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

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
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

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

美国陆军第442步兵团,正式编成于1943年4月,主要由日裔美国人组成,下辖第100独立步兵营、第522炮兵营,第232战斗工兵连等部队,隶属于第五军,主要战斗于意大利战场,是二战美军中著名的日裔战斗单位。

以日裔美国人组成的第442步兵团。编制只有3800人的第442团在整个二战共获得7次总统部队嘉奖(101空降师也只获得2次、陆战1师3 次)、21枚荣誉勋章(其中20枚为战后追授,整个二战包括战后追授美军荣誉勋章总共只颁发464枚)、52枚优秀服役十字勋章(包括19枚后来转为荣誉勋章,美军整个二战共颁发5千枚优秀服役十字勋章)、1枚优秀服役勋章、560枚银星勋章、22枚军团优异勋章、15枚士兵勋章、4000枚铜星勋章(包括1枚后来转为荣誉勋章)、9486枚紫星勋章等。442步兵团的第100步兵营则被誉为“紫星营”。

“当他们的国家抛弃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没有抛弃国家而是义无反顾地为其奋斗,他们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对世人说“我们是真正美国人。”

在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上下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气氛中无法自拔,当美国人开始向日本帝国进行报复之前,日裔美国人却成为了复仇的对象。高达12万日裔美国人被强迫离开家园,而被关押在了集中营里包括了老人和孩子。在事件之前,许多第二代日裔美国人(Nisei)服务于夏威夷第298和299国民警卫步兵营。当然,在美日战争爆发后,美军当局也当然地判定这些人绝对不适宜继续逗留在夏威夷地区。按当时美军动听的说法,“我们并不是歧视他们,而是这里不仅不适合他们,也难以想象他们如何去在这个战场去战斗。”这些在第298和299国民警卫步兵营服役的日裔士兵们随即被扫除出了这两个部队,而被调派到了匆匆成立的“夏威夷临时步兵营”(Hawaiian Provisional Infantry Battalion)。军方对些日裔士兵的处理颇感头痛,一方面表示了对他们的极度不信任,一方面又不敢将他们遣散,因为当时不少人认为将这些熟悉美军内部事务又有很强军事能力的日裔士兵放出军营的危险太大。思前想后,陆军部最后决定把他们派往欧洲战场。1942年7月,夏威夷临时步兵营的士兵们在奥克兰登陆,在那里他们又被改编成了“第100独立步兵营”(100th Infantry Battalion Separate)。他们同时在那里接受欧战的战斗训练,直到1943年2月。

同年3月,第100独立步兵营参加了北非作战,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登陆。就在这些日裔士兵踏上北非土地的时候为他们的国家而战的时候,他们之中大部人的家属仍被扣留在集中营过着近乎囚犯的生活。在北非,第100独立步兵营并没有遭遇什么大的战斗,到了9月第100独立步兵营

被划归第34步兵师的第113步兵团。很明显同师的其他部队并不怎么欢迎这群美国人中的“异类”,很快就为他们起了一个外号“土拨鼠营”,平日也是屡屡受到刁难。同月22日,第100独立步兵营参加了对意大利萨拉莫的作为34师的一部分参加了登陆战,这也是他们遇到的第一次激烈战斗。当日的一等兵Shizuya Hayashi回忆道“敌人的岸防炮火如此猛烈,好几次炮弹就在我的身边爆炸,之后自己如同是被埋在土里一样。”然而这只是第100独立步兵营血腥战斗的开始,在从萨拉莫到罗马推进的战役中,他们开始饱尝战争的残酷尤其是在卡斯诺战役(Cassino)中,他们被派往作为突击部队,第100独立步兵营的在进行了2次突击后,成功撕裂了敌方防线。然而他们之中阵亡48人,重伤144人,另有75人轻伤。在萨拉莫登陆的时候第100独立步兵营为1300人整编,而在到达罗马后只剩下了521人还能够继续战斗,成为了34步兵师中伤亡比率最高的部队。随着他们的英勇战斗,他们也开始赢得了尊重获得另一个新的外号“紫星营”。到了1944年4月,由全部日裔组成的第422步兵团编成并抵达了欧洲战场,第100独立步兵营被调往其下。

100步兵营在密西西比的西尔菲营地集训时,442团就成立了,时间好像是1943年1月,成立442团是罗斯福的主意,罗斯福宣布这个命令的时候说了一句很脍炙人口的话:“美国精神不是,也永远不是种族主义和血统论的温床。(Americanism is not, and never was, a mater of race or ancestry)”

442团和100步兵营在一起的时候不长,两个部队中的成员分为两派,来自夏威夷的为一派,来自美国大陆的“二世”为一派,二世们称夏威夷来的为“说蹩足英语的猪脑袋”,而夏威夷来的则回敬“二世”们是“死脑筋”,两派人为此没少在营地里打架。

第442步兵团可能是二战中最为著名的日裔战斗团体,下辖第522炮兵营,第232战斗工兵连及另外三个步兵营,以及之后加入的第100独立步兵营。

1944年5月,第442步兵团到达了意大利战场,成为了克拉克将军的第5军的一部分。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萨维托(Suvereto)接受了首次炮火洗礼,做出了坚强的战斗,颇为引人注目。之后他们开始与德国山地部队在意大利的山丘地带展开了持续2个月的拉锯战斗,最终成功地将德国人驱赶到了亚诺河以北。这群小个子士兵的战斗力,让德军吃惊不小。

同年10月至11月,第442步兵团被派往转战法国东北部,被划归第36步兵师。当他们刚到达就加入了瓦斯杰斯战役(Vosges),他们为了拯救遭到大批德军包围200名来自德克萨斯步兵的时候,付出了将近700人的伤亡,把着这些被冻得发僵的德州牛仔硬是从鬼门关救了出来。按Yeiki Kobashigawa少尉的说法,“我们几乎是用三条人命救出了每一个人。”之后,第442步兵团事后,被叫作“德克萨斯的拯救者”。

拯救“失踪的营”;第442团的士兵们大胆发起“万岁冲锋”(banzai charge),一举突破德军防线。

1945年4月,第442步兵团又被调回了意大利战场,被命令去进攻德军的哥特防线(German Gothic Line),这条防线足足抵挡了盟军的6个月的进攻。然而在这些由日裔组成的第442步兵团的迅猛攻击下,不到一天他们就已经渗透了德军的这条防线。之后的三个礼拜中,一路把德军驱赶到了波河流域(Po Valley),让克拉克将军看得目瞪口呆。到了5月2日,满脸疑惑的德军向这群长着黄种人面孔,平均身高矮他们一头的少见的美军士兵正式投降缴械。

在二战结束后,第442步兵团成为第五军最出色的部队之一,被选派到了华盛顿特区参加了1946独立日的阅兵仪式。当日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很有感触地对些士兵说到“你们不仅仅要和残酷的敌人作战,还要面对友军的歧视,然而你们战胜了这一切。”

美军海基能力作战概念和方案想定要点

从海上基地向联合部队提供作战和后勤支援 ——美军海基能力作战概念和方案想定 译自:兰德公司报告RAND_MG649号 作者:Robert W. Button等 编译:知远/子曰 [知远导读] 本文是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从海上基地的基本概念及功能出发,并提出了三种想定情况,以此来研究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对海上基地使用的不同需求和可能方式。文章翻译如下: 背景 海基能力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航母打击大队(CSGs)和远征打击大队(ESGs)都是海上基地。实际上,在二战期间,美军实施的几次大规模作战,其火力和后勤支援都是由停泊在海上的海军舰船提供的。可扩展性是海基能力的关键组成要素:尽管一个远征打击大队可以支持一支陆战队远征部队,那么,未来的海上基地要支持一到两支陆战队或者陆军旅。因此,后勤支援概念和它的实施是海基能力的关键。对旅级规模部队的海上后勤支援的基础是海上预置部队(MPF)以及其未来的构想——未来海上预置部队(MPF(F))。 海上预置部队(MPF) 目前,海上预置部队由16艘各类舰船组成,分别隶属于3个前沿部署的海上预置船中队(MPSRONs)。每个海上预置船中队由5到6艘舰船组成,装满了提前预置的武器、补给品和装备,足以支援一支陆战远征旅规模的陆战队空地任务部队(MAGTF,大约由17,000名陆战队员组成)30天内的行动。 目前,对海上预置部队的基本要求是把补给物资和大型装备预置在战略位置

上。部队的行动要经过接收、分段运输、前运和整合(RSO&I)四个阶段。在接收阶段,即将部署的联合部队被运抵战场,在一个负责卸运的航空港(APOD)着陆。同时,满载部队需要的装备的海上预置部队的船只抵达卸运港口(SPOD)。在分段运输阶段,部队在距离港口不远的集结地域接收装备。当部队离开集结地域,向指定的作战地域机动时,前运阶段宣告结束。最后,当作战指挥官对这些部队发号施令,实施指挥控制后,整合阶段结束。一旦展开部署的部队被接收和运往集结地域的行动开始,对其支援的行动即已展开,直至战役结束。 “沙漠风暴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充分说明了海上预置部队这个概念;海上预置部队在沙特阿拉伯北部投送了第一支自我维持的作战部队。在10天之内,把装备和物资从运输船上卸下,并且与后续到达的部队结合。第7陆战远征旅在其抵达后的4天内进入其防御阵地1。 在缺乏固定港口的情况下,现有的海上预置部队提供了战略和战术机动性和有限的浮动卸载能力。海上预置部队的行动需要港口和机场来装卸货物,这时部队有可能遭受敌方的打击。海上预置部队的概念在1990年的“沙漠盾牌”行动中得以验证,这次行动使用了一个固定港口系统。海上预置部队运输船上装载的海军陆战队的装甲车辆是这次行动中第一批装甲车辆。 未来海上预置部队(MPF (Future) ) 未来海上预置中队将是一个单一的船队,替代现有的海上预置船中队(MPSRON)2。未来的海上预置中队将由5艘船只组成,通常装载有支援海上远征旅作战行动需要的装备。计划中的未来海上预置中队可以支援未来海上预置部队海上远征旅,该旅大约由14500名陆战队队员组成。这些船只将提供海上预置部队不具备的功能: ·从海上接收和集结远征部; ·可以同航母打击大队和远征大队协同工作; 1Headquarters,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Prepositioning Programs Handbook, Washing-ton, D.C., March 2005, p. 7. 2The Marine Corps has stated a need for two MPF(F) MEB squadrons or one MPF(F) squadron plus two legacy MPSRONs. Ronald O’Rourke, Navy–Marine Corps Amphibious and Maritime Prepositioning Ship Programs:Background and Oversight Issues for Congres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L32513, updated July 26, 2006, p. 18.

美军单兵通信装备

美军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采购与使用 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是指单兵之间使用的或用于指挥小分队的便携式 无线电台。 近年来,美军的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不仅象以前一样主要是特种分队单兵装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是所有军兵种单兵装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军事冲突中尤其如此。 单个军人和班-排级分队的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在现代作战条件下的作用不 断增大。目前的中低强度局部军事冲突需要在复杂条件下执行任务,包括在山区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士兵之间往往不能建立目视和声音接触。如果说以前曾认为在班-排层次上拥有便携式无线电台就足够了(特种分队除外),那么目前在中低强度局部军事冲突条件下,美军所面临的为单兵装备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装备的问题尤其突出。 军事冲突的经验表明,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装备能更有效地对单兵和小分队的行动进行指挥,从而即使在最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也能以最少的力量和最少的损失更好地协调行动,完成作战任务,并能在执行其他类似任务过程中更好地协同。无线电电子工业领域的成果有助于美军为在分队中更广泛地装备此类设备,在主要技术指标得到提高的同时,现代化便携式无线电台变得比以前的型号更小,更轻,更便宜。 目前,美军首先通过购买民用型号满足部队对便携无线电台的需求,许多民用无线电台符合MIL-STD 810国际军用标准。它要求在不利条件下能够稳定工 作(低温、高温、降水、沙尘、撞击、振动)。主要工业国家首先是美国高水平的无线电电子工业使这成为可能。这些国家能生产多种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及其配件。 目前,美军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为士兵装备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 ?利用预算拨款为各军种集中采购符合各军兵种军用标准的民用便携式无线电台,或根据军方的要求进行改进。 ?由军人单独购买民用便携式无线电台,以及向生产公司一次性购买一批便 携式无线电台,用于装备在军事冲突地区行动的军人。 同时,各军种从自身要求和需求出发,需要不同型号的便携式无线电台。结果美军同时在使用大量不同类型的便携式无线电台。但这一情况未必会导致无线电通信设备供应危机,因为购买必要数量的新电台、更新或修复失效的无线电台对于美国这样的拥有发达的无线电电子工业和生产厂商服务网络的国家来说不是特别的问题。 美军现有现代化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一个较大缺陷是,各军种使用的便携式无线电台之间、官方购买的型号与军人单独购买的便携式无线电台之间频段不

美国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及启示思考

美国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及启示思考 新型作战力量是适应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以满足新的军事需求、发展新的军事能力为目标,以新技术、新装备为重要支撑的新军事力量。新型作战力量是提升军队整体作战能力、引领军事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军事竞争和现代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和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军事强国不断增加新型作战力量的国防预算,积极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力图通过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来争取战略主动。 一、美国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发展动向近年来,美国秉承其一贯“数步领先于对手”的做法,在空间对抗、网电空间、无人作战、全球快速打击等军事和科技的前沿领域,集中资源发展新型作战力量。美国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和建设,将使其作战力量构成发生重大改变,整体作战能力得到新的补充和提高。1. 空间对抗能力逐渐发展成熟美国将空间视为国家的“高边疆”,围绕“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控制空间”的能力要求,大力发展空间对抗作战力量。美国已基本具备自由进出空间、利用空间、夺取空间优势和信息优势的能力。空间对抗平台技术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和2011年3月,X-37B成功进行飞行演示验证试验。面向空天防御的反导反卫能力向光电手段发展。地面激光反卫能力已开展了射击实验。固体激光武器系统关键技术日趋成熟,输出功率突破武器级激光器功率阈值。空间电子战技术已具备实战能力,美已公开部署用于干扰卫星通信链路的“反卫星通信系统”。2. 无人作战力量发展领先全球美国在初步尝到无人作战力量在减低人员伤亡、降低战争成本的“甜头”后,继续通过加强建设扩大无人作战力量建设规模。目前,美国已形成具备多种功能的无人机谱系,“全球鹰”等无人机已在战场上广泛应用。2011年2月,美可搭载于航母的X-47B 无人作战飞机成功进行首飞。地面无人系统技术、无人潜航器和无人艇成为当前无人系统的发展重点。例如,美Demo-III全自主无人车已具备越野自主驾驶和多车协调控制能力,“瑞慕斯”(REMUS)600型大型反水雷无人潜航器已成功进行了测试。3. 网络电磁空间优势正在形成美国将网络电磁空间视为新型战略空间,相继组建网络电磁空间作战部队,网电装备成为威慑和实战兼备的新的“杀手锏”。网络电磁空间攻击技术发展迅速,已成功应用于实战。例如,美“舒特”网络攻击系统、“震网”超级病毒在叙利亚、伊朗等的应用引起巨大影响。目前,正在发展“网络电磁飞行器”技术。网络电磁空间防御技术快速发展,美已实施“爱因斯坦-3”网络感知系统、“网络电磁防护盾”等网络电磁防御能力建设。2010年美国DARPA又启动“网络基因”计划,开发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特性分析的网络攻击检测技术。4. 全球快速精确打击加速发展美国为进一步扩大战略威慑和战略打击优势,加速发展可实现一小时全球到达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尽管HTV-2A和HTV-2B连续失败,美国仍在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方面狠下赌注,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完成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5马赫和10马赫自由飞行试验,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5马赫自由飞行试验。高超声速巡航技术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5月,美国X-51A成功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创造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时间143秒,飞行速度5马赫的新纪录。二、美国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主要特点美国在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上体现了世界军事和科技发展的前沿,在进度上也取得较快的进展。美国在研发新型装备、组建新型部队和研究作战理论等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上,形成了一些值得关注和借鉴的特点。1. 重视新型作战力量的概念创新美军认为当前作战力量正面临着战争形态渐变、作战样式变革、安全威胁多样等一系列挑战,更加需要概念的创新,促进新型作战力量发展。从军事力量建设层面的“隐形部队”、“导弹防御部队”、“网军”和“无人部队”,到作战和装备能力层面的“空海一体战”、“全球快速打击”等,充分体现了美军善于通过军事理论和技术的概念创新,引领新型作战力量的发展。美军通过概念创新牵引军事思想、军事体制、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等领域发生重大变革,成为当前美军引领军事发展的重要特色。2. 善于通过战略设计推动发展美军认为新型作战力量是最新科学技术的军事运用,其能力的发挥受武器装备、

美国基础设施现状|大坝

美国基础设施现状|大坝 综述 大坝为社区和经济活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服务和保护。全国90580座水坝的平均坝龄为56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发展,潜在高危害性(high-hazard)的大坝总数增加,2016年数量攀升至近15500。由于投资不足,有缺陷的潜在高危害性大坝的数量也上升到约2170或更多。据估计将需要投资近450亿美元来修复老化,然而更为关键的是那些潜在高危害性的大坝。 条件和能力 大坝有各种规格也用于多重目的。我们国家的大坝提供了必要的效益,如饮用水、灌溉、水力发电、防洪和休闲娱乐。公众通常认为的工程奇迹像内华达州的胡佛大坝不过是一个小小构筑物,其实它创建了一个以湖中心的计划性社区。无论构筑物或大或小,大坝都是一个强大的存在,但常常被忽视直到发生故障。 大坝的安全运行和适当的维护对维持收益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要减轻大坝溃坝的风险。尽管其重要性,成千上万的大坝仍然需要重建来满足当前的设计和安全标准。这些结构不仅是老化问题,而是接受更严格的标准的问题。下游开发力度加大需要推进以科学的知识预测洪水、地震和溃坝。 大坝基于它们的潜在危害性或者预期的溃坝案例带来的后果进行分类。大坝的溃坝由于讲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而被列为高潜在危害性。潜在高危害性的大坝数字正在快速增长,2015年,在美国大约有15500座水坝被列为潜在高危害性构筑物。这个数字在2005年还只有10213。2005年预计如大坝下游地区继续发展该数字将继续攀升。随着人口增长的放缓,美国有机会有条不紊地发展无人居住的地区,以避免把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置于水坝下游,从数量结构上减少被划分为“高潜在危害性”。“另一有11882座水坝正在标记为“显著潜在危害性”,意味着这些大坝一旦溃吧不一定会导致生命损失,但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虽然这些数字在攀升,但增长率已经放缓。这是因为更多的大坝正在定期检查,允许导致溃坝的缺陷被识别出来。

未来战场雷达威胁的变化及其对抗途径探讨

专家论坛 未来战场雷达威胁的变化及其对抗途径探讨 靳学明 胡元奎 徐 龙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合肥230088) 摘 要 随着雷达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未来信息化战场将形成一个以高密度、多频谱、多参数捷变以及多种工作体制和多种抗干扰技术综合应用为特征的雷达威胁信号环境,从而对现有的雷达对抗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分析了未来战场雷达威胁的变化,并提出了发展雷达对抗技术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 雷达组网 变化 电子对抗 数字阵列 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Radar Threat in the Future Battlefield and Electronic Counter Measures Jin Xueming Hu Yuankui Xu Long (No.38Research Institute of CE TC,Hefei230088,China) Abstract:As the radar technology develops rapidly,the future information war will take the form of complicated radar signal enviorment.Because the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stic of high density,much spectrum,many parameters agility,a variety of work system and many antijamming methods etc,it brings the stern challenge to radar EC M technolog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of radar threat in the future battlefield,lastly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radar EC M technology. Keywords:radar netting;change;ECM;digital array 0 引言 新军事变革引发战争形态发生变化。未来战争将是陆、海、空、天、电一体化、大范围、大纵深的作战,利用信息对抗武器装备对敌方信息系统的攻击是主要作战手段,作战对象不再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打击的重点将是敌方的C4ISR系统以及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民用基础设施,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主战武器装备和威慑力量。 雷达作为最重要的探测、制导传感器,具有远距离、大范围、高精度、全天候等优势,成为现代空天防御体系和各种武器系统的眼睛!。除了各种武器装备威力的发挥,战区的监视和警戒外,诸兵种协同作战的调配、联系、指挥和控制等,也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雷达的效能。因此在战争中破坏了雷达的正常工作,也就破坏了整个武器系统的重要信息来源,很可能使其成为聋子!、瞎子!,这对于取得军事优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雷达对抗成为信息战的最重要领域,也是影响战争进程和胜负的重要因素。 雷达对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随着威胁的变化而快速变化。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雷达对抗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0年第6期2010,No.6 电 子 对 抗 ELECTRO NIC WAR FARE 总第135期 Series No.135 收稿日期:2010年9月13日

美国陆军作战理论的演进

美国陆军作战理论的演进 俞存华杨歆 2012-7-18 9:05:00 来源:《解放军报》2012年07月06日作战概念和理论更新的程度,决定着作战能力提升的速度。追溯近几十年来的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每一次新概念的提出和新作战理论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着美国陆军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引发军事训练和体制编制的革命性变革。 “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的形成,促使美国陆军由传统作战能力向立体作战能力跨越。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建设一直是传承已有的战争经验。越南战争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促使美军学术界由总结战争经验转向主动设计战场,先后提出了“中心战斗”“扩大的战争”和“一体化战场”等思想,提出要用“机动战”思想来指导军队作战能力建设,实施非线式作战。1981年,美军正式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并融入到1982年版的《作战纲要》之中。这一理论强调利用空间和地面部队的各种手段,结合运用各种作战方法,以整体作战力量在战术地幅内快速地、全纵深地打击敌人。这一作战理论的提出,把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建设由传统的平面作战引向立体作战,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解决了以往陆军和空军在作战协同上的矛盾,提出陆军和空军是伙伴关系,共同遂行作战任务,而且在陆军内部加快了陆军航空兵的建设。 “全谱作战”理论的形成,标志着美国陆军由立体作战能力向多维作战能力跨越。“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虽然使海湾战争取得奇效,但美军战后把主要精力用在总结对这一理论的评估和不足上,认为“空地一体战”主要适用于中强度至高强度的作战行动。而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美国陆军还需要应对各种威胁与挑战,还需要拥有空、地、海、天多维能力优势。“全谱作战”理论就是

HEC-RAS操作程序

有两点要说明,由于我本人英文不是很好,很多单词需要查字典,或者是凭着自己的理解来翻译的,比如“REACH”我翻译成“水力计算段”,“PROJECT”翻译成“项目”或者“工程”,都是同一个意思,看的时候明白就好,软件的翻译主要是结合软件的使用和我们一般在设计中的理解。大家不要介意,如果有好的翻译,希望和我一起讨论。 第二点是,我翻译时使用的版本是3.0.1,见下图,以前有个台湾的兄弟也写了一个HEC-RAS的简单使用说明,他用的版本是2.0的,所以他的内容图片和我这个是不同的,大家注意区别。HEC-RAS不同版本的功能相差很大。 我的QQ是12400654,EMAIL:CAD_SW@https://www.360docs.net/doc/323093822.html,

第一章 介绍 略。 就是欢迎大家使用,Welcome~~~~呵呵。 介绍了一下功能,主要是稳定流和不稳定流的水力分析,并且还有泥沙运动分析、水力设计功能。 第二章 软件安装 略。 对我们大家经常使用D版软件的兄弟来说,安装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况且 这个HEC-RAS还是正版的,呵呵。 第三章 使用HEC-RAS概述 HEC-RAS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力分析软件包,软件使用的是图形界面(GUI)。能够计算稳定流、不稳定流的水面线,在将来的版本中,将包括泥沙运动和水力设计功能。 HEC-RAS的结构中,“项目”(Project)是河流系统所有计算文件和数据的集合。建模者可以利用HEC-RAS进行各种形式的分析,分析成果作为项目的一部分。 一个“项目”的数据文件由下列数据组成:计划文件、几何数据、稳定流数据、不稳定流数据、泥沙数据和水力设计数据。 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建模者需要比较几个相似的“计划”。每一个计划需要一套相应的几何数据和水流数据。当基础数据输入到HEC-RAS中后,建模者可以根据这些基础数据,很容易的进行一个新的计划(而不是又重新开始一个新的模型,并且这些“计划”都在这一个“项目”中)。这些不同的计划的结果,可以通过图或者表的形式表现出来,方便进行比较。

美国陆军21世纪作战理论

在近20年,美陆军已是第5次修改野战条令刚100?5。目前,陆军的特点是数量少、技术水平高、依赖性强、脆弱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才能在不动用绝对优势的部队和火力的情况下,去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要解决这个问题,陆军必须针对复杂而充满危险的未来世界制定一部正确的适合联合作战并符合21世纪作战需要的新作战条令。 1 陆军在21世纪面临的战略挑战 陆军的战略形势已演变到了冷战后的时期,当前的陆军是数量少、技术高,投送兵力有限,其面临的战略挑战主要有: (1)为了击败潜在对手,陆军必须具备能够快速到达作战地区与其它军种和盟军联合作战的能力。 (2)为了实现战争的有效威慑、决定性的胜利以及除战争外的战役上的成功,国家战略需要适合各军种的、能保持高度战备水平的联合作战条令和联合作战训练。 (3)美国在战略上宣称要同时取得两场战争的胜利,而每场战争所需的兵力与海湾战争差不多。 (4)虽然,美国已不再面临超级大国的威胁,但在前苏联、巴尔干半岛、非洲撒哈拉沙漠、中东和西南亚都存在国家间及其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 由此可见,现在陆军的任务更加艰巨了。因为,随着冷战的结束,当所有的军种数量都在减少时,陆军所担负的任务与其所减少的人数是不对称的。现役陆军减少了40%,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水平,部队及其支援机构的减少,又使陆军的财政预算减少了。显然,若陆军采用传统的方法已无力对付地区性对手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陆军作战都是依靠强大的火力、有力的后勤保障和占绝对优势的空海军支援而行动的。陆军过去的作战条令强调阵地战、线式战,在战场上,陆军为了集中火力消灭敌人而机动到某地,这种摧毁敌人的作战方法,在过去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在今天,陆军的数量减少了,集结和所需的大量后勤资源又使战线拉长,因而,需要对作战理论和作战条令进行改革。 2 陆军在21世纪必须充分认识作战条令和作战理论的重要性 什么是条令?通俗而简单的定义就是“怎样作战”,也就是有关战争、战役和战斗的重要观点,而且每个观点都有其自身的内容和适用环境,不能呆板地运用其原则和规律。战术、技能和手段用于指导我们如何作战,而条令则指导我们“如何考虑”作战,因此,要充分认识条令的内涵及其指导作战的重要性,掌握其提供的用于作战期间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战场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表面上看来是杂乱的、随机的,而实际上,战场也有其自身的逻辑性,事情的发生也总是有原因的,落脚点就看作战理论是什么,其如何对战场上发生的事情作出解释。更进一步地说,作战理论就是解释武装冲突动态、指导决策者在作战中取胜的一系列理论,它提供了认识战场和解决战场问题的基本框架。因此,作战理论对于如何认识战争非常重要。 作战理论可对战争中明显的复杂情况作出判断,没有作战理论和条令,就成了对原则和基本方法的随意收集。我们用作战理论来认识人类冲突的性质,指导我们建设军队、规范行动以及指导作战,而作战条令则是作战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当然,没有那个作战理论是绝对的,能够对战争中的各种情况都作出清晰的判断并预测出合理的结果,但它可给决策者严谨地解释正在发生什么事,以及需要怎么办。据不确切估计,有80%的问题都是通过运用完善的作战理论来认识战场并通过灵活运用而解决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丰富的作战条令遗产是我们取胜的主要源泉。然而,我们在制定、出版和运用作战条令时,却总是避开了作战理论的作用。虽然,陆军也有作战理论,但由于众多原因,陆军却避开在作战中所遇到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类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因此,在21世纪,陆军必须充分认识到作战条令和作战理论的重要性。 3 陆军21世纪的作战理论及其对作战条令的要求

美军陆航部队

美国陆军陆航部队战力全解析(组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323093822.html, 2007年01月24日 09:25 航空知识 美军陆航部队AH-64D长弓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超低空飞行 声明:本文为《航空知识》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任战鹏赵伟 美国陆军航空兵在美国陆军部队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为了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需要,美国陆航正在加强现代化建设,以为陆军部队提供在任何战场都能够打得赢的空运和机能能力、态势感知能力以及所需火力。 齐全的机型种类 美陆军航空兵共有直升机5300多架。其中集团军属航空旅编有各型直升机170架,航空团编有114架;军属航空旅编有409架;空中突击师属航空团编有360架;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属航空旅

编有119架;空降师属航空旅编有117架;轻步兵师属航空旅编有97架。美国陆军航空兵直升机部队按功能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侦察直升机部队 目前,美陆航的侦察直升机部队主要装备OH-58D“基奥瓦勇士”。该机由OH-58C直升机改装而成,配有更先进的目标搜索、电子及武器系统。到今年,最先装备的387架OH-58D的服役期超过20年。预计2006~2013年,贝尔公司将向陆军提供368架武装侦察直升机(ARH),以替代其老龄的OH-58D。这种新机装备后,将满足美陆军日益增长的侦察攻击任务的需要。 2.攻击直升机部队 美陆航攻击直升机部队由AH-64A和AH-64D组成,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火力,能在天气恶劣的战场条件下昼夜作战。AH-64D“长弓阿帕奇”直升机的毫米波火控雷达、雷达频率干扰仪、自动雷达制导“地狱火”导弹及座舱管理与数字化系统,在与敌方的对抗中具有战术优势。在保留200架AH-64A 直升机的同时,AH-64D改进的评估正在进行中,包括第2代前视红外雷达、先进的旋翼与传动设备、现代化的飞机生存设备及数字化等。到2020年,600架AH-64将完成更新换代。 3.通用直升机部队 美现有的通用与医疗后送直升机部队由各种型别的UH-60组成。UH-60L、UH-60M都是UH-60A的改进型,装备了现代化的电子和医疗设备。UH-60M将投人生产;改进的UH-60A和UH-60L的使用寿命将延长至2025年;而UH-60X型将以新的推进和传动系统满足部队的飞行距离以及3730千克空运能力的需求。UH-60X的改进还包括各种任务设备,现代化的生存设备和防撞副油箱。 4.货运直升机部队 货运直升机部队主要由CH-47系列货运直升机构成。该型机当前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改进型 CH-47F货运直升机将提高空运能力,引入数字化设备,装备现代化生存设备,并将使用寿命延长约24年 多变的作战运用样式 根据不同的作战行动,美军直升机部队采用不同的作战样式。 1.空中突击 美军认为,陆军航空兵是一支重要的火力突击力量,它行动迅速、突然、隐蔽、灵活,其威力大大超过地面炮兵和任何反坦克兵器,不仅可参加空袭作战,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还可用于反坦克作战。陆军航空兵参加空袭作战时,主要突击对方的重要目标。海湾战争中,美陆军航空兵作为一支主要力量打响了战争的“第一枪”。 美军十分强调在攻防作战中使用攻击直升机实施全程火力支援;使用陆军航空兵力量进行反坦克作战。直升机在与坦克对抗时,占有可视性强、攻击距离远、机动速度快、居高临下之利。美军主张运用攻击直升机深人敌人的纵深地域,突击敌第二梯队,特别是第二梯队中的坦克装甲部(分)队。如海湾战争地面战斗开始后,美陆军航空兵使用强大的近距离反坦克火力,粉碎了对方以坦克为骨干的多次反冲击、反突击和反合围行动,有力地支援了地面突击兵团的行动。在巴士拉以西的一场战斗中,美陆军第24机步师的一个AH-64攻击直升机营同伊军“共和国卫队”一个师交火,共击毁伊军84辆坦克和装甲车、38辆轮式车辆、4座防空系统和8门火炮。

2020美国陆军兵力结构的设计与规划

2020美国陆军兵力结构的设计与规划 2014-09-05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李健访问次数:51 摘要:为适应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应对财政紧缩的事实,同时又要确保美国陆军在国家军事力量中的地位与角色,2011年美国陆军提出了建设“2020美国陆军”的长远规划,并就具体转型目标与改革方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规划设计。本文从2020美国陆军总体目标与设计原则入手,收集整理了最新信息资料,对美国陆军未来目标员额裁减方案以及兵力结构裁减与重组方案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就2020美国陆军的未来还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美国陆军兵力结构规划设计 作者:李健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前言 美国政府在2012年1月3日发布的《维持美国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事项》确定了反恐和非常规战争等11项具体任务。该战略要求美国陆军在未来要规模更小、更精干,并要对全球部署做出调整。在新战略指导下,陆军计划裁撤多个旅战斗队,并调整旅战斗队的编制结构,积极应对并适应包括混合威胁、全球趋势以及未来不确定因素等在内的未来作战环境,同时要确保有能力应对各种安全挑战。过去的十多年来,美国陆军一直忙于反恐战争,随着这种战争进入尾声,以及受国防预算大幅消减的影响,美国陆军也承认裁减势在必行。但与此同时美国陆军也认为,裁减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总兵力削减,还涉及到对战略转型的支撑,以及对构建精干型职业化军队的规划与设计。 一、2020美国陆军兵力结构调整的背景 美国陆军认为,未来的陆军将会继续在更加复杂的和更加不确定的环境中作战。在竞争越发激烈但又相互联系的未来世界里,对财富、资源、政治权力、主权和合法性等的竞争中,将会快速产生各种冲突,例如:捉摸不定的恐怖袭击、持久的网络冲突、地区稳定与反暴乱、民族冲突、地区冲突、人道主义危机、灾难援助、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亚洲的崛起、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阿拉伯世界的快速成长、经济不景气、变化的联盟、资源的竞争、主权之争等,这使美国陆军在未来面临混合威胁的挑战。为此美国陆军认为,在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进行区域部署调整的同时,还要在未来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应对各种界线越来越模糊的威胁,还要扶与盟友一起实施塑造行动,在早期阻止战争,建立稳定的地区秩序。 在联合作战层面,在快速融合全球部署态势下,作为《联合作战拱顶石构想》提出的全球集成作战中的联合部队组成要素,美国陆军也需进行结构上的调整,构架未来作战途径与概念空间(如图1所示),在全球集成作战中提供各种能力。

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简介 曼哈顿计划是1942年到1946年之间,美国联合英国、加拿大所做的一项研究,其目的是制造原子弹,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服务的一项军事工程。这项工程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Leslie Groves将军领导,负责人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曼哈顿计划是经美国总统批准的。 曼哈顿计划早在1939年就秘密地开始了,雇佣了超过13万人员,花费了将近二十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58亿美元)。超过九成的花销用于建造工厂和制造核裂变的原材料,剩余部分用于制造和发展武器。曼哈顿计划开展于超过30个城市,其中一些地点被设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秘密地点。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自此开始,美国正式卷入二战。此时,纳粹德国已经开始了德国核武器开发计划“铀计划”(德语:Uranprojekt),目的是制造出核武器,运用在二战之中。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要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发出原子弹。 1942年12月2日,在费米的指导下,世界上一个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在芝加哥建成,成功实现了可控的链式反应。1943年春,奥本海默领导科研人员开始了制造原子弹的工作;翌年,美国橡树岭工厂生产出第一批浓缩铀原材料;45年7月12日,第一颗实验性原子弹开始最后的装配。 1945年7月16日,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试爆成功,爆炸当量大约21000吨TNT炸弹。1945年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放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3日后(8月9日),向长崎投放名为胖子的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顺利结束。

曼哈顿计划 1932年,著名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纳粹迫害,被迫离开德国到美国定居,很多在欧洲工作的犹太裔科学家也陆续逃往美国,美国被告知:德国正在制造原子弹! 德国原子弹研制计划使反法西斯国家的许多科学家寝食难安,他们知道,如果纳粹德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人类就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核灾难,人类的明天将不堪设想,这些科学家们意识到,遏制像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的唯一办法就是反法西斯国家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彭训厚介绍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吉拉德等科学家担心德国法西斯可能首先研制成功原子弹,出于热爱世界和平、维护正义的一种历史责任感,从1939年3月27日开始,就在美国到处奔走,呼吁美国抓紧研制原子弹的工作,当时军界的一些领导人对这个新生事物不太理解,把他们看作怪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著名的核动力公式,为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国防大学军事科技部教研室副主任葛立德介绍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原子弹发生核裂变产生巨大的能量来用作武器,仅仅是从理论上提出来了,原子弹爆炸的原理解决了,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这种毁灭性的武器的杀伤作用。 科学家们心急如焚,他们认为只有直接将建议交给罗斯福,才有可能尽快开始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为了增加说服力,他们一致决定推举爱因斯坦作为代表,爱因斯坦马上在科学家们的建议报告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但这份报告并未引起罗斯福的重视,负责转交信件的罗斯福的科学顾问萨克斯为说服罗斯福,向罗斯福讲述了拿破仑因为没有采纳新发明的蒸汽船,没能建立起先进的海军舰队,最终为英国打败的历史,他说:“英国历史学家认为,拿破仑如果有点远见的话,那历史必定会改写!”沉默很长时间后罗斯福告诉他:“我不会成为第二个拿破仑!”葛立德介绍说,应该说罗斯福总统也是在半信半疑中接受了他们的劝说,因为他下令研制之后的第一笔拨款只有6000美元,相对于最后的总投入20亿研制3颗原子弹,显然杯水车薪。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受到日本海军偷袭的美国终于对日本宣战,珍珠港事件也成为美国加快研制原子弹的一个转折点。1942年6月,美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正式开始,由于研制计划的总部开始设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因此原子弹研制计划也叫做“曼哈顿计划”。

美国陆军作战思想

美国陆军作战思想 作战思想,是指导作战的基本观点。作战思想服从和服务于军事战略,并受军事技术发展变化的影响。美国陆军认为,作战思想是其军事理论的核心,它阐述陆军遂行战斗和战役的方法,包括战术、程序、编制、支援、装备和训练。美国陆军以作战思想为核心的军事理论,是对美国联合部队编成内的陆军打算如何遂行战争和实施非战争行动的表述。美军要求其军事理论必须非常明确,足以指导具体的作战,但又必须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足以适应全球范围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军作战思想的演变 美国陆军作战思想是依据美国军事战略制定的,直接服从和服务于美国军事战略的需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九十年代初,美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国家经济力量和军事技术等情况的变化,实现其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曾五次调整其军事战略。在此期间,随着军事战略的变化,美国陆军作战思想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一时期,强调发展常规条件下的地面进攻战术(1945-1952年)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战败,英、法等国家受到严重的战争创伤,美国依靠战时膨胀起来的力量,垄断着核武器,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而苏

联的影响空前增大,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为称霸世界,杜鲁门政府推出并执行以“冷战”为特点的“遏制战略”。其基本构想是:准备在欧洲打一场以苏联为主要作战对象的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规模常规战争;凭借核垄断地位,进行核讹诈,奉行压缩数量,均衡发展,优先发展空军的建军方针;推行前沿战略;拼凑遍布全球的军事联盟体系;在苏联危害西方利益的地方,坚决与之对抗。 这一时期,美军武器装备主要是坦克、飞机和大炮,虽然核武器已在实战中运用,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财力有困难,没有大量生产核武器。因此,仍奉行大规模常规作战思想,准备打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式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作战方式是:敌对双方沿绵亘的战线,集结大量步兵、机械化部队和炮兵,在空军支援下进行诸兵种协同的攻防战役。进攻以突破、快速合围、正面推进为主,夺占对方地域,消灭敌重兵集团。防御以纵深多地带的阵地配系,结合坦克兵团的反突击稳定防御。美国陆军认真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经验,认为未来的地面作战仍将是常规性质的,其作战思想仍以常规战场作战为背景。 美国陆军的地面作战强调进攻,认为防御的作用只是为了争取时间、节约兵力或为进攻创造有利条件。进攻的机动样式分为包围和突破两种,在这两种样式中,特别强调包围,只有当情况不利于包围时,进攻部队才实施突破,一旦突破

BIM在美国的应用现状

BIM在美国的应用现状 文|贺灵童鲁班咨询咨询顾问 2012年,美国工程建设行业采用BIM的比例从2007年的28%增长至71%,其中74%的承包商已经在实施BIM了,超过了建筑师(70%)及机电工程师(67%)。 自2002年,工程建设行业开始采用BIM这一词汇,目前BIM在全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美国是较早启动建筑业信息化研究的国家,发展至今,BIM研究与应用都走在世界前列。目前,美国大多建筑项目已经开始应用BIM,BIM的应用点也种类繁多,而且存在各种BIM协会,也出台了各种BIM 标准。根据McGraw Hill的调研,2012年工程建设行业采用BIM的比例从2007年的28%增长至2009年的49%直至2012年的71%。其中74%的承包商已经在实施BIM了,超过了建筑师(70%)及机电工程师(67%)。BIM的价值在不断被认可。 关于美国BIM的发展,不得不提到几大BIM的相关机构。 ●GSA 美国总务署(Gener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GSA)负责美国所有的联邦设施的建造和运营。早在2003年,为了提高建筑领域的生产效率、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GSA下属的公共建筑服务(Public Building Service)部门的首席设计师办公室(Office of the Chief Architect,OCA)推出了全国3D-4D-BIM计划。3D-4D-BIM 计划的目标是为所有对3D-4D-BIM技术感兴趣的项目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虽然每个项目功能、特点各异,OCA将帮助每个项目团队提供独特的战略建议与技术支持,目前OCA已经协助和支持了超过100个项目。 GSA认识到3D的几何表达只是BIM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所有的3D模型都能称之为BIM模型。但3D 模型在设计概念的沟通方面已经比2D绘图要强很多。所以,即使项目中不能实施BIM,至少可以采用3D 建模技术。4D在3D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度,这对于施工工序与进度十分有用。因此,GSA对于下属的建设项目有着更务实的流程,它承认并不是委托的所有公司都是BIM专家,但至少使用比2D绘图技术更先进的3D、4D技术,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GSA要求,从2007年起,所有大型项目(招标级别)都需要应用BIM,最低要求是空间规划验证和最终概念展示都需要提交BIM模型。所有GSA的项目都被鼓励采用3D-4D-BIM技术,并且根据采用这些技术的项目承包商的应用程序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目前GSA正在探讨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应用BIM 技术,包括:空间规划验证、4D模拟,激光扫描、能耗和可持续发模拟、安全验证等等,并陆续发布各领域的系列BIM指南,并在官网可供下载,对于规范和BIM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美国,GSA在工程建设行业技术会议如AIA-TAP等都十分活跃,GSA项目也常被提名为年度AIA BIM 大奖。因此,GSA对BIM的强大宣贯直接影响并提升了美国整个工程建设行业对BIM的应用。 ●USACE

搜索警戒雷达对抗技术研究与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23093822.html, 搜索警戒雷达对抗技术研究与实现 作者:吴三元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3期 摘要:在现阶段的战场中雷达是其常用的武器之一,并且也是战场当中非常重要的装备,不管是弹道导弹还是战斗机以及地面武器系统,都需要具有雷达探测的功能,其在当前的战场以及武器设备中能够获取信息进而指挥作战,是实现准确制导以及摧毁打击的重要装备。所以破坏雷达系统,也就对战斗当中的信息来源进行了破坏,也严重影响作战效能。本文阐述了雷达在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仿真了样本搜索警戒雷达的信号特点,并在任意波形发生器上重现了该雷达信号。 关键词:搜索警戒雷达;对抗技术;实现 1雷达对抗基本原理 1)空间中存在雷达信号。雷达可以向空间进行电磁波的发射,以此对空间实施扫描,从而创造对抗设备接收信号的条件;雷达信息能够确保侦查设备的灵敏性。2)对抗设备接收到满足自身处理条件的功率信号,判断是否可能为雷达信号;3)雷达信号的处理在自身条件范围内。能够确保雷达对信息的接收以及处理,将其作为对于雷达信号分析的基础条件;4)能够适应当地的电磁环境。因为雷达接收机能接收所有频带内的信号,因此为了实现对雷达信号的分析,这就需要接收机能够和当地的电磁信号有效适用,并且能够并成功处理雷达信号。 2雷达信号的处理 2.1雷达的最佳检测原理 在对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中,若背景噪音为高斯白噪声时,其信噪比的大小可以对噪声背景下对目标的发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于信号的检测一般主要就是采用匹配滤波技术所实现的。即为了得到最大输出信噪比,滤波器频率响应表示为公式。 其中Si*(f)为确知雷达信号的频谱共轭函数,k为常数,t0为滤波器物理可实现的附加延迟,设噪声的双边带功率谱密度为N0/2,信号能量为E,此时滤波器输出的信噪比最大表示为公式。

构建2020年美国陆军

构建2020年美国陆军 2012年07月02日15:42 作者:知远 随着美国淡出伊拉克并且开始削减在阿富汗的驻军,美国陆军被推上了转型的风口浪尖。现在我们必须转移重点,从单一的赢得眼下的战斗转移到构建集人员配备、训练、武器装备于一身的靶向型战备部队上来。虽然不得不转移精力未雨绸缪,但对于目前未竟的战斗事业而言,我们也不能亏待自己的士兵,损害国家的利益。当前士兵所需必须依旧得到保障,我们也必须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这一理念对于未来的士兵和国家使命而言,同样适用。真正的战略艺术就是在“打赢当前仗”和“筹备明日粮”中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作为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TRADOC)的司令,我很荣幸能够继续留在部队并且在部队转型时期被委以重任,负责阐明我军所面临的挑战。我将对构建2020年陆军的主导思想进行概述,然后对几大正在着手进行的行动进行说明。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始于两年前,在我的前任马丁?邓普西将军的领导下展开。我意欲在继承前人衣钵的同时,以现实为导向,不断调整,从而适应日趋复杂化且资源日益紧缺的未来安全环境。 2020年的美国陆军 2009年出版的《美国陆军最高概念》通过对未来部队的必备能力进行阐述,描绘了2020年美国陆军的蓝图。在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内,我们已然采纳了这些必备能力,并且着手从条令、组织、训练、物资和人员这些方面全方位的为陆军寻找潜在的部队结构调整切入点。 今天我们为构建2020年美国陆军而“播种”,但其中的一些“种子”却并非要长出“新芽”。例如,我们一直以来的职业道德,早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神圣的职责中,并且成为我们与美国人民间信任的纽带;这一点是绝不会变的。我们无法确定下一场战争的类型,但我们所有的指挥人员必须在全谱作战行动中做到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稳扎稳打。 为了更好的培育全谱行动的“幼苗”,我们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即联合兵种机动策略与广域安全。这两个重要的提法已被收入新编战地参考便览并且在不久之前曾充斥过我们的课堂,两者从各个角度拓宽了战斗的规则。领导者和军事部门通过联合兵种机动策略在地理、时间或心理上取得对敌优势。巧妙运用联合兵种机动策略,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都能给敌人“当头一棒”的打击。而广域安全则可以使我们巩固并保持对敌优势,或者颠覆敌人的优势地位。 对于2020年的美国陆军来说,一些形势更为传统的战争将继续存在。在任何的作战行动中,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变对赢取最终的胜利都至关重要。因此,审时度势进行转变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这就要求领导者们密切关注转变的最初动向,及早认清新的形势并且依时而动。因此,部队需要在体能和心理上随时保持就绪状态。 不论何时预测未来,我们都应当清楚精确预测的难度以及存在错误判断的可能性。我们已经明确,采取反复的“认知、适应、认知、适应”方法对部队进行现代化改进是构建2020年美国陆军的最佳途径。抛开长期按部就班谋发展的枷锁,我们的军队适应能力将更加强大并且更为灵活。通过不断更新观念、确定相关需求及潜在威胁和机遇,以一种审慎的态度进行现代化改进,我们必将做的更好。战争的不确定性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