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细菌的有关知识

合集下载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硝化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硝化细菌通过氧化反应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这是氮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培养硝化细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一般来说,硝化细菌的培养基主要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和pH缓冲剂。

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KNO3为氮源的硝化细菌培养基、NH4Cl为氮源的硝化细菌培养基等。

在选择培养基时,要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和培养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其次,控制好培养条件也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硝化细菌对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硝化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适宜的pH值在7-8之间,适宜的氧气含量在5-10%之间。

因此,在培养硝化细菌时,要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和培养条件进行合理的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的控制。

最后,采取适当的培养方法也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方法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

液体培养适用于硝化细菌的快速生长和大量培养,而固体培养适用于硝化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在进行培养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源污染,保证培养的纯度和可重复性。

总之,培养硝化细菌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控制好培养条件、采取适当的培养方法,这些都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这些方法,成功地培养出高质量的硝化细菌,为科研和生产做出贡献。

硝化细菌最佳繁殖温度

硝化细菌最佳繁殖温度

硝化细菌最佳繁殖温度
硝化细菌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硝化细菌的繁殖温
度是影响它们生长和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硝化细菌最佳繁殖
温度是多少呢?
硝化细菌的最佳繁殖温度一般在25℃左右。

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硝化细菌的代谢活动最为活跃,能够更快地进行氨氮的转化。

此外,25℃左右的温度也有利于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和生长,从而促进它们
的繁殖。

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会受到影响。

如果温度过高,硝化细菌的代谢活动会变得过于剧烈,导致细胞膜和酶的结构发
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如果温度过低,硝化细菌的代谢活
动会变得缓慢,从而影响其对氨氮的转化和生长。

除了温度外,硝化细菌的繁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pH值、
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等。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硝化细菌能够快速繁殖,从而发挥其重要的生态作用。

总之,硝化细菌的最佳繁殖温度是25℃左右。

了解硝化细菌的生长条
件对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等环境因素来促进硝化细菌的繁殖和氨氮的转化,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氮菌根瘤菌硝化细菌

因氮菌根瘤菌硝化细菌

因氮菌根瘤菌硝化细菌
氮菌、根瘤菌和硝化细菌都与氮循环有关,它们在氮循环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 氮菌:氮菌是指可以将空气中的或深海里的各类氮转化成被生物体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的所有菌类的总称。

氮菌有好氧和厌氧的类型。

2. 根瘤菌:根瘤菌是豆科植物固有的一种根部共生细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氮。

根瘤菌属于好氧菌,异养需氧型消费者。

3. 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将氨转化成硝酸盐的细菌,参与氮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们属于厌氧菌,自养需氧型生产者。

联系:
- 氮菌、根瘤菌和硝化细菌都与氮循环有关,它们在氮循环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 它们都可以将氮元素转化为生物体可吸收的形式,从而促进氮循环。

区别:
- 氮菌是一种广义的分类,包括所有可以将氮转化为生物可利用形式的细菌。

- 根瘤菌是一种特定的细菌,主要与豆科植物共生,实现固氮作用。

- 硝化细菌是将氨转化为硝酸盐的细菌,在氮循环中起到关键作用。

总之,氮菌、根瘤菌和硝化细菌在氮循环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彼此之间存在联系。

氮菌是一种广义的分类,包括根瘤菌和硝化细菌等特定类型的细菌。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实现固氮作用,而硝化细菌则将氨转化为硝酸盐,进一步促进氮循环。

硝化细菌的有关知识

硝化细菌的有关知识

硝化细菌的有关知识2011-05-16硝化细菌的有关知识?其结构和生理特征是什么?硝化细菌(nitrifying)是一种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或螺旋菌。

属于自营性细菌的一类,包括两种完全不同代谢群:亚硝酸菌属(nitrosomonas)及硝酸菌属(nitrobacter)。

亚硝酸细菌(又称氨氧化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

硝酸细菌(又称硝化细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这两类菌能分别从以上氧化过程中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但其能量利用率不高,故生长较缓慢,其平均代时(即细菌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在10小时以上。

这两类菌通常生活在一起,这样便避免了亚硝酸盐在土壤中的积累,有利于机体正常生长,而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必需在以上两类细菌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转变为硝酸盐。

从而增加植物可利用的氮素营养。

两类菌均为专性好气菌,在氧化过程中均以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大多数为专性化能自养型,不能在有机培养基上生长,例如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亚硝化叶菌(ni-trosolobus)、硝化刺菌(nitrospina)、硝化球菌(nitrococcus)等。

只有少数为兼性自养型,也能在某些有机培养基上生长,例如维氏硝化杆菌(nitrobacterwinogradskyi)的一些品系。

从形态上看,也有多样,如球形、杆状、螺旋形等,但均为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有些有鞭毛能运动,如亚硝化叶菌,借周身鞭毛运动;有些无鞭毛不能运动,如硝化刺菌。

一般分布于土壤、淡水、海水中,有些菌仅发现于海水中,例如硝化球菌、硝化刺菌。

硝化细菌在自然界氮素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上可通过深耕、松土提高细菌活力,从而增加土壤肥力。

但硝酸盐也极易通过土壤渗漏进入地下水,成为一种潜在的污染源,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四个与生物脱氮相关的公式,挺有意思!

四个与生物脱氮相关的公式,挺有意思!

四个与生物脱氮相关的公式,挺有意思无意间,翻资料过程中发现了四个公式,觉得挺有意思的,把它们罗列出来,有助于理解一些常识性知识。

1.硝化细菌比例计算一说到比例,首先想到的是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探针去杂交污泥,然后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来计算硝化细菌占比。

而EPA中给出了这样的描述:好氧池内硝化细菌的比例可用下式表示(忽略出水NH3-N 和BOD5浓度)。

其实很容易理解,随着系统的运行,后期系统内的所有细菌均源于增殖,好氧池内的硝化细菌和异养型细菌的比例也即两者的增殖比例。

— 1 —一般认为BOD5进/TKN≤3的为硝化为主的好氧池,BOD5进/TKN≥5为BOD5去除为主的好氧池。

对于大多数硝化系统来说,BOD5进水/TKN的比值为1-3,如Y N可取0.15gVSS/gNH3-N,Y A可取0.55gVSS/gBOD5,那么算下来,硝化细菌的比例约为8-20%。

当然了,8-20%这个数据只是参考,主要想表达的是硝化细菌比例与好氧池BOD5进/TKN有关。

如果BOD5进/TKN较高,三种影响:1)TKN可能更多被异养细菌合成细胞组分,转化为胞内有机氮,而非转化为硝态氮最终以氮气形式释放到大气。

虽然存在氮平衡,但还是想着让水中氮形态更多偏向直接转化氮气,不想拐那么多弯(污水→污泥→氨氮→…….)。

2)如上所述,但凡进水比值较高,硝化细菌的比例可能远小于20%。

3)比值较高,容易导致硝化细菌进入到污泥颗粒内部去,被逼的,被层层包裹,像毛线球似的,对氨氮和氧气的传质很不利,怎么办呢?提高曝气量。

— 2 —2.反硝化速率计算上一节在介绍Bardenpho计算时,EPA提供了一个公式,以生活污水为进水的前缺氧反硝化速率可用下式表示:前缺氧的反硝化速率与食微比有关,这里指的是前缺氧池进水BOD5与前缺氧池MLVSS的比值。

单纯从公式来看,F/M大了,肯定有利于反硝化啊,且还是线性关系。

原作者论文里的公式和EPA的一致,只不过作者那里单位用MLSS 表示了。

硝化细菌温度

硝化细菌温度

硝化细菌温度硝化细菌是生命过程中重要的微生物,它们能够产生氮,有助于碳循环和氮循环。

硝化细菌的生长与它们暴露在的环境温度有关。

硝化细菌的温度敏感性是研究它们的繁殖和生存的关键。

本文将讨论硝化细菌的温度及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硝化细菌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表现不同。

根据研究发现,硝化细菌可以在室温至50℃内正常生长,而最适合它们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

当温度大于30℃时,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会减缓,当温度大于50℃时,细菌会死亡。

硝化细菌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当温度升高时,细菌会发生形态变化,尤其是当温度超过50℃时。

这时,细菌膜会出现分解,有时会产生快速而有效的杀菌效果。

但是,当温度太低时,细菌们会出现抗性,降低其生长速度。

此外,硝化细菌在温度不同的环境下表示出不同的繁殖特性。

当温度处于适宜范围时,细菌会出现聚集性分布形式,让其繁殖过程变得更有效率。

但是,当温度过低或过高时,细菌的繁殖速度会受到影响,可能耗费更多的能量才能完成一代。

此外,硝化细菌在温度不同的环境下表示出不同的活动模式。

当温度处于正常范围时,细菌会保持其非活动状态,以缓解自身能量消耗。

但是,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降低细菌的活动水平,减缓其生长发育。

最后,硝化细菌的适宜温度范围可以用来控制它们的生长发育。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管理温度来控制细菌的繁殖过程,使得细菌的生长和分布更加有效。

同时,环境温度也是影响硝化细菌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管理环境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综上所述,硝化细菌的温度对其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并可以用来控制它们的生存能力。

管理环境温度是研究硝化细菌的重要考量因素,以保护它们生存的环境。

因此,硝化细菌的适宜温度范围和环境温度的管理都是影响它们的生存的重要因素。

硝化细菌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硝化细菌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硝化细菌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硝化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硝化细菌的主要功能是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完成氮的循环过程。

在土壤中,硝化细菌可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使得植物可以吸收和利用这些氮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硝化细菌还可以在水体中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氮污染,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硝化细菌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农业生产中的施肥利用,二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添加硝化细菌的生物有机肥料,促进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和植物的吸收利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环境保护中,可以利用硝化细菌来处理水体和土壤中的氨氮污染,减少氮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除了上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外,硝化细菌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和应用价值。

首先,硝化细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其次,硝化细菌可以与其他微生物协同作用,共同完成氮素的转化和循环,从而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容量。

最后,硝化细菌在生
物技术和生态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改良土壤、净化水体、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

综上所述,硝化细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在氮素循环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硝化细菌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氮素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加强对硝化细菌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鱼缸硝化细菌的作用详解

鱼缸硝化细菌的作用详解

鱼缸硝化细菌的作用详解鱼缸中的硝化细菌在水族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参与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硝化作用。

以下是关于硝化细菌作用的详细解释:
1.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当鱼缸中的鱼或其他生物排泄
物分解时,其中含有氨氮。

硝化细菌中的一类称为亚硝化细菌(Nitrosomonas属)会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NO2-)。


是硝化过程的第一步。

2.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亚硝酸盐进一步被另一类硝
化细菌所氧化,这些细菌被称为硝化细菌(Nitrobacter
属)。

它们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NO3-)。

这是硝化过程的第二步。

3.硝酸盐的形成:硝酸盐是一种相对较稳定的氮化合
物,它在水中不易挥发。

这意味着硝酸盐对鱼缸中的水质更为安全,因为它不像氨氮那样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有毒。

4.生态系统的平衡:硝化细菌的存在有助于维持鱼缸生
态系统中的氮循环。

它们帮助防止氨氮积累到有毒水平,并促进硝酸盐的形成,这有助于维持水质的稳定。

5.养鱼的必要性:对于养鱼者来说,硝化细菌的存在和
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维持适当数量和活力的硝化细菌群,可以
确保鱼缸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在安全水平,从而保护鱼类免受有毒物质的影响。

总之,硝化细菌对于鱼缸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帮助维持水质,防止有毒物质积累,并促进生物循环的顺利进行。

因此,了解并管理硝化细菌群落是鱼缸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化细菌的有关知识2011-05-16硝化细菌的有关知识?其结构和生理特征是什么?硝化细菌(nitrifying)是一种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或螺旋菌。

属于自营性细菌的一类,包括两种完全不同代谢群:亚硝酸菌属(nitrosomonas)及硝酸菌属(nitrobacter)。

亚硝酸细菌(又称氨氧化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

硝酸细菌(又称硝化细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这两类菌能分别从以上氧化过程中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但其能量利用率不高,故生长较缓慢,其平均代时(即细菌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在10小时以上。

这两类菌通常生活在一起,这样便避免了亚硝酸盐在土壤中的积累,有利于机体正常生长,而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必需在以上两类细菌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转变为硝酸盐。

从而增加植物可利用的氮素营养。

两类菌均为专性好气菌,在氧化过程中均以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大多数为专性化能自养型,不能在有机培养基上生长,例如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亚硝化叶菌(ni-trosolobus)、硝化刺菌(nitrospina)、硝化球菌(nitrococcus)等。

只有少数为兼性自养型,也能在某些有机培养基上生长,例如维氏硝化杆菌(nitrobacterwinogradskyi)的一些品系。

从形态上看,也有多样,如球形、杆状、螺旋形等,但均为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有些有鞭毛能运动,如亚硝化叶菌,借周身鞭毛运动;有些无鞭毛不能运动,如硝化刺菌。

一般分布于土壤、淡水、海水中,有些菌仅发现于海水中,例如硝化球菌、硝化刺菌。

硝化细菌在自然界氮素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上可通过深耕、松土提高细菌活力,从而增加土壤肥力。

但硝酸盐也极易通过土壤渗漏进入地下水,成为一种潜在的污染源,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因此农业上既可采用深耕、松土方法,亦可通过用施入氮肥增效剂(即硝化抑制剂),以降低土壤硝化细菌的活动,减低土壤氮肥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

时至今日,人们尚未发现一种硝化细菌能够直接把氨转变成硝酸,所以说,硝化作用必须通过这两类菌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亚硝化菌包括亚硝化单胞菌属、亚硝化球菌属、亚硝化螺菌属和亚硝化叶菌属中的细菌。

硝化菌包括硝化杆菌属、硝化球菌属和硝化囊菌属中的细菌。

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在偏碱性的条件下生长,它们在土壤中常常相互伴随着生存,并且生长得都比较缓慢。

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对于能源物质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前者只能利用氨;后者只能利用亚硝酸。

亚硝化菌的代谢产物是亚硝酸,亚硝酸是硝化菌进行同化作用所必需的能源物质。

我们知道,亚硝酸对于人体来说是有害的,这是因为亚硝酸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以后可以形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又可以和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然而,土壤中的亚硝酸转变成硝酸后,很容易形成硝酸盐,从而成为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所以说,硝化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土壤中往往出现较多的酸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可以提高多种磷肥在土壤中的速效性和持久性,可以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等植物病害,甚至可以使碱性土壤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

硝化细菌的存活条件;硝化细菌的存活需要水分,还需要很高的氧气,所以只能生活在生化棉、生化球、玻璃环、陶瓷环等各种有微孔的滤材中。

只有同时满足了水分与氧气的供应,它们才能存活。

它们是靠分解胺来养活自己的,在温度达到25度左右时生长繁殖最快。

最适宜在在弱碱性的水中生活。

新开缸时由于水族箱中没有鱼类活动,因而就不可能有象鱼粪这样的有机物,更不能产生胺来供给硝化细菌,因此我认为此时加入硝化细菌并没有实际意义。

[编辑本段]【硝化细菌的自白】大家对我们可能都不陌生了吧,我们叫硝化细菌,可不是帮助你们消化大鱼大肉的那个消化哦。

我们兄弟二人(等等,怎么是两个?),别急,一会你们就明白了。

哥哥叫硝酸菌,弟弟叫亚硝酸菌,因为我们哥儿俩老是形影不离,长得又酷似双胞胎,人们就把我们统称为硝化细菌了,其实我们兄弟两个差别还不小呢,硝酸菌虽然是哥哥,但干起活来打头阵的还是靠弟弟。

说了半天,大家怎么也不和我们打个招呼呀,伤自尊了,也难怪,我们太小了,大家如果不用显微镜是根本看不见我们的,哎,真是"菌微言轻"啊,好吧,既然看不到我们,那我们兄弟就自我描述一番吧:我们身材都很苗条,人称我们"杆菌"(像电线杆)。

在革兰氏染液(一种专门染细菌的染液)里洗过澡后,我们都是红色的。

我们大部分的同胞都长着长长的鞭毛,我们可以借助它们像船桨一样在水中自由地游泳。

我们的重要性大家了解吗?不是吹牛,如果没有我们兄弟两个,大家在水族箱里养鱼种草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真的,不信给大家显摆显摆在大家的草缸中,氮元素是普遍存在的,水草、鱼、饲料、藻类甚至鱼类粪便中都有它的踪影,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必要元素。

那么,烂掉的水草叶子、死去的鱼儿、没吃完的饲料、凋亡的藻类和鱼儿的粪便中的氮后来去哪里了呢?有人可能说,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们,可最后都不见了啊,其实它们是被一些称为腐生细菌的家伙分解了,有机的氮变成了无机的氨,就像一条刚死的鱼是没有味的,腐败时就会产生刺鼻的臭味,这里边就有氨的味道。

氨对于鱼类是剧毒的,它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导致鱼类的死亡。

当水体中氨浓度超过0.2ppm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

氨有如此剧毒,那为何大家的鱼都还好好的呢?哈哈,就是因为有我们硝化细菌呀。

弟弟亚硝酸菌负责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由哥哥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

亚硝酸盐也是有毒的,但比起氨来说是小得多了,而硝酸盐是无毒的,它是水草等水生植物很好的氮肥。

大家种水草时并不添加氮肥,液肥、基肥、根肥的说明书讲得明明白白:不含氮、磷,那为什么大家的水草还养得那么好啊?还不是有我们兄弟呗。

有人认为鱼的排泄物可以当作水草氮肥,可水草根本无法直接利用鱼类排泄物。

这些排泄物必须在那些腐生细菌的"帮助"下(可不是我们兄弟哦,这种事可不能争功)变成一些小分子无机物如氨、硫化氢等(净是剧毒物,这帮小子)。

我们得给它们收拾残局,把氨转化成水草可以直接利用的硝酸盐,这才把大家的草养得肥肥壮壮的,鱼儿也避免了氨毒之苦。

下面着重介绍下我们的生活特点:1、我们属于自给自足性的自食其力的细菌,科学家叫我们自养型细菌,我们用最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为碳源来构成我们的身体,而建造我们自己的能量源泉就是我们氧化氨和亚硝酸盐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可见我们的工作也不光为了大家,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自己,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菌不为己,天--"不说了,有点太不厚道了。

我们这种生存方式,大家看是不是和水草很相似啊,只不过水草是利用光能来养活自己,我们是利用化学能而已,而另一些家伙比我们聪明得多,它们被称为异营性细菌(就是那些专门制造毒物的家伙),它们用有机物做碳源来构建它们的身体。

2、我们除了像水草一样进行糖类合成反应外(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化学能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也需要其他的营养元素,如铁、锰、磷、钾等,用以代谢合成我们生长所需的一些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所以大家给水草施的肥料和二氧化碳,我们也笑纳了些,抱歉没打招呼哦。

3、要说我们最不喜欢呆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充满了有机废物(如鱼便便)的环境,因为过多的有机物让我们无法忍受,我们又不能把它们当作食物,过多的有机物将会抑制我们的生长和繁殖,但是哥哥硝酸菌对有机物并不那么敏感,有时甚至还能"吃"些水溶性有机物(啊,变节啊),但大多时候我们配合还是非常默契的,兄弟就是兄弟嘛。

因为我们有这一特性,所以大家就别指望我们在有一大堆鱼便便的肮脏的过滤棉上安家了,最适宜我们居住的地方是比如生化球、生化环、生化棉这样的,当然在水流流过我们家之前最好把水里的鱼便便、烂叶子提前过滤掉,不然的话,这些东东堵在我们家里,我们可就惨啦,拜托了啊。

4、前边说过了,我们很多兄弟都是游泳健将,我们可以在水中做主动的迁移,虽然这很耗费体能,但如果我们居住的家园受到外来干扰、没有食物吃、有外族入侵、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时,我们还是会做主动的战略转移的,在转移的途中,我们可是不会吃任何东西的,所以一旦我们背井离乡,请赶快给我们找一个家吧,让我们固定下来好为大家更好地服务。

不用担心我们无法在固体表面固定的问题,我们兄弟可是这方面的高手,我们在水中到处游荡时,如果发现有什么固体物质,就会立即分泌一种粘性物质,牢牢地把自己粘到那上边,这样一层层地粘上去,直到形成一个膜,大家都管我们形成的这个膜叫"生物膜",水质的净化就要靠它了。

5、再透漏些比较隐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繁殖了。

我们的繁殖速度说起来真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是微生物世界的"大象",繁殖周期非常长,和那些异营性的腐生菌比较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在20个小时内,1个异营性细菌可以分裂成1000000000个,但我们还停留在1个的状态,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们维持生命和繁殖的物质都是靠自己制造的,要耗费大量能量和时间,而那些异营性细菌则可以利用很多现成的东西。

讲到这里就不能不说一种发生在开缸后不久容易发生的问题,我们暂且叫它开缸综合征。

有些人在开缸后的一个月内鱼儿会不明不白的死去,这主要是因为鱼类的排泄物被那些异营性细菌分解为氨等有毒物质,它们繁殖得实在太快了,相信大家都了解夏天饭菜变质的速度,越来越多的氨在产生,直到超出了鱼、虾能够忍受的极限,它们就…,好痛心啊,那大家问,你们干什么去了?真白养活你们了!各位老大先别急,这事不怪我们,在刚开缸的一个月内,因为我们生得实在太慢了,根本没办法处理那么多的氨,寡不敌众啊。

所以提醒各位在开缸后的一个月内勤换换水、少喂喂鱼、用点细菌制剂吧。

6、大家可能认为我们兄弟也太逊了,生得又慢、长得又慢,怎么还没有被淘汰掉呢?达尔文的理论看来问题是不小啊。

先等等,我们兄弟虽然有弱点,但也有其他细菌不具备的优势呢!最主要一点就是我们在食物短缺等恶劣环境下可以像冬天的狗熊一样"休眠",避免了像其他细菌一样被饿死的命运,我们的休眠期最长可以达到2年之久。

利用这个原理,有人把我们制成了菌液出售,可以长期保存,其实那里边就是"休眠"的我们。

7、我们还对氧有一种由衷的偏爱,在缺乏氧气的环境里我们根本就无法高效率地处理氨和亚硝酸盐,以至造成我们的生存危机。

所以大家如果想让草缸的水质真正良好的话,就让水草制造更多的氧气给我们吧,大家会得到回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