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赏析
京剧玉门关 赏析

京剧玉门关赏析
《玉门关》是京剧中的传统经典剧目,属于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一折。
它描绘了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谡因为大意失街亭,被诸葛亮削职为民,贬至汉中。
后来诸葛亮为了北伐成功,采用了空城计,让马谡去守街亭。
然而马谡却因为轻敌而失守街亭,导致蜀汉军队败退。
诸葛亮为了严肃军纪,下令将马谡斩首示众。
京剧《玉门关》以简洁明快的节奏和紧凑的剧情安排,展现了三国时期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马谡的失误和被斩首的结局,警示人们做事要严谨细致,不可大意。
同时,诸葛亮空城计的成功,也表现了他的智慧和胆略。
在京剧表演中,《玉门关》注重唱、念、做、打等表演技巧的运用。
演员通过唱腔、念白、动作等手段,生动地刻画出马谡和诸葛亮的形象。
同时,剧中的武打场面也十分精彩,展示了京剧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玉门关》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京剧作品。
它不仅让观众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通过马谡和诸葛亮的形象,传达了做事要严谨细致、要有智慧和胆略等人生哲理。
京剧赏析之霸王别姬

京剧赏析之霸王别姬京剧《霸王别姬》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融汇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吸引了无数观众,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霸王别姬》是根据中国历史上的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战国时期斗转星移的战争与爱情故事。
剧中的主要人物有项羽、虞姬、刘邦等,他们的情感交织、命运多舛使得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在音乐方面,京剧《霸王别姬》以婉转悲怆的旋律为特色,通过声乐和乐器的奏鸣,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复杂心理。
角色之间的对唱和合唱,展现了剧中人物的互动与情感表达。
舞蹈是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霸王别姬》中更是运用了多种舞蹈形式,如扇子舞、剑舞等,使整个剧目更加生动活泼。
演员通过独特的舞姿和动作,将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融入到舞蹈中,增加了戏剧表现的力度和魅力。
戏剧是京剧的核心,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的展开相互关联,引人入胜。
不同角色的服装、化妆和造型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突出他们的身份地位和情感特点。
演员表演时的唱念做打,以及传统的身段和面部表情,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心理。
京剧《霸王别姬》的艺术赏析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珍贵财富。
通过观看并分析这样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京剧这种形式独特、表现力丰富的艺术魅力。
作为观众,欣赏京剧《霸王别姬》不仅需要用心去欣赏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更要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手法。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京剧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和传承之美。
在当今社会,传统艺术逐渐被现代化娱乐所取代,但是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如《霸王别姬》,无论在当代还是未来,都将永远持续下去,为人们带来无尽的艺术欢愉和思考的空间。
《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的瑰宝,其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了不朽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其艺术赏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京剧的魅力和内涵,也让我们对传统艺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魅力。
脸谱是京剧角色化妆的一种形式,通过精心绘制的面具,传递出角色的性格特点、社会地位和情感体验。
下面将对京剧脸谱的赏析进行详细阐述。
京剧脸谱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化,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脸谱的使用具有严格的规定和传统,不同的脸谱色彩和图案都代表着不同的角色。
脸谱一般分为常见的13个类别,如红脸、黑脸、花脸、老脸等,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红色脸谱,通常代表英勇、忠诚和猛烈的性格。
这类脸谱大胆张扬,线条粗犷,色彩鲜明,象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常见的红脸有关羽、张飞等,他们形象高大威猛,刀枪不入,代表了中国古代英雄的形象。
其次是黑色脸谱,代表阴险狡诈、奸诈狡猾的角色。
黑脸线条细腻,色彩也较为深沉,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代表性的黑脸角色有西门庆、王熙凤等,他们通常是酷狠无情的反派角色。
花脸是京剧脸谱中最为多样化和精细的一类。
花脸代表多种性格特点,如忍辱负重、聪明才智、娇弱温柔等。
花脸的线条婉约柔美,色彩绚丽多样,非常考验化装师的技艺。
代表性的花脸角色有王宝钏、薛宝钗等,她们娇艳美丽,深受观众喜爱。
此外,老脸和丑脸也是京剧脸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脸代表沧桑老练的角色,常常扮演睿智老成的长者。
丑脸则代表滑稽可笑的形象,经常用来营造喜剧效果。
这些角色形象多样,给观众带来欢笑和感动。
无论是哪一种脸谱,都是由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精益求精的化妆技艺展现出来的。
脸谱的绘制需要精确的线条和细致的色彩,每一笔都要准确无误地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
同时,演员的情感和表演也需要与脸谱相得益彰,通过面具来传递出他们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
京剧脸谱的赏析需要观众对角色的了解和对其象征意义的理解。
通过脸谱的线条、色彩和表情,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内心世界的起伏和情感变化。
同时,脸谱也是京剧文化的一种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传统。
京剧智斗赏析300字

京剧智斗赏析300字
京剧智斗赏析。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其精彩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
无数观众的喜爱。
其中,京剧中的智斗戏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通过演员的精湛技艺和表演技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勇气。
智斗戏在京剧中是一种常见的戏曲形式,它通常出现在剧情紧张的时候,通过
人物之间的智斗和较量,展现了角色的智慧和勇气。
在智斗戏中,演员不仅要展现出自己的武艺和技巧,还要通过台词和动作来展现角色的智慧和心机。
这种表演形式既考验演员的技艺,又考验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在京剧中,智斗戏通常出现在历史剧和传统戏剧中。
比如《三岔口》中的三岔
口智斗戏,表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如何运用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与项羽的智斗戏,展现了虞姬的聪明和机智。
这些智斗戏不仅在剧情上起到了推动作用,还通过演员的表演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智斗戏的魅力在于它的精彩和紧张。
在智斗戏中,演员的表演技巧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要展现出自己的武艺和功夫,还要通过台词和动作来展现角色的智慧和心机。
这种表演形式既考验演员的技艺,又考验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观众在观看智斗戏时,常常会被演员的表演所吸引,他们会为角色的智慧和勇气而喝彩,为演员的精湛技艺而赞叹。
总的来说,京剧中的智斗戏是一种独特的戏曲形式,通过演员的表演展现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勇气。
在观赏京剧智斗戏时,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演员的精湛技艺,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勇气。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喜欢并关注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让京剧的魅力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京剧入门赏析分析课件

部分京剧剧团面临资金紧张、人才 流失等问题,演出质量和数量受到 影响。
传承与保护
非遗传承人制度
国家设立非遗传承人制度,对具 有代表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进行
认定和保护。
京剧进校园
推广京剧教育,将京剧纳入学校 教育体系,培养年轻观众和演员
。
数字化保存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京剧经典剧目 进行录制、保存和传播。
《玉堂春》是一部经典的京剧剧目,其剧情曲折 跌宕,情感真挚动人。
剧中的音乐、舞蹈、服装等元素都充满了浓郁的 京剧特色,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05
京剧现状与传承
京剧现状
观众老龄化
当前京剧观众主要以中老年人为 主,年轻观众相对较少。
演出市场萎缩
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京剧演出 市场面临一定的竞争和压力。
该剧目讲述了北宋时期,杨家 将后代穆桂英为了保卫国家, 勇挑重担的故事,彰显了民族 英雄的气概。
该剧目讲述了北宋时期,杨家 将后代穆桂英为了保卫国家, 勇挑重担的故事,彰显了民族 英雄的气概。
《玉堂春》
该剧目讲述了明朝时期,名妓苏三蒙冤入狱,后 被平反昭雪的故事,展现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 主题。
该剧目通过表演者的精湛技艺,生动地再现了明 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
做功
做功是指演员通过形体动 作、表情等表现人物性格 和内心情感,是京剧表演 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演技巧
唱念技巧
京剧演员需要掌握正确的 发声方法和技巧,能够清 晰地传达台词和唱词,同 时要掌握好节奏和音调。
身形技巧
演员需要掌握正确的身形 和动作技巧,能够准确表 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 感变化。
表演节奏
管乐器
如笛子、唢呐等,常用于吹奏曲牌或为唱腔伴奏 。
京剧海棠花赏析

京剧海棠花赏析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而《海棠花》则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这部剧以其优美的旋律、精彩的表演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观众的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京剧《海棠花》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海棠花》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京剧。
故事发生在唐朝,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纠葛。
唐玄宗是一个有着博大智慧和仁爱之心的君主,而杨贵妃则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
两人相爱,却因宫廷政治和阴谋而饱受磨难。
《海棠花》通过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代宫廷的荣辱起伏,以及人性的善恶矛盾。
剧中的角色形象生动鲜明,情节跌宕起伏,音乐旋律优美动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海棠花》的音乐特点。
京剧的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韵律而闻名,而《海棠花》更是在音乐上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
剧中的唱腔多样丰富,有悠扬的清音、婉转的柔音、雄壮的喊腔等,每一种唱腔都能很好地表现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此外,京剧的音乐还注重对白与唱腔的结合,通过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使得音乐与表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海棠花》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动人的唱腔,还能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这正是京剧音乐的魅力所在。
其次,我们来谈谈《海棠花》的表演特点。
京剧的表演以脸谱、动作和身段为主要表现手段,而《海棠花》中的表演更是精彩纷呈。
剧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每一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特点。
比如,唐玄宗的表演庄重大气,杨贵妃的表演娇柔妩媚,宫廷官员的表演刚毅豪迈,每一个角色都通过表演手段展现出了自己的性格特点。
此外,京剧的表演还注重动作和身段的表现,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灵活的身段,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在观看《海棠花》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唱腔,还能感受到表演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海棠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自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选修课京剧艺术赏析

选修课京剧艺术赏析选修课《京剧艺术赏析》。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融合了音乐、舞蹈、唱功、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京剧艺术赏析》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京剧,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首先,学习京剧需要了解其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
京剧起源于北京,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点。
学生们将通过学习京剧的历史沿革,了解京剧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其次,学习京剧需要学习其表演形式和技艺。
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其中唱腔、念白、表演和武打是京剧表演的核心内容。
学生们将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音乐特点,了解京剧的唱腔分类和表现技巧;学习京剧的念白和表演技巧,了解京剧的表演要求和技艺要领;学习京剧的武打和舞蹈,了解京剧的武打动作和舞蹈形式。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们将逐渐掌握京剧的表演技艺,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和艺术修养。
再次,学习京剧需要欣赏经典剧目和名家名段。
京剧有着丰富的剧目和经典的名段,如《红楼梦》、《霸王别姬》、《三岔口》等,以及名家名角如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
学生们将通过欣赏京剧的经典剧目和名家名段,领略京剧的艺术魅力和表演魅力,感受京剧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内涵。
同时,学生们还将学习京剧的表演理论和表演方法,了解京剧的表演规律和表演技巧,为将来的表演实践和研究奠定基础。
最后,学习京剧需要了解其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京剧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们将通过学习京剧的当代传承和发展,了解京剧在当代的演出形式和表演风格,掌握京剧的当代创新和发展动向,为将来的创作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京剧艺术赏析》是一门富有挑战性和深度的选修课程,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京剧空城计赏析

京剧空城计赏析
京剧《空城计》是一出经典的剧目,它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也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在剧中,诸葛亮通过空城计成功地抵御了司马懿的大军,展现了他的胆略和智慧。
这出戏的唱腔设计独特,演员的表演也十分精彩,使得整个剧目充满了艺术魅力。
首先,这出戏的情节设计十分巧妙。
诸葛亮在城中仅有少数兵力的情况下,利用空城计成功地欺骗了司马懿的大军,使其不敢进城。
这种情节的设计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略,使得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的智慧和勇气。
其次,这出戏的唱腔设计十分独特。
通过运用不同的唱腔和音乐元素,将诸葛亮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在欣赏演员的表演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入地理解剧情的发展。
此外,这出戏的演员表演也十分精彩。
他们通过精湛的唱功和表演技巧,将角色塑造得十分生动和真实。
观众在欣赏剧目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演员们的艺术魅力和表演才华。
总的来说,京剧《空城计》是一出充满艺术魅力的剧目。
它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人格魅力,也展现了演员们的表演才华和艺术魅力。
通过欣赏这出戏,观众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也能够感受到人类智慧和勇气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京剧服装起源---------------------------------------------------------------------------------------------------- 3 2京剧服装分类---------------------------------------------------------------------------------------------------- 32.1大衣-------------------------------------------------------------------------------------------------------- 32。
1。
1大衣简介 ------------------------------------------------------------------------------------ 32.1.2范围作用----------------------------------------------------------------------------------------- 32.1.3大衣特点----------------------------------------------------------------------------------------- 42。
2二衣 ----------------------------------------------------------------------------------------------------- 4 2。
2。
1二衣简介 ------------------------------------------------------------------------------------ 42.2.2范围作用----------------------------------------------------------------------------------------- 42。
2.3二衣特点 -------------------------------------------------------------------------------------- 52.3三衣-------------------------------------------------------------------------------------------------------- 52.3.1三衣简介----------------------------------------------------------------------------------------- 52.3。
2范围作用 -------------------------------------------------------------------------------------- 52.3.3三衣特点----------------------------------------------------------------------------------------- 62。
4云肩 ----------------------------------------------------------------------------------------------------- 6 3京剧服装色彩---------------------------------------------------------------------------------------------------- 6 4京剧赏析心得---------------------------------------------------------------------------------------------------- 7摘要国粹—-京剧又称平剧、京戏,它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精致的脸谱、惟妙惟肖的表现手法等著称,它有着深厚的艺术传统、严格的程式规范、鲜明的民族风格等特点,而这些在京剧的服装上得到了具体而又充分的体现。
精致华美的服装增强了京剧的舞台表现力,让历史上的京剧走遍全国,让今天的京剧走向世界.关键词:京剧服装大衣二衣三衣云肩色彩1京剧服装起源京剧服装统称行头,是京剧舞台上演员所穿戴的服装、鞋帽的统称。
京剧的服装是以明代日常生活的服装为基础,参照了宋、元两代服装的样式,同时吸收了清代服装的某些特点,经过艺术加工、提炼、美化而成。
它在人物塑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京剧服装分类京剧服饰分为大衣、二衣、三衣和云肩四大类.2。
1大衣2。
1。
1大衣简介大衣是京剧服装内部分工的行当之一,它的存在是为演员创造角色服务.大衣在管理上有很强技能操作以及服饰的名称识别和塑造不同人物着装类型,为此服装的分行对表演起到了保证作用,大衣行当在技艺处理上有其自己的范围和特点。
2。
1.2范围作用大衣类中的服装名称有:蟒、改良蟒、旗蟒、官衣、改良官衣、学士官衣、判官衣、开氅、鹤氅、帔、八卦衣、法衣、僧衣、褶子、宫装、古装、裙、裤、袄以及其它服饰配件。
大衣类中各种服装名称在使用上有它的一定范围,如:表现宫廷帝王将相以及朝廷名官等身份的人物通常穿蟒,身居地方官员则穿官衣,但蟒和官衣都属于朝服及礼服。
表现地方官员的知府、知县可穿官衣,在舞台上有一句台词”相府门前七品官”,也说明相当与这种身份者均穿官衣,如《七品芝麻官》中的知县.表现帝王、官宦绅士在休闲之时常用服装有:帔,开氅,褶子.如:《上天台》中的刘秀,《斩黄袍》的赵匡胤则穿帔。
《碧波潭》中的金宠,《文昭关》中的东皋公,《打渔杀家》中的丁员外也穿帔.为塑造女性的朝廷命官,皇后、嫔妃等的主要服饰有:女蟒,女官衣,宫装等。
如《打龙袍》中的李后,《打孟良》中的佘太君,《大保国》中的李艳妃,均穿蟒;《樊江关》中的柳迎春穿官衣;又如《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则穿宫装。
为塑造女性中的夫人、小姐、女仆以及家贫妇女的主要服饰有:女帔,女褶子,裙,裤,袄等.女帔是夫人、小姐的主要服饰,如:《碧波潭》中的金夫人及小姐金牡丹。
女褶子在旦行中分为两种样式,其一是老旦行当穿着的,其二是青衣行当穿着的。
在青衣行当穿着的女褶子类中又分花、素两种,女花褶子多为小姐穿着的,主要为穿帔时的一种衬衣.素褶子又名为青衣或青褶子,专为贫困中年妇女穿着,老旦女褶子也多为家境贫寒的老年妇女所穿着的。
裙、裤、袄类分为花、素两类,而在穿着时可做裙袄,也可以为裤袄。
裙裤的穿着者大多为富贵之家的小姐们。
裤袄可以塑造两方面人物,其一时表现家境不佳的少女,其二是表现丫鬟身份穿着的。
为塑女性的另一件新颖的服饰样式——古装,它的产生突破了传统京剧服装的衣箱制以及表演的程式化,古装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筹划排练《天女散花》时的创新之作,梅先生借鉴了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神仙服饰,一改宽大平直的传统服装造型,形成了梅氏古装系列,至今已成为新编历史剧中的女性主要服饰.大衣行当内,除以上涉及到的主要名称和使用外,其它还有许多为塑造各类人物在装束上的配件和装饰物,它起着区别穿着相同服装的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物形象,如:斗篷、饭单、四喜带、丝绦、腰巾等,它可以互相搭配,去改变人物形象。
在大衣行当中为塑造比较典型而有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衣箱制中另有专用服,如《霸王别姬》中虞姬,《四郎探母》中的萧太后、公主德国内,这些专用服很少有其它人物穿着。
2.1。
3大衣特点根据大衣行当的范围及作用可以看出她塑造人物大都氏文职官员、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丫鬟仆人等范畴的人物,另外从服装样式来看,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蟒、帔、褶子、开氅、宫装、八卦衣、官衣等服装在袖口处均有水袖,这正是区别于二衣、三衣之间的不同。
2.2二衣2.2。
1二衣简介根据大衣行当所分工的范围,二衣的范围也就自然形成,它们之间在技艺处理上有着共同之处,但在其它方面有着很大差异.2。
2.2范围作用二衣的服装名称有:靠,改良靠,箭衣(其中含龙箭衣,花箭衣,素缎箭衣,布箭衣),马褂(其中含龙马褂,黄素缎马褂,铲子马褂),抱衣(含花,素)夸衣(含花,素,绒,布),卒坎,龙套,大铠,青袍,茶衣,大袖等及其它配件。
靠,是元帅、大将在出征前点将或战役中防身的铠甲,在京剧舞台上这些人物需要全身披挂-—扎靠。
根据剧情发展需要,某一人物在某一折中或全剧的某一场中,可能不扎靠,这种不扎靠的情节可以表达某一人物所处的环境产生了变化,如战败丢盔卸甲,战役中被战火或其它易燃物烧毁铠甲的,每个人物的处境不同,它的装束会随之改变。
改良靠,顾名思义是改良,这种服装样式在京剧舞台上,一来不失大将风度,二来减轻了演员的表演负担,增强了表演的技艺难度,改良靠是"海派”的一大创举,在京剧舞台上成为男、女武将的轻便铠甲,更成为新编历史剧武将的主要服饰.箭衣:在二衣类中,箭衣的使用率较高,它塑造的人物范围极广,上至帝王,下至贫民百姓,它之所以表现人物范围广,主要原因是利用多种配件,互相搭配,改变了不同类型人物的形象。
抱衣:是塑造英雄好汉,绿林豪杰,兵卒,以及行走方便,动作灵活人物的主要服饰。
在京剧舞台上常为武打演员所穿着。
夸衣:在使用上类似抱衣,但它塑造的人物,显得在武艺及行动上略高于其他人物。
卒坎:是交战双方士兵的一种装饰在服装上的标志,通常卒坎,只有卒字字样,在舞台上表示兵卒身份。
茶衣:通常只是为塑造小孩形象而使用。
大袖:主要为店家、酒保、禁卒、骡夫所穿着,而且这种服饰则成为丑行的主要装束。
二衣行当内,除以上主要名称和使用外,同时还有其他许多配件和装饰物,如:僧背心,道背心,镖囊,弹囊,绦子,大带等,它可以配以其他服装,去改变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物形象.在二衣行当中为塑造比较典型人物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衣箱制中另有专用服,如《花果山》中的孙悟空所用的猴靠、制度衣、猴夸衣等。
2.2。
3二衣特点根据二衣行业的范围及作用所涉及的有关问题,明显看出二衣行当所塑造的人物大都是元帅、大将或武艺高强的草莽英雄、绿林好汉等范畴的人物,另外从服装样式来看,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所有服装的袖口、裤腿均为紧缩型,同时不论穿着任何样式服装,腰间均要系大带或其它束带。
大衣、二衣明显的区分为文、武之别,通过各自的服装的穿着处理,可以清楚看到它是类型化的具体体现.它是依据文、武分类,但又依据表演行当去进行分类的方法来塑造人物的.2.3三衣2.3.1三衣简介这个行当,俗称靴箱,它所含括的物品名称及作用,大多为人物穿着的靴鞋及内衣装束, 其行当中的物品名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软片类,俗称软硬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