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质量检查表

急诊抢救室护理质量检查表1

急诊护理质量检查表(预检分诊)2

护理质量检查表

目录 第一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护理质量检查表 1. 三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2。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3。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表 4。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1)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特殊区域用) (2)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供应室用) (3)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门诊用) (4)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病房用) 第三部分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 普通病区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1 特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2 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3 二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4 三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3。急救物品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4.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5。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6。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7 手术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8. ICU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9。急诊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0 门诊部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1. 输液室、注射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2。抽血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3。血透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4. 产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5. 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6. 节假日前护理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17。夜班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第四部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第一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护理质量检查表1。三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2.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科室:项目: 存在问题: 检查人: 年月日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护士长 年月日 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科 质控组 年月日 注:1、检查者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当事人及护士长 2、科室一周内根据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和落实整改措施 3、护士长及质控组成员一周后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3.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表 检查人员检查时间20 年月日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1-介绍 本文档是为了保证护理质量,规范护理工作流程而设计的质量控制检查表。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2-检查项目 2-1-患者护理记录 ●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等基本信息记录的准确性 ●护理记录的时间点、护理措施和效果等的详细记录 ●上级医师和护士之间的交接班记录是否完整并准确 2-2-护理操作的规范性 ●护理人员是否按照操作规范和标准操作护理设备 ●护理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护理操作中是否采取无菌技术,并注意消毒和清洁工作 2-3-药物管理 ●药物的存储是否符合规范和制度要求

●药物的发放和配药是否准确,是否按照医嘱执行 ●对药物的使用是否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2-4-患者安全 ●患者的身份核对是否准确,如使用腕带等方式 ●对于高风险患者的护理是否有专门的措施,如跌倒预防等 ●是否定期进行患者疼痛评估和疼痛的管理 2-5-感染控制 ●是否按照感染控制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是否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是否定期进行手卫生和消毒操作,并保证设备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2-6-培训与教育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否及时进行 ●是否定期进行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和评估 ●是否定期组织护理知识的讲座和培训活动 3-附件 4-法律名词及注释

●患者护理记录:在患者护理过程中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护理措施和效果等的文档。 ●交接班记录:护理人员之间在移交工作职责时进行的记录,包括病情变化、医嘱执行情况等信息。 ●个人防护装备:为了防止感染等危害,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需佩戴的口罩、手套、护目镜等物品。 ●无菌技术:为了防止感染,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等操作时采用的无菌操作方法。 ●跌倒预防:针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的措施,包括加装护栏、使用防滑设备、增加监护等。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工具。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本文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使用方法和应用案例。 全面性:检查表应涵盖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沟通交流等。 客观性:检查表的内容应基于实际护理工作和患者需求,尽可能避免主观臆断。 可操作性:检查表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方便护士使用和填写。 持续性:检查表应能适应护理工作的变化和发展,能够持续改进。 制定检查表:根据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的检查表。可以参考相关文献、专家意见或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 培训护士:向护士介绍检查表的作用和填写方法,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使用。 实施检查:按照检查表的内容,对每位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检查。

可以采用随机抽查或定期普查的方式。 分析反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找出潜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根据反馈结果,对检查表进行修订和完善,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某医院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过程中,引入了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通过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和实施检查,该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以下是具体案例: 制定检查表:该医院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涵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沟通交流等内容的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表。 培训护士:该医院组织了全体护士参加培训,介绍了检查表的作用和填写方法,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使用。 实施检查:该医院采用了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每位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部分护士在基础护理和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不足。

护理质控检查表

护理质控检查表 2.护士长及时处理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和汇总,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未及时处理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未上报或汇总,未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2分/项 3.护士长认真执行护理质控制度,组织开展各项质控工作。未认真执行护理质控制度,未组织开展各项质控工作1分/项 4.护士长积极参与护理培训和研究,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未积极参与护理培训和研究,未提高自身专业水平1分/项 5.护士长能够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处理好与医生、患者、 家属的关系。未能有效协调和沟通,处理不好与医生、患者、家属的关系1分/项 6.护士长能够有效的管理护理团队,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 作效率。未能有效管理护理团队,未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1分/项 7.护士长能够有效的分配和调配人力资源,保障病区护理 工作的正常进行。未能有效分配和调配人力资源,未保障病区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1分/项 总分 10分

注:护士长管理评分标准适用于病区护士长、门诊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等职务。 计划或工作重点: 1.规章制度、护士制度、常规、规程制定不齐全,需要及 时修订并严格执行。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需要质量管理分容,有改进。无质量讲评需要加强。 2.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未严格执行,需要加 强制度落实。有全院统一的规章制度,需要规范执行。 3.实施护理质量自控,需要完善监控内自控项目,及时改进。需要建立质量讲评制度。 4.有护理差错防范措施,但需要加强防范措施、报告、处理、登记、讨论制度。需要建立差错防范措施的记录。 5.有压疮、易跌倒等评估、预报、监控制度并落实,但需 要加强记录和讨论记录。

护理质量检查表

护理质量检查表

目录 第一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护理质量检查表 1. 三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2.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3.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表 4. 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1)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特殊区域用) (2)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供应室用) (3)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门诊用) (4)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病房用) 第三部分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 普通病区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 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1 特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2 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3 二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4 三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3. 急救物品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4.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5. 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6.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7 手术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8. ICU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9. 急诊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0 门诊部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1. 输液室、注射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2. 抽血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3. 血透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4. 产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5. 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6. 节假日前护理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17. 夜班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第四部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第一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序号指标项目计算方法 合格 率 说明 1 病区管理质 量 (标准分 100分合格 分≥90分) 病区管理合格 率=病室管理 合格数/病室 管理抽查总数 ×100% 100% 包括:①护士 管理②病区 环境管理③ 物品的管理 ④护理安全管 理 2 急救物品质 量(标准分 100分、合格 分≥95分, 其中急救物 品完好率 100%) 急救物品完好 率=急救物品 合格件数/急 救物品总件数 ×100% 100% 随机抽查抢救 物品若干件包 括:药物、器 械、用物 3 分级护理质 量(标准分 100分、合格 分≥80分, 其中特、一 特、一级护理 合格率=特、一 级护理考核合 格患者数/特、 一级护理考核 90% 1、一级质控每 个病区抽查特 护及一级护理 5个患者,按 月算合格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