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质量检查表

病房护理质量检查表(外科)

日期: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1-介绍 本文档是为了保证护理质量,规范护理工作流程而设计的质量控制检查表。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2-检查项目 2-1-患者护理记录 ●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等基本信息记录的准确性 ●护理记录的时间点、护理措施和效果等的详细记录 ●上级医师和护士之间的交接班记录是否完整并准确 2-2-护理操作的规范性 ●护理人员是否按照操作规范和标准操作护理设备 ●护理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护理操作中是否采取无菌技术,并注意消毒和清洁工作 2-3-药物管理 ●药物的存储是否符合规范和制度要求

●药物的发放和配药是否准确,是否按照医嘱执行 ●对药物的使用是否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2-4-患者安全 ●患者的身份核对是否准确,如使用腕带等方式 ●对于高风险患者的护理是否有专门的措施,如跌倒预防等 ●是否定期进行患者疼痛评估和疼痛的管理 2-5-感染控制 ●是否按照感染控制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是否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是否定期进行手卫生和消毒操作,并保证设备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2-6-培训与教育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否及时进行 ●是否定期进行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和评估 ●是否定期组织护理知识的讲座和培训活动 3-附件 4-法律名词及注释

●患者护理记录:在患者护理过程中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护理措施和效果等的文档。 ●交接班记录:护理人员之间在移交工作职责时进行的记录,包括病情变化、医嘱执行情况等信息。 ●个人防护装备:为了防止感染等危害,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需佩戴的口罩、手套、护目镜等物品。 ●无菌技术:为了防止感染,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等操作时采用的无菌操作方法。 ●跌倒预防:针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的措施,包括加装护栏、使用防滑设备、增加监护等。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工具。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本文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使用方法和应用案例。 全面性:检查表应涵盖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沟通交流等。 客观性:检查表的内容应基于实际护理工作和患者需求,尽可能避免主观臆断。 可操作性:检查表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方便护士使用和填写。 持续性:检查表应能适应护理工作的变化和发展,能够持续改进。 制定检查表:根据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的检查表。可以参考相关文献、专家意见或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 培训护士:向护士介绍检查表的作用和填写方法,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使用。 实施检查:按照检查表的内容,对每位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检查。

可以采用随机抽查或定期普查的方式。 分析反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找出潜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根据反馈结果,对检查表进行修订和完善,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某医院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过程中,引入了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通过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和实施检查,该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以下是具体案例: 制定检查表:该医院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涵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沟通交流等内容的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培训护士:该医院组织了全体护士参加培训,介绍了检查表的作用和填写方法,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使用。 实施检查:该医院采用了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每位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部分护士在基础护理和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不足。

护理质控检查表

护理质控检查表 2.护士长及时处理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和汇总,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未及时处理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未上报或汇总,未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2分/项 3.护士长认真执行护理质控制度,组织开展各项质控工作。未认真执行护理质控制度,未组织开展各项质控工作1分/项 4.护士长积极参与护理培训和研究,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未积极参与护理培训和研究,未提高自身专业水平1分/项 5.护士长能够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处理好与医生、患者、 家属的关系。未能有效协调和沟通,处理不好与医生、患者、家属的关系1分/项 6.护士长能够有效的管理护理团队,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 作效率。未能有效管理护理团队,未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1分/项 7.护士长能够有效的分配和调配人力资源,保障病区护理 工作的正常进行。未能有效分配和调配人力资源,未保障病区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1分/项 总分 10分

注:护士长管理评分标准适用于病区护士长、门诊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等职务。 计划或工作重点: 1.规章制度、护士制度、常规、规程制定不齐全,需要及 时修订并严格执行。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需要质量管理分容,有改进。无质量讲评需要加强。 2.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未严格执行,需要加 强制度落实。有全院统一的规章制度,需要规范执行。 3.实施护理质量自控,需要完善监控内自控项目,及时改进。需要建立质量讲评制度。 4.有护理差错防范措施,但需要加强防范措施、报告、处理、登记、讨论制度。需要建立差错防范措施的记录。 5.有压疮、易跌倒等评估、预报、监控制度并落实,但需 要加强记录和讨论记录。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表

2.皮肤切开之前(暂停) 3.患者离手术室之前(结束) 1.患者麻醉手术前 (开始 )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共同确认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共同确认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患者身份记录实施手术的名称 手术部位手术部位清点手术用物 手术方式手术方式数量正确 知情同意手术体位数量不正确( X-ray 和签名)手术部位标识手术风险预警:手术标本确认是否手术医师陈述:预计手术时间患者姓名病案号 麻醉安全检查完成预计失血量皮肤完整性检查是否 血氧监测建立是否强调关注点引流管有无 患者过敏史有无麻醉医师陈述:强调关注点尿管有无 气道障碍或呼吸功能障碍应对方案其它管路:有设备 / 提供支持手术护士陈述:物品灭菌合格仪器设备需要检修是否

无应对方案病人去向: 静脉通道建立完成是否仪器设备完好PACU 皮肤完整性检查是否术前60分钟内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回病房 计划自体/异体输血是否是否ICU 假体/ 植入物/ 金属需要相关影像资料其它:有无有无是否在与核对项目相应的框内“”打钩“√”即可完成! 其它:有无其它:有无 手术医生签名:麻醉师签名:巡回护士签名: 手术手术手术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手术安全质量检查表 手术安全核查表

1.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 麻醉分级 (ASA分级 ) 3. 手术持续时间 I 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0)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T1:手术在 3 小时内完成( 0)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疾病(0)T2:完成手术,超过 3 小时( 1)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 / 或尿道插管;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 患者没有意识障碍。系统性疾病(0) II 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0)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切口甲级愈合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未丧失工作能力(1) 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切口感染 --- 浅层感染 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 / 或尿道插管;威胁生命安全。(1)深层感染 患者病情稳定;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1)在与评价项目相应的框内“”打钩“√”III 类手术切口(清洁 -污染手术)(1 )P6:脑死亡的患者(1)后,分值相加即可完成! 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 4.手术类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