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_单级单调谐放大器_HUST_华中科技大学

本科生(Multisim仿真)报告

题目:单级单调谐放大器

学号HUST

姓名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通信工程1301班

指导教师黄佳庆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2015年11 月14 日

1 原理电路图

C 4

R

3L F

C F

C 3

R 2

R 1

C 2

P 1

R 4

P 2a

b L –+

图1-1-1 原理电路图【第三章3.3晶体管谐振放大器】

2 仿真电路图

图2-1-1 仿真电路图

仿真电路图说明:因为不知道如何设置电感抽头参数,故采用两个电感串联代替电感抽头。

3 仿真结果

3.1 时域

输入波形:信号源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负载电阻R 3(10K )两端波形

分析:由上图可知,当输入频率为谐振频率时,晶体管的负载等效为一个电阻,输出波形幅值最大,但由于fe ϕ的存在,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的相位差为fe ϕ+

180。

3.1.1 关键点电压波形

输入波形:信号源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电容C 3(56pF )两端波形

输出波形 Channel B

输入波形 Channel A

图3-1-1 电容的电压波形

输入波形:信号源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电感L1+L2两端波形图3-1-2 电感的电压波形输入波形Channel A

输出波形Channel B

输入波形Channel A

输出波形Channel B

3.1.2 关键点电压、电流值信息

3.1.3 品质因数(Q 值)

3211062.62

.302

.0-⨯==

=P P 22

12222

122

g oe ie p

oe ie p g p g g C C p C p C ∑∑=++=++令

=

g C 0L Q ω

3.2频域

3.2.1幅频特性

图3-2-1 幅频特性

分析:由上图可知,输出信号的幅度随输入频率远离谐振频率时的改变而变化,其中输出幅度最大的点对应的频率为谐振频率,而当输入频率远离谐振频率时,输出信号的幅度会降低。

3.2.2相频特性

图3-2-2相频特性

分析:由上图可知,当频率较低的时候,晶体管的负载呈感性,电压的相位超前于电流;当频率较高的时候,晶体管的负载呈容性,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压,。而当输入频率为某个值时,输出电压的相位为0,即晶体管的负载为纯电阻,回路为谐振状态。

4仿真总结

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可说是经历了重重磨难。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下:

1.软件使用不熟练,寻找电感线圈、合适的三极管等器件时,也还是花了一番功夫。

2.设置元器件参数时遇到挫折,不知道电感抽头的参数需要如何设置,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结果还是无法得到很清晰的结果。因为无法确定参数,而我们又查到了其他人做实验时,用多个电感串联的方式来代替电感抽头,故我们也尝试了这一方法。

3.我们的电路图仿真时,没有输入波形,之后发现是示波器没有调整。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示波器。

4.我们的电路图仿真后,虽然可以得到正确的时域波形,但得到的幅频特性曲线却有两个峰值。之后调整电容、电感值,才得到了只有一个峰值的幅频特性曲线。可此时的波形出现了严重的截止失真,我们查阅模拟电子技术后知道了原因,修改了R1电阻,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但观察各要点的直流电压,发现V BE<0.6V,三极管应该未导通,我们不知道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经查阅资料后,我们仍无法理解这种现象,所以希望老师可以解答我们的疑惑。

感悟: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感受到因为不熟悉操作环境,而寸步难移的窘境,所以老师之后布置类似的实验时,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实验环境。做实验与听理论知识,我们感觉到还是有较大差别。可以说实验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得到的结果常常与自己的预想不符,而我们又无法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理论知识也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解决这些不同,应该说我们都还需要不断地学习。

参考文献

模电课本

通信电子线路

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_单级单调谐放大器_HUST_华中科技大学

本科生(Multisim仿真)报告 题目:单级单调谐放大器 学号HUST 姓名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通信工程1301班 指导教师黄佳庆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2015年11 月14 日

1 原理电路图 C 4 R 3L F C F C 3 R 2 R 1 C 2 P 1 R 4 P 2a b L –+ 图1-1-1 原理电路图【第三章3.3晶体管谐振放大器】 2 仿真电路图 图2-1-1 仿真电路图 仿真电路图说明:因为不知道如何设置电感抽头参数,故采用两个电感串联代替电感抽头。

3 仿真结果 3.1 时域 输入波形:信号源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负载电阻R 3(10K )两端波形 分析:由上图可知,当输入频率为谐振频率时,晶体管的负载等效为一个电阻,输出波形幅值最大,但由于fe ϕ的存在,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的相位差为fe ϕ+ 180。 3.1.1 关键点电压波形 输入波形:信号源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电容C 3(56pF )两端波形 输出波形 Channel B 输入波形 Channel A

图3-1-1 电容的电压波形 输入波形:信号源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电感L1+L2两端波形图3-1-2 电感的电压波形输入波形Channel A 输出波形Channel B 输入波形Channel A 输出波形Channel B

3.1.2 关键点电压、电流值信息 3.1.3 品质因数(Q 值) 3211062.62 .302 .0-⨯== =P P 22 12222 122 g oe ie p oe ie p g p g g C C p C p C ∑∑=++=++令 ∑ ∑ = g C 0L Q ω

multisim实验二实验报告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_自动化学院_(院、系)_工业自动化_专业_144_班_电子线路计算机仿真课程 实验二模拟运算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Multisim平台上进行集成运算放大器仿真实验的方法 2、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电路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Multisim11。 三、实验内容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1)创建电路 创建如图所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并设置各元器件参数。 图2-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2)仿真测试 ①闭合仿真开关。 ②观察万用表,显示输出电压有效值为5V,打开示波器窗口,如图所示。

图2- 3 输入、输出波形图 (3)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这是典型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入电压u I 通过电阻R 作用于集成运放的反向输入端,故输出电压uo 与u I 反相。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 ’接地。 由“虚短”的原则,有 u N = u P = 0 由“虚断”的原则,有 i R = i F R u u R o N I -=-N u u 整理,得 因此,u o 和u I 成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R f /R ,负号表示u o 与u I 反相。 在这里,R f =100k Ω,R=10k Ω,u I =0.5,所以 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1)创建电路 创建如下图所示电路,并设置电路参数。 图2-4 反向比例运算电路 图2- 2 输出电压有效值 I f o u R R - =u -5V 0.5*-10u ==-=I f o u R R

图2- 5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2)仿真测试 ①闭合仿真开关。 ②观察交流万用表,显示输出电压有效值为5.5V ,打开示波器窗口,如图所示。观察u I 和u O 波形,由大小和相位关系,可以得出u O = 11u I ,与理论值相符。 (3)实验原理 由“虚短”和“虚断”,有 u P = u N = u I 且 图2- 6 输出电压有效值 图2-7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仿真波形 图2-8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f N O N R u u R -=-0u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范文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范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一、目的 2.19利用multiim分析图P2.5所示电路中Rb、Rc和晶体管参数变化对Q点、Au、Ri、Ro和Uom的影响。 二、仿真电路 晶体管采用虚拟晶体管,VCC12V。 1、当Rc5k,Rb510k和Rb1M时电路图如下(图1): 图1 2、当Rb510k,Rc5k和Rc10k时电路图如下(图2) 图2 3、当Rb1M时,Rc5k和Rc10k时的电路图如下(图3) 图3 4、当Rb510k,Rc5k时,=80,和=100时的电路图如下(图4) 图4 三、仿真内容 1. 当Rc5k时,分别测量Rb510k和Rb1M时的UCEQ和Au。由于输出电压很小,为1mV,输出电压不失真,故可从万用表直流电压(为平均值)档读出静态管压降UCEQ。从示波器可读出输出电压的峰值。

2.当Rb510k时,分别测量Rc5k和Rc10k时的UCEQ和Au。 3.当Rb1M时,分别测量Rc5k和Rc10k时的UCEQ和Au。 4.当Rb510k,Rc5k时,分别测量β=80,和β=100时的UCEQ和Au。 四、仿真结果 1、当Rc5k,Rb510k和Rb1M时的UCEQ和Au仿真结果如下表(表1 仿真数据) 表格1仿真数据 2、当Rb510k时,Rc5k和Rc10k时的UCEQ和Au仿真结果如下表 (表2仿真数据) 表格2仿真数据 3、当Rb1M时,Rc5k和Rc10k时的UCEQ和Au仿真结果如下表(表3 仿真数据) 表格3仿真数据 4、当Rb510k,Rc5k时,分别测量=80,和=100时的UCEQ和Au的仿 真结果如下表(表 4仿真数据)。 表格4仿真数据 五、结论及体会 1.当Rc为定值时,Rb增大,ICQ减小,UCEQ增大,Au减小。

multisim 实验报告

multisim 实验报告 Multisim实验报告 引言: Multis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本 实验报告将介绍使用Multisim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包括电路设计、仿真和分析。实验一:简单电路设计与仿真 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和LED灯。通 过Multisim的电路设计功能,我们成功搭建了电路原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 结果显示,当电源施加电压时,电流通过电阻和LED灯,使其发光。这个实验 让我们熟悉了Multisim的基本操作,并理解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实验二:交流电路分析 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交流电路的特性。通过Multisim的交流分析功能,我 们可以观察到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我们设计了一个RC电路, 并改变电源频率,观察电压相位差和电流大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频 率的增加,电压相位差逐渐减小,电流也逐渐增大。这个实验帮助我们理解了 交流电路中频率对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实验三:放大电路设计与分析 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用于放大输入信号。通过Multisim的放大器设计功能,我们选择了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输入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输出信号的幅度得到了显著的增加。这个实验使我们深入了解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了如何设计和优化放 大器。

实验四: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 在本实验中,我们探索了数字电路的设计和仿真。通过Multisim的数字电路设 计功能,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计数器电路,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显示, 计数器能够按照预定的规律进行计数,并输出相应的二进制码。这个实验让我 们了解了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五:滤波电路设计与分析 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滤波电路的设计和分析。通过Multisim的滤波器设计 功能,我们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滤波器能 够滤除高频信号,只保留低频信号。这个实验使我们理解了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了如何设计和调整滤波器的参数。 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Multisim的使用方法,并在电子电路设计 和仿真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Multisim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仿真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路的特性。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电子 电路的理解,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Multisim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工具,对于电子工程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学习和应用Multisim,以提升我们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multisim 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 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 仿真实验报告 引言: Multis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它为工程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 方便、直观的平台,用于设计、分析和测试各种电路。本文将介绍我在使用Multisim进行仿真实验时的经验和结果。 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Multisim软件仿真,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具 体来说,我们将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并使用Multisim进行仿真,以验 证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和稳定性。 2. 实验设计 我们设计的放大器电路采用了共射极放大器的基本结构。电路由一个NPN晶体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耦合电容组成。我们选择了适当的电阻和电容值, 以实现所需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3. 仿真过程 在Multisim中,我们首先选择合适的元件并进行连接,然后设置元件的参数。 在本实验中,我们需要设置晶体管的参数,例如其直流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接下来,我们将输入信号源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并设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电路的各种性能指标,如电压增益、相位差和输 出功率。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值,来分析它们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通过多次仿真实验,我们可以逐步优化电路设计,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4. 仿真结果 通过Multisim的仿真,我们得到了放大器电路的性能曲线。我们可以观察到电路的增益随频率的变化情况,以及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通过对比仿真结果和理论预期,我们可以评估电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此外,Multisim还提供了一些实用工具,如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用于更详细地分析电路性能。通过这些工具,我们可以观察到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情况,以及信号的频谱特性。 5.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Multisim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直观的平台,用于设计和分析各种电路。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快速评估电路设计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仿真结果只是理论预测,实际电路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仍然需要进行实际测试和调整。 综上所述,Multisim是一款强大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它为工程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直观的平台,用于设计和分析各种电路。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快速评估电路设计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Multisim的使用技巧,提高电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Multisim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放大电压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了解共射极 电路的特性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步骤 4、静态数据仿真 电路图如下: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的10%时,万用表示数为2.204V。 仿真得到三处节点电压如下:

5、 动态仿真一 (1)单击仪器表工具栏中的第四个〔即示波器Oscilloscope 〕,放置如下图,并且连接电路。 〔注意:示波器分为两个通道,每个通道有+和-,连接时只需要连接+即可,示波器默认的地已经接好。观察波形图时会出现不知道哪个波形是哪个通道的,解决方法是更改连接的导线颜色,即:右键单击导线,弹出,单击wire color ,可以更改颜色,同时示波器中波形颜色也随之改变〕 (2)右键V1,出现properties ,单击,出现 R151kΩ R25.1kΩR3 20kΩ R41.8kΩ R5 100kΩ Key=A 10 % V110mVrms 1000 Hz 0° V212 V C110µF C210µF C347µF 2Q1 2N2222A 3 R7100Ω8 1 XSC1 A B Ext Trig + + _ _ + _ 746R61.5kΩ 5

对话框,把voltage的数据改为10mV,Frequency的数据改为1KHz,确定。 (3)单击工具栏中运行按钮,便可以进展数据仿真。 (4)双击 XSC1 A B Ext Trig + + _ _+_ 图标,得到如下波形: 电路图如下: 示波器波形如下: 由图形可知:输入与输出相位相反。 6、动态仿真二 (1)删除负载电阻R6,重新连接示波器如下图 (2)重新启动仿真,波形如下: 记录数据如下表:〔注:此表RL为无穷〕 仿真数据〔注意填写单位〕计算 Vi有效值 Vo有效值 Av 9.9914mV 89.80256mV 8.988 (3)加上RL,分别将RL换为5.1千欧和300欧,记录数据填表: 仿真数据〔注意填写单位〕计算 RL Vi Vo Av 5.1KΩ 9.994mV 193.536mV 19.3536 330Ω 9.994mV 24.314mV 2.433 (4)其他不变,增大和减小滑动变阻器的值,观察Vo的变化,并记录波形:

模拟电路仿真软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模拟电路仿真软件实验报告 篇一: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multisim实现电路仿真分析的主要步骤。(2)用仿真手段对电路性能作较深入的研究。二、实验内容1.晶体管放大器共射极放大器 (1)新建一个电路图(图1-1),步骤如下: ①按图拖放元器件,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并用导线连接好。②依照电路图修改各个电阻与电容的参数。 ③设置信号发生器的参数为Frequency1khz,Amplitude10mV,选择正弦波。 ④修改晶体管参数,放大倍数为40,。 (2)电路调试,主要调节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若集电极与发射极的电压差不在电压源的一半上下,就调节电位器,直到合适为止。 (3)仿真 (↑图1)

(↓图2) 2.集成运算放大器 差动放大器 差动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都有信号输入,电路如图1-2所示。信号发生器1设置成1khz、10mV的正弦波,作为ui1;信号发生器2设置成1khz、20mV的正弦波,作为ui2。 满足运算法则为:u0=(1+Rf/R1) *(R2/R2+R3)*ui2-(Rf/R1)*ui1仿真图如图 3 图1-2 图3 3.波形变换电路 检波电路 原理为先让调幅波经过二极管,得到依调幅波包络变化的脉动电流,再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滤去高频部分,就得到反映调幅波包络的调制信号。 电路图如图1-4,仿真结果如图4. 篇二: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1.2.3. 一、实验目的 认识并了解multisim的元器件库;学习使用multisim 绘制电路原理图;

学习使用multisim里面的各种仪器分析模拟电路; 二、实验内容 【基本单管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 仿真电路如图所示。 1. 2.修改参数,方法如下: 双击三极管,在Value选项卡下单击eDITmoDeL;修改电流放大倍数bF为60,其他参数不变;图中三极管名称变为2n2222A*;双击交流电源,改为1mV,1kz; 双击Vcc,在Value选项卡下修改电压为12V; 双击滑动变阻器,在Value选项卡下修改Increment值为0.1%或更小。 三、数据计算 1. 由表中数据可知,测量值和估算值并不完全相同。可以通过更精细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Ve更接近于1.2V.2.电压放大倍数 测量值??u=?13.852985;估算值??u=?14.06; ?13.852985??14.06 相对误差=×100%=?1.47% ?14.06 由以上数据可知,测量值和估算值并不完全相同,可能

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基于Multisim的电子仿真设计 班级:卓越〔通信〕091班 姓名:宝宝 学号:6100209170 辅导教师:素华徐晓玲 实验一基于Multisim数字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数字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入网数字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的使用。 2.进一步了解Multisim仿真软件根本操作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容 用数字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测试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 三、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图如下图: 四、实验步骤 1.在Multisim软件中选择逻辑分析仪,字发生器和74LS138译码器; 2.数字信号发生器接138译码器地址端,逻辑分析仪接138译码器输出端。并按规定连好译码器的其他端口。 3.点击字发生器,控制方式为循环,设置为加计数,频率设为1KHz,并设置显示为二进制;点击逻辑分析仪设置频率为1KHz。 相关设置如下列图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逻辑分析仪显示图下列图

实验结果分析:由逻辑分析仪可以看到在同一个时序74LS138译码器的八个输出端口只有一个输出为低电平,其余为高电平.结合字发生器的输入,可知.在译码器的G1=1,G2A=0,G2B=0的情况下,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输入输出 C B A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谢永全 1实验目的:熟悉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 的功能,掌握使用Multisim 进行输入电路、分析电路和仪表测试的方法。 2 使用软件:NI Multisim student V12 。(其他版本的软件界面稍有不同) 3预习准备:提前安装软件熟悉其电路输入窗口和电路的编辑功能、考察其元件库中元件的分类方式、工具栏的定制方法、仪表的种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预习实验步骤,熟悉各部分电路。 4 熟悉软件功能 (1)了解窗口组成: 主要组建包括:电路图编辑窗口、主菜单、元件库工具条、仪表工具条。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初步定制: 定制元件符号: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 ,选择Components 标签,将Symbol Standard区域下的元件符号改为DIN。自己进一步熟悉全局定制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 窗口中各标签中的定制功能。 (3)工具栏定制: 选择:View|Toolbars ,从显示的菜单中可以选择显示或者隐藏某些工具栏。通过显示隐藏各工具栏,体会其功能和工具栏的含义。关注几个主要的工具栏:Standard (标准工具 栏)、View (视图操作工具栏)、Main (主工具栏)、Components;(元件工具栏)、Instruments (仪表工具栏)、Virtual (虚拟元件工具栏)、Simulation (仿真)、Simulation switch (仿 真开关)。 (4) Multisim 中的元件分类 元件分两类:实际元件(有模型可仿真,有封装可布线)、虚拟元件(有模型只能仿真、 没有封装不能布线)。另有一类只有封装没有模型的元件,只能布线不能仿真。在本实验中只进行仿真,因此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使用虚拟元件,二极管、三极管、运放和其他集成电路使用实际元件。 元件库的结构:元件库有三个:Master database (主库)、Corporate database (协作库)和User database (用户库)。主库不可更改,用户库用于存放自己常用的元件。主库

《高频电子线路》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项目名称: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学习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和调试方法,学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实验。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一)实验原理 1、LC谐振网络的基本原理; 2、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3、单调谐放大电路通常用来放大高频小信号,如超外差式接收机的高放和中放电路,因此对其功能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兼有放大和选频双重作用,这分别由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两部分实现。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中心频率10.8MHz的单级调谐放大器电路图。 (2)用Multisim进行仿真,输入峰值为100mV、频率为10.8MHz的高频正弦波,观察放大器输出信号,并计算出放大器的增益(用dB表示)。 (3)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给出仿真图形。 (4)分析计算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和矩形系数。 三、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Multisim仿真软件、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波特图仪、直流电源。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设计中心频率为10.8MHz的单级调谐放大器电路。

2、利用Multisim进行仿真,并计算放大器的增益。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10.8MHz,峰值为100mV的高频信号,利用双踪示波器在Q1的集电极观察输出波形,绘出输出波形图。 (1)放大器增益计算: (2)放大器输出波形: 3、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将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加到波特图仪的输入端口,将放大器的输出加到波特图仪的输出端,将波特图的频率初始值设为7MHz左右,结束频率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实验报告

2.1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Multisim 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 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 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二、实验原理 1. 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和测量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指在接通电源电压后放大器输入端不加信号时,测量晶体管集电极电流CQ I 和管压降CEQ V 。其中CEQ V 可直接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而CQ I 可用万用表先测出电压降,再计算得出CQ I 的值。 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若工作点选的太高则易引起饱和失真,而选的太低,又易引起介质失真。 因此,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就是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让输出信号达到最大限度的不失真。 根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同的调整动作,反复进行。当加大输入信号,两种失真同时出现,减小输入信号,两种失真同时消失,可以认为此时的静态工作点正好处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就是最佳的静态工作点。去掉输入信号,测量此时的CQ V ,就得到了静态工作点。 2.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i o V V V A = 用示波器分别测出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便可求得电压放大倍数。 3.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i R 可用电流电压法求得。在输入回路中串接一外接电阻R ,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s V 和i V ,则 R V V V I V R i s i i i i )(-== (2.1-6) (2)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o R 可通过测量放大电路输出端开路时的输出电

实验一 基于multisim的谐振放大电路

实验一 基于multisim 的谐振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各项技术参数(电压放大倍数,通频带,矩形系数)的定义。 3. 熟悉multisim 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应用。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电路 1、Multisim 软件介绍 Multisim 是电子电路全功能模拟测试仿真软件,具有学习容易、使用简便和仿真实验直观的特点。其功能包含:元器件编辑、选取、放置;电路图编辑、绘制; 电路工作状况测试;电路特性分析等。最特别之处是可同时提供多种虚拟仪器,使用者可以使用虚拟仪器对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就如同在实验室中使用真实的仪器进行电路调试。对于有些价格昂贵实验室无经费配备的仪器,在软件中可以方便使用,仪器库中频率范围最高达到999MHZ 的信号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完全符合高频电子线路的实验要求,因此,它常被用于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辅助实验教学。 利用Multisim 辅助高频电路实验教学时,首先从Multisim 工作区中的电子元器件库中调出电子元器件,创建仿真电路,设置电路参数,然后利用Multisim 仪器仪表库提供的万用表、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等对电路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观察仿真结果与理论波形进行比较。实验中也可以通过修改电路原理图或电路参数,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2、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构成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要电路, 其作用是有选择地对某一频率范围的高频小信号信号进行放大 。 所谓“小信号”,通常指输入信号电压一般在微伏 毫伏数量级附近,放大这种信号的放大器工作在线性范围内。所谓“调谐”,主要是指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为调谐回路(如LC 调谐回路)。这种放大器对谐振频率0f 及附近频率的信号具有最强的放大作用,而对其它远离0f 的频率信号,放大作用很差,如图1所示。 图1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频率选择特性曲线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技术参数如下: 增益:表示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放大微弱信号的能力 通频带和选择性:通常规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为高频放大器的通频带,用B 0.7表示。衡量放大器的频率选择性,通常引入参数——矩形系数K 0.1,它定义为 0.707

单级放大器的试验报告范文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题目: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第一部分:multisim仿真 一:仿真模型的建立过程 1)启动multisim 10.0 ,在place中点击comp on e nt的元件库中,将电路所需 的元件(信号源[ac power],直流电源[vcc],三极管[BJT NPN],电阻[resistor], 滑线变阻器[potentiometer], 电容[cap electrolit],地端[ground]) —一调用, 放工作区中。

2)将放置好的元件移动,旋转,然后,按照位置适当的连接完成。

TH- :IP M F :: 2H2222A tK WmVrmB "v }1kHz m ii jfi i n i m u tn in w 卯 ...................... >R6 ' n ' ?1.5ka :: !>R4 dooa 3) 在已经连接好的电路中选中一个元件, 单击左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properties], 在打开的页面中修改元件的参数,选择适当的参数来保证下 面的仿真工作顺利进行。 4) 最后在操作界面顶端的工作菜单中,点击选项[options], 选择sheet properties, 在打开的对话界面中,在 Net Name 栏中,选择show all 选项,是 电路中每条线 路上都显示标号,以便仿真与电路的修改。 5) 完成后的单级放大电路的 multisim 原理图如下所示。 >R5- <1,8kQ 图1-1 :实际操作中的错误 错误 最开始仿真过程无法进行,万用表测量值为负值,不符合实际中 的电压情况,没有实现放大的功效。 原因 在绘制multisim 原理图时,忽略了节点的作用,在分压偏置的两 个R1, R2中间,没有节点,没有完成正常的分压偏置作用。 :电路原理分析 C3 10uF

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

高频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结构。 2.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调试方法。 3.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各项技术参数(电压放大倍数,通频带,矩形系数)的测试方法。 4.熟练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够通过仿真而了解到电路的一些特性以及各电路原件的作用 二、实验仪器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板 2.200MHz泰克双踪示波器(Tektronix TDS 2022B) 3. 8808A FLUKE万用表 4.220V市电接口 5.EE1461高频信号源 6.AT6011 频谱分析仪 7.PC一台(附有multisim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作用是有选择地对某一频率范围的高频小信号进行放大。所谓“小信号”,通常指输入信号电压一般在微伏 毫伏数量级附近,由于信号小,从而可以认为放大器工作在晶体管的线性范围内。所谓“调谐”,主要是指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为调谐回路。这种放大器对谐振频率 f及附近频率 的信号具有较强的放大作用,而对其它远离 f的频率信号,放大作用很差。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我主要质量指标如下: 1.增益: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用来表示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放大微弱信号的能力,即

2.通频带:通常规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为高频放大器的通频带,用B0.7表示。 3.选择性:从含有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总和(有用和有害的)中选出有用信号排除有害(干扰)信号的能力,称为放大器的选择性。衡量选择性的基本指标一般有两个:矩形系数和抑制比。矩形系数通常用K0.1表示,它定义为 ,其中是指放大倍数下降至0.1处的带宽。且矩形系数越小,选择性越好,其抑制邻近无用信号的能力就越强。抑制比见末尾附录,此处略。 4.稳定性: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直流偏置)、晶体管的参数、电路元件参数等发生可能的变化时,放大器的主要特性的稳定程度。 5.噪声系数:高频放大器由多级组成,降低噪声系数的关键在于减小前级电路的内部噪声。因此,在设计前级放大器时,要求采用低噪声器件,合理地设置工作电流等,使放大器在尽可能高的功率增益下噪声系数最小。其计算表达式为 , 越接近1越说明噪声越小,电路的性能越好。 2.实验箱电路图 图2-2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 说明: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只要使用IN1连R1经C2再至晶体管放大器后经C4输出这条通路即可,分别测试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通频带以及电路的品质因数对通频带以及幅频特性的影响。 四、实验前的准备: 第一部分:理论计算 该放大电路在高频情况下的等效为如图1-2 所示,晶体管的4 个y 参数yie,yoe,yfe 及yre 分别为 由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我们可知:回路的总电导为

高频电路实验Multisim版含答案

试验一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图1.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依据电路中选频网络参数值,计算该电路的谐振频率ωp; 2、通过仿真,视察示波器中的输入输出波形,计算电压增益A v0。 3、利用软件中的波特图仪视察通频带,并计算矩形系数。 4、变更信号源的频率(信号源幅值不变),通过示波器或着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计算 出输出电压的振幅值,完成下列表,并汇出f~A v相应的图,依据图粗略计算出通频带。 f0(KHz) 65 75 165 265 365 465 1065 1665 2265 2865 3465 4065 U0 (mv) A V 5、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谐振频率的2、4、6次谐波,通过示波器视察图形,体会该电路的选频 作用。

二、下图为双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图1.2 双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通过示波器视察输入输出波形,并计算出电压增益A v0 2、利用软件中的波特图仪视察通频带,并计算矩形系数。

试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 一、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仿真,电路如图所示:(Q1选用元件Transistors中的BJT_NPN_VIRTUAL) 图2.1 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 1、集电极电流ic (1)设输入信号的振幅为0.7V,利用瞬态分析对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分析设置。要设置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和输出变量。 (2)将输入信号的振幅修改为1V,用同样的设置,视察i c的波形。 (提示:单击simulate菜单中中analyses选项下的transient analysis...吩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在设置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不能过大,影响仿真速度。例如设起始时间为0.03s,终止时间设置为0.030005s。在output variables页中设置输出节点变量时选择vv3#branch即可) (3)依据原理图中的元件参数,计算负载中的选频网络的谐振频率ω0,以及该网络的品质因数Q L。依据各个电压值,计算此时的导通角θc。(提示依据余弦值查表得出)。 2、线性输出 (1)要求将输入信号V1的振幅调至1.414V。 留意:此时要改基极的反向偏置电压V2=1V,使功率管工作在临界状态。同时为了提高选频实力,修改R1=30KΩ。 (2)正确连接示波器后,单击“仿真”按钮,视察输入与输出的波形; (3)读出输出电压的值,并依据电路所给的参数值,计算输出功率P0,P D,ηC; 计算后,用瓦特表测实际功率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测量i c0的方法:运用万用表串联在电压源后面,或者运用指示元件库(Indicators)中的电流表串联在测量电压源前面或者后面均可以。留意显示的是有效值。 二、外部特性 1、调谐特性,将负载选频网络中的电容C1修改为可变电容(400pF),在电路中的输 出端加始终流电流表。当回路谐振时,登记电流表的读数,修改可变电容百分比,使回路处于失谐状态,通过示波器视察输出波形,并登记此时电流表的读数; 2、负载特性,将负载R1改为电位器(60k),在输出端并联一万用表。依据原理电路 图知道,当R1=30k,单击仿真,登记读数U01,修改电位器的百分比为70%,重新仿真,登记电压表的读数U02。修改电位器的百分比为30%,重新仿真,登记电压表的读数U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