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重点

病生重点
病生重点

1.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时,就称之为发热。

2.应激(stress):指集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3.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当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现象。

4.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即泵血功能降低,以致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称为心力衰竭。

5.呼吸衰竭(repopiratory failure):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CO2降低伴有或不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主要诊断标准是PaC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

6.肝性脑病(HF):指在排除其他以致脑疾病前提下,继发于肝功能紊乱的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综合征。

7.尿毒症(uremia):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严重阶段,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肾脏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出现内源性毒性物质蓄积而引起的一系列自身中毒症状,故称之为尿毒症。

8.脑死亡(brain death):指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死亡,一旦出现脑死亡就意味着人的实质死亡。

9.低渗性脱水(hypovolemic hyponatremia)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Hg/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10.高渗性脱水(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失水多于失Na,血清Na浓度>150mmHg/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11.氧自由基(OFR):由氧诱发的自由基。自由基:是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12.细胞凋亡(apoptosis):指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程序,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形式之一。

1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指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综合征。

14.肝肾低渗性脱水征HRS:指肝硬变失代偿期或急性重症肝炎时,继发于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故又称肝性功能型肾衰竭。

15.疾病:机体在致病因子的损伤和机体抗损伤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活活动过程。

16.代谢性酸中毒:指细胞外液H增加或(和)HCO3减少、PH呈降低趋势未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特征: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

17.代谢性碱中毒:指细胞外液碱增多或(和)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增多,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特征:血浆HCO3原发性增多。

18.功能分流:病变部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显著降低,使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动脉化便掺入到动脉血内,类似于动静脉短路。

19.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在多种原发病过程中,因急性肺损伤(ALL)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以弥漫性呼吸膜损伤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

20.心肌重构(myocardial remodeling):心力衰竭时为适应心脏负荷的增加,心肌及心肌间质在细胞结构、功能、数量以及遗传表型方面所出现的适应性、增生性变化。

21.心紧张源性扩张: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肌扩张,这是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扩张的一种类型。

22.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同时或继发纤溶性亢进,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出血、贫血甚至休克的病理过程。其主要特征是凝血功能障碍。

23.受体上调:指由于受体数量增多使靶细胞对配体的刺激反应过度。

24.受体下调:指由于受体数量减少使靶细胞对配体的刺激反应减弱或消失。

25.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症CARS:指感染或创伤时机体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和对感染易感性增加的过于强烈的内源性抗炎性反应。

26.多器官功能综合症MODS: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症。

一.(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原因:常见的原因是肾内或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不当所致。1.经肾丢失: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实质疾病及肾小管酸中

毒均可以致Na的吸收或排出Na过多。

2.肾外丢失:经消化道丢失,如呕吐、腹泻;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经皮肤丢失,如大量

出汗等。

影响: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患者可以出现直立性眩晕、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症状。

2.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早期出现多尿和尿比重低,晚期出现少尿。

3.有明显的失水体征(脱水征):血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病人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和婴儿囟门凹陷。

4.经肾失钠的低钠血症患者,尿钠含量增多,如果是肾外因素所致者,导致尿钠含量减少。二.(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原因:1.水摄入减少:水源断绝,进食饮水困难,无口渴感,婴儿对水的丢失更为敏感。2.水丢失过多:经呼吸道失水,过度通气;经皮肤失水,如肾性尿崩症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ADH反应缺乏;经胃肠道失水,呕吐、腹泻和消化道引流等

影响:1.口渴:由于细胞外液高渗通过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中枢,或者循环血量减少及因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渴感。

2.细胞外液含量减少:尿量减少而尿比重增加。

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有助于循环血量的恢复,也引起细胞脱水致使细胞皱缩。

4.血液浓缩

5.严重的患者,可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可出现局部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如小儿可以出现脱水热。

三.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影响:

1.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释

2.细胞内水肿,在晚期或重度病人可出现凹陷症状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颅内压增加和脑脊液压力增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减退等,炎症病例可发生枕骨大孔疝或小脑幕裂孔疝而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4.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液稀释,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红红细胞压积降低,早期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肾功能障碍者除外)。

四.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发病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a.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主要原因是静脉炎增高,包括充血性心衰可使静脉炎增高;肿瘤压迫经脉、静脉血栓形成使血容量上升,静脉回流受阻;左房粘液瘤阻塞血流通道;血容量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取决于血浆白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降低见于:蛋白质合成障碍,如肝硬变或营养不良;蛋白质丧失过多,如蛋白尿中丢失;分解代谢增强,如慢性感染、肿瘤等。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组织胶体渗透压增加,微循环内及毛细血管静脉端的胶体渗透压降低,见于各种炎症,损伤血管壁,或者组胺、激肽使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造成水肿。d.淋巴回流受阻。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a.广泛的肾小球病变或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使肾小球率过滤下降,

b.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和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使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c.醛固酮分泌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五.凋亡的细胞如何识别/特征:

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早期,表面的微绒毛消失,并与胞外基质或周围细胞分离,随后胞膜空泡化,出芽,染色质浓缩,染色质边集。胞质脱水,细胞皱缩、固缩。凋亡小体的形成。

2.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caspase的激活和DNA的片段化断裂等。DNA的片段化是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这些片段呈特征性的“梯状”条带。

六.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自主呼吸的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不可逆性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

意义:可协助判断死亡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为器官移植创造良好的根据。七.四种缺氧的氧分压变化:

1.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PaO2下降,氧含量下降,杨容量不变,氧饱和度下降,动静脉氧差降低或正常。

2.等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氧分压正常,氧容量、氧含量下降,血氧饱和度正常。

3.循环性缺氧(缺血/低血性/低动力性缺氧):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含量正常,动静脉压差增加。

4.组织性缺氧(用氧障碍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正常,由于内呼吸障碍组织不能充分利用氧,故静脉血氧含量和氧分压较高,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小于正常。

八.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stages and mechanisms of shock

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

休克期(淤血性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

休克晚期(休克难治期、不可逆期、微循环衰竭期、)

(一)休克I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

1. 微循环变化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小血管,特别是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真毛细血管关闭,血液通过直捷通路和开放的动-静脉吻合支回流)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各种原因引起的交感-肾上腺素髓质系统强烈兴奋有关。儿茶酚胺大量入血,引起皮肤、腹腔内脏和肾的小血管的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升高,微循环灌流急剧减少。

3. 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1)血液重新分布:保证主要生命器官心、脑的血液供应。

(2)“自身输血”: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脾储血库紧缩。

(3)“自身输液”: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促使组织液回流入血管。

4、主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神志尚清、脉压明显减小

(比血压下降更具早期诊断意义)。

(二)休克II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stagnant anoxia phase)

1、微循环的改变:特征是淤血。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弛张,导致大量血液进入真毛细血管网,灌多流少,毛细血管中血液处于淤滞状态。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1)酸中毒

(2)局部舒血管代谢产物增多

(3)血液流变学改变

(4)内毒素等的作用:导致持续低血压

3. 微循环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1)“自身输液”和“自身输血”停止

(2)恶性循环形成: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血液淤滞,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回心血量减少,CO和BP进行性下降,使得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更为兴奋,血液灌流量进一步下降,

组织缺氧更趋严重。

4、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下降,心、脑血管失去自身调节或血液重新分布中的优先保证,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灌流不足,出现心、脑功能障碍,心搏无力,心音低钝,患者甚至淡漠甚至昏迷,少尿甚至无尿,皮肤发凉加重,发绀,可出现花斑。

(三)休克III期(微循环衰竭期)(irreversible phase)

1、微循环的改变:微循环淤滞更加严重,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对血管活性药物失去反应,并可能发生DIC。

(1)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

(2)DIC的发生。(但DIC并非所有的休克的必经时期)

2、临床表现:(1)循环衰竭:血压进行性下降,给升压药难以恢复;脉搏细弱而频速,CVP 降低,静脉塌陷,出现循环衰竭。(2)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大量输血补液,血压回升,但是有时仍不能恢复毛细血管血流。原因:白细胞黏着和嵌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并发DIC后微血管堵塞管腔。(3)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九.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

1、黄嘌呤氧化酶途径:

黄嘌呤氧化酶及其前身黄嘌呤脱氢酶主要存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

组织缺氧时,黄嘌呤脱氢酶在Ca2+的存在下,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在催化次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并进而催化黄嘌呤转变为尿酸的两步反应中,释放出大量电子,生成大量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H2O2。H2O2经过Fenton反应转变成活性更强的OH·。2、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吞噬活动增加时耗氧量增加,其摄入O2的大部分在NADPH 氧化酶和NADH氧化酶催化下,接受电子形成氧自由基,杀灭病原微生物。

呼吸爆发:再灌注期组织重新获得O2供应,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称为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或氧爆发,造成细胞损伤。

3、线粒体:再灌注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损伤的电子传递链成为氧自由基的重要来源。

(四)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1、膜脂质过氧化增强:

膜损伤是自由基损伤细胞的早期表现。

自由基对磷脂膜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与膜内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形成脂质自由基和过氧化物,造成损害。

膜脂质过氧化的主要损害表现:

(1)破坏膜的正常结构:使膜不饱和脂肪酸减少,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比例失调,细胞外Ca2+内流增加

(2)间接抑制膜蛋白功能:使脂质之间形成交联和聚合,间接抑制膜蛋白功能,导致胞浆Na+,Ca2+浓度升高,造成细胞肿胀和钙超载。还可以影响细胞信号转导。

(3)促进自由基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成:激活磷脂酶C、D,进一步分解膜磷脂,催化花生四烯酸代谢反应,并形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前列腺素等

(4)减少ATP生成。损伤线粒体。

2、抑制蛋白质功能:自由基使蛋白和酶的巯基氧化,形成二硫键。血中氧化性谷胱甘肽含量升高,是氧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巯基的代谢标志。

3、破坏核酸及染色体:80%是由OH·所致。

通过检测丙二醛的含量可以反映脂质过氧化的程度。

十、钙超载

细胞内钙主要存储于在线粒体和肌浆网,胞浆游离钙浓度低于0.1μmol/L.

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含钙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一)细胞内钙超载的机制:

钙超载主要发生在再灌注期,且主要原因是由于钙内流增加,而不是钙外流减少。

1、Na+/Ca2+交换异常:正常生理条件下,Na+/Ca2+交换蛋白以正向转运的方式将胞浆Ca2+运出细胞,与肌浆网和细胞膜钙泵一同维持心肌细胞静息状态时的低钙浓度。在细胞内Na+明显升高或膜正电位的情况下,Na+/Ca2+交换蛋白以反向转运的方式将细胞内Na+排出,Ca2+进入细胞。在正常细胞,反向转运的模式仅在动作电位达到峰值时短暂发生。

但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钙反常时,Na+/Ca2+交换蛋白反向转运增强,成为Ca2+进入细胞内的主要途径。

(1)细胞内Na+升高可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这是再灌注时激活Na+/Ca2+交换蛋白的主要因素);

(2)细胞内H+升高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高H+首先激活Na+/H+交换蛋白);(3)蛋白激酶C(PKC)活化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增加,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G蛋白-磷脂酶C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磷脂酰肌醇分解,生成IP3和DG。IP3促进细胞内Ca2+释放,DG经激活PKC促进Na+/H+交换,进而增加Na+/Ca2+交换蛋白,使胞浆内Ca2+浓度升高。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通过激活L型钙通道,引起钙超载。

2、生物膜损伤:细胞膜损伤—膜通透性增加;线粒体及肌浆网膜损伤。

(二)钙超载引起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1、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过多摄入Ca2+,增加ATP消耗,同时Ca2+与含磷酸根的化合物结合,形成不溶性磷酸钙,干扰氧化磷酸化,使ATP生成减少。

2、激活多种酶:促进膜磷脂分解等。

3、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通过Na+/Ca2+交换形成一过性内向电流,在心肌动作电位后形成延迟后除极。

4、促进氧自由基生成。细胞内Ca2+增加,增强了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5、肌原纤维过度收缩。

十一.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A、肺循环充血

左心衰竭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循环充血,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病理生理基础:左室收缩功能↓,负荷过重或顺应性↓→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左房压↑→肺静脉回流障碍→肺循环毛细血管静压↑→肺充血

主要表现:

(一)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

是指伴随着体力活动而出现的呼吸困难,休息后自行消失。其发生机制包括:

(1)肺顺应性降低;

(2)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引起低氧血症;

(3)支气管粘膜水肿,使呼吸道阻力增大;

(4)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刺激肺泡毛细血管感受器。

2、端坐呼吸

(1)端坐时部分血液因重力关系转移到躯体下半部,使肺淤血减轻;

(2)端坐时膈肌位置相对下移,胸腔容积增大,肺活量增加;

(3)平卧位时身体下半部的水肿液吸收入血增多,而端坐位则可减少水肿液的吸收,肺淤血减轻。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患者夜间入睡后突感气闷被惊醒,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 。其发生机制如下:

(1)入睡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反射的敏感性降低;

(2)入睡后,迷走神经相对兴奋,使支气管收缩;

(3)患者平卧后,下半身静脉回血增多,使肺淤血、水肿加重。

(二)肺水肿

1、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大;进入肺泡的水肿液可稀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张力增大→毛细血管内液体成分被吸入肺泡中。

B、体循环瘀血

(一)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

临床表现:颈静脉怒张,臂肺循环时间延长,肝颈静脉返流征(+)。

造成静脉瘀血的主要原因: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右心房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二)水肿:心性水肿—水钠潴留和毛细血管静压升高造成。

(三)肝肿大压痛和肝功能异常

C、心输出量不足

心衰最具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

症状与体征

(一)皮肤苍白或发绀

(二)疲乏无力、失眠、嗜睡

(三)尿量减少

(四)心源性休克

十二.血氨增高的原因:

(1)尿素合成减少、氨清除不足—肝脏鸟氨酸循环障碍。

(2)氨的产生增多:肠道产氨增多。

肠道内氨的来源主要是:①肠道内蛋白质经消化变成氨基酸,在肠道细菌释放的氨基酸氧化酶作用下可产氨;②经尿素的肠-肝循环弥散入肠道的尿素,在细菌释放的尿素酶的作

用下也可产氨。

肝脏功能严重障碍时,门脉血流受阻,肠粘膜淤血,水肿,肠蠕动减弱以及胆汁分泌减少等,均可使消化功能降低,导致肠道细菌活跃。从而使肠道氨基酸氧化酶和尿素酶增多;同时未经消化的蛋白质成分在肠道潴留,使肠内氨基酸增多;肝硬化晚期合并肾功能障碍,尿素排出较少,可使弥散入肠道的尿素增加。这些因素都导致肠道产氨增多。如果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则由于肠道内血液蛋白质的增多,也可经细菌分解产氨增多。

十三.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NH3可自由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TNF-α可以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从而加重肝性脑病。对脑的作用:

(1)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①消耗了大量α-酮戊二酸,造成ATP产生减少;②消耗了大量NADPH,使ATP产生减少;③氨抑制丙酮酸脱羧酶的活性,使乙酰辅酶A生成减少,也可使ATP产生减少;④大量氨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时,消耗了大量ATP。这样导致脑细胞能量严重不足,不能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活动而昏迷。

(2)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乙酰胆碱减少;而抑制性递质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增多。

(3)氨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氨可与钾离子竞争通过细胞膜上的钠泵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缺钾;另外还可以干扰神经细胞膜上的钠泵活性。

十四.肝性脑病影响因素

1、氮负荷增加:这是诱发肝性脑病的最常见的原因。分外源性负荷过度和内源性负荷过度。

2、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TNF-α、IL-6的作用,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合并的高碳酸血症、脂肪酸以及饮酒等都可使通透性增强。

3、脑敏感性增高:脑对药物或氨等毒性物质的敏感性增强。因此使用止痛、镇静、麻醉以及氯化铵等药物时,易诱发肝性脑病。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也可以增高脑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

十五.ARF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1、少尿期:病情最危重的时期,内环境严重紊乱,持续几天到几周,持续愈久,愈后愈差。

(1)尿变化:少尿或无尿;低比重尿;尿钠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2)水中毒:内生水及摄入水过多造成体内水钠潴留、稀释性低钠血症和细胞水肿。

(3)高钾血症:是ARF最危险的变化,常为少尿期致死的原因。发生机制:尿量减少使钾随尿排出减少;组织损伤和分解代谢增强,使钾大量释放到细胞外液;酸中毒时,细胞内钾离子外逸;低钠血症,使远曲小管的钾钠交换减少;输入库存血或食入含钾量高的食物或药物等。

(4)代谢性酸中毒:特点--进行性,不易纠正。发生机制:GFR降低,使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肾小管分泌H+和NH3能力降低,使碳酸氢钠重吸收减少;分解代谢增强,体内固定酸产生增多。

(5)氮质血症:血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含量显著升高。机制是肾脏排泄功能降低和体内蛋白分解增强。

2、多尿期:尿量增加到400ml/d,表明已经进入多尿期。机制:肾脏功能逐渐恢复;新生肾小管上皮功能尚不成熟,钠水重吸收功能仍低下;肾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内管型被冲走,阻塞解除;少尿期中潴留在血中的尿素等经肾小球大量滤出,产生渗透性利尿。

多尿期后期,易出现脱水、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多尿期维持1~2周。

3、恢复期

非少尿型ARF,肾内病变和临床表现比较轻,病程短,预后较好。其特点是:尿量不减少;尿比重低而固定,尿钠含量也低;有氮质血症。

十六.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细胞外液氢离子增加和(或)碳酸氢离子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碳酸氢离子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原因和机制1、碳酸氢根离子直接丢失过多2、固定酸产生过多,碳酸氢根离子缓冲消耗a 乳酸酸中毒b酮症酸中毒3、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碳酸氢根离子缓冲消耗a水杨酸中毒b含氯的成酸性药物摄入过多。4、肾脏泌氢功能障碍5、血液稀释,使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下降6、高血钾。

机体的代偿调节:1、血液的缓冲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缓冲代偿调节作用2、肺的代偿调节作用3、肾的代偿调节作用

对机体的影响:1、对心血管系统改变a室性心律失常b心肌收缩力降低c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2、中枢神经系统改变a酸中毒时生物氧化酶类的活性受到抑制,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减弱,致使ATP生成减少,因而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b、pH值降低时,脑组织内谷氨酸脱羟酶活性增强,使γ—氨基丁酸增多,后者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3、骨骼系统改变

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分析参数:由于碳酸氢根离子降低,所以AB\SB\BB值均降低,BE负值增大,pH下降,通过呼吸代偿,PaCO2继发性下降,AB<SB

十七.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是指二氧化碳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碳酸浓度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原因和机制:1、呼吸中枢抑制2、呼吸道阻塞3、呼吸肌麻痹4、胸廓病变5、肺部疾患6、二氧化碳吸入过多。

机体的代偿调节: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由于肾的代偿作用十分缓慢,因此主要靠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及细胞内缓冲,这种调节与代偿十分有限,常表现为代偿不足或失代偿状态。

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使,由于肾的代偿,可以呈代偿性的。

对机体的影响:1、二氧化碳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2、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的参数变化:PaCO2增高,pH降低,通过肾等代偿后,代谢性指标继发性升高,AB\SB\BB值均升高,AB>SB,BE正值加大。

十八.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是指细胞外液碱增多或氢离子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碳酸氢离子增多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原因和机制:1、酸性物质丢失过多2、碳酸氢根离子过量负荷3、氢离子向细胞内移动。机体的代偿调节:1、血液的缓冲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缓冲代偿调节作用2、肺的代偿调节3、肾的代谢调节对机体的影响: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2、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3、对神经肌肉的影响4、低钾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血气分析参数变化规律:pH升高,AB\SB\BB均升高,AB大于SB,BE正值加大,由于呼吸抑制,通气量下降,使PaCO2继发性升高。

十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血液凝固性改变,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使器官功能发生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这种病理过程称为DIC。其基本特点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引起DIC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等感染和败血症等,其次为恶性肿瘤,产科意外、大手术和创伤也比较常见。

DIC的机制:虽然引起DIC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机制为:组织因子的释放,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抗凝功能失调,血细胞的破坏和血小板激活以及某些促凝物质入血等。1、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凝血系统,严重的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等导致的组织损伤,肿

瘤组织的坏死,白血病放疗,化疗后,白血病细胞的破坏等情况下,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入血。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①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TF,启动凝血系统,促凝作用增强②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降低③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减少,而PAO-1产生增多,时纤溶活性降低④血管内皮损伤使NO、PGI2、ADP酶等产生减少,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功能降低,而胶原的暴露可使血小板的粘附、活化和聚集功能增强⑤带负电荷的胶原暴露后可使血浆中的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FXI-高分子激肽原(HK)复合物与F Ⅻ结合,一方面可通过FⅫa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另一方面PK-FXI-HK-FⅫa复合物中PK 被FⅫa分解为激肽释放没,可激活激肽系统,进而激活不提系统等。激肽和补体产物也可促进DIC的发生。3、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1红细胞的大量破坏②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③血小板的激活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典型的DIC可分为如下三期:1、高凝期凝血系统被激活,形成大量微血栓,主要表现为血液的高凝状态2、消耗性低凝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而减少,继发性纤溶系统也被激活,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凝血酶及FⅫa等激活了纤溶系统,产生大量纤溶酶。分型:按DIC发生快慢分型①急性型②慢性型③亚急性型

DIC的临床表现:一、出血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2、纤溶系统激活3、FDP的形成4、微血管损害。二、器官功能障碍。DIC累及肾上腺时可引起皮质出血性坏死,导致华-佛综合征,累及垂体发生坏死,可致席汉综合征。三、休克。DIC和休克可互为因果1、由于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2、广泛出血,心肌DIC使心肌缺血缺氧,心收缩力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3、激活凝血,释放舒血管物质。四、贫血,DIC病人可伴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是微血栓内沉积的纤维蛋白网将红细胞割裂,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为变体细胞,由于该碎片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二十.应激的急性期反应:感染、烧伤、大手术、创伤等应激原可诱发机体产生快速反应,如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解代谢增强,负氮平衡及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这种变化成为急性期应激反应。(APR),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蛋白质(APP)

APP的生物学功能:

1.抑制蛋白酶活化:APP中的多种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蛋白质酶活性,从而减轻组织损

伤。

2.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应激状态下,血浆中CRP常迅速增高,起抗体样调理作用。临床

上常测定CRP以判断炎症及疾病的活动性。

3.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铜蓝蛋白促进亚铁离子的氧化,减少羟自由基的作用。

4.其他作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能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急性期反应及急性期蛋白对机

体亦具有不利影响,如引起代谢紊乱,贫血,生长迟缓和恶病质等。

病生学习小结

病生PBL学习小结 我认为该患者是由于高渗性脱水后休克加上横纹肌溶解释放肌红蛋白造成急性肾小管损伤从而导致急性肾衰,出现了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俗称肌肉溶解。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组由于过度运动后所致的骨骼肌损伤。临床表现为肌痛、肿胀、无力、棕色尿。主要特征是血清肌酸激酶、肌球蛋白升高,以及肌球蛋白尿,常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病因的治疗,恢复血流,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肌肉里的肌红蛋白会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阻塞肾小管,影响肾脏功能;肌红蛋白流入肾脏,对肾脏也会产生毒性,轻的会产生血红蛋白尿,严重的还会引起肾衰竭。肌血球素是在骨骼肌里发现的一种含铁的色素,当骨骼肌被破坏时,肌血球素被释放到血液里。它会被肾滤过。肌血球素可能堵塞肾组织,导致急性管状骨疽、肾衰等病变。肌血球素分解成某些有毒物质,它们也会导致肾衰。坏死的骨骼肌会产生大量的液体随血流转移到肌肉,降低身体内相关体液量,将导致震颤和降低肾脏血流液。 苯丙胺(安非他明)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有明显的a-肾上腺能介导的血管痉挛作用,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检测能够揭示软化或者受伤的骨骼肌状况: 1、尿检验能够在不形成红细胞的情况下显示血管和血色素的情况 2、尿肌血球素检测是必须的 3、血清肌血球素检测也是必须的 4、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极高 5、血钾可能极高(当细胞被破坏时,钾离子被释放到血液里) 有使用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物史及其诱发因素。肌肉疼痛、乏力、肌肉痉挛、肌肉肿胀、肌肉“注水感”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应疑为横纹肌溶解症。血清CK高于正常值的10倍;血肌红蛋白浓度升高、无红细胞性酱油包尿和肌红蛋白尿可确诊。同时要考虑其他合并因素。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最新病生重点整理

第1、2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1 什么是病理生理学? (1) 性质、任务(Nature and task) 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其任务是揭示疾病本质,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 特点(Characteristics) 由病理学发展衍生、多学科渗透形成的独立学科,属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联系紧密(桥梁课)。 什么是病理过程(基本的病理过程)? 指多种疾病均可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变化。 包括: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休克、DIC、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2 什么是健康?疾病?病因?诱因? 健康是指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 病因(cause): 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s):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3 疾病的转归 疾病的转归-康复或死亡 (一)康复(recovery) 1.完全康复:损伤已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甚至获得特异 性免疫力 2.不完全康复 :损伤已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 命活动,但病理改变未完全恢复,可留下后遗症。 (二)死亡(death) 经典的死亡概念:三期 濒死期: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丧失或深度抑制,意志,心跳,血压,呼吸,和代谢方面的紊乱 临床死亡期:躯体死亡期 5~6分钟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范围扩大,呼吸心跳均停止,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可能复苏 生物学死亡: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机体各器官的代谢活动相继停止,死者体温下降 4 死亡的概念;如何判定脑部死亡 脑死亡 1. 概念(concept) 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脑死亡标志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criteria for brain death) (1)不可逆性昏迷(coma),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2) 脑干神经反射(brain-stem reflexes)消失;

病原生物学笔记重点提纲医学生复习资料

第八章第二节寄生现象与人体微生态系 正常菌群:在正常人体体表与外接相同的腔道粘膜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 免疫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体还有利,通称正常菌群。 机会致病菌:在某些情况下,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 群可引起致病,成为机会致病菌。 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如双歧杆菌能刺激肠粘膜下淋巴细胞增殖,诱导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等产生)、延缓衰老抗肿瘤。 微生态失调与条件致病的主要原因:(1)寄居部位改变(2)宿主免疫低下(3)菌群失调 第四节病原生物的控制 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的方法。 无菌操作:医学上将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或者物品的操作技术或措施成为无菌操作。 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物理方法】 热力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煮沸消毒法、流通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为实验室及生产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巴氏消毒法(饮品加热至62℃,维持30min)。辐射:红外线与微波、紫外线(波长200-300nm,其中波长260nm杀菌力最强。用途:适 用于空气及物品表面消毒。特点:穿透力弱)、电离辐射(优点:能量大、穿透力强、不需 加热、方法简便、不污染环境、无残留毒性) 其他方法:滤过除菌法、干燥与低温、臭氧消毒法。 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 病原生物的种类、生活状态与数量(芽胞对理化因素的耐受力远大于其繁殖体,炭疽杆菌繁 殖体在80℃只能耐受2-3分钟,但其芽胞在湿热120℃ 10分钟才能被杀灭) 消毒灭菌的方法、强度及作用:PS 70%-75%的乙醇消毒效果最好。 第九章医学病毒 第一节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体: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且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和感染性。 病毒的结构: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称为核衣壳。有些病毒在核衣壳的外表面有一层包膜包裹 衣壳:(1)螺旋对称型(2)20面体立体对称型(3)复合对称型:衣壳具有抗原性 包膜意义:(1)具有保护病毒核衣壳的作用(2)包膜能吸附或融合易感细胞,有助于病毒 的感染(3)包膜构成病毒的表面抗原,具有抗原性 第二节病毒的增殖与培养 病毒的复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增殖的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 病毒的复制周期:1.吸附2.穿入3.脱壳4.生物合成5.装配6.成熟7.释放 病毒的人工培养: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细胞培养。 第四节病毒的感染与抗病毒免疫 病毒传染源:1.病人:潜伏期2.病毒携带者3.被病毒感染的动物或携带病毒的动物(包括 媒介节肢动物)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垂直传播、水平传播 持续性病毒感染:【概念】可在机体内长期携带病毒,可出现/不出现临床症状,可称为重 要的传染源【包括】1.潜伏性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水痘,免疫下降时引起带 状疱疹2.慢性病毒感染:慢性HBV/HCV 3.慢发病毒感染:HIV 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麻疹引发的SSPE(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常见病工作总结新选

八堡彝族苗族乡复兴小学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常见病、传染病”防治是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校在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强化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体质得到明显增强,体育达标率达90%以上,防近覆盖率达100%,视力不良率稳定在10%以内,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2%,防龋率达98%,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年度我们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网络。学校建立了由校长、政教处、总务处、校医室、班主任组成的健康教育教网络队伍,层层落实负责,实行目标责任制。在学校形成领导抓,教师抓,经常抓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健康教育,注重预防质量。学生们通过学习, 了解掌握了青春期生理、心理等方面生长发育的特点、变化,青春期常见病的预防;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营养的概念,以及健康的概念,近视、脊柱弯曲、神经衰弱、龋齿等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常识。 并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讲授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锻炼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介绍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措施,使学生遇到中暑、触电、烧烫伤、狗咬伤、煤气中毒等突发事件时,能冷静对待,正确地处理。 三、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学校紧密配合防疫站的工作, 做好对学生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并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促使学生了解免疫的基本知识和常见传染病的特征和防疫、防治的措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接菌注射,并在日常生活做到自理自护。四、抓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六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裤、勤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做事。在用眼卫生方面注意读书写

考研西综-内科学重点汇总

考研西综-内科学重点汇总 1.考研内科学命题风格 (1)内科学考试注重对临床思维的考查 (2)内科学按章节出题,比例不同 (3)考试愿意考临床常见疾病 (4)纯理论化的题目占有很小部分比例 (5)分值:30% 2.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 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2.慢性胃炎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其治疗。 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7.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8.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9.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0.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3.急性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抢救原则。 14.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3.循环系统疾病 1.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及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4.心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 5.心脏瓣膜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并发症和防治措施。 6.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 7.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包括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重点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8.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包括介入性治疗原则)。 9.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病生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研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 变化和机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探 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主要内容是:①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②病理过程。③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2.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①动物实验(急性、慢性)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3.循证医学 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谈谈你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的理解及学习计划。 病理生理学揭示了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出发,深入学习。 第二章疾病概论 1.概念题 ①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全身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净精神状态。 ②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 ③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④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⑤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2.简述病因、条件及诱因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病因分成七大类:①生物性因素②理化因素③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④遗传性因素⑤先天性因素⑥免疫因素⑦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此类病因侵入机体后常常构成一个传染过程。 3.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 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有的先天性因素是可以遗传的,如先天愚型。 4.以大出血为例,叙述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 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形成) 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 标准:①呼吸心跳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扩大或固定 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①法律依据②医务人员判断死亡的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③器官移植的时期和合法性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病因和机制:肾内和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

病生总结

病生总结 名解 1.肌源性扩张myogenic dilation;长期容量负荷过重引起心力衰竭及扩张性心肌病时,心室明显扩大,肌节过度拉长并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这种代偿失调后的心脏扩张称为肌源性扩张;(紧张源性扩张tonogenic dilation;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 2.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是心室在持续机械负荷过重、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过度激活状态下,通过改变其结构、代谢、功能和伴有基因表达等方面发生的慢性代偿适应性反应。 3. 水肿e 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4.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水中毒是水在体内潴留,并伴有包括低钠血症、脑神经细胞水肿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病理过程。 5.盐中毒salt poisoning:盐中毒又称高钠性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是体内钠总量和血钠含量增高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病理过程。 6.酸碱平衡紊乱(失调)acid-base disturbance(acid-base imbalance):病理状况下,机体出现酸或碱超量负荷、严重不足、或(和)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体内内环境酸碱度的稳定性被破坏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紊乱(失调)。 7.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 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8.呼吸性酸中毒 respiratory acidosis :是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9.代谢性碱中毒 metabolic alkalosis :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0.呼吸性碱中毒 respiratory alkalosis :是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1.缺氧hypoxia :是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 12.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是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又称低张性缺氧。 13.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 :是由于Hb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此时动脉血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正常,故又称为等张性缺氧。 14.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是指因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又称低血流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 15.组织性缺氧 histogenous hypoxia:是指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发生障碍而引起的缺氧。 1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高凝状态)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或继发纤溶亢进(低凝状态),使机体止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出血, 贫血,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17.休克 shock:休克是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机体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病理过程。18.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涩一种难控制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综合征。 1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烧伤等急性危重病时或在其复苏后,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的功能障碍的损害,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这被称之为MODS。 20.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因心脏舒缩功能严重降低或充盈受限,在有足够循环血量的情况下,心排出量明显减少,已不能满足日常代谢的需要,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

(完整word版)危重病医学重点总结

创伤后机体反应:也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的、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成分输血:是将全血中有预防或治疗价值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制成一定标准的、质量优良的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用适当的制品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副 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目的。 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如创伤、感染、失血、过敏等)造成组织有效血流量减少的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细胞代谢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氧中毒:在不适当的高压下吸氧或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造成人体组织和功能上的损害。 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正常机体血浆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总量相等,均为151mmol/L,从而维持 电荷平衡。 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未经P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处理的血浆中[HCO3]的真实含 量。 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血温37℃、PCO240mmHg和血红蛋白充分氧饱和),将血浆或全血的pH滴定至7.40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凡pH>7.40,需加酸滴定, 说明体内碱过多,称为碱剩余。 急性心力衰竭:由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性降低导致的组织灌流不足。 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指原无肝病患者突然发生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或出现严重肝功能 损害,并在起病的8周内出现肝昏迷的一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等过程中,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和障碍。 营养不良: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缺乏所引起的临床病理变化(大脑、心血管、肾脏、呼吸、胃肠道体温调节、免疫) 菌群移位:长期的禁食造成肠粘膜萎缩、肠腔内活的细菌、毒素、一些惰性颗粒及大分子化合物通过粘膜进入血液,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他内脏)从 而激发或加重一系列炎症反应。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 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经历了残酷战争、严重创伤、 恐怖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精神障碍。 药物的残余效应:由于血内麻醉药浓度较高,或手术操作因故而中止进行,病人仍处于较深的麻醉,是麻醉手术后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 代谢性脑病:指由于麻醉手术后发生全身代谢性紊乱而导致CNS抑制。 术后急性肾衰竭:由于围手术期失血、感染、休克、溶血、中毒、严重损伤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急性肾实质损害的一种综合征,是以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含氮 分解产物潴留及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的临床并发症。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之一,是一种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而对心功能障碍起辅助性治疗作用。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试述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2.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分为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上图为受体途径) 受体途径:(○1经Ras蛋白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Ras---MAPK途径)○2经PLCy激活蛋白激酶C途径○3经磷脂酰肌醇3激酶激活蛋白激酶B途径(PI3K--PKB途径)) 非受体途径:JAK-STAT途径 第二章细胞凋亡与疾病 1.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比较 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是多阶段的。发生凋亡的细胞,形态上首先变圆,并逐步与周围细胞脱离,

表面微绒毛消失。胞浆凝缩,胞膜迅速发生空泡化(blebbing),细胞体积逐渐缩小,出现固缩(condensation)。然后内质网变疏松并与胞膜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称为出芽(budding)。晚期核质高度浓缩融合成团,染色质集中分布在核膜的边缘,呈新月形或马蹄形分布,称为染色质边集(margination)。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浆,形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apoptosis body),这是凋亡细胞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凋亡小体形成后迅即被周围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如巨噬细胞、上皮细胞等吞噬、降解(图8-2)。整个凋亡过程中胞膜保持完整,没有细胞内容物的外漏,因而不伴有局部的炎症反应。 3.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 细胞凋亡过程中可出现各种生化改变,其中DNA的片段化断裂及蛋白质的降解尤为重要。 1.DNA的片段化细胞凋亡时DNA链的断裂有三种方式。最多见的一种断裂方式是核小体间DNA链断裂,是内源性核酸内切酶(endogenous nuclease)被激活所致。 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核小体之间的连接区易受内切酶的攻击而发生断裂。DNA链上每隔200个核苷酸就有1个核小体,当内切酶在核小体连接区切开DNA时,即可形成180~200bp或其整倍数的片段。这些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可呈特征性的“梯”状(ladder pattern)条带,这是判断凋亡发生的客观指标之一。因此,DNA片段化断裂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性结局。 2.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及其作用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执行染色质DNA切割任务的是内源性核酸内切酶,这导致DNA断裂成核小体倍数大小的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出现典型的阶梯状DNA区带。内源性核酸内切酶多数为Ca2+/Mg2+依赖的,但Zn2+可抑制其活性。 3.Caspases的激活及其作用Caspases是目前研究得最清楚的细胞凋亡执行者。这是一组对底物门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其活性中心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全名为含半胱氨酸的门冬氨酸特异蛋白酶。目前已发现该蛋白酶家族有10多个成员,第一个被发现的caspase是ICE (interleukin-Iβconverting enzyme, ICE),即caspase-1,随后又发现了一系列的caspase,曾被分别给予了不同的名称,现统称为caspases,而以序号区分。 Caspase在凋亡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灭活细胞凋亡的抑制物(如Bcl-2);直接作用于细胞结构并使之解体,促使凋亡小体形成;在凋亡级联反应(cascade)中水解相关活性蛋白,从而使该蛋白获得或丧失某种生物学功能如:caspase-9可使caspase-3酶原水解形成具有分解蛋白质活性的caspase-3。 4.线粒体凋亡通路。 细胞凋亡的早期就会出现线粒体内膜通透性增大,线粒体跨膜电位(△ψm)明显下降。在毒物(如鱼藤酮、原卟啉Ⅸ、百草枯等)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兴奋性递质(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必须生长因子的缺乏引起的相应细胞凋亡,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等,皆证实了早期的线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生理考试重点

13、某婴儿腹泻3天,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试问该婴儿可能发生哪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 (1) 婴幼儿腹泻多为含钠浓度低的水样便(粪便钠浓度在 60mEq/L以下),失水多于失钠,加上食欲下降,摄水少,故易发生高渗性脱水。 (2) 肠液中含有丰富的K+、Ca2+、Mg2+,故腹泻可导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3) 腹泻可丢失大量的NaHCO3,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14、简述创伤性休克引起高钾血症的机理。 ⑴广泛横纹肌损伤可释放大量K+。 ⑵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休克因素等均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排钾减少。 ⑶休克时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内钾外移。 ⑷休克导致循环性缺氧,细胞膜钠泵失灵,引起细胞钾内移减少。 15、哪种类型脱水易发生脑出血?为什么? 高渗性脱水的某些严重病例,易出现脑出血。这是因为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显著升高可导致脑细胞脱水和脑体积缩小,其结果是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变大,进而破裂而引起脑出血,特别是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为常见,老年人更易发生。 16、高渗性脱水的患者为什么比低渗性脱水的患者更易出现口渴症状? 高渗性脱水的患者,由于失水多于失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血钠升高及血管紧张素增多及血容量减少等因素均可刺激了下丘脑的口渴中枢,引起口渴。而低渗性脱水的患者血钠降低是相反的因素,尤其是早期或轻度患者口渴不明显。 18、为什么说低渗性脱水时对病人的主要危险是外周循环衰竭? 低渗性脱水病人,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通过以下三个机制使血容量减少而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⑴细胞外液的水分向相对高渗的细胞内液转移,结果使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⑵渗透压降低使下丘脑分泌ADH减少而导致肾脏排尿增加。 ⑶丧失口渴感而饮水减少。所以低渗性脱水时,脱水的主要部位是细胞外液,对病人的主要危险是外周循环衰竭。 19、急性低钾血症时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肌肉无力和腹胀? 急性低钾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液K+浓度急剧下降,细胞内外K+浓度差增大,细胞内K+外流增多,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大,处于超极化状态,除极化发生障碍,使兴奋性降低或消失,因而患者出现肌肉无力甚至低钾性麻痹,肠平滑肌麻痹或蠕动减少会出现腹胀症状。 22、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肌兴奋性各有何影响?阐明其机理。 钾对心肌是麻痹性离子。高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低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升高。急性低钾血症时,尽管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由于此时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反而减少,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亦变小,兴奋所需的阈刺激也变小,故心肌兴奋性增强。高钾血症时,虽然心肌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增高,但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细胞内钾外流减少而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变小,使心肌兴奋性增强;但当严重高钾血症时,由于静息电位太小,钠通道失活,发生去极化阻滞,导致心肌兴奋性降低或消失。 23、试述创伤性休克引起高钾血症的机制。 ⑴创伤性休克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排钾障碍是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 ⑵休克时可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及急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酸中毒。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中的H+和细胞内液中的K+交换,同时肾小管泌H+增加而排K+减少。 ⑶休克时组织因血液灌流量严重而缺氧,细胞内ATP合成不足,细胞膜钠泵失灵,细胞外液中的K+不易进入缺氧严重不足引起细胞坏死时,细胞内K+释出。 ⑷体内70%的K+储存于肌肉,广泛的横纹肌损伤可释放大量的K+。故创伤性休克极易引起高钾血症。 24、为什么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肌收缩性增强,而严重慢性低钾血症却引起心肌收缩性降低? 急性低钾血症时,由于复极化二期Ca2+内流加速,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高,兴奋—收缩偶联加强,故使心肌收缩性增强。严重的慢性低钾血症可引起细胞内缺钾,使心肌细胞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因而心肌收缩性降低。 25、试述频繁呕吐引起低钾血症的机理。 频繁呕吐引起低钾血症的机理包括:1)胃液中含钾丰富,频繁呕吐必然导致K+大量丢失;2)胃液中HCl浓度很高,H+和Cl—大量丢失,均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在碱中毒时,细胞内H+向细胞外转移,

2015年暨南大学病理生理学试题示例,考研笔记,复试真题,考研真题,考研经验

1/8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22388033.html, 1 2015年暨南大学考研指导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脑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了解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脑的疾病表现特征。 2.掌握认知障碍和意识障碍的概念、脑的结构基础、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脑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考查内容】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脑的疾病表现特征。 二、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的概念 认知的脑结构基础 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 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概念 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脑结构基础 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主要危害 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8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22388033.html, 2 病理生理学实验 【考查目标】 掌握病理生理学各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原理、材料与方法、注意事项等。着重动手能力和训练独立从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考查内容】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高钾血症、发热、水肿、缺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失血性休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右心衰竭、呼吸衰竭、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酸碱平衡紊乱。 【考查要点】 各个实验的目的、设计原理、材料与方法、注意事项等。 Ⅳ试题示例 1、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试题示例:

生化病例总结

Q1.镰状细胞贫血症。 正常异常 DNA CTT CAT RNA GAA GUA Pro Glu Val 突变机制:点突变。 致病机制:正常编码的Glu为亲水性的aa,突变后编码的Val为疏水性的aa,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使得原来水溶性的血红蛋白聚集成丝,相互黏着,导致红细胞变成镰刀状而极易破碎,产生贫血。 Q2.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能特异性结合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色氨酸羟基,使酶失活,进而导致乙酰胆碱(Ach)的积蓄使迷走神经处于毒性兴奋状态。 Q3.白化病。 Tyr有一条代谢途径是在Tyr酶的作用下生成黑色素。先天性Tyr酶缺乏的人,则不能合成。(酪氨酸) (苯丙酮酸尿症)。 苯丙氨酸Phe有两条代谢途径:1,在Phe羟化酶作用下生成酪氨酸Tyr;2,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 当先天性Phe羟化酶缺乏时,第一条代谢途径切断,第二条代谢途径加强,导致苯丙酮酸过多,堆积在CNS,使脑发育障碍。此病早发现可以通过控制食物中的Phe含量来治疗。 (苯丙氨酸酪氨酸) Q5.煤气中毒。 煤气中的CO可使线粒体Mit中氧化呼吸链的复合体IV电子传递受抑制,进而导致细胞内呼吸停止,而致机体快速死亡。 Q6.新生儿硬肿症。 棕色脂肪组织内存在着大量的UCP1(解偶联蛋白),它能在Mit内膜上形成易化质子通道,使质子从Mit的基质侧进入胞浆侧,通过解耦联而释放大量热能。 由于某种原因使新生儿体内缺少棕色脂肪组织,使得新生儿产能减少,导致皮下脂肪凝固,而致新生儿硬肿症。 Q7.蚕豆病。 由吃蚕豆而引发的一种溶血性黄疸。 因为患者体内的RC缺少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导致磷酸戊糖途径受抑制,而是RC内的NADPH的含量急剧减少,而NADPH可以维持GSH的还原性,后者又能维持RC膜的完整性,若NADPH合成不足的话,RC易破裂,发生溶血性黄疸。 08.肝性脑病。 当肝功能受损或尿素合成所需的酶缺乏时,血氨升高,经循环入脑时,可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Glu,再生成Gln。这使得脑内的α-酮戊二酸减少,而使TAC减少,ATP生成减少,脑内供氧不足。另外,生成的Glu、Gln 的堆积会导致渗透压增大引起脑水肿。 (谷氨酸谷氨酰胺) 09.痛风症。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终产物是尿酸,它的可溶性小,易沉积于关节等处,而导致多种炎症。由于某种原因如进食高嘌呤食物或肾疾病使尿酸排除受阻,血中尿酸升高,而至痛风症。 临床上常用别嘌呤醇治疗,别嘌呤醇的结构于次黄嘌呤相识,它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是尿酸生成减少。同

病生重点总结汇总

绪论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病理过程: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疾病概论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疾病发生的原因:1、生物性因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①病原体的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②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③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既改变机体,也改变病原体。2、理化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3、机体必需的物质缺乏或过多;4、遗传性因素;5、先天性因素;6、免疫因素;7、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疾病的发生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1、损伤与抗损伤;2、因果交替;3、局部和整体。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1、神经机制:直接损伤、神经反射;2、体液机制:细胞因子、体液性因子;3、组织细胞机制:直接损伤、间接损伤;4、分子机制。 分子病:由于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1、酶缺陷所致的疾病;2、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3、受体病;4、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疾病的转归:1、康复;2、死亡:脑死亡一般应该符合以下标准:①呼吸心跳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3、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1、根据体液的渗透压:①脱水—低渗性、高渗性、等渗性;②水过多—低渗性(水中毒)、高渗性(盐中毒)、等渗性(水肿);2、根据血钠的浓度和体液容量:①低钠血症,根据体液容量又可分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等容量性;②高钠血症,根据体液容量又可分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等容量性;③正常血钠性水紊乱根据体液容量又可分为—等渗性脱水、水肿。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失Na+>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血清Na+浓度<130mmo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一般不伴有血容量的明显改变,或仅有轻度升高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失Na+<失水,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血容量、血钠均增高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血钠升高,血容量无明显改变 脱水热: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等渗性脱水: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内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如水肿发生在体腔内,则称之为积水。 水肿的特点:1、水肿液的性状:①漏出液:比重低于1.015、蛋白含量低于25g/L、细胞数少于500个/100ml的水肿液;②渗出液: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可达30~50g/L、

病理生理笔记

休克 1.★试述休克时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的病理变化特点及其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答:(1)微循环缺血期的变化特点: ①皮肤、内脏的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小静脉持续痉挛,毛细血管网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②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组织缺血缺氧。 ③血管收缩,血管口径变小。 ④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而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此时微循环内血流速度减慢,轴流消失,血细胞出现齿轮状运动。 发生机制: ①各类导致休克的因素先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再加上由于缺血引起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垂体加压素等缩血管因子的增加,导致皮肤、内脏小血管收缩,在一定程度迅速短暂地增加了回心血量,保证了心脑的血供。 ②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使得心输出量增加,以维持动脉血压。 ③皮肤、内脏的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小静脉持续痉挛,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了血压。 ④毛细血管网少灌少流、灌少于流使得流体静压下降,增加了组织液的回吸收,此外醛固酮的分泌也增加了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补充了部分血容量。 ⑤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流通过短路回流增加,导致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引起组织缺血缺氧。 临床表现:患者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出冷汗,心率快,脉搏细速,脉压减小,尿量减少。由于缺血期的代偿作用,最大程度保证心脑灌流,因此患者神志一般清楚,但常显烦躁不安。 2.★试述休克时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答:(1)休克时心功能变化:①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②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输出量下降。③心肌损伤。 (2)发生机制: ①休克时血压下降、心率增加,使舒张期缩短,减少了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②机体缺氧、酸中毒使得心肌代谢水平下降,从而减弱了心肌收缩力,减少了心输出量。 ③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也减少了心脏本身的供血,从而减弱了心肌收缩力,并可引发心肌损伤。 ④酸中毒常常并发高钾血症,血钾的升高也减弱了心肌收缩力。 ⑤休克时肠屏蔽功能降低,从而发生内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心肌损伤。 3.★何谓ARDS;试述其病理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答:(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 (2)病理变化:可以分为渗出、增生和纤维化三个相互关联和部分重叠的阶段。 ①渗出期见于发病后第一周。肺呈暗红或暗紫的肝样变,可见水肿、出血。重量明显增加。24小时内镜检见肺微血管充血、出血、微血栓,肺间质和肺泡内有蛋白质水肿液及炎症细胞浸润。若为感性病因引起者,肺泡腔PMNs聚集和浸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