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共174页文档
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监测与保护

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监测与保护海洋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在当今世界,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人类生存和全球气候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海洋保护区的有效运作,生态监测与保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1. 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监测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监测是指对其内部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部分进行定期观测和评估。
这一过程有助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包括物种多样性、种群数量、生境质量等方面的信息。
常用的生态监测手段包括水质监测、底质采样、生物群落调查、湿地植被调查等。
1.1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生态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海洋保护区内水体中的溶解氧、盐度、pH值、浊度等指标进行监测,可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
同时,水质监测还可以检测有害物质的存在,例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以及浮游生物的丰富度和群落结构。
1.2 底质采样底质采样是对海洋保护区底部沉积物进行采样和分析,以了解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沉积物对生物生境的适宜性和污染程度至关重要。
1.3 生物群落调查生物群落调查是对海洋保护区内不同物种及其数量进行研究的过程。
通过对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海鸟等进行调查,可以了解物种多样性、物种相互作用以及生境质量等重要信息。
同时,生物群落调查还可以评估物种的灵敏度和适应性,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4 湿地植被调查湿地植被调查是对海洋保护区内湿地植物的数量、种类和生态功能进行监测的过程。
湿地植被在维持生态平衡、抵御海岸侵蚀、提供栖息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湿地植被进行调查,能够了解湿地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海洋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基于生态监测数据,海洋保护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1 物种保护海洋保护区应该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以保护濒危物种和关键物种的生存环境。
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与方法

(北深圳市、赣州市、汕头市、惠州市、东莞市、广州市、中山 市、珠海市、江门市、阳江市、广州省茂名市、湛江市)海洋与
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区
广西海洋监测预报
中心
(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测中心
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 中心
海口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2. ,国家海洋局新组建了全国立体海洋监测网。该网是利用卫星、 飞机船最近舶、浮标(包括锚定浮、 ARGO浮标、漂流浮标)、岸基监测站 平志愿团等手段构成的海洋监测立体监测系统。任务是对我国管辖的全部 海域时性监测监视。该系统再近岸、近海、远海和远海监测区域以及主要 海洋功能区,全面开展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生态监测,并对海洋赤潮、风 暴潮、海上巨浪、海冰以及海上溢油等海洋环境问题进行监测监视。如下 面的卫星遥感系统:
(2)监测项目确立及监测频率与 时间
水文气象
水质
1
检
沉积物(选测)
测
项
生物(选测)
目
2监测频率与时间
水质监测一般每年4次,监测月份为3月、5月、8月和10月。
沉积物监测一般每年1次,监测月份为8月。
生物监测一年监测1次,监测月
(3)水样.底质等的采集、运输及预处理
水样采集
海洋污染以河口、沿岸地段最为严重。因此,除在河口、沿岸设点外,还可以 在河流入口的中心向外半径10~30km区域设若干横断面,并在每个断面上每隔~ 10~15km设一个采样点,且要采集不同水深的水样。
物测排污放染
大气沉降 排放
4海洋大气监测 氮、磷营养 源,COD, 石油烃,重金
COD,油烃
属等
5海洋溢油的监测
重重金金属属PbP、、 CdCd、、Zn等; 营营养养盐盐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第6章 海洋环境监测

合格的样品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采样位置的确定 根据污染物在面积海域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局部海域的相对均匀
性的时空特征,将监测海域划分为:污染区、过渡区及对照区。
① 采样站点的布设 采样的主要站点应合理地布设在环境质量发生明显变化或有
重要功能用途的海域,如:近岸河口区或重大污染源附近。在海 域的初期污染调查过程中,可以进行网格式布点。
6.3 海洋环境监测程序
6.3.1 监测采样站点布设
(1)监测采样点布设的基本要求
依据任务目的确定监测范围,以最少数量测站、最少 的监测断面,所获取的数据能满足监测目的需要。
基线调查站位密,常规监测站位疏;近岸密,远岸疏; 工业人口多密,原始海岸疏。
尽可能沿用历史测站,适当利用海洋断面调查测站, 照顾测站分布的均匀性和与岸边固定站衔接。
② 站点布设的原则 能够提供有代表性信息;设点周围的环境地理条件;动力场
状况(潮流场和风场);社会经济特征及区域性污染源的影响;设 点周围的航行安全程度;经济效益分析;尽量考虑测点在地理分 布上的均匀性,并尽量避开特征区划的系统边界。
③ 采样断面设置 考虑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控制,较少断面和测点取得代
维护国家权益,进行海洋权益监测,为边界划分、保护海洋资 源、维护海洋健康提供资料。
开展海洋资源监测,为保护人类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和合理开 发利用海洋资源,使之永续利用服务。
(3)海洋环境监测的分类
• 按其性质:研究性、监视性、应急监测。
研究性监测 确定污染物,通过监测弄清污染物从排放源排出至受体的迁移变
采用流动监测、航空监测、遥感遥测等手段,对意外发生高浓度 污染进行短期的集中监测,及时发布警报,采取紧急措施,控制污染
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和方法176页PPT

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谢谢你的阅读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1. 岸基监测:在海岸线上设置测站,通过定期监测海洋物理、化学、生物等指标,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
2. 船舶监测:利用船舶在海上航行的机会,对海洋环境进行观测和采样。
3. 遥感监测**:利用卫星和飞机等遥感技术,对海洋环境进行遥感观测和监测。
遥感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海洋监测方式,它可以直接获取海洋表层的变化情况,如海面温度、浮游植物密度、海藻分布等。
4. 浮标监测:在海洋中设置浮标,通过对海洋物理、化学、生物等指标的实时监测,了解海洋环境的实时变化情况。
5. 潜水器监测:利用潜水器等设备,对海洋深层环境进行观测和采样。
6. 声学监测:利用声学技术,对海洋中的生物、地形等进行监测和研究。
7. 基线调查:是对特定海区的环境质量基本要素(水文、气象、水质、地质、地貌、海洋生物等)状况的初始调查和为掌握其以后间隔较长时间的趋势变化的重复调查。
基线调查又分为初始调查和重复调查两种。
8. 常规监测:在基线调查基础上,经优化选择若干代表性监测站和项目进行的以求得空间分布为主要目的,长期逐年相对固定时期的观测。
这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海洋环境监测结果。
通过这些技术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环境,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海洋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定义 环境标准作用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环境标准定义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
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
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
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度以及监测方法
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海区总报告和重点海区报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全面、 准确、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末各海区的环境质量状况。
质量保证工作力度加大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加大了质量保证工作的管
理力度,2000年先后举办了“生物质量监测
培训班”和“海洋环境监测管理与质量保证技 术培训班”,对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 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 同时,对参加2000年海洋环境监测的单位进行 盲样测试,并对各监测业务单位进行了质量保 证工作情况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海洋环境监测地位和作用
是海洋环境保护的“耳目”,海洋环境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中具 有基础性地位 及时、准确的海洋环境质量信息是确定海洋 环境管理目标、进行海洋环境决策的重要依 据 海洋环境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要依靠环境监 测,否则制度及措施将流于形式 评价海洋环境管理和陆源污染治理效果须依 靠环境监测,否则很难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海洋环境监测目的
及时、准确、可靠、全面地反映海
洋环境质量和污染来源的现状和发 展趋势,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环境监测基本任务
对海洋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及时、准确、 系统地掌握和评价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 掌握海洋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影响范围、危害和变化趋势 积累海洋环境本底资料,为研究和掌握海洋环境容量, 实施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为制订及执行海洋环境法规、标准及海洋环境规划、污 染综合防治对策提供数据资料 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服务,为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和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与方法

预报中心
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
(北海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宁德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
业资源监测
抚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大连、莆田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泉州市 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漳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海洋环境中心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 监测中心
国家海洋局(汕尾、珠海、北海、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南 海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 境监测中心
海洋监测体系如下图:
A
3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 测中心
国家海洋局(北海、秦皇岛、大连、烟台、青岛、天津)海洋环境监 测中心
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丹东市海洋环境预报、营海市环境监测、盘锦市
北
总站
海洋环境监测、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海 区
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 中心盐度光学测定盐度法.重测定盐度法.声学测定 盐度法
A
7
2.海洋化学要素监测 二、监测方法 2。海洋化学要素监测:主要为溶解氧、总碱度、活性硅酸盐、活性
2.磷1海酸上性盐污磷、一染酸硝般物(酸包PO的盐括4来-、溶P)源、亚解硝硝氧酸酸(DO盐盐)及(、N其O总3饱磷-N和、)、度总亚、氮硝总、酸碱总盐度碳(N(。AOI2其K-)N、一)、活些铵性监盐硅测(酸方NH盐法4-(如NSi)O下、3图-氯Si;)、活
海洋环境监测体系 与方法
13级环境科学
A
1
一、海洋监测体系
一一、、海海洋洋环环境境监监测测体体系系 二二、、海海洋洋环环境境监监测测方方法法
A
2
一、海洋环境监测体系 一、海洋环境监测体系
1.目前,全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 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 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开展海洋 环境监测的300多个,主要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海军、 地方省市。
如何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

如何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海洋环境是地球上最为广阔和神秘的领域之一,它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并且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洋环境的保护与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的问题。
一、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海洋环境监测是了解和评估海洋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我们可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污染程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信息,为科学决策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此外,海洋环境监测还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应对海洋灾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海洋环境监测的方法海洋环境监测主要通过浮标、潜标、遥感卫星、潜水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其中,浮标和潜标是用来测量海洋环境要素的重要工具。
浮标一般用于测量海洋表层水体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参数,通过测量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研究海洋的温度纬向分布、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
潜标则用于测量海洋深层水体的温度、盐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参数,通过观测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了解海洋环流、深层水体的形成与破坏等。
遥感卫星则可以通过传感器测量反射或辐射信号来获取海洋环境信息。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动态观测,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立体的海洋环境信息,对于海洋资源调查、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和污染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潜水器和无人机作为先进的观测平台,可实现对海洋深层水体和远离岸线的地区进行高分辨率的观测。
潜水器通过携带多种传感器和设备,可以对深海生物、海底地形和物理化学要素等进行详细观测和采样,为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数据。
无人机则可以飞行于海洋上空,通过载荷传感器观测海洋表层水体的温度、盐度、氧气含量等参数,同时可以携带高光谱遥感仪等设备,获取更为精细的海洋环境特征。
三、海洋环境监测的挑战与现状尽管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使得监测工作难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