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合集下载

淮安民俗采风调研报告

淮安民俗采风调研报告

淮安民俗采风调研报告淮安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民俗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形象的展示,也是城市人文特色的体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淮安的民俗风情,发掘其独特文化,为保护和传承淮安的民俗文化做出贡献。

淮安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夜市。

夜市是淮安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淮安人传统的聚会场所。

夜市上,各类小吃摊位云集,人们可以品尝到许多地道的淮扬菜美食。

此外,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土特产被摆放在街头巷尾,吸引着游客纷纷选购。

夜市为淮安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也成为淮安市区的一大特色。

淮安的农村民俗同样值得关注。

农村是淮安的重要组成部分,那里保留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

例如,在农历新春期间,农村居民会举行传统的祭祀仪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丰收如意。

此外,农村还流传着许多传统的民歌舞,如花鼓舞、葫芦丝等,这些民歌舞展示了淮安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同时,淮安还有许多传统的农耕节日,如春耕节、秋收节等,人们通过活动庆祝丰收和祈祷来年的丰收。

在淮安的宗教信仰中,佛教是最为普及的。

淮安有许多古老的佛教寺庙,如京杭大运河畔的大伯禅寺、联明寺等。

每逢佛教节日,寺庙中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着无数信众前来参拜。

佛教庙会也是淮安的一大特色,寺庙周边摆满了摊位,人们可以购买各类佛教文化用品和纪念品。

除了以上所述的民俗活动外,淮安还有许多与传统医药、饮食等相关的民俗文化。

例如,淮安以扁豆面、莜麦面等面食闻名,各种美食在过年时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淮安还有许多与传统医药有关的文化,例如中药材市场、中医师传统诊断等。

总之,淮安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样。

通过对淮安各种民俗活动的调研,我们更加了解了淮安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意识到了传承和保护淮安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大对淮安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让淮安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南京民俗调研报告

南京民俗调研报告

南京民俗调研报告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为深入了解南京的民俗文化,我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调研中,我发现南京的民俗文化体现在许多方面。

其中之一是南京特色的年俗活动。

南京人过年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和神仙,每逢农历新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拜神祭祖的仪式。

此外,南京人还有丰富多样的其他年俗活动,如走亲戚、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这些年俗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南京的传统文化。

民俗食品也是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南京有许多著名的传统小吃,如南京盐水鸭、金陵酱鸭、糖醋排骨、夫子庙鸭血粉丝汤等。

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关注,也成为了南京的一张名片。

此外,民间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如冬至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等,这些习俗都与民俗食品有着紧密的联系。

南京的传统节日也是民俗文化的表现之一。

南京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活动,例如清明节要扫墓祭祖,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要赏月等。

这些节日不仅同样是南京市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成为了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

此外,南京还有一些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例如南京传统的民间舞蹈、杂技、戏曲等,都是南京民俗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这些艺术形式在长期的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南京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体现在年俗活动、民俗食品、传统节日以及民间艺术等方面。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南京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希望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南京的民俗文化,进一步推动南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徐州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徐州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关于徐州地区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

帝尧时建大彭氏国。

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几千年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及民俗民风。

暑假期间,我们对徐州地区地方特色文化及民俗文化的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

1.柳琴戏和梆子戏徐州的地方戏剧以梆子戏和柳琴戏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艺术体系,在徐州地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受到苏鲁豫皖淮海经济区人们的普遍欢迎。

柳琴戏梆子戏2.伏羊节伏羊美食文化节是徐州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传统悠久,在色、香、味、形竞奇斗芳的中国食苑中有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古朴奇葩,每年入伏之季(7月中旬初伏第一天至8月中旬出伏),人们集中在各个饭店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伏羊美食节期间,全市各大宾馆、饭店、羊肉馆都推出系列“伏羊菜系”接受市民的品评。

同时周边地区特色羊肉馆来徐州集中展示地方小吃名点,还有异彩纷呈的活动,每天上演地方戏曲,表演舞蹈、武术、民俗,展出布艺、面塑、剪纸和花鸟奇石展出等。

伏羊美食文化节开幕式3.樱花艺术节中日友好樱花林是徐州市与日本半田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的象征,两市政府和人民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栽植日本樱和中国樱近两千株,同时对樱花林整个环境加以改造和充实提高,使之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樱花观赏基地。

每年阳春三月,樱花盛开时,数千株樱花以其晶莹多姿、纯洁高雅的风貌博得徐州市民的喜爱,大批国内外游客和日本友人纷至沓来,观光赏樱、饮酒歌舞,摄影留念。

4.槐花节风光宜人的马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亚欧大陆桥第一交通枢纽城市,京沪高速沿线的新沂市南郊, 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和佛教胜地,形胜之美称于江淮,自古便有“峰峦横万叠,胜绝蓬莱境"的美誉。

阳春时节,山上山下繁花似锦,争芳斗艳,特别是数万株槐花满山遍野一起迎风怒放,香雪似海,花影扶疏,置身其中如临瑶林仙境。

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泰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北部。

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有着丰富民俗旅游资源的地方。

本文将对泰州市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总结。

一、介绍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泰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黄海,南临长江,地理位置优越。

泰州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姜堰区的古运河和古建筑群、兴化市的长春庙和自强寺等。

这些古迹和文化遗址是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泰州的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泰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泰州的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例如,每年的元宵节,泰州市都会举办盛大的灯会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此外,泰州还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民俗风情。

这些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丰富了泰州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三、泰州的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表演泰州市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表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泰州剪纸和苏剧。

泰州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泰州市被誉为“中国剪纸之乡”。

泰州的剪纸艺术精美绝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游客不容错过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

苏剧是江苏地区的传统戏曲,泰州市的苏剧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许多戏曲爱好者和观众。

四、泰州的特色美食泰州市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

其中最有名的是泰州鱼米之乡的美誉。

泰州的鱼米之乡给当地美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材。

泰州的特色美食有蟹粉汤包、扬州炒饭、姜汁糖藕等,口味独特,以丰富的江淮菜系为主。

这些美食对于品味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游客来说,是不可错过的一部分。

五、总结与建议泰州市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包括历史古迹、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和特色美食等。

这些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泰州市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江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本文将对江苏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江苏文化的特点、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以及文化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江苏文化的特点江苏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江苏位于长江下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沿海资源,因此水乡文化和海洋文化成为江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扬州等地的园林和古建筑是江苏文化的代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同时,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

江苏文化还以其繁荣的经济为支撑,形成了商业文化的特点。

苏州、无锡等地是江苏的经济中心,这些地方的商业发达,商业文化也相应兴盛。

江苏的商业文化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与现代商业活动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风格。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江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不断发展。

传统文化在江苏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同时也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例如,苏州园林虽然是古老的建筑,但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引入了现代景观设计和管理理念,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江苏的传统工艺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无锡的太湖石雕、苏绣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同时,这些传统工艺也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三、文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江苏文化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江苏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苏州园林、南京大报恩寺等文化景点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选择。

同时,江苏的传统戏曲艺术也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享受。

其次,江苏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江苏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为当地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

江苏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调查问卷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调查问卷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调查问卷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调查问卷1.您的年龄段1) 20岁以下 2)21~30岁 3)31~60岁 4)60岁以上2.你的文化程度1)本科 2)硕士 3)高中及以下 4)其他3.您是江苏省人吗1)是 2)否4.你知道非物质文化包括那些吗1)民间文学2)民间表演艺术3)传统医药4)民俗5)传统小吃制作工艺 6)方言5.请问您知道哪些江苏非遗项目1)惠山泥人(无锡) 2淮剧(淮安) 3)南京白局 4)扬州评话 5)盐城老虎鞋6)昆曲(苏州)7)海州五大宫调(连云港)8)梳篦(常州) 9)柳琴戏(徐州) 10)恒顺香醋酿造技艺(镇江) 11)溱潼会船(泰州) 12)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 13)泗洲戏(宿迁)6.您平时经常参加非遗宣传活动吗1)经常 2)偶尔 3)几乎没有 4)从未有过7.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南通非遗1)参观展览 2)大众传媒 3)文化产品 4)亲朋介绍 5)其他8. 如果您的父母是某一非遗传承人,您愿意子承父业,学习并传承下去吗1)非常乐意 2)无所谓 3)不愿意9. 您认为让现代的青少年了解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必要1)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需传承2)了解并传承这些技艺3)这些是被时代淘汰的,无需关注10.你觉得政府应该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的保护1)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众积极参与2)注入更多资金,加大保护力度3)加强媒体关注度4)多组办一些民间艺术学习班,多办一些民俗表演展示5)赋予非遗新内容、新内涵11. 如果举办非遗展览,您是否愿意去观看?1)非常乐意 2)无所谓 3)没兴趣12.你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流失的原因是什么?1)缺少经济效益,缺乏资金2)政府保护工作不够3)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4)继承难度太大,传承人老龄化 5)保护机制不够健全13.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1)非常乐观 2)一般 3)不太看好 4)完全不看好14.你觉得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吗?1)有必要 2)看情况 3)无所谓 4)没必要谢谢您的参与!。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忙碌而又充实的社会实践已经告一段落了,你有什么总结呢?那么需要好好地作总结,写一份实践报告了。

那么你会写实践报告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 1一、经济和社会发展※1、名企、名牌发展状况调查※2、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状况调查3、金融危机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影响调查4、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查5、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调查6、名牌产品(服务)公信力调查7、全省安全生产状况调查8、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状况调查9、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10、农民收入增长状况调查1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的调查12、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调查13、困难群体(失业职工、零就业、失地农民等)就业状况调查14、基层民主有效实现形式调查15、城市低收入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调查16、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调查17、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调查18、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调查23、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调查24、苏中苏北苏南地区招商引资状况调查25、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状况调查26、太湖综合治理状况调查27、民营经济生存状况调查28、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调查29、基层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情况调查30、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31、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查32、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状况调查33、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查3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调查35、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调查36、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调查37、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跨越的优势条件、主要障碍和对策措施调研38、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调查39、食品安全状况调查40、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41、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调查42、农村耕地流失状况调查43、农民收入及负担调查44、农村教育情况调查45、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46、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二、青少年发展※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3、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影响调查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教育影响调查5、当代青年婚恋观调查6、大(中)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状况调查7、大学生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状况调查8、青少年消费需求调查9、大(中)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状况调查10、大学生环保意识及其行为模式调查11、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调查12、宗教影响与青少年成长调查13、流动青年生存、发展状况调查14、现代传媒对青少年影响调查15、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16、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发展调查17、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状况调查18、鼓励和扶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落实调查19、如何采取特殊措施,选拔、培养青年人才(包括在校大学生)?三、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1、团干部人才建设状况调查※2、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方式(娱乐、闲暇、消费等)调查※3、青年企业家生存发展状况调查※4、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调查5、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状况调查6、青年干部(45岁以下)队伍状况调查7、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8、新时期青年商会发展状况调查9、志愿服务状况调查10、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发展状况调查1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 2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状况调研报告2、大学生就业状况3、学生党员素质状况4、贫困大学生的校园生存状况5、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方式(娱乐、闲暇、消费等)调查6、浙江省大学生青年创业成功典型调查7、健康合理的大学生活方式调查8、网上虚拟组织对青少年影响研究9、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报告10、绿色环保的社会生活方式研究11、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12、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的调查13、城乡企业节能减排情况调研14、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15、21世纪10年代家乡变化调查16、能源危机对我国产业调整的影响1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问题(“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新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广、实施情况)调研18、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的调查19、绿色消费理念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影响研究20、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研究21、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22、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升学状况调查23、和谐社区(城市与乡村)建设工作调查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荣辱观教育的典型调查25、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26、社会生活观念的代际变迁考察27、金融危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影响调研28、家乡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研29、具有浙江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3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31、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题调查32、居民“低碳意识”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 3一、调查报告的选题要求1、应按照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查报告的选题。

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调查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中包括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舞蹈。

苏州地区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其民间舞蹈文化却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式微。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进行一项关于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苏州地区民间舞蹈的特点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其中包括苏州评弹、苏州民间广场舞、苏州姑娘舞等。

这些舞蹈形式,不仅在形式上各具特色,而且在表演内容和舞蹈技巧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苏州评弹是苏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以苏州方言演唱,配有“独弦琴”或“双弦琴”为伴奏,形成了独特的曲艺形式。

苏州姑娘舞则是苏州地区独有的一种优美的民间舞蹈形式,曾经风靡一时,在当地广为流传。

这些舞蹈形式都是苏州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是苏州地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1. 文化场馆及机构通过对苏州地区文化场馆及机构的调查发现,虽然苏州地区有一些文化艺术机构和民间艺术团体,但是这些机构和团体在民间舞蹈保护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而完善的保护体系。

大部分文化场馆和机构更多地关注于现代流行舞蹈和国际舞蹈,而对于本地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则显得疏于关注。

2. 传承人群及传承机制在对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传承人群及传承机制的调查中发现,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导致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传承人群正在逐渐减少。

由于传承机制不够健全,年长的传统民间舞蹈传承人往往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很多传统技艺都面临失传的危险。

3. 政策及法规在对苏州地区民间舞蹈相关政策及法规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在苏州地区并没有专门的法规和政策来保护和传承民间舞蹈。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化保护政策,但是对于民间舞蹈的具体保护措施并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三、保护建议1. 提高民间舞蹈的社会关注度在苏州地区,应该加强对民间舞蹈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民间舞蹈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民间舞蹈,从而提高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报

实践参加者:庄艳雯
实践主题:关于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报告
地点:家中常州图书馆篦箕巷
时间:2010年8月3日——8月10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活动内容:江苏区域文化研究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
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后有了长足的进展。

鉴于这种现状,通过查
阅书籍,利用网络资料,深入民间挖掘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了解源远流长的江苏文化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一.背景资料——认识江苏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东海之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河南,东
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 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


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 11%,连绵近1000千米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

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
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的简称“苏”的繁体字原本就是此意。

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

光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
放射出不朽的光芒。

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
地区的上古史,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
的古文化。

这里是中国吴文化和汉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
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

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以及徐州和洪泽湖附近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

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
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

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经济文化
中心。

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的说法,扬州成为南北交往要冲的城市。

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与浙江,
上海接壤的苏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都会和文化中心,苏州、松江(今上海)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

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苏
州的丝织业,更是享有世界盛誉。

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
列前茅。

二.江苏文化区域的划分
对江苏省境内的文化区域,目前大致有四种分法:
(1)五分法。

以王长俊主编的《江苏文化史论》为代表,把江苏境内的区域文化
划分为五大块:吴文化,以苏、锡、常地区为中心;金陵文化(宁镇文化),以
南京、镇江为中心;徐淮文化(楚汉文化),指徐州、淮安、宿迁以及连云港、
盐城的部分地区;维扬文化,以扬州及泰州为中心;苏东海洋文化,指南通、
盐城及连云港的海岸区域。

(2)四分法。

罗宗真《吴地文化研究之我见》一文认为:“吴地文化是江苏四大
历史文化之首(余为汉文化、六朝文化和明文化)。

”许辉《六朝文化与江苏文化
大省建设》一文认为:“南京是六朝古都,在长达300多年的六朝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六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二分法。

沈立人《弘扬长江文化振兴长江经济》一文认为:“长江三角洲,
应当包括长江下游的南北两岸,不仅是江南的沪、苏、杭一带。

朱黎霞、陶忠
元在《浅谈江苏南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说:“尽管江苏地区由古至
今发展形成了好几种区域文化,如楚汉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吴文化等,但按照其发展区域来看,可以长江为界,概括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江北
地区的主导文化为淮扬文化,而江南地区则为吴文化。


(4)三分法。

蔡健、杨海平《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一文认为:“江苏
从地理位置上分为苏南、苏中、苏北,苏南以吴文化为主要特色,苏中以古隋
唐文化为主要特色,苏北以江淮文化和古汉文化为主要特色。


三.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
(一)方言(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主要用在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而对区域文化最好的诠释便是方言)
江苏方言,就本省而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
北方方言区。

江淮方言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吴方言语区又
分苏州片,常州片;北方方言又分徐州片、赣榆片。

——摘自《江淮官
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以下举一些具有地方的特色便于比较:
常州话谢谢:霞霞睡觉:困告无锡话膝盖:青馒头膝
盖:青馒头连云港大哥:大姑大姑:大锅泰州话
东西:杲昃吃苦:挨搞
——参考百度百科(二)
(二)旅游资源
1.江苏旅游资源按区域可分为长江、太湖及徐海三个旅游区。

(1)长江旅游区山川秀丽,古迹众多,包括扬通泰镇宁五市。

主要景点
有南京: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莫愁湖、等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个
园等。

(2)太湖旅游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明水秀,包括苏锡常三市。


要景点有苏州:古典园林、水乡古镇、虎丘、寒山寺、苏州乐园、玄妙观、
盘门三景等。

无锡:鼋头渚风景区、锡惠公园、无锡影视基地、灵山胜境、
善卷洞、竹海等。

常州:中华恐龙园、淹城遗址、天宁寺、天目湖、南山竹
海等。

(3)徐海旅游区历史悠久,名胜众多,包括徐淮连盐宿五市。

主要景点
有徐州:龟山汉墓、汉画像石艺术馆、徐州汉城、北洞山汉墓等。

淮安:周
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

连云港:花果山等。

宿迁:皂河安澜龙王庙、
骆马湖旅游风景区等。

2.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
三.民间艺术资源
1.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
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

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
珍品之一。

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
名锦”
2.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
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

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
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
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3.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
“昆剧”。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4. 常州梳篦,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州篦梳自魏晋南
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昔日为宫廷御用的宫梳名篦,已成为百
姓家中每日梳头洁发的必需品和收藏品,并且远销国外。

常州梳篦系天然材料
制成,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使用,有缓解头痛,治疗失眠,醒脑,聪耳,明目之保健功效。

四.经验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对江苏特色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本上网络上对江苏特色区域文化的理论介绍让我理性地对区域文化的由来,
分类有了一定的理解。

而通过实地走访,来到常州篦箕巷,南京夫子庙并结合
以前在江苏各地旅游时拍下的照片,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江苏丰富的旅游资源和
宝贵的民间的艺术资源。

对江苏特色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调查任重道远,
暑假的实践只是一小部分,我也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为江苏特色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