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赋
追寻毛泽东视察的“武汉地理”

追寻毛泽东视察的“武汉地理”轮印: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武汉叱咤风云。
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关注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从1953年开始亲临武汉40多次,足迹遍及三镇,巨手绘出蓝图。
1953年2月,当京城千家万户欢庆春节的时候,毛泽东的专列则向南方出发,第一站选定武汉。
抵达大智门火车站,适逢一场瑞雪,迎接伟人重回故地。
自从1927年赴湘发动秋收起义,弹指一挥26个春秋,他也进入花甲之年。
2月16日至19日,正值大年初三至初六,这是解放后毛泽东首次视察武汉,也是他平生首次走遍三镇。
那场瑞雪飘过去整整70年,毛泽东身披点点雪花的身影依然如昨。
今年12月7日农历大雪,笔者专程来到武昌都府堤毛泽东旧居,一个个展板,一张张图片,记录了毛泽东视察武汉的足迹。
◇ 简 桦1953年春节,毛泽东在雪中抵达武汉视察16日,入住汉口惠济路16号招待所。
深夜刚一安顿,立即了解情况,提出哪怕“坐划子也要到汉阳去看看”。
大革命时期脚步匆匆,汉阳是他不曾去过的地方。
17日,乘船上汉水南岸,视察国棉一厂(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旧址)。
晚上,听取有关工业、手工业和公私合营情况的汇报。
18日,到湖北省委办公处武昌红楼听取全面工作汇报,登蛇山实地考察武汉长江大桥选址,下山在渡轮上与武昌县委书记赵学毅、乡干部王道华等基层干部座谈。
晚上,约见武汉市分管工业的负责人和武昌区委书记,了解手工业和码头工人情况。
19日,接见江岸区大智街街长陈光中,了解街道居民生活、组织建设和民主改革情况,要求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特别强调克服官僚主义、不要脱离群众。
此后到1974年的20年间,毛泽东不时来武汉视察,并在武汉主持召开中央会议。
1954年12月,听取武汉市委工作汇报;了解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情况。
1955年4月和12月,两次来武汉察看市容,听取农业合作化等工作汇报。
1956年5月31日,乘船视察长江大桥工地建设。
百科知识精选武汉三赋

作者简介熊召政,湖北省英山县人,1953年出生,1981年开始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
参过军,下过乡。
22岁起担任英山县文化馆创作辅导干部。
1981年调入湖北省任专业作家至今。
其间于1984--1986年任《长江文艺》副主编,1985--1989年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期间曾入武汉大学首届作家班学习两年。
现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
2007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
作品已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多部。
著有长篇小说《酒色财气》、《盅王》、《梅花钥匙》,诗集《在深山》、《为少女而歌》、《南歌》、《瘠地上的樱桃》、《魔瓶》,散文集《禅游》、《溪边小牧童》,报告文学集《太阳家族》,长篇纪实文学《东方功夫王子》等。
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新诗奖。
经历1979年创作的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
已出版诗集七部,散文集七部,报告文学集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一部。
其诗歌及散文获各种奖项多次。
此后于1993开始,历经十年潜心创作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一经问世,便获得海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
被评论界誉为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
该书继获得湖北省政府图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及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等各种奖项后,又于2005年4月以全票通过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
同年十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湖北省特殊贡献奖称号,2006年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并受聘为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武汉三赋原文卜筑东湖,与长江为邻,与鸥鹭相亲,每日浴于天光水色之中,不亦乐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之后,武汉加大建设力度,新添诸多智慧风景。
更于自然美景之外,得人文交通之便利。
爰将武汉重点工程,选出三样而赋之。
七年级上册单元汇总习题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单项选择1.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A .中英《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有关林则徐的评价正确的是()A.领导抗倭斗争的民族英雄B.领导抗击荷兰殖民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C.领导抗击沙俄侵略的民族英雄D.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3.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好处。
"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4.19世纪中期,清政府统治腐朽不堪,民怨沸腾。
1851年1月,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太平军迅猛发展,势力很快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长达14年的政权。
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是今天的()。
A.天津 B.广西桂平 C.江苏南京 D.北京5.有人说“阿古柏是一仆二主。
”请问“二主”是()A.英国和俄国B.日本和俄国C.法国和英国D.法国和日本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应是()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B.冯子材镇南关大捷C.左宝贵英勇抗敌D.左宗棠收复新疆7.康有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美洲回国,途经日本马关,触景生情写下了绝句一首“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清山。
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过马关。
”请问马关一地使作者伤心的是()A.思念家乡B.《马关条约》的签订C.改革失败D.上书皇帝变法不成功8.1896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日本工厂内机器轰鸣……这种情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9.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C.驻扎外国军队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10.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向德皇报告说“中国人民尚有无限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八上期末检测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题(二)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卷首寄语:同学们,历史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历史和认知历史的空间。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下面就让我们在这份试卷的平台上,沉着应对,挥毫泼墨吧!用你的智慧和细心接受挑战,选出最具有说服力的一项答案,为自己赢得的胜利! (每小题1分,共计30分)1.1987年确立每年6月26日为禁毒日。
你知道吗?我们有一位民族英雄早在100多年前就在广州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禁烟决心,他就是:( )A.魏源B.林则徐C.严复D.邓世昌2.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母亲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呼唤。
1945年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结束了日本对台湾多少年的殖民统治?( ) A.50年 B.45年 C.60年 D.55年3.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的不平等条约的顺序是:( ) ①《辛丑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4.“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我们在右图中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C.洋务运动破产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这是下面哪一派的主张?( )A.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顽固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6.晚清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的大将是指率军收复新疆的:( )慧眼识真轻松入门选一选A.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邓世昌7.“……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时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A.创办新式大学堂 B保护农工商的发展 C.准许办报和组织学会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8.《武汉赋》:“……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关于武汉的古文

武汉的古文:
1.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游武昌东湖》(袁说友·宋)
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
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
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
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
4. 《武汉赋》
万里蛟龙出云雾,一马平川开楚天。
江阔波缓,月照千湖一白;地广人稠,日高十丈腾烟。
迤逦而来兮,两江联袂抱三镇;缱绻而去兮,九省通衢襟八方……
问我江城风物,丰姿若何?幸天公独眷,四美俱全。
江是玉带两条,山有碧螺十座,湖撒珍珠百颗。
天地云水,大美不言。
仁者智者,得其所哉……
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昔日一桥飞架通南北,今天彩虹鳞栉舞长空。
水陆空立体交叉,东中西浑然一网……。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9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B )A.徐锡麟、黄兴B.刘道一、蔡绍南C.徐锡麟、蔡绍南D.刘道一、秋瑾2.“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
”材料在于说明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一系列起义(D)A.爆发的原因B.发动的过程C.胜利的结果D.失败的原因3.1907年,在安庆、绍兴发动起义牺牲的革命党人有( D )A.孙中山、黄兴B.刘道一、赵声C.徐锡麟、恩铭D.徐锡麟、秋瑾4.《武汉赋》云:“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赋中的“武昌首义”发生于(B)A.1898年B.1911年C.1919年D.1927年5.“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材料称颂的是( D )A.毛泽东B.康有为C.梁启超D.孙中山6.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B)A.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7.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失败之时,“举国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国人对清政府态度发生变化 B.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8.右侧漫画反映了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起义军从床下拉出来推到湖北省都督的位置,因此其又被称为“床下都督”。
这最能说明(A)A.辛亥革命不彻底,旧官僚混入革命队伍B.武昌起义的发生具有偶然性C.武昌起义准备不充分D.武昌起义的队伍是乌合之众9.“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该事件( A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0.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最初的反应是不惜诉诸武力干涉;然而几天后,驻汉口英、俄、法、徳、日领事公派代表与湖北军政府交涉,表示“承认民军为交战团,各国严守中立”。
【初二历史试题精选】辛亥革命测试题(含答案)

辛亥革命测试题(含答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8辛亥革命选择题[38能力要求识记今年是辛亥革命95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A.上海B.北京C.天津D.武昌[参考答案]D[06年福州质量检查]第7题黄石某校初三(9)班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所在地,他们应该去A.北京B.上海C.广州D.武汉[参考答案]D[06年黄石中考]第10题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2018年)恰好满八十大寿,即1929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
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A十八年B二十八年C三十八年D四十八年[参考答案]A[09娄底中考]第9题孙中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建立同盟会B.发明中装C.创建中华民国D.筹建黄埔军校[参考答案]C[08汕头学业]第9题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
右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元纪年换算为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参考答案]B[09安徽中考2]第6题鲁迅先生在《一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
”“民国六年”是指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参考答案]C[2007年威海中考]第11题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一年是A.l905年B.l91l年C.l912年D.I915年[参考答案]C[2007年南京中考]第32题右图为2006年11月12日人民大会堂纪念孙中先生诞辰140周年活动的主席台场景。
下列与孙中有关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他“舍得一身剐(ɡuǎ),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封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B.1894年他在檀香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C.三民主义是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D.1911年元旦他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参考答案]D[2007年资阳中考]第16题小芳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国民党历史的,发现有用民国纪年记载的历史事,此事最有可能是A虎门销烟B戊戌变法C武昌起义D台儿庄战役[参考答案]D[08玉林中考]第3题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
跟武汉有关的诗词典故

跟武汉有关的诗词典故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武汉,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孕育着无数的诗词典故。
自古以来,武汉就是文人墨客们追求灵感的圣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典故,成为后人传颂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跟武汉有关的诗词典故,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与历史。
1.【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武汉市长江岸边,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
文人墨客们常常在黄鹤楼上吟诗作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李白曾在《登黄鹤楼》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首诗堪称是武汉的代表诗篇,让人回味无穷。
2.【长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经武汉市,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传奇和文化故事。
唐代诗人杜牧有《登舟望江中》一诗,其中有“朝朝驱马万门开,东南西北风景才”之句,形容了长江两岸的风景美丽。
武汉人常在长江岸边吟诗作对,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如《夜泊秭归》、《钓二三江》等,让人感受到长江的伟大和神秘。
3.【汉阳造船】武汉是中国著名的造船重镇,汉阳造船厂曾是中国船舶工业的摇篮,为中国海军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诗人陆游在《秋夕》中写道:“汉江风满篙,魏阙雪含毫。
白头冯谖弟,长谪转南岛。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汉江的热爱和追求,让人感受到对造船工业的敬重和赞美。
4.【楚文化】武汉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传承着楚文化的精髓和传统。
楚国是古代湖北地区的一个强大国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故事。
楚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学特色,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
诗人屈原曾在《离骚》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家国沉浮的忧伤和对楚国的深情。
5.【汉口步行街】汉口步行街是武汉著名的商业街区,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商家。
文人墨客们常常在汉口步行街上吟诗作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苏轼在《赠刘景文》中写道:“与子同艇度巴陵,春去秋来独所惊。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谊和旅行的向往,让人感受到汉口步行街的繁华和生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赋
万里蛟龙出云雾,一马平川开楚天。
江阔波缓,月照千湖一白;地广人稠,日高十丈腾烟。
迤逦而来兮,两江联袂抱三镇;缱绻而去兮,九省通衢襟八方。
地控巴蜀吞昆仑,天连吴越吐东海。
贯穿南北,出入利之车船;牵引东西,攻守险在天堑。
寰宇形胜,鄂渚乃车之辐辏;天下枢机,江城是棋中天元。
筚路蓝缕启天地,止戈为武照汗青。
因武而昌,光耀英雄地;因汉而兴,际会风云天。
水至此而留连兮,白云黄鹤,羡鱼米乡且永驻;凤在天而长鸣焉,高山流水,惟楚有材尽收来。
问我江城风物,丰姿若何?幸天公独眷,四美俱全。
江是玉带两条,山有碧螺十座,湖撒珍珠百颗。
天地云水,大美不言。
仁者智者,得其所哉。
佳木葱茏,山依水而伟岸;鳞波浩瀚,水依山而苍茫。
风动霄汉,影弄青天。
龟山、蛇山、磨山,遥相顾盼,商略开姹紫;长江、汉水、东湖,携手影从,合撰一春秋。
东湖其大,百城艳羡;磨山其幽,令名播焉。
甫走水之涯,又上山之巅。
看不够江河行地,数不完日月经天。
或阳春三月,莺飞草长,看云蒸霞蔚,天际长江送故友;或长空一洗,木落鱼藏,念天高地迥,云外高楼听鹤鸣。
更夏日波壮,江城正当其时;冬日风劲,武汉飙举欲飞。
百里江滩真壮阔,万家灯火不阑珊。
名扬海外,岂惟芳草斜阳帆带影;美聚此中,还有玉笛梅花性通仙。
对峙二山,虹桥飞架;鼎立三镇,气宇贯通。
南行武昌,一街一胜迹,道不尽春华秋实;北走汉口,一巷一洞天,听不厌汉调楚腔;西去汉阳,一步一景换,写不完日异月新。
古琴台上,琴弦愿为知音断;六渡桥头,慈父痴心盼儿还。
长春观里,真人传讲玄妙法;归元寺中,罗汉接引有缘人。
云藏岁月,水激雷霆。
波澜壮阔一长卷,风起云涌大武汉!盘龙之城兮,发文明之轫;却月之城兮,有武汉之形①。
武汉有形,嘘气成云。
锁西北,屏东南,华中第一盛;通有无,调余缺,东方芝加哥。
千溪百谷为江一统,南腔北调尽汇楚津。
采百家之蜜,成一家之长。
踔厉英雄气,聚散天地资。
孙权筑夏口,一世之雄也;岳飞屯武昌,至今怒发生。
楚风汉韵,卓尔不群。
屈子留忠魂,三步一反顾;钟期遗绝响,脉脉传精神。
崔灏题诗,李白登楼。
魁星长耀,文采飞光。
及至洋务飙起,中体西用。
居功至伟,推张之洞。
立足江汉,拨动乾坤。
汉阳铁厂风骨在,自强学堂根基深②。
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颈可折,肢可裂。
二七罢工,施洋喋血。
斯人已矣,浩气不灭。
两党合作,北伐铁军,扬威汀泗桥;国民政府,迁都汉皋,光复英租界。
军校首招女子,农运广植根基。
宁汉合流,陡生变故;八七会议,力挽狂澜。
七七事变,炎黄子孙同临危难;二次合作,统一战线共御外侮。
空中勇士,呼啸长天;献金运动,感动中外。
八路军办、新四军部,前线后方之枢纽;《新华日报》,孩子剧团,救亡图存之尖兵。
三镇响彻救亡曲,全
国保卫大武汉!一九四九年江城得解放,五月十六日古木逢新春。
沉沉天幕,豁然澄彻;巍巍古城,焕然一新。
曾经昌于武,今更盛于文。
高校人称京沪汉,光谷媲美中关村。
校宇相接,绿云片片;书声相闻,雏凤群群。
飞檐斗拱,大师云集,百年武大乔木参天;电化声光,俊才鹏举,锐进华科朝气蓬勃。
文学汉军,自发汉音。
既有汉韵,亦达民情。
文教既盛,城市亦兴。
摩肩接踵兮,汉正街川流不息;香气扑鼻兮,户部巷小吃琳琅。
余音绕梁兮,老汉剧又发新声;笑语喧天兮,吉庆街重焕青春。
何谓江城?以水为根,以水为魂。
至柔至刚,乃雨乃云;不积不深,不导不行。
江城之人,得水之灵;江城之心,秉水之性。
水与人,如切如磋;人与水,如琢如磨。
一九五四、一九九八,两大洪水,浊浪排空。
斯人爱水,更爱斯城。
万人空巷,众志成城。
风雨同舟人墙在,狂飙怒号长堤巍。
天公感喟,水亦称臣。
龙王庙龙王低头③,险堤处险情不回。
如今岸锁烟水,尽可信步闲庭。
紫云晴日耀金鳞,水映笑脸;清风大江流月影,云携歌行。
美哉!人水和谐新境界。
中部崛起,舍我其谁?交通、流通,两通并举;制造、服务,两业齐飞。
滨水生态,恬美家园。
高楼挂云车若水,新意叠出才涌泉。
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成旗舰;东湖高新区,光电产业冠群伦。
武钢、武烟、武船、武锅、武重、武石化,“武”字号享誉海内;东风本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系名满中华。
光博会、文博会,目不暇接;杂技节、渡江节,声誉鹊起。
昔日一桥飞架通南北,今天彩虹鳞栉舞长空。
水陆空立体交叉,东中西浑然一网。
路漫漫勇立潮头,风浩浩直挂云帆。
千金一诺,江汉朝宗④。
城贵有气,气贵在锐,锐不可挡:魅力武汉,一路高歌;创新武汉,一鸣惊人;和谐武汉,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