乐山大佛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关于乐山大佛的导游词游客们,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

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

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

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

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

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

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

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

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

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

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

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二:关于乐山大佛的导游词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悦导游,这次我们到的是世界遗产之一乐山大佛。

好,我们出发吧!游客们,这里是乐山的港码头,请看对面的山,那就是凌云山。

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景区。

这里是佛教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圣地,也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铸就的伟大奇迹。

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带领大家一同领略乐山大佛的庄严与神奇。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大佛就位于乐山市区东南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上。

它是一尊弥勒佛坐像,头与山齐,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神势肃穆,大气磅礴。

乐山大佛的建造历时约90年,跨越了三代工匠的心血。

唐朝时期,在海通和尚的发起下,这项伟大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海通和尚见凌云山下江水汹涌,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于是发愿要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患。

他四处化缘,募集资金,开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后来,工程虽历经波折,但在地方官员和民众的支持下,最终得以完成。

这尊大佛不仅是一座宏伟的佛像,更是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当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近大佛,大家可以感受到它那无与伦比的气势。

大佛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坐佛。

它的脚背宽8.5米,可以围坐百人以上,如此巨大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

站在大佛脚下,我们显得如此渺小,抬头仰望,大佛面容慈祥,双眉细长,眼睛微闭,仿佛在俯瞰世间万物,庇佑着苍生。

它的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极为精妙,衣褶线条流畅自然,显示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在乐山大佛的两侧,还有两尊护法天王石刻,它们与大佛相互映衬,更增添了这里的庄严氛围。

此外,周围的山壁上还有许多小的佛龛和石刻造像,这些造像各具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从远处眺望乐山大佛,它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

大佛背靠青山,面临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

江水在这里汹涌澎湃,而大佛却稳如泰山,镇守着这一方水域。

每到汛期,当江水上涨,波涛滚滚之时,大佛的神奇之处更加凸显。

它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庄严肃穆。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5篇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5篇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5篇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5篇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 大家好!欢送朋友们来乐山玩耍。

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志。

今天就由我带着大家游美丽、宏伟的乐山大佛。

请大家在玩耍时注意平安,不要乱丢垃圾,文明阅读。

先坐车来到峨媚山风景区,你将会看到一个华美的大门,往前走这里有一个大大的池子俗称“平安池”,假如大家向里面扔钱,可以平平安安。

过了平安池就到了“龙吐水”,传说这里有里有一条龙,为了不让村子被洪水冲走,每当洪水来的时候,它就一口气将洪水全喝完,让这里的村民免受洪水灾害。

进入小门,如今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出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佛,你瞧!它依山而建,很有气势。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

耳长7米,眼长3。

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

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

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

他是多么高大庄严啊!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开心的光阴完毕了,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假如大家喜欢我个导游就给我五星好评吧!欢送大家下次还来玩耍。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2 各位好!我是大家的导游员,如今带大伙儿去参观考察全球著名的财产--乐山大佛。

它坐落于乐山市城东区青衣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是依凌云山栖霞峰沿江悬崖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

听说,始凿于唐开元年间,历经90多年方完工,其实际意义是削减水灾,惠及群众。

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最大的石雕大佛。

各位看,大佛,体形均匀,雍容大度,神势庄严庄严,伴山凿成,沿江危坐,气势宏伟。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河,手抚膝,通高70多米,头高约15米,可在头上放置圆桌。

耳长7米,眼长3。

3米,耳朵里面正中间可站两根壮汉。

肩膀宽28米,可做篮球场地。

它的脚面上还可围坐在数百人,是一尊真实的猿巨人。

大佛顶部的秀发,现有螺髻1021个。

远看发鬓与头顶部浑然一体,其实以石头逐一嵌就。

乐山大佛导游词(15篇)

乐山大佛导游词(15篇)

乐山大佛导游词(15篇)乐山大佛导游词1来自五海的先生、女士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乐山大佛,我是这里的导游,我姓张,你们可以亲热的叫我张导游!好!我们注意了:乐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是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国家4A级旅游区。

你们知道它的景区周围广多少平方公米里吗?不知道就听我说吧!它的景区周围广17.88平方公米里!你们说它的景区大不大呀?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山下河争流、波光云影、沙鸥翔集、帆影点点;看完山下,我们又来看山上吧!山上茂林修竹、朱楼画檐、丹崖峭壁。

快跟上!快跟上!我们来看大佛。

乐山大佛坐在山的中间,他的头大约有两头大象合起来那么大,身体上部份大约有7层楼那么高,手臂有一颗大树那么长,大佛把手放在大腿上,大佛的一只脚可以站几十个大人,佛的长袍大约有8层楼那么长……乐山大佛把腿并好,把手放在腿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座位上,微笑地看着我们。

乐山大佛的景区依区傍水,风光旖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恰似天然画卷,美不胜收。

或拾阶登临,或游江观瞻,荡漾于青山绿水间,浸润于诗情画意中,足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乐山大佛导游词2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乐山。

我是快乐旅行社的导游,叫利颂民,大家叫我利导就OK了。

大家等一下将看到乐山大佛是举世闻名的千古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巨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总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5米,头上的发髫有1021个。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多少年了?已经1200年了。

这气魄雄伟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也算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好了,大家可以尽情地去欣赏,去感叹这其中的神奇与伟大了。

关于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2篇

关于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2篇

关于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2篇关于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带大家参观的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第一大石刻佛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游客朋友们:乐山大佛是世界遗产,请大家不要在大佛上乱写乱刻,也不要任意攀爬,时值旅游旺季,请你时时留意自己的随身物品,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的参观游览线路是:先沿着游道登凌云山参观大佛头部,接着沿九曲栈道而下“临时抱佛脚”,再回到凌云寺游览后返回停车场。

游览时间约3小时。

据考证: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20xx年,海通和尚为了治理水患,自剜双眼发起了大佛的修建;法师圆寂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继承了对大佛的修建;在章仇兼琼被调回京城后,继任者韦皋不仅捐出了自己的俸金,还奏请朝廷动用了麻盐税款,终于在公元820xx年竣工。

,历时90年,工程相当浩大。

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1996年,乐山大佛与峨眉山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目录。

乐山大佛为何享誉世界,我想应该归功于它的两个其他大佛所无法取代的特色吧。

所谓“大佛”,到底有多大呢?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佛大吧?但乐山大佛是它的三倍;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通高53米算大了吧?但乐山大佛比他还要高出18米。

当代诗人戈壁舟曾经赞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

”是对他最贴切的形容了;其次,一千多年的沧桑变化,乐山大佛依旧巍然不动,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他巧妙的排水系统了。

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

可见施工技艺之巧妙。

现在就请大家仔细端详这尊大佛。

大家可以看看大佛头顶的发髻,猜猜有多少个呢?1021个!不可思议吧?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

这些发髻远看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是以石块逐个嵌就的。

近看就可以看到每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范文3篇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范文3篇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范文3篇乐山,古称嘉州,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峨眉山乐山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峨眉山乐山导游词范文你们知道乐山大佛吗?你们去过码?没去过没关系,下面我就来给你们当一回导游,给你们介绍一下乐山大佛。

先坐车来到峨媚山风景区,然后你将会看到一个华丽的大门,上面苍劲有力的刻着峨眉山三个大字,进入大门你将会看到一个朝里指的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乐山大佛四个小字,朝里大约走50米就来到一扇小门上面神采飞扬地写着乐山大佛四个艺术字。

好了,现在进入小门,这时一个高大而圧严的乐山大佛静静地坐在那里。

这时的游客会问:“这大佛有多大呀?”告诉你吧!乐山大佛可是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这句古语就是来描写乐山大佛的。

大佛最早凿建于713年,完成于803年,历经90年才凿成。

好,现在咱们上去,请不要在佛像上乱刻乱画哦!咱们边走边看吧!佛像脚踏大江,头和山齐,全身高71米,肩宽28米,眼睛长3。

3米,耳朵长7米。

大佛的耳朵中可以站立两个人,脚面上可以围坐100余人,仅脚指甲上就可以并排坐4个人。

可见大佛是多么巨大了。

我说得如神来之笔一样你们听明白了吗?“这乐山大佛真是雄伟壮观呀!”游客们赞叹不已。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等以后有机会再给你们介绍其它景点吧!再见。

篇二:峨眉山乐山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大家眼前的这座巨大的佛就是有名的乐山大佛了。

大家一定为它的雄伟气魄而赞叹吧。

你们看,它的双眼似睁似闭,面目慈祥。

它实际高度有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就有28米的距离。

大家再看它的耳朵,长7米,里面可以藏进好几个人,一只脚背上也可以站一百多人。

这座大佛修筑于唐朝开元元年,由名僧海通法师所创建,历时90余年才建成。

据说和尚创建大佛的初衷是为了根除岷江水患,确保行船安全,并为此而献出了自己的双眼,此后,海通舍目济苍生的佳话流传至今。

人们修建乐山大佛要爬上高山峻岭,攀上悬崖峭壁,一锤锤地凿,一刀刀地刻,90多年的时间,不知道花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勇气。

乐山大佛景点导游词8篇

乐山大佛景点导游词8篇

乐山大佛景点导游词乐山大佛景点导游词8篇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乐山大佛景点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乐山大佛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XX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XX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XX年了。

设计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

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

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XX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

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

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

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

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山--乐山大佛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抽到的是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自选的景点是乐山大佛,我已经准备好了,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素有“小江城”的乐山景区观光旅游,唐代时被称为嘉州,直到公元1734年的清雍正十二年才改名为乐山县,乐山的名字沿用至今。

现在,这里早已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之一,原因就在于这里拥有一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石刻佛像。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游览著名的乐山大佛景区,我们主要的游览路线是乐山大佛、凌云寺、海狮洞、九曲栈道、东坡楼景区,全程游览时间大约为3个小时,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护景区环境,紧跟团队。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因修建于凌云山峭壁,故又名凌云大佛,是国家5A级景区,中国四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之一。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大佛脚下,请大家抬头看一看我们的大佛,体态匀称,雍容大度,神势肃穆,双手抚膝,足踏大江;大佛依山凿成,临江危坐,气势磅礴。

佛头与山并齐,乐山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宽10米,肩宽8米,颈长3米,耳长6.7米,头上发髻1021个,大佛的脚背宽8.5米,可坐100多人。

乐山大佛比山西云冈石窟最高的大佛高出三倍,“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雄伟壮观。

比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阿富汗米昂大佛(高53米)还要高出18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最。

现在请大家看大佛两侧的岩石。

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

大家肯定会想,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够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

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

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

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

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除此之外,据史书记载,当年乐山大佛在建成时这里还曾拥有一座保护佛体的大像阁,时称“大佛阁”,史书中曾用“为楼十三层像阁与山齐”的文字将这座高大的建筑载入了史册;佛阁屡建屡毁,宋时重建“凌云阁”、“天宁阁”;元代建“宝鸿阁”;明代崇祯年间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终废毁殆尽。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乐山大佛呢?关于乐山大佛的修建,不得不提一位高僧----
海通禅师,海通禅师,今贵州遵义人,自幼出家,出家时正值唐朝佛教传播鼎盛时期,所以得以更好的感悟佛法,聆听佛音。

长大后海通禅师云游到了乐山,见此处风景甚好便居住了下来,后凭借其圆满的德行成为了凌云寺的方丈。

以前乐山居民以水路运营为生,由于地处三江交汇处,水流湍急,每当雨季来临,三江的洪水同时爆发,在凌云山下汇合、冲撞,卷起滔天巨浪,吞山蔽日,势不可挡,成为当时干扰百姓生活殃及地方的一大祸害,船毁人亡的事情时有发生。

海通禅师站在高高的凌云山顶,面对着前方涛涛的江水,陷入了沉思。

作为僧人的海通禅师,哀念这里重重的艰险,想尽他那慈悲的心愿,来扭转这天地留下的凶险。

他认为,山前响震的激流,位于笔直的悬崖下面,山石可以开凿而坠下,江流可以堆积而渐平,如果建立佛陀的慈祥容貌就能大转佛教的法轮,善良的心愿就可以激发,民众的力量就可以聚用。

于是,造佛治水的宏大誓愿开始在海通的内心产生,他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镇住三江水患。

为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据《新唐书》记载,嘉州当时的人口只有十万左右,要想长久的支持如此浩大的工程仅仅依靠当地民众的热情和捐助的善款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海通禅师是怎样解决的呢?有专家根据韦皋的《大像记》中:“江湖淮海,珍货毕至”的文字推断出海通禅师曾经沿江而下,到处筹集建佛资金,云游四海,历时数年到人口和财富都远多于嘉州的两湖和江淮一带为大佛的建造募集到一笔数目很大的善款。

然而,巨大的善财却招来了贪官的垂涎,有一个郡府的官吏曾前来向海通禅师勒索钱财,海通禅师面对淫威义正词严:“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面对官吏的嚣张气焰,海通禅师毫不畏惧从容的自抉其目,捧盘致之!韦皋感叹道“夫专诚一意,至忘其身,虽回山转日可也”海通禅师一心向善,以至于舍身忘死,这种精神,就是回山转日也是可能的。

《大像记》中还曾提到,佛教的作用宏大而利益广博,功业成就则能感化神奇,接近佛理,能除掉世人的迷惑,显示法相,能救济天下的险难,也许这就是海通禅师在此修建乐山大佛的缘由。

海通禅师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意志激励着工匠们加快了造佛的脚步,经过多年的连续奋战大佛初露圣容,遗憾的是耗尽心力的海通禅师未能亲眼目睹大佛的全部真身就带着未完的心愿往生到他心中的佛国净土去了,在此我希望我们大家以最为虔诚的心祈祷,祈祷这尊高高坐在朗朗天空之下的佛陀能为世界带来和谐,安宁。

好了朋友们,关于大佛我们暂时就介绍到这里了,现在请大家注意脚下,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前往下一个景点继续参观游览吧。

(2145字)
谢谢评委老师,我的讲解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