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难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体育生的就业指导分析

体育生的就业指导分析

体育生就业方向分析来自赛普健身学院杜老师我是一名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的体育生跟大家分享下体育生的就业方向和体育道路的发展,现在社会上大量需要的某种技能专项的人才,技能而对于体育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没有特别专长的项目,进入社会以后是很难适应就业形式的,因为体育院校的教育更多还是专业知识,而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是体育生面临的巨大问题,所以现在很多体育生存在着就业问题,那现在体育生就业有哪些方面呢?1:体育老师有些同学文化成绩好,考上了本科体育,那么你有选择体育老师的权利,专科文凭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那么就更要选择另外的道路,做不了老师可以选择别的;那么也有不愿意做体育老师,但是为了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不得不做这么做,而且还要面临着家庭方面的压力,其实体育老师比较适合体育生,第一有专业知识,第二有一定的身材优势,在学校发展起来可能也比较稳妥,但是不适合有志青年的奋斗,在那里就只能在学校那么大的圈子里带带体育课,你更大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我个人不建议男生做师范,特别是体育生。

2:健身教练当前健身教练应该是很多体育生最想做的职业,以至于很多体育生从大学毕业以后就直接选择去健身房从事这个职业,因为现在目前健身教练的工资高,基本一线城市的教练月薪(7000-15000)。

健身教练需要掌握专业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体育生可能具备了身体的优势,但是在理论基础上是比较欠缺的,理论的知识和实践的操作是健身教练必备的条件,那么如何去得到这些实践和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增肌,减脂的方法,比如功能性锻炼,针对性锻炼等,这些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学到,培训时间太短的你学不到的东西,时间太长了你的时间和金钱耽误了;一般选择培训时间3个月左右是很合适的,能学好时间也不长,也能拿到教练证书,给你的体育道路铺下了一条很好的道路。

3:户外拓展的教练员或营销员户外拓展行业可谓是最近三年才火起来的。

记忆中从07 08年开始有相关的报道,但是规模以上企业是从10年前后出现的。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市场就业难解析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市场就业难解析
体育师资过剩 而西部 基层 农 村 民办学校无人问津 不考虑个 人的发展空间 造成体育人才资 源的浪费
6 . 体育教 育专业毕业 生基 础不扎实 综合素质不强 缺乏市 场竞争力 整体而言 体育教育专 业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 专项 技术不突出 专业知识结构拓展 不宽 在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综合能力不强 现在的用人单位 特别是高校和重点中学在历来注 重体育人才专项技术突出 要求 一专多能的基础上 对外语 计算 机水平又有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 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外语水平 普遍偏低 计算机二级过关率与 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差距 在人 才市场的竞争中缺少优势
5.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定位不准 期 望值过高 高校就业教育 就业指导及服务 体系尚不健全 许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 业观念没有转变 缺乏忧患意识 思想上仍 停留在等 靠 要 希望国家给予安排的层 面上 其定位不准 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追 求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希望留在大城 市 希望到沿海发达地区 希望较高的工资 待遇等 导致了大城市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体育师资的需求日趋平缓 大学和城市 的体育教师基本饱和 农村和偏远地区学 校的体育教师处于 缺编 和 待补 状态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是体育教师岗位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的有效实施 学龄儿童逐减 初中以下学生 连年萎缩 很多农村学校由于生源减少而 撤并 个别学校体育教师存在超编 每年除 少量体育教师退休需要补充外 接受体育 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学校岗位有限
28 2006 . 10
7. 体育院系办学无特色 专业缺优势 教师知识更新等跟不上 人才市场的需求 全国的体育专业不少 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不多 除一些老体育院系外 大部分是跟着别人走老路 人才培养落后于 社会发展要求 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内容陈旧 教师知识 更新缓慢 体育项目开设不全 专业课学时太少 选修课时效性差 实践环节明显不足 体育教育专业 社会体育专业等课程设置大同 小异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 专科生培养规格近乎一样 专业培养 面过窄 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影响了体育教育人才 的就业

2023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2023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2023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查报告根据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查报告,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该专业涉及范围广泛,但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竞争也较为激烈。

以下是对该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的具体分析。

一、就业方向针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创作团队、武术培训机构、健身美容、教育文化、体育竞技等。

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寻找就业机会:1.创作团队:如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动漫设计公司等。

2.武术培训机构:如各类武术馆、体育社团等。

3.健身美容:认证的健身教练、美容顾问等。

4.教育文化:如学校、博物馆、文化机构等。

5.体育竞技:如运动员、裁判员等。

二、就业前景从目前来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主要的原因包括:1.市场需求降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需求逐渐降低,对从业人员的影响较大。

2.专业门槛高:该专业门槛较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且竞争激烈。

3.就业岗位有限: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限,相对较少。

4.薪资待遇低:传统武术领域收入普遍较低,一些健身教练也难以获得高收入。

三、解决方案针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乐观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专业培养水平:加强针对该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2.拓宽就业市场: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毕业生寻找其他就业机会,如健康产业、营养保健、旅游与文化等。

3.持续学习提升: 毕业生需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及职业素质,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更广泛领域,例如男女健身、休闲体育,或进入其他体育领域从事体育管理和市场营销。

综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虽然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通过加强教学培养、拓宽就业市场和不断学习提高职业素质等措施,也可以在其他领域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发展和职业成功。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文章在对体育专业毕业生自2004年以来的就业率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近几年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针对这种形势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因素对策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四年,大部分体育院校本科生的就业率从80%左右降到了30%~40%,过低的就业率不但会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起到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分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寻求对策,对体育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几年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次性就业率在30%以下为就业危机;在30%~50%之间为就业困难;在50%~70%之间为基本正常,但有一定压力;在70%以上为正常。

笔者对全国14所体育院校的部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在2004~2007年,北京体育大学、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这一现象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今后几年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将十分严峻。

从1999年起,我国各所体育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体育系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人数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

这种增长速度早已打破了原来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平衡,尤其在2005年,体育专业学生的失业率达到了新高。

近几年,部分理工类院校也得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许可,开始对体育本科与硕士进行招生,从而使体育专业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剧烈。

由于体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与局限性,这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社会体育人才交流市场流通量。

面对体育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于是有人归咎于是生源扩招造成的结果。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高校扩招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举措和必然结果,是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满足了广大青少年和青少年家长对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种渴望和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变得愈加广阔。

现实中却有不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的现状。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们造成困扰,也影响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对策,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 求职竞争激烈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育专业。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都在不断增加,但与此相比,政府、学校、体育场馆等相关机构的招聘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导致了就业市场供需失衡,求职压力也随之增加。

2. 就业机会有限相比其他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范围相对受限。

除了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学体育教师岗位外,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较少。

不少学生在毕业后只能选择从事与体育专业相关的工作,且薪酬较低。

3. 就业能力不足相较于其他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往往不够充分发展。

在就业市场上,专业技能无疑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大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只注重了体育知识的学习,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差强人意,这也成为了就业的一大瓶颈。

1. 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学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教育相关实践活动和比赛,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习和社会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为其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2. 多渠道拓宽就业途径除了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大学体育教师的岗位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多方面考虑就业的可能性。

可以选择私人体育培训机构、健身俱乐部、体育用品公司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同时也可以考虑从事体育赛事组织、体育营销等工作。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上,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民族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族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族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民族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该专业在部分院校中面临着生存的巨大挑战。

本文从分析民族地区院校办学条件、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和当前形势出发,认为民族地方院校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认真总结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及其原因,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能有效解决该专业就业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问题;对策民族地方院校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主要靠地方财政支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而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地域性、结构性就业困难突出。

使得民族地方院校的就业工作比其他高校难度更大,一些专业已面临生存的巨大挑战。

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专业中唯一师范类专业,亦是民族地方院校就业难度大的专业之一。

在当前形势和现有条件下,高校需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才能有效解决该专业就业困难的问题。

1. 民族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现状1.1 初次就业率普遍偏低,就业形势严峻。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体育教育专业被列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仅是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与2011年的情况相同,在各类院校中排名最后。

而民族地方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问题显得更加严峻,如果预征入伍部分的数据不纳入统计,近几年的实际初次就业率徘徊在35%-50%之间。

1.2 实际就业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对应。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合格的中学(小学)体育教师,以及从事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而从近几年纳入高校初次就业率统计的数据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体育教师及相关工作的比例不足50%,超过半数的毕业生选择从事其他职业、自主择业或者待业,民族地方院校情况亦是如此。

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2影 响就业 因素
21 自我定位 问题 . 现在 研究 生的 招生 规模 已经超 过 年代 初 本科 生 的招 生规 模 , 但研 究 生 仍然 放不 下 “ 天之骄 子” 的架 子 。 在调 查 中发现 体 育硕士研 究生 毕业 有 两个 选择 , 一是 体 科所 等科 研机 构, 另一个就 是 高校 , 很少有 人愿 意到县 以 下 级 的学 校或 民办高 校就业 。从 过去 几年情 况 来看 , 种趋 势虽有 变化 但一直 是有 增 无减 。 这 面对变化 了的社会 形势 , 育专业研 究生 要根 体 据 实 际情 况 调整 求职 期 望 , 立正 确 的择 业 树 观, 找准 社会需 求和个 人理想 的结 合点 。
我 国 自 I 7 年 恢复 高考 以来 , 究生教 98 研 育 发展 很快 , 尤其是 从 19 年高 校连 续扩 招 9 9 以 来 来 , 究生 教育 一直 保 持快 速 增长 的 势 研 头。 总体 来说 ,00 2 0 年前研 究生 的就业处 于供 不应 求的 态势 , 是近几 年 “ 究生就 业遭遇 但 研 尴尬 ”的现象 屡见报端 , 的这一群 曾经被认 , 使 为是 “ 精英 中的精英 ” 队伍也 处 于就业难 的状 态 。 育研 究生做 为这个群 体的一 份子 , 体 目前 也面 临着就业难 的现实状况 , 如何在激 烈的就 业 市场多 一份竞 争力 , 一份成 功的 法码 , 多 本 文 旨在通过 对研 究生 就业 的现 状 、影 响 因素 的分 析 , 体 育研 究生 就业 提 供一 些 理论 指 为 导 。本 文所 指体 育专业 研 究生 为硕 士层 次研
科 技 教 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I0 &T H LG CNE E N 0Y E 00

湖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湖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道。三 是体 育相 关领域对体育教育人才有较大 的需求如迅速兴 起的体育健身业体 育旅游体育产业体育 中介 服务等 。四是一部 分 毕 业 生 通 过 , 业 或 到 非体 育部 门 去就 业 。 创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就业 困难的原 因探析 31 业 市 场 不 够 规 范 .就 就 业 体 制 是 否 完 善 健 全 是 影 响 毕 业 生 就 业 的 主 要 因 素 之 “ 毕业生就业市场 的发展 与完善程 度直接影 响其对人才资 源配置的效率 , 立健全毕 业生就业市场体 系是提 高毕业生人 建 力资源 配置效率 的有效途径 ”, 而社会 上的不正之风 , 然 阻碍了 毕 业 生 的正 常择 业 。 32受 全 球 性 金融 危机 的影 响 l 随 着 国际 金 融 危 机 的加 剧 ,全 球 及 我 国经 济 的 增长 都 受 到 、 会 。在体 育比赛和表演 中, 乡镇代表队不但 要充分发挥 自己 各 的优势 , 而且还 要研究 、 习、 学 借鉴 对方 的长 处 , 而加强 了各 从 乡镇之 间的体育交流。 28促 进 民 族 传 统体 育 走 向全 国 , 向世 界 . 走
2 1 .O 00 1
体 育 世界 . 术 对簧分析
郭 思 危
摘 要 : 过 分析 体 育 教 育 专 业毕 业 生就 业 困难 的原 因 , 为 体 育教 育 专业 毕 业 生就 业 形 势严 峻 的 问题 并 非 高校 大规 通 认 模 扩招 这 一 单 方 面 的原 因 . 而是 就 业 市 场不 够 规 范 等 多种 因素 共 同作 用的 结 果 , 对 以 上原 因 , 针 各级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高 各 校要 改 变传 统 观 念 . 引导 学 生树 立 正 确 的就 业 价 值 观 , 体 育教 育专 业 学 生 的就 业 和 缓 解其 就 业 压 力提 供 参 考 依 据 。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困难的研究武术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07级郑克玺指导老师艾泽秀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并日益成为一种显性社会问题。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不仅有诸如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等原因,还有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与载体,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高校的开设是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新形势下新文化的发展与入侵将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起决定性影响,文章通过对目前传统文化下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转化措施Traditional sports of professional employmentdifficultiesZhengKe-xiAbstract:Graduates Employment is not only education but also social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 of social employment problem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increasingly become a dominant social problems. Employment cause students not only as a reason for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s well as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raditional sports are the produc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carrier, traditional sports professionals in the university is the crea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vasion of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will play a decisive impact, the article by Under the current cultur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Key words: Students Employment Status Into employment Measures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十分严峻,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的思考。

在还没有解决企业职工下岗和社会上原本就存在的失业人员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也随之而来,使社会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之多的大学生就业难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大学生就业现状全国的大学每年都在进行扩招,与之相同的毕业生也是每年的急剧增加,所以造成就有了待就业大学生基数大,就业工作难度高。

①跟据中国社科院《2009经济蓝皮书》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

跟失业农民工的情况不同,失业农民工作为社会另一大待就业群体虽然基数也颇大,但可以通过规劝、引导其返乡务农等方式实现劳动力的“回流”与重新组合,从而缓解、消除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

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则没有这些解决途径。

其次,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达到涵及待就业大学生。

待业大学生与一些城镇失业普通群众和失业农民工的状况有些不同。

后者主要源于上世纪末我国在企改革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而再这一群体中绝大部分已被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他们在生活上已经可以得到了基本保证。

而前者主要为集中于80后的青年,除了积极的需找就业机会,政府目前无法提供连续的社会生活保障。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现状2.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的现状分析我国为了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土体育的发展,1986年起,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六所体院(北京体院、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沈阳体院、成都体院、西安体院)经原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批准首先开始实行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单独招生考试工作,招生对象为退役运动员或运动成绩突出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

1995年,运动训练专业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发展到十八所各类院校,除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六所体院(北京体院、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沈阳体院、成都体院、西安体院)外,又发展了8所省属体育院校,随着可单招院校的增多和部分高等院校可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对单独招生的要求也逐渐放宽,生源也从以运动队为主逐渐放宽到普通中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业状况也比较乐观,但是要是和跟前几年相比已明①高翔《浅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J] 时代教育. 2011.01显下降。

2006届以前毕业生就业时可挑选用人单位,然而近几年都是学校挑选毕业生。

此外近几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逐渐趋于饱和,今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将会受到更大影响。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就业中寻找到好的工作岗位可谓是难上加难。

以下是成都体育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1 2007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2 200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3 2009届级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由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可以看出进入中小学、武校俱乐部的学生比率占35%–40%,接近应届毕业生人数的一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比例。

随着国家对研究生招生的放宽,出国考研的比例将会有所增加,会对一些没有工作意向的同学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对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有一定的作用。

而另一个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较为对口的公安、部队的发展方向也随着社会的需求有了一定的比例增加。

然而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中小学、武校教师的竞争压力的加大,在自主创业和公司企业的人数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出现这种情况也同学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重视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2.2学校教育体制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举步维艰②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d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

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

可见大学生就业难使我国的人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而人力资源的生产能力具有不能储存、不可保留等特点,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对国家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损失。

③倪依克等在《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一文中指出:“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迄今为止仍然缺乏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和框架”、“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仍然是处在混沌之中,有效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大学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各方面因素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②张诗曼任秉元《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商界. 2010.1③倪依克邵晓军张自治《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J].体育科学,2005,(1).56-60育专业的就业,通过对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学校因素统计,课程设置、教师师资队伍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学校因素,其次有学校知名度、学校硬件设施、学校就业指导等。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界限太过于详细化,难以形成优势和特色。

在课程结构的层次分配上,表现为一般基础比较薄弱,专业基础相对狭窄,从而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统一化大众化的情形,灵活性较差。

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拓思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处境。

④体育院校武术专业虽然从未将产生运动员明列为培养目标,但实际上,现有武术专业仍然基本上沿用体委系统武术队较着重于在单一的运动项目领域培养人才的方法,并在潜移默化中以之为目标。

这必然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单向性。

技能单一,注重技术的传授,相对忽视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武术专业人才对社会的适用面和适应能力都受到限制。

这与培养通才、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显然不相适应。

武术专业学生实际走向过窄,无疑与之有关。

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位招聘要求上,不仅是对单一体育项目的要求。

因为由于教学需要,他们需要的是公共体育课教师,要有综合的体育技能。

不但要可以教授武术,还要可以教授篮球、足球等其他多种体育项目。

这对于我们刚毕业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因为自小主要接受的只有武术训练教育,教起武术专业来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但是在其他项目上我们就变得有些被动了。

2.3社会上不公正现象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就业歧视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大学生具有更好的人力资本供给条件,但是这部分大学生由于个人与职业本身没有必要联系的性别、户籍、身体、学历、家庭背景或其他与就业岗位职责无关的条件因素,却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或者在求职过程中受到区别对待。

⑤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开始发挥基础作用,劳动力市场开始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但与此相关的就业政策法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如高校毕业生的跨省市、部门以及地区择业,特别是进入大中城市择业,仍然有进入和户口指标限制等,导致工作迁移成本(包括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④张选惠程大力温佐惠《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现状的调查及改革设想》[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 2期第23卷⑤申加强张娟《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0.第35期成本)非常高,直到现在,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充分,城乡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制度性分割,大学毕业生一旦想离开城市前往农村就业,由于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的存在,导致其很难再回到城市就业,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肯定会选择在工资收入高、工作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就业,很少考虑回农村。

由于各种制度成本的约束,城镇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不足,较多的大学生追逐较少的职位,就业难现象就在所难免。

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体育发展状况不一致。

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参差不齐,存在地域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