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画关系
【精选】第四讲声画关系

声画无真正意义上的“分离”,声画分离 的意义就是“表现”。
声画关系中的特殊现象——“静默”,指在 有声影视作品中,所有声音在画面上突然 消失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效果。
“画内”、“画外”并非区分声画关系的 依据。
影视艺术中的声画时空关系之复杂,在于它既有 画面的问题,也有声音的问题,还有作品的叙事 空间或非叙事空间的问题。
“声画关系”表明:影视艺术的形象是一 个视听形象,它既不同于视觉形象,也不 同于听觉形象,亦不是二者的相加。画面 和声音结合起来时产生完全不同的表现意 义和艺术感受。
声画关系有不同层面的意义:技术层面的 关系、心理—生理层面、艺术层面的关系 。
1、技术层面关系:声画同步、声画错位
是指声音和画面的物理对应关系,即当画 面中声源做出发声动作时观众同步听到该 动作的声音。
第四讲 声画关系
对声画关系的研究基于以下认识:
在影视艺术中声音和画面是两个不同的 符号系统,有着各自的叙事、表意的规 则;
声画关系不是视频系统+音频系统或画 面+声音的问题。
视听艺术对声画关系的处理其实就是两个 相反同时又相辅相成的问题:真实再现现 实生活中的视听经验,创造现实生活中没 有的视听感受。
2、声画的时空关系:声画同步、声画错位 、声画分离、声画对立或声画对位。
这一范畴的问题主要是涉及画面的空间属 性、声音的空间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问题。
3、声画的(情感)表现性:声画同步、声画 对位、声画并行
利用声音与画面的错位,表达某种象征意 味。
一般意义上的声画关系主要有下面的几个 方面:
(1)对位(对立)
声画对位指声音和画面之间在情绪、内容 、艺术形象的表述上处于某种对立的关系 ,它是通过突显二者的差异来表述某种叙 事、象征或表现意义的。
声画组合的四种关系

同步关系和隶属关系主中心是共现中心的声画组合,具有同步关系或隶属关系两种。
这也就是说,在同步关系或隶属关系中,声画组合的主中心由画面和解说一起来直接表述。
同步关系同步关系式声画组合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句法关系。
由同步关系构成的句子、句组,可以说是声画组合中最基础的结构形式,也是没有共现主中心的声画组合得以使用的基础句法关系。
隶属关系同样是用画面和解说一起表述主中心,隶属关系与同步关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所表述的中心,在解说中处于不同的句法位置。
在隶属关系中,声画的主中心并不由解说中的声主题与画面一起来表示,而是由述题中的词语,主要是述题中的宾语与画面一起来表示。
以上所说的同步关系和隶属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关系,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声画组合的主中心都是用画面和解说来共同表示,也就是声画中心在画面和解说中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声画组合的主中心不用画面和解说来共同表示,而是只用画面或解说分别表示,便构成下面的两种关系:空位关系和队列关系。
空位关系和队列关系主中心不是共现中心的句子是构成空位关系或多列关系。
这也就是说,在空位关系或队列关系中,声画组合的主中心并不由画面和解说共同直接表述。
空位关系空位关系的特点是:声画组合的主中心,只出现在解说中,而不出现在画面中;画面所表现的内容不是主中心,但它常与解说中除中心之外的其他词语想对应。
对于观众来说,则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把解说中的主中心,与画面内容组合在一起。
队列关系在声画组合中,不但没有相同的主中心,而且在画面和解说之间也很少有其他直接相同的内容。
这样的句法关系是队列关系。
在队列关系中,画面和解说之间的关系,以及声画共同说明的内容要靠观众自己的思考把它们联系起来。
同步句:同步句是指具有同步关系的句子,或者说是用画面和解说中的主题一起陈述主中心的句子。
影视艺术中声画关系&蒙太奇和长镜头的关系

1.谈谈影视艺术中的声画关系1895月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铺辛路十四号的“大咖啡馆”地下室中第一次公开售票播放电影,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
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
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
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淘金记》等经典性影片。
1927年的美国影片《爵士歌王》是第一部添加了对白的电影,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无声电影在电影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无声电影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勒内·克莱尔、茂瑙等,他们在电影创作实践中已经积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艺术。
有声电影诞生初期,这些电影大师或带有不少的抵抗情绪,但随着声音和画面更精确的结合和成熟,有声电影逐渐代替无声电影成为电影世界的主要角色。
电影中的声画关系,越来越出现无穷的变化。
不断有新的声画方式被电影艺术家们推出,声音与画面在现代电影中就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
”随着电影声画的逐步走向成熟,电影中的声画关系逐渐固定为三种主要类型:1.声画合一。
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是声音、画面结合的艺术。
在影视作品中声音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视觉造型相结合,共同参与着影视审美价值的创造。
即画面中的视像和它所发生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两者步调协调一致。
其依据是人类视听接受的同步习惯和立体思维,作用在于加强真实度,丰富影像表达的层次性和立体感。
这种关系是电影中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声画关系,有时是唯一使用的一种关系。
声画合一时的声音完全依附于画面形象,为写实音。
当写实声音和画面同时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后,两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渗透和互为补充,使观众的感受变得更为深刻、真实。
2.声画对位。
对位概念借自音乐的对位法,原指复调音乐中两个以上的,有独立表现的旋律的同时存在。
音调不同,节奏不同的若干声部可以结合,共同构成一首乐曲并形成复杂多变的对位。
声画关系

四、声画措置——声画的时空处理技巧
■ 声音和画面独立为两个时间、两个空间,观众可以根据给出的信息建 立联系。
声画关系
第三节 声画关系
■ 声画结合是现代影视的一个基本特征。声音和画面是影视艺术语言的 两大元素。 ■ 声画结合的关系主要分为:声画同步、生化分立和生化对位。
一、声画同步
■ 声画同步关系是指声音和画面按照现实的逻辑相互匹配的效果。 ■ 这类声画关系中画面居于主导地位,声音必须与画面配合才能发挥作 用。
■ 看到的和听到的同步,听到的声源即在画面中。
二、声画分离
■ 声画分离的原理 ■ 声画分离技巧使观众没有看到形象也能理解叙事。使声音和形象摆脱 了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想想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即声音和画面不是按照现实的逻辑相配合,而是意念上的相呼应关系。
声画关系-声画对立

·声画关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声画对立
声画关系类型
➢ (2)声画对立。 声画对立是指声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
面,是相互对立的,从而更加深化影片的主题。
➢ 这是声画分立的进一步演化,它是指声音和画面各自独立 而又相互作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声音和画面分别表达不同的内 容,它们独立发展又相互配合,分头并进又殊途同归,从不同 方面阐释同一涵义,并产生对比、象征、比喻、联想等效果。
声画关系类型
➢ 幸福欢喜的画面应该与明快昂扬的音乐组合在一起,痛苦 悲伤的画面应该与深沉凄凉的音乐组合在一起,然而在很多影 片中,常常会出现错位现象。如故事片《天云山传奇》中,宋 薇与吴遥结婚一场。
➢ 声画对位中的声音,可以是音乐、音响,也可以是人物语 言;可以是画内音,也可以是画外音的形式。
声画关系类型
【技术方法】
声画对位在剪辑中使用的技法是: 串剪法(又称串位法、交错剪辑 法)。 所谓串剪就是前后镜头的画面和 声音不同时同位转换。这种方法 可加前后后镜头的呼应和感染力
具体为拖声法和捅声法。
拖声法 捅声法
声画关系类型
➢ 声画同步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声画组合关系,声音和画面 完全合拍,在节奏和情绪上基本一致,其目的是增强画面的真 实感,提高视觉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 声画分离是指声音和画面不同步,它们相互分离又有某种 内在联系,它不仅可以形成内容的省略和时间的节约,还能产 生某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 声画对位则是声画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声音和画面各 自独立又相互作用,声音表达的内容和传达的情绪与画面没有 任何联系或者恰恰相反,但却可以借助于这种不和谐或反差而 达到特殊的表意效果。这种结构形式往往能产生对比、隐喻、 讽刺和象征效果。
第四章 声画关系

视听语言
第四章 声音与声画关系
电影声音的构成
语言(对白、独白)
叙述 塑造性格传达情绪
人声
声乐其它人声电 Nhomakorabea影 中
音乐
的
声
音
非人声 电子拟声
传达情绪 叙述 传达情绪
抒情 表现意义
无声
环境声响
叙述 造型意义 无声胜有声
声音的功能
人声:画外叙述声
造型意义:人声 显示性别、年龄 信息,参与和推 动叙事。人声的 语速、语调、声 高等元素能参与 影片的造型和表 现。
中国戏曲的表演中经 常出现声画分离的形 式,演员的唱词并不 通过相关道具的入画 来表现,而是借助演 员的演唱与表演使观 众展开想象。
黄梅戏 夫妻观灯
声画分离是影片中常 见的声画组合方式, 声画分离最基本的作 用就是扩大影片的信 息量。
黑客帝国片头: 入画:数字雨 声音:通话
声画对位指的是 声音和画面表面 上不是和谐统一 的矛盾关系,比 如视觉形象可能 是极其混乱不堪 或是残酷的,而 配以和谐优美圣 洁的乐曲。
——《毛诗序》
电影中的声乐有极强的表现意义和造型功能 ,它属于人声,可以参与塑造人物性格,将 对白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升华,用更艺术、更 精练和更震撼的方式来表达。有时候,它也 可以代替旁白,直接表达思想并进行评价。
人生如此,浮生如此,
缘生缘死,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情之至!
——《青蛇》片头曲 作词:黄沾
12分钟的小提琴协奏曲演奏,不仅交 代了音乐会演奏中由演奏生疏到完美 演奏的过程,也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世 和剧团的喜剧性结局。不同场景通过 平行剪辑交错在一起,反映了音乐的 伟大力量和平凡的人对于理想的执着 追求。
【精】纪录片的声画关系

3.声画对位
指声音和画面彼此表示各自的情节,但合 在一起却造成单是画面或单是声音本体所 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
4.无声的运用
无声运用在有声片中,沉默被赋予了新的 指画面中的影像和其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同步进行、互相吻合。
声画同步包括对话、人声、自然声、环境音响、拟音效果、音乐旋律与画面的大体一致。 声音与画面形象不同步,各自独立。
声电影美学作为最终的美学。
声音与画面形象不同步,各自独立。
纪录片在声音的处理上更多地运用“同期 声画同步也叫声画合一。
然而,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
这也不好,那也不行,
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
声”,而且多采用“声画合一”的方式,从 而对另一类以形式感为主的电视纪录片,画面的形式美远比声音更重要。
对两大观点的分析
我们把前一种观点称为 主义的观点,因 为它视无声电影先于有声电影出现的过程 为 发展的必然,以此确定声画的地位,将 早生的无声电影美学作为最终的美学。
后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技术主义,它把 技术因素作为电影艺术的最终决定因素。 在一个影像技术发展的时代,影像是优先 的,而在一个声音技术发展的时代则是声 音至上的,它所谓的电影本性其实游移不 定。
• 而对另一类以形式感为主的电视纪录片,画面的 形式美远比声音更重要。如里芬斯蒂尔的《水下 印象》全剧没有一句解说,片中完全通过优美的 画面,新奇的视听、画面之间剪接的节奏变化、 画面本身的景别变化,以及满足人类对水下生命 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前提,片中声音只有音乐,作 为一种情绪的烘托,将导演的思想完全传递给观 众。
制
或作为深奥莫测的象征。 。
纪录片的为同期声、字幕、现场音效。
解说词变弱,同期声崛起
声音与声画关系

声⾳与声画关系第四章声⾳与声画关系⽬录(⼀)电影声⾳的分类及其功能 (1)1.对⽩:281 (1)2.⾳效: (1)3.电影⾳乐: (1)4.画外叙述声:617 (1)5.⽆声:272 (2)(⼆) 声画关系 (2)1.声⾳的主观性:350 (2)2.声画同步:185 (3)3.声画分离:281 (3)4.声画对位:280 (3)5.声画措置——声画的时空处理技巧163 (4)(⼀)电影声⾳的分类及其功能1.对⽩:281但甚⾄把打断后的句⼦剪辑在不同的时间⾥。
电影中的对话可以交叠,打碎句⼦,不可过度依赖对话来传达信息。
如果对话传达的对话应该尽量避免和视觉内容重复,电影的对话应该从属于画⾯,信息能⽤形象更有效地表达,那⽤对话就会使影⽚的电影性和运动感减弱。
对话意味着信息,会妨碍其他视听元素的表现,对话过多和过于冗长,信息量⼩、冲突不够都会造成场⾯的沉闷。
以对话为主使影⽚节奏缓慢。
由于⼈在谈话时运动幅度⼩,因此对话会限制运动,容易的影⽚会在视觉上使观众处于寻找声源的从属地位,影响导演对其他信息的传达。
让观众感到单调乏味。
2.⾳效:(⾳效的功能,见简答题。
)3.电影⾳乐:(电影⾳乐的功能,见简答题。
)4.画外叙述声:617总的来说,画外学术省市⼀中⾮常⽂学性的电影⼿法,在电影的视觉画⾯不能完全实现许是任务是,画外⾳可以辅助画内的叙事,提供必要的故事背景信息,解⽒⼈物内⼼独我们按照画外叙述者与叙事情境的关系将画外叙述声分为:通常,的内⼼世界。
.⽩、旁⽩和解说词。
1)内⼼独⽩⼈物超越叙事时空的内⼼声⾳,画外叙述⼈以⼈物的⾝份参与叙事,是⼈物(兼叙事者)第⼀⼈称在⾮叙事空间⾥对事件的评价。
内⼼独⽩的作⽤是挖掘⼈的⼼理层⾯。
并不是所有内在含义都能通过电影电视摄取的⽣活表象来表现,这是,‘内⼼独⽩作为⼈内⼼视像的⼀种表现形式,它必须传达的不是外部世界所看得见的东西,⽽是⼈物对外部世界的⼀种⼼理体验'。
2)旁⽩叙述⼈跳出叙事情境对故事的评价,在感情⾊彩上更为客观,以叙事情节、交代故事信息为主要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声画对位 指声音和画面内容并不一致,它与声画同步相反, 又分两种情况,对立和并列。
1、声画对立 指就是声音和画面内容相悖相反, 声音不是画面的附属或补充,而是从相反的方向 去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或营造某种情绪,暗示 某种思想,声画对立产生了新的表象,形成了新 质,有时可以成为隐喻蒙太奇。
如《有话好好说》对你爱不完和心情不错。《幸 福时光》中吴颖回到家中看到鹊巢鸠占心情悲凉 失望,此时的声音却是口哨声鼓掌声,欢呼声, 声音传达出的热烈和兴高采烈与主人公心境构成 了极大的反差,声画对位更加反衬出人物内心的 失望与愤懑、焦急与慌张。
(一)声画同步 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内容一致,画面表现到什么地 方,声音就停留到什么地方,声画是一个相辅相 成的复合观赏体,一般情况是声音从属于画面: 对话补充人物活动内容,音乐节奏和听觉节奏相 符,自然音响和环境协调,声和画是一个整体, 观众在看其画时,又闻其声,达到视听互补的艺 术效果,它加强了画面的真实感,提高了视觉形 象的感染力。
2、声画并行 并行即平肩而行,声音和画面内容 既不以职业部相辅相成,也不是相对立,而是双 车轨道,各行其道,,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自朝 各自方向延伸,这种组合,可以增加容量,有时 可生发新意,
如《黄土地》翠巧一边纺线,一边唱歌,歌声和 画面内容是平行发展,二者并没有必然的意义联 系,但通过这种声画组合形式,我们一方面了解 到翠巧的心灵手巧和勤的容量。
声画组合的形式
影视艺术是视听兼备、声画结合的艺术,声音和 画面是电影的左膀右臂,他们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画面可以脱离声音单独存在,声音也可以脱离画 面完成其表意功能。然而更多的情况下使两者协 同作战,有声电影的初期,声音只是画面的附庸、 陪衬,但随着人们对视听潜能的不断发现,升华 组合的形式也在不断得到开拓,升华组合的形式 主要有三种类型: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声音串 位。
2、声音串后 指画面声音已经隐去,但音响还不 绝于耳,这种情况较多的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如一场浩劫过后,人们由于恐惧惊吓而形成了心 理失衡,精神异常,耳边老是出现浩劫时的声音, 说明人物还没有从恶梦中挣脱出来。
(三)声音串位 声音和画面内容上的组合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 步,在时间配合上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时,在正 常情况下,声画应当是同时性的,有时为了表现 某种主管情绪,或制造特殊气氛,便让声音先于 画面或后于画面出现,形成声画对位上的时间差, 这便叫声音串位,它又分串前串后。
1、声音串前 声音先于画面出现这叫串前,在 《爱国者》中又多次声音串前的镜头,每次表现 战争前,都是苏格兰风笛演奏的进行曲响起,然 后画面才出现两军对垒的厮杀场面,这种色声音 串前,就表现出了战争的一触即发性和连绵不断 性,营造出炮火连天的战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