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凤凰机场后勤保障基地勘察报告(初稿)
勘察、设计检查报告

编号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1
设计文件的签名、签章是否齐全
齐全
2
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
设计文件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
3
施工图审查机构对设计单位提出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已落实
4
设计文件是否已向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已进行技术交底
5
采用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材料、新技术是否经国家或省有关部门组织的鉴定
无新材料、无新技术施工工艺
6
设计变更文件、变更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主体结构重大设计变更是否有施工图审查补审
无涉及主体结构,重大涉及变更
7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检查结论:(明确该工程项目工程实体与设计是否相符;工程实体质量是否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设计文件要求,设计单位对工程的总体评价)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名)
建筑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勘察单位)
(基础分部)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筑面积
结构类型
建筑高度
层数
勘察单位编号
勘察单位名称
湖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
资质等级
甲级
资质编号
177002-kj
工程验收检查内容
编 号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1
编制勘察文件的依据
以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为编制依据
2
勘察文件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
无
8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检查结论:(明确工程项目是否满足勘察文件要求,勘察单位对工程的总体评价)
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名)
校园勘察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校园环境,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我校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组织开展了校园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工作由学校发展规划处牵头,联合后勤保障部、资产管理处、校舍安全办公室等部门共同参与。
现将勘察情况总结如下:二、勘察目的1. 全面了解校园现有环境状况,为学校未来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2. 评估校园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3. 分析校园土地利用效率,为优化校园布局提供依据。
4. 识别校园潜在问题,为学校整改和提升工作提供方向。
三、勘察范围本次校园勘察涉及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运动场、绿化带、道路、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等。
四、勘察方法1. 走访法: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校园内各个区域的运行状况。
2. 问卷调查法:对教职工、学生、后勤保障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校园环境相关意见和建议。
3. 文件审查法:查阅校园规划、设计、施工等相关资料,了解校园建设历程和现状。
4. 技术检测法:对校园内的供电系统、排水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等进行技术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勘察结果1. 校园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运行状况(1)教学楼:大部分教学楼设施完好,部分老旧建筑存在安全隐患,需进行维修或改造。
(2)实验楼:实验设备齐全,但部分实验室通风、排水设施存在缺陷,需进行整改。
(3)图书馆:藏书丰富,但部分阅览室照明、通风设施需改进。
(4)学生宿舍:宿舍环境较好,但部分宿舍存在漏水、电路老化等问题,需进行维修。
(5)食堂:食堂设施较为完善,但部分厨房通风、排水设施需改进。
(6)体育馆:设施齐全,但部分运动场地老化,需进行翻新。
(7)运动场:运动场地较好,但部分设施老化,需进行更新。
(8)绿化带:绿化带环境优美,但部分绿化带存在杂草丛生、树木病虫害等问题,需进行整治。
(9)道路:道路状况良好,但部分道路排水不畅,需进行改造。
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结构类型
砖混
基础类型
条形基础
二级
地基等级
二级
勘察文件检查情形
是否依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自查)
□是 □否
勘察文件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自查)
□是 □否
勘察文件经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审查的
结论及其整改情形
审查结论
口合格 口基本合格 口不合格
是否违背强制性条文
口是 口否
是否按审查意见修改
口是 口否
是否具有承揽勘察业务所需的资质
口是 口否
执业人员资格是否满足相干要求
口是 口否
工程建设进程中质量控制情形
勘察文件是否与实际情形(开挖)相符
口是 口否
勘察文件是否变更(如补充勘察等)
口是 口否
勘察文件变更情形的说明:
现场开挖发觉3#、4#勘探孔间有一污泥质土层,补勘2点(补3#,补4#),肯定了污泥质土层的平面散布范畴及深度。
发觉问题的处理情形:
该污泥质土层已超挖清除,清除后土层为粘土,到达设计要求,超挖部分设计确认采取C10素混凝土回填至原设计基底标高。
实行责任情形(参与现场检查的部位或其它):
到场参与了地基验槽,基础验收,竣工验收,并根据职责签署了相应意见。
参与现场检查人员的执业资格及质量文件的签署情形:
到场参与地基验槽,基础验收,竣工验收的技术人员均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根据职责签署了相应意见。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勘 察 号:20××-001
工程名称:××市××工程1#楼
建设单位:××市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街×××号
勘察单位(章):×××勘察设计研究院
世联三亚下洋田项目报告-

三亚下洋田项目市调报 告沟通会
2013-8-21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项目研究工作的阶段划分
至今工作 2004/12/6
第一阶段(市调汇报) 市场现状及客户细分
城市发展、宏观经济背景研究
2004/12/19
第二阶段(中期)
2005/1/9
2005/1/23
第三阶段(终期)
项目和地区背景 •项目周边及地块勘察 分析 •三亚市宏观经济情况 •三亚城市旅游发展现状 •三亚城市总体规划 •三亚市房地产市场状况 •目标消费者深度访谈 •各区域住宅市场情况
锁定部分市场的 集中分析
•调查各区域重点楼盘15个 •项目整体实现的机会 点分析(客户定位) 假设和量化 •案例借鉴 •定价的市场支撑条件 •发展战略方向
城市规划使得三亚市 每个组团的功能定位很 明确,本项目所在的区 域定义为高尚住宅区 本区域市政府重点规 划开发的区域
旅游观光风景区
4
2
未来的政务 新区所在, 政治文化中 心, 未来新的经 济增长点
现在从三个层面看我 们是边缘,但是从整个 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 我们将连接传统中心区, 未来政务新区和传统度 假区
城市重建力度加大,未来10年计划有50多万平米的拆迁量,集中在沿三亚湾, 也为房地产开发带来机会
半小时主城区交通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各组团的到达性很好 三亚城市的迅速发展,为本项目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大势向好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10
目录
三亚城市发展概况
三亚宏观经济情况扫描
三亚旅游产业对房地产的影响 三亚房地产市场扫描 三亚城市区域分析及楼盘调研 下洋田项目地块调查 目标客户调查分析 项目发展战略方向
概论

第一章概论一、项目概况土福湾位于陵水县英州镇的南面,它的东南面有晓乐岛,西南面有蜈支洲岛,与三亚市的亚龙湾并称姐妹湾,与三亚市海棠湾接壤,南临浩瀚南海,靠近海南东线高速公路。
土福湾位于东经109°北纬18°,属于中国三亚热带海滨旅游圈,地块位于土福湾中部,距三亚国际机场60km左右,距离三亚市区及陵水县城约30km。
土福湾与海棠湾一脉相承,受行政界线分隔成为两个部分,项目属于陵水县管辖范围,与三亚凤凰机场距离约为1小时,项目南部有高速公路,通行时间缩短为30分钟,连接三亚与海口的东线高速从项目南侧东西穿越,距离本项目不足1公里。
二、上位规划指导《土福湾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修改(解放军医院后勤保障基地片区)》由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并于2015年12月11日通过专家评审会。
(一)上位规划依据:1.法规、规范及上位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10月)《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2005年编制)《陵水黎族自治县土福湾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09年编制)《陵水黎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1年编制)《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2005年编制)《英州镇村镇体系规划》《陵水县英州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政府文件、批文(1)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陵水后勤保障基地项目建设的函(陵府函【2013】73号)(2)海南省政府公文呈批单(办文编号0979)(3)陵水黎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陵水后勤保障基地拆迁安置项目基础设施工程用地选址的复函(陵建函【2015】71号)(4)关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陵水后勤保障基地拆迁安置项目基础设施工程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陵土环资函【2015】67号)(5)陵水黎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陵水后勤保障基地拆迁安置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陵发改审批【2015】173号)(二)上位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协调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安排土福湾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经济的理念发展旅游,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机场勘察专项方案

(3)工程地质勘探:采用钻探、槽探、物探等方法。
(4)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5)室内试验:土工试验、岩石力学试验等。
2.勘察技术
(1)采用先进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直观反映机场场址的地质结构。
(2)采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提高勘察精度。
机场勘察专项方案
第1篇
机场勘察专项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机场建设及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多。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机场建设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本项目组特制定本机场勘察专项方案,旨在为机场建设提供科学、合理、可行的勘察指导。
二、勘察目的与任务
1.勘察目的
(1)查明机场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钻探与取样:标准钻孔、动力触探、岩土取样等。
-原位测试: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室内试验:土工试验、岩石力学试验、水质分析等。
2.勘察技术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
-采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地质环境调查。
-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直观展现地质结构。
五、勘察成果与评价
(2)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等。
(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动态变化等。
(4)岩土工程参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岩体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等。
(5)工程地质问题: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四、勘察方法与技术
1.勘察方法
(1)资料收集:收集相关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
第2篇
机场勘察专项方案
机场勘察工作总结

机场勘察工作总结引言机场勘察工作是机场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旨在对机场选址进行全面的调查、勘察和评估,为机场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总结机场勘察工作的过程、方法和重点,总结勘察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勘察工作过程机场勘察工作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准备、实地勘察、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编制与审查。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是机场勘察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研究目标和范围:明确机场建设的规模、用途和预期效益,明确勘察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2.收集背景资料:搜集与机场选址相关的地理、气象、土地利用等背景资料,为勘察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3.制定勘察计划:根据研究目标和范围,制定勘察工作的计划,明确勘察的方法、内容、时间和人员。
实地勘察实地勘察是机场勘察工作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察:对机场选址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地质条件对机场建设的影响。
2.水利勘察:对机场选址地区的水文地理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地下水、地表水对机场建设的影响。
3.道路交通勘察:调查选址附近的交通情况,评估道路交通对机场的可达性和运输能力。
4.气象勘察:调查选址地区的气象条件,评估气象条件对机场运营的影响。
5.环境影响评价:对机场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处理建议。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机场勘察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整理:对勘察过程中获得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数据分析:通过对勘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评价,为后续的报告编制提供依据。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地质、水利、交通、气象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对机场选址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编制与审查报告编制与审查是机场勘察工作的最后环节,主要步骤包括:1.编写勘察报告:根据勘察过程和数据分析结果,编写机场勘察报告,包括选址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详勘检查情况汇报

详勘检查情况汇报
首先,我们对工程项目的地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经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地基土质较为坚实,符合项目的要求。
同时,我们也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地基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对工程项目的结构构件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检查。
我们对结构构件的材料、规格和施工工艺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对其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评估。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结构构件的加工质量和安装工艺均符合相关标准,不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为工程项目的后续施工提供了保障。
同时,我们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我们重点关注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
通过检查,我们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完善,各项安全措施得到了有效执行,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后,我们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我们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跟踪,发现项目进度符合预期,各项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的详勘检查,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为工程项目的后续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展,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成功完工。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勘察同时在6个钻孔中对③层强风化花岗岩进行了重型动探试验18次,试验结果汇总于附录NO.8中。重型动探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结果见表4.1.2:
动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4.1.2
统计指标
土层名称
实测锤击数N63.25
统计频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③层强风化花岗岩
18
55.0
以上地层的埋藏分布特征及层位接触关系,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附录NO.3和NO.4)。
2.4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2.4.1气象
场地所在的三亚市面临南海、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气候区;主导风向在每年的5-7月份为南风和东南风,每年的11月份与第二年的2月份多为东北风,夏季炎热潮湿多雨,冬季温暖,干燥少雨。据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3.8℃,气温最高月份为6、7、8月(月平均气温达28℃),年蒸发量平均为1825.9mm,年降雨量平均为1610mm,降雨多集中在5~11月,8、9、10月份是台风高峰期,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平均日照数为2239.3小时。
4.1.4岩石力学试验
本次勘察采取了④层中等风化花岗岩的岩样共13件,在室内完成了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其试验结果汇总于岩石机械强度试验报告(附表NO.10)中,其数理统计成果见表4.1.4。
4岩土工程性能分析与评价
4.1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分析
4.1.1标准贯入试验
本次勘察共进行了310次标准贯入试验,试验成果汇总于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附录NO.6)中,各层岩土的标贯试验锤击数示于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录NO.3)和钻孔柱状图(附录NO.4)中,其分层统计结果列于表4.1.1中。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统计表 表4.1.1
3、查明有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4、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补给及排泄条件,判定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分析、评价地基各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稳定性,提供工程设计所需的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等岩土设计参数。
6、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和桩基础的可行性,提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建议方案和基坑支护及降排水方案。
本次勘察期间在场地西面ZK1~ZK170钻孔未观测到地下水,在东面钻孔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为1.00~7.50m,标高为17.45~19.54m。地下水位随地形或受季节性影响而变化,大雨或暴雨时,雨水会聚,从光头岭上山坡渗入,造成其山前坡地上有大量积水。一般情况场地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为1.00m左右。
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3.1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的划分,拟建场地所处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3.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和高层建筑,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规定,本工程为居住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属标准设防类(丙类)。为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本次勘察共完成波速孔12个,分别为ZK182、ZK184、ZK186、ZK201、ZK203、ZK207、ZK215、ZK216、ZK222、ZK241、ZK314和ZK315孔,根据波速测试结果(见附件1),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Vse=256.0~324.0m/s,场地土属中硬土,场地覆盖层厚度在8.0~23.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4.1.6条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据该规范第5.1.4条,拟建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第③层,强风化花岗岩(γ52):浅灰、浅肉红色,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粗粒状结构,块状构造,质较硬,节理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岩芯采取率低,局部含少量全风化花岗岩粘性土块。该层在部分钻孔中未揭穿,揭露层厚0.50~8.20米,层顶埋深3.00~20.30米,层底标高-0.07~30.91米。呈透镜体状,部分钻孔有揭露。
48.5
标准差
1.57
3.95
3.395
变异系数
0.25
0.257
0.070
统计时已剔除异常值。
由表4.1.1可知,②层砾质粘性土的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修正值的变异系数值为0.257,反映该土层的土质均匀性稍好,③层强风化花岗岩的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修正值的变异系数值≤0.200,反映该土层的土质均匀性较好。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1.4勘察的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勘探孔的测放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基点位置,采用GPS实测完成,坐标系为海南平面坐标系,高程为国家85高程。完成总工作量如表1.4。
工作量统计表表1.4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量
1
勘探点测放(个)
316
2
钻探总进尺(m/孔)
6268.80/316
3
标准贯入试验(次)
310
4
重型动探(次)
186
5
取土样及土工试验(件)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评定其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次勘察主要是沿拟建建筑物角点、边线和地下车库边缘外布置勘探点,在拟建17栋2~6层住宅楼的场地上布置钻孔242个,孔距9.00~25.00m,其中控制性钻孔121个,孔深12.00~20.00m,一般钻孔121个,孔深9.70~15.00m;在拟建12栋高层建筑的场地上布置钻孔60个,孔距13.00~28.00m,其中控制性钻孔36个(含波速测试孔12个),孔深20.00~35.50m,一般钻孔24个,孔深18.00~30.00m;在拟建地下室边界内部布置基坑勘察钻孔14个,孔距25.00~30.00m,其中控制性钻孔24个,一般钻孔24个,孔深均为10.00~12.0m。勘探点的位置详见附录No.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3勘察依据和执行标准
本次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如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拟建工程场地在区域地质上位于琼中岩体的南端,分布有北东向的榆林断裂和东西向罗郁村断裂。榆林断裂规模较大,属隐伏断裂,沿海南中线公路大茅—田独—榆林角一带分布。东西向罗郁村断裂规模较小,分布于罗郁村一带,均被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所覆盖。据区域地质资料记载,上述二断裂与本工程场地距离已超出安全避让距离。
25.0
38.6
13.4
0.30
4.1.3室内土工试验
本次勘察对②层砾质粘性土取土样共82件,选做了含水量、比重、密度、孔隙比、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压缩、抗剪强度和颗粒分析等试验项目。
室内各项土工试验结果汇总于土工试验报告表(见附录NO.9)。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将②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列于表4.1.3(统计时已剔除异常值)中。由表4.1.3可知,②层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的变异系数大部分小于0.200,仅其压缩、抗剪强度的变异系数稍大,据此可说明该层土质具有较好的均匀性。
2.4.2地下水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②层砾质粘性土、③层强风化花岗岩和④层中风化花岗岩裂隙中。赋存于②层砾质粘性土中属于孔隙型潜水,主要是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途径主要是地表蒸发;赋存于③层强风化花岗岩和④层中风化花岗岩中属基岩裂隙水,补给来源主要为侧向迳流和通过基岩裂隙通道补给,排泄途径主要是人工开发、侧向迳流和向低洼沟谷排泄。
1序言
受海航公司的委托,我院拟对三亚凤凰机场后勤保障基地二期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2011年2月22日我院开始外业勘探,3月5日野外工作结束。2011年3月22日完成本报告的编制工作。
1.1工程概况
拟建三亚凤凰机场后勤保障基地二期位于三亚市凤凰镇西北面约2.0km处,南距凤凰镇---凤凰机场公路约0.30km,交通便利。拟建建筑物分A、B、C、D、E、F区共29栋楼,其中A区包括1~8#号楼,楼高6层;B区包括9~16#号楼,楼高6层;C区包括17~22#号楼,楼高11~12层;D区包括23~28#号楼,楼高12~13层;E区包括29~34#号楼及商业铺面,楼高2~6层;F区包括35~42#号楼及商业铺面,楼高2~6层。在C、D、E、F区范围内有一层地下车库,深约5.00m,地下车库的总用地面积约40195.0m2。建筑占地面积约118770.0m2。
本次勘察本次勘察我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认真执行《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的各项强制措施,保证了勘察过程的顺利进行。现场钻探采用XY-1型液压钻机十台完成钻探工作,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剪切波速测试;室内土工试验主采用常规土工试验和固结快剪试验,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等,另外还在钻孔内采集地下水样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土样进行了水质、土质的简易化学分析试验。
86
6
取岩样及岩石试验(件)
13
7
剪切波速试验(孔)
12
8
水质简分析(件)2Βιβλιοθήκη 9土质简分析(件)
2
10
资料整理分析及报告编写(册)
8
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2.1 地形地貌
拟建三亚凤凰机场后勤保障基地位于三亚市凤凰镇西北面约2.0km处,凤凰机场公路旁,在光头岭东南面山脚下,本场地西面为坡地,堆满了一期施工挖起的土,地面坡度约10°~15°,东面地势较低,现在为施工单位临时生活区。实测各钻孔高程为18.53m~39.62m。场地原始地貌属花岗岩风化剥蚀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