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B染料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染料废水是指在染料生产、印染及相关行业中使用的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由于染料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染料废水的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被提出和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对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

传统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和综合处理等方法。

其中,生物处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利用生物菌群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生物处理技术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两种。

好氧法是通过给废水供给充足的氧气,使细菌能够以氧化有机物的方式进行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对氧气的需求较大,能耗较高。

相反,厌氧法则是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进行,细菌通过发酵代谢将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厌氧法节约能源,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对操作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物化处理包括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和膜分离等方法。

沉淀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沉淀下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吸附则是利用一定的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使其从溶液中转移到吸附剂表面。

吸附具有高效、易操作、适应性广的特点。

氧化与还原则是通过给废水供给氧化剂或还原剂,使有机物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

而膜分离则是利用不同孔径的膜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与水分离,达到净化的目的。

综合处理则是将多种处理方法进行组合,利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对染料废水进行多层次、多阶段的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点,提高处理效果,并减少环境的污染。

除了传统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正在被研究和应用。

例如,光催化技术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2024年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范文

《2024年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范文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染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盐分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对水体、土壤和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二、染料废水的来源与特点染料废水主要来源于印染、纺织、染料制造等工业生产过程。

其特点为色度高、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染料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混凝沉淀、膜分离等方法。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去除;混凝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沉淀;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透过性对废水进行分离和提纯。

物理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往往只能去除部分有害物质,难以达到完全去除的目的。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化学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物而去除。

化学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可能产生二次污染问题。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生物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对处理含有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染料废水效果显著。

但生物法对废水的pH值、温度等条件要求较高,且对某些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处理效果不佳。

4. 综合法综合法是将两种或多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以实现更好的处理效果。

如物理-化学法、生物-物理法等。

综合法具有取长补短的效果,能更有效地去除染料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四、各种处理方法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目前,各种处理方法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染料生产企业中都有应用。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染料废水是指在染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特点是颜色浓度高、难生化降解、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这些废水的排放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治理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染料废水的特点1. 颜色浓度高:染料废水的颜色主要来自于染料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能够吸收光线,导致废水呈现出特殊的颜色。

一些染料废水颜色鲜艳、难以溶解,严重影响了水体的透明度和景观。

2. 难生化降解:染料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物质难以被微生物降解。

传统的生化处理方法对于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不佳,处理周期长且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3. 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除了染料的有机化合物外,染料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铜、锌等。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有较大的危害,对于处理这些带有重金属的废水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手段。

目前,针对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是目前染料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而厌氧生物处理则不需要氧气,通过微生物在缺氧状态下降解有机物质。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氧化、絮凝沉淀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中。

化学氧化主要利用化学试剂的氧化性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较小的分子。

絮凝沉淀则是通过加入絮凝剂将废水中的颗粒物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包括光催化、臭氧氧化、电化学氧化等,这些技术利用高能量的氧化剂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最终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4. 聚合物吸附技术:聚合物吸附技术通过加入具有高度亲和力的聚合物材料,将废水中的有机染料物质吸附于材料表面,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方法的研究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方法的研究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方法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染料废水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水之一,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色素,具有高度难降解性和毒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染料废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对染料废水的有效处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针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处理、化学氧化、吸附等多种途径。

不同的方法在处理效率、成本、操作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为了提高染料废水处理的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有必要深入研究不同技术方法的优缺点,探索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处理方案。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对不同技术的比较和评价,希望能够为染料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和总结当前针对染料废水处理的各种方法,为解决染料废水处理难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不同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各种方法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为今后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染料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提高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奠定基础。

整体而言,本研究旨在探索和掌握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方法的最新进展与应用前景,为解决染料废水处理难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 正文2.1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方法1植物吸附法是一种环保、低成本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植物吸附法利用植物根系和叶片的表面微生物团聚体,吸附和降解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

研究表明,许多植物具有很好的染料废水处理能力,如草莓、芦荟、水稻等。

这些植物通过吸附染料分子,将其浓缩在植物体内,然后通过代谢或降解机制将其分解成无害物质。

《2024年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染料工业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产生的染料废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染料废水成分复杂,色度高,毒性大,对环境生态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综述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染料废水特性及危害染料废水主要来源于纺织、印染、皮革、油漆等工业生产过程,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染料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具有色度高、毒性大、生物难降解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染料废水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影响水体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针对染料废水的特点,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了多种处理技术。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技术及其研究进展: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膜分离、絮凝沉淀等技术。

其中,活性炭吸附是常用的处理方法,能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然而,活性炭再生困难,成本较高。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但膜污染和成本问题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

絮凝沉淀技术通过投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沉淀,从而降低废水色度和浊度。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沉淀等技术。

氧化法通过强氧化剂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双氧水、高锰酸钾等。

还原法则是通过还原剂将有机物还原为低毒或无毒物质。

沉淀法则是通过投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含量。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等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曝气使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接触,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生物膜法则是在载体上培养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处理废水。

《2024年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范文

《2024年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范文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染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已成为国内外环保领域的关注焦点。

染料废水因其颜色深、成分复杂、毒性大,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本文将对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染料废水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染料废水的来源及特性染料废水主要来源于印染、纺织、化工等行业,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盐分以及染料色素等。

其特性表现为:色度高、有机物含量高、pH值波动大、有毒有害物质多等。

这些特性使得染料废水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三、染料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法物理法是利用物理原理对染料废水进行分离和净化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吸附法、膜分离法、沉淀法等。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透过性对废水进行分离和净化;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2. 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对染料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或分解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化学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从而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染料废水进行净化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生物膜法则是在载体上附着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降解。

4. 综合处理法针对染料废水的特性,许多研究者提出了综合处理法,即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常见的综合处理法包括物化+生物法、多级串联处理等。

这种处理方法既能发挥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又能相互弥补不足,从而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四、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完整word)染料废水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

(完整word)染料废水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

染料废水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染料废水是国内外公认的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染料废水来源及污染物成分十分复杂,具有水质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等特点,直接排放危害极大.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染料废水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染料工业废水来自生长过程产生的废母液,如硝化、还原、氧化、氯化、缩合、重氮化、偶合等反应产生的废母液.这些母液的COD每升可高达几万至几十万毫克。

染料生产中还有的废水来自于染料产品的分离精制、水洗过程中产生的过滤液、洗涤水。

1.染料废水处理基本工艺染料废水的盐分高、色度高、难降解、有机物成分复杂.生产采用的基本原料是苯、萘、蒽醌及杂环类化合物,毒性大,处理难度较大.国内染料厂为提高COD去除率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增加絮凝和生化反应的级数,即所渭“絮凝再絮凝”、“生化再生化”,其废水处理流程长,费用高,处理效果虽有所提高,但仍难令人满意.(2)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该法固然有相当的去除效果,但由于目前活性炭再生不易,导致处理成本昂贵,经济上不合理,厂方实难承受.2.不同浓度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染料生产按有机物浓度高低可分为三类,对此应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

(1)超高浓度废水,主要是染料和中间体母液,压滤头遍洗液。

其特点为高有机物浓度,高色度,高含盐量,COD为100,000~150,000mg/L。

对于这类废水,采用焚烧处理最为经济合理.(2)高浓度废水,主要是染料洗液、反应釜洗刷水等,其有机物浓度、色度仍然比较高,对于这类废水,常采用高效的物化一生化处理技术。

(3)低浓度废水,可直接采用生化处理。

3.染料废水处理案例以下介绍两种染料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实例。

(1) 絮凝—生化法处理分散、还原染料废水某厂生产分散与还原染料,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废水处理系统进水水质:COD1,500mg/L,BOD7,000mg/L.经该工艺流程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COD≤200mg/L,运行较稳定.(2)高效气浮—纯氧生化法处理染料厂分散染料、染料中间体废水某染料厂生产分散染料与染料中间体,其生产废水包括四种类型如表。

染料行业常用废水处理技术

染料行业常用废水处理技术

染料行业常用废水处理技术染料行业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行业,其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因此,染料废水的处理成为了环保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下面将介绍染料行业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一种带有微生物的细小颗粒物(即活性污泥),通过生物作用降解和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出水效果好,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例如对于废水中的颜料颗粒不易去除。

2. 气浮法气浮法是利用气泡把废水中的悬浮物固定起来从而移除的方法。

它适用于处理废水中的细小颗粒以及油污,例如染料废水中的煤焦油和炉渣以及其他的沉积物。

气浮法的优点是系统运行稳定,直接气浮出水效果良好,但其缺点是对于颜料颗粒的去除效果较差,且维护成本较高。

3.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物理吸附方法,适用于废水中各种混合物的精准明确净化和分别。

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反应被吸附到活性炭上,并且发生确定的化学反应,以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活性炭吸附法对于处理有机物质的废水具有好的处理效果,但在处理染料废水时,其吸附效率会受到pH值、有机质和重金属等因素的影响。

4. 氧化法氧化法是在确定条件下,利用氧气、臭氧、高锰酸、过氧化氢及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在这一技术中,臭氧氧化法和过氧化氢氧化法是两种常见的氧化方式。

氧化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降解和去除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色素,但其缺点是耗能较多且维护成本高。

5. 膜分别技术膜分别技术是将废水通过孔径确定的膜过滤,将膜上的水分子与向下通过的质量分子分别出来,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技术。

在这一技术中,反渗透和超滤技术是两种常见的膜分别技术。

膜分别技术适用于处理小分子、高浓度、高粘度和有机物浓度较低的染料废水,但其缺点是需要比较高的能源消耗和膜的维护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随染料生产和印染行业的发展,染料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多。

由于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组分复杂、水质变化和生物毒性大,以及难生化降解,并朝着抗光解、抗氧化的方向发展等特点,使处理染料废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并且,印染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将消耗溶解氧,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及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进一步恶化环境。

因此,染料工业废水的排放处理已经成为了国内外聚焦的热点。

DCB的化学名称为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以DCB为原料的颜料色光纯正、光亮,耐碱和耐热坚牢度好,是颜料行业难以代的品种,现产量占有机颜料的25%~30%,并逐年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DCB染料废水比较难降解,废水水质见表1。

表1 染料生产废水水质参数项目范围平均值COD/(mg·L-1) 11600~33686 224820BOD5/(mg·L-1) 800~900 885 NaOH/% 7~9 8 NH4+-N/(mg·L-1) 1148~1347 1247.9TN/(mg·L-1) 1236~1540 1388SS/(mg·L-1) 1600~1900 1700pH 13.75~13.98 13.9色度/倍—20000 苯胺类/(mg·L-1) 220~320 270电导率/(μs·cm-1) 12114~13840 129001、常用染料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当前有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均可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降解处理,国内外常用于工业染料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生物处理法、化学絮凝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和电化学法等方法。

其他如膜分离技术、辐照技术等也正在推广应用。

在具体城市下水道和污水处理中,废水首先在工厂作预处理,达到城市下水道排放标准后进行集中处理。

废水经过预处理再排放可改善污水水质,降低城市污水厂处理负荷,同时便于根据不同的废水水质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手段。

在对印染废水进行最终处理时,有机物的去除一般以生物法为主,对难于生物降解的印染废水,采用厌氧(水解)好氧联合处理较为合适,对易于生物降解的印染废水,可采用一段生物处理。

色度的去除,一般以物理化学方法为主,对于规模大、处理水平高的工厂,可采用电解、化学絮凝、臭氧氧化等工艺,对于小规模的工厂,可采用炉渣过滤。

以下是国内外具体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概要。

1.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主要通过生物菌体的絮凝作用、吸附作用和生物的降解作用对废水中发色物质予以分离和降解。

生物的絮凝和吸附作用属于物理过程,并不能使得染料分子的结构发生化学变化,而生物的降解作用则是利用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染料分子,破坏其发色基团和不饱和键,并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水解、化合过程,将染料最终降解为简单无机物,或转化成各种营养物或原生质。

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即使是苯环结构,也能被诺卡氏菌、环形小球菌分解,在辅酶HSCOA的作用下,苯环裂解,分解为有机酸,最终氧化为CO2和H2O。

因此,自上世纪以来,由于生物处理法运营成本低,经济适用,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处理法虽然对BOD的去除率较高,去除率可达80%,且运行费用较低。

但对复杂大分子物质降解效果较差,仅在50%左右。

故对染料废水色度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往往不太理想,尤其PVA等化学浆料、表面活性剂和坯布碱减量技术的广泛应用,染料废水CODcr可达3000mg·L-1,且可生化性明显下降,BOD/CODcr一般低于0.2,仅单纯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其出水难以达标。

相对于好氧处理法而言,厌氧生物处理法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复杂大分子物质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但厌氧法处理工业废水经常伴随着腐臭味,且单独运用厌氧处理法处理染料废水效果也不理想,仍难以达标排放。

因此,在当前染料工业废水生物处理装置后,通常串联物理化学处理(混凝沉淀或气浮)装置作进一步处理。

后续处理中。

基于上述生物处理法存在的局限和当前染料向抗光解抗生物氧化方向发展,探索生物处理工艺优化组合和筛选具有强降解能力、高效絮凝活性的降解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1.2絮凝法絮凝法是向废水中加入一定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的作用,使原先溶于废水中或呈细微悬浮状态、不易沉降(或气浮)、过滤的污染物集结成较大颗粒,以便与水分离的方法,从而使富集在废水中的发色物质分离、去除。

絮凝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采用的混凝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无机混凝剂多半以铝盐和铁盐为主,常用的混凝剂包括石灰(Ca(OH)2)、硫酸(Al2(SO4)3·14H2O)、氯化铁(FeCl3)、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等,以及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硫酸铁等。

无机高分子聚合物混凝剂具有腐蚀性小、pH值范围广、混凝沉降性能好、脱水性能好和废水处理效果好优点。

有机混凝剂是指能够发挥絮凝作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物质,根据可离解基团特性,可分为阴离子型(基团—COOH、—SO3H、—OS3H等)、阳离子型(基团—NH3OH、—NH2OH、—CONH3OH等)、两性型(同时含有两种基团)和非离子型(不能电离的非电解质)。

在染料废水中常用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CG-A、DC-491、611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mPAM(甲叉基聚丙稀酰胺)等。

较无机絮凝剂而言,具有脱色效果好、投药剂量小、pH范围宽、产生淤泥体积小等优点。

近年来,国外采用有机高分子混凝剂者日益增加,且有取代无机混凝剂之势,但有机絮凝剂的价格高,影响其广泛应用。

絮凝法常与其它处理方法(如:生化处理法、过滤等)联用,处理后出水:CODcr去除率为70%~80%,BOD5去除率为90%~96%,色度去除率可达70%以上。

絮凝法被认为是相当有效、经济的脱色技术之一,比生物处理方法还更经济,具有工程投资低、占地面积少、处理量大、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率很高等优势。

但絮凝法具有:对亲水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差、CODcr去除率低、处理时间长、生成大量的泥渣且脱水处置困难等缺点,这是影响该方法广泛应用工程实践的主要原因。

因此,开发新型多功能高效絮凝剂和优化应用工艺是当前此法研究的重点。

1.3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借助氧化作用破坏染料的共扼体系或发色基团是印染脱色处理的方法,是染料废水脱色降解的主要方法之一。

除常规的氯氧化法外,国内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电解氧化和光氧化方面。

但由于氯氧化法在脱色的同时,易产生小分子、危险性更大的、引起动物肿瘤、损坏神经系统的三氯甲烷等有机卤代物,现已极少使用;而过氧化氢法和光催化法虽具有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受处理成本和能耗的制约,离产业化应用尚有一定的距离。

臭氧是良好的脱色氧化剂,对于含水溶性染料废水如活性、直接、阳离子和酸性等染林其脱色率很高;对分散染料也有较好脱色效果;但对其他以悬浮状态存在于废水中的还原、硫化和涂料,脱色效果较差。

臭氧氧化也可以与其他处理技术结合应用。

如用FeSO4、Fe2(SO4)3、及FeCl3,凝聚后再用臭氧处理可提高脱色处理;臭氧加紫外辐射或同时进行电离辐射也可提高氧化效率。

由于臭氧氧化对染料品种适应性广、脱色效率高,同时O3在废水中的还原产物以及过剩O3,能迅速在溶液和空气中分解为O2,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O3脱色技术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目前臭氧氧化的主要缺点是运行费用相对偏高,因此,当前国内外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化学氧化法主要是臭氧氧化法。

1.4吸附法吸附脱色的一个主要优点是通过吸附的作用可将染料从水中去除,吸附过程保留了染料的结构。

目前,国内外运用于染料工业废水处理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硅聚物、大孔树脂等比表面积大的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染料色度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因成本相对较高尚未广泛推广应用;高岭土、工业炉渣等低成本的材料作为吸附剂对染料废水也具有一定的脱色作用,但目前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

当前工业化处理染料废水的吸附法主要为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良吸附剂早已广泛应用,至今仍是有色废水的良好吸附剂。

活性炭吸附法对去除水溶性有机物非常有效,对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脱色率均在97%以上,CODcr的去除率为63%~95%。

但活性碳吸附对高浓度、疏水性染料废水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且由于活性炭使用成本较昂贵,单位废水处理成本较高。

因此,活性碳吸附法常结合其他方法一并使用,主要作废水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

因此,当前研制开发适用范围宽、吸附效率高、再生容易、性能稳定、处理成本低的吸附剂是这一技术方法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针对食品、印染、焦化等废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开发了生化尾水提标、脱色树脂,具有吸附速度快、容量高、易再生等优势,能够实现对大水量废水的深度除COD和脱色处理,为水资源的回用提供保障,该技术具有材料吸附容量大,运行成本低,易于再生,使用寿命长;设备运行成本低,维护费用低,操作简单等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印染、焦化、食品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去除COD和脱色治理,工艺流程如下:图1 工艺流程图1.5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利用电极产生的氧化还原剂破坏染料分子结构而使染料脱色降解的方法。

电化学法主要分:电解法、电气浮除法和微电池法。

研究表明,电化学法是能有效处理染料废水色度、CODcr、BOD和TSS的有效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电解法是采用石墨、钛板等作极板,以NaCl、Na2SO4或水中原有盐做导电介质,对染料废水电解,阳极产生O2或Cl2,阴极产生H2,利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氧或NaClO的氧化作用及H2的还原作用破坏染料分子结构而脱色;电气浮除法是以Fe、Al为阳极,由电极反应产生Fe2+、Al3+水解产物形成絮凝,通过对染料分子的氧化还原及吸附作用而脱色,絮体因阴极产生的H2而上浮;微电池法是将铸铁屑作为滤料,染料废水浸没或通过,利用Fe与废水的电位差,产生电极效应,电极反应产生新生态的H较高的化学活性,能够与染料废水中的多种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染料的发色结构。

电化学法处理染料废水一般无需加入化学药品,后处理简单,占地面积少,管理方便,被称为清洁处理法。

除阳离子染料外,电化学法对其它的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在90%以上。

但在实际运行中,单位电耗和电极材料使用量大,使其发展和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

因此,研制强性能新型电极材料和高效电化学反应工艺是该技术走向实用化的关键,也正是当前对电化学法技术进行改良的重要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