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如果实际汇率的升值是由于对本国贸易品相对需求的
增加所导致的,对该国贸易品需求的增加会使该国贸 易品价格上涨,导致实际价格总水平上升,实际汇率 升值。另外,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实 际汇率升值,而这个实际汇率的升值对出口部门是有 利的。
•4/11/2020
课后练习题第3题
·当非贸易品的价格相对于贸易品价格上升时,非
•4/11/2020
·E. 没有发生市场交易,无需记入经常项目或金融
项目。
· F. 这种离岸交易不会记入美国的国际收支账户。
•4/11/2020
课后练习题第4题
·电话录音机的购买对于纽约州应记入经常项目的
借方(进口了产品),对于新泽西州而言,要记 入经常项目的贷方(出口了产品)。
·那当么新记泽入西纽公约司州将金所融得项的目支的票贷存方入(纽资约本州流的入银)行,时,
另一部分是收益,则是伦敦银行对这笔存款支付的10% 的利息。
因此,在伦敦银行存款的年收益率是-8%+10%=2%
•4/11/2020
第5题
· a. 实际收益率=25%-10%=15% · b. 实际收益率=20%-10%=10% · c. 实际收益率=2%-10%=-8%
•4/11/2020
第6题
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价格水平同比例上升,导 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M/P1到M/P2,利率恢 复到实际货币需求量减少到以前的水平。同时, 持续的货币需求减少会使外汇市场有本币贬值的 预期,导致了外国资产的本币收益率提高。汇率 从E1到E2,到E4.
•4/11/2020
•4/11/2020
Chapter 14 第2题
贸易品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
·外国转向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会导致对本国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共18页word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共18页word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共18页word资料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部分1.不同意,至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如此。

经常项目盈余的含义之一是,国家的商品与服务出口大于进口。

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好的——国家正在为出口而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国家却没有得到使其能够进行更多消费和国内投资的进口商品和服务。

从这一角度讲,拥有经常项目赤字却会是一件好事情——更多的进口可以使国家的国内消费和投资量超过其当前生产量。

经常项目盈余的另一个含义是,国家在进行外国金融投资——它正在建立对外国人的债权,这会增加国家的财富。

这听起来很好,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它是以放弃当前国内消费为代价的。

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国家对外国人债权的减少或对外国人债务的增加。

这听起来很不好,但它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当前国内支出这一福利。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这些代价和收益会有不同的重视程度。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经常项目盈余是否优于经常项目赤字。

2.交易c会导致经常项目的盈余,因为这是商品出口,该出口得到的支(交易a不会使经常项目账户发生变动,付体现于资本账户的某个项目。

因为它既是出口又是进口。

交易b导致经常项目的赤字,因为它属于进口。

交易d也会导致经常项目的赤字,因为它属于单方转移形式的流出。

交易e不对经常项目账户中的任何项目发生影响。

)3. a.商品贸易余额:330-198=132(美元)商品和服务余额:330-198+196-204=124(美元)经常项目余额:330-198+196-204+3-8=119(美元)官方结算余额:330-198+196-204+3-8+102-202+4=23(美元)b.官方储备资产变化(净值)=-官方结算余额=-23(美元)。

该国在增加其官方储备资产的净持有量。

4. a.国际投资头寸(10亿):30+20+15—40—25=0(美元)。

该国既不是国际债权国,也不是国际债务国。

它持有的国外资产等于它对外国人的负债。

国际经济学课后题答案.doc1

国际经济学课后题答案.doc1

第3章课后题答案、1、商品的相对要素强度:不同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的不同,通过比较可判断该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还是劳动力密集型商品。

国家的相对要素丰裕: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要素拥有的相对状况。

贸易的商品构成:即使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也可以产生贸易。

一国终将出口密集的使用其相对丰裕(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昂贵的要素)生产的商品。

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的相互替代:如果加拿大或者欧洲国家对美国的资本密集型商品设立保护性贸易壁垒,那么,美国企业就可以向这些国家进行投资,建立工厂,在这些国家之内进行生产,绕过贸易壁垒。

(P37)里昂剔夫悖论是否证实了这种解释?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里昂惕夫利用计算结果表明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

人力资本说、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需求逆转说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2、要素比例理论不是产业内贸易的一个良好的解释。

规模经济理论可以更好的解释。

6、区别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并分别举例。

请提供有关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解释。

•产业间贸易:是国家之间完全不同商品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

•产业内贸易:是国家之间高度相似的商品的贸易,可以用规模经济来解释。

例子:略7、根据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内贸易的利益包括:•对于生产者: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每个种类商品的生产成本•对于消费者: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商品种类•生产要素所有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第4章课后题答案2:有效保护率是指关税使被保护行业每单位产出的附加值提高的百分率。

a.对最终商品的有效保护率取决于⏹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和投入品的名义税率。

⏹取决于商品国内附加值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为了保护本国的出口企业,提高有效保护率,对进口原材料免税或者低的关税。

b用有效保护率的分析方法解释下列政策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深化: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实行保护性的高关税,并对投入品进口免征关税,进而开始建立起总装配厂。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第三章复习题(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

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时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答:a.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400(1200/3)处与苹果轴相截,在600(1200/2)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2-7所示。

b.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

生产1单位苹果需要3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香蕉需要2单位的劳动。

如果放弃1单位苹果的生产,这将释放出3单位的劳动。

这2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生产3/2单位的香蕉。

c.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工资趋同,竞争可以使得商图2-7 本国生产可能性曲品的价格等于它们的生产成本。

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等于工资乘以苹果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

因为各个部门工资相等,所以价格比率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率,即生产苹果所需的3单位劳动与生产香蕉所需的2单位劳动比率。

(2)假设本国的情况和习题1相同。

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答:a.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

如图2-8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由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绘出。

如图2-9。

从图2-9可以看出,苹果对香蕉的最低相对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供给量为1/2。

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

如果相对价格成为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零。

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8章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环境和目标与固定汇率下有什么区别答案提示:不同于固定汇率下的情况,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到达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

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需要考虑。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到达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比拟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3.试解释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4.假设A国和B国经济联系严密,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A国遭遇严重失业问题,遂采取放松银根政策,B国是否会受到影响答案提示:B国会受到影响。

A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物价上升和货币贬值,随着A国出口的增加,B国国内市场将相对减小,不利于B国的就业和生产的增加。

5.试分析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画图进展分析,此时BP曲线为垂直的。

6*. 试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作用效果有何差异答案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化会引起BP曲线的移动。

7.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试分析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对国内经济的稳定作用。

〔1〕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2〕外国资本突然大量流入。

答案提示:〔1〕固定汇率下,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本国货币的利率下降,本国货币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存在国际收支逆差,这样对国内货币产生贬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市场,抛出外汇,收回本币,使汇率保持固定,与此同时国内货币供给减少,直到重新到达原来的均衡点为止。

国际经济学2 的习题PPT文档43页

国际经济学2 的习题PPT文档43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国际经济学2 的习题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3

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答案

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答案

导论⼀、概念题1国际经济答: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发⼀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主权国家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与资本的流动,以及货币的⼀付等。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研究各国在管制与调节商品、劳务、资本流动和货币⼀付时所采⼀的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福利效应。

具体说来,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理论以及国际收⼀的调节政策等。

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也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等。

2国际贸易理论答: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析国际贸易发⼀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的所得。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来解释贸易,⼀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3国际贸易政策答: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国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分析各种贸易政策的产⼀及其对⼀国福利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

4国际收⼀答:国际收⼀分为狭义的国际收⼀和⼀义的国际收⼀。

狭义的国际收⼀指⼀国在⼀定时期(通常为1 年)内对外收⼀和⼀出的总额。

⼀义的国际收⼀不仅包括外汇收⼀,还包括⼀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国际收⼀是⼀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理论主要研究⼀国在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的平衡问题与汇率的决定。

5国际收⼀政策答:国际收⼀政策即国际收⼀的调节政策,是⼀国采取的关于国际收⼀和汇率的调节的政策。

主要研究国际收⼀与汇率的调节⼀法。

它与国际收⼀理论综合在⼀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6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产者或企业如何利⼀有限的资源⼀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有限的货币收⼀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满⼀的学科。

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围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