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蜻蜓与麻雀
粤教《科学》三年级下册 蜻蜓与麻雀教案

粤教《科学》三年级下册蜻蜓与麻雀教案
粤教《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蜻蜓与麻雀
一、教学理念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粤科版)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大家族》的第一课——蜻蜓与麻雀。
教材打破了以往学习动物分类和形态知识时以进化过程的分类地位从低等到高等安排的惯常做法,而是从动物的运动方式——“空中飞”入手,对昆虫与鸟两大类动物进行探究,在观察比较“蜻蜓”与“麻雀”等动物个体身体结构的异同的基础上,归纳出这两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昆虫”和“鸟”的前概念。
作为蜻蜓和麻雀,都是本地常见的两种动物,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对这两种动物具备了相当的生活经验、感性认识。
小朋友们虽然知道它们都会飞,却往往对它们之间的认识、区别很模糊,本课的教学思路胜在不同于以往从概念等理论出发,而是从学生的思维方式、观察角度出发,通过把握蜻蜓和麻雀同样都会飞出发,质疑“它们都会飞,那蜻蜓和鸟是不是同一类动物呢?”,从而引导学生去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特征,用区别促认识,学生把对蜻蜓与麻雀明显区别的认识,分别推广到其它动物,让学生找出各自的朋友,在游戏活动中归纳出昆虫和鸟的前概念。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蜻蜓与麻雀的翅膀与外形特征。
2、认识昆虫类和鸟类,初步建立昆虫和鸟的前概念。
(二)能力培养目标。
《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小学梁由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8课《蜻蜓与麻雀》(书本48至51页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观察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寻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三个教学活动。
教学中可以分为“蜻蜓和麻雀的比较”和“昆虫类与鸟类”两个内容。
“蜻蜓和麻雀的比较”主要是比较蜻蜓与麻雀的不同,通过让学生观察,找出蜻蜓与麻雀翅膀和身体外形的不同,了解昆虫类和鸟类的共同特征。
“昆虫类与鸟类”是认识什么是昆虫类,什么是鸟类,了解自然界中,像蜻蜓一样的动物属于昆虫,像麻雀一样的动物属于鸟类,并学会区分生活中常见能飞的动物哪些属于昆虫,那些属于鸟类。
从日常生活体验中,学生已经认识到自然界有很多动物可以在空中飞来飞去,也知道空中飞的昆虫与鸟类是不同的。
但学生还不能归纳出昆虫和鸟类各自的特征,把空中飞的动物进行正确的分类。
课堂上,教师用课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录象、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了解蜻蜓与麻雀的不同点,归纳出昆虫与鸟类的特征。
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把在空中飞的一些动物进行分类,并了解到在自然界中,像蜻蜓一样的动物属于昆虫类,像麻雀一样的动物属于鸟类,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昆虫类和鸟类的概念。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昆虫类和鸟类的特征,并能指认昆虫类和鸟类的一些主要器官。
(2)学会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3)能正确辨别常见能飞动物是属于昆虫类或是属于鸟类。
2、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能力。
(2)学习比较的方法。
(3)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界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昆虫类和鸟类的特征。
教学难点:归纳出昆虫类和鸟类的特征。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蜻蜓和麻雀的实物标本,资料图片。
3、头饰12个,蜻蜓和麻雀各1个,教材51页10种会飞的动物各1个。
三年级科学蜻蜓与麻雀科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科学蜻蜓与麻雀科学教案设计第一课时:认识蜻蜓和麻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蜻蜓和麻雀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蜻蜓和麻雀的基本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蜻蜓和麻雀。
2.讲解蜻蜓和麻雀的外貌特征,比如蜻蜓有两对透明翅膀,身体细长,麻雀体型小巧,嘴尖细弯等。
3.讲解蜻蜓和麻雀的生活习性,比如蜻蜓喜欢栖息在水边,麻雀喜欢在田野和树林中觅食。
4.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蜻蜓和麻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为知识点的总结。
第二课时:蜻蜓和麻雀的生活环境教学目标:了解蜻蜓和麻雀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蜻蜓和麻雀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蜻蜓和麻雀生活的视频和图片。
2.讲解蜻蜓和麻雀喜欢的生活环境,比如蜻蜓喜欢在湖泊、河流和水塘附近,麻雀喜欢在田野、树林和人类居住的地方。
3.让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蜻蜓和麻雀生活环境的影响。
4.分组讨论,总结蜻蜓和麻雀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和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5.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向身边的人传递保护环境的知识。
第三课时:蜻蜓和麻雀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了解蜻蜓和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蜻蜓和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和讨论蜻蜓和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讲解蜻蜓和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比如蜻蜓是捕食害虫的天敌,麻雀是播种作物的助手。
3.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蜻蜓和麻雀,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什么影响。
4.分组讨论,总结蜻蜓和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发表自己的看法。
5.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行动。
第四课时:实地考察教学目标:了解蜻蜓和麻雀的生活环境,观察蜻蜓和麻雀的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蜻蜓和麻雀的生活环境,观察蜻蜓和麻雀的生活习性。
5.蜻蜓与麻雀-粤教粤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5.蜻蜓与麻雀-粤教粤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蜻蜓和麻雀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2.了解蜻蜓和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意义;3.能够简单地分辨蜻蜓和麻雀。
教学重点1.蜻蜓和麻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蜻蜓和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意义。
教学难点1.区分蜻蜓和麻雀,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2.让学生注意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蜻蜓和麻雀;2.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调查它们生活的环境和所处的地位;3.学习2:讲解蜻蜓和麻雀的生态意义,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昆虫和鸟类,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教学方法1.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蜻蜓和麻雀的图片,让学生自由观察,让学生说出对它们的第一印象。
学习1(20分钟)教师根据分组的情况,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和发现蜻蜓和麻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调查它们居住的环境和所处的地位,并汇报观察结果。
学习2(15分钟)教师讲解蜻蜓和麻雀的生态意义,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探究和了解更多的昆虫和鸟类,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简单地分辨蜻蜓和麻雀,并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评价1.学生分组讨论时,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2.学生在观察和分析蜻蜓和麻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勤奋学习;3.学生能够简单地分辨蜻蜓和麻雀,并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反思1.在分组讨论时,学生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时,较为片面,需要加强引导和讨论的纵深;2.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对昆虫和鸟类缺乏兴趣和理解,教师在拓展环节上应该做好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扬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来认识生态系统。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蜻蜓与麻雀 粤教版 (共21张PPT)

黑心人,断了候鸟生命
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爱护动物,珍惜生命。 善待动物,和谐生存。
谢谢!
从 头 往 后
从 上 往 下
2
观察内容 有几对 足 还有哪些 不同
3对
2对翅膀、一对触角
1对
1对翅膀、全身有羽毛
眼睛、 喙
头
腹
颈 躯干
外披羽毛
四肢
1对足、 1对翅膀
胸
头
尾
3对足 眼睛(复眼) 2对翅膀 口器、 1对触角
说说它是蜻蜓 还是麻雀的伙 伴?为什么?
3
蜻蜓的伙伴:② ④ ⑥ ⑦ 麻雀的伙伴:① ③ ⑤ ⑨
8、蜻蜓与麻雀
1、选定观察目标 从左到右 2、明确观察次序: 从上到下
观 察 比 较 翅 膀 有 哪 些 不 同 ?
观察内容 有几对 翅膀 还有哪些 不同
2对
没有羽毛、光滑,很薄 透明,有脉纹、 无骨骼、易碎、不可收拢
1对
有羽毛,很厚, 不透明、有翅脉、 有肌肉和骨骼、可收拢
2
先整体再局部
⑧ ⑩
像蜻蜓一样的动物属于___, 昆虫 鸟类 像麻雀一样的动物属于___。
腹
躯干
外披羽毛Leabharlann 头 眼睛、喙 颈四肢
3对足、2对翅膀 1对足、 1对翅膀 1对触角
胸
头口器、
尾
每组把昆虫和鸟类的伙伴,贴在它们的朋 4 友圈里,并说说你的理由。
蝗虫
胡蜂
鸡
瓢虫
蝴蝶
鸽子 鹦鹉 丽蝇 鸽子
信天翁
猫头鹰
老鹰
蝉
黑心网,断了候鸟南飞
蜻蜓与麻雀教案及反思

2.《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2课。
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实践活动到户外去观察”、“活动2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活动3寻找蜻蜓和麻烦的伙伴”、等五个教学环节。
本课教学情景导入从“麻雀和蜻蜓都会飞,为什么麻雀是鸟而蜻蜓不是”的问题,驱动学生以麻雀和蜻蜓为具体观察个例,探究鸟类和昆虫的一般特征。
“活动1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从蜻蜓和麻雀的都会飞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两者的翅膀有哪些不同,初步获取蜻蜓和麻雀不是同一类别动物的信息。
2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在“活动1”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翅膀的比较观察延伸至全身的比较观察,进一步引导获取蜻蜓和麻雀的不是同种动物的更多证据,并初步归纳两种动物的身体外形特征。
“活动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探究的视野,到大自然中寻找与蜻蜓或麻雀相似的动物,归纳与蜻蜓或麻雀相似的动物具有共同的身体特征,从而初步认识鸟类或昆虫的一般共同特征,并能以此对周围的动物进行辨别。
“实践活动到户外去观察”旨在于引导学生走出实验室到自然界中进行自然观察,发现自然环境中蜻蜓或麻雀等更多昆虫或鸟类动物的更多特征,获取更多有用的科学信息,丰富他们对动物的认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
蜻蜓和麻雀(树麻雀)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小动物,它们都会飞。
不少学生已经知道蜻蜓是昆虫,麻雀是鸟。
但为什么同样都会飞,蜻蜓和麻雀却属于不同类别的动物呢?具有什么特征的动物才是昆虫?具有什么特征的动物才是鸟?对这些问题,学生未必深入思考过。
本课以麻雀和蜻蜓为个例引导学生一系列的探究,通过观察和比较归纳鸟类和昆虫的一般特征。
三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上比较依赖具体的事物,他们的归纳能力还需建立在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素材的基础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标本、图片和视频等直观的资料,为学生的进行思考提供必要的思维支架。
三年级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蜻蜓与麻雀

第一课蜻蜓与麻雀萧县龙城镇中心小学汪敬洲一、教材说明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大家族》的第一课时。
先从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入手,按照"空中飞"的运动方式,对昆虫(代表动物为"蜻蜓")与鸟类(代表动物为"麻雀")两种动物类群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学习的方式,在观察比较各类动物身体结构的异同的基础上,归纳出这两类群动物的基本特征。
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以小见大,让学生能从身边的常识出发,学会科学学习的方法。
在活动的选择上,强调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观,主要安排了一些观察活动,以小组研讨的方式展开,让学生通过对图片资料、实物或标本、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材料的观察,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学习知识,提高探究的能力。
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鸟类和昆虫类的不同,激发学生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认识昆虫和鸟类,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观察昆虫、鸟类的实物或标本和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二)能力培养:1、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2、学习比较的方法。
3、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3、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比较观察蜻蜓和麻雀的翅膀和外形的不同,认识昆虫类和鸟类动物。
四、教学准备1、教具:鸟类和昆虫类的标本若干,演示课件。
2、学具:蜻蜓和麻雀标本或实物、模型、探究活动记录卡等。
五、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活动一:观察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师:蜻蜓和麻雀都能在天上飞行,知道它们是靠什么飞行的吗1、谈话:蜻蜓和麻雀都有翅膀,它们的翅膀一样吗看来同学们都知道蜻蜓和麻雀的翅膀不一样,(课件:蜻蜓与麻雀的翅膀)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蜻蜓和麻雀标本,你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它们的翅膀有什么不同,也许你们会有新发现哦!2、学生合作观察探究:观察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边观察边记录。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蜻蜓和麻雀》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它们旳身体能够分为哪几部分? 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它们旳足有哪些区别? 它们旳头部一样吗?
信天翁 瓢虫 银豹蛱蝶 家鸡
丽蝇
蜻
鹦鹉 欧洲旅鸫
蝗虫
蜓
和
麻
蝉
雀
旳
伙约70—140厘米,为大型 海鸟。嘴前端钩曲。鼻孔呈管状,左右分开。翅较长,尾较短。 腿短,位于身体后部。后趾缺乏或退化,前三趾具全 蹼。
第 八 课
蜻 蜓 与 麻 雀
蜻蜓和麻雀都会飞,都有翅膀,但它们旳 翅膀一样吗?
经过观察和比较,你发觉蜻蜓和麻 雀旳翅膀有什么不同吗?
蜻蜓
麻雀
蜻蜓
翅膀几对 2对翅膀
翅膀旳薄厚 翅膀较薄、透明 有纹路
有骨骼吗 翅膀无骨骼 有羽毛吗
翅膀无羽毛
麻雀
1对翅膀 翅膀较厚
翅膀有肌肉和骨 骼 翅膀有羽毛
蜻蜓和麻雀除了翅膀不同,还有哪些部分不同? 观察蜻蜓和麻雀旳外形
丽蝇,在双翅目有瓣蝇类中旳麻蝇总科。分布广泛,凡地球上 有人居住旳地方几乎都有它们旳存在。成虫体中型到大型,体色变 化很大,多数呈青、绿、蓝、褐等金属光泽,少数种类底色黑,覆 淡色粉被。
欧洲旅鸫,别名美洲知更鸟,旅鸫旅鸫身长23-28厘米,翼展31 -40厘米,体重77克,寿命23年。因为它鲜红旳胸脯,也叫做美洲知 更鸟,它和知更鸟不同属,没有亲缘关系。
银豹蛱蝶,为鳞翅目、蛱蝶科、银豹蛱蝶属节肢动物。分布于 中国中部、西部和东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北部。此 种蛱蝶数量不多。多接近林区多草旳坡地翱翔活动。不同海拔高度 都有分布,可升到3000m以上。
像蜻蜓一样旳动物属于昆虫,像麻雀一样旳动物属于鸟类。
昆虫:②④⑥⑦⑧
鸟类:①③⑤⑨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翅膀 翅膀上有羽毛 很厚、有肉、不容易碎
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有什么 不同?
• 它们的身体可分成哪几部分? • 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 它们的足有哪些区别? • 它们的头部一样吗?
比较蜻蜓和麻雀的外形
蜻蜓
麻雀
外形有那 些不同的 地方?
3对足 2对翅膀
腹胸
眼睛、口器、 1对触角
头
头
眼睛、喙
躯干
身体分几部 分
翅膀
足
其他
头胸腹
两对 三对 一对触角
头、躯干、尾巴
一对 一对 全身有羽毛,有喙
外披羽毛、1对 足、1对翅膀
尾
比较蜻蜓和麻雀的外形
蜻蜓
麻雀
外形有那 些不同的 地方?
头 眼、口器、触角 头
胸
3对足、2对翅膀
躯 干
腹
尾 巴
眼睛、喙
外披羽毛、1对 足、1对翅膀
寻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
蜻蜓的伙伴:② ④ ⑥ ⑦ ⑧ 麻雀的伙伴:① ③ ⑤ ⑨ ⑩
像蜻蜓一样的动物属于_昆_虫_, 像麻雀一样的动物属于_鸟_类_。
•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具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脚。
• 鸟类:身体分为头、躯干、尾巴三个部 分,全身有羽毛,有一对翅膀,一对足, 靠喙取食,卵生的。
鸟类
昆虫类
达标测评:
1、像蜻蜓一样的动物属于_昆_虫_,像麻 雀一样的动物属于
先学、导学:
• 观察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什么不 同?
• 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有什么不同? • 观察图画,说说哪些是蜻蜓的伙伴,
哪些是麻雀的伙伴? • 根据观察和判断,说说昆虫和鸟类动
物各有什么特征?
观察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什 么不同?
这是我的发现:
蜻蜓
麻雀
两对翅膀 翅膀上没有羽毛 很簿、透明、容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