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芽孢的形成及功能.ppt
芽胞

恶劣环境下,一个细菌产生一个芽孢,条件适宜时重新成为一个细菌,数量没有增加,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的 繁殖体,是休眠体,因此称作“芽胞”更为确切。
《微生物学名词(第2版)(2012)》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第二版微生物学名词,其中收 录“芽孢”为规范词条,又称“芽胞”。
定义
芽胞(spore)
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方式,称为内芽胞 (endospore),简称芽胞(spore)。产生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与芽胞相比,未形成芽胞而具有繁殖能 力的菌体称为繁殖体。
芽胞芽胞一般只在动物体外才能形成,并受环境影响,当营养缺乏,特别是碳源、氮源或磷酸盐缺乏时,容 易形成芽胞。不同细菌形成芽胞还需不同的条件,如炭疽杆菌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形成芽胞。成熟的芽胞可被许 多正常代谢物如丙氨酸、腺苷、葡萄糖、乳酸等激活而发芽,先是芽胞酶活化,皮质层及外壳迅速解聚,水分进 入,在合适的营养和温度条件下,芽胞的核心向外生长成繁殖体,开始发育和分裂繁殖。芽胞并非细菌的繁殖体, 而是处于代谢相对静止的休眠休态,以维持细菌生存的持久体。
芽胞含水量少(约40%),蛋白质受热不易变性。
芽胞结构模式(3张)芽胞具有多层厚而致密的胞膜,由内向外依次为核心、内膜、芽胞壁、皮质、外膜、芽 胞壳和芽胞外衣(图2-10)。特别是芽胞壳,无通透性,有保护作用,能阻止化学品渗入。芽胞形成时能合成一 些特殊的酶,这些酶较之繁殖体中的酶具有更强的耐热性。芽胞核心和皮质层中含有大量吡啶二羧酸 (dipicolinic acid,DPA),占芽胞干重的5~15%,是芽胞所特有的成分,在细菌繁殖体和其他生物细胞中都 没细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芽胞赋予细菌对多种理化因素(如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 强大的抵抗力,使细菌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以长期保持活性。虽然芽胞不能直接引起疾病,但其强大的抵抗力可使 病原菌有机会存活下来并在适当条件下致病。
4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全章)》PPT教学课件

2.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
3.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 养基上的过程。(此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 行)
4.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的培 养箱中,或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
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 必须高温处理?接种时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因为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 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 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实 验前不要盲目打开培养皿,以防止细菌或真菌 的孢子等落在培养基上。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 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 基。
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食用? 提示:不是,有些蘑菇可以食用,有些蘑菇有毒,误食会 中毒。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生物·人教版(RJ)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 思考:食品为什么会腐败?
2.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 样的?
由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 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三、细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型(寄生、腐生)
四、细菌的繁殖—— 分裂生殖
电镜下的照片
一个细菌细胞含 有单一的DNA环
细
菌
DNA被复制
的
形成新的细胞
A.菌落比较小
B.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C.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菌落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E.有时呈现红、褐、黑、黄等不同的颜 色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21 革兰氏阳性形成芽孢的细菌

抵抗力
本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不强,60℃30~60min或 75℃5~15min即可杀死。常用消毒剂均能于短 时间内将其杀死,如1:5000洗必泰或消毒净、 1/10000新洁尔灭、1:50000度米芬在Smin内可 将其杀死。对青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及 磺胺类药物高度敏感,可用于临床治疗。在末 解剖的尸体中,细菌可随腐败而迅速崩解死亡。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Rod-shaped Bacterium (causes botulism) Clostridium botulinum (SEM x15,400)
西南民族大学
Rod-shaped Bacterium(causes botulism), Clostridium botulinum (SEM x12,800)
3·抗炭疽血清 系以弱毒菌苗对马或牛先进行 基础免疫后,再用强毒炭疽杆菌多次注射而制 成。此血清可用于治疗,或在发生炭疽的疫区 用作紧急预防。
西南民族大学
肉毒梭菌
本菌是一种腐生性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海洋 和湖泊的沉积物,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的肠道, 饲料以及食品中。此菌不能在活的机体内生长繁 殖,即使进入人畜消化道,亦随粪便排出体外。 当有适宜营养且获得厌氧环境时,即可生长繁殖 并产生肉毒毒素。人畜食入含此毒素的食品、饲 料或其他物品,即可中毒而发生肉毒中毒症 。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猪 的 咽 炭 疽
西南民族大学
人类对炭疽杆菌的易感性介于食草动物与猪之间, 一般通过接触病畜尸体材料或污染的畜产品, 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创伤感染而发生肠炭 疽、肺炭疽或皮肤炭疽。还可引发人类脑膜炎、 咽喉炭疽和毒血症等。 实验动物中小鼠、琢鼠、家兔和仓鼠均极易感, 大鼠则有抵抗力。
炭疽芽孢杆菌 PPT课件

8
8
生物学性状
(二)培养特性 条件:需氧或兼性厌氧(有氧或无氧都可) 最适温度30~35℃ 有毒株在NaHCO3的血脂平板或含5%血清的营养 基内,5%CO2孵箱37℃培养24~48小时,形成 粘液状菌落(有荚膜),而无毒株则为粗糙状。
9
生物学性状
n (三)抗原结构
结构抗原:荚膜、菌体和芽胞等抗原成分
12
生物学性状
(四)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强,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可存活20年以上,在皮 毛中可存活数年。牧场一旦被污染,芽胞可存活20~30年 。经直接日光曝晒100小时、煮沸40分钟、l40℃干热3小 时、110℃高压蒸汽60分钟、以及浸泡于10%甲醛溶液15 分钟、新配苯酚溶液(5%)和20%含氯石灰溶液数日以上, 才能将芽胞杀灭。
和压痛,也无脓肿形成。经有效抗生素治疗,病死率 低于1%。
1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7
吸入性炭疽(肺炭疽)
罕见,吸入炭疽芽孢杆菌引起感染; 潜伏期不完全确定,一般1~7d,最长可达43d; 有流感样前驱症状,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
嗽,咯粘液血痰。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 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 胸水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或PCR检测;脑脊液(CSF) 培养
18
肠炭疽
少见,占3~6%; 口咽型病变多位于扁桃体、可见溃疡及其上的假膜,
咽喉疼痛明显,颈部肿胀、淋巴结肿大;培养咽试子 阳性高于血液 胃肠型症状轻重不一,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 )、腹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 潜伏期:1~7d 沾血粪便可培养出炭疽杆菌 因容易误诊,病死率较高(25~60%);
炭疽芽胞对碘特别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产芽孢的细菌

五、致病性
本菌可引致各种家畜、野兽和人类的炭疽,牛、 绵羊、鹿等易感性最强,马、驼、猪、山羊等 次之,犬、猫、食肉兽等则有相当大的抵抗力, 禽类一般不感染。 人类对炭疽杆菌的易感性介于食草动物与猪之 间.
1,致病物质:荚膜、炭疽毒素
2,所致疾病: 败血症,肠炭疽,肺炭疽,咽喉感染, 皮肤炭疽。
炭疽芽孢杆菌的芽孢:Ⅰ,发芽中的芽孢,芽胞壳(↑)已崩 解;Ⅱ发芽的芽胞,芽胞壳和胞子囊(↑↑)均已崩解;Ⅲ, 芽孢已释放,仅存芽胞囊碎片(↑↑↑)超薄切片,×28 000
“菌 影” 荚膜具有较强的抗腐败能力,当菌体因 腐败而消失后,仍有残留荚膜,称为“菌 影”。
二、培养特性
需氧。在含青霉素 0.5IU /ml的培养基 中,细胞壁肽聚糖 合成抑制,形成原 生质体串,称为 “串珠反应”。若 青霉素加至 10IU/ml,则完全 不能生长或轻微生 长。
第一节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炭疽杆菌 B. anthracis
一、形态及染色特性 G+ 大杆菌,在人工培 养基中呈竹节状长链。 在感染组织的涂片中, 单个或呈短链。无鞭毛。 在人和动物体内或含血 清和碳酸氢钠的培养基 中可形成荚膜。
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
外界环境中或人工培养基上易形成 芽胞。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 央,小于菌体的宽度。
炭疽芽胞杆菌菌落表面的细胞呈曲线排列(↑)金属镀 膜,×1500
炭疽芽孢杆菌的芽胞:芽胞细胞质(SMp),芽胞类核(SN), 芽胞细胞膜(SM),芽胞细胞壁(SW),芽胞皮层(SCt),外 芽胞膜(OSM),和芽胞壳(SC) 超薄切片,81,000
芽胞胞质体(SCp),芽胞细胞膜(SM),芽胞细胞壁(SW)外芽胞壁 (OSW),外芽胞膜(OSM),芽胞母细胞质(SMp),芽胞母细胞膜 (SMM)和芽胞母细胞壁(SMW) 超薄切片,×63000
芽孢杆菌的种类、作用机理及五大功能介绍

芽孢杆菌的种类、作用机理及五大功能介绍芽孢杆菌的种类:目前,可利用的芽孢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缓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东洋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芽孢乳杆菌、丁酸梭等。
芽孢杆菌对水质净化的作用机理:芽孢杆菌类净水微生物的使用,使养殖者在不中断养殖过程的情况下,清除长时间残留于养殖水域底部废物,尤其是老虾池底部积累的大量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气体(氨,硫化氢等),使之先分解为小分子(多肽、高级脂肪酸等),后分解为更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单糖、环烃等),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有效降低了水中的COD、BOD,使水体中的氨氮(NH4+-N)与亚硝酸氮(NO2--N)、硫化物浓度降低,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
同时还能为以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繁殖。
这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又为池内底栖水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
由于芽孢杆菌大量繁殖,在池内形成优势种群,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发生。
芽孢杆菌对水生生态系统作用效果3.1去碳功能芽孢杆菌具有丰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脱氢酶、脱羧酶、氧化酶等能强烈的分解碳系污染物,分解蛋白质和复杂多糖,对水溶性有机物分解也有重要的作用。
养殖池塘内的悬浮物(简称“絮团”)和底泥严重恶化了水环境,引起动物发病。
其中悬浮物由有机碎屑、细菌、藻类和矿物质等细微颗粒组成的胶粘状物;底泥由有机碎屑、细菌和藻类组成,含纤维素15%~60%,半纤维素10%~30%,木素5%~30%和蛋白质2%~15%,还含有可溶性物质如糖、氨基糖、有机酸和氨基酸,占干物质重的10%。
而芽孢杆菌通过其酶的作用,能分解悬浮物和底泥,从而维持水生生态环境平衡。
把芽孢杆菌(菌液浓度≥1010个/g)投入养殖池,能降低水中COD、BOD,有效改善水质和周围环境。
芽孢

• 起始信号:贫瘠环境或氧分子等 • Spo0A 发生磷酸化而活化 • 启动菌体分裂为不对称的两个细胞。
芽 孢 生 成 过 程
细菌芽孢化的起始 (Spo0A的调节)
基因的区室化表达 ( σ 因子)
• 芽孢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形态上的变化,这 种变化是由于两个细胞中一系列基因的不 同表达所致,而这些基因的表达最终是由 活化了的四种芽孢特异性σ因子。
通过对概念分析得出以下问题
• • • • • 1那些细菌能产生芽孢? 2细菌在什么情况下产芽孢? 3细菌如何产生芽孢(芽孢产生的过程)? 4芽孢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 5芽孢为什么有如此强的抗逆性?
在杆菌中能形成芽孢的种类较多,在 球菌和螺旋菌中只有少数菌种可形成 芽孢。 产生芽孢的几个属: 芽孢杆菌属
能产芽孢的 菌株
不能产芽孢 的菌株
显然芽孢在恶劣的条件下
能起到对菌体的
保护作用
芽孢
概念:某些细菌生长到一 定阶段或在一定环境条件 下,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 裂停止,细胞内细胞质浓 缩,逐步行成一个圆形、 椭圆形或圆柱形的,对不 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特 殊结构,称为芽胞。芽胞 成熟后可自行从芽胞囊中 释放出来。因芽胞的形成 都是在细胞内,故又称内 生孢子。
• 外衣主要由:
• 蛋白质(外衣的蛋白质部分占孢子总蛋白 量的50-80%) • 也包含非常少量的大约6%的碳水化合物。 最有可能,是因为两个低分子量外衣约8-9 kDa多肽的糖基化造成的。
• 外膜:
• 通过实验证实在芽孢外壁与皮层之间有膜 的存在。
• 孢子皮质及核心细胞壁组成成分:
• 肽聚糖组成,而且与营养细胞的肽聚糖大 致相似,具有一些显着的孢子的特殊修饰, 特别是完全和含有孢子肽聚糖中的N-乙酰胞 酸(NAM)残基中的磷壁酸。
产生芽孢的条件

产生芽孢的条件《产生芽孢的条件》嘿呀,朋友们!今天我可得和你们唠唠这产生芽孢的条件是咋回事儿呀,这芽孢可不像咱们平常看到的那些普通玩意儿,它的产生可有不少讲究呢,听我给你们细细说来哦,再讲讲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和芽孢相关的事儿,你们就更清楚啦。
咱先来说说啥是芽孢吧。
简单来讲呢,芽孢就是某些细菌在遇到不太好的环境条件时,给自己弄出来的一种特殊的“保护壳”啦,就好比是它们给自己盖了个小房子,躲在里面等环境变好了再出来折腾呢。
那啥样的条件会让细菌产生芽孢呢?这可就有意思啦。
首先呀,营养缺乏是个挺关键的条件呢。
我记得有一回呀,我在实验室帮忙做一些微生物相关的小实验呢。
我们当时研究的就是一种细菌,看它啥时候会产生芽孢。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给那些细菌提供了可丰富的营养啦,啥葡萄糖呀、各种氨基酸呀,都给它们备得足足的,就盼着它们能快快长大繁殖呢。
那些细菌也确实挺争气的,在那营养丰富的环境里,一个个长得可欢实啦,不停地分裂繁殖,数量蹭蹭地往上涨呢。
可是呢,过了一阵子,我们就想看看要是不给它们那么多好吃的了,会咋样呢?于是呀,我们就慢慢地减少给它们提供的营养物质。
嘿,这一开始,那些细菌还没太当回事儿呢,继续该咋长咋长,不过速度明显就慢下来啦。
随着营养越来越少,到后来都快没啥可吃的啦,这时候就有意思了。
我们就发现呀,有一部分细菌开始有动静啦,它们不再是那种正常的生长繁殖状态了,而是慢慢地在自己身体里开始形成芽孢啦。
就好像它们知道“哎呀,没吃的啦,这环境不行啦,我得给自己弄个保护壳躲起来呀”,然后就吭哧吭哧地弄出芽孢来啦。
除了营养缺乏,环境温度不合适也能让细菌产生芽孢哦。
比如说吧,我们研究的那种细菌,正常生长的温度范围大概是在20℃到30℃之间呢,在这个温度区间里,它们过得挺滋润的,该干啥干啥。
有一次呀,我们故意把培养它们的温度给调高了,调到了40℃左右呢,哇哦,这一下那些细菌可就不淡定啦。
刚开始的时候,它们还试图适应一下这个高温环境,但是过了一会儿,发现实在是受不了啦,好多细菌就又开始打起了产生芽孢的主意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rst 什么是芽孢?
? 芽孢——特殊的休眠构造 英文 名称:spore ,endospore 有些 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 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 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 椭圆形的休眠体。对多数细菌 来说1个菌体细胞只形成1个芽 孢,但有些菌体会生成两个芽 孢,如坚强芽孢杆菌,有的在 细胞一端生成,有的在细胞中 部生成。由于芽孢是在细胞内 形成的,所以也常称之为内生 孢子,亦称芽孢。每一细胞仅 形成一个芽孢,所以其没有繁 殖功能。
芽孢的功能
? 1.分类鉴定 不同细菌的芽孢具有不同的特 点,从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直到与菌体的关 系等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 依据或参考。
? 2.科研材料 由于芽孢独特的产生方式,成 为研究形态发生和遗传控制的好材料。
? 3.保存菌种 芽孢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 力,可以保持生命力达数十年之久,在自然界使 细菌度过恶劣的环境,在实验室是保存菌种的好 材料。
? 此外,还有少数螺旋菌、孤菌和八叠球菌等属的 种类。研究芽孢的形成和萌发,具有重要的理论 和实践意义。因为有些能形成芽孢的细菌是人体 的病原菌。在食品、医药,以及发酵工业都要彻 底消灭细菌的芽孢。有些芽孢菌可用来杀灭害虫, 如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杀螟杆菌等在形成芽孢 时,还产生蛋白质伴胞晶体,对鳞翅目昆虫有强 大的毒杀作用。因而将这些芽孢杆菌制成杀虫剂, 实行以菌治虫,并称之为细菌农药。
到此完毕咯!
4.分离菌种 芽孢的耐热性有助于芽孢细菌的 分离。将含菌悬浮液进行热处理,杀死所有营养 细胞,可以筛选出形成芽孢的细菌种类。
5.生物杀虫 有些芽孢细菌在产生芽孢的同时, 可以产生一种双锥形的结晶内含物,称为伴孢晶 体,这是一种蛋白质毒素,可以杀死某些昆虫 (特别是鳞翅目)的幼虫。蛋白质晶体的毒性是 有高度专性的,对其他动物与植物完全没有毒性。 因此,它们便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杀虫剂,这种 杀虫剂的生产,并不需将蛋白质分离出来,只需 培养大量细菌,在其形成芽孢并产生晶体时收获、 干燥,做成粉剂即可。
芽孢的特性
由于芽孢在结构和化学成分上均有别于 营养细胞,所以芽孢也就具有了许多不 同于营养细胞的特性。芽孢最主要的特 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 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 强的抗性。
芽孢还有很强的折光性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芽孢细菌涂片时,可以很 容易地将芽孢与营养细胞区别开,因为营养细胞 染上了颜色,而芽孢因抗染料且折光性强,表现 出透明而无色的外观。研究表明芽孢对不良环境 因子的抗性主要由于其含水量低( 40%)。且含 有耐热的小分子酶类,富含大量特殊的吡啶二羧 酸钙和带有二硫键的蛋白质,以及具有多层次厚 而致密的芽孢壁等原因。
芽孢的形成
? 芽孢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形态结 构、化学成分等多方面的变化。
?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 芽孢的形成在结构上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 ④前孢子再被多层膜 包围,如皮层、孢子 衣等,最后成为成熟 的芽孢,由于细胞壁 的溃溶而释放出来。
形成时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
自由存在的芽孢没有明显的代谢作用, 只保持潜在的萌发力,称为隐藏的 生命。一旦环境条件合适,芽孢便 可以萌发成营养细胞。
细菌芽孢的特点概要
? 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 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 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 芽孢。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 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 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 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
芽孢的利用
? 芽孢可度过不良环境,对干旱和高、低温都有 极强的抵抗力。条件转好时, 1个芽孢可形成 1个 细菌细胞。有些细菌的芽孢,在干燥条件下,可 保持10多年或更长的时间仍能萌发,有的能忍耐 253℃的低温,有的在沸水中煮 30小时后仍有生 活力,但也有的芽孢在 80~90℃下几分钟即死亡。 因此,外科手术或注射器的消毒,一定要用高压 灭菌。能形成芽孢的细菌为杆菌科中的梭状芽孢 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所有种类。
? ①核物质融合成轴丝状(杆状)。 ? ②在细胞中央或一端,细胞膜内陷形成隔膜包
围核物质,产生一个小细胞。 ? ③小细胞被原来的细胞膜包围,生成前孢子。
前孢子实质上是一个被两层同心膜包围着的原生 质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未染色的活细菌,可 以看到前孢子是一个清亮的、与菌体其他部分明 显不同的区域。 ?
Hale Waihona Puke 形成时化学成分方面的变化? 芽泡形成过程中在化学成分方面也发生很 大变化。生芽孢的细胞大量吸收钙离子并 大量合成营养细胞中没有的吡啶二羧酸。 在成熟的芽孢中,芽孢原生质体含有极高 的吡啶二羧酸钙
? 在新合成的、具有特殊化学构造的外层 (皮层和孢子衣,有时还有芽孢外壁)中 也有这种物质。芽孢的壁含有一种特殊的 肽聚糖,所有芽孢基本上都一样,但与营 养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却不一样。同时, 芽孢中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