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背筋膜岛状皮瓣演示文稿
指背筋膜岛状皮瓣

精品课件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利用指动脉在近节发出的背侧支-2 )
精品课件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修复多指皮肤缺损
精品课件
带指动脉背侧支和对侧指固有神经背侧 支的岛状皮瓣1-A
指固有神经 背侧支
指固有动 精脉品课背件 侧支
• 切取范围 —— 远端可达近指间关
节,侧方不超过侧正中线
精品课件
带指背神经的顺行皮瓣-1
精品课件
带指背神经的顺行皮瓣-2
精品课件
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的 设计要点
点 —— 远指间关节以近背侧均可为皮瓣
的蒂部
线 —— 指背中外1/2交界 面 —— 腱膜浅面 切取范围 —— 近端可达掌指关节,侧方
精品课件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筋膜瓣修复 多指
精品课件
联合应用举例 1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皮瓣+邻指皮瓣
精品课件
联合应用举例 2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皮瓣+带
指背神经的逆行皮瓣
精品课件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精品课件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点 —— 指动脉背侧支的发出点 线 —— 指动脉背侧支的走行线 面 —— 腱膜浅面 切取范围 —— 同指(患指)的背侧
精品课件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皮瓣-1
精品课件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皮瓣-2
精品课件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设计 要点
点 —— 远指间关节以近背侧均可为皮瓣
的蒂部
线 ——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体表投影 面 —— 腱膜浅面 切取范围 —— 近端可达近指间关节
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 ok sF F vrt L B 6l e . a torn lmaosP — 2 K re , aoet R , rgi M, t X nh ga uo t y o o 1 a u e n p ri: l ia xe e c i 1ae[] rl y 0 87 l e his ci c lep r ne wt 4 c ss . oo ,2 0 ,1 o t n i h JU g
中 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 1 年 1 月第 1肾集合系内结石。我们认为 , 于反复尿路感染 的 对 中老 年 女性 患 者 , 合并 上尿 路 结 石 且 肾内 出现 囊 若 性或 结 节性低 密 度病 灶者 , 考 虑本 病 可能 。 应
虽 然 X P 一 种 感 染 性 疾 病 , 抗 感 染 治 疗 一 G 是 但 般无 法达 到病 灶 内部 , 手术 是 主要 的治疗 手段 , 后 术
(】 7 . 2: 8 1
复发 。但局灶型 X P G 的术前诊断难度较大 , 多诊断
为 肾癌 , 而且 术 中的 冰冻 组 织 病 理 切 片也 易 与 肾癌 混淆 。因此在 临床 中往 往 行根 治性 肾切 除术 。对 于 弥漫型或 I 期病 变 , I I 由于 炎 症 浸 润 致 肾 周 广 泛 粘
[]R sf J , a n J De PzoJF aiit o aaoepe a — 5 oo S R ma D, l izJ.esbly flp rsoi p i poc n m n gmetO a torn lm tu ylnp ri J. rah i a ae n fxnh ga uo ao sp e ehis【 o t 】 U oy2 0 ,84:1 . ml ,0 66 () g 71
食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食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我科1994年~1998年,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修复拇指及虎口软组织缺损12例,均获成功,外形及功能满意。
1临床资料1.1本组男10例,女2例,年龄5岁~36岁。
拇脂及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原因:爆炸伤2例,绞窄伤2例,皮肤撕脱伤3例,挤压伤1例,电击伤2例,创伤后期修复2例。
本组全部采用食指背侧筋膜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应用方式见附表。
1.2典型病例男,5岁,右手火药爆炸伤,拇指背、指腹软组织缺损,指骨外露,中指末节指骨及甲床缺失(图1、2)。
在臂丛阻滞下行右拇指、中指清创术,食指背侧筋膜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中指残端修整。
供区行全厚皮片移植加压包扎,手术历时2小时。
术后皮瓣成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图3、4、5)。
2.1皮瓣设计根据受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范围,在食指近指关节背侧画出略大于缺损的皮瓣切口线,皮瓣远端到食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至指侧缘,近侧视需要可向上延伸至腕背部,皮瓣宽度2.5cm~3.0cm,长度足够修复拇指任何部位缺损。
2.2皮瓣切取要点2.2.1定出皮瓣关键点该点在拇长伸肌腱尺侧缘与第二掌骨基底桡侧缘体表投影相交处。
因皮瓣的血管神经多在此点附近汇入或发出,为皮瓣血管神经的关键点。
如图6。
2.2.2沿食指掌指关节桡侧至第一掌骨近端挠侧缘切开皮肤浅深筋膜,皮瓣尺侧缘沿第二掌骨尺侧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形成以第一掌骨尺侧为基底的筋膜血管蒂岛状皮瓣。
如图7。
2.2.3在深筋膜深面解剖切取皮瓣,确保深筋膜的完整性和蒂内包含食指背、掌背血管及桡神经浅支的食指背神经。
3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质地、色泽接近正常,外形良好不臃肿,功能恢复满意,无并发症发生。
4讨论4.1皮瓣的血供特点自1979年Foucher提出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损伤以来,该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第一掌背动脉的出现率不稳定及解剖类型变化较大,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筋膜皮瓣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的深入研究,设计了以筋膜血管神经为蒂的食指背岛状筋膜瓣.(1,2)。
中节带指背神经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万方数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 年 1 月第 2 卷第 1 期 07 1 1 1
.12 69 .
节背面皮肤。④中间指掌横弓在远侧交叉韧带平面连 于尺、 挠掌侧指固有动脉之间, 外径 。8 该弓分 . m; m
出指深屈肌健远侧键钮支、 中节指骨远端干裸支及远
侧指骨间关节背皮支。手指掌侧固有动脉及其分支在 走行和分布上是有规律的, 尤其是掌侧固有动脉与指 屈肌腔鞘的位置关系以及 3 个掌横 弓与近、 远侧交叉
Brl19) e i(92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到, ti 神经旁血管网远
较深筋膜血管网粗大和密集, 发育良好。 这些血管在营
养神经的同时又发出分支营养皮肤与皮下组织, 因此 皮神经与皮肤组织有共同的血供来源。皮神经旁血管 网不仅发出分支与邻近的皮静脉周围血管网相沟通, 而且亦有分支与深、 浅两面的筋膜、 皮下组织及皮肤血 管相吻合。这是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的解剖学基 础[。 ‘ 〕
平面的分支, 且较为恒定, 该分支延续为远侧指间关节 背面皮下血管网, 为皮瓣成活提供了血供。 该皮瓣还包 含1 条皮神经, 在皮神经周 围 5 内存在皮神经旁 mm 血管 网, 这些 血管在营养神经的同时又发出分支营养 皮肤与皮下组织,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皮瓣成活率 , 同
韧带和指深屈肌间止点的位置关系非常恒定, 在手术 时可作为确定掌侧固有动脉及指掌横弓的标志, 中间 和远侧指掌横弓外径较大且恒定。同时每一指节存在 较大背侧皮支, 可作为带指背侧皮肤血管的皮瓣C 1 1 . 2 指背各节的小动脉呈网状在皮下组织中吻合丰
.1 6 2 8.
C i s Janl R prt e d cnt ci S rey N vmbr 7 V l 2 . o1 h ee ra o eaai a R os ut e gr . e e 20 , . N . n o f v n e r v u o 0 o 1 1
拇指背侧皮神经筋膜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软组织缺损临床观察

拇 指 背侧 皮神 经筋膜 复合 蒂 逆行 岛状 皮瓣 修 复 末 节 软组织 缺损 临床观察
姚俊 娜
( 阳正 骨 医院, 南洛 阳 4 10 ) 洛 河 7 0 2
20 04年 1 ~20 0月 0 7年 5月 , 我们应用拇指 背侧皮 神经 筋膜复合蒂逆行 岛状皮瓣 修复拇食指 末节软组织缺 缺损 共 1 , 3例 术后皮瓣全部成括 , 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效 资料与方法 : 本组 l , 3例 其中男 9例 、 4例 , 女 年龄 l 3— 5 3岁 、 平均 3 4岁。拇指 5例 , 食指 8例 。损伤原因为挤压伤 曲食指末节紧贴拇 指近节尺侧 固定。切断骨皮韧 带时应在
者 2例 , 迟 吸 收 超 过 6 延 0 d者 1例 。9月 1 日 以后 未 再 有 0
新发病例 出现 。无复发病 例。
讨 论的 重 要 表 现 , 肺
影 。对肺 炎阴影延迟 吸收者 , 治疗 达疗程后 可停药 观察 , 阴 影可见逐 渐吸收。④肺炎支 原体所致 上呼吸道和下 呼吸道
潜 伏 期 及 病 程 较 长 , 外 并 发 症 多 且 严 重 。 因 此 , 强 对 本 肺 加
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早期隔离患者 , 对高危人群应用大环 内
酯 类 抗 微 生 物 药物 , 起 到 一定 的预 防效 果 。 可
( 稿 日期 :0 80 —4 收 20 -51 )
群中 , 可引起散发和小流行 。研究证实健康人咽部肺炎支 原
山东 医药 20 第 4 第 4 期 08年 8卷 1
现 :4例均提示肺叶或肺段呈均匀之模糊阴影 , 中单侧 3 3 其 0 例, 双侧 4例。病 变在单侧者 中多 为一侧 中下 , 1例在右上 ,
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缺损

者 1 个月感觉恢复,  ̄2 无痛觉过敏, 两点辨别觉 8 一 0 m; 1 m 未吻合指背神经皮瓣者4 个月感觉逐步恢 一5 复, 两点辨别觉 9 2 m 触痛觉及放电感减弱或消  ̄1 m,
失。 手功能按 T M 法评定阁, 2 指, A 优 良n指, 可
2 , 良率 9卜 %。 指 优 43
3 讨论
60 8
高上砚. 实用解剖图谱. 2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O ; 第 版. 20 4
2 82 9 6 一6 .
潘达德 顾玉东, 侍德.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 等 定试用标准. 中华手外科杂志.0 ,62 3 3. 20 1()1于15
龚志新, 邵新中. 张克亮 等_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姗修复多指皮肤
基础 。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
本组男 1 女3 年龄 1 ̄4 岁。 例, 例。 5 8 损伤原因: 挤压伤 3 撕脱伤5 切割伤6 均为外伤引起。 例, 例, 例, 指端缺损: ̄5 1 2 指 例4 2 指或 3 指5 巧 指, ̄4  ̄5 例
作者单位: 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 河北唐山 。3。) 6。。 通讯作者: 陈超,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手功能重建 Em : 一a t l i s
33 静脉危象及处理 .
榭广中, 谭建文, 王光招_ 同指近侧血管神经蒂皮瓣修复远节指腹 缺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0,53 2 23 2 22()22 2. 0
赵民, 中, 邵新 田德虎 ,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 等 手指皮肤缺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o ,96 5 5 20 1 (》43刁东 5
31 该术式的优点 ・
对于单一手指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 但对多 手指同时损伤的修复方法文献报道不多。 龚志新等阶 月 报道了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取得 了一定的效果。 一 V Y皮瓣仅适用于<15 m 长的指腹 c
手指岛状皮瓣移植术

手指岛状皮瓣移植术手指岛状皮瓣移植术【名称】手指岛状皮瓣移植术【适应证】手部皮肤缺损者。
【禁忌证】1.伴有浑身性疾病、不可以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得病灶。
【操作方法】1.麻醉依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浑身麻醉。
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
3.手术操作(1)皮瓣设计:重点点在指蹼掌侧近端约 1.5cm 。
皮瓣轴心线为各指指屈肌腱的侧方。
解剖面在指伸肌腱腱周膜表面和指屈肌腱腱鞘的表面,皮瓣切取范围:远端在甲根近侧,近端到指根横纹,双侧不超出手指背侧正中线和掌侧正中线。
(2)依受区需要,设计逆行或顺行指侧方岛状皮瓣。
(3)在指蹼掌侧做锯齿状切口,切开皮肤,掌筋膜,显现指屈肌腱,并在相邻两指的指屈肌腱之间找到指总动脉和指总神经。
(4)沿患指固有动脉和指神经由近端向远端解剖至皮瓣的近侧缘。
(5)切开皮瓣四周切口,在屈肌腱鞘的表面及指神经血管制的深面游离皮瓣。
(6)若行顺行转移,可在皮瓣远侧缘切断指神经血管制,皮瓣可顺行转移。
(7)若形成逆行皮瓣,在皮瓣远侧缘,沿皮瓣轴心线在指侧方持续切开皮肤,显现皮瓣以远的指神经血管制。
逆行转移时,血管蒂的旋转点不宜超出手指中节的中远1/3 交界处。
以保证远侧指动脉符合支不被损坏。
(8)供区创面缺损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
【注意事项】1.手指侧方岛状皮瓣顺行转移至相邻手指相对侧时,不须切断受区手指一侧的指固有动脉,仍以健指固有动脉和神经为蒂转移皮瓣。
2.拇指或示指皮肤缺损时,若用手指岛状皮瓣覆盖供指,宜选中指尺侧半及环指桡侧半皮肤。
3.拇指脱套伤时,可用中指尺侧及环指桡侧岛状瓣联合转移,皮瓣以指总神经血管制为蒂,经掌心部皮下地道,将皮瓣转移至拇指,包裹拇指。
4.游离指神经血管制时,宜带少量四周组织,以防血管痉挛并保证皮瓣的静脉回流。
5.若受区皮肤覆盖对感觉恢复要求不高,手指岛状皮瓣也可不带指神经,术中在显微放大镜下认真解剖,可将指神经从指神经血管制中分别出来,留在供指上。
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

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摘要目的研究利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46例患者(65指)。
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8指的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逐渐自行愈合,皮瓣存活良好。
随访5~11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临床效果满意。
结论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易推广,解剖部位恒定,是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修复;外科皮瓣;外伤;指端部分组织缺损手部指端部分组织缺损,是临床工作中较常见的创伤。
以往各种皮瓣修复方法并不理想。
本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采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46例(65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6例(65指),其中男36例,女10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4岁;手指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35例,末节部分缺失伴骨质外露11例,均采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上述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供区均利用中厚游离植皮修复。
1. 2 手术方法首先指端部分组织缺损创面常规清创处理,皮瓣的旋转点为远指间关节处掌横纹与指侧正中线交点,皮瓣轴心线为动脉背侧支处的起点至近指间关节横纹的顶点间连线,皮瓣轴心线在指背设计锯齿形切口,受区创面具体的形状、大小设计皮瓣,皮瓣面积需要较受区放大约10%[1]。
皮瓣的旋转点至受区远端的距离为皮瓣蒂部的长度,并适当加长约0.5 cm,以利于皮瓣旋转覆盖创面时无张力。
蒂部近基底部需带宽约0.3 cm皮肤,以利于皮瓣通过开放性隧道修复创面。
首先切开皮瓣近侧部分,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解剖并游离出指背神经背侧支及伴行营养血管。
切断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及伴行营养血管,确认指背神经背侧支及伴行营养血管完全包含于皮瓣内[2]。
皮瓣切取平面为伸指肌腱腱膜的表面,尽量避免损失伸指肌腱腱膜,以保證供区游离植皮的成活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蒂部
线 ——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体表投影 面 —— 腱膜浅面 切取范围 —— 近端可达近指间关节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筋膜瓣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筋膜瓣修复 多指
联合应用举例 1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皮瓣+邻指皮瓣
联合应用举例 2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皮瓣+带
指背筋膜岛状皮瓣演示文稿
优选指背筋膜岛状皮瓣
皮瓣设计与分类
顺行筋膜岛状皮瓣
带指背神经
逆行筋膜岛状皮瓣
顺行筋膜岛状皮瓣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逆行筋膜岛状皮瓣
带指背神经的顺行筋膜岛状皮瓣
设计要点
点 —— 指背动脉的发出点(距指蹼
缘以近约1cm处)
• 线 —— 指背中外1/2交界 面 —— 腱膜浅面
• 切取范围 —— 远端可达近指间关
带指动脉背侧支和对侧指固有神经背侧 支的岛状皮瓣1-A
指固有神经 背侧支
指固有动 脉背侧支
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和对侧指固有神经 背侧支的岛状皮瓣1-B
神经 吻合 处
指背神经逆行筋膜瓣修复多指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筋膜岛状皮瓣 设计要点
点 —— 指背动脉的发出点(距指蹼缘以 近约1cm处)
线 ——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体表投影 面 —— 腱膜浅面 切取范围 —— 远端可达远指间关节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皮瓣-1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皮瓣-2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设计 要点
节,侧方不超过侧正中线
带指背神经的顺行皮瓣-1
带指背神经的顺行皮瓣-2
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的 设计要点
点 —— 远指间关节以近背侧均可为皮瓣
的蒂部
线 —— 指背中外1/2交界 面 —— 腱膜浅面 切取范围 —— 近端可达掌指关节,侧方
不超过侧正中线
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瓣
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瓣 修复较大面积皮肤缺损
指背神经的逆行皮瓣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点 —— 指动脉背侧支的发出点 线 —— 指动脉背侧支的走行线 面 —— 腱膜浅面 切取范围 —— 同指(患指)的背侧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利用远指间关节水平发出的背侧支-1 )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利用远指间关节水平发出的背侧支-2 )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利用指动脉在中节发出的背侧支-1)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利用指动脉在中节发出的背侧支-2)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利用指动脉在近节发出的背侧支-1 )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利用指动脉在近节发出的背侧支-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带指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 修复多指皮肤缺损