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

合集下载

关于开展2011年死因监测和肿瘤报告漏报调查工作通知

关于开展2011年死因监测和肿瘤报告漏报调查工作通知

关于开展2011年死因监测和肿瘤报告漏报调查工作通知各县(市)、区卫生局,疾控中心,市直相关医疗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居民死`0 亡原因填报、统计工作,提高本市死亡原因报告及死亡医学证明书签发单位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同时,落实城市肿瘤报告工作。

我局决定开展全市生命统计和肿瘤报告工作质量督导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目的1、死因资料是公共卫生最基础的信息,是计算人群疾病负担、确定疾病重点、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基础数据,对制定卫生工作政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恶性肿瘤肿瘤不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健康,而且也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当地某些人群因病致贫和返贫的重要原因。

因此,加强新发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的监测工作,对于掌握我市的恶性肿瘤发病的动态趋势,为政府制定肿瘤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对象㈠生命统计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市中心医院等70家《死亡医学证明书》签发单位。

㈡城市肿瘤执行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的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妇产儿童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瑞济医院、新东风医院、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造纸厂医院、老年关怀医院、新兴医院等10家医院。

三、调查内容和重点㈠生命统计1、综合管理检查管理部门设置与运行情况,管理制度;《死亡医学证明书》发放和登记情况;死亡病例登记情况;原始报告的存档情况。

2、报告质量核查《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是否完整、准确;医生填写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上录入报告卡内容是否一致;死亡疾病ICD-10编码是否正确。

㈡城市肿瘤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做好城市肿瘤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营卫函字〔2008〕330号)、《营口市恶性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管理办法(试行)》(营卫发字〔2009〕109号)要求,对医疗机构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城市肿瘤报告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见附表)四、调查方法㈠生命统计1、资料调查⑴查看死亡病例登记急诊科登记:检查急诊科是否建立急诊病例登记薄。

2019乡卫生院居民死因监测《―年漏报调查工作总结》.doc

2019乡卫生院居民死因监测《―年漏报调查工作总结》.doc

乡卫生院居民死因监测《2013—2013年漏报调查工作总结》为了贯彻执行**县死因监测工作的要求。

进一步规范我乡死亡报告工作,提高死亡乡卫生院居民死因监测《2009—2011年漏报调查工作总结》人员网报工作统计的质量。

现将本次死因漏报调查工作做如下总结:院长担任调查组组长,副院长防保所副所长担任副组长,防保所人员及村卫生室室1、组织机构成立长等共十八组员。

3、调查内容本乡辖区内十四个行政村的2009—2011年死亡人员。

2、调查范围2、入户调查内容包括死者姓名、性别、死亡年龄、死亡日期、家属联系电话、根本1、摸底登记内容包括死者姓名、性别、死亡年龄、死亡日期、家属联系电话。

死因、身份证号吗、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死亡地点、生前最高诊断单位、生前最高诊断依据。

1、通过公安、民政、计生和乡统计等多家单位搜集2008-2011年年末各村人口数并四、调查方法汇总上报疾控中心。

3、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网报的死亡人员名单,分村进行逐一核对,不能匹配视为2、在各村领导干部的积极配合下对2009-2011年死亡人员回顾性摸底登记。

漏报人员,并做好死亡登记并及时补录信息。

我乡2011年末人口数男性27237人,女性23663人,合计50900人。

2009年-2011五、调查结果年网报死亡人员数972人、摸底数1045人,入户调查1036人,漏报73人,失访9人。

根据入户走访调查逐一核实死亡人员,补充死亡信息并及时做好登记工作。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1、死因监测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死因监测工作基本上进入正常运转。

但还存在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差,不能完全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项目不全,特别是一些死亡原因不明确的没有填写死亡原因。

2、其中涉及到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这项工作无法开展。

根本不能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到殡仪馆进行火化,使我们的工作出现空白增加了漏不率。

由于人口流动性较大,所以对于死亡人员数据搜索登记具有一定困难。

死因漏报调查方案解读徐

死因漏报调查方案解读徐

关于方便抽样
方便抽样的优点是方便简单,节约时间和经费。缺 点是由于调查人员往往选择离自己最近的或最容易 接近的人作为回答者,所以会影响抽样的准确度, 因而代表性也较差。但尽管如此,它仍是传播研究 中常常要采用的一种非概率的抽样方法。 为了提高方便抽样的准确率,通常选择活动较频 繁、结构较完整的社区。如果选择的“代表区”很 完善(即所要抽取的人,都可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的 位置上出现),其效果近乎于随机抽样。
统计书随机数字表
随机数字表是由0~9十个数 字组成的 50×50规模数字 表,十个数字出现的频率近 似相同,而且出现的次序是 随机的。
例如,欲产生10个000 ~999的 随机数,则随机数取3位,设从 上而下连续读取,现在任意指 定(20 26)起始,依次读取3 位数,为 072,568,071,928,833……
关于方便抽样
“方便抽样”是一种为配合研究主题 而由调查者于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社区的某 一位置上,随意选择回答者的非概率抽样 方法。这种抽样方法适合于对一些特殊情 况的调查,象一些时过境迁的突发性事件 或现象(违章驾车、骚乱、聚众闹事等等)。 通过在当场抽取样本询问当事者、目击者、 旁观者以及过往的行人,可以了解事件发 生的经过、原因以及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第三步:社区/村居全覆盖 调查
Excel有3种方法
对所有街道/乡镇编号,如1,2,3……15
方法1.Randbetween(bottom,top)
需要抽取2个及以上街 道时,点中下拉就行
对社区的选择采用同样的方法
方法2.随机数发生器(2007版) 第一步
Excel有3种方法
(2010版)

第二步
目前多个科研项目或者常规工作中, 往往做不到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而 采取的是随意抽样。 原因: 1.无意识 2.缺能力 3.难操作

2015—2017年垫江县死因监测漏报调查分析

2015—2017年垫江县死因监测漏报调查分析

2015—2017年垫江县死因监测漏报调查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垫江县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嘉陵江畔,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

在美丽的风景背后,却存在着死因监测漏报的问题。

死因监测是对人口死亡原因进行系统收集、统计、分析和报告的过程,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由于一些原因,垫江县死因监测存在漏报现象,严重影响了健康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深入调查分析垫江县2015年至2017年的死因监测漏报情况,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县域内健康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人民健康权益。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2015—2017年垫江县死因监测漏报的情况,分析造成漏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揭示死因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死因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参考。

也可为完善死因监测机制,提高垫江县死因监测工作水平提供指导。

通过研究,进一步推动死因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为保障人民健康、提升社会福祉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垫江县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地区,死因监测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垫江县死因监测漏报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健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带来了严重挑战。

对垫江县死因监测漏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不仅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制定改进措施,还可以提高死因监测的精准度和及时性,从而更好地指导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本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提升垫江县死因监测工作水平,提高预防控制疾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当前死因监测漏报问题,更在于为垫江县死因监测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推动健康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垫江县死因监测漏报现状分析垫江县死因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各种疾病。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死因监测漏报的现象,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了解我镇居民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准确反映居民健康状况,为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项目防治制定卫生工作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依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1、掌握居民死亡和死因构成情况,准确估计主要癌症死亡率地区与人群分布。

2、确保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项目在我镇顺利实施,推动相关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3、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死亡病例,了解我镇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为上级卫生部门采取干预措施和卫生长远发展战略,提供提供依据。

二、监测目标与指标(一)目标全面开展我镇死因监测工作,定期开展村级漏报调查,按时上报死亡监测资料,上报资料准确、完整。

(二)指标1、《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项目填写完整率≥95%,项目填写正确率≥95%;2、以乡镇为单位网络报告覆盖率达100%;各村级报告单位从填卡至网络报告的及时率≥95%;3、镇卫生院网络报告人员按时网上填报《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及时率应为100%;《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计算机录入符合率≥98%;月、年报表的差错率≤5%。

4、各村卫生室年度报告率100%,及时率≥95%,完整率≥95%、准确率≥95%。

三、机构与职责1、镇卫生院职责(1)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工作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考核方案,组织开展全镇死因监测工作。

(2)收集村卫生室上报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审核、登记后进行网上填报,对死因不明或主项填写不全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同时进行质量分析,及时网报给县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针对村级死因报告人员的技术需求,定期组织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4)负责日常技术指导,不定期的对全镇死因监测报告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016年死因漏报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精选文档】

2016年死因漏报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精选文档】

2011年死因漏报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一、漏报调查目的通过对检查区域范围内人群死因监测的漏报调查,了解监测区域内的漏报情况,为疾控中心提供准确数据以达到准确估计我市居民的粗死亡率,为知道疾控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查覆盖时间、人群辖区内每户家庭常住人口在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的出生、死亡有关信息。

凡是在辖区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均按常住人口进行管理。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一)调查内容1、辖区2011年常住人口中全部死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信息。

包括基本信息和死亡信息。

2、辖区2011年常住人口中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名单及人数。

3、人口数及构成:辖区2011年年末分性别、年龄别的户籍人口数。

4、辖区2011年公安、办事处、村(居)委会及中心等部门掌握的出生人数及死亡人数。

(二)调查方法与步骤1、调取本中心上报死因信息报告系统的死亡名单及信息。

2、中心先到办事处查取2011年各村(居)委会上报的出生人数及死亡人数及死亡名单,并查取2011年末人口数及构成。

3、中心工作人员到派出所查取2011年户籍人口数及构成。

获取2011年出生人数及死亡人数。

4、中心工作人员与各村(居)委会主管计划生育和人口统计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掌握各村实际死亡人数及名单信息。

5、将派出所、中心、村(居)委会、办事处4个部门的数据进行核对,获得漏报死亡人员名单。

召集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村干部、进行座谈,回忆漏报死者信息,进行登记并与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的2011年的死亡卡登记本核对,漏报的填写进2011年居民死亡漏报调查登记表中。

6、对于死于医院的死者,填写死亡漏报调查登记表并备注,上报疾控中心。

对于死于家中的死者,进行入户调查,由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村干部、居委会工作人员向死者家属、邻居、或知情者了解死者生前的疾病诊断和有关死亡情况,如有明确诊断的。

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年度死因监测漏报总结(3篇)

年度死因监测漏报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死因监测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政策制定以及疾病负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死因监测漏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年度死因监测漏报情况,本文对2023年度死因监测漏报调查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二、调查背景1. 死因监测漏报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死因监测工作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监测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死因监测漏报现象普遍存在,如信息收集不全、报告流程不规范、基层医疗机构重视程度不够等。

2. 漏报现象对公共卫生工作的影响死因监测漏报现象不仅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可能导致以下问题:(1)无法准确评估疾病负担,影响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2)无法准确掌握人群健康水平,影响健康政策制定;(3)无法准确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影响卫生事业发展。

3. 开展死因监测漏报调查的必要性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死因监测漏报情况,提高监测数据质量,有必要开展年度死因监测漏报调查。

三、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

2. 调查内容(1)死因监测漏报情况;(2)死因监测漏报原因分析;(3)死因监测漏报对公共卫生工作的影响;(4)改进措施及建议。

3. 调查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死因监测漏报研究现状;(2)问卷调查法:针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开展死因监测漏报情况调查;(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地区,分析死因监测漏报原因及影响;(4)访谈法:邀请相关专家、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等进行访谈,了解死因监测漏报现状及改进措施。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死因监测漏报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度全国死因监测漏报率为3.5%,其中城市漏报率为2.8%,农村漏报率为4.2%。

2. 死因监测漏报原因分析(1)信息收集不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死亡病例信息收集不全面,导致漏报;(2)报告流程不规范:部分医疗机构报告流程不规范,导致死亡病例未及时上报;(3)基层医疗机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死因监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漏报;(4)数据录入错误:部分医疗机构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漏报。

2024年死因漏报调查方案

2024年死因漏报调查方案

一、背景和目的死因漏报是指出现在正式死因统计中缺失的死因情况。

死因漏报的存在会影响死因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给制定和实施相关公共卫生政策带来困扰。

为了准确了解2024年死因漏报的情况,本方案旨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出死因漏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死因统计的质量。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1.调查内容:a.收集2024年全国和各省、直辖市的死因统计数据;b.对死因统计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死因分类、编码、填报等方面;c.针对死因漏报的原因进行调查,包括医院报告制度、统计员培训、社会文化因素等;d.探讨死因漏报对决定性统计的影响。

2.调查方法:a.文件调查:收集2024年全国和各省、直辖市的死因统计相关文件,包括报告制度、统计员培训材料等;b.现场调查:选择若干医院,对其报告制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员培训情况的调查;c.问卷调查:向死因统计员发放问卷,了解其对死因统计制度的了解程度;d.专家访谈: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访谈,探讨死因统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e.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死因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规律。

三、调查步骤和时间安排1.调查准备阶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调查方案,准备调查问卷、访谈大纲等工具。

时间安排:2周。

2.调查实施阶段:a.文件调查和数据收集:收集2024年全国和各省、直辖市的死因统计数据和相关文件;b.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选择若干医院,进行现场调查和发放问卷;c.专家访谈: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建议;d.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规律。

时间安排:2个月。

3.编写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

时间安排:1个月。

四、预期成果1.调查报告:详细介绍2024年死因漏报的情况,包括死因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估、死因漏报的原因分析和影响分析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解决方案:对死因漏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改进报告制度、加强统计员培训、提高医院报告意识等,以提高死因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评估常规报告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估计漏报率,校正报告死亡率,现制定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指导慢病综合监测点开展漏报调查,以获得相对准确的人群死因死亡率数据。

一、调查目的
1、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死因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准确计算死亡率及期望寿命。

2、了解我镇慢病监测点死因登记工作的漏报情况。

3、准确估计我镇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准确描述不同地区、不同特点人群的死因模式。

4、准确描述辖区内人群的死因顺位。

二、调查内容
1、户籍分年龄组人口数。

2、报告死亡数,实际死亡数。

3、死亡报告卡填报质量,包括填报卡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根本死因符合情况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郭镇13
个自然村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单位,被抽取村委会的每个家庭作为调查对象。

本次抽取的14个村委会,调查被抽取的10个村委会为2015年1至12月常住户籍人口的死亡人数。

2、调查方法
1、组织被抽取村委会的干部或部分居民座谈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分管工程师组成调查组,分成二组对被告抽取的村委会所有常住户籍人口进行上门挨户调查。

四、调查步骤
(一)死亡漏报调查前到所在地派出所了解户籍分年龄组人口数。

(二)根据死亡报告卡,列出本次调查已报告的死亡者名单。

(三)挨户调查和组织村民座谈,把查出的所有死亡个案与报告卡核对。

(四)有报告卡者为已报告案例,否则为漏报。

对漏报案例应补填写死亡报告卡。

(五)在样本人群中对已报告的死亡病例核对主要填报项目,判断是否填写完整和正确。

五、组织领导与实施
在丹阳市疾病监测系统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疾控中心下发统一死因漏报调查要求,对调查员统一进行培训,调查组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名医生组成,由疾控中心人员负责实施和质控。

六、时间进度
(1)5月10日调查组人员经疾控中心统一培训,以统一调查要求和方法。

(2)在调查前各街道完成户籍分年龄组人口数及根据死亡报告卡,列出本次调查已报告的死亡者名单交疾控中心。

七、数据汇总和分析
调查结束后,整理调查资料,写出本次调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