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2023年全国一卷文言文《白居易列传》精校及译文

2023年全国一卷文言文《白居易列传》
精校及译文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全国一卷文言文《白居易列传》的精校及译文。
《白居易列传》是一部描写唐代诗人白居易生平的传记作品,深入展现了他的才华、人生经历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该文将通过精心校对原文,以及进行准确且流畅的翻译,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白居易的作品。
精校
我们将对原文进行精确细致的校对工作,以确保文中的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用词等方面的准确性。
通过精心的校对,我们将修正可能存在的错别字、语病和文法错误,使文中的内容更加通顺和易读。
译文
本文档还将附上对《白居易列传》的准确翻译。
翻译将遵循以下原则:
- 准确性:翻译将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和语气。
- 流畅性:翻译将保持流畅,使读者能够顺畅地阅读。
- 清晰度:翻译将尽量清晰明了,避免歧义和模糊之处。
我们相信,通过精心的校对和准确的翻译,本文档将能够为读者呈现一份优质的《白居易列传》文言文精校及译文。
注意事项
- 本文档仅供参考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本文档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最佳结果。
- 请勿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以确保文档的准确性。
请在上述要求下尽快完成任务,谢谢!。
2023年全国高考I卷语文文言文《欧阳修传》注释

2023年全国高考I卷语文文言文《欧阳修
传》注释
本文档旨在提供对2023年全国高考I卷语文文言文《欧阳修传》的注释和解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篇文言文的内容。
以下是对《欧阳修传》中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的注释:
1. 关键词汇解释:
- 欧阳修: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文学创作和政治方面有
重要影响。
- 传:指所写的人物传记。
- 文言文:古代中国使用的文学语言形式。
2. 句子结构解析:
- 文章的开头先以叙述方式描述了欧阳修的背景和成就,为读
者介绍了欧阳修这个人物。
- 随后,文章通过描写欧阳修的一生经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
品德,并通过引用相关历史事件和著名作品来佐证他的成就。
- 文章末尾回顾了欧阳修对文学的贡献,并以激励读者坚持不懈的口吻结束。
3. 篇章结构解读:
- 本文以“欧阳修”为主题,采用叙事的方式展示了欧阳修的一生经历和成就。
- 稍后的篇章通过描写欧阳修的才华和良好品德,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 文章整体结构紧凑,插入的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并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欧阳修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文学影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考生理解和备考《欧阳修传》有所帮助。
祝愿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3年新课标一卷文言文翻译

2023年新课标一卷文言文翻译一、引言2023年新课标一卷中的文言文部分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新课标一卷文言文的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拟对2023年新课标一卷中的文言文进行全面解析和翻译,以期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二、文言文翻译分析2023年新课标一卷中的文言文部分,包括了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目,涵盖了诸多不同的题材和文体,例如古文观止、史记、论语等。
在进行翻译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些文言文篇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汇、句式结构和语法特点,以便进行准确、流畅的翻译。
三、文言文翻译策略针对不同的文言文篇目,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对于古文观止中的经典篇目,我们可以选择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保持原文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同时使翻译更贴近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对于史记中的历史记载和论语中的哲学思想,我们需要注重对原文意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并力求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准确性和通顺性。
四、文言文翻译实例以《史记·伍子胥列传》为例,该篇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为复杂,翻译难度较大。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对史实的忠实再现,同时也要考虑读者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我们可以采取分段翻译的策略,对于名词和专有名词采用直译,对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长篇段落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意译和调整,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五、文言文翻译的意义和价值2023年新课标一卷中的文言文部分,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考验和培养。
通过对文言文的翻译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重。
文言文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六、结语通过对2023年新课标一卷文言文部分的全面解析和翻译,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也可以更好地领悟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2023新课标一卷语文文言文

2023新课标一卷语文文言文2023 年新课标一卷语文文言文为《宋史・曾公亮传》。
原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
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
” 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赠太师、中书令,谥曰宣靖,配享英宗庙庭。
及葬,御篆其碑首曰“两朝顾命定策亚勋之碑”。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注释:1.举进士甲科:考中进士甲科。
唐朝的科举最初没有甲、乙科的区分,到北宋后期,甲、乙科是进士分档的概念,甲科为一档,优于乙科。
2.知会稽县:掌管会稽县。
知,掌管、治理。
3.每患湖溢:常常担忧镜湖湖水泛滥。
患,担忧、忧虑。
4.斗门:水闸。
5.使客:使者。
202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含答案解析

202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2023年全国一卷文言文《杜甫列传》精校及译文

2023年全国一卷文言文《杜甫列传》精
校及译文
摘要
本文旨在对2023年全国一卷文言文《杜甫列传》进行精校和译文。
为确保准确性,我们将采取严谨的校对方法,并根据上下文对文言文进行恰当的翻译。
引言
《杜甫列传》是一部描述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生平和诗歌成就的文言文传记。
本文将对该传记进行精校和译文,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杜甫的人生和他的诗歌艺术。
文言文精校
在进行文言文精校时,我们将采用以下简单策略:
1. 遵循文言文的语法和用词规范;
2. 确保句子结构清晰,修辞得当;
3. 避免使用现代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我们将尽力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使读者能够感受
到杜甫那独特的文言文风格。
文言文译文
为了使译文更加准确地传达原著的意思,我们将采用以下策略:
1. 根据文言文的句法结构进行翻译;
2. 考虑上下文和语境进行恰当的表达;
3. 避免直译,而是采用相应的表达方式。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在不损害原著意义的前提下,让译文更加通顺、易读。
结论
通过对《杜甫列传》的精校和译文,我们期望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成就。
同时,我们将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位杰出的唐代诗人的作品。
注: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的精校和译文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2023年度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3篇

2023年度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3篇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1易错题诊断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
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
“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
“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
“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可记住口诀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1.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
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
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高祖讳重光,字廷宣。
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
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
公深入其阻。
冲风瘴疠,勤事以死。
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
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
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
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
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
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及卒,无一语及家事。
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
“枝叶扶疏”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枝叶繁茂”。
“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于其下”)后置。
翻译时既要“补”——补出主语,又要“调”——把“于其下”放到谓语“作”前。
2023新课标一卷文言文

2023新课标一卷文言文2023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言文原文、注释及译文如下:原文: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 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释:1.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2.高赫:赵襄子的家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新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的翻译如下:
全文翻译:
我有金壶一把,上面画着北斗七星,价值可以用北斗斗量,就是太真王母所拥有。
一次,王母在白天出来散步,见到唐玄宗在月下玩赏,便将金壶赐给他。
唐玄宗接过金壶,放在桌子上,回头对侍从说:“你们都退下。
”侍从都离开了,只有杨国忠在旁陪着。
这时,壶中仙飞出把壶递给杨国忠。
杨国忠接过壶后,觉得壶中仙姿色不错,便对着仙姿夸赞了一番。
唐玄宗听后非常生气,派人到杨国忠家将壶取回。
第二天问及此事,才知道壶中有个高祖庙,杨国忠错把高祖庙中仙飞出来的事当成了王母赐给唐玄宗金壶的宝物了。
翻译:
余有金罂一,画北斗七星于上,以之量酒,不失一缕。
或夜半而至晨,或日昃而方昃,熟视罂曰:“噫!不恒见也。
”俄而群仙自内飞出,以一手捧金罂与上。
上持之而笑,命侍儿倾玉卮酬之。
回头谓侍儿曰:“汝辈且退。
”侍儿既去。
惟国忠独在。
乃飞仙取高祖之像而拟之。
上怒而逐之。
翌日问其故,乃知所奉者非金罂也,高祖庙耳。
翻译要点:
1. “余有金罂一”中的“余”指的是作者本人。
2. “以之量酒”中的“之”指的是金罂。
3. “俄而群仙自内飞出”中的“俄而”表示时间短暂的意思,“群仙自内飞出”则描述了神仙从内飞出的神奇景象。
4. “以一手捧金罂与上”中的“一手”和“与”体现了文言文的简洁性和韵味。
5. “命侍儿倾玉卮酬之”中的“命”和“倾玉卮酬之”则是宫廷贵族奢华生活的体现。
6. “侍儿既去”中的“既”表示动作完成,“去”则表示离开的意思。
7. “翌日问其故”中的“翌日”表示第二天,“其故”则指前一天发生的事情的原因。
以上是对这段文言文的翻译和要点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