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用具(陶瓷笔架)
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是什么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是什么北宋官窑自1107年在京师开封设置,直“靖康之难”后开封沦陷,该窑存世的烧造时间不过十余年,而存世至今的器物,就少之更少。
因此鉴定北宋官窑瓷是中国陶瓷业的一道难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北宋官窑瓷的器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类、二是文房用具类。
礼器类,主要是严格按照宋徽宗推崇“新成礼器”的主导思想和观点,严格按照《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以仿古代青铜器为主,使其件件有典,达到“尚其象”“格神明”的艺术境界。
礼器类为朝廷所用,有瓶、尊、鼎、炉、觚、簋等非民间用品及款式;文房用具类主要为笔筒、笔洗、笔架、水盂、水注等,笔洗的造型很多,有直口、撇口、葵口、侈口、花口、鼓钉寿桃、炫纹、兽头、等。
多种样式。
真正符合文人的艺术力。
北宋官窑瓷将文房用具提升到令人惊叹的艺术高度。
北宋官窑瓷在原料选用上可以说是极其讲究和奢华,优质的原材料,要经过四季的风吹日晒,水、冰雪的浸润,到了春季自然软化,碾磨粉碎、过筛成粉、水积池澄,从中提炼瓷泥,反复揉搓,使之化为“绕指柔棉”。
另外,还选用了上乘的翡翠、玛瑙等玉石磨粉入釉,使其釉质淳厚均润,肥若堆脂,纯净如水,莹润如玉,真正达到了“润、蓄、雅、净”的效果。
北宋官窑瓷器的造型,古朴浑厚,而不失精巧俊秀,比例协调,曲线优美,形态恰到好处,多一分显肥;少一分则瘦,高一分显莽;矮一分则墩。
北宋官窑瓷无不表现出宋徽宗的审美境界和文人气质,这是历朝历代所不能仿的。
北宋官窑瓷无精美的雕饰和艳丽的涂绘,唯以简单精炼的造型及梦幻般的釉色,浸俏着自然开裂的纹片,让所有的人感到迷人的魅力来自艺术,而创造艺术的人一定秉承着至高无上的追求。
北宋官窑瓷的釉色是宋徽宗所喜的青瓷,天青、粉青、月下白、炒米黄等,窑变出深浅不同的青绿釉色,把青瓷所能表达的颜色完美的表现出来。
不但彰显着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韵含中庸、温和的中国传统文化儒教思想。
走进御书房: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文房用具特展资料

走进御书房: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文房用具特展展览简介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书写用具。
文房四宝的发明和使用,使东方古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得到传承、发展和延续。
在经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之后,其材质、形制和技术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各自发展体系。
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制作技术的提高,笔、墨、纸、砚的制作更加丰富多样。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清时期宫廷文房用具8万余件,其中有的出自内廷造办处,有的交由杭州织造、苏州织造、江宁织造按内廷发样承办,也有地方官员按年例进贡之物,如湖州的笔、徽州的墨、宣州的纸、歙州的砚、端州的砚等。
此次展出清宫旧藏文房用具,时代自清代康熙朝延续至光绪朝,跨越200余年。
其材质精良、工艺精湛,颇具宫廷特色,体现了皇家御用文具的奢华。
这些展品不仅凝聚了设计者和承造者的智慧,也呈现出清代文房用具的整体制作水平。
心讬毫素文房魁首——笔清代宫廷用笔,一般是由内务府造办处或三织造按内廷样式制作,每年苏州、杭州均有数百支湖笔进贡内廷,如大画笔、小画笔、着色笔、提笔(斗笔)、抓笔等。
其笔管一般为竹管,也有玉石、玳瑁、象牙、漆、木质等,并注重装饰,有雕云龙、龙凤、蝠寿、花卉纹等者,有笔管题“天子万年”、“万国来朝”、“经天纬地”、“云汉为章”等者,内涵寓意丰富。
笔毫以兔毫为主,或也有兼毫、点翠毫等,其形式有葫芦、笋尖、兰花蕊等式,以“尖、齐、圆、健”为美。
内廷日常用笔所需数量可观,一年四季按季节选用不同材质的毛笔。
此外,还有些属于特殊的专用笔,如每年御笔书福必用“万年枝”或“万年青”、“赐福苍生”笔等。
清烟合胶其光可鉴——墨清代宫廷用墨,一部分出自内廷御书处“墨作”,墨品均署名“御用”或“御墨”。
其中也有以内廷斋、堂、轩、室名字命名的墨品,如端凝鉴赏、佩文斋藏墨、渊鉴斋摹古宝墨、淳化轩摹古宝墨等,成为内廷御墨的重要形式。
宫廷用墨除本色黑墨外,还有各色彩墨或在黑色墨品上描金彩绘,颇具装饰艺术。
中国书画常用的辅助工具

中国书画常用的辅助工具中国书画除了笔、墨、纸、砚等工具外,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辅助类工具,如笔架、笔洗、笔挂、镇纸、墨碟等。
接下来我们逐个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笔洗: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工具,以外形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
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
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
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制笔洗,瓷制笔洗以扁平的钵盂为基本型状,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
不推荐用闲置塑料瓶裁剪后充当笔洗使用,因为锋利参差不齐的口沿,会伤到毛笔的笔毫。
笔洗矮瓶状的外形,也是为了使用时不易碰倒。
第二是笔挂:笔挂是挂笔的一种器具。
古时多为横长式,现今还有圆形,半圆形,菱形,多边形等。
上面布有均匀对称的小勾,用于挂笔使用,故称笔挂。
笔挂的重要作用是防止残墨倒流使笔杆裂开:平时用完笔后不可将笔倒置于笔筒中或置于平面处,而应将笔悬挂于笔挂上,让残墨随水滴落。
第三是笔架:笔架亦称笔搁,是中国传统文房用具。
放在案头,是用来架笔的工具。
书画中构思或休憩时用来放笔,以免毛笔污损画面等其它物品。
笔架的材质一般为瓷、木、紫砂、铜、铁、玉、象牙、水晶等。
其中以瓷、铜、铁最为普遍、实用。
而玉笔架最有观赏性。
笔挂和笔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有的还成为很多文人雅士珍藏把玩的珍品。
第四是笔帘:笔帘又称笔卷,是临时存放毛笔的工具。
形如竹帘,多以细腻的竹篾制成。
笔帘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护毛笔:把毛笔卷入其中,不会像装在铅笔盒里来回碰撞,损坏笔头;2、通风:笔帘通风良好,可使毛笔很快干爽;3、方便携带:笔帘大多是33到35厘米,一次可以卷十几支毛笔,携带非常方便;4、防霉防污:若有急事需要带毛笔出去,但因刚好使用过还没干,就可以用笔帘一卷带出去,不会发霉,也不会弄脏书籍等物。
第五是毛毡:毛毡以优质羊绒和纤维为原料,书、画皆宜,又称书画毡。
〖文房四宝〗毛笔书法其他用具

〖文房四宝〗毛笔书法其他用具
一、笔架。
笔架是挂笔、放笔的用具,分立式和卧式两种。
立式笔架又有圆形、棱形、方形、长方形之分。
立式圆形笔架的立柱上装有转盘,转盘周围有许多笔钩,用的时候,可以旋转;立式长方形笔架又叫“笔屏”,这类笔架一般用木料制成,框上雕刻各种图案,既可挂笔,又能起到装饰书房的作用。
卧式笔架又叫笔床,形状像并排的“山”字,通常摆在桌上供放笔用,这类笔架一般由金属、玉石、陶瓷、塑料等制成。
二、笔筒。
笔筒是插笔的用具,其形状有圆形、方形、菱形等。
制作材料有竹子、木料、陶器、金属、玉石、玻璃和塑料等。
三、笔洗。
笔洗是洗笔的用具,其形状多为长方形、方形和圆形。
制作材料有陶瓷、玻璃、塑料等,日常用碗、大些的瓶子也可以代作笔洗。
四、镇纸。
镇纸又叫纸镇,是镇压纸张、书籍的用具。
书写时,用它压纸,可以使纸保持平整,不致移动。
其形状大多为尺形,也有方形、卵形、棱形、球形。
材料有青铜、玉石、陶瓷、木料加铅等。
五、毡垫。
毡垫是书写时垫纸的用具,我们写毛笔字时,墨水常渗透纸背,易粘污桌面,如用纸垫在下面,部分墨水被纸吸收,写出的字就会受到影响。
而毡垫不吸水,用它垫在纸下,墨水全部留在纸上,写出的字就能保持墨润,有精神。
选择毡垫宜选纯毛制品,毛要短,面要平,一平方米大小就可以了。
出自安徽的书画用具名称

一、宣纸:安徽宣城出产的宣纸是中国四大名纸之一,以其纤细、柔软、吸墨性好、不易破裂而著称。
二、笔架:安徽六安出产的笔架是国内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主要材料为黄杨木、紫檀木等。
三、徽墨:安徽黄山出产的徽墨是中国四大名墨之一,具有黑色鲜明、墨香扑鼻、色泽浓郁、不易脱色等特点。
四、徽章:安徽徽州出产的徽章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主要用于装饰。
五、四大名砚之一的龙泉石:安徽龙泉山出产的龙泉石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以其色泽青黑、质地细腻、吸墨能力强、透水性好而著名。
六、红山文房四宝:安徽合肥的红山是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一,指的是红山砚、红山墨、红山笔和红山纸。
书法中常见的文房用品

笔掭:⼜称笔砚,⽤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状树叶形。
臂搁:⼜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垫于臂下的⽤具。
呈拱形,以⽵制品为多。
诗筒:⽇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具。
多以⽵制,取清雅之意。
笔架:⼜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
往往作⼭峰形,凹处可置笔。
也有⼈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树根枝尤妙。
笔筒:笔不⽤时插放其内。
材质较多,瓷、⽟、⽵、⽊、漆均见制作。
或圆或⽅,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笔洗:笔使⽤后以之濯洗余墨。
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
墨匣:⽤于贮藏墨锭。
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
漆⾯上常作描⾦花纹,或⽤螺细镶嵌。
镇纸:⼜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以保持纸、书⾯的平整。
常作各种动物形。
⽔注:注⽔于砚⾯供研磨,多作圆壶、⽅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
砚滴:⼜称⽔滴、书滴,贮存砚⽔供磨墨之⽤。
砚匣:⼜称砚盒,安置砚台之⽤。
以紫擅、乌⽊、⾖瓣摘及漆制者为佳。
印章:⽤于钤在书法,绘画作品上,有名号章、闲章等,多以寿⼭⽯、青⽥⽯、昌化⽯等制成,也有铜、⽟、象⽛章等。
印盒:⼜称印台、印⾊池,置放印泥。
多为瓷、⽟质,有圆有⽅,分盖与⾝两部分。
坭兴陶寓意

1.如意篆刻瓶:瓶身饱满丰腴,吸引力美的形式感,提高了篆刻艺术的感染力和审美效,寓意着美满如意。
2.雨后蛙鸣壶:壶盖上是一个青蛙,青蛙在广西壮族里被称为蛙神,是一种繁衍的象征,在陶器上雕刻表示祈求多子多孙;竹节就表示节节高升。
3.扁寿桃壶:寿桃象征着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寓意着人们追求生命长久和生活美满幸福的意愿。
4.厚积薄发:作品取壮乡芒果的神韵造型,强调线条的流畅,形体挺拔。
5.倒把西施:形似西施乳,壶钮扁圆似乳头,壶底向内收敛,上下一凸一凹,遥相呼应。
以美女的乳房为创作题材的“西施壶”,因制壶人的理解的不同,追求不一,不仅赋予壶以不同的韵致,也给它们以不同的命名。
6.扁仿古壶:整体神韵优雅,扁圆形壶钮与壶身呈一大一小有致的呼应,短颈平肩,壶盖微鼓,大口盖很实用。
壶嘴与壶口、壶把处于一条谐和的水平线。
7.聚宝盆:又叫做连心碗。
催财旺财力强。
放在房子中的财位上或者放在神案及明亮之处有极强的催财力。
被指定为国宾礼品赠送东盟十国领导人。
8.双耳象瓶:瓶身左右两边是大象的鼻子吊坠着两个圆环,瓶身刻画这一只喜雀站在梅花枝头,就是喜上眉梢,寓意着喜事临门,幸运吉祥。
9.龙蛋壶:龙蛋壶,通体状似蛋形,截盖,笠形三角状壶钮,直锥嘴,大圈把势与壶体趁势,壶体下部过渡平缓。
壶嘴短而粗,出水流畅。
耳把大而垂,手握舒适。
全器平添一种拙味和稚气的亲切感。
10.念奴娇茶叶罐:王兆儒作品。
苍劲有力的刻字,精美图腾为罐盖,收藏和实用兼备。
11.仿古壶:仿古应为仿鼓;仿古口大身矮圆腹,人要是处,最主要的是投茶与倒茶渣方便,是一款实用性非常强的作品。
仿古在你休整的时候依然默默的给你加油,打气,用到的是壶,感觉到的一是种激励,是一种力量。
12.菱花壶:王兆儒大师的作品。
这壶是拍片而成的,相对于拉胚的那些壶的难度更高一些。
13.金钟壶:泥细色优,工精艺良,造型诱人,造作上乘,构思巧妙,广含发财之象,故以金钟而名,寓意深邃。
钱财随身,出水见钱,客到茶(查)钱,执壶有钱;神祐四方,福寿平安。
【传统文化】北京故宫馆藏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一)笔

文房四文房四宝宝是中是中国独国独国独具特色的文具特色的文具特色的文书书工具工具。
文房之名文房之名,,起于我起于我国国历史上南北朝史上南北朝时时期(公元 420-- 589年),),专专指文人指文人书书房而言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砚为文房所使用文房所使用文房所使用,,而被人而被人们们誉为“文房四宝”。
四宝品类繁多繁多,,丰富多彩富多彩,,名品名名品名师师,见诸载见诸载籍籍。
四宝以湖以湖笔笔、徽墨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至今仍享盛名。
文房四文房四宝宝不仅有实用价用价值值,也是融也是融汇绘汇绘汇绘画画、书法、雕刻雕刻、、装饰等各等各种种艺术为术为一体的一体的一体的艺术艺术艺术品品。
可称笔砚笔砚精良精良精良,,人生一人生一乐乐。
文房用具除四文房用具除四宝宝以外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床、、墨盒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丞、、水勺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泥、、印盒印盒、、裁刀裁刀、、图章、卷筒等等卷筒等等,,也都是都是书书房中的必房中的必备备之品之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宝宝多为清代名代名师师所作所作,,皇家御用皇家御用,,其用料考究、工艺精美精美,,代表了我代表了我国数国数国数千年千年千年来来文房用具的文房用具的发发展水平和能工巧匠展水平和能工巧匠们们的创造智慧造智慧与与艺术艺术才能才能才能,,是文房用具中的瑰是文房用具中的瑰宝宝。
北京故北京故宫馆宫馆宫馆藏文房四藏文房四藏文房四宝宝宝笔笔、墨、纸、砚一笔()黑漆描金管黑漆描金管黄黄流玉流玉瓒瓒紫毫紫毫笔笔,清,管长16.8cm ,帽长8.8cm ,帽径0.9cm笔头笔头紫毫制紫毫制紫毫制,,形似形似兰兰蕊,根部根部饰饰黄色毫毛色毫毛。
笔管、笔帽均帽均为为竹胎竹胎髹髹漆,黑漆地上描朱黑漆地上描朱绘绘云龙纹龙纹,,笔管末端及管末端及笔笔帽两端分端分别别描金回描金回纹纹一周一周。
管上端刻阴文隶书题书题““黄流玉流玉瓒瓒”四字,出自出自《《诗·大雅大雅··文王之什文王之什》》中的中的““旱麓”诗:“瑟彼玉瑟彼玉瓒瓒,黄流在中流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房用具——陶瓷笔架
笔架亦称笔格,为搁笔的文房用具。
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南北朝时就已有笔架的记载,但传世品还不曾发现。
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但从文献来看,此时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
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多样,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
到了明代,笔架成为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其材质更加多样,不但有珊瑚、玛瑙、水晶,还有瓷、玉、木等。
清代笔架更胜明代,材质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而以自然之物最为名贵。
以瓷为笔架最为普遍,特别是明清之际,样式更为丰富,流传更为广泛,不仅适用,而且讲究观赏,质精形美。
迄今所见最早的瓷质笔架为江苏无锡北宋中期墓葬中出土的影青瓷兽形笔架水注,为一件笔架和水注两用器物。
北京元大都遗址中也曾出土有影青瓷笔架,如青白釉笔架,共有五峰,山峰中镂空,上有海水植物等纹饰。
山峰数量较宋代减少。
明代瓷制笔架以山形居多,有明确纪年的为正德时青花笔架,如青花缠枝灵芝阿拉伯文笔架,以雕塑技术成型,为五峰山状,中峰略高,两侧山峰渐次。
五峰以青花勾勒边线,内绘缠枝灵芝纹饰,中峰开光内书有波斯文字。
五峰山下为青花勾云纹。
底有青花“大明正德年制”楷款。
明代瓷质山形笔架的另一特点是山形随意,并加以彩绘,如青花五彩笔山,为三峰山形,峰形极为随意,山峰上雕有龙纹,并饰以青花五彩,纹饰清晰,色彩艳丽,为万历时器物。
可以这样讲,明代中晚期是瓷质笔架的大发展时期,而且笔架的形状
各异,除实用之外,可供把玩。
红釉鹅形笔山为嘉靖时器物,器型如一只卧鹅,通体施以红釉,菱角转折处露出白色胎骨,虽然器物没有款识,但从胎质、釉质等分析,为嘉靖时官窑所烧造。
又如青花五彩龙纹笔船,青花五彩龙凤纹笔盒,不仅色彩艳丽,制作精巧,而且丰富了笔架的表现形式。
清代瓷笔架以乾隆朝制作最精,以山形笔架为例,较明代更为自然随意,极富天趣。
哥釉笔架,山峰形造型,但不死板,山峰扭曲变形,山峰中部漏透。
通体饰以哥釉,其色浅淡,釉面有黄色开片。
釉层肥厚润泽,隐有酥光,为一件精美的器物。
乾隆时亦有笔船传世。
清代晚期的瓷笔架缺少早中期时的神韵,其山形笔架的造型呆滞,如粉彩海水云蝠纹笔架,为五峰山形,山峰上大下小,缺乏稳重感,山峰较高而瘦,美感不足。
山峰上绘红彩云蝠纹饰,山峰下以粉彩绘海水,底有“长春宫制”楷书款,为慈禧用
具。
明代青白釉山形笔架高3.9cm,长10.8cm
明代仿官釉笔山,底径12.3cm,高3.8cm。
笔架- 元明清瓷器
明成化黄釉紫彩笔架
明中后期蓝釉留白刻花卉笔架山
明清青花瓷器道光青花龙形对笔架
清中期青花五指笔架
清黄釉山形笔架
清素三彩人物笔架
全品尺寸宽14cm 高15cm
清代青花龙戏珠笔架
清代正面五爪龙笔架
清康熙三彩龙形笔架
清中期采秀堂仿官釉笔架
松石绿釉随形笔架
青花花卉纹笔架
青花人物笔架
青花人物笔架
青釉山形笔架
笔架-瓷器
笔架-瓷器
笔架-瓷器
瓷器文具窑变釉硕果笔架
粉彩雕瓷太狮少狮笔架
粉彩仕女笔架
哥釉笔架
红绿彩笔架、小人两件
龙泉青釉孩童笔架
绿釉海水蝙蝠三山笔架
文房笔架
青花瓷器笔架
山字笔架
民国绿釉桃形笔架
民国酱(深蓝)釉五指瓷笔架,两面塑花,
建国初哥釉笔架山
建国初哥釉笔架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