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民国际经济学 35点注意

合集下载

精编国际经济学知识点

精编国际经济学知识点

精编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比较优势理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

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相对技术差异论相对技术差异论,是指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

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

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比例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要素禀赋则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率,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时各投入的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种要素的相对比率相同,那么这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

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比较的,相应于某种价格水平上的相对要素密集度也就可以确定。

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Ky/Ly,即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丰裕度要素丰裕度是一国的资源拥有状况,即一国的要素禀赋状况。

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决定该国各产业适宜的或可行的要素使用比例范围;同样,也决定着要素价格的适宜的或可行的范围。

衡量要素丰裕度有两种方法:一是以生产要素供给总量衡量,若一国某要素的供给比例大于别国的同种要素供给比例,则该国相对于别国而言,该要素丰裕;另一方法是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若一国某要素的相对价格——某要素的价格和别的要素价格的比率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相对价格,则该国该要素相对于别国丰裕。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篇:《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1、经常项目2、全球失衡3、国际收支4、J型曲线效应5、外汇储备6、错误与遗漏7、汇率8、马歇尔-勒纳条件9、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政策性措施主要有哪些?10、明斯基金融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什么是哈伯格条件?12、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乘数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的吸收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4、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什么?15、三代金融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中的道德风险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7、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18、什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19、谈谈你对全球失衡问题的看法?20、谈谈你对“这次不一样”综合症的看法?21、简述美国次债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22、你认为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单边升值能否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第二篇:国际金融学2014年7月末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 即期汇率6.1510/20,3个月远期点数为14/12.现有一家中国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玩具,3个月后收到货款.问题: 1.中国出口商在这一交易中会面临什么样的外汇风险?2.该中国出口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管理其外汇风险?3.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增加,中国的外向型企业都会面临哪些外汇风险,应该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答:可以选择做外汇掉期交易,对冲外汇风险。

以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在正负2%,中国央行倾向于人民币市场化,波动区间有望加大,8月人民币连贬,打开了人民币贬值空间,德国商业银行预测,至201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触及6.55,至2016年底目标则看至6.9。

如果人民币贬值,则利好中国对外贸易,如果升值,则利空中国对外贸易。

假定一家中国进口商向美国进口价值10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3个月后支付美元。

若中国进口商预测3个月后USD/CNY将升值到6.2028/38。

国际经济学 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 知识点整理

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要将自身各种优势进行比较后,从事那些自己有更大相对优势的工作。

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是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简而言之,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评价:具有其合理的内在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假设前提过于苛刻;与现实不符。

相互需求方程内容:①一切贸易都是商品的交换,一方出售商品便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便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所以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

在两国间互惠贸易的范围内,贸易条件(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两国对对方产品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的。

②如果两国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必然要发生变动。

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愈强,而另一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愈弱,则贸易条件对该国愈不利,该国的贸易所得愈小;反之亦然。

提供曲线实质就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情况,就是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的集合。

特点:一国的提供曲线会弯向该国进口产品所在轴的方向,提供曲线的弯曲程度常用曲率来度量,曲率越大,表示同量的出口商品所能交换的进口商品的数量越大;提供曲线一般具有正斜率,但也可能在到达一定点之后转变为负斜率。

出口贫困增长:在一定条件下,一国生产规模的扩大,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沿着原有优势推进,即如果该国原有优势在于生产某种产品,现在进一步扩大该种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原有的贸易比较优势不变,贸易出口的扩大不仅没有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提高,反而因为出口增加而有所下降。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该国的贸易条件由于扩大出口而恶化。

学霸整理的国际经济学必考考重点15

学霸整理的国际经济学必考考重点15

⏹ BP 曲线即国际收支平衡线,指国际收支保持平衡时收入和利率组合的轨迹,即BP 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都可以使当期国际收支均衡。

⏹ 净出口函数⏹ 净出口函数:NX=X(e)-M(Y ,e)⏹ 即净出口是收入与实际汇率的函数,净出口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与实际汇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净资本流出函数净资本流出=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量-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量影响资本流动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利率,假定其他国家利率既定,则国内利率水平越高,流出的资本就越少,流入的资本就越多,净资本流出减少,反之亦然。

净资本流出函数F=F(i)σ代表资本流动性大小,当σ=0,F=0,表示没有资本流动;当σ=∞时,i=if ,资本完全流动,当σ>0,表示资本有限流动。

⏹ BP 曲线的经济含义。

当国际收支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因为利率上升时,资本流入增加,资本金融项目出现顺差,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经常项目中,净进口增加,意味着国民收入的提高。

BP 曲线上任何一点均代表国际收支平衡;而在BP 曲线之下或之上的区域内的任何一点,与BP 曲线上的均衡点相比,则表示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或顺差状态。

BP 线左上方的点所描述的净出口大于净资本流入的不平衡状态,即存在国际收支顺差(BP>0)的不平衡状态;位于BP 曲线右下方各点所描述的都是净出口小于净资本流入的不平衡状态,即存在国际收支赤字(BP<0)的不平衡状态。

在通常情况下,BP 曲线向上倾斜,即斜率为正,这代表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国际收支平衡的BP 曲线的形状存在两种极端情况。

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是位于某一收入水平上的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是水平的直线。

⏹ BP 曲线的移动。

(1)汇率变动与BP 曲线的移动如果汇率下降(直接标价法),意味着本币升值,本币的国外支付能力增强和进口商品的价格水平下降,同时也表示国内相对价格水平上升。

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答案

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答案

导论⼀、概念题1国际经济答: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发⼀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主权国家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与资本的流动,以及货币的⼀付等。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研究各国在管制与调节商品、劳务、资本流动和货币⼀付时所采⼀的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福利效应。

具体说来,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理论以及国际收⼀的调节政策等。

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也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等。

2国际贸易理论答: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析国际贸易发⼀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的所得。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来解释贸易,⼀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3国际贸易政策答: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国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分析各种贸易政策的产⼀及其对⼀国福利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

4国际收⼀答:国际收⼀分为狭义的国际收⼀和⼀义的国际收⼀。

狭义的国际收⼀指⼀国在⼀定时期(通常为1 年)内对外收⼀和⼀出的总额。

⼀义的国际收⼀不仅包括外汇收⼀,还包括⼀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国际收⼀是⼀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理论主要研究⼀国在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的平衡问题与汇率的决定。

5国际收⼀政策答:国际收⼀政策即国际收⼀的调节政策,是⼀国采取的关于国际收⼀和汇率的调节的政策。

主要研究国际收⼀与汇率的调节⼀法。

它与国际收⼀理论综合在⼀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6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产者或企业如何利⼀有限的资源⼀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有限的货币收⼀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满⼀的学科。

国际金融学知识点

国际金融学知识点

广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

“居民”与“非居民”:凡在一国居住期限达一年以上者,即为居住国的居民,否则即为非居民,包括个人、企业、非盈利机构和政府四类主体。

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帐方法:借方项目(用“-”号表示):对外资产↑或对外负债↓贷方项目(用“+”号表示):对外资产↓或对外负债↑两个法则:➢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外汇收入,记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国外的外汇支出,记借方。

➢凡是引起本国外汇供给的,记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外汇需求的,记借方。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含的项目: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资金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金融项目平衡项目: 错误与遗漏项目,储备与相关项目判断平衡的标志:自主性交易所引起的外汇供求是否平衡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一、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逆差→本币↓→购买力↓----进口成本增加-----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外债负担增加-----债务危机----投资者对本币缺乏信心-----资本外流2、逆差→本币贬值压力↑、外汇收入↓→外汇储备↓→国家信心↓→资本外逃。

3、贸易收支逆差→y↓失业率↑.4、资本项目逆差→国内货币紧缩r↑二、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1、顺差→外汇储备↑→本币供应量↑→通胀;持有机会成本↑→资源浪费。

2、外汇储备持续↑→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3、顺差→本币↑→出口↓→失业率↑、y↓.4、加剧国际贸易磨擦5、顺差太高,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本国经济受制于国际经济波动,并容易使本国经济过度暴露在国际经济波动的风险之中。

自主性经济交易:指一国居民为了某一商业动机而自主或自发地进行的经济交易。

又称事前交易如进出口、对非居民提供服务、对外进行投资等。

调节性经济交易:又称补偿性交易,是指为调节或弥补自主性交易所引起的外汇供求缺口而进行的交易。

又称事后交易。

如增减储备资产、官方对外借款等。

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

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

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引言西方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可借鉴性,其理论和方法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借鉴西方经济学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充分理解其适用性和局限性。

本文将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在借鉴西方经济学时需注意的问题。

理论问题1. 文化差异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我们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在西方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建立的,其中的假设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借鉴时需要选择性地应用,并注意将其与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相结合。

2. 发展阶段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面向发达国家,在发展阶段与中国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直接应用可能会带来失真的结果。

中国的经济正在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因此,在借鉴时需要考虑中国特有的经济特征,并结合当前的发展阶段进行适度调整。

3. 制度环境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常常基于市场经济和私人财产制度的前提下展开。

中国具有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包括国有企业和政府的重要角色。

因此,在借鉴西方经济学时,我们需要将其与中国特有的制度环境相结合,寻找适合中国情况的经济理论和政策。

应用问题1.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西方经济学注重市场的效率,强调最大化总体福利,但对于公平性的考虑相对较少。

在借鉴时,我们需要关注中国社会对公平的特殊追求,并寻找市场机制与公共政策相结合的平衡点,以实现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地区差异与统筹发展西方经济学较少考虑地区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中国地域广阔、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借鉴时,我们需要注重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约束西方经济学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考虑相对较少。

在借鉴时,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结论借鉴西方经济学需要全面考虑文化差异、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等因素,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关注地区差异与可持续发展。

第8章资本流动(国际经济学复旦大学,华民).pptx

第8章资本流动(国际经济学复旦大学,华民).pptx
行性及其问题
• 用资本流入来调节经常项目的逆差在短期内并不是
不可以
• 但从长期来看,并不是一个可取的方法 • 一般来说,由经常项目逆差而引起的国际收支的赤
字,最终还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支出结构来调节
16
8.3 流量理论
▪ 8.3.5 资本完全流动的IS/LM/BP模型
• 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是,国内债券与国外债券可以完全替代。
第八章 资本流动
国际经济学
华民 著
1
本章结构
▪ 8.1 导言 ▪ 8.2 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的调节 ▪ 8.3 流量理论 ▪ 8.4 存量理论 ▪ 8.5 货币方法 ▪ 本章小节
2
8.1 导言
▪ 本章导入资本项目,进一步扩展国际收支的调节
理论。
▪ 本章逻辑体系:
• 第一节考察实际资本流动及其对国际收支的影
(3)
由(3)式,可得到一个新的包含资本国际流动的IS/LM/BP模型 (见下图)。
10
8.3 流量理论
▪ 8.3.1 有资本流动的IS/LM/BP模型
i
可以看到BP 线是一条斜率 为正并随国内 利率变化而变 化的曲线
BP
LM
Z E
IS
O
Y
11
8.3 流量理论
▪ 8.3.2 有资本流动的国际收支调节
2、财政政策的 影响力在有资本 流动的情况下要 小于货币政策的 影响力,这导致 IB比EB更逗直
T G
13
8.3 流量理论
▪ 8.3.3 罗伯特·蒙代尔的指派模型
• 国际收支的调整过程
i
顺差
i 逆差 0
E
Z
EB
IB
0
(T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龙点睛系列——华民《国际经济学》全程复习宝典
1
华民《国际经济学》教材中的一些不足及存在的问题:
1. P15 关于两个大国贸易利益分配不公平的分析 并不直观
2. P19 两种生产途径的等产量线 为何是如此形态?等产量线拐点又代表什么?
3. P25 此处的埃奇沃思方框图中在E F V J Y等点处的意义未作解释
4. P30 W国和U国的经济规模不等,作为效果的U国可以实行完全专业化,而作为
大国的W国则不能 此处需要补充《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中相关内容
5. P35-37 发展中国家应用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应注意的问题 此处图示分析分三
种情况要一一对应,且曲线变动原因要自己琢磨
6. P47 两国需求偏好发生变化后的制成品贸易分析 补充《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中
相关分析
7. P55 产品的生命周期和贸易理论 需要相应补充复旦本科生笔记内容及图形
8. P73-78 封闭经济下中心-外围模型 如何理解及推导?
9. P78-85 开放经济下中心-外围模型 的模型如何理解和图形如何理解?
10. P94 贸易保护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的图形 有问题 需要修正
11. P98-99 关税消费效应分析 图形画法和对香烟征税的分析 需要补充理解
12. P100 征收关税后的均衡点为何位于贸易比价线上Cp和Pp点之间某一点上?
13. P105 最优关税的模型推导及分析 需要补充理解
14. P107 贸易战分析的图形解读,课本上的说明是否需要调整?另外,依据书上的说
法,为何贸易比价线Pw会向下移动?Pw=Py/Px?
15. P117 图形中的C点和A点进行比较,为何显然有净福利增加?
16. P118 贸易转移的图形中怎么看出本国净福利是下降的?依据面积分析应该有不确
定答案?
17. P129战略出口政策的基本模型需要联系古诺均衡和斯塔克伯格领导模型的图形分
析进行补充理解,要不图形不易透彻理解
18. P131 以进口保护来促进出口的政策 需要对比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进行分析
19. P147 模型图形中的Y斜率为何相当于国际贷款的利率?
20. P154-155 内部转移定价如何借助图形分析?
21. P158 图8-5-1中的FG曲线之下的部分为何就是利润和工资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FG究竟是什么意义,其下面积又有什么含义?
22. P159 什么是“两缺口理论”? (本书多处知识点仅仅是点到为止。)
23. P168 技术转移的外溢效应的数理分析推导?由(3)式如何全微分出回归方程的形
式?
24. P185 讲解中说明图10-2-1中的C1和C2点供给/需求过剩是否说反了?
25. P204 图11-3-1(c)图中的关于贸易差额的表示为何会是(B-Y1)?不应该是Y1和
Y2之间的垂直距离吗?
26. P211 关于(2)式为如何得出小于0?
27. P229 表11-7-1波拉克动态调整过程中,字母表示是否有误?t3行的Mt-Mo,是否
表示有误?
28. P235 IS/LM/BP模型的综合 需要自己画图6张进行分析?
29. P253 (3)式中TB内印刷错误
30. P263 弗伦克尔模型的资本和货币调整如何画图?另外?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调
整分析中,新的均衡点在E点右边,但是为什么利率i可能高也可能持平?不能低
画龙点睛系列——华民《国际经济学》全程复习宝典
2
于原来的水平吗?为什么?
31. P278 经常项目差额模型的第二定理中的图13-2-1中的XX线和FF线代表什么?
32. P282 生产率的增长率差异与购买力平价中的证明推导,怎么会得到“n/m根据假定“发达国家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率快于国内非贸易部门,也快于欠发达
国家的贸易品部门”,仅仅可以得到:n>n*,n>m.怎么得到上述结论的?且并不符合
现实直观感觉。
33. P292 表13-4-1中右下角的最后一行中的上标α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会有此结
论?
34. P308 第9行中“e上升”是否应该改为“e下降”?
35. P316 关于(10)式的说明“本国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将导致本国货币远期贴水或升
水”表述是否正好相反?
……由于篇幅有限,仅将最明显的值得讨论的地方提出来。

以上的35个问题是几年前就已经列出的了,一直没有更新,
因为在本书中我们已经将所有问题进行了修正,除上述35处之外,
还补充了不下于40处的修改和说明,有的是以【画龙点睛】单独
表示,有的则在本书内容上进行了直接修改,所以,看似和教材
内容一样,实则内藏玄机!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复习宝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